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物理实验 核心素养 内涵 重要性 路径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被提出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中学物理教师,也要加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概括来看,中学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强调:积极的物理观念、活跃的科学思维、深入的实验探究以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因此,围绕物理学科的特征与核心素养的内容,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借助实验教学手段激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物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
1 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充分了解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落实教学改革措施。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与教学要求,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四大方面:第一,物理观念。物理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所以物理观念应包括基本的物质观念、能量观念、运动观念以及相互作用观念等。在物理观念的作用下,有助于学习者在脑海中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的理解与运用。第二,科学思维。以物理学科视角来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探究物理现象的本质、规律及关系。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构建模型、质疑推理、科学论证共3个方面,在科学思维的指引下运用分析、推理、论证等物理方法获得结论。第三,实验探究。实验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事实证据、解释交流等环节,即提出具体的物理问题并列举假设,收集相关信息、整理证据,获得结论,同时还要进一步解释与交流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最终成果。第四,科学态度。在把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大要素关系的基础上,以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对科学技术形成初步认知。
通过分析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不难发现,中学物理教学除了传授基本理论知识以外,更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体会物理实验的乐趣与重要性;围绕核心素养实施实验改革办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求知欲望,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另外,核心素养与物理能力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只有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物理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物理学科知识的支持。因此培养核心素养符合物理教学改革需要,也是落实物理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
2 完善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2.1 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有趣的物理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因此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P者在物理课堂创新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法:首先,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要注重演示过程的规范性、趣味性和有效性,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诱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除了演示实验以外,还要以分组实验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和观察实验结果,对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产生直观认识,加深印象。其次,引入趣味性与探究性实验内容。新课改要求中学物理教学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激活创新精神。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课堂主体地位,设计丰富有趣的实验内容,让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在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中把握学习物理的真谛。例如学完“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以后,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富有探究性的实验内容,要求大家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测量本地重力加速度水平。学生拿到实验任务后,根据已学的物理知识点,整合实验室的器械设备与原材料,设计各种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通过不断完善与调整实验过程,获得了可靠的测量结果。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操作过程中,养成了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遇到难题时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沟通,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有,以课外小实验促进学生动脑动手。一直以来,物理实验教学都在教室或者实验室完成,在物理实验改革中,教师可ü橹瓮庑∈笛榈姆绞饺醚谙质瞪钪锌故笛橹谱鳌⑼瓿墒笛榭翁狻8菸锢斫萄У哪谌萦肽勘?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设计有意义的课外实验内容,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实验现象、运用物理知识,体验实验的重要性。
2.2 理论结合实际,实验内容关联现实生活
中学物理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体现其实用价值。所以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要多引入生活化的内容,将实验关联现实生活,介绍物理新理论、新技术,以此增强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有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从生产和生活中寻找物理要素,围绕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实验内容。如研究灯泡的灯丝材料,这在生活中每天使用,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其次,物理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吸引学生的兴趣。改变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多给学生介绍先进的科技成果,如新能源的利用,让学生感受物理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再有,展示物理新理论与新技术,通过翻阅专业书籍、浏览网络资源等渠道,随时把握物理教育与物理技术的新动向,借助多媒体演示实验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开阔视野。
2.3 强化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既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内容,更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有效的实验教学有益于激活学生思维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教师在设计实验课程时,应把握以下3个原则:第一,实验教学的内容要富有趣味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笔者给学生设计“铁球与人体相撞”的实验,学生被这个实验的内容所吸引,迫切想要了解结果,探究积极性非常高;第二,实验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笔者将传统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学生全程参与实验操作,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第三,借助实验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及逻辑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形成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知识,思维是推动创新力的基础保障。
总之,物理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树立科学观、提高综合认知水平意义重大。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有利于落实学科教育目标,也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应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从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形式等多方面做出努力,奠定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能力增长为教学目的,通过高效率、高质量的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范文2
在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才刚起步,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做了探索与研究。鲁子问提出:“一直以来英语学科关注方向多在于语言学习,未来应更关心学生素养的养成。就教师角度而言,建构核心素养的中心是从重言传到重身教。”王蔷认为:“英语学习使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在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学会学习,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程晓堂、赵思奇指出,“中小学的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之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内涵”。梳理专家学者们的观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师要正确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根据修订中的新课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既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文化意识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对文化意识进行渗入式培养,让学生可以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吸收和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和批判接受外国文化,能够顺利进行跨文化沟通。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与英语学习过程紧密相关,以辨析、分类、概括、推断、分析等方式呈现,并体现其在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特点。学习能力指学习者主动拓宽英语学习渠道,积极运用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学习能力体现在对学习能始终保持较高兴趣,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效获取学习资源并选择适当策略进行合理学习。
二、教师要改变观念与发展自身能力
教师应该认识到,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帮助学生提高全面素养。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活动,不能只以语言能力和考试分数为最终目标,而需要考虑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等目标。英语教师要正确理解英语学科对培养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转变观念,改变局限于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设计。此外,教师还需要学习更多的先进教学方式方法,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接触不同的文化,开阔视野,不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 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修订中的英语新课标明确,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基本内容是“课堂教育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在讲授课本内容的同时,要以课外实践活动作为延伸,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相互交流,可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英语解决问题。
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范文3
从本质上看,基于项目的学习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即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学,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完善的过程。因为这种学习模式特别强调协作的重要性,而在项目学习背景下,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5年3月,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组成部分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如何培养核心素养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和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初中生物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
对于初中生物教师而言,由于初中生物是非中考科目,这是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首先是观念转型――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 ;首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这也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
基于核心素养完善学业质量标准,还可能改变中小学评价以知识掌握为中心的局面。一个具备核心素养的人与单纯的“考高分”并不能画等号。它还将对学习程度做出刻画,进而解决过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操作性不足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建议
1.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在初中,学生会学习关于生命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的生活,通过学习,学生一定会感受到生命的复杂、神奇、高效、协调等特性,一定会领悟到生命活动和生物世界的博大精深,由此产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物的情感。
2.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
通过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学习,学生会了解到“和谐”的重要性,会对生物生活的环境(无机的和有机的)更加敬畏,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只有珍爱自然、保护环境,才能让生物与环境和谐“相处”,社会也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3.对科技的认知与实践。
生物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通过光合作用发现的历史、克隆羊多莉的培育等过程的了解,梳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领悟科技发展的神奇魅力。在感叹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和生物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发展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的问题,试管婴儿技术带来的性别歧视问题,转基因技术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生物学的发展和研究离不开科学实验,初中生只有动手实践,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才能为将来的创新努力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实践,也会加深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认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潜能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4.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初中生物的学习,学生会了解许多健康知识、饮食常识、遗传原理、环保知识等,不仅对个人和家庭成员有益,还要对社会有所担当并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如积极传播生物学知识(如宣传防传染病特别是防艾知识、环保理念、遗传病的预防、食品安全、营养全面均衡理念、吸烟的危害、对转基因食品的正确认识等),争当环保的宣传员、执行员和监督员,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生物学知识,让生物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以上四个方面,“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从生物学的知识出发,应该是生物学科独有的学科素养,其他学科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也可能会有这样的内容;“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对科技的认知与实践”“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其他学科素养也会涉及,但这里强调的是基于生物学视角的核心素养。每一点都是知识、技能、情感的融合,兼具个人和社会价值,都是基于生物的,是初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凸显生物科学素养的特点
1.要体现生命性。
生命科学要体现生命性。(1)课堂要成为生命与生命对话、交流的地方,成为生命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团结合作的地方,成为生命主动学习、提炼感悟的地方。(2)作为生命体本身,学习者要联系自身实际,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活学活用。(3)大自然中到处都是鲜活的生物,所以生物学的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课堂、实验室,要把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中,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2.要体现实践性。
生物科学的特性之一就是实验性很强,许多重大发现都来源于科学实验,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因此要特别重视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上应知应会的实验,还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书本上的一些探究活动和课题研究,重视校园外的社会调查实践和野外考察学习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对学科思想的领悟。
3.要体现科学性。
生物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分支之一,要体现科学性。除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之外,学生要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并通过对一些科学发现史、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的建立等内容的学习,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从而学会理性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还要积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历程,分享探究成功的喜悦;并且通过学习,领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质疑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涵养自身的科学情怀。
4.要体现融合性。
(1)要将知识、技能、情感融为一体,这是作为素养的特点之一,也是在复杂情境中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必然要求。
(2)要将所学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生物学与当代的许多重大问题都紧密相关,如人口、粮食、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健康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生物学的发展有关。
(3)要把个体与社会融合起来,充分认识到个体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体组成整体,个体影响整体,整体也会影响个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尽力为社会多添一份力量。
(4)要把生物学科和其他学科,特别是理科学科融合起来。生物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及技术,理科的思维和方法也有诸多的共性。只有把相关的学科素养融合起来,才能汇成个体的核心素养。
(5)教师要将校内资源和校外教育资源融合起来,汇成学生生物学科素养养成的沃土,为学生开阔视野、强化应用、联系社会提供丰富的营养。
三、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
在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外,还应具有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正确的科学观和一定的科学能力。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
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这是基石。不懂得自身结构和生理,就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也不可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更不可能成为好的医务工作者。没有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何谈优生优育、农作物的高产和优产?没有植物、动物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怎能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挂图、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紧密地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学生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生物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就会奠定良好的基石。
其次,良好科学素质的形成,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对人类有卓越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勤奋求实的故事,使学生懂得要想做到事业有成,必须有顽强刻苦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教师应在教学中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多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学科,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来获得的。如,叶的结构,通过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得出只有气孔能向外散失水分,靠近叶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含叶绿体数目多,排列整齐,因此绿色要深一些。使学生明确,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作风去认真对待学习,对待每一件事。
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范文4
摘要:《生命的甘露》是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课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内容为保护水资源,让学生形成和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本文分析的是由王涛老师执教的一节课。该教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甘肃当地的缺水现状出发,围绕水资源的重要性与合理利用展开课堂讲解,充分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知识学习与自身生活体验的密切结合。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脉络较为清晰,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领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法。基于学情的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层层推进的环节,不仅把学生领近门,更引导他们走向深入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招贴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95-02
在笔者看来,本课是在传统“三维目标”教学基础上进行了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方式的调整,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美术学科提出了五个学科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美术表现”、“创意实践”,这些在王涛老师的课堂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
根据教材要求,王老师将该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作用,掌握设计水资源招贴画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认识水的重要作用,并学会结合主题设计・招贴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习惯。整体而言,王老师的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色。
首先是注重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不可否认,当下,我们身处读图时代,几乎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纷至沓来的视觉文化的冲击,卡通、漫画、广告等视觉画面正全方位、立体化地冲击着我们的眼球,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1]。为此,授课教师首先注重“读图”的作用。注意以直观、生动、典型的图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招贴画本身具有良好的视觉表现性,王老师充分抓住招贴画这一特点,在课程中展示三幅招贴画作品,并提问学生最喜欢哪一幅,充分利用“图像思维”,即在进行观察、欣赏、创意时,把相关的信息与图形、图像进行关联、映射。把设计、创意的过程转换为图像的变换过程。由此,逐渐引导学生懂得招贴画的作用,即用画中的图像和文字简单明了的传递想要表达的信息,并突出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内容即设计一幅富有创意性的招贴画。王老师在接下来示范招贴画创作的过程中,逐步彰显出招贴画设计应从图形、色彩、文字三方面进行创意设计。笔者认为,节约水资源的主题是创作者在招贴画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是教给学生通过观察作品内容,结合对图像三种语言的识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并带有责任的去亲自设计一幅节水的招贴画。
其次,教师巧妙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在本课中,王老师将小任务赋予每一位学生,将新的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其中,学生通过对所承担的任务进行分析、操作和实践。在教师演示操作过程中,学生被动地听,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则变为主动地做,将看似枯燥的招贴画知识练习暗藏于生动有趣的任务之中,不仅使学生情绪饱满,而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同时,王老师还关注到美术学科的特殊性,注重学科交叉。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将自然、语文等有关知识融入到课程中来,例如,王老师在示范完成一幅招贴画设计时,提出画中的主题文字应简洁、通顺、突出。通过观察、思考、想象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三,合理介入学生生活,培养创意思维。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情景的设置和导入尤为重要,以生活的点点滴滴创设情景导入课堂,是引发学生反思的情境和平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问题设置与情境教学。在现实的社会情境中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和保证。王老师在课堂开头播放水污染相关视频,被污染的河流、干涸的大地、因缺水而死亡的人类与小动物等,都使学生触目惊心,更会触动学生幼小而善良的心灵。招贴画设计的思维来自对形象的不断联想和否定,教师分析招贴画作品的过程就是学生了解作者灵感和创意性思维的过程。王老师在解读作品的同时,结合社会现状,巧妙的将德育有效融入教学,以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
最后,素养提升将会使学生享用终身,文章前面提到了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2]2015年教育部负责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战略已正式启动,尹少淳教授指出:“知识与技能如果没有跟情景相结合,没有跟生活相结合,没有跟解决问题的需要相结合,就是死的,而死的知识最终会被遗忘。”[3]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核心素养时代”,这不仅取决于美术教育专家及学者的研究,更大程度的取决于一线教师的教学,任何理论在应用的过程中都要经过不断地实践,而实践的过程则是十分艰辛的,一线教师更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带入课堂。其次,一线教师在学校中所担任的不仅是教育工作者,更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首要监护人,不仅要对教学成果负责,更要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等负责,也要对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各种大小意外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及应对策略,例如,手工课中,学生被剪刀或者小刀扎破了手,那这节课该继续进行还是先照顾到受伤W生呢?这种细节上的关注和处理也是美术学科之德育力量的直接呈现,是教师的教学情怀。因此,笔者认为,任何高深的理论研究都应先体验一下真实的一线课堂,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最全面、客观、真实。
参考文献:
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初中学生 英语学科素养 培养途径
随着新课改精神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英语语言技能,还应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英语学科方面的进步与成长,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学科素养是新课改中的重要要素
学科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要培养学科素养,我们应该要从基本技能的提高作为着眼点,慢慢引领学生了解世界,牵引着学生从书本的知识出发慢慢延伸到用自己的观点审视这个世界。在当今社会,英语的实际作用和人文价值日益凸显。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就显得很有必要。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态度上要转变过来,接着慢慢提高学习技能,最终积累学习经验,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
二、学科素养的培养途径
1.语言基础知识。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话题、功能)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的内核,是培养语言技能的载体,任何脱离基础知识的技能培养都是无法实现的。语言知识是全面的、生动灵活的,而非单一的、固化不变的。单纯的词汇语法知识只是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语篇、话题、功能是深化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更高层次,因此,要有综合语言知识观,经过识记、理解、熟记、感悟、转化、生成等多元过程,达到见多识广,触类旁通。
2.语言基本技能。语言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形成的载体,是学习和应用语言知识的途径,是形成语言理解能力(听、读、译)和语言表达能力(说、写、译)的方式。它们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不可偏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译是重要的能力要素之一,因为母语对外语学习质量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作用。
3.语言能力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能力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学生英语基本素养的直接体现。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在语言学习和应用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所以,提供足够的时空,安排合理的活动形式和任务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使用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4.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通过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能力发展而形成的心理机制,是英语学科基本素养的内在表现。语言意识涵盖很多功能,既包括对语言本身的接受、感悟、领会和应用等方面的形成的自我直觉功能,也包括认知、调控、交际、资源、策略和情感等方面的自主选择功能。好的语言意识标志学习者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发展,和学习品质提升的境界。
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范文6
在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体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的地位也由此得到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和推进,高中体育也开始明确强调,让学生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必备的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更注重学生自主发展,而具体到体育学科,主要包含健康意识、体育文化、身体素质、体育意识以及体育品德等内容。虽然素质教育已经逐渐深入,但是体育教学依旧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大,部分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准确了解,以致于学生呈现出体育素质差、对于锻炼常识、生理卫生知识等基础体育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偏低,同时学生对于运动锻炼缺乏自主性、积极性以及目标性。现今,虽然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但是在进行体育活动中学生的言行却不符合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的要求。与此同时,大部分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体育锻炼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娱乐或者应对体育考试,使得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较短,缺乏持久性,同时因为缺乏长久、稳定的体育动机,也使得部分学生在达到既定目的之后就不再开展体育锻炼。
二、培养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高中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引者,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想要使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显著提升,就需要教师改变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开展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健康锻炼的基础,以学生体质增强为教育发展目标,使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得到有效加强,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的自主性、自觉性显著提升,使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坚定的体育意志和体育能力得以形成,促进学生体育素质可以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方法创新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当学习新的体育项目时,教师通常都会示范一遍基础动作,随后就是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动作,一步一步地去模仿和学习。这样一节课下来,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机械地学习锻炼动作上,必然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最终会影响教学的效率。而新课程标准下,一改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来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及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发挥引导学生的作用,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很轻松地就能掌握动作要领和技能。
例如,在正式示范“三级跳”动作细节之前,教师可以先与学生互动,提出一个小问题:“有学生知道什么是三级跳吗?或者有没有学生可以示范一下?”或许有学生以前了解过,但大多数学生还是没有接触过。通过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随后教师可以演示一下三级跳,让学生注意观察动作细节,并对自己动作做出评价,随后教师进行指点,之处动作的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边观看边指导,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再如,教师也可以分组比赛、玩游戏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颇多,教师不免有顾此失彼的时候。而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让团队成员相互帮助,学习和请教有些队员,从而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们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在练习足球时,跳出球技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为小队长,负责队内成员的练习,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深入参与足球的训练,提高足球水平,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善用学生的勇于竞争和求胜心理,组织小规模的足球对抗赛,让各小队对抗、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提高高中体育教师的自身素养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应对自己高?俗佳弦?求,通过学习增进自身素养,要有敬业精神,丰富自身体育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取长补短,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水准,全方位发展综合素质,完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组织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对于自然科学知识也要有足够的储备,体现出高水平的文化素养。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知识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做一名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兼具的体育教师,积极正面的影响学生,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