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观规划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观规划概念

景观规划概念范文1

关键词:哈尔滨青冈县;靖河;概念性;规划设计;景观分区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哈尔滨青冈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在风光旖旎的通肯河西岸,青河县境内高山、兵陵、盆地纵横交错,大小青河、查干河、布尔根河及交汇河流乌伦古河横贯县境,旅游资源丰富。靖河位于青冈县城内,结合青冈县建设中等规模城市的长远规划,总体规划为“一河、一湿地、四区、七湖、七大景点”战略。一河即靖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河道规划总长10.6公里,东起团结鱼塘,西至三林场排水干渠。本次示点概念性规划河段东起消防队,西至原三林场氧化塘,是河道的一部分,为靖河青安路沿线南部河段。

1规划战略与目标

1.1规划战略:

1.形象创新:探索青冈印象,映射历史文化与时代窗口。

2.历史延续:加强乡土与地方文化保护。

3.步道交通:环河设步通,便利居民生活,形成整体活动空间。

4.环境共生:以人为本,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齐头并进。

1.2规划目标

1.战略目标

(1)通过靖河近期治理及青安路两岸人文景观建设,本地居民及周边游客前来形成兼具休闲生活与旅游功能的基础。

(2)中期通过河岸防护及景观的完成,力争成为精品河川生态景观。

(3)远期打造青冈县河川精品旅游、休闲路线,形成区域性河川景观带。

2.总体目标

以靖河综合治理为契机,以生活、生态、人文创新带动青冈环境质量的完善及提升,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地区性城镇生态景观河。

2河道景观概念性规划

2.1规划范围

结合地形、排水及造景不同需求对水渠进行不同程度地拓宽,河段平面宽度控制在15米、20米、25米、30米等几个设计范围,水渠南边及路北边两侧的绿化即整个河道宽控制在100米内,少占耕地。本段规划包括青安道路及沟渠总计39.75公顷。

2.2规划布局与空间结构

以河渠为轴,沿青安路规划三个区段,共六处节点,总的空间结构为一轴三区六节点。见图1。

1.一轴

即沿河景观轴。绿轴与蓝轴的交相辉映。

三区

生态防护区:接近消防区等机关企业用地,以防护为主。且是靖河南北与东西转折的入口。

人文区:主要是沿河的水景文化休闲河段。

(3)未来发展区:有生态资源,重点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3.六节点

以河为面,节点穿成线,点线面结合整体打造靖河景观带。

(1)青冈印象:打造入口标志。

(2)听水空间:滨水景观启动区。承上启下。

(3)雅景看台:丰富的水景景观文化,是打造重点。

(4)水月广场:是中心地段,人与自然共处洗涤心灵之所在。

(5)绿影景廊:以丰富的绿化软景观为主,打造碧水连天的绿色景区。

(6)花神美境:不同色相植物组织色彩斑斓的植物景观。

2.3景观分区

2.3.1生态防护区

本区以带状空间为主,以林荫道为基调景观,结合微地形,沿河两侧夹景成幽静氛围,主要体现三点内容。一是作为景观河渠的入口,进行形象品牌的打造。二是主要种植木本类植物,进而形成生态林防护区段。三是结合林荫广场与沿河步道等提供人流空间,形成“晨昏交替绿生翠,四季更叠叶望人”的景致。本区主要安排节点景观“青冈印象”与“听水空间”。

“青冈印象”特色景点在青安路靖河东入口,临近水面,作为体现青冈时代精神的窗口。即要突出青冈的特色文化,又要借此体现青冈的气质及宣传展示作用。主景为大型开放广场与河畔步道。广场内设树阵,梯形绿地、大乔木等体现丰富景观特色,在主入口处设计停车场,设大尺度休闲广场,使其成为青冈独特的人文历史风貌的窗口,如图2。

木本类植物园沿榶槭路蜿蜒曲折,经百草园、百花园、红叶园等,形成生态经济林防护区段。林中漫步,有“近揳同窗踏青缨,远眺山水托浮云”之意。水面空间开发“听水空间”主要景区,利用花架、置石、花样铺装、花台、台阶、水上平台等元素组织景点,塑造不同的水上活动空间,是人们亲水,听水的好去处,正是“与谁同舟渡,达岸不思归”[1]。

2.3.1人文区

充分挖掘青冈的人文地方文化,整理水系,处治驳岸,加水生植物,并设架空木桥,设置垂钓与观水平台、观景台、紫气东来亭、荷花池、诗仙醉卧、水韵广场、虹桥揽月、五彩园、曲水流觞等景点,开发水上空间。岸边沿途设松柏情深、桦林诗韵、柞林小驻、丁香园、百果园等自然植物景区与水体景观有机结合,主要开发“雅景看台”与“水月广场”两处节点景观。营造亲水、近林、怡人的浓郁风情。

2.3.1未来发展区

在靖河下游,自然景观优越,规划主要强调植物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预留花阶草地,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与上区的自然景观对比,本区更加突出草花类大面积色块的设计。又因本区西部紧临湿地区,故考虑种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也更加注重河道生态保护。主要景点有之仪钓台、林中幽境、花海、对花台以及大块的花带等。重点处理的节点景观为“绿影景廊”与“花神美境”。营造春花烂漫,夏日浓荫,秋日如染,冬季有绿的季相丰富的四季景观。

3绿化规划设计

遵循以乡土树种为主,尊重自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立地条件生长的植物;合理布局,整体优化,选择利于河道治污强的植物;种类多样,远近结合的原则规划。绿化重点围绕点线面组织绿化,重要节点重点设计,形成季相变化的绿带和滨水景观特色[2]。最终形成以景观生态、环境、美学理论为指导,尊重人文、社会、自然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植物生态结构,体现出生态功能完整、区域特色显著、文化内涵丰富、季相景观鲜明的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 侯长志,张志锋,孙同华.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初探.《消费导刊》,2008.2:P197

[2] 张博涛.浅析城市滨水景观环境设计.《建筑规划与设计》,2012.8:P201

景观规划概念范文2

我们知道,航模航拍技术应用的实质是改变人们获取景观资料的方式,具体说来:一是俯视角度观察,易于获得全局性的观测数据;二是随着图形图像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可以对景观对象进行实时观测;三是凭借航空模型平台和实时传输技术,可以直接获得实时、四维的空间数据。如果,将这种数据资料应用于景观规划时,我们不难发现,航模航拍技术不但丰富和完善了景观场地资料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还产生了一种新的规划设计成果表达形式。虽然不同景观场地的景观规划程序千差万别,但是,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规划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展开阶段、设计实施阶段以及竣工养护阶段。当航模航拍数据作用于这一规划程序时,凭借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分析和应用,不但为景观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与参照,而且还会形成基于航拍数据的设计成果表现形式。在航拍原始数据转换为设计成果数据的过程中,融合了一系列景观数据应用的逻辑判断,最终构成一个有机的相互作用系统,其原理如图1所示。此外,我们知道,航拍数据的内容主要包括照片、影像和飞行数据,这样一来,上述作用原理就可以置换为航拍照片、影像和飞行数据在景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具体论述如下。由上述原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航拍数据的效度直接影响着景观规划的程序,也直接决定了这一数据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程度。在实验过程中,航模航拍数据的效度受到两个条件的制约:一个是航模飞行姿态的稳定和拍摄设备的性能。实际应用当中,航模和拍摄器材的性能是相对固定的,为了获得有效的景观场地数据,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将拍摄器材通过“云台”固定在航空模型上,用来减少气流、震动对测控结果的影响。另一个是设定景观场地的地面参照基点网。这样一来,当我们通过降低航空模型飞行高度来获得高精度图像资料以后,就可以凭借这些参考基点来进行图形图像的拼接与合成。地面参考基点网的基本作用原理是:首先在地面或者地下预先设定一些参照点,并对其进行顺序编码,然后通过操控模型在各参照点的正上方垂直对地进行拍摄,将同一时间、同一参照点上进行多次拍摄和测量,获取同一区域或点的N副图像和数据,然后分析图像的偏移和误差,采用数学平均的方法计算出相对精确的图形或数据。依据对航拍数据精度要求的不同,这种地面参照基点网又分为两种类型:地面网格基点参照和地面主要标志点参照。如图2所示。前者的参照点之间距离相等,航空模型依据顺序往返飞行,在飞行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能获取连续性的景观场地图片,易于图形图像的后期处理,其航拍数据的最后效度较高,适宜应用于景观规划的设计成果表现当中。而后者的参照点是依据景观场地的关键点进行设置的,参照点数量少,飞行次数少,飞行方向自由,节约成本,适宜对景观场地重要节点的细节描绘以及直观观测。

2航拍照片景观分析与概念设计应用

上文提到,要想获得理性的景观场地的航模航拍图像,在拍摄器材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飞行高度以保障图像的精度。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两种结果,要么所拍摄的图像包含了景观规划的区域,要么所拍摄的图像只是景观场地一个局部。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后者。所以,航拍照片的景观规划应用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照片的拼接和测量问题。接下来就是,处理后的照片如何在景观规划当中应用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2.1照片拼接

照片拼接是一种传统的景观规划设计的表现手法,通常的做法是在一个站点上,尽量采用同样的拍摄高度拍摄场景的不同角度照片,然后将这些照片进行裁切与拼贴,依靠主要标志点或标志物的近似重叠原理将两张或几张照片对接起来,然后蒙上硫酸纸对其进行线稿拷贝,最后对其进行其他的处理和表现。而随着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的普及应用,航模航拍照片的拼接应用更加轻松自如。用过Photoshop这款图形软件的人都知道,运用“编辑菜单”中的“变换”和“自由变换”命令,可以轻松地实现一幅图片和另一幅图片的拼接。基本步骤是:选择其中一张图片为基片,将另一张图片放在不同图层中进行变换操作,使其与基片的透视关系相匹配,然后再启用“仿制图章”等命令修饰图片重叠和接封处,最终获得可以乱真的全景式照片。虽然,这种方法用于少量图片的处理时显得相当便捷,但是,当面对大型景观场地的大量航拍图片时,就显得异常繁琐。而在PhotoshopCS2.0以后的版本加入了图片自动拼接的模块,在输入“文件(File)自动(Automate)Photomerge”的命令,就可以轻松实现图片的拼接功能了。类似的第三方软件也有很多,比如CanonPhotoStitch3.1、Autostitch2.185等都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照片的拼接。这种程序的实质是图像配准技术的可视化应用。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同一场景在不同拍摄条件下的两幅有重叠区域的图像进行处理,从几何上校准参考图像和待配准图像,用数学描述就是将一个图像像素的坐标系X映射到一个新坐标系Y中,并对其像素重新采样配准[2]。图照片拼接的最终效果决定于照片间的重叠或关联部分,其最理想的比率为25%~65%。

2.2照片测量

在规划设计实践中,我们习惯运用照片为直观的分析素材和概念表现形式。应用中处理诸如景观元素识别、景观植物长势分析、景观元素空间布局分析等基本内容时,上述航模航拍照片的删减和拼接就已经满足人们需求了。但是,我们还会对其不同的形态空间进行量化分析,这就不得不计算出照片所示内容的大致数据,以便概念规划设计更加科学。这样一来就需要借助照片测量技术。在测量学研究领域,航空摄影的测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研究内容,不但具有成熟的精确算法用以求得地形的点位数据,而且还依此开发出解析空三的专用软件,如VirtuoZoAAt-PAtb空中三角测量系统等。显然,在景观规划的景观分析和概念设计阶段借用这种方法能方便的获得符合《城市测量规范》的景观地形数据。然而,对于一些不具备条件的景观规划项目而言,不得不寻求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其原理是:先将航拍所获得的优质顶面图进行剪切后保存为位图文件,然后将其导入AutoCAD软件当中,建立好单位和衬底图层。然后选择画面上典型参照点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和实际场地上对应参照点间测量距离相对比,求出比例。然后运用参照缩放命令,对光栅图像进行1:1缩放,然后进行线条描绘,从而获得平面化的矢量图。[3]虽然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矢量图缺少必要的竖向参数,但是为一般的景观平面分析和概念设计提供了便利。

2.3抽取与透叠

经过上述处理后的航拍照片用于景观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是地形、植被、路网、水系、山体等景观要素抽取的过程。较为传统的方法是在拼接好的航拍照片上蒙硫酸纸,然后将景观要素单独拷贝出来,并且可以将分析的结果直接以草图的形式进行注解,是景观分析和概念设计的便捷方式。现在人们习惯将照片导入Photoshop之中,运用其强大的“图层”和“绘图”功能完成照片数据的景观元素抽取。景观分析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对景观规划内容同样会分解为不同景观要素的设计。将设计内容在上述抽取的图纸上叠加和楔入,然后再将各要素的设计结果层层叠加在一起,将设计结果和航拍的照片叠加在一起。为了更好地判断和分析设计效果,最好将每一层看作一个半透明的层,将叠加看作透叠。

3航空摄影景观监控与景观场景动画应用

凭借航模获得高精度的航拍影像要比获得高精度的航拍照片要相对简单,至少在我所进行的航模航拍实验上是如此。起码,不用依据上文所提及的地面参展点进行大量升空操作了,只要事先确定好航向规划,以此从景观场地的主要节点飞行即可。并且,为了获得更为丰富而生动的影像,往往还要人为调控飞行高度、方向、以及摄像机的拍摄模式等参数。所获得的影像也更接近人观测的习惯和规律,自然会成为景观监控的最有效手段。其形式有二:一是将其看成“监控摄像头”,实时观测景观场地并做出评价与分析,二是将影像保存后对比查看或者是截屏分析,来获得更为理性的判断。就景观规划过程来说,这一应用主要表现在规划初期和规划实施后的景观养护期。而在景观规划成果形式当中,景观场景动画能给人给我整体、连续和真时的感受,自然也是设计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将航模航拍的影像数据应用到景观场景动画表现时,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将影像数据经过影像处理,使其在风格和形式上与景观空间、景观设施的虚拟场景相统一,最终和声音、文字一起构成形式新颖的表现语言。一种是将景观规划设计的虚拟效果插入影像当中,突出表现设计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处的影像处理的目的是展示景观规划的虚拟场景,准确而逼真是主要诉求。因此,影像应用的关键在于影像拍摄和设计场景动画在拍摄角度和路径上的匹配程度。本文来自于《现代园艺》杂志。现代园艺杂志简介详见

4航空测量竖向设计与场地三维建模应用

景观规划概念范文3

关键词:景观规划;高校;校园;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62-01

在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良好的校园环境将对校园使用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老校区在保持传统校园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和扩建,在规划中加入新的设计理念,相比较与传统的规划设计理念有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新校区则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和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对高校校园进行设计。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应该建立在对使用者的生活需求和精神上的需求,关注自然与环境、人与环境、使用者的需求与体验以及精神与物质相互协调的关系等。

一、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含义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如何合理而有效的安排高校校园内的空间,为高校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环境优美的科学和艺术。

在当代,随着人们的审美理念、需求和社会文化的变化,对于大学这样一个在推动社会和人类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地方,有些过去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法已不再能满足现代高校校园的要求。

二、当代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路

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改革和人才竞争等促进了大学教育的迅猛发展,学生人数显著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校园的新建、搬迁、合并、扩建和改建,社会形式和需求的变化势必要求相对应的高校校园规划与设计。当代高校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认识,使得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体现出以下新趋势。

(一)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更加关注“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原则。当代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在以传统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开放空间,供使用者休闲娱乐,丰富校园中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为保证师生出行的安全与方便,避免人车混杂,交通组织多用人车分流式的道路系统。无障碍设计成为当代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关注的热点。

(二)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更加关注多功能综合利用

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推行,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规划设计中,除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等部分外,有些学校还在兴建了一些与社会接轨的小型工厂和研究所等,做到理论与实践、产业、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

(三)高校整体景观规划布局集约化和集中化

当代高校建设面临信息时代的挑战,科技日新月异,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和渗透是当今科学研究的大趋势,学科内容更迭频繁增进不同学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种教学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弥补传统馆系来往少,交流不方便的不足,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的教学设施相互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如语音教室、印刷中心、实验室等,过去“系馆”的概念逐渐被“学群”所取代。

(四)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更具开放性

国外许多高校跟城市以及周围的社区是密不可分的,学校周边不设围墙,社区与学校没有明确的界线,根本区分不出哪里是学校,哪里是社区,仅仅是通过路标的标识来区分两者。

(五)高校校园规划设计更加关注校园人文气息的营造

高校是继承与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场所,校园环境无疑在塑造学生个性和品格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要关注人文环境的塑造,使校园环境实现对人的关怀,营造成使用者的精神家园。高校校园的场所精神是校园生活和校园空间环境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六)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更加关注智能化

高校是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场所,在校园规划设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中,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远程教育、办公自动化、建筑设施的自动化、通讯自动化。如教学上普遍采用电脑、多媒等先进的技术,图书资料部门广泛使用自动检索系统,建筑的自动报警消防、自动控制电梯和扶梯、网络会议、电子邮件、校园一卡通等。

三、当代高校校园景观规划的设计思考和总结

当代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呈现多姿多彩的情况,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营造出浓厚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做到美观、生态与实用的完美结合,重视景观的可持续性,创造更好的能满足校园使用者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场,规划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当代高校校园环境。

景观规划概念范文4

关键词:里山;新农村景观规划;E-CCP模式

一、“里山”的含义及其由来

关于“里山”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日本江户时期,是指村落周围山林及其环境的总称。实际上,里山是相对于深山而言的村落自然景观,是一种人里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有池塘、农田以及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森林等。所以,里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集合体,保护、管理和发展里山,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艺术”,又是一种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承[1,2]。 据有关文献记载[3],从1603年江户时期至今,“里山”的演变主要经历了江户、明治、二战后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四个时期。

表1 “里山”理念在不同时期的演变特点

战争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创伤,发展经济成为主要任务 经历十年经济危机后逐渐复苏

里山活动 狩猎、捕捞、采摘、砍柴、制木炭、水稻栽培等形式 石油、煤气等的使用,使里山中堆积的大量树叶、枝桠等缺乏管理,森林功能退化 石油、煤气等大量的使用,使里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教育、发展特色经济为一体

里山理念 组成山村村落的景观林、薪炭林,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 福田氏提出里山由村落-田地-山野等配套组成 里山成为人类追求“自然生态”的代名词 村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包括森林、草地、农田、河流以及古建筑等

综上分析,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里山的含义已从单纯的薪炭林概念转变为复杂的村落自然景观层次,这种概念的扩展是基于人类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重新认识而确定。历史发展表明,对里山的认识过程大致是:自然生存下的简单认识――先进技术文化冲击下的认识――回归自然生态理念的再认识――生态景观层次上的新认识。

二、“里山”的特点及其意义

(一)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里山中的自然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里山的自然曾遭受到过度的人为干扰,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在此期间急剧下降,里山的自然景观受到严重破坏。此后,人类认识到里山的存在对生存环境的重大影响,开始通过改变管理里山的模式恢复其原生性,即通过人为管理加强里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降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强度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里山发挥最大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二)注重生态文化价值

“里山” 的含义有人为干扰的因素,这种干扰大部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而造成的,干扰的理想状态是科学的管理里山的资源,使里山处于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同时,里山大部分也是自然村落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带,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等。对居民们而言,里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让其享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各种自然资源,而居民在这片土地繁衍并将文化元素不断融入里山文化中,丰富和发展了里山的文化。里山同时为生态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围绕里山可以开展各种生态性的科普宣教、生态旅游等活动,让人类在自然中寻求更多的文化价值。

(三)延展乡村景观范围

从日本京都濑屋县内1970年至1995年的“里山”情况调查得知,当地的乡村景观范围从森林、农田、草地、溪流等扩大到商业种植园、耕地、建筑物等。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薪材、木炭的薪炭林减少以及对稻田、草地、芦苇田、人工针叶林和次生林的保护及修复所形成[4]。因此,乡村景观逐渐将人为自然景观也纳入其中。

(四)强化管理与社会参与

经过破坏的里山环境,需要借助各种技术与社会参与得到科学的恢复。而整个“里山”的恢复过程从人类意识到需要恢复开始直至后来得到良好的恢复,政府部门、各种环保组织与当地村民组成了一个有机、高效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里山恢复的时间与质量。相对于大众消费旅游视角而言,所提倡的少数人参与、志愿管理维护的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发挥社会各种资源来参与管理里山,丰富和发展乡土景观才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5,6]。

三、当前我国新农村景观规划存在的一些误区

新农村规划在我国起步较晚,继《城乡规划法》、《村庄和计征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规之后,对新农村规划有了较为完整的法律依据。但对于新农村景观规划仍有不足,甚至有些地区认为新农村景观规划就是把原有道路、建筑、场地等拆除来建造高楼、广场、园林等,将大城市曾经有过的行为蔓延至新农村[7]。目前,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一)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认识

对于从事农村规划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资格要求不高,导致实际从事规划的人员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加上时间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使破坏性建设时有发生。如有些地区将蜿蜒曲折的自然河流填平或取直,违法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乱砍滥伐森林,“剥山”种植经济林等,均对原有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8]。

(二)缺乏多维度的农村景观规划

采取城市化的方式来解决农村规划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对于景观规划,不仅要从利益出发,注重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应注重其所带来的污染、噪音等问题,从时间、空间、文化等多维度综合考虑农村的景观规划。

(三)盲目城市化、忽视乡土文化

乡村的“破旧”不堪使得人类向城市看齐,由此改变了人类原有的价值观和对家园的认同感。乡土文化的消失不是新农村建设造成的,而是对农村历史发展、文化特性以及农村现代化的关系缺乏认识导致的[9]。

(四)相应法律规范和公众参与制度不足

根据当地各个省、市、县及乡(镇)出台的规划体制来进行相应的新农村景观规划产生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在以往 “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中缺乏对农民自身意愿和当地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使在实际操作中显现出一定的缺陷[7]。

四、“里山”理念对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启示

基于日本“里山”的核心理念中对生态的保护意识以及所采取的保护行为等,笔者认为我国新农村景观规划的方式可以借鉴“里山”理念中科学有价值的成分,形成以“生态”为中心,“意识”、“保护”、“发展”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模式,即E-CCP模式(如图1所示)。E-CCP模式重点在于:意识,对于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参与机制问题,核心在于村民和政府两者对待农村景观规划上的主观和客观意识问题;保护,对于新农村景观规划中生产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历史环境等一系列人为、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延续问题;发展,是整个规划的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于调节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有序发展。

图1E-CCP模式图

(一)新农村规划中的生态

生态(Ecology),是指整个村落生态系统。笔者认为整个村落生态系统包括可建设范围、不可建设范围和禁止建设范围。可建设范围,即居民的生活开发区域,可以根据相应的规划进行改造,例如房屋、集贸市场、排水渠等;不可建设范围包括天然池塘、河流、风水林等,但可根据相应规划进行适当修善;禁止建设范围包括农田、原始林、天然湿地、古文化建筑等,这些区域不允许人为过度干扰。所以,农村景观规划的主要区域为可建设范围和部分不可建设范围。

(二)新农村景观规划中的意识

意识(Conscious),是指在整个区域内的社会意识、自然意识,包括村民和政府两方面。里山能得到保护,离不开居住者的参与,也离不开政府对于保护的支持。从破坏到保护,人类经历过一个“反省”过程,逐渐开始关注环境、景观、资源、生态、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步确立开发与保护并举的规划理念,明确了居民参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参与机制[10]。

(三)新农村景观规划中的保护

保护(Conserbation),主要是指对于整个生态环境、居住环境、人文历史遗产等的保护。目前,我国新农村景观规划缺乏地域文化特色。而查阅“里山”的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几百上千年的文化传统与生产生存方式在乡村中仍然延续着,这是故乡情结的体现,也是在现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原生态的最大保留。对“新”的认识是基于“旧”的定位,“新”与“旧”可以是对历史文化、建筑景观、生产生活方式的再认识,所以在规划建设中应该考虑不同群体的存在方式,为他们营造个性化的生活空间,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对一些具有自然状态与文化元素的存在物进行合理的保护。

(四)新农村景观规划中的发展

发展(Progress),是指各产业的发展。发展并不意味着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价。以日本京都濑屋县内1970年至1995年里山内的主要土地和景观多样性为例,保护原始森林、分散土地使用、扩大人工林面积、恢复退化生态系统、营造人工景观等,从单一的自然景观扩大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形式。在保护和恢复村落生态系统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显示出科学合理的村落发展生态理念[4]。

五、结束语

在我国的新农村景观建设中,不能单以经济因素来决定整个规划的走向及程度,应该坚持从生态、人文、经济等可持续的角度去把握规划的理念及开发建设的强度。在资源急剧短缺的今天,我们更要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在新农村景观规划中,以“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以发展特色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等为落实点,找准农村发展的定位,真正建设出“让政府得民心,让农民得实惠,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景观。正如张安所提出的“国民所期待的‘美丽农村景观’的内在意义在于‘与环境共生的农村景观’”[9,10] 。

注:本研究受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804100003)资助,特此感谢;*廖为明为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张玉钧.日本的里山[J].绿化与生活,2000,(4):13.

[2]章俊华.LANDSCAPE 思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张玉均,北尾邦伸.日本的里山及其管理与保护[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1):90―92.

[4]Katsue Fukamachi, Hirokazu Oku and Tohru Nakashizuka.The change of a satoyama landscape and its causality in Kamiseya , Kyoto Prefecture ,Japan between 1970 and 1995 [J].Landscape Ecology, 2001(16):703-717.

[5]Hiromi Kobori,Richard B.Primack.Participarory Conservation Approaches for Satoyama,the Traditional Forest and Agricultural Landscape of Japan[J].Ambio Vol.32 No.4,June 2003.

[6]周春光,刘建民.从日本“里山”现象看京郊民俗旅游[J].河北林业科技报.2006(1):30―32.

[7]寇建芝.当前新农村规划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报.2008,12(5):139―141.

[8]平,俞孔坚.新农村建设宜先做“反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06,24(5):189―191.

[9]吴敏.对我国农村景观资源的再认识[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报),2010(1):35―36.

景观规划概念范文5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

城市夜景观是城市景观在夜间的再次表现。广义城市景观与城市夜景观的概念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城市夜景观概念是对城市景观概念的补充,它使城市景观的含义更加明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城市夜景观重视不够,一到夜晚城市环境或一片漆黑或一片杂乱,这正是忽视了它们在夜间的表现效果造成的,所以有必要对城市夜景观进行单独的规划设计研究。

1 城市夜景观与夜景观规划设计

1.1 城市夜景观是城市自然科学文化与社会科学文化的集中体现

夜晚的城市为夜空间环境提供所需的必备机能,如:商业机能、娱乐机能、休闲机能、交通机能,并通过各种高科技演光手段对城市夜间景观环境进行二次审美创造,为市民夜生活提供必要、舒适的休闲、娱乐、购物及交往的人工照明环境。城市夜景观可以表现自我,也可以通过城市夜间的各种物质组成要素间接展现出来,如:灯光、建筑、广告、橱窗、小品、绿化……一个城市夜景观的自然科学文化表现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和整体审美层次。

如果说城市夜景观的自然科学文化表现是舞台背景,那么社会科学文化表现则是夜景观的主题,背景始终是为了主题的展现而烘托气氛,并随着主题的展开而不断变换。它通过人的各种夜生活行为来展现,如:商业活动、娱乐活动、交通活动、节日活动……同时它还决定着自然科学文化的表现形式。高质量的城市夜景观环境可以通过它的夜间照明水平来体现,但现代城市夜景观环境不仅仅包括高质量的城市照明体系,它更与城市居民的活动体系交融在一起。

1.2 对城市夜景观认识的两种误区

误区1:城市夜景观=城市夜景观照明

城市夜景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并反映为城市夜景观照明,但照明在意义上仅属于科学文化的一种表现手法。舞台背景表现得再好,但如果主题的展开却不能令人满意,那么其总体效果也不算是成功的。城市夜景观与城市的交通体系、文化背景、市民的消费及价值观念密不可分。

误区2:城市夜景观会造成经济与能源的浪费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节约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题,而城市夜景观照明需要大量的电力能源无疑是与这一主题相悖的。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事故率和犯罪率的高低与之有着相当的关系,现代城市生活不可缺少夜景观照明。另外,创造性地运用现代灯光照明技术来改善城市夜景观会对发展城市的旅游观光业、改善居住环境等产生积极影响,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所以,提高城市夜景观环境质量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1.3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规划师在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经济历史社会和区域发展的前提下,对城市夜环境提出总体的及分区的宏观意向构思,并提出详细要求和限定条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对城市建设的不同情况,有两种操作系统:一种是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的独立操作系统;一种是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或已建成的城市和城市中的传统街区或城市已建成区域的夜景观规划设计采用第一种操作系统较直接一些,而且见效快;而对于新兴城市或城市某一区域的重新改造,采用第二种操作系统会使城市夜景观特色更加统一、完善。由于长期以来对城市夜景观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第一种操作系统实际上是对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补充完善。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夜间环境形态作出的合理组织,是城市美学在夜晚中的体现。之所以把城市夜景观从城市景观中提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是因为城市夜晚的景观与白天的大不相同,规划设计者必须熟知这些变化,哪怕是极微妙的一点,如果运用得当,也会创造出令人感动的城市夜空间效果。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从城市空间在白天的特征这一角度来考虑,还要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改变日光下形态很差的空间及相互间没有关联的存在形式。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跨越多门学科,最成功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作品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美国,主要通过完善的教学体制、法律制度、雄厚的财力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来使其夜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付注于实践。在我国,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与城市不同的建设发展历史给夜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将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成果纳入城市规划(主要是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便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性、可依据性和政策性。此外,在进行夜景观规划设计时要依据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来进行,所以说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本身也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

2 我国城市夜空间环境的现存问题

2.1 内容单一、缺乏特色

白天由于繁忙的工作,人们的活动势必延至夜晚。因此,城市夜晚应为市民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机能,如:旅游、购物、散步、娱乐、休闲……有活力的城市夜景观必具备丰富的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对夜生活的心理需求。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夜空间环境往往围绕着商业机能展开,其中又以购物为主,这样势必造成了城市商业中心明亮一片,而在多数居住区、文教区或其他无明显经济效益的城市片段却漆黑一片。可就是那些夜景观环境较为丰富的城市街道、商业地段,也存在着盲目西化、千城一面的倾向,这些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我认为在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突出表现城市的以下六点来形成特色:

(1)自然景观特色

城市自然形体是城市夜景观形成的基础;是背景;是活跃城市夜景观气氛的要素之一,更是表现力极强的夜间标志点,最能增强城市在夜间的可识别性。但在景观利用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生态保护。

(2)季节特色

季节的变化对北方城市街道结点处的水池最有影响,这些水池在冬天大都放空停用,从而改变了该点的夜景观特征,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做出相应的冬季夜景观变化措施。例如,哈尔滨城市街道充分利用冬季积雪,制作成冰雪雕塑,把雪作为突出街道夜景观个性的背景,来形成具有寒冷地区城市特色的夜间景观。其实对于大自然中的季节变化、气候、晴雨天等天赋的因素,只要认真加以研究利用,都会成为丰富城市夜间景观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3)建筑特色

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即使到了夜晚也是如此。夜景观规划设计可以通过光对城市空间进行二次设计,考虑到建筑的文脉,从弹性驾驶城市夜空间的管理法规和艺术入手,包括对建成建筑的高度、体量、外观、材料质感、风格及色彩的二次表现。这种驾驶并非是硬性、僵死的,而是弹性、动态、阶段性的,这正是“规划”概念的体现。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与以往的城市夜景观照明规划相比,在处理夜间建筑物形态及其组合方式方面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更注重物质形态背后隐含的深层文化底蕴。

(4)科技特色

利用高科技演光手段美化城市夜空间。即便在没有艺术品点缀的情况下,也能达到美化市容的效果,甚至建立独特的空间个性,如各种激光灯的灵活使用等。

(5)节日特色

中国传统节日的确定和节日娱乐的安排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才逐步臻于定型,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习俗。每个节日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而这些节日的游戏娱乐活动又各自具有不同的内容与特色,如舞龙灯、除夕夜、元宵观灯、中秋赏月……这些活动均需要有一定的设施与场所来支持。

(6)人文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很大,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民间活动特色,所以在城市夜景观规划组织人文景观时,可与当地的民间习俗联系起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夜生活”场所。

2.2 缺乏尺度感

主要反映在夜间硬质景观的表现上,普遍的问题是宏观有余而细部不足。许多在白天为行人设置的小尺度设施到了夜间反而成为路障,而且灯具无论在造型还是尺度上均缺乏细致的考虑。事实上,城市空间中的各种灯具是联系白天与夜晚景观的纽带:白天可以点缀空间特色;入夜则是人类的“第二只眼睛”,能充分发挥其指示和引导作用,而且其本身的造型也是夜间标志城市尺度与特色的活跃因子。

2.3 缺乏整体性

受经济观念的影响,许多行业在夜间不同程度的利用各种灯光技术树立自身形象,这样就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景观问题。德国哲学家谢林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指出:“……个别的美是不存在的,唯有整体才是美的。”整体概念是审美的基础。目前我国多数城市不令人满意的夜景效果主要是由于缺乏城市整体观念造成的。

2.4 缺少规划

在许多大城市,单体建筑照明百花齐放,但缺乏统一,具体表现在:色彩杂乱;照明灯具、广告灯箱随意摆放,影响行人的心理舒适度与人身安全;缺少发展眼光,照明技术落后,以至于经常性地进行更换,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浪费。虽然从另一角度来说,大大小小、色彩纷杂的照明广告(尤其是霓虹灯招牌)也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但如果在毫无规划的情况下,并不会令人引以为豪。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面临的任务是如何把无序的混乱变为有序的丰富。

2.5 交通不便

城市多数居民的交通工具以自行车和公交车为主。停车场、步行者安全性与夜生活时间成为影响市民夜生活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

3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的体系构想

如何将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认为,可以把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即: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其中每一步又均可与城市规划各阶段相融。

3.1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从宏观上解决城市夜间景点的分布,景点之间的联系,主次的确立,性质特征及照明技术上的和人文活动的宏观问题,以及节假日夜景观系统问题,即在宏观上对艺术、技术、经济等因素进行限定。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直接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以下内容进行:

(1)城市人口、用地规模、规划区范围;

(2)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布局结构、市中心区位置;

(3)城市道路系统、道路等级和干道系统、广场及主要交叉路口形式;

(4)城市河湖水系和绿化系统的治理、发展目标、总体布局;

(5)需要保护的自然地带、传统街区等的有关保护措施;

(6)旧城改造、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中,包括总体规划文本和图纸。在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时,应对城市夜景观实现所带来的一系列技术、经济问题也有所涉及,并提出其实施步骤和方法建议。

当总体规划的某些基本原则与框架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调整或修改时,对有关的夜景观总体规划内容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改,因为城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是城市夜景观规划实施与实践的直接影响因素。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还有一部分内容反映在城市分区规划中。当分区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了城市公共设施的分布;城市主、次干道形式;绿化系统、河湖水面、风景名胜的用地界限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后,要对城市夜景观做出进一步的规划安排,为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这一部分成果也应纳入分区规划文件和图纸中。

城市夜景观总体布局是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是在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成的情况下,在市民夜生活的基础上对城市夜间各景区、景点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城市夜景观总体布局是城市一定历史时期、自然条件、一定的经济、生活要求下的产物,通过城市夜景观建设的实践得到检验,不断发现问题,修改完善。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规划布局所表现的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2 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

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某一景区(商业街、校园、居住区……)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规划,应结合城市规划,充分考虑到景区的属性、特征、重点和元素(建筑、设施、环境及人文因素)的相互关系,根据属性确立要创造的气氛,根据特征创造特色,根据重点确定主景,根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确定配景、底景等创造整体效果。

在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的过程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就是:结合城市的经济状况、自然条件及历史背景,充分考虑到人对夜生活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在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成果相应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和图纸中;在当前开发修建地区,则是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的一部分。

3.3 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

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是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的,(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对景区景点的夜景观元素进行具体的设计。景点设计要以造型、美学等为出发点,但与前两部分内容相比较,它更需要与电气工程师的紧密配合。

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成果可以作为城市详细规划成果的一部分。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每一步工作应在充分尊重以下五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即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受:

城市性质的制约;

城市规模的制约;

城市社会文化和经济能力的制约;

城市发展要求的制约。

(2)城市整体美的原则;

(3)以人为本的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环境建设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 高质量的城市夜空间环境是城市设计理论与照明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不同于城市景观照明设计。虽然夜景观离不开光,需要通过合理的照明来表现,但光的因素只是景观空间特性中的一种,而且单从光的特性来讲,它又包含了美学与技术两方面的内容。传统城市夜景观照明往往会由于景观设计师与照明工程师之间的互不理解与让步而带有令人遗憾之处。

景观规划概念范文6

    传统的生物保护战略被动地强调现存濒危物种和景观元素的保护,如果将物种运动和生态过程作为一个能动的景观控制过程来对待,我们将会有一种全新的景观规划途径。其中有三个方面的概念对这种新的景观规划途径有启发意义:即景观的空间构型对生态过程的作用,生物进化空间轨迹与景观格局设计及景观阻力与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正是在这些方向上的一个新的探索。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物保护,景观生态,景观规划。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ilson(1992,P317)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包含三个层次的含意:(i)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含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ii)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的变化和多样化;(iii)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态过程的多样化(见 McNeely等1990;Soule1991;NAS1992)。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分别在环环相扣的多个生物空间等级层次(Biospatial hierarchy)上进行,即(i)景观或生态系统综合体层次,(ii)群落层次,(iii)物种层次,(iv)种群层次和(v) 基因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等级层次与空间位置和格局紧密相关, 这也正是本文关于生物保护景观规划讨论的出发点。

    总起来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分为两种途径:以物种为中心的途径和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前者强调濒危物种本身的保护,而后者则强调景观系统和自然地的整体保护,力图通过保护景观的多样性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途径也体现在以生物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物种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和以景观元素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尽管两者都考虑物种和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但前者的规划过程是从物种到景观格局,而后者是从景观元素到景观格局。

    1.1以物种为出发点的景观规划途径

    该规划方法强调,使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选准保护对象,并对其习性、运动规律和所有相关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来设计针对特定物种的景观保护格局。一个整体优化的生物保护景观格局是由多个以单一物种保护为对象的景观最佳格局的叠加与谐调(Amstel等1988;Selm 1988)。这一途径一般可分为下列五个步骤:

    (i)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ii)收集关于保护对象的信息,包括查阅文献,明确适合于每一保护对象的最佳景观结构。

    (iii)汇总和比较所有保护对象对景观的需要。

    (iv)修改保护物种清单以取得保护的谐调与一致性。

    (v)综合以单一物种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来获得某一地域的总体生物保护景观规划。

    如果有足够详尽的关于物种及其相关联系的信息的话, 以物种为中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可以说是,最有效和科学的生物保护途径。但是,这一途径一开始就将可能遇到规划师和生物学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什么物种应优先保护的问题。人们一般从三个方面的标准来选择优先保护的物种:

    (i)目前的稀有、特有性,受协状态及其实用性,大型哺乳动物和那些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名单之列的物种显然应作为首选的保护对象。往往被作为首选对象。

    (ii)物种在生态系统及群落中的地位。保护对象应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

    (iii)物种的进化意义。一种杂草可能本身很不起眼,在群落内也表现不出重要意义,但却有可能对进化史及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用进化的观点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被动地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更具有意义(Edwin 1991)。

    1.2以景观元素保护为出发点的途径

    这一途径并不基于对单一物种的深入研究来作景观规划,而是把生物空间等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集中针对景观的整体特征如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和景观的动态变化来进行规划设计。该途径认为,现实的生态过程发生在一个时空嵌合体中,包含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而批评以物种或群落保护为对象的规划只是偏面地解决了一个连续的复杂系列的局部和片段(Noss and Harris,1986)。因此,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整体规划途径强调以下的步骤(Harris 1984, Noss and Harris 1986; Noss1991):

    (i)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成份包含在一个广泛的时空尺度上,因此,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受协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强调节点的多样性,这些节点小到一棵孤树或一个森林斑块,大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而对单一物种本身则不作深入考察。

    (ii)因为景观的破碎和分割被认为是危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规划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

    (iii)景观及其保护必须从时空系统和动态的、飘移的嵌合体(Shifting Mosaic)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旨在维护嵌合体的稳定性,综合考虑保护及发展规划,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与以物种为核心的规划不同,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的第一步不是确定单一物种作为保护对象与研究其特性,而是首先分析现存景观元素及相互间的空间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方案来利用和改进现存的格局,建立景观保护基础设施(Conservation Infrastruture)。包括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联接廊道、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此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理论指导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

    ography)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动态和飘移等是规划着重考虑的景观特性。

    这一规划途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所谓的景观群岛模式(Archipelago Model),或称为综合利用模式(Multiple-use Model,简称MUMs)(Harris,1984;Noss and Harris 1986)。这一模式包括一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