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新课改英语;高效整合
现代教育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新课标英语课程的整合,就是要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课程整合的探究工具等,并将这些“工具”运用到新课标英语教学中去,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及其各成分经过重新构建、有机联系、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高效提高新课标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一、可以高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课标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它的直观形象性,使文字、声音、图像有机融合,整体表现,学生乐于感知,使学生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从而加速认知活动,提高学习效率。计算机的某些特殊功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现代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英语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多媒体融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新颖性于一体,能让学生充分感知事物,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简单化、直观化,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容易接受。
二、可以高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本区别。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学的过程不再是知识灌输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地得以实现。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运用多媒体把句中的语法制作成活灵活现的Flas,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捉迷藏、小游戏等形式,真正实现教学由老师的主导向学生主体的转化。把学生融进一个宽松愉快的学生环境,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这样可使课堂内容富有感染力、吸引力,使学生的思维状态自然而然地进入教学思维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
三、可以高效地改变传统的课堂学生学习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传统教学中学生对静态的课本和板书难免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会昏昏欲睡,多媒体恰恰克服了这一缺陷。利用多媒体课件变静为动的优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为传统的英语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激活了死气沉沉的课堂。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如同钢铁紧紧吸引住学生,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手、脑、口并用,愉快地获得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在设计课堂练习时,用powerpoint软件把句型和课文段落设计成幻灯片,通过一定的色彩搭配,配以图片或动画效果,把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词或短语以极其醒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然后借助多媒体逐步变换图片,让学生根据屏幕上的词或短语对图片进行描述,由易到难,由句子到小段文字。例如在授完Saving the Earth一文后,把关于污染的一些视频素材一一呈现在屏幕上,让同学们对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进行描述和评论,这样不仅引发了同学们对世界环境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且打开了他们思维与语言发展的空间,使他们在看看、想想、说说中发展了联想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可以高效创设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
英语的学习依赖环境的熏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下载的英语歌曲、英语诗歌、英语故事等。在课余时间,潜意识地输入英语信息,增加信息量,对英语有更广泛的输入和认识,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如在早自习留一定的时间播放英语歌曲,学生边听边跟着唱,慢慢地学会了歌曲,进而养成良好的语感,使英语成为学生形影不离的朋友。在课余时间播放英语短剧,像美人鱼、七个小矮人等,学生能很好地学习英语语言,使学生得到语言环境的熏陶。现代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教学设备让学生和老师都进入了一个奇妙的教育领域,多媒体等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发挥了它前所未有的作用:一方面,它使学校教育模式虚拟化、开放化。学校教育中的传统核心概念是课堂、教师、学生、课本,其典型形式是在特色教室中进行的班级授课。随着网络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这种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可能会打破,将教育变得更为虚拟化和开放化。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可以作为有力的合作学习工具。以计算机为媒介的通讯大大扩展参与沟通的成员的范围,扩展了认识与思想的广度。
总之,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开展,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运用。它使课堂生动活泼、形象易懂,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英语学习兴趣逐渐高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有限时间内的授课量,提高了教学效果,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正逐渐成为有效的教学媒体和教育管理的有力工具。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更好的完成课程目标。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结合是当今教育技术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化的趋势。本文谈论将现代教育技术和新课标英语教育的高效结合,不断推进新课标英语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育的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改变目前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整合
在社会迅速发展地今天,计算机这已高科技产物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取得了巨大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教育当然也不例外,随着计算机的日趋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的使用。它冲击着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应适应这种发展形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做好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整合,下面我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树立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观念
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影响在观念上的意义远大于其实际意义,虽然现在农村的条件还比较差,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观念上也不能滞后和保守,因为孩子的未来离不开科学兴盛、技术领先。面对21世纪的挑战,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本身虽不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直接动因,但却是这场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和工具,是营造新的数学学习环境、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理念的一个重要保障。《标准》的这一理念,着眼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人思想上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加强这方面建设的紧迫性。
二、学校应为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学习和交流场地
现在我们农村中小学已经由国家免费提供了的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于是为开发和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了尽快使这些设备有用武之地,各学校应制定制度,组织培训,考核等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提供技术的保障。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通常使用的工具
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利用当前较热门的多媒体软件有PowerPoint、几何画板、Flash等。
(一)微软的办公软件PowerPoint(幻灯片)
PowerPoint是Microsoft Office中的一个重要的演示文稿应用程序包,它是一种世界领先水平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它可以利用收集起来的文本和数据制作出幻灯片和图表,并能添加多媒体效果在Internet上。一个演示文稿在存储时被视为一个文件,在这个文件内包括了幻灯片,演讲者备注等信息。其中幻灯片是演示文稿的基本单位,备注页是演示者对每一张幻灯片的注释和提示,它仅供演示者自己使用,备注不在幻灯片页面上而在备注页上。PowerPoint还支持在一张幻灯片上插入按钮、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活动影像等多媒体对象,并能定义它们的切换方式,如鼠标点按,前一事件后若干秒时,对象以指定方式(百叶窗、移动、擦除、溶解、放大、缩小等)进入;通过对进入对象属性的高级设置可以实现简单的交互性,通过对进入方式的设置可以实现简单的动画,如点的运动,通过幻灯片间切换方式的设置,可以使整个演示过程变得很自然。一旦演示文稿制作完毕,即可把它打印出来,形成教案。上课时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伴有声响、音乐、动画甚至视频剪辑,具有电视一样的效果。它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进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时,可使用下面的演示文稿。很醒目,直观
(二)几何画板
几何画版是一个优秀的专业学科平台软件,它是以数学学科为根本,以“动态几何”为特色,用动态表现设计者的思想,供用户探索数学、物理等对象奥秘的一个新工具。是学生观察理解、探索研究、发现问题、寻求规律的一种工具,它给学生一个建构的过程,一个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参与包括发现,探索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它以点、线、圆为基本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变换、构造、测算、动画、跟踪轨迹等,构造出其它较为复杂的图形的过程。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测并验证,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厚的几何背景,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面我就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举几个例子。
例如,在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可以让学 生利用《几何画板》先作一个任意的 ABC,并作出ABC的中线AD、高线AE、角平分线AF,测量出AB、AC的长(如图1),
然后拖动点C,使得AC=AB,学生会很直观的发现AD、AE、AF互相重合(如图2).并且可以多次改变位置,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从而启发学生从这个事实去寻找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方法,教师也摆脱了难以将性质描述清楚的窘境,使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不言自明。
从上例可以看出,在一定的问题背景下,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使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数学知识很自然地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改变了以讲授“现成结果”为特征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又如,对“一次函数y=kx+b(k≠0)的性质”的学习,如果学生不清楚y=kx+b(k≠0)在k>0或k
通过上下来回拖动下图中的K、B两点,教师不用说什么,学生也能归纳出一次函数的性质,并于认识上有深层的理解,完成基础问题的解答。这样的利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能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帮助。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本质,为学生体验知识之间的关系提供“活动场”。
静态的图形、图像使原本相互联系的知识割裂开来,失去了知识之间的内存联系,会使学生只注意事物的局部而忽视整体。“几何画板”能动态地展示问题的特点,可以克服静态图形的这一缺陷。比如,在讨论二次函数y=ax2+bx+c(a≠0)或y=a(x+h)2+k(a≠0)中,二次函数图象与常量a、b、c、h、k之间的关系时。可作以下设计:
(1) 在演示画面中,实时显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与y轴的交点坐标和对称轴。(2) 拖动有向线段a,改变a的取值。观察抛物线开口方向及大小。(3) 归纳:当a>0时,开口向上,开口大小随a的增大而变小;当a
再如,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正方形OFEG与边BC,CD相交于点N、M,求四边形ONCM的面积。该问题解决关键在于得出四边形ONCM的面积与三角形OBC的面积相等,引导学生注意四边形OFEG的运动特征,让学生应用《几何画板》的动画特征,转动正方形OFEG,观察四边形ONCM面积的变化,从而探究出S四边形ONCM=SOBC的结论;
又比如,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腰AB为直径的0交BC于D,DEAC,请说明DE与0相切。
如果条件稍做改变,0过点B,但半径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其他条件不变,即DEAC,是否DE与0相切还成立?为了让学生观察到问题的本质,我让所有学生用鼠标选定点O,并拖动它移动,从而观察线段DE的运动情况。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践,抓住问题的本质,很快写出了说明过程。
(三)Flash软件
Flash 是美国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一款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它不仅具有丰富的绘图工具,可以绘制出各类课件所需的图形,而且支持课件制作中常用的媒体文件格式,如图像、音频和视频文件等。另外它还拥有强大的动画制作和交互功能,非常适合制作教学演示动画,动画效果形象直观,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Flash制作的课件,界面美观、动静结合、声形并茂、交互方便,尤其是用它在课件中创作出的二维动画,是PowerPoint等课件制作工具所无法比拟的。它同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所制作的课件可以很方便地被其它程序调用,文件非常小,特别适合在因特网上,方便大家学习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它的作品还可以被其他多媒体制作软件所使用。
如在讲切线一节时切线的引入-------观察与思考 问题(1)下雨天,转动着的雨伞上的雨滴是顺着伞的什么方向飞出去的?问题(2)砂轮转动时,火花是顺着什么方向飞出去的?这是两个关于切线的十分形象的生活事例。就可以做两张FLASH动画,形象的再现了雨滴和火花的飞溅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把实物图抽象成几何图形去研究切线如何识别。 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欣赏动画,动手画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发挥他们的抽象想象能力,又锻炼了作图能力,体现了知识产生于实践的思想,符合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中有许多需要用运动的观点来展示的内容,这样Flash就会派上用场。
又如在前面的PowerPoint中第2、3、5张幻灯片中就调用了Flas来演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能够动态的演示圆与圆的所有位置关系,一开始是外离状态,一个圆不动,另一圆运动,当运动到它们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就是外切了,这时观察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然后继续运动,依次得到相交,内切,内含等情况,学生在脑子里也会非常清楚圆与圆的5种位置关系的构成。在讲为什么车轮都做成圆的,不做成方的这一问题时,只凭学生空间想象很难解释这个问题,但是如果用Flash做一个动画,让一个圆与一个正方形,还有其它图形沿一条线进行向前运动,就会发现,圆的圆心运动的轨迹是一条与地面平等的直线,其它图形则是不是一条直线,可以很形象地说明,圆运动起来是比较平稳的。所以车轮都是圆形的。
以上三种制作课件的软件,PowerPoint较适合做演示性较强的课件,几何画板较适合做一些与几何图形有关的课件,Flash做起来比前两种稍难一点,但它的交互性更强一些,并且动画效果比前两种有一定的优势。有时是这三种软件共用,达到最好的结合。这需要一线教师在一断的制作过程中去总结,探索,合作、讨论。
四、做好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做好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必须做好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现在农村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三网收集资源,即远程教育网(就是通过卫星接收的IP数据,里面有教案及优秀多媒体资源,优秀课例。),校际通资源网(130G的资源平台,支持上传和下载)及INTERNET来搜集和整理所需要的资源,把一些优秀的课件,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加工,做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课件并及时保存以便在教学时使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七年级数学“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特别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 ,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五、在进行整合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忌教材搬家、黑板搬家
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避免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翻版的教材,避免习题及各种素材的简单集成、叠加。
(二)忌以课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将有关素材“固化”在程序中,教师只能按照已经设计好的思路和方式使用,难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增删和修改。用机器代替教师,机器指挥教师,左右与约束教师。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画面切换,操作容易等特点,把课堂上原本可以讲述的内容制成课件,把板书内容也放在课件内,然后在计算机前以敲击键盘或点按鼠标的方式,代替教师课堂教学中必要的教学参与。这样的课件对教学有害无益,造成新的“满堂灌”。
(三)忌色彩搭配不当,跳转不自如
色彩搭配就鲜明,对比度要强,字体不可太小,版面内容不要过浓,不能让学生看不清,影响学生的视力及学习兴趣。整个课件播放时应流畅、自如。设置正确。
(四)忌缺少反馈或反馈不当
设计练习时,首先要精心挑选练习内容,并设计好反馈的方式。练习的内容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来设计,并且要有代表性;练习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既要给中等生以多练的机会,也要解放出优生,给他们一些施展才能的机会,因此,练习的内容应分不同的难度,并且要给予一定的时间限制,锻炼学生快速准确地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教育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因此,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而新的课程标准更是向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所以,教师必须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加强与课程教育的整合,以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又激发思维、体现自主建构的课堂氛围,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做好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教育 2003年第2期 《课程整合与课件制作》作者 余平生
[2] Flash Mx课件制作方法与技巧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主编 方其桂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范文3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中职英语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这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笔者就两者整合的概念、意义和途径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英语教学;整合
21 世纪,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资源丰富性和交互多样性等特点使其介入现代中等职业教学成为必然。教育部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明确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结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英语教学也需要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把现代的教育技术应用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等与中职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探究式,自主式学习,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在英语教学中,使英语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调整后保持协调一致,并利用网络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探索学习的能力,切实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整合的意义
(1)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设计出生动逼真的英语场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共鸣,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教学是需要师生双方进行互动的,只有充分地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最佳的英语模拟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还能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快乐并自主地进行学习(教学方法中的快乐教学法)众所周知,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源泉,无论是工作或是学习,只有对其产生了真正的兴趣,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兴奋的状态和情绪,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获取知识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人们的学习效率是通过外界的刺激和学习者的心理过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计算机可以通过多种信息的传输方式和渠道,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的刺激,这样,大脑的两个半球同时被激活起来,最终克服暂时性记忆的局限,加强记忆,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例如,外研社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6 What’s for dinner,本单元的听说部分是关于点餐的,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个关于点餐的英文情景对话的视频,这样既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板书时间,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的训练上。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使学生参与各种训练,这样既可以增大课堂容量,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英语对话注重情景,光靠老师设计、动手制作和布置是难以做到十全十美的。耗费大量的精力不说,要找到真材实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给学生提供的语言实践机会多了,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3)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利用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每节课使用录音机或多媒体播放器让学生获得标准的语音语调。,还常利用课外活动或自习课时间播放有趣味的录像(如美国著名儿童影片Home Alone 或Harry Potter等)和 FLASH 课件等供学生观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手段能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但在播放英语课文录音或影片时要注意方法,不可盲目地追求形式,对于难以听懂的部分,要让学生反复听辨或教师利用暂停键停止播放予以解释,并可根据VCD影片中情节针对性提出一般疑问句或特殊疑问句,帮助学生理解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教师可以利用语音实验课的优势,运用监听教学系统监听检查学生的听音情况,并m时地给予指导。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又能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4)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英语信息化教学是以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基础,强调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外研社中职英语基础模块都配有录音带和光盘,每单元都有单词、听力、会话和课堂小组活动等内容。如此大量的输出,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外研社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的unit3 Sunny Days,Rainy Days,首先向学生分组布置好课前学习任务:1、要求全体学生运用教学软件,例如:金山词霸,东方快车等,首先查出一些有关天气、气候等话题的词汇进行预习。2、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到网上寻找有关天气的资料和世界主要国家城市的天气情况。3、要求学生归纳表达询问天气状况的常用交际模式。例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often warm in Spring. 4、要求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时请老师或小组的同学讨论帮助解决并记录在个人文件夹上。5、要求学生把读到的和查到的东西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在校园网的论坛上。6、最后要求每组学生把在论坛上得到的信息写成总结报告在下节课上朗读。老师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5)信息技术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当前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为师生提供了海量的英语教学信息。网络也正是计算机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师的备课可以在互联网络中实现,从网络中下载的大量的有益的信息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利用有益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拓展。
三、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整合的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硬件设备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硬件设备的整合主要指计算机网络硬件的建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很多学校都加大了Χ嗝教逵布环境、教育网和校园网的投入,提升教学设备的建设水平,为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90%以上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环境,另外还有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在这些教室里可以访问教学资源库的各类资源。这位信息技术和中职英语教学的整合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的整合
中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初步英语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和进一步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应用能力是学生所掌握的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输出(output),而这种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知识的输入(input)。这种语言知识的输入应该是浸入式的(immersion),学生最大程度地接触目标语言会产生最大程度的学习效果,网络和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目标语言,即可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语言素材。这种方式的学习使教学信息得到极大扩充,知识范围广泛拓展,课堂结构更趋开放。同时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思路更加开阔,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课本就是世界,而今世界成为课本,学习资源可以随时随地选取。这是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整合的优势。
问题是,在处理海量信息资源时,应考虑到所接触的教、学素材信息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该素材应该有明确的锻炼学生某一方面技能的特性。如所选的材料是锻炼学生听的技能,还是读的技能。否则,海量的目标语言素材将无法充分发挥其信息源作用。(2)该素材应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外研社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二册的第七单元Fighting Against Pollution的听说部分是关于由于空气污染一起的一系列问题,可在网上下载一些关于沙尘暴的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该素材必须能提供现实的语言和文化氛围。比如,在第二册第七单元听说部分,可从网上下载一段关于北京沙尘暴天气的英文报道视频。这样既提供了语言环境又有与听力材料相关的知识背景,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增强对所要听的材料的熟悉。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缺少这种鲜活的语言素材。于此可见,做好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的整合,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的英语信息,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人员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人员的整合包括两方面:信息技术和教师的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生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与教师整合。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信息技术和教师的整合体现在教师除了要担当教授者、监督、咨询、考核等角色外,还需要担当电脑和网络使用者、多媒体素材和教材编辑者、教学软件设计者甚至是电脑程序工程师的角色。信息技术和教师的整合需要达到以下目标: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能适应信息时代新型教学模式的英语骨干教师;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的信息交流(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能;最终培养和造就出能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的新一代英语教师。
(2)信息技术和学生的整合:这主要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的问题。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学生是伴随着计算机长大的一代,他们对信息技术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对网络的利用还只是停留在收发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和聊天的水平上。利用网络查找信息的能力以及把这些信息有效整合用于学习英语课程的能力还有待引导和加强。比如说如何有效利用google等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感兴趣的信息;如何用文字、音频、视频处理工具整合信息用于多媒体英语课程学习;如何利用新闻组(newsgroups)和全世界范围内的英语学习爱好者或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此外,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如MSN、QQ)进行双向或群组交流和讨论,也可以通过耳机和摄像头等外接设备进行可视对话。教师可以网上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所提供的资源存储空间、电子邮件 、电子论坛、博客以及QQ群将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向学生进行发送和公布。学生可以直接上网点击学习主页或教师提前筛选的相关网站进行在线学习、在网上提交作业、提问、资料查询和图书阅览等。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形式新颖,极大地调动了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结束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的整合是通过把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鼓励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自主式学习的功效,这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更改善了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艺术 整合
一.整合材料,创设学习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传统的校本研修以听听课,看看录像,评评课为主要形式,对实践层面关注较多,对理论层面的思考较少,难以提高研修活动的质量。而视频案例的校本研究在课堂教学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在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形式。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对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源的利用,辅助学生进行艺术学习,为学生学习创造情境,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交流合作自主学习的平台,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像一位向导为学生指引方向。通过“整合”再现生活情景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绘画中舒展内在的想象和情感,通过绘画把自已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学生能顺利开展探究性学习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提供相关的资料、信息环境,二是在实施过程中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引导探究、指出误区、把握探究方向,以及排除学生无法自己解决的困难,但不包办代替等。在探究过程中,最有价值探究的地方是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地方,在此处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开。这个“最有价值的地方”存在何处?它存在于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不科学之处;存在于学生用不同方式解决同一问题时;存在于学生对课堂内某一事件产生疑惑或露出兴奋的表情时……,这些地方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真正体现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处,也是教师知道策略运用是否到位的检验场所。
二.整合多种感官,触发联想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发展的结晶。它是一种能够发现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智慧和能力。创新思维不但能够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事物的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最好的途径和手段。学生能够在艺术创作中学会运用创新思维,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学会运用联想、分解和重构的方法进行创作。通过艺术创作表现内心世界,从画面表现自己的新颖、独到的想法。实现自己梦想或者愿望,表现内心世界。同时他们也体验着创新和想象的乐趣。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从多种感官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制造一个动中有静,无声中有思考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联觉的作用不仅能够使小学生建立全方位的信息通道,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突破美术课学习的难点。
三.通过整合,创设知识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作为一种教学理论的探究教学,它的理论基础是经验主义学习理论和经验主义科学观,它的早期表现形式是“问题解决法”和“发现法”。发现法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按照自己观察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或者创设知识疑点,引导探究。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所提供的有关材料去亲自探索“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知识,并发展他们“发现学习”的能力。探究性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了疑问,才能主动积极地去思考,才能找出发人深省的难题和问题。
参考文献
[1]韩伟.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学周刊,2015,06:37.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范文5
(一)情境图片演示法
“课标本”一年级上册的汉语拼音中,每一课都有一个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但是由于画面是静止的,刺激的强度还不能足以让学生进入情境,不能足够地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我在教学中,把情境图制作成为动画。如“i u ü”一课:随着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展现出一幅夏日小河的画面,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水草,一只小蚂蚁在岸边要过河,可是它不会游泳,非常着急,该怎么办呢?一只乌龟游了过来,把小蚂蚁背过河去,一条鱼儿看见了,连连夸奖。那么生动的画面、那么动听的音乐、那么可爱的形象,此时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组织教学,只需稍稍点拨,一首有趣的儿歌便脱口而出。学生喜欢哪个形象就用鼠标点击一下,这样与蚂蚁的“蚁”、乌龟的“乌”、鱼儿的“鱼”谐音形似的“i”、“u”、“ü”便从画面上跳了出来,画外音:“你想学会我吗?”“你想和我做朋友吗?”等鼓励的语言,此时此刻,学生们欢呼雀跃,学意盎然。
(二)游戏学习法
游戏学习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达到寓教于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活动开始的,在活动中,孩子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游戏学习法,让学生在玩中思,玩中学,使认知与情感融为一体。如:在教学“ zh ch sh r ”时,我设计以一个学习小伙伴的形象进行贯穿,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配以生动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拼读音节、与人交流的愿望。在复习时,并用有趣的“带帽子”游戏请学生上来操作电脑,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这样紧密结合课文,针对儿童年龄特征安排一些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到学中有趣、趣中有知,使认知活动与师生情感交织在一起。
(三)歌诀巩固法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范文6
一、课前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让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以前的课堂教学,条件不够具备,学生也没有养成收集信息的习惯,就造成信息分析,综合的效率难以提高。而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与课堂语文教学的融合,弥补了这一缺陷。学生在老师的明确要求下,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收集,充分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服务。
如:在教学《向命运挑战》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身残志坚人物的事迹。产生知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我布置学生搜集身残志坚人物的事迹。通过搜集、交流,达到了资料共享,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认识了许多世界著名的伟人和勇士,了解了他们光辉事迹,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我还让学生搜集了有关霍金的资料,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轮椅上的伟人,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发挥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多种媒体辅教学的优势,无疑为学生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信息技术的介入无疑为语文课堂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大量的通过声情并茂的图片、声音、影视等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充实了语文课堂的内涵。
如:在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在学生理解在烈火中仍然严守纪律的基础上,我适时播放了烈火烧身时一动不动的感人情景,再现那感人肺腑的时刻。当学生们亲眼目睹那肆虐的大火吞噬着的身体,战士们那焦虑,痛苦的表情以及英雄那坚毅的神情陷入土里的十指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被严守纪律,为了革命不惜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的崇高精神所深深地感动,每一个镜头都深深地震撼着他们的心灵。
特别是同学们随着伴奏带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时,同学们仿佛就是的战友,怀着为报仇的心情,冲向391高地。教室里,激动人心的喊杀声,激烈的枪炮声和饱含激情的读书声融为一体,把整个教学气氛推向。从而达到了教师、学生,作者心心相通,情感共鸣。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知者不知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但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安排在《烛光里的妈妈》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从VCD碟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里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管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四、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