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学科核心素养

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1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重要问题;分析

一、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其实指代的就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和技能、流程和模式以及情感和r值观等层面之上的具现化表现,是学生在接受了历史与社会学科教育之后可以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的,带有一定程度的本学科特性的人文品质以及重要综合素质,一般情况之下来说是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以及综合性思维等因素构成的。

空间感知在这里指代的是不同维度之下人类生存空间的感性、理性认知流程,其中包含的是区域认知以及人地观念。区域认知在这里指代的是,在对各种类型的空间认知工具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针对区域中包含的位置、特征以及差异性等相关因素做出解释,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客观、准确的地理层面上行的认识;人地观念,指代的是针对人地关系形成的认知、理解,以及自此基础之上做出的判断。

历史意识指代的是在对实际社会现象进行观察以及形成认识的时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形成的自觉性反应,其中包含的是历史理解、历史判断以及历史认同性等等。历史理解,在这里指代的就是在对史料展开判别的基础上,针对历史事件、人物以及现象来做出有主观性的解释说明,从而在此基础之上也就可以形成客观准确的历史认识了;历史评判,指代的是针对历史人物、事件以及现象,站在现实和价值观等层面之上做出评价抑或是判断工作;历史认同,指代的其实就是从历史的层面上对自己的国家、文化以及政治等形成一定的认同感,总而言之就是认识、情感以及态度层面之上的综合性表现。

二、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问题

教学重要问题指代的就是在课堂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为了可以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而需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解决到的学科重难点问题。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涉及到的重点问题,其实指代的也就是在社会与历史课程课堂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为了可以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抑或是实现教学目标而需要解决掉的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教学领域中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既是教学难点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问题)。

三、解决历史与社会教学重要问题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到的措施

教学重要问题其实都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的,因此在找寻解决措施的过程中需要联想到的就是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也是一种学习模式。具体点来说,综合性学习指代的就是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之下,学生将综合性学习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作为载体,在施行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等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来主动的获得知识技能,使得综合性能力得到发展,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图表应用措施。在对地图、图表等各种辅助认知工具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来使得学生本身的空间感知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需要从地图和相关图表中得到有用信息,在从图表中找寻有效信息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对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进行培养的;另外一个层面之上学会使用地图和图表表示区域自然、人文环境呈现出来的特征,逐渐的对各个地理要素相互之间呈现出来的关系形成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自然也就可以使得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了。

史料证明措施。在将史料作为依据的基础上来对历史和现实问题形成认识并展开调查研究工作,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使得史实可以构建在极为充分的证据之上,比方说针对“富庶的四川盆地”这一个章节的内容展开教学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依据教师展示出来的图片、视频的基础上,逐渐使得学生对日军侵略中国的历史形成明确的认识。其次在对历史性叙述展开解读的基础上,就可以让学生逐渐对历史形成准确且客观的认识了,比方说引导学生在对史料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主观性结论,并在研究分析工作结束之后将自己得到的主观性观点以及支持这个观念的理由阐述出来。

参考文献:

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2

一、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核心,发现与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第一要务。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要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中,不断地思考、探究,能够并且敢于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需要良好的教学情境的营造,提供给学生一个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良好心理氛围,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

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已经成了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与整理信息,从一个普遍忽视的问题到现在的突出重视,应当说,这是一个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的飞跃。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过程,是学生对学习资料的充分感知和加工过程,是学生创造性的劳动的过程。这一能力的培养是在实践中开始并在实践中完善的。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交流与展示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这是一个成果的呈现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的必要过程。

三、联系现实生活,拓展学习领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强调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开展拓展性学习。当然,这种拓宽学习决不是削弱基础性学习,而是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但又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拓展得过多过深。必须以基础性学习为依托,在基础性学习的过程中拓宽和延伸,这样才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特别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首先判断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这样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

新课程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因此,学生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的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要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培养能力。学生的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去培养:

1.交往型活动方式。

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领域的以培养学生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主要指的是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主体行为。因此,将更多地借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来完成活动过程,这也就赋予了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性”的特征。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调查、访问,或者让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等,可以在校内完成,条件允许也可以在校外完成。

2.体验型活动方式。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以学生的体验为主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既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与领域,又侃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致沦入空泛、单调的程式化境地。

(1)组织学生参观,是培养学生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具体的做法是:①做好参观前知识准备;②明确提出此次参观的目标;③实地观察中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④指导学生总结观察结果。

(2)参加社区服务,是培养学生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是组织学生打扫公共场所,到福利院参与服务等,使学生亲身感受诙的艰辛和快乐,体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

五、创新和创造能力

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它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追求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创新思维和技能。

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3

[关键词]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 实验班 探索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32-03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今天,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遇到了很大挑战。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对工作的创造能力。[1] [2] [3]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阶段,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基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定位,树立新型的高等教育人才观,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到能够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且富有特色个性与创造力的高度来认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教育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学会学习与创造、学会做人与做事的基础上,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富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质有:思想道德素养高,身心健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良好的专业发展潜质;乐于探索未知,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对生活和事业永葆激情,适应能力强。其中,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基本特质中的核心内涵。[4] [5]河南大学始建于1912年,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和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为了探索、实践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教育人才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河南大学于2005年开办了文理本科实验班。本研究以河南大学本科实验班为依托,主要在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形成校院两级联动机制

河南大学本科实验班培养方案系统研究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联要件,对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创新,同时结合河南大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建设,积极探索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素质、能力与创新的全面培养和学生人格结构的整体优化。开班范围将在部分文、理学科基础上,拓展到人文社会学科及理、工、医更多的学科领域。实验班的管理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由教务处、学生处负责教学与学生的宏观管理,主要对实验班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师聘任、学生选拔、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进行研讨审定,监督、考核实验班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遴选并依托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研究型学院负责本科实验班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

二、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河南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与特点,我们加强课程整合力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和创新学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学时)达到总学分的30%;倡导研究性教学方法,学术讲座与学术交流环节进课堂;进一步做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规划设计培养计划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梯度、密度与进度,科学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系,形成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开放和交流力度,引进国外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聘请国外高校教师,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推荐部分优秀学生到国外大学交流学习,使之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三、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强化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

在通识课程体系中,我们重点建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西方文化和跨学科专业等四大课程模块。对人文社会学科专业增设中国文化史、心理学基础、管理学概论、逻辑学基础西方文化概论大学基础数学、大学物理学概论等课程;对理工学科专业增设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基础心理学、逻辑学基础等课程,旨在强化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素质与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增强学生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适应性。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例,课程结构与学分见表1,公共平台课程教学计划见表2。学科平台课程及专业课程由各个实验班依托单位根据承办实验班的学科专业情况,制定并执行相应教学计划。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国防教育、专项学分、科研训练、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不同学科专业可根据其特点及培养目标要求,合理设置科研训练、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与学分。

四、因材施教,尊重和支持学生个性发展

在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计划设计等方面,注重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对教育教学过程的不同要求,重点在语言训练、计算机技能、实验实践、学术研究与创新等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在低年级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进行通识教育,学生完成通识教育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特长,在本院所办学科专业范围内提出专业选择意向,经学校审定后可进入专业阶段学习。

培养方案本着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注重创新的教学原则,实施低年级通识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将人文与科学素养教育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高,培养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复合型本科生,为使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质量生源。在教学与学籍管理过程中实行导师制、学分制和淘汰制。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择优推荐本科实验班毕业生进入本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实行本硕贯通式培养。

五、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营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兴趣,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潜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每年以项目形式予以立项实施,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所在学院为每个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配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指导组,指导教师热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工作,并且责任心强、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科研和组织协调能力,其职责是就实验项目的技术理论、实验方案设计、工作路线和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定期组织学生交流研讨。学生完成并通过鉴定验收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可取得创新专项学分。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验实践性教学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知、情、意、能的高度融合。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导向,逐步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创造力,使实验教学的定位由单纯的实验课程教学向开放式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基地转变。借鉴“自助式”管理模式,使学生自由地研究和学习,逐步实现实验教学模式由验证、认知型实验向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转变。同时,确立以学习为中心、以创新为重点、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营造适应创新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

根据跟踪调查和统计,2011届~2014届实验班毕业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宽厚,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创新能力突出。毕业生就业率和研究生录取率在全校毕业生中名列前茅,有51.6%的毕业生考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家重点科研院所高校的研究生;在校期间生均获得“挑战杯”、“数学建模”、“英语演讲”、“电子设计”等省级以上奖励1.3人次;31.2%的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44人次获各级论文奖。

经过调查分析,在实验班教学与管理的工作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如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通识教育平台和学生个性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需要调整理顺,开放办学与国际交流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为此,学校实验班办公室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示范带动全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卢晓中,刘志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特点及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8(13):46-50.

[2] 黄牧怡.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系统[J].江苏高教,2009(3):79-81.

[3] 李孟辉,熊春林.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障碍及其化解[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3):60-62.

[4] 庞海芍.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7(1):97-101.

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4

一、历史与社会作业分层实践尝试

不同班级的学生,其知识水平、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学情,设计常规作业时,教师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安排一些分层作业、自选作业,并适度进行拓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做题,使每个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让学生在完成常规作业的过程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2015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开始,结合历史与社会学科性质与特点,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从以学生为本和分层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对作业进行分层尝试。把所在年段的班级分为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在实验班中进行作业分层实践。

经过一年多的作业分层实践,非实验班在这一过程中,总体成绩不稳定,起伏较大。而实验班无论是从不同学期还是从整个年段不同班级间横向对比,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态度上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写作业的时间相对少了、写作业的学生多了、上交作业的学生多了、订正作业的学生也多了;等等。

本次历史与社会作业分层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把握:

1.依标选编,学为中心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是作业设计最根本的依据。目前教辅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作业非常多。但是有针对性的、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层次性作业,却非常少。因此,应依据课标,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实际,精心选择和编制切合课标要求的校本作业,避免重复性的操练,适量适度,关注核心素养,体现学科性质。

2.作业分层,层层评价

作业作为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评价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业分层是尊重个体差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项有意义的教学改革。《温州市初中教学常规》中也强调“基本学情,提倡分层、自选作业,适度拓展”。

我在自主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对作业题目设计进行了分层。第一层次(基础巩固)以填空、选择、简单的问答题组成;第二层次(拓展提升)不出现填空题,主要包括选择、问答和开放性的题目,但有一定的难度。在布置作业的同时,也不强调“第二层次一部分学生可以不用写”,只是希望大家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必要的时候与他人合作,但不能抄,允许保留部分空白。而且每一层都有分数评价和态度评价。

从实践来看,大部分学生写社会作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尤其是原来不爱写作业的学生也开始写了,虽然有些只写了基础巩固,但已经迈出了欣喜的一步。因为这一环节成绩,让他们尝到了胜利的喜悦。通过这样的分层设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一环。

3.变“浴蔽“页”,由“死”变“活”

目前,书市上各类辅导用书皆装订成册。这给教师作业及时、有效批改带来一定的难处。因此,我把精心编制的习题,按课时进度以活页的方式来呈现。这种类型的活页题,老师可以结合教学时间或选部分题目作为课内作业,又可作为课后作业,第二天及时上交。既减轻课代表负担,又使教师减少翻阅的时间,而且可随身携带,随时讲解,大大提高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时效性,从而有利于老师进行作业诊断,包括知识漏洞、问题归因,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与规律,提高读题、审题、答题的能力。

二、历史与社会作业分层实践反思

精选分层作业是课标精神的体现,对《历史与社会》学习导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编制出优秀的《历史与社会》作业是最基本的教学常规。在我们看到作业分层带来的可喜变化的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的作业设计还存在很多缺陷。在接下来的作业分层实践中,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作业题目设计老套,缺乏新颖性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作业设计时如能设计新颖、灵活多变,并能更多地结合社会实际,尤其是当地实际,就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作业达到最佳效果。

2.作业评价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

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评价的目的应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创造条件。简单的分数设计过于冰冷,言语性的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或是同学评价都可以成为作业本评价的重要选择,以练促评,以评促思,以思促改,只有如此,作业才能成为沟通的桥梁。

作业是课程动态的生长性延伸。新课程形势下历史与社会作业分层,必将成为教学新常规,成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激活因子。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

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初中综合文科 “生态作业” 辅助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81-02

一 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教学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强调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推动学生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变化。评价的功能向着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向转变: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划分档次和指出其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明确现有能力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评价的主体正走向多元化:评价的革新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方式之一是评价过程中的沟通和协商,让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生态作业”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和共同发展。以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 作业完成的方式

1.个人作业与集体作业相结合

思品课要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建立和谐关系,创设良好的人际氛围。为了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合作能力,教师将个人作业与集体作业相结合。八年级下册内容是法律知识,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习兴趣,严肃法律观念,设计了“模拟法庭”作业。

“模拟法庭”作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个人按照自选的角色,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最后小组合作模拟完成法院的庭审过程。

通过亲身参与,将所学到的法学理论知识、司法基本技能等综合运用。通过分析和研究案例,模拟案件的处理,解释法律规定,掌握案情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准备过程中有每个学生自己的任务,也有小组的合作交流。

对学生进行模拟审判训练,在具备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实务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对法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学会了协作配合,多交流、多协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相结合

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不仅仅在课堂上,更不能是一节课能完成的。设计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作业,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影响学生。为了让课堂知识延续,为了学以导行,针对八年级上册的思想品德课程,以与人交往为主题,设计了作业“足迹”,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需要和学生情感需要,由点滴作业积累,定期整理,共同完成“足迹”这本成长记录册。

例如: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内容为与父母交往,与师友交往,与社会交往,提高交往能力。以第一单元与父母交往为例,老师根据学习需要分多次设计了如下短期作业:(1)带一张全家福,向同学介绍你的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2)写张卡片,记录你感受到家庭最温馨的画面或场景。(3)完成表格,了解爸爸妈妈的生日、个性、喜好等。(4)写给爸爸(妈妈)的信,抒发自己对父母的爱与期望。(5)画一幅理想中的家庭场景的画。(6)讲述与父母有意见分歧的事及你自己的解决方法。

这些作业分布在每节课前,老师以此为上课素材。学习完成一个,组织同学们把这些照片、卡片、漫画、信件等小作业粘贴成册,完成了“足迹——我爱我家”部分。每个单元这样整理一次,一学期便完成了“足迹”——我的成长记录册。

一个学期完成一个成长记录册,点滴的记录,有利于学生不断积累情感,当学生翻阅自己亲手制作的记录册时,会体会到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感受家的温暖,当把处理同学与父母关系的方法付诸行动时,同学们感受到了快乐。

3.必选作业与自选作业相结合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教育的过程,更注重学生的体会与感受。作业呈现形式必选和自选相结合,重要内容为必选,培养能力的内容为自选。

例如:如何针对不同层次、个体差异显著的学生,自主习得、主动内化所学知识,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方式。在七、八年级思想品德学科,尝试了期末评价的改革。用超市菜单的形式,列出了一学期所学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评价自选超市

菜单一:自制小报(必做)

要求:图文并茂,内容贴合主题,要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点。要求自创,8K纸打印和手绘均可。版面色彩鲜明、设计美观。

菜单二:自绘漫画

要求:内容贴合主题,要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点,寓意深刻,配创作说明(字数200以上)。自创手绘。

菜单三:策划活动

要求:内容贴合主题,可实施性强。具有教育意义。A4纸打印稿,正文宋体五号。

菜单四:撰写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要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点。论证有理有据,并有自己的观点。800字以上。

4.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

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将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1:八年级学生,好奇心重;有自己的看法、主张,并希望得到认可。为培养其对事物的认知、评析能力,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开设了“时政小讲堂”。

演讲要求:(1)内容为近一个月发生的国内外大事。(2)要求事件表述翔实,六要素齐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字数400以内。(3)有自己独到的评价,要求原创,字数400以内。(4)语言流畅、语音抑扬顿挫,有感染力,可互动。(5)演讲稿要提前一周上交给老师指导。

学生自选时政内容整理后加入一定的评价,谈一谈个人的思考,由摘抄进入札记的境界,即不仅“摘”,而且“思”。这样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评判的能力和演说能力。

5.文字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

我们提倡“小课堂、大社会”,在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启发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在实践基础上,整理成文,内化知识,进而受到启发和教育。

例2:2012年暑假,学生调查电影票的处理方式。老师指导学生调查了各大影院一年售出的电影票数量。从浙江时代院线的网站中了解到仅2月20日~2月26日一周,仅是十部热门影片,浙江时代院线旗下的电影院共放映6070场,售出电影票286800张。从这个数据来看,每年因电影票而浪费纸张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通过查找资料和小组讨论,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建议:(1)电影票要做得尽量小而薄,节省材料。(2)电影票循环使用,组织回收,二次利用。(3)仿照地铁票,重复使用。(4)使用电子电影票,用市民卡来购买。

这次的调查让学生们有了很深的感触:低碳生活,应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

三 作业评价的策略

在作业改革中,思想品德社会教师必须扮演好“评价者”这一角色,建立起一套及时、多元、赏识的评价机制,以完成过程中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评价的切入点,对每一份思想品德社会学科实践作业进行反馈评价。

1.激励具体化,引领学生进步

由于思想品德社会学科不计入中考分数。思想品德社会学科的作业改革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除及时反馈评价外,思想品德社会教师还应努力为学生搭建体验成功的平台。但是和音体美劳等学科相比,思想品德社会学科学生比赛较少,学生对外展示的舞台也就相应不足。因此,在作业改革中,思想品德社会教师应积极开发团委、大队部的各项比赛资源,推荐优秀学生作品参与比赛,为学生搭建各种体验成功的平台,将激励具体化,从而引领学生进步。有效整合团队和其他学科的资源,为学生搭建了大量的才华展示平台,使得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增长。

2.方式多样化,过程结果兼顾

从成人的眼光来看,初中生的作品一定充满了稚嫩。因此在对中学生实践类作业进行评价时,不要指望他们的作品能创造多大的社会价值。而更应该注重过程,让学生能通过这个活动,学会一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理念。因此,在评价机制中,教师应该侧重学生的过程评价。以社会调查报告为例,主要应注重学生的选题评价、方法评价和成果评价。

3.主体多元化,突出参与意识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形成因内容而异和因人而异的“因材施教”。除了比赛平台之外,我们应以课堂为阵地,以交流会等为载体进行多元评价,为每一位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重点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参与程度,尤其是在合作作业中,要特别关注每一位成员的参与度。如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世博会,世博前夕布置了一项“世博活动策划”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策划一个世博活动。最后在展示评价里,设计了一个环节。评委现场就策划内容提问小组任意一位成员,这就保证每一位同学必须全程参与、了解策划的整个过程。确保“一个都不能少”,以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 问题与启示

在探索“轻负高质”的路上,我们按照多元智能理论,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设计“生态作业”,引导、指导、辅导学生有效进行自主学习。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活动、阅读、摘抄、演讲等方式进行从“传统型作业”向“生态作业”的转化。在老师们设计的个性化作业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学情,努力指导学生完成“生态作业”。在此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关注每位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长。同时做到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和生活实际设计作业,不让“生态作业”流于形式。教师设计“生态作业”,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赋予了学生高品质的学习生活,促进了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学文、黄忠杰、骆中成等.“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吴志宏、郅庭瑾等.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范文6

关键词:美国 日本 历史教育 公民教育

美日两国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非常重视对公民意识的教育。本文将以战后美国历史课程标准和日本的历史教育改革为例来看两国历史学科中的公民教育。

一、美国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

历史学科是相当重要的一门学科,是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学习历史有益于提高公民的素质,有益于发展美国民主社会,有益于促进学生成为良好的公民并保持美国式生活方式。

以美国1994年颁布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为例,标准规定,历史教育在公民教育上的重要意义。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重要条件,“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而这对于民主管理进程的实际参与和使全体公民实现国家的民主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历史知识也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没有历史知识你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阅历深,分辨是非能力非常强的公民,你也不能对一些社会上的问题做理性的分析及判断。

《标准》规定了有关“公民教育即培养学生具备公平公正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有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能够做到、宽容的心态对待周边的人和事、秉持公平正义。美国历史教育为公民教育方面奠定坚实的内容基础,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多元文化价值观、承担世界责任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学会体谅,反思自己。因此,历史学习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知识、加速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而且能够通过历史学习潜移默化向学生灌输美国民主传统的重要价值观”。从此项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教育不仅教授学生各种史实知识,还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并且使学生情感价值升华,这样学生能很快适应社会生活。历史学科在充实公民知识、培养公民品格、形成公民技能等方面的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日本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

战后初期,日本中小学教育中历史学科是包含在社科中,小学社会科中的历史课基本没有日本本国的历史教育课,到初中主打还是学习社会科,到了高中,高二、高三才会通过选修接触到历史教学。高中历史选修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了解社会生活社会的不同层次,培养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价值观。日本历史教育自二战后经历七次较大的改革,可以说每次改革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公民教育的培养,也正因为这每次的改革让学校教育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公民素养的培养。

第六次历史教育改革中将高中历史从社会科分出来单独成一门学科。此次改革,主要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尊重国家文化遗产的意识;使学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生活等并具有国际协作精神;高中的“日本史”对公民素质的培养主要是以广阔的视野来分析日本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历史分析能力,把握现代日本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本国文化的特色,提高作为一个国民的自觉性。“世界史”是培养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的素质。以第七次历史教育改革中的课程变化为例来分析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的相互促进与相互渗透。1998 年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学都有相应的规定。在小学一到二年级,包含着历史学科的社会科的课时减少,但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六年级,社会科的课时比重是逐渐递增的。初中的改革内容与小学基本一致,就是各学科的课时时间都有所减少,但是历史学科的比重,在整个社会科中还有所增加,并且要求历史课程在日本的初中社会科中既有独立的结构体系,又与其他的社会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高中历史完全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时期,受整体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历史教育突出对“国际化”素质要求,重视对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适应国际社会的自觉性和基本素质的目标等。历史教育突出对公民道德、爱国主义的情感、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美日两国的历史教育中公民教育的对比

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或历史教育改革的出发点相同。历史教育在两国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地位有所提高,对合格公民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落在历史教育上。通过历史课学生了解本国和世界,了解本国文化的特色和各民族的文化、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历史教育凭借它在培养公民素养方面独有的特点,越来越被重视。美日两国的历史教育都存在着问题。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也会出现忽视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而日本,历史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包含在社科课程中,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没有专门的文件颁布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没有真正意义上独立。

四、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借鉴意义

新课改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把三个过程紧密联系。美日两国特别重视运用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我国历史学科要想真正通过教学使学生情感上得到升华,使学生成为“综合型”的合格学生,这样能更好的完成历史学科的公民教育功能。在教育方式上,要抛弃历史课完全是老师讲授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接受历史实物的机会,实物配上教师教授,不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使学生对历史和现实产生思考,还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民间走访者和一些民间历史记录保护者,通过接触这些人,不仅教师能关注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教学资源,学生还能获得课本以外更丰富的历史知识,激起学生保护历史遗产,保护环境,爱国意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完善历史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意识,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进而影响到自己的价值观与理想,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历史教育的任务―公民教育。

参考文献:

[1]赵建民,刘予苇.日本通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33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