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模式采购管理优化横向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企业采购管理大多注重企业自身情况,这种背景下进行的采购活动主要依赖采购申请单进行,这样就使得企业与供应商在短时间内有了恶性竞争关系,无法建立长久相互合作关系,无法对市场变化进行迅速适应,导致企业的创新受到影响[1]。当前由于综合环境的变化,市场逐渐向国际化发展,逐渐兴起了供应链理念,企业管理模式转向横向一体化后,开展供应链管理现在越来越变为企业用于竞争力提升的一个方法[2]。当前企业都掌握了采购职能的意义,知道注重采购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采购管理发生的服务、质量以及成本都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会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形成影响[3]。采购职能促使企业从供应链角度重新思考,所以企业迅速响应市场的能力以及采购效率能得到显著提升。

一、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

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采购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提升了对采购管理的重視程度,很多企业都积极建立起专门管理采购的组织,采购管理被传播的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定量、JIT订单驱动、战略采购以及供应联盟[4]。现今越来越注重研究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开展高效进行的方法,这也是减少供应链成本,促使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为企业开拓新兴利润源的有效措施。

1.采购管理特征

企业在当前供应链模式下,采购可以成为企业价值链的支持性活动,具备了更为实际的意义,也就是采购现在有了增加价值的作用。采购管理处于价值增值背景下,所以一步步成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也改变了传统采购方式以及策略,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新背景下,订单驱动采购慢慢的取代了库存采购。为了从整体上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保证信息的动态共享,促进战略合作关系的长久建立,保证合作的进行具备承诺、弹性协议以及信任的前提,经信息共享和写作,促使供应链运作逐步变得更为同步、精细化。订单驱动采购以用户需求为前提,有了需求后就生成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又驱动供应商,这种就叫做准时生产(justintime,JIT)订单驱动形式,能够保证用户的需求及时得到供应链的满足,并且还可以促使库存成本最大程度的减少[5]。

新背景下,采购管理的重点慢慢放在管理外部资源,准时化理念出现之后,以往依据库存的采购活动出现了改变,使得提高了企业采购弹性和市场响应能力。不过这样的变化也需要增加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以及信息共享。经整合供应链上游以及下游资源,形成多层次的供应商网络,对外部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逐渐完成供需合作新模式的建立,确保这一模式能够实现质量的统一控制。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以往简单买卖的供需关系逐渐转变为战略合作关系。之前供应、需求企业只是买卖关系,所以如果面对全局性、战略性供应链上的相关问题,就会没有办法得到有效解决。但是现今的采购模式是基于供需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样众多问题包括谈判耗时、采购成本、风险、库存等具备了解决的方法。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之后能够使供应链企业互补或共享资源以及信息,双方的成本都能够慢慢降低,同时服务质量也能提升,最终实现整体效益的有效提升。

2.采购战略

横向一体化是如今供应链主要的管理思想,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足够的内部资源,那么其应该在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项目中集中优势力量,对于不是核心的业务,可以通过外包形式向其他企业分散,并与业务伙伴建立战略层面的合作关系。基于这种管理思想,企业采购管理具体包括联盟、外包战略。

(1)联盟战略:由于处于全球化环境下,所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以传统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形式已经被淘汰,逐渐转向为双赢、协同竞争以及协同商务的运作模式,逐渐形成服务商、经销商、制造商、研发中心、供应商以及客户组成的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6]如果企业进入的供应链规模越大,则其运作的效率也会更高,同时企业的生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也会相应更强。当前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模式中的采购行为,其中心是供应商,导向是企业需求,供应链将全部合作伙伴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网链结构,最终成为竞争力很强的战略联盟。供应链网络中的合作伙伴一定要保证相互间足够信任,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网络中对各类知识、信息以及数据准确、开放、高效的传输,这就是所谓的透明性。保证供应链的透明度,能够促使合作伙伴联盟关系更为紧密,能够更有效监控好流入物流,监控好订单实现过程,对订货的承诺进行更有效的履行,最终促使渠道整个库存水平得到提升。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也就是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合作在不断的加深后,双方的合作形式也从基础的收集信息转变为决策制订。双方信息共享程度以及合作程度的增加,其会相应形成更多的经济价值,同时最后会以非线性的方式呈现为更为快速的增加。

(2)外包战略:简单来看,外包就是将自己做不好或者做不了,或者别人能够更便宜的完成、做的更好的事情放手让别人去完成,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向外承包企业中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属于一种新型经营理念,它的出现使得企业需要重组现有模式,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外包出去的非核心业务也可能出现新的商机。以往管理模式纵向一体化不再能够和现今竞争全球化、投资成本高、技术更快更新的制造环境相适应,当前企业对于高价值的生产模式更为看重,追求革新、灵活性、专门知识以及速度。[7]企业进行业务外包后将全部企业资源都集中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即在企业专属的知识以及技能上集中更多的企业资源,另外将同样重要并不属于核心的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同时注重和外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样企业就能够将自己企业的整体运作不断提升,同时还可以减少相应的投资。

3.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方法和变化情况

采购职能以往的采购管理中多比较被动,首先一般是由企业管理层制定策略,然后企业采购人员直接根据制订好的策略完成采购相关工作。现在到了采购管理的交易阶段,对采购成本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企业采购不仅注重价值,还注重质量,通常实现方式包括间接、直接、多源、竞标等集中采购方式。当前由于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逐渐应用写作采购、电子化采购、准时之采购等方式,这种时候企业不仅关注采购的价格,同时注重控制采购的成本以及总成本。当前逐渐有更多的企业逐渐开始从战略角度开始采购行为,做好采购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供应链创造价值这一功能得到实现,同时相应出现了新型采购策略,具体有联合采购以及供应商整合采购等几种。

二、新背景下采购管理的优化措施

1.优化采购流程

采购流程是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流程有没有保证合理设计会对采购成本以及企业绩效形成比较直接的影响。传统的采购流程不适应当前供应链管理模式,所以必须进行重新的优化设计,尤其是要与客户需求快速响应这一目标相适应,与持续变化的外部环境相适应。采购流程运行的高效需要重组传统采购流程,改进传统采购流程的信息化程度。重组采购流程首先需要对内部采购的流程以及标准进行统一,强化各个部门的协同以及合作,且要保证企业与外部客户,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相互的良好沟通,保证获取一致的采购信息,使得整个流程中有效、快速的完成信息传递,对采购运作机制实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此外,还要进行信息化改革,应用共享数据库、网络技术、先进计算机设备、电子商务等促使信息传输质量以及效率得到提升,减少信息传递中出现的牛鞭效应,实现对市场客户需求的迅速响应。

2.优化采购成本

基本供应链管理模式,将交易的决定因素放在低价格上是不合适的,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如果需要获取竞争优势,必须从总的供应链角度考虑,使成本得到降低。最重要的是基于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战略重建采购成本的朝鲜,将采购成本管理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保证和供应链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战略合作,最终实现采购成本的优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三、结束语

当前新环境下促使企业竞争上升到供应链上,供应链管理前提下的采购管理,实际是将采购作为策略,将其立于供应链环境下进行设计还未考虑,将供应链管理要求中的集成性、同步性、协调性体现出来,确保供应链运作的精细化以及同步化。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做好采购管理工作是当前企业必须接受的挑战,所以企业应该正视挑战,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继昌.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策略——以小米科技为例[J].中国商贸,2014,(13):107-108.

[2]宋之好.浅谈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地位的变化[J].时代经贸,2013,(03):29.

[3]尚佳,郑玉香.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分析[J].物流科技,2014,(02):82-84.

[4]杨琳,李斌,李晶等.论述基于现代供应链管理的中小餐饮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6,(15):203-204.

[5]张璨,朱玉杰.基于供應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评价指标研究[J].森林工程,2014,30(04):182-185.

[6]姚芳虎.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钻井企业采购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5,7(25):51.

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内容范文2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模式研究

一、引言

采购环节最为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关注。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一直都是认为,采购工作其实就是以最低的价格为企业购进原材料和所需的服务,为企业正常运行提供支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依然还是将采购管理关注的重点放在价格上面,对于完全的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会非常不利,而是应该以对采购的总体成本作为出发点,从商品的质量、交货的时间、库存的管理以及资金的合理分配进行管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供应链的管理的概念也就逐渐出现在市场上。实际上,“供应链”就是将原材料经过零部件供应商购买材料,交由生产厂商进行生产,转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转卖给供应商,最终交给客户投入使用这样一个过程。但是供应链管理则是把这一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点都作为管理的对象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进行管理周期比较短,效率也比较高,竞争强,对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对于降低企业的成本以及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十分有利,所以越来越多的被各个企业应用。

二、传统采购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区别

1.管理方式不同

传统的采购模式是企业根据库存的需要,供应商之间进行招标竞价的方式,最后选择报价比较低的供应商进行产品供应。通过这种方式对库存进行管理,比较容易造成信息失效或者是信息失真,与此同时还会引起供应商之间进行竞争。供应链管理则是把供应链上面的每一个点都看作是整体进行处理,关注每一个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供应链实施管理也就是对整个过程进行管理,依照订单来进行供应。

2.管理效率不同

原始的采购模式,采购方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利益,会对很多的信息进行保留,不公开,为了能够在谈判时争取主动地位,所以在议价的过程当中会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库存管理也只是能够对企业现在的情况进行评估,不能够依照市场情况进行判断,一旦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就会对造成影响。供应链管理则是采用订单式的管理模式,去除了传统的买卖双方之间进行询价、议价、定价的繁琐的过程,这样节省了成本。与此同时,采购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也是逐渐从单纯的采购工作向和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进行沟通的过程,这样能够保障双方及时对信息进行反应,提高工作效率。

3.需求双方角色不同

传统的采购模式,供需双方之间经常都是根据双方需要临时建立关系,双方之间没有经过了解,在采购过程当中也比较容易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种合作将会为企业创造问题。但是供应链管理时对企业的生产管理作了整体的规划,设定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的长期的合作的关系,这样做能够使供求双方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应对,积极解决。

三、新环境下采购管理的优化

1.优化采购流程

采购流程作为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采购流程进行合理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采购成本的高低以及企业所创造的绩效。之前的比较传统的采购模式不能够及时的去适应当代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因此必须要进行重新的优化设计,特别是在对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上进行适应,与经常发生变化的外部环境之间相适应。采购流程的高效运行需要对传统的采购流程进行重组,将原始的采购流程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改良。对采购流程进行重组需要统一内部的采购流程以及标准,强化企业当中每一个工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且还有保证企业和外部客户,企业和供应商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保障所获取到的采购信息是一致的,使在整个供应链上能够对信息进行高效准确的传递,优化采购运行机制。除了这些之外,还应该对信息进行改革应用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高质量以及高效率的传递,实现对市场客户之间的需求进行快速的回应。

2.优化采购成本

对于供应链的管理模式,把能否进行交易用价格的高低来进行衡量使不合适的,对于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在竞争当中获得优势,必须要从总的供应链出发进行考虑,尽量的降低成本。把采购的成本尽量提高,提高到做高端战略高度,保障与供应链企业之间能为能够给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将具备优势的资源进行整合之后,进行战略合作,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采购成本的最优水平,进而促进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对采购部门实行绩效考核

原始的采购部门都是根据生产部门所递交的采购方案进行采购,完成相应的采购任务,对他们实行绩效考核将侧重点放在了考勤的考核上面,而不是对所创造出的实际的绩效进行考核。在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之下,采购部门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在对所需材料进行选择以及采购方案的实施上,都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实行绩效考核的内容更多了,考核内容由原始的考勤向为企业所做出的贡献转变。实际上,进行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让采购部门在这个过程当中对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为企业发展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4.形成供应商评价机制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当中,供应商是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下的,假设供应商出现了问题,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所以,供应商的好坏对于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不再是单单用价格来选择,质量才是重要的指标。不仅仅包括产品的质量,还有管理以及技术的质量。还有就是在这个体制当中还应该有一些对于企业的激励机制,以保证供应商能够更加高效的为企业进行服务。

四、结束语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做好采购的管理相关工作是现在企业必须要去面对的挑战,企业需要正确的去面对挑战。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然.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张璨.基于供应链的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

[3]王健.石油企业EPC总承包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5.

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内容范文3

关键词:供应链;采购管理;竞争优势

采购管理就是对采购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做到保质、保量、经济、及时地从外部获取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物品和服务,以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采购管理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具有保障生产的基本职能外,还是企业了解市场动态信息,获取外部知识,与供应商建立互惠互利关系的桥头堡。供应链的大潮在当今的企业界势不可挡,现代市场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之间的抗衡。

一、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的新特性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就是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的采购方式有别于传统的采购方式,其呈现出以下的新特点。

(一)采购信息的公开性。供应链管理是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时代的产物,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资源的集成为前提,实现了采购信息的公开化。采购业务的实现,是通过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采用有效的信息而建立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的。信息化的采购扩展了企业的采购面,加速了信息的传递。采购信息化及采购信息的网络化获取,极大的丰富了企业信息的获取数量和信息的获取质量,降低了获取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供应商管理信息化则是企业通过网络技术将供应商信息与采购信息连接起来,通过信息畅通来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

(二)采购程序的透明性。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采购是一个相对标准的程序,在当前竞争的社会,采购越来越多的受到企业的重视,采购程序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个规范的流程,整个采购程序对企业来讲是透明的,是一个必需接受监督的过程。

(三)采购选择的广泛性。供应链环境下,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商的选择具有更广阔的范围,由于信息获取的公开性,使得有更多的供应商可供选择,根据需要采购的物资,既可直达源头,寻找生产商,又可根据费用情况,选择经销商,采购可以有多种选择,只要以总成本最优为原则进行考虑即可。

(四)采购过程的延展性。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以采购的过程为管理对象,通过对采购过程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统一控制,以达到采购过程总成本最优的目的。这里采购过程的管理已经不是企业自身采购过程的管理,而是延伸到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产品,是对整条企业供应链的管理。

二、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整条供应链的作用,必需保证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是高效运作的。因此,我们必需根据供应链的要求来进行采购管理,做好采购的基础工作,进行有效的采购管理,发挥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最大竞争优势,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取得先机。

(一)帮助企业控制采购成本。采购成本的杠杆作用显而易见,采购是成本控制中最有效的部分。许多管理者在控制成本时,常常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管理费用上,这样会带来人员素质下降、管理水平降低等副作用。相对而言,在采购成本中下功夫,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引进新的供应商参加竞标,寻求替代原料等都是常用的降低进料成本的有效方法。

(二)帮助企业缩短市场反应的响应时间。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快物料和信息的流动,提高企业市场反应的灵敏度。物料的加速流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企业对市场反应的响应时间,能够及时的向客户交货,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而让客户对企业更有信心,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让供应商提供及时有效、保证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推动整个企业流程的加速。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同时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三)帮助企业转变经营方式。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重心之一就是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积极有效的供应商管理会对公司的经营方式产生很大影响。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把主要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而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来承担,这样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整体质量,缩短交货时间,提高竞争力。此外,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以获取更好的产品和更多的服务,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占领和扩大市场,取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通过有效的采购管理方法来减少库存,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真正做到增收节支。企业也逐步由库存采购转向订单采购,有被动采购转变为主动采购,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赋予采购应有的权力。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采购职能部门具体负责采购工作,赋予采购应有的权力,采购职能部门由公司领导直接负责,其他部门只能提出需求计划,不能插手采购事务。专业化的高素质采购队伍对实施高效采购至关重要。采购职能部门有权根据要求决定货源、价格及协作关系等事宜。建立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和综合能力评价体系。通过体系对供应商进行优选,动态管理供应商。另外,定期接受企业其他部门对采购的评价和合理化建议,进行自我改进。

(二)确保采购计划的严密性。只有制定严密的采购计划,才能确保订单采购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制定严密的采购计划首先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流程需要,利用abc分类法对不同产品进行分类,制定出不通产品的相应采购计划。并对采购计划的严密性进行跟踪,对不够严密的采购计划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补充。所以,必需重视采购计划的制定。

(三)供应商选择的重要性。订单采购要求供应商要少而精,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仅仅获得潜在供应商的名单是不够的。必需要广泛收集有关的信息,以充分了解供应商,并进一步根据本企业的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管理能力、规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进行综合评估。将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供货商剔除,对剩下的供货商进行进一步了解,确定符合本企业要求的可供选择的供应商,进行最后的竞争性谈判,选定最终供应商。

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内容范文4

[关键词] 建筑供应链 采购管理 采购原则

一、概述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密不可分,是各行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行业。将供应链管理应用到建筑业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筑企业供应链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围绕总承包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直至工程竣工交付,将材料供应商、工程分包商、劳务分包商、设备租赁企业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施工材料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直接成本由劳务费、材料费、机械费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材料费用占到总成本的 50%~70%,显而易见,采购成为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采购成本的降低不仅意味着利润的提高,企业还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降低工程总成本,以较低的工程造价完成项目,并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采购在有效的供应链运作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为使供应链系统能够实现无缝连接,并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效率,就必须加强建筑采购管理。

二、材料采购现状

1.施工材料采购管理的现状

当前施工管理采购的主要流程为,物资采购部门根据项目的进度计划和材料需求计划,随时核对材料库存水平;当发现库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物资采购部门就要与材料供应商进行联系,磋商和交易,最后供应商将材料送至施工现场。

采购的重点往往放在如何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贸易的活动上,特别是交易过程中供应商的价格比较。通过供应商间的价格竞争,从中选择价格最低的作为合作者。质量、交货期都是通过事后把关的办法进行控制。因此,双方经常需要经过报价、询价、还价等谈判,采购成本偏高,采购应变能力不强。

2.主要存在问题

现行的采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材料采购过程信息不对称

选择供应商在传统采购活动中是一个首要的任务,现行的材料采购过程是承包商和供应商之间非对称信息博弈过程。建筑材料具有用量大、种类多的特点,相对利润高,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激烈,在其采购的过程中,材料需求方为了能够从多家供应商中选择一个最佳的供应商,往往会保留私有信息以防供应商增加要价筹码,供应商也在和其他供应商竞争的过程中保留自己的信息,这样,采购、供应双方都不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供需双方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多于合作,结果不仅提高了交易成本,也带来了交易风险,又增加了运作中的不确定性,使采购过程中各种冲突和矛盾时有出现,并增大了日常管理的难度。

(2)采购质量难以控制

采购质量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供货质量和交货期。在现行的材料采购模式下,由于供需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合作的短期和不稳定性,使得质量验收检查是采购环节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只能对采购材料的质量和供货期进行事后把关,质量控制难度大。部分供应商为竞争到供应权,谎报企业资质和供应能力,使得供货质量得不到保障,在具体实施中采供双方极易发生纠纷,常常出现供货质量不达标、不能按时供货等现象,对材料需求方带来不可预料的损失。

(3)材料安全库存水平偏高

材料安全库存水平偏高,是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保证建筑生产的按期顺利进行,所需施工材料往往在施工前就很早已经进入现场,这些原材料(如:钢材、砖瓦、砂石)大都体积大、质量大、占地广。无论何时走进施工现场,都可以看到大面积堆放的建筑材料,一方面增加了保管费用,有丢失材料的损失;另一方面,还占用大量资金,影响周转。

(4)信息化程度偏低

目前的采购模式下,很多施工现场仍旧采用传统的上传下达,信息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生产一线与采购部门之间的信息化程度低,对材料的信息收集不及时,信息的传递存在延时。施工现场的特点是材料吞吐速度快,材料品种多、数量大,传统的信息系统很难适应现代的高效生产进程,这个问题在大规模的施工项目中尤为突出。二是供应和采购双方在信息沟通方面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材料供应商缺乏响应工程需求变化的能力。

(5)采购人员履责不够

现行的采购模式下,采购人员只履行了其部分职责,仅对各工组上报的材料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完成最后的采购工作,而忽略了从施工的角度主动对材料的需求进行预测,对供应商信息的更新工作较慢,最市场上新材料、新产品的调查工作不够及时。

三、新的模式程序/建议

1.建筑材料采购原则

施工物资具有其他物资所不具有的特点:第一,物资品种较为繁多,涉及面广,用量大;第二,采购随机性大。即便经过非常精细地预测,也不能够排除图纸变动和设计变更,以及突发事件等的影响造成采购计划的变更;第三,资料的要求较高,可追溯性强,每一种物资都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第四,市场性特征,部分主要建材的价格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如钢材等;第五,时间特征。包括选购时间和施工用料的时间,这些时间受设计和施工中资金、工期、施工方案等方面的影响。建筑物资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物资采购相对复杂,并且难以控制。

建筑物料采购和其他采购存在明显差异和不可替代性,其采购必须在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满足工程工期需要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建筑材料采购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适时适量原则

建筑制造是一典型的产品固定式的生产,各种原材料由供应商送至建筑商品制造地,为保证工程建造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材料的供应必须及时到位,否则造成窝工和停工,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还要保证适量采购,采购量不足,易造成工程窝工,采购量过剩可能造成浪费、增加额外的仓储和保管费用。因此建材的采购要适时适量,既保证供应,又成本最小。

(2)质量原则

建筑材料是建造的基础,其质量好坏对建筑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往往因为建材质量问题引起的返工成本高,而且耗时、延误工期,因此,在建材采购的过程中,要首先保证其质量,但同时,也要做到适量原则,质量太低当然不行;质量过高也没必要,还增加了采购费用。所以要求建筑材料采购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价格低廉的物品。

(3)费用原则

费用最省,是物资采购要始终贯穿于方方面面的准绳。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长,建材种类繁多,部分主要建材需求量大,如:钢筋、水泥等,采购活动次数多,因此,在建筑材料采购的全过程中,要注意巧妙选用采购策略,使得总采购费用最小,降低工程成本。

2.建议

(1)转变建筑供应链思想

在整体供应链的角度下,建筑企业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必须尽可能多的从占工程成本60%左右的材料费中获取价值,重视材料采购管理,想法设法加快物料和信息的流动。供应链管理下施工企业的采购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涉及企业技术、供应、施工、质量、生产、财务等所有部门和所有相关人员,建立一种适应施工企业生产特点的采购组织机构非常重要,采购组织内的成员齐心协力做好采购工作,以满足项目要求为目标,以尽量节约成本为准则,对项目负责,对整个企业负责。

(2)重视采购计划编制

采购计划的编制是整个采购活动的准绳。于施工材料的种类繁多,对采购材料的准时性要求高,因此,应该格外重视对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计划由技术人员进行材料需用计划的编制,其主要依据是图示量和施工方案的选择等具体要求。采购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材料的分类,不同材料应具有相应的采购目标侧重。通过供应细分法对所有材料进行分类,供应细分法主要综合考虑财务成本和供应风险两个变量,将采购产品分成四类:策略型、杠杆型、关键型和战略型。

图 材料供应细分法

策略型材料,成本低,风险低,采购管理的目标是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来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

关键型材料,成本较低,但风险较高,对公司的有效经营是非常重要,采购目标是尽量减少任何供应中断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杠杆型材料,成本与价值较高,但供应风险不大,参与该领域竞争的供应商数量适中,采购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竞争来降低成本;

战略型材料,成本高,供应风险较大,其本身具有长期计划性质和合作意义,采购管理目标应侧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对公司产品和市场份额的影响。

第二,确定经济采购量。确定经济采购量的目的,就是使与材料的订货成本、储存成本、购买成本和缺货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根据施工项目的一般情况,由于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相对较小,重点要考虑购买成本和缺货成本之和的最小化,最终得出一定期间的经济采购量。

第三,确定合理采购时间。充分考虑部分材料的市场行情,如:钢筋、铜等,它们在工程中的用量大,其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因此,在采购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应考虑价格波动,确定合适的采购时间,控制采购成本。

3.严格供应商管理

建筑供应链管理下的客户关系是一种战略性合作关系,提倡合作双方双赢(win-win),强调在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共同享用信息,通过合作和协商,协调相互之间的行动。

供应商管理是采购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最终产品的竞争优势、成本结构、市场反应能力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供应商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现代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供应商管理主要包括供应商的选择和考核两部分。

建设单位应该建立一个供应商档案管理系统,收集各类建筑材料供应商的相关信息,整理归档。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供应商选择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交货期、供货质量、服务水平、价格成本等,通过采购小组的统一评分选择最优的材料采购商,如表。

表 供应商选择、评价标准图

对已经通过认证的供应商考核也可以采购以上评价标准,来了解供应商的表现,促进供应商提升供应水平,并为供应商奖惩提供依据。

4.提高采购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建筑施工对材料到货的准时性要求高,因此提高采购管理的信息化显得十分必要,使得供应链上的成员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确保了各环节的协调运行。在企业内部,通过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以物资采购计划为主线,将供应商管理、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物资报表管理、现场库存管理与成本控制联系在一起,保证了物资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与信息共享,以尽量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的采购数量上的浪费和因采购不及时而造成的工程成本增加等现象。在企业外部,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信息化的提升与供应商共享材料的需求和库存状况,使其也参与到整个材料管理中来,及时应变,提升服务质量。最终达到建筑企业和材料供应商的双赢局面。

5.提高采购人员素质

建筑供应链下的材料采购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采购,其采购不仅要掌握特有的采购技巧和策略,还要掌握一定的工程、预算、合约、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其他关于产品、市场等很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因此,它对采购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必须具有全局的眼光、敬业的精神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充分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完成建筑材料的全过程管理。

6.加快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建筑供应链下,建筑单位与材料供应商之间是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由于这种特征的存在,随着项目地的变迁,供应商不得不依托第三方物”(Third Party Logisties ,简称3PL 或TPL)流进行材料的配送。但目前由于相关技术发展还不成熟,常会出现第三方物流层层转包而延误交货期的难控制局面。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建筑业第三方物流的规范管理,使其满足建筑供应链下采购的需求。

四、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建筑供应链的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作为项目增值的起点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活动管理对建筑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建筑供应链下,材料采购管理需转变思想,重视采购计划编制,强化供应商管理;同时还要着力提高采购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加强采购队伍建设。总之,新时期建筑供应链下的施工材料采购管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薛小龙, 王要武:国外建设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12:45-49

[2]江伟赵振宇朱营玮:我国建筑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探究[J].建筑经济,2003(5):23-25

[3]叶少帅杜静:建筑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因素.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4):5-8

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内容范文5

[关键词] 采购 采购管理 供应链管理 物流管理 物料管理 供应管理

采购作为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现在采购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它已渗透到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对采购进行有效的管理会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做出巨大贡献。因此,企业必须重视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最早在西方国家被提出,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我国对采购管理的研究虽然发展的比较晚,但已有大量的学者作出了相关研究。然而,我国企业中的采购管理没有跟上研究的步伐,有许多企业的采购管理还停留在传统水平上。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采购管理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进行述评,以期对我国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一、采购管理发展历程

从全球范围来看,对采购管理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采购管理的职能也发生了演变。总的来看,采购管理的职能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文书阶段、交易阶段、战略阶段。在文书阶段,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之前,大多数企业主要把采购职能当作一种文书活动。这一时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采购管理,采购职能完全出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被动的去完成企业已决策好地与采购相关的文书性工作。此后,采购管理进入交易阶段,这一阶段大约经历了从1940年~1990年50年的时间。在这一阶段内,采购职能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很多企业意识到采购对于高层管理的作用,把首席采购官等关键采购人员提升到最高管理层,也开始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采购职能。但这一阶段的采购主要关注的还是采购自身的交易,并没有把采购战略融入到企业战略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研究采购管理,采购职能从以交易为基础的战术职能发展到以流程为导向的战略职能,采购战略开始融入到企业战略中来。

二、采购及采购管理内涵评析

在采购管理职能变迁的过程中,采购和采购管理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目前对采购和采购管理的概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学者们通常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下面分别对采购及采购管理的内涵进行评析。

1.采购内涵评析

对于采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看,有些学者将其简单定义为“以购买的方式,由买方支付对等的代价,向卖方获取物品的行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这种定义方式有些笼统,并没有将企业采购与普通的购买区分开来;还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以最能满足企业要求的形式为企业的经营、生存和主要及辅助业务活动提供从外部引入产品、服务、技术和信息的活动(Van Weele, 2000年)。这种定义站在企业的角度,将企业采购与普通购买区别开来,指出了企业采购的目的与范围。从广义来看,学者将采购定义为企业中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过程,这些活动包括购买、储存、运输、接收、进场检验及废料处理等。这种广义的定义与某些文献中对采购管理的定义相类似。

2.采购管理内涵评析

对于采购管理,不同的学者也是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多种定义。基于传统采购管理的一个定义是“5R”管理,即企业为了达到生产或销售计划,从合适的供应商那里,在确保合适的品质下,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购入合适数量的商品所采取的管理活动。这种定义将采购管理的主要目标定位在维持经营活动和降低成本上,没有体现出从战略的高度来关注采购管理。

有的学者从采购管理的其他目标出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将目标定位在消费者需求上,给出这样的定义:在全球和动态环境中,通过产品、服务以及供应网络的革新,来创造、积累、捕捉和满足终端消费者需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从而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战略。这样一种经营管理过程,即是采购管理(Harland, 1999);或将目标定位在供应商管理上,这样来定义采购管理:采购管理,即优化采购基础,选择协调供应商,提升供应商绩效,挖掘供应商潜力(Gillingham,2003)。

此外,有的定义是从运作流程的层面给出:采购管理是计划下达、采购单集成、采购单执行、到货接收、检验入库、采购发票的收集到采购结算等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对采购过程中,物流运动的各环节状态,进行严密跟踪、监管,实现对企业采购活动执行过程的科学管理。这种定义罗列出采购管理涉及的一系列活动,比较适用于传统的采购管理,体现不出采购战略与企业战略的融合。

为了从战略的高度来理解采购管理,可以这样来定义:采购管理是计划、执行、评价和控制采购战略的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执行采购决策,指导所有的采购活动,利用企业能力范围内存在的机会,从而实现公司的长期目标。相比较而言,这个定义更能体现采购战略与企业战略的融合。

三、采购管理相关概念辨析

在采购管理相关文献中,出现了一系列与采购管理相关的概念,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物料管理、供应管理。为了清晰地认识各种概念而不产生混淆,下面将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供应链是指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从原材料采购直至最后由销售网络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用户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通过物资的移动和信息流的反馈形成一个系统。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从而发挥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协同效应,实现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实力和价值增值的目的。

物流管理是在指某一系统中,为达成某一目标而对人员、物资及相关要素的移动过程进行计划、执行和管理的过程。其中,系统是制造功能、运输功能、送货功能和服务功能等组合而成的集合体。目标是指满足顾客需求。物流管理是能够优化企业的产品、原材料、信息及其他各种资源的移动方式,是实施高效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企业的物流活动通常包括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采购物流和回收物流,采购物流是企业物流的重要起点,是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环节。

物料管理把物料流动看成一个系统,计划、组织、激励与控制与采购物料有关的所有活动。它的主要业务包括:预测物料需求、寻找货源并获得物料、把物料引入企业、按流动资产控制物料状态。物料管理的目标是从整个公司的角度来解决物料问题,它通过协调不同物料的性能表现、提供交流网络和控制物料流动来实现这一目的。物料管理与采购管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供应管理是采购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代名词,20世纪90年代以后,采购管理从以交易为基础的战术职能发展到以流程为导向的战略职能,人们不再认为采购仅仅与供应上有直接关系或仅仅是购买。一些企业随之把职能名称从采购管理改为供应管理。供应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采购、使用和运输各种资源为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提品或服务。

四、简评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的发展,采购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企业战略决策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到采购,采购管理发展到战略层面,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操作的层面。此外,采购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新技术,电子商务在采购管理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在这些新趋势下,采购管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原有的采购及采购管理的概念已不能完全适用于新趋势。新趋势下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例如,采购管理发展到战略层面,需要更好的理解采购管理的职能边界,需要考虑与多少供应商保持战略合作关系等;电子商务与采购管理结合后,会给采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采购中如何更好的使用电子商务等。这些都是采购管理新趋势下,新的内涵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准确的理解采购及采购管理的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采购管理。而且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应的采购管理发展阶段也不同,有的企业中的采购管理更侧重于操作层面,而有的企业更侧重于战略层面,因此可以选用不同的概念为指导。

参考文献:

[1]利恩德斯费伦,张杰张群译:采购与供应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张建良:浅谈采购管理的新理念.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02:119~120

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内容范文6

关键词:供应链;采购管理;精益思想;采购流程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一、供应链采购管理理论及精益采购理论

供应链是指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由物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以及最终用户所形成的功能网链结构,通过采购、销售和库存将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使之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模式与传统的采购模式有着本质区别,这些特征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从为库存采购到为订单采购的转变;二是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的转变;三是从一般买卖关系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转变。基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新型采购模式可以解决涉及战略性、全局性的供应链问题。

精益采购是指通过建立精益组织结构,扁平型和网状型甚至无中心组织形式,指令迅速传递,实现便捷交流和沟通;健全企业采购体系,使采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决策透明机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采购价格降到最低;以公正、公开的原则,采用定向采购的方式对每一种所需的物料按质量、技术、服务和价格等多方面的竞争能力来选择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期、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供应渠道的稳定和低成本;通过与供应商签订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数量、需要的品种的物料协议,实施适时采购,缩短提前期、减少物料库存。

二、M公司非生产性采购流程问题分析

M公司作为世界最大的跨国汽车企业的子公司,有一套完整的非生产性采购流程,在确保非生产性采购流程的严密性、操作规范性的同时,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采购流程繁琐,需要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往复传递多次,消耗一定的时间,造成采购周期延长。每个环节的确认单要向部门主管领导进行说明并签字,消耗了人力资源,使得采购效率不高。

2.采购流程设计中,使用部门、采购部、财务部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导致部门间出现了大量的协调工作,甚至因各部门目标不一而致使采购无法顺利开展,存在的问题如下:

(1)涉及工业包装、生产线、设备等非标采购,使用部门怕承担责任,随意延长调试时间和拖延收货工作。

(2)财务部门多考虑财务因素,拖延付款能减轻财务压力。

(3)采购部门在交付不顺利的情况下,采购人员不积极与供应商协商问题的解决方式,而不论因由拒绝或推迟供应商已完成项目的请款申请。

三、非生产性采购流程上的优化与改进

1.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正确地确定采购价值。在M公司的采购价值流上整体流程繁琐,往复传递过程消耗的时间是一种无形中的浪费。在精益采购的杜绝过程浪费的原则下,M公司通过信息化系统的操作可以将这些内耗消灭,在采购流程上建议将绝大多数的传递过程改为信息化操作,节约时间成本的同时杜绝重复工作带来的公司损失。

2.按照采购价值流重新组织部分采购活动。M公司采购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在几个方面可以进行优化和重新组织:

(1)技术方案交流这一过程不需要采购人员参加,供应商直接对接生产使用部门。

(2)建议需求部门验收工作根据采购产品的重要程度设置签字权限,向下截止到负责项目工程师,不再设置使用员工和使用主管签字,向上截止到车间经理(特大项目例外)。

(3)在请款环节中,由于采购员会以请款来制约供应商的一系列工作,对公司的利益和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M公司可使用办公信息化系统替代采购请款的工作,建议项目工程师直接系统里完成收货操作以后,对接财务进入付款环节。

四、优化后采购流程的优势

1.采购价值流浪费消除。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M公司通过信息化系统从申请采购项目开始到采购结束付款,所有的文件形式的确认签字文本均可以取消,通过系统分部门操作完成所有的项目确认(重大采购项目需要总监级别参与的除外),大大提高采购项目的流程走速,降低由于部门传递所耽误的时间人员成本,避免文本人为或非人为的丢失造成的各种损失。在验收这种需要签字的过程尤其多的环节,节省下来的时间成本非常可观。同时,取消文本签字可以减少打印器材、纸张、办公文件用品的开支,为公司节约了一部分可见的费用。

2.重组采购活动达到采购价值链的整体最佳。技术方案交流这一过程取消采购人员的参与,节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让采购人员在采购专职工作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为整个采购价值链提升了品质。验收工作简化签字流程,速度的提升直接影响采购工作的效率。取消采购的请款工作,由需求部门项目负责工程师直接在办公信息系统中完成收货验收确认,财务直接进入付款流程。利用M公司已经拥有的信息系统做出调节,基本没有成本付出的改变,带给公司的价值是采购效率的提高、采购工作的透明和供应商管理的合理化。

在精益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优化改造了采购流程,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为M公司打造更加优质的供应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制度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也许会出现新的情况,造成新的浪费,那么还要贯彻精益思想最后的一条原则: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所有的制度和流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的技术新的环境发展,我们应该紧跟潮流,尽力做好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价值,获得整个供应链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StanMey E. Fawcett, Gregory M. Magnan. Achieving WorMd-CMass SuppMy Chain AMignment: Benefits, Barriers, and Bridges[Z]. 2001

[2]谭君.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JK集团采购管理优化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