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范文1
关键词:礼乐教化 音乐教育 启示
一、中国古代音乐教化思想简述
礼乐教化思想在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本文以以西周时期与孔子的音乐教化思想为例简述这一思想的要义。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音乐的教化功能。《尚书・舜典》中记有:“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神人以和。”由此段话可知,当时人们已经开始注重音乐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通过学习音乐使贵族子弟达到个性正直温和,宽大谨慎,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的境界,这是周代礼乐教育思想的先声。到了西周时期,礼乐教育开始作为治国方针被提上日程,并且成为西周音乐教育的主体,具有伦理化、政治化、宗教化的性质。这一时期的礼乐教育也具备了审美教育的性质,在具体的实施上礼乐教育互为表里,各有侧重。在教育活动中以音乐为手段,但德育在当时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音乐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非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始终是统治者用来教化人们的工具。以后的朝代大多沿袭西周的礼乐制度,看重音乐教育功利性的作用,这必然会忽略其对于人自身的锻造作用。
孔子是乐教思想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私学,在学校中开展“六艺”教育,《论语・泰伯》中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音乐教育的完成看做是整个教育完成的标志,礼乐教育是孔子音乐教育内容的主体。但孔子的礼乐教化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所谓“礼乐 礼乐”,礼始终摆在乐的前面,实施乐教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辅助礼制治国,音乐教育不是作为一门艺术来发展的,即使在当时得到了相当的重视,也始终没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单纯的以育人为目的也更无从说起。不论是对待西周的礼乐制度还是孔子的音乐教化思想,都应该辩证的看,挖掘出适合当展的精华部分加以适当的修改以适应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礼乐教化思想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近现代时期的音乐教育史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在这一时期内,西方的音乐教育思想传到中国,与中国传统的礼乐教化思想发生碰撞,同时也是古代礼乐教化思想与当今音乐教育的过度连接部分。
前面已经提到,在我国古代礼乐教化思想中,德育是其主要的目的,所以才有“明人伦”一说。所有的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优秀健全的人,人之所以比动物高级就是因为人能有意识的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如何去做人使得德育在任何教育中尤为重要。这里又要提到,在我国古代礼乐教化思想中,德育育人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整个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仍是功利性的即维护封建统治,这也是与西方音乐教育思想中德育作用的最大分歧。在西方音乐教育中,音乐的德育作用是为了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最终提高人的素质。近现代历史上一批早期的音乐教育家开始倡导西方的音乐教育思想,如、丰子恺、萧有梅等,将音乐教育思想的重心放在美育上。笔者认为这一时期美育思想的发展与我国古代礼乐教化思想仍有密切的关联,古代礼乐教化思想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设,那么在近现代时期如何扬弃这种附加在音乐教育上的巨大的功利性政治性目的呢?那就是进行美育。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到:“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点,但“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从这段话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美育在培养纯洁高尚的人这方面独特的优越性。美育以提倡无人我、超利害为宗旨,音乐教育作为美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超越实利主义的,所以才能摒弃古代礼乐教化思想中的功利性因素。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也可以理解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即音乐教育是最终实现育人任务的手段。美育思想在刚刚引入的近现代时期是最纯粹的,也是最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审美的音乐教育尽力排除功利性、政治化的因素。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它却含有巨大的功利性目的,那就是对人的培养,只不过这是一个隐性的、长期的过程。
无论是实现音乐教育本身的教育目的还是实现辅助德育的目的,音乐教育都必须发挥音乐艺术本体的特点。我们应该看到音乐教育的德育作用,但是要清楚两者不是从属或者包含的关系;通过音乐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音乐的任务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任务。在现代社会中,其所含的功利性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艺术具有普遍性,要看到其反映的普遍性的东西。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达到思想情感上的潜移默化,培养高尚完全的人才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三、礼乐教化思想对目前音乐教育的启示
在分析过古代礼乐教化思想及其在近现代音乐教育史中与西方教育思想的融合后,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音乐在育人方面的优越性,所以对它的发展应该谨慎规划。音乐教育发展至今,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理念基本已经得到认同,但音乐教育同时也应该肩负其他的责任。音乐教育不仅应该姓“音乐”还应该姓“教育”,它是音乐和教育德统一体,既肩负着实现音乐本体价值的使命,又承担着实现他教育性的责任,即实现育人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表明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同时也要看到音乐教育所含有的除了审美价值之外的实用性价值。保罗・哈克就说过:“一个仅仅为自身而存在的,仅仅为自身而有用的学科,例如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教育,无论是从可能性还是从逻辑上讲,是不可能被视为学校的基础学科的。”这实际与礼乐教化思想和近现代五育并举的思想有共通之处:看到音乐教育的其它功能,但是也应该坚定的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
作为审美的音乐教育,审美与音乐的关系亦是相互的:强调音乐教育审美性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实现其教育性;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和教育性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审美性是教育性的前提,教育性是审美性的目的之一。当人们把美作为目的和理想来追求的时候,就可以在真与善、认识与道德、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架起由此达彼的桥梁。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音乐教育的教育性只有以音乐为本,才能实现其与德育、智育等方面的教育价值,且这些教育的实现是一种隐性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音乐美育,通过美向德、智、体等诸多方面渗透影响,而不应该离开美育这个核心,超越音乐艺术本身的规律,片面的追求它的德育和智育功能。
综合看来,我国古代的音乐教育思想实际上是围绕“乐以载道”这一观点展开的,承认音乐教育对人具有教化作用,但其只是作为礼制的辅助工具。不过,我国古代的礼乐教化思想虽然具有功利性的政治化的目的,但是其对于音乐教育育人作用的阐述是非常科学的。因此对待古代的音乐教育思想这发你干,应该看到其合理性、科学性的东西,辩证地看待,取其精华,为今所用。
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范文2
先秦时期有采集诗歌以观察民风的制度,并将以诗歌整理成的乐舞作为宣王道、匡世俗、正人伦和美教化的工具。而时人对于乐舞的审美也正是基于此,以为由此可见国之盛衰,所以后来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欣赏保存下来的周代乐舞时,就将这些乐舞与其所产生的情景联系起来,通过对乐舞的赏析做出对当时政治状况的评价。这种观点也开启了后来的儒家诗教说的先声。
一、早期先民乐舞
据古籍记载,我国最古老的乐舞应该是伏羲氏时期所做的“立基”“扶来”与女娲氏时期所做的“充”乐。上古时期,乐舞肇始之初,它就同时兼具了愉悦生活和原始崇拜祭仪的功能。在这种乐舞中,可以看到早期先民的生活方式、劳动习俗等,以及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并与之抗争、适应,从而达到一种动态的和谐统一的艰辛历程。在《吕氏春秋》里曾有这样的一段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阔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而宣导之。”它描述了我们的先祖在黄河流域与洪水斗争时的情形,乐舞在此时的作用类似于体育锻炼。战胜了洪水之后,又产生了乐舞“大夏”以庆祝治水的成功。
早期乐舞与宗教祭祀巫术仪式的联系也十分紧密,先民认为在举行狩猎与农耕等仪式时进行歌舞活动,会有相应的神灵受到巫术的感应而给予保佑。基于这些对乐舞所赋予的一些超自然的想象,早期先民们对音乐家和舞蹈家们也设想出了不同于常人的形象,他们从直观出发,把天、地、人视为一体。同时在古代传说中,还有很多关于战争的舞蹈,如在《尚书·大禹谟》中记载大禹和有苗氏征战后,“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宗教性质的乐舞如“云门”“咸池”以及“韶”等,在先秦时期以至近代都仍非常有名,孔子就曾因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
二、西周礼制和乐舞制度
周代是我国古代乐舞发展的最高峰,主要表现在它继承、集中了前代的乐舞,制定了完整的宫廷乐舞体系和教育制度,把乐舞的教化功能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时,这一时期的乐舞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往圣、先人和英雄的崇拜以及对其功德业绩的反映与歌颂,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的民族历史。它的兴盛对西周乃至今后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舞蹈发展都起到了象征礼化的作用,在推行政治性社会教化的仪礼化道路上,被历代王朝所推崇。
周朝建立之初,制定了一套涉及国家各项典章制度以及个人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礼仪制度,这就是“周礼”。《礼记·礼运》中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可见在这类活动中已经有了祭品,而且还出现了属于这类场合特有的仪式。同时,周人把“乐”看得也很重。《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意即如果社会上只有“礼”,那么各等级就会离心离德,社会共同体就会很快瓦解。而“乐”正是与“礼”互补而具有“合同”作用的文化因素。“乐”的本质是“和”,即适度,合制。
西周时期的宫廷乐舞体系在礼乐制度下得以确立。周初,周公制定礼乐,产生了“六代舞”,成为西周初期宫廷雅乐的主要内容。按《周礼·春官》所记,“六代舞”是周代雅乐实施的重要内容,主要用于吉礼和嘉礼,在“事邦国之鬼神抵”的重大活动中使用。除了“六代舞”,还有由乐师掌教的小型乐舞如“拔舞”“羽舞”“皇舞”“旋舞”“干舞”“人舞”等,这是国学乐教的必修内容。
三、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周王室不再具有控制诸侯的力量。于是王纲解纽,诸侯交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同时各诸侯国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政治方式、经济措施、交通形势等方面,也存在诸多歧异,形成了植根于不同历史渊源背景和地理环境上各具特色的诗歌乐舞文化,比如《诗经》的《国风》部分就是按15个地区汇编诗歌,表现了不同的地域格调和风土人情。
政治上的权力争夺,同样也破坏了周朝的宗法礼仪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以卿大夫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也僭用诸侯之礼,甚或僭用天子之礼。孔子对此曾进行过严厉的斥责。《论语·八佾》记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八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身为正卿的季氏,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在孔子看来,这是“礼崩乐坏”的表现,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以后,历史进入百年战乱的战国时期。这期间,诸侯们甚至要销毁记载礼乐制度的文献,原因就在于这个制度极其不利于他们的僭越乃至称霸。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这一时期周代的礼乐制度已经越来越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这是“礼崩乐坏”在战国时期最重要的表现。
但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并不是说明礼乐制度发展到战国末期就失传或废止了,而是礼乐所象征的政治功能丧失了。但礼制作为上层建筑,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同时乐舞以艺术表演的形式对当时社会的美学价值观构建依然起着主导性作用。在这一时期,由于礼乐摆脱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职能,成为更为纯粹的思想教育手段,得到了相应的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小如,刘玉才,刘宁,等.中国文化史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简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范文3
【关键词】古代;体育休闲;趋势
0前言
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发展可以上溯到人类远古时期,历经了五千年的发展与演变,直至1840年的爆发。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国内外体育研究表明休闲娱乐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中国古代体育休闲娱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却被人们所忽视,当中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体育休闲逐渐成为人们丰富生活目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体育休闲开始受到中国体育研究者的重视,对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研究势在必行。
1 体育休闲概述
休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休息,过清闲的生活。“休”在中文字里是一个会意字,有“人依木而休”之意,意味着人在大树底下身心得到休整和颐养,而这一休整和颐养是需要时间的,便与“闲”(即空的时间)组成了“休闲”,人在空的时间里依木而休,成为了一种生存状态。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24款的休闲权和1983年《世界休闲组织的休闲》中指出休闲是人们在一定约束下自由选择行动的时间,是可以使人们在与社会规范和价值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获得快乐、可以充分发挥潜能实现最大抱负的体验。① 本人结合对休闲的理解以及对中国古代体育的探索,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采用体育休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内,以体育为途径或载体,为达到娱乐、消遣、刺激和宣泄等多种目的,获取直接的生理或者心理的满足而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休闲活动的定义。②
2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发展进程
2.1 原始社会的体育休闲(公元前2070年以前)
原始社会是人类进化与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人类体育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的体育休闲主要以舞蹈的形式存在,主要有劳动舞蹈、生殖崇拜舞蹈、宗教祭仪舞蹈和战争舞蹈,这些都是史前人类体育休闲的原始娱乐形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远古时代人类通过舞蹈的形式把自己的情感、身心的融入到了生活中,创造和发展着人类身心自我健康的体育休闲活动。
2.2 夏商西周时期的体育休闲(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是经济、农业、畜牧业还是手工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灿烂的华夏文化应运而生,而随着华夏民族的迁徙、聚合、劳动和战争,中国古代体育的雏形得以形成,且主要以军事活动中的体育、祭祀礼仪中的体育、学校中的体育教育为主,其中可归纳出田猎、燕射、乐舞等体育休闲活动。田猎活动在这一时期极受统治者的喜爱,是统治者用以娱乐享受的活动;燕射是天子与群臣宴饮、娱乐时所行的射礼。③ 统治者举行燕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慰劳使臣,使天子与众臣得到身心的愉悦;乐舞是奴隶社会贵族在朝会、祭祀和宴乐等场合进行的一种舞蹈,深受当时统治者的喜爱。综上夏商西周时期的体育休闲群体主要以统治者与贵族、奴隶主为主,当时这些群体已基本具备进行体育休闲的要素,他们通过猎、射、舞等体育活动,达到娱乐、消遣的目的。
2.3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休闲(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使古代体育休闲出现了新的局面,民间体育休闲活动普遍发展。这一时期的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且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如投石、游泳、划船、牵钩、蹴鞠、各种棋类活动等,但从项目的主要功能及体育休闲的内涵来进行分类的话,投壶、秋千、飞鸢才算得上当时真正的体育休闲项目。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休闲活动开始向平民化方向发展,在普通百姓之间得到蓬勃发展,妇女和孩童逐渐成为体育休闲的主体。
2.4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体育休闲(公元前221年――589年)
秦始王统一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走上了继往开来的发展时期,体育作为这一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了五个显著的变化,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随着儒家学说独尊地位的确立,按儒家礼乐观确立的社会行为规范,主张将休闲娱乐活动纳入“事功”(指为国勤奋努力的功勋)④与道德修养的轨道,这不仅仅是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一次突破,更是两千五百年来中国体育休闲的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休闲体育活动主要通过节日、节令习俗等文化形态展现出来,其中以踏青、登高、斗百草最具代表性。这一时期的体育休闲项目预示着户外休闲活动的兴起,人们崇尚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
2.5隋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体育休闲(581年――1840年)
唐朝是中国古代少有的繁荣强盛时期,体育活动也得到高度发展。唐代重视军事训练和实行武举制,推动了武艺的发展,促进了马球、蹴鞠等体育活动的风行;城市的繁荣和宫廷娱乐有益于舞蹈、百戏的广泛开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唐代体育活动的内容;妇女与老人较为广泛地参加体育活动更是唐展的一大特色。唐代体育活动丰富的内容、各阶层民众的广泛参与以及体育活动的空前发展,使中华民族体育休闲活动在唐代基本定型,唐代沿袭并改良了之前的体育休闲活动(如:投壶、秋千、登高、春游等),并丰富创造了新的体育休闲项目(如:抛球、十五柱球、垂钓等),唐以后各个时期的体育休闲项目基本沿袭了唐代,但宋辽水嬉与冰雪游戏的盛兴、明清跳百索、踢毽子与打的盛行,丰富了这一时期的体育休闲活动。⑤隋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体育休闲涵盖面较广,且结合了此前各个时期体育休闲的特色。
2.6 小结
以上对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发展进程的简单阐述,分析并介绍了中国古代各时期体育休闲的特点,体育休闲无论是在宫廷、军队、府邸、还是民间都很常见,且这类活动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都有不统程度的发展。
3中国古代体育休闲对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的影响
3.1 体育休闲将回归自然,成为人类新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中国古代体育休闲发展进程的阐述,不难发现,人类的体育休闲源于自然,只有回归自然,才能使人的身心从真正意义上得到解脱,使人得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与自我完善。面对经济、文化、科学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人类远离了自然,在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建筑里被紧张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金钱利益的诱惑所束缚,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事实上,在经济越发达,个人压力越大的状态下,人更应该走向乡村,走向山河湖海,把体育活动作为消除压力和愉悦身心的重要渠道,让自身尽量地贴近自然。因此体育休闲必将成为未来人类用以回归自然的新的生活方式。
3.2游戏将成为体育休闲新的追求目标
中国古代的体育休闲多属于带有娱乐性质的游戏活动,是人类在闲暇的时间里通过某一体育游戏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使身心达到愉悦。游戏既是体育休闲的手段,又是身心娱乐的目的。“游戏”通俗地讲就是“玩”,一个人,从婴儿时代开始就喜欢玩,在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也喜欢玩,甚至是到了老年时代还是喜欢玩,玩是人最原始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无论现在与未来,人总要在工作之外做些专门娱乐自己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就是玩,就是游戏。兜转了一大圈,新时期的中国体育休闲最终又将回到以追求游戏为目标的活动中来。
3.3加速了体育休闲产业化发展与体育休闲终身化教育
中国古代的体育休闲活动已较有规模,活动范围涉及海陆空等诸多领域,且影响了其他文化的发展,如书画、诗歌等,似有形成产业的势头,为中国现代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发达国家,所谓的体育产业多属于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休闲在欧美已流行多时,而且形成了一系列产业。新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意识的产生,为体育休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体育休闲娱乐成为一股强烈的社会潮流,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产业已成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古代体育休闲的参与主体非常广泛,那时的参与者根据自身特点与娱乐需求积极参与各种体育休闲活动,儿童们放风筝、打,青年们登高、踏青,妇女们跳百索、打秋千,
老人们玩起了垂钓,这样的景象在新时期的中国已经很难见到了。现代社会的儿童、青年、老年都不同程度地背负着各种压力,他们忘却了休闲,不懂得如何通过休闲来调整自己的身心,因此出现了儿童叛逆厌学、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老人孤独感增加等社会问题。体育休闲是解决以上一系列问题的关键,而加速体育休闲终身化教育是关键的关键,因为只有当人在各个阶段都懂得了如何通过体育得到休闲,人才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社会才会和谐发展。
4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发展的新思路
4.1 积极推动体育旅游休闲
体育旅游是指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内容的异地旅行浏览活动。它能使人类本身最直接地亲近大自然,从而使身心得到愉悦和放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它还能拉动消费,带动国民经济水品,成为假日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关于中国体育旅游休闲的研究表明,虽然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但体育旅游休闲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从体育旅游休闲的项目设计还是组织管理都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完善,因此积极推动体育旅游休闲不仅仅是体育休闲回归自然的重要途径,更是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发展的重要内容,。
4.2扎实普及体育游戏休闲
游戏能够给人带来情绪的快乐,几乎被所有研究游戏的思想家所认同。⑥体育游戏融体力与智力发展、身心娱乐为一体,既是游戏的组成部分,又与体育运动有着密切关系。同时通过它能满足人类最原始的贪“玩”的本性,能使人的生活质量得到质的提高。目前,随着人们对体育游戏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各种休闲方式当中,体育游戏被认为是人类余暇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佳形式,更是对于人的生命的健康发展来说最具积极意义的方式之一。扎实普及体育游戏休闲在一定得程度上不仅能使游戏成为体育休闲新的追求目标得以实现,还能大大加快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发展的步伐。
4.3培养体育休闲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加,休闲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有钱有闲的人们开始希望得到身心的满足,不同的休闲方式需要不同的休闲产品和服务,专业的人才能更合理地从服务大众休闲娱乐需求的角度出发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通过专业人才的体育休闲教育能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多的终极关怀,对于防止精神匮乏、缓解精神贫困、避免精神家园的荒芜具有精神导向作用,更能使各阶层的人群积极、健康、科学地投入到体育休闲活动中来,从而解决儿童叛逆厌学、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老人孤独感增加等社会问题。综上所述,无论是体育产业化发展还是体育休闲终身化教育都需要体育休闲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体育休闲方面的人才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因此培养体育休闲专业人才是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及体育休闲终身化教育的关键,更是新时期中国体育休闲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钱利安.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调查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P1
[2]陈玉忠.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3]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8).P88.
[4]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4).P117.
[5]李季芳,周西宽,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史简编[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8).P143.
[6]百度百科网:http:///view/2754399.htm
[7]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二卷)[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8).P366.
[8]赵彩霞,解毅飞.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理论要素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8(12).
注释:
①钱利安.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调查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P1
②陈玉忠.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③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8).P88.
④百度百科网:http:///view/2754399.htm.
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范文4
会计学科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会计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部分院校在选订教材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进行教材选择时,学校领导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材的实用性对教材进行有效地筛选,导致会计教学的成果不够显著。二是会计学科比较注重实际操作、训练的熟练性和准确性,部分院校不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致使会计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而不能保证可以让学生将其熟练地应用到实际之中。三是会计教学过程中,部分院校的教师只讲授会计学的相关知识,而没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致使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了会计的有关知识,而思想境界却未能达到作为一名优秀的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到达的高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会计教学中的实施
(一)思想政治教育层面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面对一些利益冲突等问题时,能够明确思想态度,做出有利于大众的正确的决定。在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这一学科的特点,并且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代的科学发展观,在讲授会计知识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蕴含其中。比如,在讲解会计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时,要告诉学生会计这一学科并不是我们国家借鉴其他国家而设立的,确切地来说,会计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涉及到了会计的一些官职,之后,会计又根据当时的不同的需要而进行不断地发展、改进。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以我国祖先的智慧结晶感到骄傲和自豪,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此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之中还可以适当地讲授会计中的著名学者的经历、故事,以激发学生对于这些学者的敬仰之情,从而把这种敬仰之情切实转化为在实际的会计学习中的动力。
(二)道德素质教育层面
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水平,道德水平的提高可以弥补智慧上的一些缺憾,而较高的智慧水准却并不能弥补道德素养上的缺憾。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会计教育过程之中,道德教育是教师的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当今社会,各个方面都在快速发展,外界之中充斥着太多的诱惑。作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每天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到金钱,如果道德水平不够高,就极易受到外界诱惑的影响,尤其是金钱、权力的诱惑更加让人难以抵挡。所以,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正确处理各类经济关系,告知学生诚信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会计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三)规则纪律与法律教育层面
不断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建设,是国家在当前形势之下的重点工作任务,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对于会计行业而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同样重要。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讲授教材的具体内容,为学生讲解与其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知晓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条款,从而早日树立起从事会计工作要遵纪守法的意识,不违反会计从业的规章制度,不触犯会计从业的相关法律。
(四)心理教育层面
当今社会,处在各个行业各个层级的人都具有较大的压力,想要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应对这些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就需要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通过讲授会计发展历史中那些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著名人士的相关事迹,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在从事会计学习乃至以后从事会计工作过程中,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够具有迎难而上的精神,不会精神涣散、无精打采,不会对于会计工作失去信心,更不至于将学习、工作之中的烦恼扩大,导致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会计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看重一个人的诚信度,对于会计这一行业来说,为人诚信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失去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信任危机,那么,小则,自己从此以后难以再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影响前程;大则,损害企业的形象,使企业以后在同行业中难以立足。所以,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诚信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
(二)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心理健康在当今时代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在逐渐的注重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层面的教育。这一层面的教育,对于学生在面对学习、工作中的困难、挫折时,建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
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范文5
关 键 词 :音乐素质教育 中国传统音乐 “中和大雅” 作用与意义
伴随着教育观念的巨大转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艺术素质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正在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可。普通高等学校,无论是理工类还是文科类,开设艺术素质课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已经充分认识到美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教育部在1989年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而近年来,各高校开设的艺术素质教育课也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根据对目前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现状的观察,以及对中国传统音乐对艺术素质教育之作用的理性思考,笔者认为,在普通高校开设中国传统音乐课程,对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是具有实际意义和重要作用的。
一、目前国内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现状
综观目前国内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由于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并非专门从事音乐或音乐教育工作,音乐类课程只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突出“接受”和“参与”两方面为出发点。其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也是建立在现代音乐教育领域的三个方面。
审美鉴赏性课程:主要包括中外音乐名作欣赏、欧美当代音乐欣赏等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引发学生的审美感受,通过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与性课程:主要包括声乐、器乐、合唱、合奏等课程。这类课程以学生的参与为主,是一种实践性的练习过程,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主要以参与的方式表现其接受特征。
辅的知识性课程:主要包括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等课程。
同时,高校的艺术教育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近年来,各高校根据原国家教委1988年下发的《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和1996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学校艺术教育。高校的艺术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行动很快,各校结合各自实际,从各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较短时间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加强了对艺术教育的领导,努力探索高校艺术教育的途径。许多普通高校普遍设立了艺术教研室或艺术教育中心等系一级的专门机构。艺术教育以高雅、怡人的独特魅力征服了高校莘莘学子,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已深入人心。
三是结合各校实际,加强艺术类课程建设,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的探讨。如南京大学在艺术课课程的开设上,形成了布局比较合理(按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戏剧、雕塑、影视七大艺术来设置)、重点有所突出(注重民族民间文化)、兼顾认知与创造力(艺术欣赏、艺术实践)为特点的艺术课程体系。同济大学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将艺术类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山东大学为保证所有本科学生都能接受艺术教育,在本科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内,开设一个学期的艺术必修课;另外,许多高校还在学生的艺术教育学分上做出严格的规定,以督促学生接受艺术教育。
四是各高校努力创造条件,除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种门类的艺术必修、选修课程外,还组建艺术社团,开展组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普通高校的艺术社团活动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上海市教委近年来举办的大学生广场歌会,40所驻沪高校全部组队参演,他们组织高校学生走进社区搭台唱戏的广场艺苑,已成为上海引人瞩目的文化风景线。许多高校还组织了大学生艺术节、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五是为了让高雅艺术、严肃音乐走进校园,各高校挖掘社会资源,使一批着名的艺术家和着名的艺术团体走进了大学校园,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教育部门与社会有关方面的结合与相互支持,形成了艺术教育的合力,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艺术教育没有归口管理部门,缺少统一的规划和领导;二是有一些学校艺术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三是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比较薄弱。而笔者认为,其中第二点,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艺术是一种文化,艺术教育是对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反映,更是经历了人类历史的筛选而沉淀、结晶下来的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应该并值得学习和传承的。这种学习和传承,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更需要花一定的力气。大学生,作为国家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群,对于传承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对于高校艺术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弘扬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为主流。因此,我们应该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大力推广、普及民族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音乐正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在课程设置上,专门开辟传统音乐赏析这一课程便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二、中国传统音乐概况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与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其中,殷商和西周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意义。除六代乐舞及其他多种乐舞的发展和整理,礼乐制度的阶级化和等级化,大司乐机构的设置,三分损益律的运用等有重要影响之外,尤其在“八音”乐器分类中“琴”(七弦琴)及其音乐的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乐器与器乐的基本模式。
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民族为主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外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长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乐文化,色彩缤纷,独树一帜,同中原音乐并为上古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率,相互辉映,相互交融,进而衍生、发展。珠江流域的粤文化,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西北作为古代丝绸之路对多处音乐文化传播、交融的作用,以及东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都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在乐器方面,作为汉族音乐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交融的代表实例,可以举出由奚琴到胡琴类各种拉弦乐器的形式。
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的交流,由来已久。据《穆天子传》记载,相传西周初,周穆王曾经带着规模颇大的乐队到西方各国进行音乐交流。此后,在汉代,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教音乐和天竺乐也入传中国;隋唐时期,大量外国音乐的输入,不仅带来外国乐曲,而且引进乐器、乐律、音阶。作为外国乐器传入中国,后又被改造为中国传统乐器的琵琶就颇具代表意义。
三、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能帮助学生加强修养,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之一是“中和之美”。中国古典美学提炼出了“以和为美”的原则,将其确立为审美和艺术活动中的普遍准则和最高要求。早在《尚书》所记载的远古时代,就有“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的思想萌芽。具体到音乐,明末清初着名琴家徐上瀛(名珙,别署青山,生卒年不详)所着的《溪山琴况》中对中国古典艺术——古琴艺术的论述中明确指出,琴乐之“首重者”,就是“和”。《琴况》开首即写到:“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论者认为,古圣贤制琴作乐的目的,就是陶冶“一身之性情”,进而影响天下人之性情并使之归于“和”。
古典艺术中这种“和”的审美意识无疑带有儒家与道家艺术思想的痕迹,有着儒道互渗兼容的特点。当然,在这种互容之中,儒家“中正平和”艺术观的影响是主要的,“中和大雅”始终是中国古典艺术所追求的审美境界。而当今国策之思想精髓便是“和谐”,学生在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过程中不但能加强自身修养,还能逐渐领会“和谐”的丰富思想内容与厚重底蕴,从而充分发掘其所蕴含的当代价值,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能加强学生爱国热情与民族主义精神
随着我国《教育法》的日益完善,如提出对受教育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尤其要求受教育者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中国传统音乐应该进入高校艺术素质课堂,让广大学生细致深入地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热爱传统文化,更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开设中国传统音乐课程,能激发学生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我国是着名的文明古国,因此,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可促进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为保障世界和平、繁荣与稳定提供依据,发挥作用,以加速促使国际大联合,打开“世界大同”之门。
中外文化交流有着悠远的历史。从《诗经》的西译与研究,到西域音乐传入中原以及唐诗宋词风靡世界的影响等等,中国文化在广泛的交流中,不仅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也在不断地丰富着自己。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其深厚精萃的内质,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安身立命、得以强大的精神之源。因此世界各国在总体上皆肯定我们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并争取进一步认识其精华之所在,以促使自己国家的繁荣进步与强大。这不但有利于我们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而且有利于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把握住正确方法和尺度。只有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真、善、美的神髓,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品德,强列的爱国主义激情,富有凝聚力的集体主义观念,理性主义的思想光辉等贡献给世界,才能使世界人民消除误解与隔阂,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并尊崇我们的文化而使各国人民加强精神文明,以促使世界和平繁荣与稳定。
综上所述,并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普通高校艺术素质课教育工作的经验,在此提出自己关于普通高校艺术素质课程建设的意见与建议:中国传统音乐鉴赏不只是专业音乐院校的专有课程,而应该作为一个专题,甚至作为重点内容进入普通高校素质教育课堂,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
[1]王耀华 杜亚雄 编着,《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书法基础教育结构形式
书法是一种以汉字为载体的文艺形式。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既是中华民族特征的体现,也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然而,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中,书法课程较为缺乏。文章主要对书法基础教育的结构形式进行论述。
一、古代书法教育与课程
依据甲骨文的研究成果,商代的学校教育已有文字书写的内容。殷墟出土的甲片上雕刻着“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末、壬申、癸酉”,其中有些字迹相当工整,表明在殷商时期,学校已经重视对学生书写、契刻能力的训练。西周时期继承了夏商时期的教育制度,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奴隶制官学体系,逐渐形成以“六艺”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六艺”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书同文、行同伦,推行统一文字。其中李斯的《苍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这些字书,都起到了对儿童进行书法基础教育的作用。汉代极其重视文字教育,并且辅以相应的制度加以推广。东汉的《熹平石经》在当时是一本标准的经书,还是一部标准的字帖,它对书法学习起到订正字体的作用。东汉末年,汉灵帝设置鸿都门学进行书法教育。汉代书法教育与文化启蒙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汉代书法的辉煌成就打下良好的基础。隋唐五代时期,文化艺术繁荣,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隋朝高等学校中设置了书法专业,培养专门的书法教师。在唐代的教育体系中,书法是一门必修课。唐朝具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和完善的教学体系,国子监中设置了专门的书法教育机构。宋代书法教育继承了隋唐传统,并且在隋唐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和探索,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宋代的书法教育重视书生对知识修养的培养,《宋史•选举志》中提到对学生学业要求是:“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说文》《字说》《尔雅》《博雅》《方言》,兼通《论语》《孟子》义,愿占大经者听。篆以古文、大小二篆为法,隶以二王、欧、虞、颜、柳真行为法,草以章草、张芝九体为法。”其中可以看出,书法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艺术训练的同时,重视加强学生文字学知识的积累和伦理道德的熏陶。事实上,这也说明了书法教育在加强文艺修养的同时,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文化内涵进行培养。宋代对书法教育采取的是“三舍法”等。元代官方文字为“八思巴字”,虽然统治者重视文字书法,但与前代相比较为逊色。明清时期,书法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且科举考试中,文章欠佳而书法优者也可得分,这对考试者而言无疑是一种鼓励。总的来说,古代的书法教育依托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说,研究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对当代书法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书法在基础教育阶段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1.注重书法内容的人文性
书法课程显然具有明确的人文性质,这决定了书法课程内容亦应有明确的人文性特征。书法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这也符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即以人为本,体现教学的人本性。人本性关注人的情绪、态度、理想和信心等生存状态与生命价值,强调学习应当发自内心,体现情境性、过程性,能够唤醒人的各种潜能,使课程内容为个体提供自由发展和发掘潜能的学习机会。书法是通过对字、文、篇、章的书写,掌握字法、笔法、墨法等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兴趣、才能、个性的发展。书法学习应当具有个性化的内容,个性化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密切相关,满足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更自由、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能够使其激发灵感,培养兴趣,开拓思维,形成乐于进取的精神。书法课程个性化内容的学习能够满足个人发展需求,人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个性化体现了学习的人文化,能够促进学生实现社会人和个体人的统合发展。
2.注重书法内容的综合性
书法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综合性,事实上,这也是书法课程不能独立的主要原因,其一直游走于美术和语文之间,缺少自身的课程体系、标准及规范。因此,在基础教育中,书法依旧作为技能课程、课外兴趣等存在。书法课程的综合性正好证明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体系的逻辑性,也正好符合社会发展与改革的方向。书法课程内容涵盖了史学、文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知识,整合书法课程内容会明显体现它的综合性特征,这也让书法课程独具魅力。以往基础教育的课程几乎是分科课程,各学科间彼此独立,造成内容之间的割裂,课程便成为一种孤立的存在。因此,课程应当依据内在的价值联系、逻辑性或结构性联系、外在的实用价值、学生的认知特点或习惯等主线统一起来。
三、开展书法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世界华人创造出来的独有的文化艺术结晶,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要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传统,弘扬中国书法艺术显得尤为迫切、重要。事实上,书法的学习是一种陶冶性情、意志即精神教育的过程。实践证明,书法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格、身心健康、审美素质及创造力等方面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书法基础教育对于提升民族文化认知、加强民族归属感意义重大。
四、书法基础教育结构形式搭建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书法的重要性。书法教育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应当接受的基础教育结构形式。书法教育在提高、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郭沫若曾在《人民教育》杂志上题词:“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书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这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写字教育理念一致,新课改的书法基础教育亦以此为据,教育理念亦从中而出。
五、书法基础教育发展的窘境
如今,素质教育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地方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将书法教育列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但是书法教师数量缺乏,供求矛盾日渐突出。以往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不得不重视考卷成绩,为了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一些学校的书法基础教育课名存实亡。然而,有远见的家长为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让孩子在课业之外拜师学习书法。尤应注意的是,民间机构鱼龙混杂,少数不负责任的书法教师自己尚未入门就开始教授学生,授课毫无计划,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写字水平,还可能将学生的书法创作引入俗套。此外,20世纪之后,传统的书法艺术发展受到冲击。钢笔逐渐代替了毛笔,而书法作为一种徒手的艺术,书法艺术中侧、藏、露等关于线条的技法,需要靠毛笔才能够充分展现出来。后来不断有人倡导硬笔书法艺术,出现了一批硬笔书法大家。可以说,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仍旧脉络相通,其结体、章法与毛笔书法一脉相承。而进入21世纪后,电脑进入了日常工作和生活,电脑打字以其快捷、便利亦逐步代替了钢笔书写。在电脑技术的冲击下,不少学校提倡学生用电脑写作业,并且在一些人看来,用手写字是落后的象征。
六、推动书法基础课程普及的建议
1.加强书法课程的认知教育
人的行为受认知的影响,因此,书法教育中应加强认知教育。书法学习中要想体现德育,需要提高学生对义务教育阶段书法的认识,加深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一步加强民族传统艺术、书法衍生文化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
2.确保课程时间,选好书写教材
按照《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语文课程中每周必须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初中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在学校课程中安排一课时写字(书法)课。中学在美术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地方政府应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写字教材,临摹教材应选用教育部推荐范本。书法教师应当利用学校资源,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为学生提供指导,确保教材的有效使用。
3.提高书法师资队伍水平
书法基础教育应坚持学校与社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书法教育的横向联系,提高教师的书法教学能力。学校应积极组织各种书法活动,丰富教师的书法经验和理论知识,进而激发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书法教学水平得以提高,以有效、顺利地促进学校书法教学的发展。
4.改革书法课程教学模式
当地教育部门应结合教学现状,制定书法学习标准,并根据标准编纂教材,使基础教育不同阶段的学生确立不同的书法学习目标;此外,应依据新课标改革基础教育阶段的书法教学,达到德育的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是义务教育的要义之一。因此,应加强书写技能练习,使学生掌握对于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实现书法的德育功能。基础教育阶段设有书法技能课和书法鉴赏课程,目的亦在于培养书法艺术特长生。
5.创设良好的书写环境
教师要在课堂上设计生动活泼的写字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克服书写中的困难,增强成就感,杜绝无指导、只让学生临摹等无效的教学行为。学校应组织开展好学生的课余书法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书法讲座、参观书法展览、组织书法比赛、开展书法社团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立专用书法教室,积极培优,发展书法特长生。
参考文献:
[1]于军民.从文化传承视角看普及青少年书法教育的意义.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赵长青,孟繁玮.推广普及交流互访——赵长青谈书法教育与国民文化素养.美术观察,2010(7).
[3]刘振.普及书法教育的问题和对策.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