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教育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核心素养范文1
终身教育倡导没有局限性的教育模式,坚持动态教育和挑战性教育并行,其实就是对幼儿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解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及综合品格、素养的塑造,帮助幼儿在多元化的教育中拥有基本的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拥有正确的认知思维及发展观念,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的下一代。
二、终身教育下的幼儿教育途径
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应将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新一代为最终目标,以长远的目光选取适合幼儿阶段心智与能力、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教育内容,建立有效、科学的教育体制,采取适宜的组织和引导手段,为未来的社会培养具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养的儿童。
1.从终身教育角度建立和完善幼儿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整个教育工作顺利、正确执行的核心所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应以符合终身教育理念和视角的教育体制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支撑。新时期幼儿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应将幼儿作为教育体制建立及工作实施的主体,将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生命体验和主观感受作为整个教育体制建立和完善工作的重点与核心。另外,幼儿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应明确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成长特点和教育需求,以帮助儿童体验和感悟世界与生活、锻炼综合能力、培养综合素养为主要目标。幼儿园在广泛参考国内外幼儿园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育体制建立的成功案例,结合以往教育经验,深入了解和分析幼儿实际成长状况及能力、素养层次,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教育层次和不同的教育方向,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教育体制,并通过实际实施及时调整和修改。
2.终身教育视野下幼儿教育内容选取
在制定和完善合理、科学的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应选取合适的幼儿教育内容。任何体制和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内容直接决定了整个教育工作的基调,教学资源的充实与否关系到幼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和适应性。与幼儿认知及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的选取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应有针对性地从儿童所熟悉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及简单的社会活动中选取日常教育题材和主题。例如,教师可抓住幼儿对自然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大自然丰富的色彩、声音及味道对孩子们的吸引力,选取儿童普遍感兴趣的自然风景和现象,带领儿童郊游或者散步,或以简单、有趣的游戏作为教育内容。
3.终身教育理念下幼儿教育的组织和引导
幼儿教育的组织及引导即对学前游戏教育内容及框架的具体实施。影响教育组织及引导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是:儿童每日的学习时间、整体教育阶段、教师组织和引导方式等方面。教师可根据既定的教育内容和主题,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实施教育引导。
三、总结
幼儿教育核心素养范文2
的重要地位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幼儿园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更加注重价值观教育。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生涯的基础,要对幼儿进行教育启蒙,对幼儿进行教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幼儿主要活动场所的幼儿园,自然要加强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现在的幼儿多是备受关注、相当受宠的,导致幼儿对一些观念认识错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在幼儿园就要加强对幼儿的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包括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践行就是对优良品德的传承。
二、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幼儿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幼儿教育中的贯彻。首先,教师和学校的观念未得到改变,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够重视。其次,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对于幼儿只是简单的理论传授,没有对实践活动的落实,只是纸上谈兵,不能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价值观的内容。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美德教育中的地位不足,价值观应该引领着美德教育,是美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在幼儿教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幼儿教育对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结合上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展开了分析,以促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践行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集
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知识素养,传达给幼儿最准确、先进的理论。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价值观的内容贯穿到讲学内容中。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教育中去,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有利的成长环境。或许幼儿并不了解什么是价值观,也不懂价值观的内容,教师们要用浅显易懂的例子教育他们。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国学三字经、弟子规等的比重,培养他们体会传统审美文化的独特内涵,热爱我们民族优美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教师们要经常举办一些小游戏,主题活动,增强幼儿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一些优秀的优良传统。如我园在幼儿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就紧密地和集体教学活动相融合,老师们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创造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自编成儿歌“清幼小娃娃,拍手笑开颜,核心价值观,字字记心间……”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给孩子教唱,还利用集体教学活动在幼儿中间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等,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更好地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并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加深了对价值观的理解。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校
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环境对幼儿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要体现在校园建设之中。幼儿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幼儿园的良好环境可以促进价值观的进一步贯彻。可以根据幼儿园幼儿年龄的特点,科学地设计与安排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既突出核心价值观,又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学校的周围张贴一些标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好地发挥价值观的作用。注重为幼儿营造和谐、民主、宽松、愉快的精神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理解、信任的师幼关系,以良好的环境影响人,以生动的活动感染人,以积极的体验塑造人,以有趣的学习发展人。如我园在楼道内布置了礼仪墙,让幼儿通过动手剪礼仪卡通字,动手画礼仪卡通画等形式将“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以字画的形式布置成精美的主题墙,教育幼儿说文明语,做文明人,为幼儿营造了活泼、激励的学习氛围。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幼
幼儿教育核心素养范文3
关键词: 中高职课程衔接 《幼儿教育学》 课程体系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历史命题,是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人的提高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与核心地位决定的[1]。课程是职业教育提供的最重要的产品和服务,是学生能力建构的基础和依托。职业教育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实现的桥梁。《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这从反面强调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需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一定教育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能力的幼儿教师[2]。这就对中高职的学前教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学》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对于本课程的中高职衔接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幼儿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研究3至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学科,属于专业核心课程,对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起核心作用。
(一)中职《幼儿教育学》任务
中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基础理论,明确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形成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高职《幼儿教育学》任务
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两条线并举,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把教师的讲授、辅导和学生的自学,讨论、幼儿园见习与实习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幼儿教育基础理论的同时,形成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中职《幼儿教育学》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中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幼儿教育观,明确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促使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形成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2.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幼儿教育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幼儿教育观;(2)掌握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原则;(3)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4)掌握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5)了解幼儿园课程;(6)了解幼儿园如何与家庭、社区合作及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情感目标:(1)培养职业素养;(2)培养对幼儿和幼儿教育的责任心。
能力目标:(1)培养查找资料、选择资料的能力;(2)培养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正确认识和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既突出理论性的学习,又加强实践性活动,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师幼观、幼儿教育观、教育评价观,在了解幼儿园教育现状及当前教改的热点、新经验、新趋势的基础上,运用所学幼儿教育理论,正确认识和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2.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了解体、智、德、美目标在幼儿园的体现,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点;(2)了解中外幼儿园的发展;(3)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师幼观、幼儿教育观、教育评价观,明确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4)知道家庭、社区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家园、社区共育的策略与技巧;掌握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5)了解幼儿园教育现状以及当前教改的热点、新经验、新趋势(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6)了解幼儿入学前应做的准备,掌握幼小衔接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情感目标:(1)培养职业素养,树立专业理想;(2)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3)培养对幼儿和幼儿教育的责任心。
能力目标:(1)培养自学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查找资料、选择资料的能力;(2)培养小组协作的能力;(3)培养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分析和评价能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具体教育案例及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中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中职《幼儿教育学》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胜任幼儿教师专业岗位需求的基本能力,强调实用性、基础性,共有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安排见下表:
(二)高职《幼儿教育学》教学内容与要求
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强调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深化,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强调知识的迁移和贯通。因此,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两条线并举,共九个章节,每个章节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具体内容安排见下表: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法: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的实践应用打好理论基础。
讨论法:该法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理解知识要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内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发展思维。
见实习:学生以班集体为单位到幼儿园进行幼儿园见实习。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应案例或让学生收集相关案例,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评价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元考核评价模式,变单一的卷面考核为综合测评和卷面考试相结合。其中,综合测评占50%,主要从学生的课堂评价、平时作业、实践操作三个维度进行;卷面考试占50%,主要是期末考试。
(一)综合测评主要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具体的考核内容与分值分配:课堂评价20分、平时作业40分、实践操作40分,共计100分,折算计入总评。
(二)卷面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最基本的能力,形式为闭卷,分值100分,折算计入总评。
(三)期末成绩=综合评价×50%+卷面考试×50%。
新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传统的单凭试卷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注重过程性评价,重视平时的学习积累和实践操作的训练,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情感、体验。
通过对中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要求与内容的研究,找到中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的侧重点:中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注重的是幼儿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胜任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的基本能力,强调实用性、基础性,够用即可;高职《幼儿教育学》课程注重的是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强调知识的迁移和贯通。
参考文献:
[1]张健.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
幼儿教育核心素养范文4
一、幼儿数学教育的特点及原则
(一)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
1.在操作中学习
幼儿学习数学主要是通过完成各种动作,在动作中获得协调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这对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不可或缺,尤其在幼儿学习数学的初步阶段,外部动作能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对应。
2.借助表象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内化
幼儿最初通过动作来理解物体之间的数学关系,但是头脑中的抽象数学概念要通过内化来形成。表象即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的头脑中呈现出来的事物的形象,它是事件或物体不存在时的一种知识表征,幼儿在表象的帮助下完成内化过程。
3.通过经验和体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大多抽象,难以直接理解,对于尚未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幼儿来说,他们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要依靠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触摸、把体,获得具体的经验和体验并获得数学概念的理解。可以说儿童获得的经验约丰富,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力越强。
(二)幼儿数学教育的原则
1.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早已指出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和演练对儿童获得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幼儿数学教育要坚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的原则,一方面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经验范畴中生发出来;另一方面表现在教育时机和教育场合可以是生活的任一场景,使幼儿意识到数学是一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增强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幼儿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些目标的实现显然离不开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3.幼儿自主建构
幼儿自主建构即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获得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自己构建知识结构网络。这一原则要求幼儿教师要为幼儿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不可代替包办。
4.重视个别差异
个体的发展和成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个别差异性,每个幼儿的先天物质条件和后天成长环境不同,使得幼儿的学习能力也不同。幼儿数学教师的教学应当充分考虑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对于需要特殊照顾的幼儿
二、幼儿数学教师的必备素养
幼儿数学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概念多,对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和教育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然而一份对幼儿数学教师的调查显示,对于幼儿数学知识体系中的数、量、形、逻辑四个领域的知识,全面掌握的教师仅占40%,在教育理念方面,有30%的教师认为自己只需具备初中数学知识就够了,32%的教师认为数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当前的幼儿数学教师在观念上和能力上都与理想状态下的幼儿数学教师存在一定差距。实际上,必须具备相应的素养才能做好幼儿数学教育工作。
(一)教学设计的能力素养
幼儿数学教学的设计包括准备教案、教具、设计教学活动或游戏。以往的幼儿教育研究总结到幼儿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一大难题就是准备教具,为此,一方面,从事幼儿教育的机构要保障教具的购买不受资金问题的阻碍,另一方面,幼儿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尽量避免需要使用复杂教具的活动,还要在平时和幼儿相处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幼儿的喜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果能充分贴近幼儿喜欢的主题,教学活动将事半功倍。
(二)组织游戏的能力素养
一是编制游戏的能力。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数学知识尽可能地融入游戏中,让幼儿通过玩游戏,无意间获得数学相关知识和概念。二是组织游戏的能力。幼儿教师在编制游戏之后,还要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号召幼儿们参与其中,对于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幼儿教师还要有能力随机应变,快速处理,让幼儿在一个愉快,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获取数学知识。
(三)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素材的能力
幼儿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因此幼儿教育必须与实际生活紧密衔接,幼儿教师要善于发掘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好恶,针对性的选择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场景教学,帮助幼儿养成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的能力
幼儿教师担负着为幼儿的终身学习习惯与能力打下基础的任务,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幼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教师的教育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幼儿后续学习的进行。可以说幼儿教师比其他学段的教师更需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知识、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三、提高幼儿数学教师教育素养的对策
首先,幼儿数学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理解并将这些知识外化为教育行为,用先进的理念和行为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幼儿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途径主要有阅读前沿教育研究论文、书籍、刊物等;积极参与幼儿教研活动,与幼儿的家长进行定期的沟通,一方面向家长反馈幼儿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亮点,另一方面通过家长的讲述了解幼儿的性格特征和能力爱好。
其次,幼儿数学教师要重视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不仅要使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符合幼儿数学教育的需要,还要在此基础上扩大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扩充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数学教学能力的提高还可以通过向同行交流探讨来获得,毕竟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亮点,老教师可以学习新教师的灵活创新,新教师可以学习老教师的扎实严谨。
再次,幼儿教育机构要在提高教师素养方面做出实际性的努力,比如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机会,培训要包括文本式的、案例式的、实践式的,从而使教师对幼儿教育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并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措施避免。还可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机构的做法,对优秀的幼儿数学教师要充分鼓励并在机构内发扬。
提升幼儿数学教师教育素养的方法不拘一格,只要教师能饱含热情、充满爱心、认真好学、乐于交流,从幼儿当下的快乐和未来的发展考虑,就能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忠忱.幼儿的智慧来源于动手操作[J].艺术教育,1993(3).
幼儿教育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背景综述
通过教育部所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文件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提出了幼儿园教师需具备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幼儿教育的规范化。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也是幼儿园教师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积极向上的专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专业素养的核心,也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内在动力;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必备的前提,其完整的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专业性的(幼儿生理知识、幼儿心理知识、幼儿教育知识)和通识性的(文化知识、科学知识、艺术知识);教育实践和组织能力是保证幼儿教师科学地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灵活运用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
提高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素养的必要性:
(一)符合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取决于高质量的教育条件,高素质的合格教师。
(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新的教育方式层出不穷,如蒙氏教育、双语教育等。幼儿园教师能够运用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开展教育教学,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及全面的专业素养。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创造性,具备刻苦钻研的精神,将丰富的教育知R和技能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专业化教师的要求,引导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三)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要求
幼儿教师教育的对象是这3~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是一个的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一旦受到创伤,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把握孩子的关键期,用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去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因素
1.重视专业技能,忽视理论知识
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艺术类的专业课程(钢琴、舞蹈……)比较感兴趣,把精力放在专业技能上,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采用死记硬背,不会活学活用。
2.文化课水平不高,存在偏科现象
学前教育学生在初中或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成绩不理想,学习能力差,文化知识水平不高。
(二)教师自身素质
1.教师素质不同,教学方式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课堂教学遵循的教学流程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评价和总结。采用单方面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太过机械、呆板、单一,缺乏创新。
2.非专业教师
非专业教师只就理论讲理论,缺乏专业的学前教育知识、幼儿教育经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经验,对于幼儿教育技能的教学也不够细致。例如:物理专业教师教授幼儿科学教育这门学科。
(三)学校的管理方式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忽视了教学实践和实习的教学,导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薄弱。
2.教育实习课程时间短、形式单一
理论课程多,实践类课程少。学前教育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
(四)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偏见
民众对学前教育专业存在偏见,认可程度低。部分家长认为幼师带幼儿唱歌,跳舞就可以了。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素养的途径
(一)深化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有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严格学生技能考核,在考核中,采用三名专业教师现场考核认定,建议基本功合格与毕业证发放挂钩,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幼师学生的综合能力
1.专业理论能力
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采用实例分析法、讨论法、自学法、模拟运用法。如分析教育实例,制定活动计划,角落美化,指导游戏等。
2.音乐弹唱能力
耐心指导――纠正不足――课后巩固。
3.舞蹈创编能力
根据学生的素质状况,把基本组合与舞蹈创编结合起来,确定新的舞蹈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习教学中,引用幼儿园舞蹈教材,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才能。
4.绘画手工能力
在课堂上注重手工能力的发展,学生作品收集起来,定期展出,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音乐表演能力
纠正不良的歌唱习惯,运用新的教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声乐入门阶段――学唱新歌阶段――技能拔高阶段。
(三)通过第二课堂和晚自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的爱好及技能水平,把学生分成不同组。指导教师做好可行的计划,定目标,写纪录,循序渐进地进行因材施教,充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每个学期可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如:手工制作、简笔画竞赛等。
(四)充分利用教育见习与实习,检验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育见习与实习是检验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途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理论知识后,要付诸于实践。在实习中,教师组织学生制定教案并批改,可采用学生的手工作品为教具、设计相关课程的内容,对实习情况加以指导。促使学生能够组织好幼儿一日活动。把实习中学生的优秀课录下来,为以后的学生做观摩、分析用。实习结束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写实结。及时组织学生开了实结会,谈见习与实习的感受,及时找到差距与不足,反馈到课堂教学中去。
(五)深入开展模拟学前教育活动
模拟学前教育活动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前进入教师角色之中,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教学能力及管理能力。学校可以将一周的某一天定为“模拟学前教育活动日”,让学生自愿两人结组分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之后两个学生分别以班主任的身份给学生布置一系列工作,开设专题班会及处理班级各类事务;以学前教师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如:带领学生进行跳舞、游戏、做手工等活动。
四、结语
目前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要达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向幼儿园输送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就必须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摒弃旧有的教育思想,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条件和现状为基础,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比如,根据本园的情况创设本园特色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幼儿教育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
参考文献:
[1]任枚卿.从专业认同看中职学前教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兰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2015.06.20.
[2]吴洁.浅谈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素养及提高途径.新西部(理论版).西华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南光.2012.07.20.
[3]左瑞红、李峰.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大庆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2012.8.25
幼儿教育核心素养范文6
关键词: 整合课程 幼儿教育 语言教育
整合课程理念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教育内容涉及语言、音乐、美术、体育、生活常识与计算等不同的部分,涉及多个领域。新的幼儿教育纲要更明确了幼儿教育的新内容与新目标,鼓励教师创新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活动。幼儿教育应当将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基于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对多项内容进行整合,利用整合课程的模式,优化幼儿语文教育。
一、整合课程下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整合课程衍生出分科课程
在整合课程理念出台时,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分领域开展幼儿教学活动。在幼儿教育理念创新过程中,没能正确理解整合课程理念,使得整合课程活动从全面性的教学活动变成分科教学活动。在语言教育中,幼儿教师在设计整合课程时,认为语言教育的内容不够突出,需要加入更多的语言教育内容或者增加语言教育的时间。有的教师过于追求综合课程中各个领域知识的平衡,增强了课程的分科性,不利于整合课程的发展。
2.形式化整合弱化语言能力培养
为了突出幼儿教育的现代化,许多幼儿园为了应用整合课程而整合课程。在组织幼儿主题活动时,为了完成整合课程任务,一些幼儿教师会将语言、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的内容拼凑到主题活动中。教师根据主观理念对各领域内容进行组合,活动看起来有静有动,十分科学,但活动之间缺少连续性,并不利于幼儿在活动中发挥创造力,导致语言教育的功能有所弱化。
3.整合课程的全面性不足
整合课程下的幼儿语言教育应当重视学生横向能力与纵向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整合课程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也要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师往往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语言教育的背景,这样的活动只利于幼儿横向语言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其纵向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整合课程下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
1.加强科学整合课程观念的建立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具有生活性与娱乐性,每一个领域的教学活动都具有其他领域活动的特点,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将各个领域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利用幼儿园、社会与家庭的资源成为必然趋势,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就是对课程的一种处理。当代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建立科学的整合课程理念,既要坚持整合课程的理念,对各个教育领域的内容与资源进行挖掘与利用,又要重视语言活动的实施,对综合活动进行利用。在整合课程背景下,开发其他领域活动的语言教育价值,才能保障语言教育的质量。
2.重视语言教育的语言优化作用
语言教育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在整合课程中,语言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整合在一起,这就使语言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育限制。语言活动可以以综合活动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这对于幼儿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幼儿教育中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让幼儿在语言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语言观念,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整合课程活动能够给幼儿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提供不同的语言内容。比如“我是小画家”的综合活动,教师引导幼儿作画,可以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交流颜色的选择,利用学习环境和学习中的平等地位,让幼儿与同伴交流。在过家家游戏中,教师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学习音乐作品,进行体育锻炼,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使用语言,有利于突出语言教育核心地位。
3.加强语言教育为必要部分的活动体系建设
在整合课程背景下做好幼儿语言教育,需要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重视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到综合活动体系中。对幼儿教育活动的各要素进行多样化整合,是整合课程理念的重要观念。将语言、艺术、科学、社会与健康等各个领域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在综合活动中体验知识、探究知识,才能促进语言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将语言教育融入到整合课程元素中,与每一个领域的活动形式联系起来,促进语言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会让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三、结语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具有全面性,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在整合课程背景下,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建立正确的整合课程理念,组织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活动,对多个领域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只有教学内容科学、教学方法有效,才能让语言教育的开展更加顺利,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马雪琴,马富成.整合课程状态下的幼儿语言教育问题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6:88-90.
[2]汪可沁.整合课程背景下幼儿语言教育的探索[J].才智,2009,36:24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