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范文1
数学是一门灵活多变的学科,它对方法和思维的要求是很高的。教数学的关键不在于教知识,而在于教学习方法。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灌输,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形成合理缜密的思维模式。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转换数学方法和思想,提高学习水平。
一、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内在联系
在画一幅画的时候,我们会先明白该画什么,画出来大概会是什么样子,然后根据效果构思怎么画。数学方法就是画这幅画的过程,而构思怎么画就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互相关联的,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数学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长期累积的过程中,这种思考性的数学方法就转化成了数学思维。
数学方法,顾名思义是对具体问题实施的具体解决方法,具有科学性和专一性,是建立在数学思想上的解决方法,体现出了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方法。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有一个完整的解题思路。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这样能直接解决数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当然前提是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样才能够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学习程度
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掌握解题方法,最后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分析,整理出合理的解题思路并做出解答。
教师在刚开始教学时就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例如在讲到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不必在公式运算上做过多的讲解,而是要针对取值范围及经常会遇到的关于3、4、5,6、8、10的题目做出思路的讲解。还有就是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做出全面、详细的讲解,让学生解除心中的疑问。在让学生“小试牛刀”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思考题目的时候往正确的思路上靠拢,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对问题做出解答。例如在解方程的时候,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方法,学生在初次解方程的时候,会一个方法一个方法地套用看是否合适,教师这时应该指导学生从题目的哪些细节看出可以运用何种方法作答。要做到最短时间内解方程,不仅要掌握合适的解决方法,关键还是要多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多练习,才能够灵活掌握解题方法。
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时候,只要做到点到即止即可,不必刻意在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可能教师的想法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从而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教学不仅打破学生原有的学习水平,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负压下的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三、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教学手段
1.循序渐进。数学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的学习,在初一的时候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初二的时候是对知识的少量运用,初三的时候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因为每个阶段的要求不一样,所以每个阶段教师都应该因材施教,对知识有整体性的把握,然后做到适时施教,让学生在掌握的时候既不会因为知识的跨度过大而掌握有困难,又不会让学生思维一团乱。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一定的教学规律下让学生跟着规律走,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只有通过对学生的了解选择确定的教学方法才是最适合学生的。
2.难易结合。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是一个从普通到特殊,难易结合的过程。例如在教全等的时候,首先教简单、明了的两个图形的全等,然后把它放到复杂的图形中,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找出全等的三角形,并在条件之间转换证明它的全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在简单易答的问题中培养简答的解题思维,让学生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自己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从中得到满足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新课改的要求。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习的潜力,可谓事半功倍。其次是教师要在授课的时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地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只有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才能够自己参透学习的最佳方法,在练习中形成缜密的解题思维。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生学习方法和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关键是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范文2
一、了解大纲要求,把握教学方法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是由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1.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大纲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学思想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方程(组)的解法中,就贯穿了由“一般化”向“特殊化”转化的思想方法。
2.从“方法”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导“方法”。关于初中数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内涵与外延,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其实,在初中数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蕴含。只是方法较具体,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是属于数学观念一类的东西,比较抽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是使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
二、遵循认识规律,把握教学原则,实施创新教育
要达到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渗透“方法”,了解“思想”。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想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
2.训练“方法”,理解“思想”。数学思想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方法也有难有易。因此,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熟悉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这些知识从思想方法的角度作认真分析,按照初中三个年级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的程度、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3.掌握“方法”,运用“思想”。数学知识的学习要经过听讲、复习、做习题等才能掌握和巩固。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另外,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必须建立起学生自我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这更需要一个反复训练、不断完善的过程。
初中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范文3
【关键词】渗透方法;训练方法;掌握方法;提炼方法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目前初中阶段,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化归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函数思想、辩证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方法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方法,毋用置疑,必须指导学生紧紧抓住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这一数学链条中的最重要的一环。许多数学家和教育家历来强调对中学生的数学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在初中数学教材中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例题和习题,它们所体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其蕴涵的数学思想却更显重要,作为一个执教者,要善于挖掘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课标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因此,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做到:
一、渗透“方法”,了解“思想”
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维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
如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课本《有理数》这一章,与原来部编教材相比,它少了一节——“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而它的要求则贯穿在整章之中。在数轴教学之后,就引出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绝对值教学之后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易于接受。
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等错误做法。比如,教学二次不等式解集时结合二次函数图象来理解和记忆,总结归纳出解集在“两根之间”、“两根之外”,利用数形结合方法,从而比较顺利地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
二、训练“方法”,理解“思想”
数学思想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方法也有难有易。因此,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熟悉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这些知识从思想方法的角度作认真分析,按照初中三个年级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的程度、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如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引导学生先研究底数、指数为具体数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方法和运算结果,从而归纳出一般方法,在得出用a表示底数,用m、n表示指数的一般法则以后,再要求学生应用一般法则来指导具体的运算。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分层次地渗透了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方法,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起重要作用。
三、掌握“方法”,运用“思想”
数学知识的学习要经过听讲、复习、做习题等才能掌握和巩固。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另外,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必须建立起学生自我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这更需要一个反复训练、不断完善的过程。比如 ,运用类比的数学方法,在新概念提出、新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乘法公式类比;在学次函数有关性质时,我们可以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性质类比。通过多次重复性的演示,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类比的数学方法。
四、提炼“方法”,完善“思想”
初中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范文4
一、了解《课标》要求,把握教学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1、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课标》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中,最重要的是那些简单朴素的思想方法;任何复杂的问题,如能分解转化为中学数学中常用的简单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简介”一章中,为体现划归思想在解方程中具有指导作用,讨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各个步骤时,都注意点明解方程的目的,即为最终使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各个步骤都是为此而实施的,即在保持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前提下,使未知逐步转化为已知。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课标》的认知性目标中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反证法等。要求“理解”的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等。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了解”、“理解”、“会应用”这三个层次。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解”的层次,把“理解”的层次提高到“会应用”的层次,否则,学生初次接触就会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失去信心。
2、从“方法”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导“方法”。关于初中数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内涵与外延,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其实,在初中数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蕴涵。只是方法较具体,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是属于数学观念一类的东西,比较抽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是使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如化归思想,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之中,具体表现为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一般到特殊的转化、局部与整体的转化等。在教学中,通过对具体数学方法的学习使学生逐步领略内含于方法的数学思想,同时,数学思想的指导,又深化了数学方法的运用。这样使“方法”与“思想”珠联璧合,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寓于教学之中,教学才能卓有成效。
二、遵循认识规律,把握教学原则,实施创新教育
数学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要通过数学学习,发展理性思维,使学生逐步成为乐于并善于追求真理的人。要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渗透“方法”,了解“思想”。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想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如对解方程的本质有比较透彻的认识,就容易主动地探究具体方程的解法,这远比死记硬背方程的解法步骤的效果要好。
2、训练“方法”,理解“思想”。数学思想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方法也有难有易。因此,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熟悉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这些知识从思想方法的角度作认真分析,按照初中三个年级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的程度、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列出几个具体的函数关系式,再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些函数的形式都是自变量的常数倍与一个常数的和,最后才给出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即一次函数的定义。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分层次地渗透了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方法,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起了重要作用。
3、掌握“方法”,运用“思想”。数学知识的学习要经过听讲、复习、做习题等才能掌握和巩固,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另外,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必须建立起学生自我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这更需要一个反复训练、不断完善的过程。比如,运用类比的数学方法,在新概念提出、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初中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范文5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渗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含义,认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是每个初中数学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要完善自身的数学素养,深入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作用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包括数形结合思想,分类化归思想等,数形结合思想是把抽象的数学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关系结合起来,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起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分类思想是对数学概念进行分类、求解的一种思维方法。数学方法是对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程序和过程,初中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没有严格的界限,二者相互蕴含,相辅相成,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核心,数学方法的运用受数学思想的指导,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实施的具体手段,是具体的数学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是灵魂,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数学学习,形成数学素养,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教师要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思想是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获得数学知识的指导思想,也是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深挖教材,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师要研究教材,熟练运用教材,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提炼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新教材摒弃了传统教材枯燥的内容,增加了丰富的图片,真实的数据,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入了数学史的知识,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材料,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概括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炼和概括数学思想方法,让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方程思想是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是一种重要的代数思想方法,应用十分广泛,是数学大厦的基石,教材中多次出现方程思想,求函数解析式,列方程解应用题,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字母系数的值等等,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教学,教师启发学生求出各项系数,确定解析式,启发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寻找三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渗透与方程思想有关的其他数学思想,如函数思想、化归思想、分类思想等,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教师要把握契机,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创新意识,例如,数形结合是根据题设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把数学问题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分析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几何意义,形成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方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体验数学价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观点思考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数形结合随处可见,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形结合的实例,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在课堂上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找到数和形的恰当契合点,用数字解决问题缺乏直观性,用图形解决问题缺乏严密性,将数和形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应注重将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于实际问题中,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例如,二次函数的教学,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分小组合作,把函数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函数思想,例如,某超市经营的一种商品,成本价格是每件20元,若按每件25元销售,一个月能售出300件,销售价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50件,当销售价为每件28元时,计算销售量和月利润。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1.商品的月利润与进价、售价、销售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如果不改变售价,每件商品利润是多少?月利润是多少?3.如果每件商品涨x元,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月利润是多少?学生对问题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分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讨论,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激发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形成数学思想,帮助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丰富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伊红.初中数学思想的培养,中学教研(数学),2008
初中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范文6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思想和方法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1数学思想及方法的教学功能
1.1数学思想及方法的内涵
所谓的数学思想就是指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的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人的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这是对数学事实和数学本质的认识,是体现了基础学科的基础性内容,也体现了基础学科的总结性内容。数学思想含有传统的数学精髓和现代数学的基本观点。
数学方法就是将数学作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以及过程,经过科学的分析、推理与运算,最终形成判断、语言以及解释的方法。
1.2数学思想及方法的教学功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形式思维向辩证思维的过渡阶段,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理解数学的能力。
加强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师生素质。新课程指标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更好地掌握学习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内涵和重要性,改变教学策略和模式,提高个人专业水平,更好的实施教学。教师通过对学生实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全数学品质和精神,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建立起科学的数学观念,认识到数学的真正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灵活地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2.1教师在教学中增强渗透意识
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增强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意识。在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意识的在潜移默化中,启发学生领悟数学中的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生搬硬套、脱离实际。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中,在知识与技能上,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其次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最后再进一步体会消元转化思想。在过程和方法中,经历认识三元一次方程组,并掌握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消元思想;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意识、探索精神。让学生完成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
2.2依据新课标,落实层次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数学思想和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教学,即“了解”、“理解”以及“会运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实施层次教学。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和领取到数学思想和方法,还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以后,就会不断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把握好教学难度,应该实施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刚开始接触到的就是很难的知识,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信心,不利于教师教学计划的开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2.3依据方法了解思想
初中生处于学习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度的时期,他们的数学知识较为贫乏,抽象思维能力也不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把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学,还不具备课程的应用基础。因此,数学教师在实施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将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到数学知识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的契机,注重对学生讲解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定理以及数学法则的提出过程、形成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到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这些过程的学习中,展开新的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对新知识的运用能力。
2.4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在实质上来说,也就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生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讲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方法的思考过程、数学知识的推导过程、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数学规律的揭示过程的讲解,在这些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