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管理经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院后勤管理经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院后勤管理经验

医院后勤管理经验范文1

【关键词】医院后勤管理;管理现状;发展和完善

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医院的发展,对于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出来。医院的后勤管理是指从事医院后勤工作者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进行统筹计划及调动所有有利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有效的后勤保障,也为医院的资产、环境、安全以及其他一系列后勤需求提供综合。现阶段医院的后勤管理已经从以往的一项普通的业务工作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学科,一所医院后勤管理水平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院的经济效益。目前医院的后勤管理也面临不少不足之处,为了能使后勤管理更严谨科学,本文就根据以往的实践管理经验再结合现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促进改进和完善医院后勤管理做出分析。

1 现阶段医院后勤管理的状况

(1)虽然医院的后勤管理学科发展比较快,但是这一学科起步也比较晚,还没有对其做出的研究成果,即使它的实践经验丰富,但没有理论基础,就是说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但没有被纳入学科进行理论研究及学习探讨,因此它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

(2)对于从事医院后勤管理的工作人员没有严格要求,录用工作的人员对学科学历没有明确要求,以至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对人力资源没有统筹规划,受传统观念影响,没有把后勤管理当做重点,导致后勤资源配置不足,由于从事人员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以至于缺乏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没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可以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更阻碍医院后勤现代化、专业化发展进程。

(3)医院后勤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效率不理想,没有成本意识,在行政管理层面,没有明确的职责界定划分,导致管理效率达不到,浪费有利的资源设施。

(4)没有把后勤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只是一味的按照经验管理,不愿意开拓新途径进行管理,因为没有职责划分,所以就没有职位竞争力,导致工作态度就不积极认真,部分医院只是一味的抓医疗条件和设施,没有意识到后勤管理在整个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最终也会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医院的整体形象。

2 医院后勤管理发展与完善的途径

(1)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医院的后勤管理的根本在于对人的管理,重点要以人为本,重视“人本原理”在后勤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充分调动后勤工作的积极性。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医院的改革也逐步深化,在医院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不仅要引进大量的医学技术和设备,而且后勤工作所涉及的工作面也越来越广泛,此时对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更加严格。和医护人员不同的是,后勤人员不仅熟练掌握专业的一系列后勤保障能力,而且还要学习基本的医护和管理知识。时代的不同要适应在新的形势下后勤管理要紧跟不同要求的步伐,所以要重视后勤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要定时的制定学习培训计划,积极培养专业的技能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做好医疗一线的坚定后盾。

(2)提高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医院的后勤管理包括好多方面例如:病人饮食、医疗设备、生活服务、交通运输和环境卫生等。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医院后勤工作者要有爱岗就业的态度,认真耐心的把本职工作做好,同时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要乐此不疲的服务于医院的患者,服务于医疗事业。只要能把后勤工作中的一点一滴做到位,才能提高整个医院的其他工作,从而保障患者和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对后勤人员的整体素质加以培养,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及困难,心理素质要强,不能临危而乱,要镇静冷静的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为我们前线的医疗工作服务,做好他们的坚定后盾。在后勤管理中要把岗位分配明确,要责任到人,能时刻提高自身的岗位危机感,以更好的投身工作事业中。

(3)完善管理制度。上点也已经提到医院的后勤管理涉及的范围面很广泛,管理起来得需要时间精力,为了保障医院后勤各项工作的实施和执行,得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随着时代变化可以不断完善。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度,确定每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逐渐实行层次管理,推动全面的责任管理。在现实工作中制定考核制度,通过考核来加强管理,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改进自身工作,增强服务于人民的意识。在对招用员工时要竞聘上岗,考虑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要聘用热爱本职工作的人员,有热情才有动力全身心的工作,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到位。

(4)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医院也在不断改变管理模式,让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大程度把后勤方面的人、财、物的综合效益发挥出来。为了加快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在医院的后勤管理要效仿实施企业化管理,也让医院后勤服务参与市场的竞争,也要选用那些服务态度好,专业水平达标及专业性能强的物业公司,改善以往的杂乱的管理方式,严抓不文明、不上进的工作人员,制定奖罚制度,可以充分调动后勤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做到位,保质保量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5)加强信息化建设。现阶段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同时医院各项设施也逐步现代化,对于医院的后勤建设也随着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改善,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医院的数字化是目前国家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就像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了,让我们有目共睹的是现在医院都在使用办公平台,各种计算机软件被使用,如各项费用的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等一系列刷卡制度。以目前来看医院的硬软件配套系统日益完善,不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还可以再科学化,要把这些先进技术和后勤工作者结合起来,让医院的后勤工作的作用更大程度的发挥,如何更健全完善,还有待专业人员进行研究。

(6)更新管理理念。随着现代化医院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可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它在加强医院后勤管理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有助于医院后勤管理从以往的经验型管理转变为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医院后勤管理走市场管理这一路线,有利于管理层次的规范化划分,各尽其职的做好本职工作,遇到问题减少不必要的职责纠纷。

另外,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开放,医院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如何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各大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于如何改革和加强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可以借鉴和效仿国外一些先进的成功的管理模式,建立合理健全的顾客满意评价管理体系,推进医院后勤精细化服务管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有效提高医院之间的综合竞争力,为医院增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结语

当今时代,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以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不多增多,对于医护要求也是一样,做什么都有市场竞争力,为了满足患者对医护服务要求,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要有自己的突出优点,树立医院自身的有力形象,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专业人员依据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不断总结和思考,使医院后勤管理逐渐完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医院后勤管理经验范文2

1.1医院后勤“供给制”管理模式

现在国内医院的后勤部门仍然属于医院,由医院统一调配、划拨资金和集中管理,这就使医院后勤人员工作懒散拖沓,在思想上缺乏主人公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服务供给上,不讲成本核算,忽略经济效益;(2)在管理方式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丧失了后勤服务应有的生机和活力;(3)在分配形式上,平均主义影响下的“大锅饭”、“铁饭碗”思想不仅加剧了后勤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因缺乏动力机制,使后勤人员劳动效率和服务水平下降。

1.2医院后勤盲目的录用制度

目前医院后勤人员的录用制度多数是“人数”的选拔,而不是“人才”的选拔,这种制度直接导致了医院后勤队伍庞大、机构臃肿和人员结构不合理。

1.2.1后勤工人录用方面工人的来源大多是招工、接班、复转军人和工作调动,这些人员的突出特点是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一部分工人即使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不注意知识的更新,面对现代化医疗器械和后勤设备显得束手无策。虽然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级别考试”制度,从形式上打破了用人制度的盲目性。但是在实践中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暗箱操作、和主管单位得过且过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引起了人们对考试效力的怀疑和不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制度已经成为一种摆设。

1.2.2医院后勤干部选拔方面我国现在的医院后勤管理干部大多数都不是招聘竞争上岗,多数是论资排辈、自己培养(即多是由后勤工人和干部中提拔上岗),很少聘用大学管理专业毕业生。这种选拔制度虽然贴近后勤管理的实际工作,选拔的干部对后勤工作较为了解,但是其中不可避免的弊端似乎更加明显:这些干部普遍文化水平低,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他们在工作上“循规蹈矩”,不注意学习新的科学管理方法,缺乏改革的勇气和开拓视野的能力;在经验传承方面和文化水平制约,无力将多年的管理经验分门别类地进行总结,致使下一任管理干部在工作上没有可借鉴的蓝本。

1.2.3医院后勤规章制度方面医院后勤管理除了要求人员的高素质外,规章制度的作用仍不可忽视。一套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严明组织纪律和推动组织建设。然而,遗憾的是现行法规如原卫生部印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只是笼统规定了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申办标准和权益保护,并没有构架一个完整的医院后勤归责体系,现行各医院管理规章中也没有针对后勤工作的具体规定,导致后勤管理工作的责任真空,将工作秩序的建立一味依赖管理人员和工人的“职业道德”,造成责任认定的“模糊区”和奖励机制的随机性,极大地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完善医院后勤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势在必行。

1.2.4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方面所谓“医院后勤社会化”是将同一医院所有后勤部门整合成一个企业,并将其从医院剥离出去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在后勤保障工作上与院方是服务提供商与消费者的平等主体关系。这种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后勤部门繁多、医院负担过重的难题,而且自主经营可以使后勤的服务对象不局限于一家医院,便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后勤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然而实践中,尽管很多医院已经将原有诸多部门整合成一个后勤服务中心,但是该中心仍然隶属于医院,与院方没有形成独立平等的交易主体关系,传统的“供给式”管理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使得改革流于形式,仅仅局限在外部名称的简单合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医院后勤机构人员繁杂的现状。

2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对策

2.1运行机制的转变

2.1.1转变“转变”既是思想上的转变,也是管理制度上的转变,这是后勤社会化能否完善、规范的关键因素。医院管理者应改变对后勤的“领导”思想,后勤人员应摆脱对医院的“依赖”思想,首先实现“思想社会化”。此外,在管理体制上应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规模分离。在此过程中,既要加快推进社会化,又要切合实际,实行老员工老办法、新员工想办法,逐步将后勤工作与医院相剥离[2]。

2.1.2引入引入社会服务为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注入了活力。在市场竞争机制下,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使医院自身选择最有利于自身需求的符合质量标准的服务品牌,使现有的后勤职工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后勤员工中广泛树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思想。3.1.3规范医院后勤社会化不是单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放开搞活,更要加强监督和有效管理。此外,还应注意“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剥离和稳步推进”。强调改革要彻底而细致,重视试点作用,要在保证医院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条件下,探索一种适合现代化医院后勤人员管理、资源优化、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改革模式。

2.2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2.2.1教育培训,促进观念转变现代化企业运行模式下,教育培训在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开发员工潜在能力和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医院后勤工作在实现社会、企业化管理后,也应注意针对后勤不同岗位人员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一方面,开阔员工视野,通过接受新知识树立适应改革的新观念;另一方面,通过专家传授,更新已有知识,学习先进技术。

2.2.2改变录用制度,建立人才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即体现在人员录用时,也体现在参加工作以后,在医院后勤工人招聘时,应从技工学校成熟的工人中择优录取;在管理人员的录用上,不仅要求具有相应专业的较高学历,而且要以熟悉后勤工作者优先。此外,还要制定严格的“资格考试”制度,考察员工业务水平、知识更新速度是否跟上了技术的发展,对考试不合格者予以警告、多次不合格者离岗。尤其在干部任免问题上,必须用工作业绩为评比标准,彻底根除“论资排辈”的干部任用思想,使员工中树立了危机意识,激发个人潜能,同时又使人员任用有据可依,避免盲目录用。

2.2.3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分离现行的医院后勤管理体系中,行政管理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职能交叉、分工不清,有些医院甚至由行政管理干部一人“统揽全局”。这种工作方法容易导致由于行政管理者技术知识欠缺,造成错误领导、无效领导。为避免这种尴尬局面,医院可分别任用具有管理学知识的人员为行政管理干部,或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者有专业知识者为技术管理干部。通过制定明细的规章,明确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干部的职权分工。

2.2.4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现职管理人员自身深造十分重要,但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高素质后备人才的培养不可也忽视。针对医院后勤特殊的工作对象,医学院校有必要在医院管理本科生阶段开设“医院后勤管理”课程,培养一批既懂管理,又有专业知识的医院后勤管理人才,为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奠定基础。

2.3完善规章制度

医院后勤管理经验范文3

现代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需重视医院后勤管理的发展和创新,循序渐进推动后勤社会化进程的发展。医院后勤管理水平已经直接影响了现代医院正常运行和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就如何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谈一点体会和想法。

【关 键 词】后勤服务 社会化管理

【Abstract】 Hospital rear service socialization reform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hospital management. Hospital rear service to improve logistics personnel of labor productivity, to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improve logistics service level and improving hospit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Modern hospital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ospital management. In the medical market to fierce competition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hospital logistics management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step by step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socialization process. The hospital logistics management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modern hospital normal operation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hospital.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hospital logistics management level, talking about a little experience and ideas.

【Key words】logistics service Socialization management

1小型物业单位已不能满足大型医院发展的需要

10年前我院开始引入地方物管,承包医院病区卫生和部分医疗运送工作。经过10年的操作运行,我们积累了一些监控管理的经验,也从中发现规模较小的物业机构已远远跟不上现代化大型医院医疗水平的发展,不能提供相应匹配的后勤保障系统。我院在后勤服务改革的推进过程中采用了分类承包模式,向社会公开招标,尤其是向具有一定资质的、有医院后勤管理较全面的理论指导和专业技能的服务公司,发出招标书,实行公开、公平竞标。先将全院的环境美化即保洁以及运送两大项目委托给公司,以后做得好再逐步推进,最终过渡到后勤服务整体委托的模式。

2学习先进医院模式 借助一流企业提供后勤服务

一流的物业以一流的管理和服务为医院树立优质服务的新形象,引入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用资金购买服务从而得到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高质量服务。现行各大医院把能让社会承担的部分都拿出去,利用市场机制,获取全面、低耗、优质的服务,医院只派少数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按时进行检查考评。医院领导可以集中精力抓好医院的发展,管好医、教、研工作。同时使服务公司意识到:“搞好医院项目的承包工作,能使公司信誉度提高”。

3竞标前的准备

2007年3月以院领导为首,以医院纪委、审计、财务、护理部等13个职能部门参与组成了管理委员会。后勤总务科牵头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招标书的计划预案,如原物业的用工成本分析及表格的情况说明;招标文件说明,招标程序监督办法;在用固定资产统计;房屋占地一览表;委托保洁占地面积,大到会场,小到各边角、楼顶保洁面积;各部门需用运送项目和运送量核定,算出需要用工人数等等。并制定相应托管项目的考核标准分发给各职能部门,反复多次征求意见,收集反馈意见表,最终核定出大家都能认可的考核标准。竞标前审核了所有投标单位,经初步筛选后留下9家有一定资质的、具有一定后勤管理经验的公司,制订出选择公司具备的硬件评分法进行筛选 。

2007年11月,我们完成了向社会公开招标、竞标,选定了F公司(为国家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全国医院后勤企业首家通过ISO 9000、ISO 14000、OHSM 18000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

4委托保洁和运送项目

承包后的成效从2007年12 月至2008 年12 月整1 年的时间,后勤服务公司对员工进行多次运送和保洁专业培训和指导,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也提升了医院形象。另外公司多次与医院相关科室沟通,协调促使规范运作,减少病区运送用工量。

4. 1公司保洁工作取得的成效

(1)解决公共洗手间异味的问题,公司在每个人流量大的公共洗手间安放了檀香,在便池内放了香晶球,同时人员固定巡查保洁签到,使以往厕所异味状况明显改善。

( 2)楼顶和空调室外主机沉积多年的尘灰清理干净;并针对大环境和楼顶层面卫生问题,对岗位进行了更换和流程改进,促使大环境卫生保洁的常规制度严格贯彻执行,卫生质量大有改观,并且给保洁人员配置了对讲机,随时检查发现卫生问题,及时调度保洁人员跟进,即时解决问题。

( 3)加强对地面的清洗和内部打蜡工作,使地面卫生标准和亮度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干部保健中心的病房和门诊以及北院的PVC地板,公司基本保持了固定流程式洁地打蜡。医院各楼道间主要干道拓宽,绿化整洁漂亮,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绿花整修工作,在公司的建议下医院在楼道间和电梯口增放了美观实用的垃圾箱,使院容院貌发生很大的改观。

4. 2运送部通过规范化管理

理顺相关运送项目 节约了用工量 为了使运送不依靠保洁协助,增派人力支援医疗物资、办公物资全院下送,并且促使供应室下送进一步到位,在原有每天上午下送的基础上增加下午一次下送。另外在巩固长期医嘱药品下送的基础上增加临时医嘱药品的核对和下送,减轻病区运送压力,改变了运送员工运送不及时、保洁员工帮助跑外勤的状况。使保洁员工能安心搞好保洁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保洁的质量。

2008年8月将运送与保洁彻底分开,这样更能体现专业水准,使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开展运送专线调度后,节省了运送人员的无用功和等待检查时间。公司还采取减员增效的做法,将原电梯24部所用员工由35人减少至26人;后勤综合服务部由38人减少至26人,合计减少21人。通过规范化管理,调剂解决并完成医院特殊岗位的用工数,尽量满足医院医疗水平和床位数的快速增长的需要。

4.3招标人数核定要考虑医院特殊用工和发展用工的数量

鼓楼医院是具有117年历史的老医院,房屋设施不集中,仅“B超”一项就分布在5个相距较远的检查室,使运送、陪检工作增加耗时。另外,有些工作界定不清,如手术摆、手术登记;还有洗腔镜、消毒工作等等,诸如此类,据统计占用工人数的5%~10%。随着医院医疗水平不断发展,有些专科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仅1年实际住院病人床位数就有30%~40%的增长率。就临时用药下送而言,仅半年时间下送药品处方每天从500 张上升至1 000张,达100%的增长率。因此,在理顺下送渠道和开展专线下送节约用工的基础上,宜采用奖励措施调动积极性和适当加班发给加班费等做法,来减少用工人数。实践证明,招标时人数核定要考虑医院特殊用工和发展用工的因素。

5选择后勤服务公司的体会

国外医院后勤管理的经验告诉我们,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公司具有全面管理医院后勤系统的能力,根据对我国现有几家较高资质的后勤公司进行深入调研,考虑到我国现阶段服务产业规模有限的现状,只有挑选具有多种经营项目经验和专业技能管理人才储备力量的后勤管理公司,才能适应医院现阶段的需求,又为今后发展打基础。这样才能在发展中逐步拓宽委托范围。既要求公司在所受理的医院中得到多家好评,在价格上又比较优惠。我们可以通过医院监管小组的监控和督促,使后勤服务公司利用医院这个大平台,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和管理才能,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水平。

医院后勤管理经验范文4

关键词:医院后勤;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医院后勤社会化发展趋势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连的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部平衡,医院大小不同,这就决定了各地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特殊性,因此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改革,应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医院后勤社会化将呈现以下几种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一)现有的医院后勤服务体系从医院行政建制中剥离

过去我国医院后勤保障和服务体系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形式上的事业运作,实质上的企业行为,随着我国加入WTO,就必须与国际接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的要求,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内涵式医院后勤服务体系将从医院行政建制中剥离,通过改革现行的医院后勤管理体制,实行后勤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分离,通过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进行市场竞争,在产权清晰、确立法人主题地位的基础上,将医院原来的“大而全”自我封闭的后勤部门,逐步改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服务实体,与医院挂钩,纳入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后勤服务的企业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动态发展。

因此,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实施以后,各医院对于后勤占用的医院资源,使用的医院资产,医院应采用无偿划拨或有偿使用等方式交给后勤实体使用,对供水、供电、供暖等后勤基础设施的维修给予一定的资金帮助,使后勤实体在社会化初期能够较快的集聚财力、增强实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呈现产业化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医院后勤一直定义为公益性、福利性医疗卫生事业。这是因为医院需要大量的药品、试剂、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及后勤物资,其本身具有很大的市场优势。多年卫生产业工作实践说明,医院后勤服务要实现社会化,必须走产业化道路,完成事业转型向产业型的转变。

(三)医院后勤社会化将呈强强联合形成规模效益的发展趋势

医院后勤走向市场, 现有的状况还难以参与市场竞争。因为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最终决定因素是规模和实力, 这就需要树立大生产大市场和大后勤的观念。医院后勤应该积极探索一切有利于提高后勤保障水平、竞争能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逐步建立产业化、专业化 集约化的保障型公益型服务体系, 与第三产业接轨, 增强医院后勤保障能力, 培育和发展一些跨部门跨单位的后勤服务中心或集团, 立足社会, 提高医院后勤整体保障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党的十六大后, 公有制实现方式的多样化, 为医院后勤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三产的一部分, 医院后勤产业化走势已越来越清晰, 也为扩大规模,壮大实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利用这一时机, 应大力推进医院后勤服务中心或集团的组建。在组建过程中应倡导两种模式: 一是倡导组建跨医院的区域性集约化的实体; 二是倡导

组建跨区域的专业化、集约化的实体。还应鼓励三种形式: 一是鼓励医院间联合; 二是鼓励医院和社会联合, 引进社会先进的后勤服务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和社会资金; 三是鼓励将后勤项目委托给社会上服务好质量优、信誉高、价格合理的专业服务公司。毫无疑问, 经过职能分离的医院后勤, 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改组、改造、联合兼并股份制合作等多种形式, 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医院后勤服务中心和集团。

二、战略目标原则和保障机制

医院后勤改革应该在“整体部署,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定发展” 的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确定医院后勤改革的战略目标原则和保障机制。

(一)战略目标

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的后勤保障服务社会化新体制, 使之与卫生改革和医院持续性发展相适应。因此, 医院后勤改革的战略目标是最终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后勤服务要从医院各自为政的“小而全” 转变为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后勤服务. 二是医院后勤人员通过整体分离, 从“ 单位人” 转变为“社会人; . 三是医院办后勤服务转变为购买后勤服务,将医院后勤服务职能和人员从医院逐步分离到行业或社会从而根本改变医院办社会的旧模式,最终建立社会化经营多元开放、规范竞争、服务优质、成本合理、保障有力、病人和医护人员满意的新型医院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二) 指导原则

1、高质量和高效率。通过组建后勤服务专业化实体或集团, 打破行政隶属关系, 整合后勤服务资源,转变运行机制;引人竞争机制, 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氛围, 提高后勤服务质量,降低成本, 为病人和医务人员提供高效优质价格合理的后勤服务。

2、整体改革协调推进。坚持整体性原则, 全面系统地把握整个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趋势,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要与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相衔接,与发展卫生产业企业相结合,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相联系。

3、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既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坚持的基本道德, 也是企业获得成功的根本。

(三)保障机制

1、向内挖潜打好基础。在社会第三产业还未完全触及到医院后勤服务之前, 将自己医院后勤队伍组织起来,练好内功,打好基础。

2、树立医院后勤服务形象。医院后勤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工作粗糙技术含金低职工文化素质低, 只能在低层次上进行简单劳动。因此,后勤服务中心或集团应从小处着手,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向社会同行学习提高工作质量,改变过去“大老粗” 的形象。

3、立足本院,服务社会。首先,后勤服务中心或集团将自己的服务定位在医院内部,这是因为后勤服务中心或集团更熟悉本院的地理环境、管线布置,院舍结构, 更熟悉本院职工和病患者的需求情况, 在医院发展更有优势。其次, 后勤服务中心或集团将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在服务社会,这是因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为打破“一家一户办后勤, 家家后勤办社会” 的局面, 后勤服务中心或集团必须走出医院, 服务社会, 融人社会第三产业,参与社会竞争,到社会上接受考验。

三、应重点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一) 创新

一是观念更新。市场观念服务观念病员至上观念经济效益观念等原来比较陌生的东西、将逐步扎根到职工的思想意识中。二是体制创新。医院对后勤服务集团的管理, 将逐步从原来上下级关系的行政管理, 过度到甲乙方经济合同管理。后勤服务中心或集团内部,也将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符的内部管理体制。三是技术创新。这是后勤各项创新工作的核心。后勤服务中心或集团应努力提高自己工作的技术含量, 提高自己的形象,增强自己的市场竟争力。四是市场创新。因此, 后勤服务中心或集团在努力坚守医院后勤服务这块阵地外,还应积极拓展院外市场,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这是后勤服务中心或集团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挑站的必然选择。

(二) 强化管理

一方面强化对现有后勤管理干部的在职学习和培训,着力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事业发展的后勤管理专家, 技术专家, 服务专家,另一方面引进一些年富力强文化技术水平高、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奉献精神的领导干部充实到后勤服务实体管理岗位中来。其次, 建立建全各项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具有导向性, 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引导职工积极上进, 为企业的总体目标而努力, 将职工的责、权利和企业的总体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个人共同发展。因此, 如何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并保证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 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应是后勤实体各级管理者重点考虑解决的问题。

(三)人事工作

医院后勤管理经验范文5

关键词:施工企业 降低成本 增加效益

借助邯钢倒逼成本模式、沃尔玛库存管理、潍柴动力全面预算管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管控等先进经验,结合施工企业自身的情况和特点,从宏观把控、工程项目管理、产品成本管理方式、后勤管理、机构管理、考核体系、创新管理等方面深挖降本增效的潜力,取长补短,为企所用,不断加快施工企业的发展。

一、做好宏观把控,由上而下细化成本管理

降本增效首先需要从宏观上把控,要具有全局意识和大管理理念,完善制度,管理层做好表率,自上而下、身体力行,进而带动全体员工,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令行禁止。具体表现在:

首先,施工企业领导在强化管理、降本增效上应该做好引导、表率的作用。指导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成本管理细则,精化、细化成本管理。通过对各分公司、各生产线全面的整理、审查,建立明晰的线状、网状生产管理机制,使各生产线相互交错而又井然有序,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消耗。

其次,对一线专业工作人员要做好专业素质方面的培训和管理,把最先进、最科学的方法贯彻落实到最基层、最前线,并进行不断的改进、创新,与时俱进。这也是实现降低成本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工程项目管理,降低工程项目成本

鉴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是主力军,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工程项目生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效益,影响着施工企业的整体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必须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降低工程项目成本。

(一)明确工作职责及岗位责任

一是明确项目经理的职责。项目经理是对施工项目管理全面负责的管理者,也是施工项目的管理中心,是项目管理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二是明确项目管理班子成员及主要业务人员的职责。管理班子成员及主要业务人员要各负其责,做到成本控制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二)加强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签订各种各样的合同,涉及面广,合同签约方的身份也很复杂,稍有不慎,就会使自己陷于被动甚至增加额外的成本,因此,必须加强合同的管理。

(三)抓好直接成本管理

一是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费占施工总成本的60%左右,要控制施工总成本,在材料的管理和使用上应引起高度的重视。首先应做好材料采购工作,对材料市场价格进行调查,做到货比三家,优质低价购买材料。其次要做好施工现场材料使用量的控制和管理,各工程的材料消耗,特别是钢材、木材、砂石料等应严格按照定额计划供应,实行限额领料;二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成本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三、挖掘产品成本管理方式,降低产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管理方面,基于经营内容的特殊性,施工企业产品既对外销售,也供施工企业施工工程自用。这种经营模式中,成本占比重较大,科技含量也不容忽视,因此就比较适宜于成本倒逼和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方式。首先,全面分析产品市场,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以此为起点,将生产、流通、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分解,挖掘潜在效益,量化管理,将成本控制量化到每个员工,与经济利益挂钩,激励全体员工不断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利益的扩大化。

四、加强后勤管理,降低后勤支出

在后勤服务的物业公司、食堂、医院等吃补贴单位管理方面,在保证施工企业需求的前提下,采取精简人员,合理压缩费用支出等办法。要求他们在按质按量供给服务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勤俭节约,将降本增效管理落到实处。

五、加强机构管理,压缩管理费用

一方面进行机构改革,精简管理机构,精简管理人员,压缩职工薪酬支出;另一方面要压缩非生产性支出。根据施工企业实际,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学习先进经验。二是在做好节约宣传,杜绝铺张浪费的同时,借鉴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比较成熟的先进经验。三是下达压缩指标,对二级单位及机关非生产性支出层层分解落实,最大限度的压缩支出。四是奖惩结合,务必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六、完善考核体系,加强监督职能

在任何的管理活动中,考核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有着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状况的考核,可确保各项责任指标的落实,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相关部门、相关岗位责任指标进行检查,最终得出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状况的对比,客观、全面地认识企业发展状况,对于考核的结果,也要奖惩结合,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七、优化管理措施 创新管理经验

医院后勤管理经验范文6

[关键词] 基层财务;管理;监督

【中图分类号】 G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337-2

基层财务管理是指对基层单位各项经费的领报、记账、分发、审批、使用、结算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它是军队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完成各项任务和官兵正常生活的保障。基层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保障基层经费供应,对基层经费收支活动进行计划、控制、协调和监督。基层财务管理是基层后勤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基层财务管理,认真组织好基层单位经费供应与核算,可以使基层单位财力迅速、有效地转化为部队战斗力,促进基层全面建设。

一、加强财务法规制度的学习,提高认识

党(支)委依法理财是军队财经法规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首先支委领导“一班人”加强学习基层连队财经管理方针政策及财务规章制度,掌握文件精神,多方面考虑部队当前状况和发展方向,确保经费投向投量的科学合理。其次连队支委是理财的主体,依法理财应贯穿于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始终,理财方式上应研究本单位特点和规律,探索新时期基层财务管理的方法,不断提高理财质量。再者坚持支委领导下的“一支笔”的财务审签制度,坚持重大财经决策支委集体研究决定,如临时性决定的小会餐、每周制定食谱、月份开支计划等,防止和克服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现象,确保经费有效使用。最后建立健全连队经委会组织,加强经委会成员财经理论学习,做到人人懂制度、懂标准、懂管理,会算账、会查账,逐步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具体实施如下:

(一)提高连队主官“当家”、“管家”的全面意识。连队主官是基层的当家人,基层单位每年应利用各种形式,组织连队主官学习财务标准制度和管理规定,使他们懂标准,会管理,掌握财务核算基本方法和要求,增强参与财务管理意识,提高当家、管家、治家的能力,既做到政治合格、军事过硬,又做到保障有力。

(二)提高连队主官财务管理的法制意识。通过对财务标准制度管理规定和财经法规的学习,提高财务人员和连队主官的法制意识,树立依法建连,依法管理的观念,充分认识法规是管理的依据,克服那种认为违反财经法规,随意开支连队经费,公家钱不入自己腰包怎么都行的观念。对经费的审批,要建立主官负责的“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按规定审批手续,防止和杜绝越权审批,多笔齐批,多重签报的不良现象,防微杜渐,有效防止经费审批、报销中的违法行为滋生。

(三)提高司务长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意识。后勤部门应把抓好司务长的思想教育作为稳定基层后勤管理队伍的大事,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法规知识,传达上级有关规定,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部队整体利益的关系,强化服务意识;认真落实基层后勤管理责任制,奖罚分明;同时各级党委也要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成长,在干部晋职,士官调级时只要条件符合优先考虑司务长,增强他们为基层建功立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培养业务精湛的司务长队伍,为基层财务管理提供高素质人才

财务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业务人员的素质高低是抓好基层财务工作的关键。我们在司务长的使用上,一要重视人才的选拔,院校对口专业毕业和司务长训练大队培训的学员要优先安排妥善使用,提高专业适用性,防止所学非所用;选拔没经过院校或训练大队培训的士官担任司务长时,从优秀班长、给养员、等级厨师和特别优秀的入伍两年以上的士官中挑选。二须坚持先培训后使用的原则,并规定一定的试用期,经试用,合格者才能任职。调换司务更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做到常培训、常考核、常交流、常指导,积极为他们创造各种学习条件,注重在提高他们理财、管财、用财能力上下功夫,主动为他们答疑解难。

(一)合理选配司务长。司务长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基层后勤保障效果。因此,合理选配司务长是加强基层财务管理的关键。目前,司务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抓好选配环节。在人员的选配上,必须采取通过基层推荐、业务部门考核、党委把关审批的程序,切实把思想基础好、服务态度端正、工作标准高、乐于吃苦、热爱财务工作的同志选进司务长队伍。要保持司务长队伍的稳定,不得随意更换或安排非专业人员负责基层财务管理工作。

(二)注重岗前培训。由于调动、晋职等原因,司务长队伍变动较大,稳定性不强,多则一、两年,少则几个月就有变动,为了使新任司务长能及时熟悉工作,就必须要注重岗前的培训工作。一是进行业务摸底,看对业务知识掌握的是否扎实,对常见的问题是否会处理,对司务长工作是否能胜任。二是要进行实地观摩,带新司务长参观财务工作比较好的单位,学习管理经验。三是进行业务辅导。司务长上任时,财务干部应上门传授经验和做法,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新司务长上岗前存在的问题,为他们顺利地进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集体办公,经常进行检查、培训、评比和交流。为了使司务长在工作中有一个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就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场所。可以每月组织司务长集体办公一次,司务长相互检查账目、凭证、平衡表,查找问题,进行评比,这样既达到了相互学习、交流的目的,提高了业务水平,又增强了他们不甘落后的进取意识。此外每半年还可以对司务长进行一次培训,针对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素质。

三、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一)减轻基层财务负担,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协调好机关各部门关系,按任务的轻重、缓急,根据基层保障范围和财力情况把任务下达给基层,减少多种任务一齐下给基层,不搞巧立名目,侵占基层利益,而造成基层忙乱,经费开支混乱,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落实。

2.强化正规化管理意识,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一)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一是严格落实《基层连队财务管理办法》中现金管理的具体要求,库存现金按财务规定的标准存放,超额部分及时送上级财务部门存放,坚持日清月结,严禁私借公款。各单位必须组织司务长认真学习,强化法规意识,提高执行标准制度的自觉性。二是各级财务部门要经常性地对基层现金管理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堵塞漏洞,防止不良倾向和违纪事件发生,使现金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检查工作常抓不懈,切勿时紧时松。

(二)落实检查和公布账目制度。一是坚持账目公布制度。基层连队要坚持做到每日公布依次经费开支情况,每月公布一次伙食费管理情况,每季度公布一次农副业生产收支情况。二是坚持每月查账制度。按期清查物资、现金,核对账目审查单据凭证,考核实物消耗与实际是否相符,是否合理,是否达到标准。三是发挥经委会监督作用。经委会每天检查一次实物验收情况,每周分析一次财务管理情况。账目公布后,接受群众监督,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不断改进财务管理。

(三)落实司务长集体办公与值班制度。财务部门定期组织司务长集体办公,指导司务长人员进行学习,审定连队经费收支计划,检查账目。各基层单位轮流派司务长到生活服务中心值班,参与采购、订价、质检、验收工作。同时,值班司务长汇报当周值班情况,通报市场行情,进行集体交接。通过司务长集体办公与轮流值班,一方面便于司务长间相互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另一方面便于对生活服务中心进行监督,促使其更好地为基层服务。同时,还可以建立司务长业务档案,其主要内容有:任职简历、工作政绩、作风纪律、财务年终评定等,以此作为立功授奖、职务晋升的依据,为其以后转业回地方安排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四、严格财务监督检查,确保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一)狠抓“三个监督”。一是组织监督。发挥党支部的理财作用,把财务“三好五无”达标,作为评选先进党支部的重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权,充分调动党支部自觉理财、管财的积极性。党支部对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直接监督,各项经费的使用都由党支部集体研究决定,司务长每周要向党支部汇报一次经费开支使用和管理情况,党支部对上报情况进行集体研究把关。二是业务部门监督。财务部门坚持每季度对基层连队进行一次审核,对记账凭证、账目、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主要看开支手续是否齐全,看开支是否超出范围,做到花钱看家底,开支看规定,用后看效果,审核无误方可核拨下月经费。三是群众监督。充分发挥经委会的作用,经委会每日公布伙食账目情况,每月检查一次经费使用情况,召开军人大会将检查结果向全体官兵通报,接受群众监督。

(二)应严格奖惩措施。在抓好思想建设和业务培训的前提下,严格奖惩措施是搞好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把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与单位主官和司务长的成长进步相挂钩,对在任期内政绩突出,管理水平高的主官或司务长可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在晋职、晋衔上也应优先考虑。相反,对造成损失或重要影响的,应给予相应的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此在基层财务管理中形成一个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当家人”和“管家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实有效地做好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真正把有限的“皇粮”管好、用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军事经济效益。

五、建立完整的物资账目,提高物资经费的使用效益

对营房营具、物资器材、生产生活设施实行管理责任制是《纲要》对基层后勤管理的要求。而计价挂账的管理办法即是落实管理责任制的重要举措,早在几年前就被基层普遍应用,是被证明较为有效的管理办法之一。实行计价挂账既能有效地克服管理中“重钱轻物”的倾向,提高经费物资的使用效益,还能把管人、管钱与管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管理机制,堵住各种漏洞。但是一些单位没有很好抓落实,使计价挂账工作流于形式,有的有价无账,有的有账无价,有的司务长不知道计价挂账方法的操作,后勤机关也没有很好的指导。实行计价挂账管理,各单位都要建立“公用物资计价管理登记簿”,将本单位的各种公用物资,不论是上级配发的还是自己购置的,都要进行分门别类,统一编号,并按照物品的名称、规格、单价购买日期、使用单位或个人等进行详细登记,把物品的管理同使用单位或个人挂钩,责任到单位或个人,做到丢失、损坏要赔偿。实行计价管理办法中,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除进行必要的经济奖惩外,把物资管理于该单位或个人的立功受奖,评选先进,入党考学等结合起来。并坚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核对,查质量,查数量,查使用情况,通过检查,进一步加强物资的使用管理,同时避免执行制度不力而留下隐患。

六、创新管理方法,健全管理机制

管理是在动态环境中生存的社会经济系统,仅有维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地去创新。同样在军队基层财务管理中,我们也必须学会创新管理方法,来健全管理机制。一是要倡导以人为本抓管理。瞄准基础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合理配置和利用人力资源,并建立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当家人、管家人和官兵群体的积极性激发其内在的潜能,从而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理财氛围。二是以效益最大化抓伙食费管理。这是精打细算吃“皇粮”的必然要求,在连队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各级支部都要把好“理财关”、经济民主委员会要把好“议财关”、当家人和管家人要把好“用财关”,充分抓好伙食费的管理,使有限的经费得到最大效益。首先要有计划。本着“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对每月伙食费开支作出计划,计划确定以后,每周根据计划制订科学的食谱,在种类、数量、质量上充分下功夫,使官兵满意。确保伙食费支出按计划进行,防止伙食费超支。其次执行日消耗登记制度。对于给养物资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建立消耗登记簿,对消耗的给养物资进行逐日登记,月底进行盘点实物,并与经费账目核对,防止物资流失,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佳的保障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海鹦,吴珉.以人为本搞好基层财务管理[J].军队财务,2005,(7).

[2]冉余辉,闫静.浅谈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与监督[J].军队财务,2005,(5).

作者简介:马利(1974-)女,汉族,85医院会计师,研究方向:医院财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