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范文1

电子商务的运用,企业发展能最大程度地突破传统时空的界限,高效地整合了上下游产业的各个环节,使得所有交易流程变得更加方便灵活。与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相比,有针对性地提高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质量和效率,通过信息和资金的共享,便于进行销售渠道和库存调配,以达到营销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的双赢。在与当代电子商务的结合过程中,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企业管理观念和体制的滞后

国内大部分企业管理体制并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大潮流,在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手段上还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各部门间缺少统一的管理与协调,管理的效率和效能较低下;而且我国对于电商时期供应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也不齐备。

二、信息技术应用低下和信息共享不充分

随着电子商务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壮大,在接触电子商务模式后我国企业也逐渐尝试着构筑自身的电子商务体系。历史时期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期还比较短,商品货币市场的不完善,以及传统的“竞争”心理,大部分企业还处于“闭门造车”状态;现代科技水平的落后,缺乏专业相关人才,企业信息技术利用率低下;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成熟以及财政、物流、信息、支付等相关基础设施的薄弱,大量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困难重重。电子商务为供应链的管理提供了很好地成长环境,现在的供应链的管理我们要求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必须要成为业务上亲密的合作伙伴,这一切主要通过信息技术的革新以及业务整合来完成。由于我国文化和我国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这就造成了企业和合作伙伴根本不愿意也不想对信息进行共享,目前我国企业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能和客户之间达到齐心协力,所以无法做到信息共享的最大化。

三、供应链管理效率低,存在牛尾效应

在整个供应链管理流程中,信息处理效率无疑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处于各环节的成员都依赖于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提供的信息及时处理和更新自己的生产或订货计划。如果上下游某一方需求或计划有变动时而没有及时反馈至中间企业,中间企业根据错误的信息进行各种生产调配,从而又影响到下一环节的企业,这样一层层错误信息的传递,造成的损失也在无形中一步步扩大,从而产生所谓的“牛尾效应”。而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成熟以及企业自身传统观念的制约,“牛尾效应”还很难摆脱。

四、供应链内部联系松散,存在利益分配问题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企业自身和相关企业这两部分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部分在各环节还存在很大问题。企业自身受体制观念问题,各区域各部门相互独立;相关企业间受时空限制和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协同性较差。从而使得整个供应链内部整合程度很低、供应链中各环节成员的利益分配也存在问题。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电子商务的日益推进,企业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相关企业之间在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方面的来往也越来越密切。复杂多样联系,使得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形成了一个功能层次不同的信息系统,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分配问题。

五、供应链管理构造流程中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

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范文2

关键词:供应链 直接模式 物流 资金流 信息流

一、供应链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日新月异,顾客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急速上升。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为了生存和发展,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价值创造手段,对于公司绩效有极大的影响。供应链管理的改善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收入。随着企业之间竞争逐步转化为供应链管理的竞争,功能完善且反映迅速的企业供应链体系将是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主导因素。

“供应链”这三个字对企业而言意味着10%-20%运作成本的降低,以及帮助企业形成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供应链管理,并逐年增加对供应链管理的支出。据调查,2000年以后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支出比例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供应链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科技的发展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通信和优化工具;另一方面很多知名公司在实践中证实了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其他公司竞相追随的局面。在我国直接生产成本仅占企业总成本的10%,而供应链成本却占总成本的40%。降低生产成本10%只降低了总成本的1%,而降低供应链成本10%则可获总成本的4%改进。因此,向生产要成本、要利润的空间非常有限,我们应从供应链管理着手,通过提升供应链效率,创造企业成本优势,增加企业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是用最低的成本,让客户在正确的地点获得正确的产品;同时在保证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将存货降至最低。换句话说,供应链管理希望合作企业之间及时传递需求变动的信息,积极协调各企业的流程,减少存货、降低成本,并及时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企业之间如果不采用快速流程法,就可能被时代所淘汰。供应链的价值与赢利能力密切相关,赢利越高,表明供应链管理就越成功。事实上,供应链中所有的信息、物品及资金的流动都会产生成本。因此,对这些流动元素的有效管理是供应链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供应链管理本质上就是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管理来获取最大价值。安利公司之所以能在直销行业取得巨大的成功,关键在于它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进行了非常科学、高效的管理,并从中获得最大的价值。科学的供应链管理可为企业带来多项经济效益。通过供应链管理整合,不但可以消除多余存货,节省仓储成本,更可提高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最终提高销售量;同时还可以降低市场风险,使合作伙伴取得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竞争优势。

1、可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价格是依据成本和利润而定的,成本不变,价格可变,商品制造商和供应商在确定利润和价格方面具有优势。但对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而言,价格则是由市场和消费者来决定,而不是由商品制造商和供应商来定。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成本是可控制的,利润来自价格和成本的差价。因此企业想提高利润,只能降低成本,而不能依靠提价。企业想降低成本可通过生产环节、原材料环节、运输环节等加以控制。

2、可减少资金投入

企业运营应尽量减少投入,减少库存。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快速生产,合理销售,减少存货,可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使企业获得长久收益。如果企业通过大量库存的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不仅占用了大量资金,而且还会使企业承担市场销售风险。大量的库存可能会造成商品的滞销,而一旦滞销就会使企业蒙受损失。要做到减少投入,可采取相应措施,如尽量使工厂网络合理化,减少从定单到现金的时间以改善物流绩效等。

3、可增加企业收入

企业增加收入,可以通过减少库存、缩短发货时间、改善服务水平等途径获得。通过供应链管理,可同时改善服务与降低库存。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在两年时间内,通过进行供应链管理,关闭了全球六个仓库,改为从新加坡成立中央配送中心向顾客空运微型集成电路。该措施不仅降低了销售成本2.5%,缩短交货时间47%,还增加了34%销售额。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可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有效改进服务水平,最终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总之,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可获得多方面的收益。据调查,企业在供应链领域具有优势,其市值会高于行业平均水平7%-26%。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凭借提品、服务和信息来为用户提供价值,并能出色地管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全部业务流程。随着企业之间竞争逐步转化为供应链管理的竞争,科学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将是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主导因素。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直接模式的业务发展在中国才刚刚起步,针对直销企业的供应链研究很少,目前尚无完善的直接模式供应链管理理论。许多大型直销企业通过借鉴供应链管理及第三方物流理论,对供应链管理不断调整,使之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供应链的研究现状

⑴ 供应链理论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企业常将原有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自己集中资源发展核心能力,通过和其它企业战略联盟占据市场竞争的主导地位,这称之为“横向一体化”思想。从原材料供应商到生产企业,再到批发商、零售商,最后到消费者,形成了一条链式结构,就是供应链。借鉴军事后勤的管理理论,人们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理论。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一种模式,采用系统论的观念和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管理,是一种整体优化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理论发展至今:强调敏捷性,关注如何提高响应客户的速度;强调为客户定制产品和服务;强调与上下游企业的整合。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应用,使原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零售商组成一个联合体,在链中每个企业都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供应链理论已成为企业物流管理主导理论之一。

⑵ 供应链实践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应用供应链理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从中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美国的经济繁荣与该国重视供应链管理,努力提高供应链效率紧密相关。

⑶ 直销企业与供应链

中国直销市场的日趋成熟让一些大型直销企业敏锐地意识到:未来市场上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它们纷纷将供应链管理作为其核心竞争力,规划物流渠道、构建物流设施、并努力打造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物流配送体系,从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2、第三方物流的研究现状

⑴ 第三方物流理论现状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买卖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用自己的物流服务、设施设备为买卖双方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科技革命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的主导形式。第三方物流的目标是物流过程合理化,追求物流费用节约。

⑵ 第三方物流实践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同时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

⑶ 直销与第三方物流

直销企业多经营日化行业产品,价格竞争激烈。企业如全面自营物流势必增加车辆、仓库、搬运设备等投入,并增加大量管理人员,管理成本过高;而第三方物流擅长干线运输、仓储、装卸、分拣、配装等物流工作,因此两者有广泛的合作基础。以顾客为核心、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直销企业物流的服务原则,若不能提供第三方物流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那么优质的物流服务将难以实现。

三、对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启示及建议

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企业要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只能通过成本优势或价值优势来取得。一个既无成本优势又无价值优势的企业只能属于前途渺茫的企业,必将走向衰亡。科学的供应链管理将最终使企业拥有这两个优势,世界500强企业都具有一流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而反观中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我国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1、建立全方位供应链战略

由于供应链活动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抓好供应链管理,首先就必须针对经营环节,找出关键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我们要把供应链管理提升到战略地位,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对企业内部业务及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综合一体化的供应链。安利(中国)的储运成本仅占全部经营成本的4.6%,这在物流界可谓是一个奇迹。安利降低物流成本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建立并成功运用了全方位供应链战略,具体包括:非核心环节通过外包完成、仓库半租半建、核心环节大手笔投入。

2、大力加强供应链管理的软、硬件基础建设

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应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手段现代化和管理规范化。手段现代化是指物流配送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储运设备和运载工具,如立体仓库、旋转货架、自动分拣输送系统、悬挂式输送机等高效、多功能的物流机械。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增强物料搬运能力,应不断地开发各种类型的物流机械设备。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直接反映物流系统的能力和水平。物流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是指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及技术水平。

3、加速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既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也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点,实施供应链管理就要实施数据库系统的共享、加速Internet的商务发展,加速发展第三方物流。

综上所述,先进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加强企业供应链管理工作,不仅是开拓市场,扩大需求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降低成本、完善服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与竞争能力的长远大计。安利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先进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并以此在市场中不断占据先机。作者希望安利优秀的供应链管理能带给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一些借鉴,从而优化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真正挖掘出“第三利润源泉”。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汪欣华.安利(中国)直销企业物流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3]许绍明.安利物流:迈向管理新时代[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5(8):21-22.

[4]王保新.用供应链打造价值优势[J].电子商务世界,2004,23(12):58-59.

[5]曾繁荣.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J].财商业研究,2004,15(6):45-46.

[6]杨鹏.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外包服务[J].信息与电脑,2000,26(15):52-53.

[7]金江军,潘懋著.现代物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立喜.第三方物流的产生、发展及其运作方式[EB/OL].56net物流网,2001-06-23

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范文3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系统;轨道交通;供应链管理;设计

中图分类号:TP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6-6410-03

随着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城的基础设施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已经步入了大规模建设阶段,轨道交通行业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虽然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绩,但是随着运营的变化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从而达到提高管理系统运行效率、充分满足乘客需求的要求,轨道交通行业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1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特点

轨道交通行业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是集合了现代通信技术、电子科技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技术等多种先进手段与一体,以实现信息数据的收集、传输、共享、处理和存储为目的管理系统,用最低的资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经营现状、获得最大收入。轨道交通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图1轨道交通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流程

1.1信息数据共享

企业资产管理以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为轨道交通行业的内外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从而有效提高业务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企业资产管理的信息数据共享功能能够将各个子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连通,真正实现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内部业务信息的统一管理和数据共享,从而稳固轨道交通行业在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1.2综合决策水平

企业资产管理通过数据挖掘、信息传递、智能控制的高科技技术,全面综合各个业务系统的信息,为轨道交通行业的列车运行控制、运行调整和硬件设备控制等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为决策者提供最为精准的信息,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选择正确的方案解决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列车综合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2轨道交通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2.1供应链管理的结构模型

供应链能够使得一切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相互结合同步,它作为一个综合一体化系统,能够完成从零件的采购、运输、处理、制造,知道最终产品投入到轨道交通企业的运行中去,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根据供应链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一般有一个处于核心位置的企业,对于供应链中的信息数据流、资金使用流和物品运输流进行统一的调度和指挥,所以,供应链的管理结构呈网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供应链管理结构

2.2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建设和提高,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快捷方便,能够将企业内部部门集成化管理,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响应需求速度迅速。但是,在我国部分轨道交通企业中,存在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仍然采用手工记录处理的方式进行管理,企业中信息计算的部门主要是会计核算、工资核发等,整个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并没有建立起来,造成企业与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传递速度较慢、界限分明、管理效率低下。

3基于ASP模式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供应链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3.1供应链管理模块平台的构建

本文设计的基于B/S结构的ASP供应链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网络连接各个轨道交通行业中的企业,使供应链上的各个用户能够提供远程协同服务,实现网络信息的及时共享、信息传递,并且对供应链中的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得供应链成本降至最低,且能够迅速满足响应需求。ASP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动态管理要能够广泛了解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中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策略,准确把握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组建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例如:库存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等,再根据不同企业之间的业务需求进行描述和建模,包括业务层建模、数据层建模和表示层建模。

3.2供应链管理模块的业务流程

通过对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的各项业务进行了解和统计之后,抽象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与实际工作中对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并且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与外部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依此作为实现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策略基础,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3.3供应链管理模块功能分析

3.3.1供应链采购管理系统

采购管理作为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之一,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采购管理的目的是在正确的时间通过正确的来源渠道购得数量最大化、质量最优化的原材料,采购管理是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一座桥梁,用来进行生产需求与物资供应的沟通联系,如果想实现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加快整个供应链响应的速度,就必须加强对供应链管理系统中采购管理的合理建设。

3.3.2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系统

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之间只有建立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系统,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从传统的管理方式向供应链管理方式转变,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与轨道交通企业之间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企业资源能够通过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进行紧密结合,成为轨道交通企业制造生产的良好资源。

3.3.3运输调度管理系统

运输调度管理系统是对客户需求的产品的附属信息,例如产品编号、产品数量等进行统一的调度和配货,最后进行货物运输,运输调度管理是保证供应链中物流有序、快速进行的基础。

4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就是将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成员集合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各个企业成员分担着不同的工作,组合成为一个战略协调发展的有机团队,由此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利益,本文结合轨道交通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设计了一种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之间的ASP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节约了资金成本。

参考文献:

[1]左春荣,石云.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方案[J].现代管理科学,2007(5).

[2]王晶,李伊岚,孙海燕.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管理学报,2007(2).

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范文4

【关键词】旅游客运;供应链;核心企业

中图分类号: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151-01

中国旅游客运发展了20余年,成就与问题并存。一方面,表现为旅游各要素组成部分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旅游发展越来越迅速,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表现为旅游各要素组成部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的同时却弱化了旅游各要素组成部分彼此之间合作能力的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当前旅游企业效益较低,市场集中度不高、游客利益受损、旅游供应体系集成化、系统化程度不高,旅游客运整体竞争力水平偏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引入可以从理论上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

一、旅游客运供应链的定义

可以将旅游客运供应链定义为:以旅游总集成商为核心企业,为满足旅游需求,通过对信息流、服务流、资金流的协调与控制,在旅游产品的设计,生产、组合、包装、到最终销售给旅游者的过程中,由旅游食、宿、行、游、购、娱各要素直接供给商及其他旅游间接供给商等共同构成的功能网络链条结构。

二、旅游供应链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于旅游供应链的研究

国外对于旅游供应链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旅游集成商“如何引导、鼓励供应商在经营活动中实施其可持续发展的规定和标准、监控供应商行为等方面。”旅游供应链包括旅游产品供应体系中所有用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企业。此外,把垃圾循环利用、处理部门,环保部门纳入旅游供应链体系,从而构建了绿色旅游供应链的完整体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旅游客运供应链的研究起步较晚,部分学者认识到供应链客观存在与旅游客运而未引起业内人士关注,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认识旅游客运,从而从各个角度展开了供应链思想对旅游客运相关企业、部门运作的实际意义研究。目前为止,研究成果较少。国内目前应用供应链思想对旅游客运的有关研究,主要是从单体旅游企业的发展和行为角度对供应链下核心企业探讨、旅游客运供应链风险规避、旅游客运供应链构成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且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对于旅游供应链上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问题:旅游客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实施以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问题的研究匾乏。

三、旅游客运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要素

(一)核心企业

供应链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形成的一种网链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核心企业通过自己的企业规模及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融合力、协调力和领导力等影响着这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核心企业凭借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其他的供应链成员企业吸引在自己的周围,通过契约、合同等方式组织各节点企业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活动,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之所以加入供应链系统是基于能在该系统中获得最大化利益,因此,核心企业的一切活动必须围绕着降低总体成本,最大化成员利益,获取竞争优势,促进供应链良性、有序地发展而展开,其经营战略、运营手段关系着链上个成员企业的利益与供应链可持续性、发展性。

(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生在旅游客运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高度协调关系。合作伙伴是供应链存在和运行的最基本要素,是供应链的支撑,因此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在供应链管理思想下,核心企业在战略合作伙伴选择中不能只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选择能提供优质产品服务方面及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以此为准绳对合作伙伴进行评估、择优,从而保持供应链的持续性与竞争力。

(三)信息技术

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利益与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各要素企业关注的更多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减少并最终避免此类冲突,协调好各要素企业的利益关系是核心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之一。同时,供应链上各企业地域分布不同也会增加供应链的运作成本,降低供应链的效率。供应链管理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结合,通过建立多维立体式信息沟通方式,改变传统的单项沟通,以优化供应链管理。

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范文5

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使企业物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尤其体现在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信息化、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中。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逐步被认为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发现现在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企业在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开展供应链管理。

【关键词】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问题;对策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众多的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和扩大销售等方面的竞争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因此,许多企业将目光转向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竞争。因为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通过对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的改善和协调,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有力的支持,带来可观的利润。企业的竞争方式已由原来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管理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为企业所重视。

1 我国供应链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供应链管理的理念相对较为落后

在世界各大企业越来越注重供应链管理的推动作用时,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则相对较为落后。企业对供应链的关注还主要集中在供应商—制造商这一层面上,并没有考虑建立从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完整供应链,更没有考虑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等问题。

1.2 库存问题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用信息代替库存,也就是企业持有的是“虚拟库存”而不是实物库存,只有到供应链的最后一个环节才交付实物库存,那样可以大大降低企业持有库存的风险。但是,这些“虚拟库存”如何应对随机的市场即时需求,库存的“实效性”问题受到考验。

1.3 供应链整合程度低

供应链的整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内部整合,另一个就是供应链上企业间的整合,即供应链的外部整合。纵观我国企业供应链内部整合发展的过程,其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第一,重视程度不够,把供应链整合看成是纯技术的问题 ;第二,目标不明确,缺乏全面规划;第三,企业自身管理基础薄弱;第四,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模式的不完善。

1.4 供应双方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中的企业虽然拥有共同的利益,确没有形成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企业会把自己的成本或风险通过竞争转移至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企业间的竞争性大于合作性。信息共享、风险共担这些合作理念都没有在合作中充分地体现出来,没有实现真正的供应链合作。

2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2.1 减少供应链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电子商务是在由计算机、软件和通讯系统构成的网络中实现的。通过Internet 生产商可以不经由分销商或零售商直接将产品卖给消费者,消除了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了运输和销售等费用。企业之间交易的各种票证单据按统一格式在网上传输,能够快速的将需求信息向上游企业传递,实现无纸的计算机辅助订货,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

2.2 企业信息的传递更加的快捷准确

电子商务使企业的信息由直线传递变为网络传递,因此分销商可以方便地查看零售商的库存情况,制定购销计划,而不必根据零售商的订单来预测需求情况;制造商也可以访问分销商甚至零售商的库存数据,了解更准确的需求信息,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多重预测带来的信息失真。

2.3 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在电子商务时代,消费者可以对所需要的商品提出个性化、差异化的设计要求,生产商和相应供应商组成的虚拟联合体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共同完成产品的设计,然后组织生产,以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实时的网上新产品信息机制,以更低廉的方式吸引顾客,提高消费效率。

3 我国企业实施有效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建立健全先进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主要作用首先在于将供应链上的企业紧密地连 接起来,使链上的信息路线与产品的物理运动路线相一致,这样各个企业能够共享链上的信息,有效协调各自的行为。

3.2 提高供应链效率

首先,通过缩短补给供货期,管理者能够减少供货期间需求的不确定性,还减少了潜在的需求的不确定性。其次,管理者可以通过减少批量规模,提高运营业绩。减少批量规模可以降低需求波动性的幅度,从而提高效率。再次,管理者可以消除促销、实施每日最低限价的定价策略。消除促销也就是消除零售商的超前购买行为,使订单能够反映顾客的真实需求。

3.3 整合内部供应链,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首先,互联网技术为供应链所有环节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生产者、最终消费者和中间经营者都能够及时地了解供应链的全部动态,使供应链中任何多余的环节、不合理的流程与作业都能够被及时发现。其次,资源整合就是优化配置的决策,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信息、人力、财务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突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信息需求的最佳结合点,进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3.4 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首先,选择具有延续性和扩展性的合作伙伴。企业在进行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之前就应该对整个供应链有一个宏观和长期的规划,也就是说要考虑得尽量全面、具体,并且要充分照顾到供应链未来的发展以方便合作伙伴关系的升级,这也就是企业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其次,培养合作伙伴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合作各方在面向不确定的未来时所表现出的彼此间的信赖。通过发展相互信任关系,合作伙伴能够利用他们互补的技能减少交易成本,迅速适应市场变化。

随着人们对信息产业的重视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商务必将成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交流的桥梁,而居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的全新贸易方式,必将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因此,我国的企业应该向一些先进的企业看齐,先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然后建立适合于自己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对自己的系统进行实时的升级和维护,以确保它能够成为一个安全、开放的系统平台,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陈畴镛,于俭《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向欣《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中国流通经济.2004

【作者简介】

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范文6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绿色供应链 供应链竞争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的趋势,企业之间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由此产生了供应链竞争这一理论。改革开放后,国内的很多行业逐渐打开门户,走向世界,但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领域也从原先国内市场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单单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占有原有的竞争优势,必须同其他企业合作来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供应链,从而适应新的竞争发展需求。中国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怎样运作进行及面临怎样的关键点,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如何降低企业研究和生产成本,为企业的规划和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同时分散风险,“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都要围绕供应链管理这个点来做一系列的规划,打造一流品牌,提升供应链的品牌形象。

(二)研究现状综述

1.趋势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信息网络化,业务可视化,设计一体化,服务专业化,运输无缝化,大量定制化。很多企业服务的焦点已经发生了改变,从直接顾客资源转向终端顾客资源;通过提高供应链上所有参与方的总利润的方式来发展企业的供应链:从将业务外包转向与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业合作来壮大自身实力;将保护完善自身的信息和资源转向与合作伙伴共享信息和资源;将注重提高业务内部的有效性转向注重供应链整体的有效率的实施。

2.国内状况

(1)我国大企业供应链管理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

①我国大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

②我国大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程度较低。

③我国大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效益较差。

(2)我国大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落后的原因

①观念陈旧,困扰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

②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

③企业间缺乏信息共享,阻碍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

④物流标准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供应链管理的高效实施。

⑤缺乏人才,影响了供应链管理思想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二、绿色供应链

(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供应链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是人们立足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环境关系互动机制而衍生的产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在经济方面的具体化。企业就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受可持续发展思想影响较大的实体。

企业科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表现在:一是企业由传统的追求经济增长向追求经济发展的转变;二是企业利用各种资源由耗能型向节约型的转变;三是企业对污染控制由末端源控制向全面型控制的转变;四是企业竞争要素由四要素即资源、价格、服务、时效竞争模式向五要素即质量、价格、服务、时效、环保竞争模式的转变。

(二)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

1.优势分析

(1)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产品设计更加注重考虑环境影响的各方面问题,降低环境末端治理的成本,通过减少生产原料和最终产品来降低生产周期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使得消费者只用付出较低的价格就能得到更加环保、安全的产品。

(2)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会进一步改善和美化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不仅能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和环境,增强其工作安全性,并且会减少不必要的误工支出,又可使员工安全轻松地工作,从而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高,创造出更大的企业利润优势。

(3)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将环保融入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不仅能改善企业环境质量,提升企业自身的企业形象以及产品知名度,那么产品会得到更广大用户的选择。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扩大,企业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份额和商机;而对于金融系统他们更乐意对形象好,环保节能的企业提供长期的信贷。

2.弱势分析

(1)我国很多企业的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环保的意识。

(2)绿色供应链更加注重其产品周期内的设计、材料、工艺、包装以及回收过程这一整体过程,若其中一个环节没有达到要求,就不能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

(3)绿色供应链要得到有关环保部门政策上的认可和支持。

(三)创建绿色供应链的方式

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2.加强供应商的环境管理。

3.加强用户环境消费意识。

4.加强管理部门的环境执法。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杨红娟.绿色供应链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美国:Penguin USA,1995.

[4] 刘霞,李建明.我国大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

[5] 王北生.北京:中国培训,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