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造就创新人才振兴国运已被人们所共识。要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关键是逐步培养和形成创新人格(个性)。有创新人格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才会积极地、自主地树立创新意识、提出创新要求,才会以持久的热情、坚强的意志,不断去探索、去开拓、去创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你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你播种习惯就会收获性格;你播种性格,就会收获命运。”化学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学科之一。应积极渗透培养创新人格的教育思想,积极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为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三个面向”的目标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辟了灿烂的前景。应用现代成熟的教育学、心理学、认知学以及视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结合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学化学教学教学方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物质结构理论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内容
所谓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教学或课程的结合。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先是对学生进行课程练习,课程辅助软件为主体单机自学模式和以自制课件或积为主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网络技术发展后出现了网上教学模式。但是我们认为这些模式还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还不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化学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包括有机化合物)构成了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基本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协同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基本理论起着贯通元素化合物知识,激活思路,理解本质的主导作用。基本理论的学习会加深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使其系统化、网络化,促进知识的联想、迁移和应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分析解答化学问题能力的提高,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形成,都与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密切相关,物质结构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在第二学期,我校是广东省一级学校,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为此选择信息技术与中学物质结构教学整合思路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是切实可行的。
整合过程不只是简单的课件展示或上网学习,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例如,教师用文字处理软件生成将要发给学生的材料;用数据库软件保存学生的报告;用电子表格记录学生的成绩;定期的从因特网上获取其他教师教学思想,并通过E-mail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保持联系,等等。学生上网查阅和收集资料;制作电子演示文稿或网页展示自己的作业;通过网络与同学、老师交流问题;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采集图片等等。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理解,并且产生他们自己的知识,达到他们的学习目的。对教师来说,面临的挑战是找到合适的方法实施教学活动,并且教授学校规定的那些复杂的课程,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高中化学新教材物质结构理论部分内容
(一)、必修教材内容
第1部分:原子序数核素同位素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初步知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的关系
第2部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长式)周期和族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第3部分:化学键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
(二)、选修教学内容
第4部分:H2O、NH3、HF中的氢键离子晶体(以NaCl为例)原子晶体(以金刚石、SiO2为例)分子晶体(以干冰为例)金属晶体各类晶体的模型(微粒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和性质的一般特点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的关系
三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㈠实验的学习目标
(1)实验的学习目标
在活动中,根据教材物质结构教学内容的分类方法,掌握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了解基本原理应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深入理解微观结构及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学会应用网络和参考书进行文字、图片及动画等资料的查找和收集,学会使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结合相关软件进行图片制作,较熟练地运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网页。
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综合比较、对比分析问题,使用几种技术资源研究问题,收集和综合信息。
(2)教学活动形式
本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建立一个以物质结构知识为主题的小型资源库。在建站过程中分小组收集和制作相关素材,查找有关1-36号元素的结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及相关的一些科学家的生评介绍和科学研究方法,有关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类、微观结构等知识内容。再将根据知识的分类方法制作网页,将网页在同学间进行交流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进行相互链接建立资源库。
㈡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1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的认识,学生具有的硬件情况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能力情况。
2向学生布置研究计划和要求,划分实验小组,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分工。
要求资源库中必需包含如下内容(其它内容自选):中学化学有关物质结构理论的知识;中学化学中介绍的科学家的生评及元素发现史,涉及的全部常见晶体;部分与教材关系不大但在生产、生活中有较大用途的晶体;现代化学新发现的晶体;特殊的晶体等;每种晶体的所属类别、外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片或动画)、典型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要的用途;中学化学涉及的有关晶体的典型试题及分析。
3收集、制作的资料以磁盘方式或发电子邮件(rpljj@pub.chaozhou.gd.cn)提交,提交的资料中必需注明提交人姓名、学号、资料来源(网络、图书、自制等)。
4班级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共9个小组),分别收集、制作如下几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同时收集有关晶体的资源库及地址):中学化学教材中以上选定的四个部分的内容及有关试题及分析。
5人员的分工:策划部:负责对本组研究内容进行总体规划和分工,小组成员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工程部:负责具体制作网页以及解决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美工部:负责制作图片、动画等;信息部:负责收集、整理数据,文字数据的录入。
第二阶段:
学生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实物摄影、扫描图片、查阅教材及参考书、利用互联网等)收集有关物质结构知识的各种文字、图片、动画及声音资料。
第三阶段
1网页制作讲座。讲座以介绍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000基本应用为主,通过5-7课时的教学时间使大部分学生能利用这个软件制作一个有关晶体页面。讲座内容包括页面布局;文本的修饰;图片和动画的导入及处理;超级链接;表格的应用;构造框架、层和简单的动画(选讲)。至于对资源库的总体规划和设计,由实验班级中的计算机制作高手来完成。
2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第四阶段
1每组制作1-3种物质结构的相关网页。
2课堂上展示个人制作的页面并进行相应的解说。
第五阶段
1组织部分学生进行资源库的总体设计、页面的链接及上传。
2调查在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整合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行为和方法。
针对评价内容,观察或用测试的方法,确定每个学生达到的程度,建立学生档案袋。学生个人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相关调查”(实验前和实验后各一份);实验前、后学生在学科上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学生所在小组完成的相关页面;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组长和组员对该生的评价;实验过程中,有关这个学生的照片、文字及录像资料等。
四研究课题的工具和资源
1、硬件:数码照相机,扫描仪,录音笔,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多媒体展示设备。
2、软件: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000中文版或Word2000;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5.0中文版;动画制作软件Flash5.0中文版及GIFAnimator4.0;上传工具CuteFTP。
3、资源库:
中学化学微观结构虚拟世界:swyz.fj.cn.com/yz_cai/hjf/structure.htm。
中国科普博览:kepu.ac.cn/mineral/sight/index.html。
人工晶体研究院:risc.com.cn。
化学园地之物质结构:go8.163.com/~chemfield。
用“晶体、原子、分子结构等”作关键词到雅虎、新浪网、搜狐等去进行搜索。
学生用主要参考书:《化学能力培训指南》;《中华学生科普文库》;《化学与现代文明》;《药物学》;《金属元素中的化学》;《矿物学》;《无机化学》;《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其它:学校化学实验室;本地矿业部门;本地珠宝、首饰行。
4教师、学生应具备的信息技术技能
教师: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电子邮件的收发;制作资源库的系列技能(规划、设计、制作及资源库的);图片的处理及动画的制作;扫描仪、数码照(摄)相机、投影仪的使用。
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电子邮件的收发;简单网页的制作;利用扫描仪、数码照(摄)相机等工具及软件制作简单的图片或动画。
五预期效果
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从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题的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达到如下目的:
①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过程;
②获得探究体验;
③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2
关键词:有机化合物;结构;教学设计;反思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3-005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这节课是笔者于2013年10月23日上午在苏州市第五中学高二(6)班上的一节“研讨课”,恰逢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每年一次的“课改展示”活动与苏州市第五中学举行的“与名师共成长”活动联合举行之际。这节课也是根据笔者主持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阅读-探讨-应用-反思’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践尝试之一。
一、教学策划
笔者在开课所借班前一天调研听过课,学生刚学完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第二天该班学生就要学新的选修5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了。因为事先笔者确定的课题就是《有机物化合物的结构》,因此备课的思路和重点从知识点层面主要围绕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组织教学,从课型角度也可以算作新授课中的“复习”课,主要复习与有机化合物关系密切的几种非金属元素如碳、氢、氧、氮和卤素等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电子式及结合时的键型分析。其实就是有所侧重地复习和检验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原子结构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初步引入对有机化合物学习的认识与方法。
1. 课型
新授课,讲练结合型:采取边讲、学生边练和师生讨论的方法教学。
2. 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选修科目)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和专题2的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1]和《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4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2]。
3. 目标
以复现回顾原有知识点为载体,以课堂即时练习为探讨过程,以猜想和质疑等手法为激趣、激情,以达到融合三维教学目标的目的。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3]
(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拓展碳原子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4)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5)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6)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7)认识化学科学及其重大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4]
(8)能用正确的化学语言表达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并做出解释。
(9)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一般方法。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二、教学过程
1. 引子
对于新模块教材的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笔者采取让学生当堂浏览课文的标题或关键词的“掠过”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人们发现有机物的种数的激增变化和有机化学科学在药物、生命和信息三大领域的发展与贡献,笔者鼓励学生“有志于这三大领域的化学研究还可以做出更大贡献!”快速带过了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再用提问学生“科学家研究有机化学的哪些方面?”,并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回答出三个关键词“组成、结构和反应”,“掠过”了第二单元。结束专题1仅仅用了约4分钟。
这一部分教学活动主要是“阅读—探讨”。
2. 转承
笔者用“物质的性质不仅仅是由结构决定的,组成也能决定物质的性质”开始进入专题2的教学,笔者让学生阅读和思考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三句话:“组成上的差别是造成有机化合物性质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说研究有机物组成是宏观层面的话,那么决定有机化合物组成的中心元素碳,其原子在有机化合物分子如何结合的,就是“点位”层面的研究,就属于结构问题了。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就是要研究构成有机分子碳骨架的关键原子即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课文用“特点”一词,而不是用“特征”,笔者以为更强调了微观原子层面的“点位”成键效应。而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中的“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这时笔者布置每一位学生都要在课前发给他们的白纸(8K)上做课堂练习。
练习1: 写出碳、氢、氧、氮和卤素(以X代表)原子的电子式。
全体学生认真书写的同时,笔者随机请了2位学生代表到讲台前在黑板上板演,问题在于碳、氮原子有了2对孤对电子,氧原子有了3对孤对电子的电子式,然后笔者再一一点评。一边分析,一边探讨了电子式书写中单电子和孤对电子的表达方法与原因。为碳原子的四价及其价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打下“伏笔”。
这一部分教学活动是“阅读—探讨—应用—反思”。
3. 侧重
点评练习1后,笔者随即趁热打铁让学生做:
练习2:书写碳、氧、氮三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短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即价电子排布式,对于长周期的过渡族元素原子就是“电子排布式”,这样一种书写表达方式进一步从结构和电子能级的角度诠释了这三种元素化合价或成键的本源。笔者也随机请了3位学生上台板演,其中碳、氮2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漏写2s2亚层电子排布式,并指出和补充。
然后,笔者边讲解边布置全体学生跟着板书模仿以下练习,没有再请学生上台。
练习3: 写出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笔者以短线代替原子轨道的方框,并且从基态到激发态再到杂化后的轨道能级降低且平行,未杂化的仍是独立的p轨道,从而为以下课堂练习做好了准备。这样的表达形式是学生用课本上没有的[5]。
练习4: 碳原子之间的成键方式。
这时将碳原子的四价形式从全部的形成sp3杂化的四面体型的单键,笔者用副板书解释了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原因:非平面90°键角,而是呈四面体型结构的原因。再到sp2杂化的碳碳双键或sp杂化的碳碳三键,分别存在可旋转的σ键和不可旋转的π键,其空间构型分别是平面型和直线型。考虑到这部分内容已经是课本上“拓展视野”里的内容,加上生源学力基础的原因,有关s、p轨道以及3种s与p的杂化轨道电子云伸展方向笔者都没有提及。
这一部分教学活动也是“阅读—探讨—应用—反思”。
4. 发散
有了以上练习2、3和4的基础,笔者又布置了以下碳原子与其它非金属原子的成键形式的讨论。这时笔者略带了一下碳原子与金属的结合比较复杂,如碳-60“巴基球”分子笼里如果关着一个金属原子(有可能是放射性金属元素原子),这样金属的性质的发挥是否可以想象成类似“缓释胶”的作用,然后笔者话锋一转说:这很可能是“瞎猜”,但科学应允许不成熟“猜想”的存在……
练习5: 写出碳原子分别与氢、氧、氮和卤素原子的成键表达式。
班上所有学生都一边思考、讨论,一边书写……这样的练习有拓展了。每个氢、卤素原子分别与1个碳原子只能形成1根单键;而每个氧原子可形成2根单键,或形成碳氧双键;每个氮原子可分别与1碳原子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这又是对教材内容处理上的“二度创作”。
这一部分教学活动是“探讨—应用—反思”。
5. 收尾
为了检查和“同喻”,笔者随机请了一位学生上台书写1个碳原子与1个氮原子连接表达式,他写出了单、双和三键三种不同的结构表达式,笔者予以高度赞扬。接着笔者又板书了“楔形式”,说明有机分子内共价键的虚线、细实线和粗实线在空间构型层面的含义。下课铃响起……
这一部分教学活动是“应用—拓展”。
三、教学反思
1. “三无”特色
本节课上笔者的教学组织的行为动词是阅读与交流、讨论、板演、练习等,并针对生源实际,设计练习、探讨和板书的内容要精炼、简单和清晰。主要体现了以下“三无”特色:
(1)无“学案”的空白纸的课堂即时练习是对现成的固化、详尽的“导学案”潮流的逆动。
(2)无实验的纯理论内容的教学也可以开展科学探究和科学假想或猜想。
(3)无荧屏的单纯的板书体现核心知识的系统性、独特性和可读性。板书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也不是教材标题的简单重复。
2. 师生反馈
(1)观摩教师课后点评:①原生态;②低起点;③析到位。
(2)学生课堂练习分析:笔者对复杂、详尽的“导学案”对学生自主学习究竟有何帮助持保留意见。因此笔者没有使用“导学案”,而是课前发给学生一张白纸。该班共30位学生在笔者上课时用白纸做了课堂练习(或笔记),课后批阅统计分析成excel表以及作业再发还任课老师和学生。
经统计有7个学生(占23.3%)只对1个练习;有9个学生(占30.0%)只对2个练习;有8个学生(占26.7%)对3个练习;只有3个学生(占10.0%)对4个练习;只有3个学生(占10.0%)做对全部练习。
3.自我批判
课堂教学往往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研员虽然来自一线,但毕竟不再按周课表上课了。所以教研员上公开课仅是“研究课”或“试验课”,说白了就是供老师们批判的课,而不是所谓的“示范课”(我院领导语)。因为在课堂节奏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和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教研员肯定不如一线老师的。自我检讨本节课存在以下问题:
(1)语言层面:口头禅“那么”出现频次较多,语言不够精练。
(2)板书层面:
① 学生在练习1中氮原子电子式写了2对孤队电子,笔者打了“对勾”,尽管后来在学生书写符号的上方有正确符号板书,但又擦除,却仍然保留了不太完美的符号。
② 笔者在课临近结束时,匆匆板书碳原子与氮原子成单键的“楔形式”,将碳与氮之间用虚线连,对于氮原子的剩余2根键是以细、粗实线或虚线书写带来不确定的困惑。
(3)教法层面:
① 仍旧比较“传统”——粉笔板书和讲授式为主,没有使用现代媒体技术。
② 来不及讲有机化合物分子内碳原子骨架连接方式:碳链、碳环或链环混搭等,时间不够紧凑、比较拖沓。
③ 笔者有意识没安排让学生用结构模型搭建典型的有机分子,显得学生活动不够多元。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主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有机化学基础[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21
[2] 王祖浩主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26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3
优化内容展示的方式 学生对物理课程缺乏热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物理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再现“真实的环境”,并以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优势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我在教学“分子运动论”时,学生是看不到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的,因此对理解造成了障碍。于是,我用计算机模拟分子运动和碰撞的过程,加上特技效果,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之后再诠释其中的原理,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信息资源:一方面提供给学生丰富的物理学习资源信息,另一方面也能为物理教学提供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发展动态信息。我在设计《密度》一课时,自己开发了一个网络课件,将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源整合优化。学生通过情境明确探究主题,进入真实情境或虚拟情境中探究学习,在活动中协作交流、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苦和乐趣,实践科学探究方法和途径,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能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能鞭策教师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教师能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的知识更多了,从而使得物理课堂教学变得高效。我在《家庭电路》一课中设计了六个环节:认识家庭电路的组成、连接、试电笔的使用、触电与急救、安全用电常识和从物理走向社会。新授时,利用课件将不同时代家庭电路中保护装置的图片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介绍历史变迁,引领学生感悟电路元件在不断的完善中变得安全又方便,体验科技的进步;我又设计了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连接电路,创造了让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强化将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学生同时也品尝了成功的乐趣;在“触电与急救”这一环节,学生设计了用模拟人演示触电的两种类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触电现象,建立很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科学的救助方法。最后,课的末尾,我又以查阅资料、写小论文的形式布置了课外作业,旨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以此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优化师生的互动方式 师生关系转变的外在表现是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凸透镜成像》的教学难点是像与物所在范围的确定。“当物距大于(或小于)像距时,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这一点,在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很容易得到,但他们想到物距、像距存在对应的范围规律:即当物体放在某某范围,像一定成在某某范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探究实验的交流评估阶段,巧设了多媒体课件,在师生互动中,在电脑中直接输入学生实验获得的物距、像距、物高和像高,通过课件,实时、形象、直观地处理了多组实验数据,突出了“两倍焦距”这一特殊点,学生产生验证物距“两倍焦距”成像情况的想法显得极其自然,实验规律也显而易见。这样的整合,远比从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归纳实验规律的一般做法要直观、高效得多,师生互动也更加有效。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4
关键词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综合技能
药物化学实验课是药物化学理论课的深入和升华,如何能够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如何提高药物化学实验课的授课效果。赵永恒等[3]认为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合使用、合理调配,形成完善的方法和质量评价体系,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这种观念也适合药物化学实验课的改革,因此本课题组针对传统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弊端,采用学导式教学法、综合性实验和综合性考核方式等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通过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元素构成的三维教学体系,首先引导学生从茫茫文献资料和浩渺的信息中去获取药物合成所需要的正确的有用的合成方法,然后通过小组和个人独立等方式进行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1传统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
传统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是通过药物化学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合成的基本方法与技能;通过实验课上的具体药物的合成,反复对学生进行药物合成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的训练,通过具体的药物合成研究加深学生对药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获得有关药物的相关知识。教师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很强的自学能力,通过各种教育,把外界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内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2“学导式”教学法在药物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学导式”教学法,也称“自学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的一种教学方法[4];而张拓基[5]认为“学导式”教学最好分为包括自学、精讲、演练在内的基本环节和包括提示、解疑、小结在内的辅助环节;各个环节之间既密切联系又各有区别,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环环相扣,面面俱到,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学导式”教学法发展到现在,已经在很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因其将学生从被动的填鸭式对象发展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作为填鸭式教学主体的教师则退居学生的身后,为学生保驾护航。本课题组将“学导式”教学方法应用到药学专业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将药物化学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三种类型。通过验证性实验的精讲和演练,使学生掌握药物化学实验所需的合成操作技能,包括实验室中通风橱等设备的使用,合成仪器的正确安装,原料及化学试剂的正确取用方法,合成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规范的实验记录方法和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等等;通过设计性实验,教师设定要合成的药物为研究课题,让学生自行成立课题小组,学生自己查阅文献,综合分析实验所需相关资料,课题小组经讨论设计合成路线,设计的合成路线必须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进行,并且有效控制成本;每个课题小组汇报其合成路线,在教师及全体学生的讨论下,确定最终合成方案及具体实验步骤,提交所需原料、试剂及仪器给实验中心辅助教学人员进行采购;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其操作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针对其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个小组实验结果及相对应的合成方法等内容进行小结。而在合成路线的讨论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由学生自己通过查阅文献进行解决,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起到引导,纠正,解疑,启发等作用;学生在查阅文献,集体讨论路线,提出问题,再查阅文献,讨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不断分析、解决问题中锻炼科研能力。通过这种“学导式”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能够在整个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系统中把握主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接收来自教师的相关教学知识,而且在具体的药物合成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3综合性实验在药物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药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有机化学、药物分析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多种学科,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也不仅仅是药物的合成,还涉及药物分析及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的内容,因此,实验教学内容要注意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齐艳等[6]对药学多学科综合性实验进行了探索,将综合性实验引入到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陈娇娇等[7]针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廖洪利等[8]对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时间、实验项目的选择、教学管理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梁晓霞等[9]认为,药物化学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平时点点滴滴的教学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之间,设立综合性实验。通过综合性药物化学实验,不仅使学生掌握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而且对药物分析等相关学科也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将药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药学院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自开设至今,最初仅仅是单纯验证性实验,经过几届学生的培养后,发现其实际动手能力虽然增强,但在实际新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查阅文献、综合分析后设计合成路线并最终进行合成时,综合技能较弱,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才适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开始设立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发现,学生从验证性实验直接进入设计性实验,从思想上接受得慢。在查阅文献、设计合成路线的过程中比较茫然,第一个设计性实验的效果远远低于第二个设计性实验的效果,并且在实验方法的讨论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局限于具体合成路线,而不十分清楚合成路线的机理。因此,在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之间,有必要设立综合性实验。黄健军等[10]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采取实验课前预习,教师示范、演示,对学生实际操作进行点评等措施,来规范学生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笔者将其研究方法引入到综合性实验当中,并且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建立有自身特色的综合性实验体系。首先,在综合性实验之前,将实验题目及其具体方法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文献,研究合成机理及各个合成步骤,并且设计新的合成路线;课前简单的熟悉实验内容,理解实验原理的预习提升一个层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基本操作中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及安装进行示范,以保证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正确和安全。其次,以学生为主导,对其他合成方法进行讨论,并且分析其可行性和合理性,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对学生设计中的错误和不规范内容进行指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从理论到实践,不是简单的验证。而实验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操作,消除危险隐患,并且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启发和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及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且教师及时针对整个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面进行总结。
4运用综合性考核方式评价学生综合技能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5
下面就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来谈“学的课堂:五步问题式”的理念下与电化教学的整合。
一、教材分析
电化教学能为精彩的课堂生成锦上添花。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和平行线的性质的基础上学习。本节知识点浅显易懂,而且这只是一堂课的知识,所以我选用ppt及几何画板作为信息技术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
二、教学环节
导学稿设计。围绕预设的学习目标,在导学稿中,有3个主要问题:(1)平行四边形定义的理解和掌握;(2)如何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运用。围绕一个“学”我设计了4项学习活动。其中,第一项为课前学习,后三项是课上活动。
学习活动1:自主学习,完成导学稿。让学生自主完成导学稿,就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做到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自信学习。在学生完成了导学稿之后,我认真批阅。了解到学生自学情况进行二次备课。由此学情,不难判定:平行四边形定义的理解和掌握安排学生自行修正或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即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其运用,可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将是本堂课的难点。
学习活动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由课件展示一组生活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对图形的特点进行描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整合点诊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了解,但比较肤浅,让学生概括理解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一定的难度。 (整合策略):先用媒体展示几组现实生活中具有四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图片,让学生感悟图形,明确概念。
学习活动3:小组合作,性质的探索和证明。(1)拼图:用两个全等的三角板拼成几种平行四边形;(2)实验猜想:探索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数量关系;(3)证明:用以前学过的几何知识证明结论。
根据巴洛赫理论,把70%的学生已经能自行解决的问题,交给“小小组”“小老师”,实现全班掌握,应该大可放心。教师要做的,就是提出要求、提供活动参考方案以及给出适当的时间。“小老师” “小小组”的设置,可以由传统课堂的一个教师转型为多个老师同时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一对一”有效帮扶;同时,“小老师”在活动过程中亦能实现“教人自教”的目的。
这个活动中有两个整合点。整合点1诊断:这个环节进行了拼图游戏,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成几种平行四边形,学生可以拼出来,也可以把拼出的图形粘贴在展板上,但要展示拼图过程和把实物图转化成几何图形,一直没有形象直观的方法。(整合策略):在课件中制作了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接的过程并且提取了几何图形,在学生展示完各自实物图后,课件统一展示,让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与全等三角形之间的转化,为本课的难点证明中辅助线的引出做好铺垫。整合点2诊断:所以当学生运用定义画出平行四边形后,再通过度量、平移旋转、折叠、拼图等方法猜测出结论。此时教师也应当做示范画图,但传统的方法比较耗时,验证学生得出的平行四边形边、角之间关系也不够直观明了。整合策略:《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解放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所以在课件中直观演示做出平行四边形的全过程。接着通过几何画板的动画功能,动态地对平行四边形的各元素关系再一次进行检验。使学生形成共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学习活动4:全班探究,性质的运用。解决导学稿的创设情境题。然后用一道例题巩固所学性质。在完成这两个题目过程中,我设置了三个步骤:(1)独立思考完成初步过程;(2)小组讨论解决思路;(3)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第一题回顾导学稿前言,体现了教学的连贯性,也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第二题不仅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体验,数学学习是有趣的、丰富的、有价值的,而且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
本课教学,落实了课程标准要求。同时较好地体现了“学的课堂:五步问题式”的教学思想。课堂以“学”为中心,学生学习活动丰富,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充分地焕发出“学的课堂”的生命活力。在设计教学时,找准电化教学与数学教学的最佳整合点,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以我们中学“学的课堂:五步问题式”为载体设置了以上三大整合点。这三大整合点为学生提供了直观、明了的学习资源,引领学生架设通向知识理解的快速通道。从而实现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并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无机化学与核化学范文6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2.029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主要是以学业水平测试为教学目标的复习,复习内容的深广度,必需严格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的要求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培养学生化学分析与思维能力,因为硫及其重要合物内容学生已经在高一经过系统的学习,对硫、二氧化硫、硫酸等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对“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条理化,并对各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与能力进行串联,让学生对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有个整体的认识,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目标是: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与探究目标: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必修科目)说明上的要求是:(1)了解硫的可燃性;(2)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3)了解二氧化硫与氧气、与水的反应,认识亚硫酸的不稳定性,认识二氧化硫漂白作用与次氯酸漂白作用的区别;(4)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了解浓硫酸与Cu、C的反应,了解常温下铝、铁在浓硫酸中的钝化现象;(5)了解二氧化硫的污染来源及危害,认识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反应原理。
三、学生情况分析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学习化学时,由于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内容中化学实验较多,实验现象也丰富多彩,与生活实际联系也相对密切,所以学生学习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兴趣较浓,学习比较认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高二分科后长时间的遗忘,加上知识零碎,没有系统性进行整理,因此复习时候主要是把前面零碎的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系统整合,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避免教师复习一头热,学生只听不练,达不到复习的效果,在复习的过程中主要以引导学生回答为基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去构建其知识网络。并在复习时重视对与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相关的知识的串联,如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热效应、反应限度、离子反应等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理论知识。
四、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硫、SO2、H2SO4的主要性质,能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了解SO2的漂白原理与次氯酸漂白原理的不同;
3.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与Cu、C反应的原理及铝铁的钝化现象;
4.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和对生态的影响。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SO2与浓H2SO4的性质;
2.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六、教学过程设计流程图
知识复习顺序:S SO2H2SO4
教学环节:基础知识梳理 重要知识点的强化 基础训练 能力提升
七、教学过程描述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高中学业考试复习课,硫及硫的重要化合物,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在一节复习课中如何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的串联很重要,同时在复习中更应注重重点知识的强化,难点知识的突破,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主要是在复习中,侧重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还原性的分析,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分析,并适当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的讨论,还在二氧化硫制硫酸的反应中强化了反应的限度,硫与氧的反应中强化了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原因,酸雨的形成与防治便成了顺理成章嵌入其中。
(1)硫及其重要化合物为高一化学必修1的内容,复习时候,不必细讲,点到为止,主要是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让学生去思考,去解答,把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给出,引导学生去总结思考,其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在复习的时候要求学生边复习,边书写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