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模块化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模块化教学范文1
初中数学着重培养孩子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抓住事物的本质之后,进行其核心道理的运用,从而举一反三,有效提升和思考。我们要从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中找出可以通用的东西,并且将这些通用的东西运用到各种题型当中去,从而总结各种有效的规律,在模块化的学习当中,我们去运用知识发现知识体会知识,从而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思考。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构建模块化的基石――理解运用最基本的原理。
1、重视基础知识运用的综合化模块,把握数学本质原理。
从数学例题中概括出来的核心知识,是我们应用最广接触最多的,从其中总结出基本的解题规律,例如我们有效的思考“有理数的计算”这一部分模块,包括基本的运算和混合运算,将这两者的相互结合能够有效的解决相关的问题,从中找出我们基本知识的有效运用和思考。
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的提升训练。
我们通过分步的方法,将数学中的基本性的原理概括和总结出来,这种模块化往往可以概括出我们的基本能力,这种基本能力的提升是以基础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综合运用和思考分析,就是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基础能力的有效提升和感悟思考,训练学生解题的能力。这种数学能力的运用,就是在基础知识能力前提下,进行单项和综合性的训练,有效的提升个人的能力。“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是初中数学课两大目标。知识就是“常用广用、普及大众、核心内容”,就是课本教材必修课程;能力就是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知识的模块化构建,整体理解和综合提升――知识的基本运用和贯通。
整体化的数学模块,包括知识点的整体集合,包括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整体集合,这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性运用,也是训练学生融会贯通思维的能力。
1、有效构建知识前后的模块联系。
抓住数学的核心规律,以不变应万变,做到游刃有余,将前后的知识规律有效的进行结合,在自己的头脑中自发的构建知识,新的知识点与旧的知识点建立链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从而消除畏惧心理,首先解决简单的知识,继而解决相关的复杂知识点,提升解题思路。
例如我们数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我们熟悉了元和次的所指以及关系,完全可以举一反三进行综合化的运用,这就是模块化的综合性运用,老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己探索和分析思考,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去解决其他方程的问题。
教学的模块化整合是从辅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转变,是知识点内在的领会感悟和一线贯之,相比分散学习而言,这有着不可比拟的效果,有利于知识的内在掌握和未来发展,教师做到充分备课,有效合理的安排课堂进程,适时穿插相关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事半功倍。
三、思维空间的预留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尊重过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进行有效积极的思考分析感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老师在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更加注重自己对于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运用与巩固提升,同时有效的提升效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来达到提升的目的。
老师操作几何画板,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老师首先利用几何画板画出y=x2的图像,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拖动参数k使其变化,画出y=x2+1与y=x2-1的简图。直观感知出k影响了y=x2+k的位置,然后归纳出由y=x2的图像通过上下平移即可得出y=x2+k的图像,总结出y=x2+k与y=x2的图像图像间的联系。
初中数学模块化教学范文2
一 、关于差异化教学的概述
由于每个学生在家庭氛围、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经历不同,因此,产生了经过精心教学设计,以满足每个同学不同个性需要的差异化教学方式。差异化教学方式意在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及能力,采取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快速找到学习中的兴趣点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
在差异化教学法的教育活动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进行了互换。改变以往传统教育意义里 “我教你学”的教育模式,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动灌输知识的行为模式转变为引导、辅导、帮助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辅助角色。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成长特点及不同的学习能力,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点,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及特长进行学习,使学生树立自身目标及发展方向。差异化教学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导性地位、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在差异化教学法的教育活动中,教学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注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需求,并在不断满足学生需求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方式,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活动。在差异化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接受新知的能力及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不同进行科学、有机的教学分组,并结合学生的不同分组及综合能力表现,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使评价结果客观、科学。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策略
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理性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初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教育机构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1.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置。
差异化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中因为每个人不同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及特点,树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目标的确立过程中也应采取分层设置的方法。
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目标的分层设置,可以是在某个特定的教学环节中,针对每个学生的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有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与达成,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及质量,使差异化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
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应注意目标跨度要适中。在差异化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同层面的目标中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这对于形成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养成与确立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2. 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分组进行分层设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掌握能力以及运用能力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的强弱进行分组设置,并根据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表现及能力的增减来变换分组设置,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确保了分组的科学性及流动性,对于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三组:学习能力强、接受知识快的学生为一组;学习能力适中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学生为一组;基础知识不牢固、接受新知能力较弱的学生为一组。通过进行学生分组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有利于使师生共同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状态,对于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3.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
在差异化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充分准备与优化,对于差异化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掌握能力,同时又要兼顾学生的共性,并将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有机结合。在差异化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教师所设计的课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分别激发、拓展学生思维,并达到巩固记忆的效果。使学生在自己已具备的能力上,不断进步。
4.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设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不能只看重成绩分数,而更应该根据学生教学活动中的分组来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并结合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作为最终评价的依据。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掌握、运用的能力不同,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不应该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而应根据学生分组教学中的表现以及个人能力的强弱进行有差异化的分层评价。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及科学性。充分发挥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各项作用。
三、结束语
差异化教学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将差异化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差异化教学中,学生要端正心态,积极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并根据自身不同的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进行不同方式的学习。但教学的宗旨都是相同的,就是使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教师在差异化教学中也应不断的完善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为更好的教育学生尽一份职责。因此,将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广泛的应用,变得十分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邓泽民.韩国春.职业教育实训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3]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田.职教论坛.2004.(8)
初中数学模块化教学范文3
关键词:小组合作数学教学
中学数学课堂的思考和分析感悟,就是从学生自身出发,让他们自己去进行解题和分析.教师要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组内的感悟和交流,以趣味性的题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寓教于乐.这样,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由之路.数学课堂知识的练习运用,不是单一知识点的练习,而是知识的综合化运用和练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牢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此外,教师要遵循“以掌握基础知识为前提,分析其内在联系,培养思考推理能力,发展创新想象能力”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兼之协同并行,将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和创新”统一于课堂教学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是现代社会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一、小组合作需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和交
流分析,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空间
数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知识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的知识课程.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公式背诵,也不在于理论推理,而在于生活的运用和实践.课堂教学只是数学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将以“生命为本”的教W理念和思想方式渗透于教学中,“以知识提高素养,以数学塑造性格,以知识指导生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用有所长,把数学当成生命的一部分,用来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
1.提出数学学习提纲,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学习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
进行知识的阅读理解和学习.现以最简单、基础的样本方差来说明阅读的方式.样本平均数:(1)x=1n(x1+x2+…+xn);(2)若x′1=x1-a,x′2=x2-a,…,x′n=xn-a,则x=x′+a(a―常数,x1,x2,…,xn接近较整的常数a);(3)加权平均数:x=x1f1+x2+f2+…+xkfkn(f1+f2+…+fk=n);(4)平均数是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集中位置)的特征数.通常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准确.样本方差:(1)s2=1n[(x1-x)2+(x2-x)2+…+(xn-x)2];(2)若x′1=x1-a,x′2=x2-a,…,x′n=xn-a,则s2=1n[(x′12+x′22+…+x′n2)-nx′2](a―接近x1、x2、…、xn的平均数的较“整”的常数);若x1、x2、…、xn较“小”较“整”,则s2=1n[(x12+x22+…+xn2)-nx2];(3)样本方差是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波动大小)的特征数.当样本容量较大时,样本方差非常接近总体方差,通常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这个提纲是详细化的.在列举此种提纲的时候,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提纲去阅读理解内容中的主干知识,如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所有的中间推理过程,让学生去做,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
2.引导学生对作业习题进行类比和推导思考.作业不是一种惯性,也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目的是解决问题,即解决学生知识不巩固、运用不灵活、知识有漏洞的问题.因此,作业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随手拿来就能够做的,而是需要教师经过精挑细选,有针对性地选择习题练习,让学生多用脑、少用力.这是一个教师辛苦的过程,避免题海战术.作业要直接针对要达成的目标,直接提取精华.例如,在讲“二次函数”后,从理论上学生初步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基本构成和特点,为了巩固这种认知,教师就要通过习题来进一步强化.这种习题,要针对二次函数的基本特点,让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进行辨别.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y-x2=0;y=(x+2)(x-2)-(x-1)2;y=(m2+1)x2.这样的作业习题,具有针对性,不必多,几道题即可.又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基本思想:“消元”.(2)方法:①代入法;②加减法等.这些步骤的实现,可以通过典型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习题,能够发挥作业的指向力量,事半功倍.
二、数学知识的综合性思考和小组交流
1.综合性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所谓练习题中的思维空间就是指一些综合性题目.这些题目能将基础知识融合到一起去进行统一思考,有时需要学生综合起来才能解出答案.这种思维空间在于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抛物线y=ax2+bx(a>0)与双曲线y=kx相交于点A,B.已知点A的坐标为(1,4),点B在第三象限内,且AOB的面积为3(O为坐标原点).(1)求实数a,b,k的值;(2)过抛物线上点A作直线AC∥x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C,求所有满足EOC∽AOB的点E的坐标.这个例题就是将基本的抛物线知识和双曲线知识融合到一起进行基本的综合运用,其中思维的空间就是基本知识的交叉.这是可以当作复习留白的好习题.这里面不仅是基础知识的应用,而且是综合应用和灵活运用.教师最多为学生打开一个思路,剩余的工作就是留白,让学生自己去填补.
2.小组合作以知识的综合性为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基础知识夯实的前提下,引申而来,目的是进行综合应用和灵活处理,打通思路,向知识的深层推进.针对考试中的综合性试题和具有一定灵活性、难度的试题而言,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增加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的灵活性.课本上有少量类似的数学练习题,不过大多还是来自教师的发现和创造,可以应用多种教参展开,以综合性题目为主.例如,对于“圆的方程和圆锥的方程”的学习,在单学各自的知识后,用综合性的题目引发思考,能够提高两者属性的灵活度.如,已知圆O:x2+y2=1(点O为坐标原点),一条直线L:y=kx+b(b>0)与圆O相切,并与椭圆x22+y2=1交于不同的两点A,B.(1)设b=f(x),求f(x)的表达式.(2)若向量OA与向量OB的点积等于2/3,求直线l的方程.这里面涉及圆和椭圆的基本概念考查,方程的建立和解决,根据题意,学生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先列式:L:kx-y+b=0,b>0.圆心(0,0),而后求得f(b),下一步建立椭圆与直线的方程组,代入求解,一步步解出答案,其实还是用到单步的知识而已.这属于课本内综合拓展和提高,是重要的教学方法.
三、数学知识综合化模块体系构建和小组交流
1.小组合作的模块化举例分析.例如,在讲“二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基本概念出发,小组合作掌握概念.它的原始状态是x+y=1,要素就是“两个未知数,次数都是1,等式”.通过它有无数的变式,但依旧符合这三个要素.一个简单的例子,2x+4y=80,3x+5y=30,前者两边同乘3,后者两边同乘2,上下减消元,得出答案.还有一种题,贯穿了消元思想.再看一个例子,二元一次方程组4x+3y=7和kx+(k-1)y=3,x与y值相等,求k.本题可以根据x与y值相等这个条件,进行消元.根据x=y,将上述式子化为4x+3x=7,解得x=y=1,将两值代入kx+(k-1)y=3,解得k=2.即根据所给条件消元.这就是将不同的二元一次方程问题放到一起,共同比较研究,形成模块化举例,有助于,形成整体认知,让学生整体认知和思考分析.
2.数学核心知识有效结合,体验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就是让数学课本的核心基础知识,也就是我们接触最多、应用最广、必备的知识获得最大限度的理解.这是教师的授课重点,应拿出较多时间,投入较大精力.如,“有理数的计算”就是以“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和混合运算、数轴”为核心.其余不再赘述.一个共同点,核心知识主要集中在每个单元的“前三章”,这是教材排的一个重要规律,如果有较多的知识,最多达到“前五章”.第一章是“最基础知识”,考试中常以“选择、判断、填空”出现.后两章是第一章知识的“综合与应用”.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本为先,尊重课本知识.这是必修课,并且是贯穿整个数学的核心知识,如函数、方程等知识.这是可以应用于每一部分的知识点,并且在任何的题型中都可以有效地融入和使用.这是理论的基础,解题的核心,能力的起步,要放到小组合作中进行思考.
四、小组合作有效反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初中数学加强了思维的抽象性,从具体的模型中体现出其广泛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学生从本质上进行思考,找出其本质的问题所在,运用最基本的知识理论与进行实践化的指导,灵活运用和掌握知识,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做到思维能力的提高,进行自我的内化与印象的加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抛弃满堂灌的方式,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倡自我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小组合作需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做到问题和知识相联系.小组合作,学生是主体,提倡自主学习,教师引导.教师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列出提纲,插入小组学习数学之前或学习之后(这两种方式各有益处,前者是问题引导探索,后者是知识漏洞补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去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谈出看法.根据需要,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知识跨越,形成“知识小体系”,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拓展思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和肯定的结果反馈,会收到积极和肯定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总是肯定的反馈,特别是学习数学课程,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从而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波动,导致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初,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种陌生感,“因陌生而畏惧”.这种畏惧就是因为不了解内容,找不到方向的缘故.因此,教师要让组内的学生通过语言将整个的初中数学课程系统化和概述化,以求学生掌握整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可以将本学期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概括为几大块,如方程模块、图形模块、概率模块、圆锥曲线模块等,然后细化所包含的内容,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认知,达到学生的思维空间游刃有余的目的,让学生在空间内进行有效的反馈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2.小组合作以点带面,以点带动整体,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在初中数学中,学生很早就接触到平面图形,从基本概念到基本图形,最早的就是三角形,其中第一个知识点就是它的内角和,经过幂的运算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后,提到图形的全等,可以将图形的全等性提到三角形知识的后面学习.因为全等的知识,只需让学生了解全等图形的特征.这个知识点简单,只是顺带一提的事,但是这个认知却很重要.在这里一个全等计算的例子.比如,给出一个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另一个与之全等,求另一个三角形相邻边各角度数.这个题很简单,就是一个全等的认知,但教师需提前说明,打通思路,否则学生无法理解“全等”这两个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度拉伸引进图形的对称,如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等.这些知识点就是一个模块,放到一起归纳比较.改变课本设置的顺序,以教学模块化的形式出现知识点,教师可以用这样的思维统筹教学,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范围内,适时插入知识模块,适度调整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构建单块知识的目的.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需要在学习中有效开展,并且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展开并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交流去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包括解题的过程,还有对于结果的反馈和反思,都是对于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对于不同的题型和知识点,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和思考,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收获和解题思路.
参考文献
何涛,刘晓红.数学创新教育.哈工大出版社,2010,6.
初中数学模块化教学范文4
【论文摘要】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有些姜缩,其产生的原因可从目前该专业的生源、师资、教学设施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去探讨文章简要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定位,强调时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课程设置的内容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专业化,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化全面化更需要既懂得计算机的知识和理论又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化工作的人才。
1、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细化与定位
社会要求是影响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我们知道计算机应用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全部掌握它是不可能的。例如CAD,不仅仅要求学生会操作应用一些CAD软件,而更需要掌握制图、设计等基本专业知识。又如计算机广告设计也不仅仅是熟练操作平面设计软件.更应该具备相应的美工基础以及美学、心理学等知识。因此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的、专业的、多面化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才是我们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笔者认为可以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应用程序设计的学习.主要以应用程序设计人员和初级程序员为主要培养目标。二是,计算机网络。重点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培养网络管理维护人员和网页设计人员为主。三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当然也应让学生适当掌握美工知识。四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以培养初中级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员为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设计、制图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CAD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
从多年来计算机专业分配和单位的用人需求,以及对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学科,仅仅有一张中专毕业文凭是不行的,还必须把某一行业的行业知识,比如,金融、会计、广告等与计算机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才会有出路。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要突出和相关专业、行业的紧密结合。
2、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与大学、高职高专的课程设置差不多。这些学生连初中数学都不会怎么能指望他们编制程序呢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课程理论适度化。所谓理论适度化就是既要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理论知识又要兼顾少而精。在课程教学中.我们以够用为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是严格按照职业需求来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第二语言类课程的设置原则。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教学目的自然也就是学以致用。鉴于许多用人单位或报考公务员等要求掌握一种语言可安排在学生毕业前考一门语言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Visual FoxPro或是Access等数据库语言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来提高通过率。第三,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中职教育要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要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第四开设具有实用性的课程。建立职教课程体系改进和更新的机制使课程开发成为职教发展的发动机。要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根据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况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第五.课程结构模块化。所谓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一个操作单元一个专业工种都可为一个模块。它是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3、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里的内容
第一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经济、电工、物理、法律基等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学生将来拓宽就业范围同时也是为少部分基础好的学生能够进入高一级的学府深造(对口升学)打下基础。
第二,专业基础课程这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会的,如计算机常识、汉字输入技术和技巧、WindowsXP、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病毒知识、Internet使用常识等。这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会熟练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
第三专业课程。专业课的设置应以“必知、必会“为度体现职业针对性,真正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主要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计算机语言(如VFP、JAVA等)、工具类软件等。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等级考试(二级)或劳动部的职业技术鉴定考试(中级)使证书与毕业证挂钩。
初中数学模块化教学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态课堂;情智共生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36-2
以教学苏科版七上《线段、射线、直线》一课为例,笔者针对初一学生热情大胆、对一切充满了好奇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资源,把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加工后搬到课堂上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数学课更具情感底蕴,通过设计一个个数学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数学课堂上情智共生。
一、入境――诱智
人类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应当在数学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因此,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诱发学生启动情智,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帮助下自然地展开学习。
片断一:
师:很高兴能和凤凰中学初一(6)班的同学们共同学习,凤凰风景秀丽,万亩桃园、千年古寺、还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阳山歌。老师来自于四季如画的百年老校――塘桥初中,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下。
师:从塘桥到凤凰能否修一条最短的路?如果能,你认为这条路应该怎样修?
生:画线段。
师:还有比你画的路更短的路吗?
生:没有了。
师:大家用生活经验帮老师解决了这些问题,这里面可蕴含着数学知识呢!
(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塘桥到凤凰的距离是多少,你会度量吗?
生:用刻度尺先量出所画线段的长度,再确定比例尺。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把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
本课的导入从生活实际出发,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轻松的学习环境由此形成,体现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老师用一句:“这里面可蕴藏着数学知识呢!”便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借助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了平面几何中的第一个基本事实。“距离”的本质是“最短”,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础上,教师又及时引入“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既抓住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通过小学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线段有了初步的认识,而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带领学生从生活经验提炼出基本事实,又通过动手操作掌握了“线段”、“线段的长度”、“两点间距离”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扩大了学生的思维视角,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攀向了思维的新高。
二、活动――生成情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不是为“表演”而活动,活动就要有利于解决问题,就要让学生能有所感悟,在感悟中学生的情感得以生成,学生的智慧得以发展。
《线段、射线、直线》一课,概念较多,感觉很零碎。在学生带领入境之后,教师为让学生进一步生成情智,教师智慧地处理教材,设计了三大活动版块将零碎的知识点有机的串联起来。把本课学生需要理解掌握的概念和基本事实、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方法和知识的应用融于一个个活动之中,同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几何课更是其乐无穷,学生从心里愉悦地接纳自己初接触的平面几何。
学生通过这个数学活动,对线段、射线、直线在小学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刻的认识。学生通过活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种师生互动的概念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有趣,给了学生“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在观察、探索、发现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经验体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以直观的形式出现,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概念间的联系,促进对概念的理解;还可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形象的认识升为抽象的概括。在学生感受和思维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的情感更生动,智慧更丰富!
三、交流――展现情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在“中外校长谈创新”时也指出:“在学生获得的知识中,有50%是在交流中从学生那里学来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课堂交流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的沟通、智慧的碰撞和经验的提升,有利于数学语言的内化,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片断二:
活动二读图强化对图形的认识
如图(1),图中的线段有条;
如图(2),图中的线段有条;
如图(3),图中的线段有条;
如图(4),图中的线段有条;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数到的线段的条数在小组内交流下,并以图(4)为例交流你的数线段的方法。
……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数线段的条数,又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得到了这个题目中蕴含的规律,真是让老师也大开眼界了!
以上的教学设计,教师完全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了充分的生生间、师生间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课堂也因此有了精彩的生成。课堂不只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且是师生成长的生命历程。在生活与学习经历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因此,课堂上他们都是各不相同的生命体,各自有着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在这个探究交流环节中,当学生以为已有了答案时,却不断有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此时,教师也不因为“意外”而敷衍了事,支持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感悟的空间,学生的个性思维得以凸现。课堂因个性的张扬而丰富,因智慧的闪烁而炫目。
四、结尾――发展情智
一堂好的数学课需要有好的结尾,好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启迪学生思维,为课堂教学画龙点睛,达到课结束、趣犹存、意未尽的效果。师生双方都处于积极的状态中,结尾也是发展学生情智的一个重要环节。
片断三:
师:这节课大家掌握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生1:知道了线段、直线、射线的表示方法,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生2:学习了了两个基本事实,还知道了什么叫两点之间距离。
生3:我学会了数射线、线段的方法。
……
师:我们借助于问题情境探索、归纳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你能再找出生活中的相应的问题情境吗?
生1:道路尽可能的修直一点。
生2:教室里排桌子的时候,主要是看两张桌子的角是否在一直线上。
……
初中数学模块化教学范文6
【关键词】 动态型问题;三重生态观;教学探究
所谓“三重生态”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 其中, 自然生态是人生命的物质滋养, 类生态是人生命的社会依托, 内生态是人生命安顿的心灵居所. 中央教科所刘惊铎教授认为: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处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生态关系之中. 其实,课堂也是三重生态关系圆融互摄的生态场,自然生态和类生态始终对内生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感染,最后通过内生态的体验使三重生态得以融通.
以运动的观点来探索几何图形部分规律的问题称之为动态型问题,其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元素(点、线段、角等)或整个几何图形按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互相依存、和谐统一,体现了数学中的“变”与“不变”及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它集代数与几何、概率统计等众多知识于一体,渗透了分类讨论、转化、数形结合、函数、方程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问题具有开放性、综合性. 这类题目蕴含着“变”与“不变”、“运动”与“静止”、“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思想,由于形式多样,立意新颖,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历来都是中考复习中的难点, 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方向、研究对策. 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题素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明确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导向. 下面本人将从三重生态观的视角对此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
1. 动态型数学问题课堂教学中生态因子分析
如果把整个动态型问题的教学过程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说的话,自然生态的主要因子可以看成师生课堂学习与成长的物质环境和课堂空间. 类生态的主要因子可以看成是教师与学生以及由此而呈现出来的师与生、生与生等共同遵循的课堂活动方式,课堂双边活动的制度等. 内生态的主要因子则是师生内心世界的感受和领悟. 具体来说,课堂教学的环境与内容可以看成是自然生态因子,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可以看成是类生态因子,而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感悟则可以看成是内生态因子.
2. 动态型数学问题学生思维障碍分析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很怕这种动态型问题,考试中得分率也比较偏低,一方面固然是题目自身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来讲,其实是课堂教学中三重生态关系未能产生该有的化学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2.1 自然生态因子的不和谐
动态型问题需要描述基本元素运动、变化的过程,这种文字的描述需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种“图景”体验,例如:苏州市2004中考数学卷第29题的题干描述: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3,4). 动点M,N分别从O,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 其中,点M沿OA向终点A运动,点N沿BC向终点C运动. 过点N作NPAC,交AC于P,连接MP. 已知动点运动了x秒.
这里“动点M,N分别从O,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这段文字语言学生必须将其转化为头脑中建立的一种“图景”体验,即点的运动路径转化为“路程 = 速度 × 时间”这一数量关系,一旦这种“体验”不能建立,学生往往会对此类问题无从下笔.
2.2 类生态因子的不和谐
在动态型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有些教师的教学更注重于单一问题的解决,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高屋建瓴的引领,缺乏对问题理性的思考. 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喜欢按照某种习惯思路考虑问题,当学生熟悉它的常见功能以后,往往会形成思维定式,从而对于在新条件下转化它的功能会感到困难,尤其是对一些“旧瓶装新酒”问题,学生往往会根据以往学习的例题和作业所获得的“套路”去走,而对形成“套路”的基本原理不去探究.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类生态因子的不和谐,即课堂教学中学生未能体验这种点或线的运动对图形和图形中的数量关系产生的影响,只能按造他们所熟悉的某种习惯思路考虑问题.
2.3 内生态因子的不和谐
初中学生在解决动态型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两大思维能力的缺失: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 学生这种内生态因子的缺失往往导致学生要么在寻找相似、等腰或符合条件的特殊点的过程中出现漏解的结果,要么无法根据图形找出“临界点”进行分类讨论造成错解. 这种内生态因子的不和谐也是中考中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
3. 问题解决
从三重生态观的课堂追求来看,就是要围绕学习内容,尽可能地使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者都能有一个最佳的发挥. 但只有三重生态各自的最佳发挥还是不够的. 生态课堂更看重的是三重生态之间的最佳组合与有机渗透,强调三者之间的高境界的圆融互摄,进而创设最为理想的课堂学习与成长的生态场. 那么,在动态型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三重生态的完美融合呢?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3.1 正确理题干文本和图形,融合自然生态
二次课改以来,中考卷上的动态型问题呈现题型繁多、题意创新的特点,题目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 虽然题型众多,但并非无迹可寻,动态型问题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两大类型:
① 未引入变量型:此类问题多为纯几何问题,其运动形式基本表现为点动、线动或者面(形)动,重点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解此类问题的方法相对比较固定,解决方法主要是相似和全等.
② 引入变量型:此类问题多为综合题,题目往往以变量为载体,集几何、函数、开放、最值等问题于一身,题目难度相对较大,多为压轴题.
对题目文本和图形等自然生态因子的解读是学生解决动态型问题的首要条件. 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目所给出的条件,要从运动中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首先要解读出哪些图形元素在动,其次要解读出图形中哪些特殊点在运动,最后将其归结为某一点在运动.
如苏州市2012中考数学卷第28题: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AD与矩形EFGH的边FG重合,将正方形ABCD以1 cm/s的速度沿FG方向移动,移动开始前点A与点F重合,在移动过程中,边AD始终与边FG重合,连接CG,过点A作CG的平行线交线段GH于点P,连接PD.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 cm,矩形EFGH的边长FG,GH的长分别为4 cm,3 cm.设正方形移动时间为x(s),线段GP的长为y(cm),其中0 ≤ x ≤ 2.5.
(1)试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y = 3时相应x 的值;
(2)记DGP的面积为S1,CDG的面积为S2,试说明S1 - S2是常数;
(3)当线段PD所在直线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垂直时,求线段PD的长.
本题首先应引导学生从题意中解读出运动的是正方形ABCD,其次引导学生从图形中解读出运动的其实可以归结为四个点,即点A,B,C,D,最后要引导学生从运动中发现其实运动可以归结为一个点,即点D的运动. 从而发现只要证出两个三角形相似就能解决问题了.
3.2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类生态
有一次初三一模考试,考试前碰巧我很详细地给学生讲了一道动态型问题,这道题刚好考到了,但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全班能把这个问题完整解决的仅有两名同学. 这样的经历可能很多数学老师都有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通过和学生交流发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类生态因子的关注. 学生要将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理解需要足够的体验与交流,否则就容易产生相异构想,出现所谓“一听就懂”但“一做就错”的状态. 那么课堂中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课堂中老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体验的“图景”,对于学生而言动态型问题既“美丽”但又“冰冷”,因为这种运动对学生而言太过抽象,缺乏必要的体验. 数学教师应在自然、合理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数学地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翩翩起舞,把数学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 “动态型”问题之所以“抽象”,是因为“看不到”这种实实在在的运动. 因此,在动态型问题的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几何画板,可以让学生在图形的运动中去理清题意、体验“图景”、解决问题. 更为出色的是电子白板,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拖动“点”进行运动,这种“图景”体验比老师的说教要深刻得多.
其次,老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 教师的理念决定着教学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扮演的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的角色. 教师在对话中要能以伙伴式的态度真诚、平等地面对学生彻底改变传统课堂上师生之间审视与拷问的状态, 在学习中起到引导、帮扶学生的作用.
第三,老师必须改变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式. 变“线流”为“网络模块化交流”,变“一问一答”为“多位互动”,主要表现为交流渠道自由畅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无障碍沟通;交流形式的多层次,自我交流、合作交流、小组交流等随着学习任务的展开而自觉生成.
3.3 注重课堂提升,激发内生态
一名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享受过高峰体验,他就不太可能有求知的渴望. 许多学生之所以讨厌“动态型”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样的学习经历没有让他产生过高峰体验. 数学课堂上的高峰体验是什么?是用独一无二的方式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的作用,是震撼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是思考的幸福和快乐,是冥思苦想的苦闷和痛苦,更是豁然开朗的震撼和兴奋.
例如,2011年苏州中考数学卷第29题:
如图,已知AB是O的弦,OB = 2,∠B = 30°,C是弦AB上的任意一点 (不与点A,B重合),连接CO并延长CO交O于点D,连接AD.
(1)弦长AB等于 (结果保留根号);
(2)当∠D = 20°时,求∠BOD的度数;
(3)当AC的长度为多少时,以A,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B,C,O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写出解答过程.
学生在遇到第(3)小题相似的问题时很是烦恼,该怎样分类讨论呢?老师应该告诉他:相似要么从边对应成比例考虑,要么从角相等考虑,然后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体验“角相等”要比“边对应”更容易找,最后从角的讨论中去发现∠ACD是OCB的外角,因此,能与∠ACD相等的只能是∠OCB. 这种豁然开朗的震撼和兴奋给学生带去的绝不仅仅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喜悦这么简单.
教学活动的关键一定是要能打开学生的“心门”,学生的这种力量一旦激发出来,其能量远比我们的说教大得多. 三重生态观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而动态型问题是常考常新的热点,也许,用全新的理论去思考与实践当前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可能还有许多不太成熟的地方,但是我能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着学生思维的碰撞和生命的成长,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心理体验和生命成长.
【参考文献】
[1]姚亚萍,刘惊铎.体验式道德学习学术研讨会述要[J].教育研究,2005(12).
[2]周海东. 三重生态观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态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吴兆明. 动态几何问题解析 [J].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