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范文1
关键词: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 AUTOCAD课程设计 机械制图综合实践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教育界普遍重视实践环节,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顺应时代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3月,中国教育改革部改革方向明确指出: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更新教学模式,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目前应用型研究的热点之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制图实践环节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机械制图实践环节的教学现状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运用各种作图手段来构思、分析和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机械制图测绘实训》及《AUTOCAD课程设计》是《机械制图》的重要实践环节。目前,两门课程在高校中的上课信息如表1所示。
2.机械制图实践环节反应的问题分析
现有的分离式教学模式产生的问题如表2所示。
此外,以齿轮油泵测绘为例,传统机械制图测绘实训周需徒手绘出所有非标准零件草图、尺规绘制典型零件图及装配图。为了完成如此大的任务量,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片面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对零件设计、工艺结构、尺寸标注原则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主要问题表现在:零件图表面粗糙度欠缺、配合尺寸及公差不合理、定位尺寸过多或不足等;装配图中的零件、尺寸与已绘零件大相径庭,失去了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的意义。
综合以上,机械制图实践环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类:一是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实践能力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二是两门实践环节脱节,不能达到互补;三是教学评价机制欠缺,不能起到鼓励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3.机械制图实践环节问题的对策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及《AUTOCAD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习完《机械制图》之后,具备了零件图、装配图知识基础上的两门重要基础实践课。AUTOCAD是绘制工程图样的工具,两门课的教学目的都是巩固所学制图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将两者结合,即形成将零部件测绘、手工绘制零件草图、零件工作图、装配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融为一体的机械制图综合实践课。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及《AUTOCAD课程设计》结合后,有效避免了两者脱节的弊端,测绘零部件的工作图可直接用AutoCAD完成,装配图的绘制可将已绘制的零件图编辑处理后定义成块,再拼装成装配图,减少了绘图时间,有利于零件图的检验。节省的时间,可强化零件表达方案、尺寸标注合理性规范的绘图方法、提高手工和计算机绘图技能等方面。
考核方法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考核方法应该重视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机械制图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实践课,考核宜采用出勤情况及巡视检查、综合作业、上机测试综合评定。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过程督促和指导,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做好过程考核记录。对思维活跃的学生,组织、培训参加大学生竞赛,激发兴趣。有效的评价机制将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适应社会发展。
结语
在传统的先《机械制图测绘实训》后《AUTOCAD课程设计》,时间安排(连续型)的教学模式中,笔者在教学中初步将二者融合,学生学习效果明显高于间断式。《机械制图测绘实训》与《AUTOCAD课程设计》有效融合的教学新模式加上合理的评价机制必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莉,郝育新,王建华.工程制图测绘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图学学报,2013.1.34(1):116-119.
[2]潘延力.应用型本科水利工程制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0.8.11(2):126-128.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范文2
一、CAD制图、机械制图、电气制图的课程描述
1.机械制图描述及其重要性
根据投影原理、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称为“图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无论机械制造、电气工程、建筑工程或仪器设备,都是根据图样进行制造和施工的。设计者通过图样了解机器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操作、维修和保养。因此,图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作为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学会并掌握这种语言,具备识读和绘制工程图样基本能力。
机械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的一门课程,是学习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技术基础课。
2.电气制图描述及其教学内容
电气制图是对电气技术领域中各种图的总称,主要用来表达电气系统、装置或设备的功能、用途、原理、装接和使用等信息。
主要教学内容有:
(1)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项目代号的基本知识;
(2)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电气图的基本表示方法和连接线的基本表示方法。
3.CAD制图在制图领域的发展前程
(1)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给CAD制图带来了更广泛的应用,CAD制图可实现精准的建模需求,更有效地画出三维立体图。
(2)CAD技术发展,画图员可实现无纸化制图,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CAD绘图有降低劳动强度、保持图面清洁、绘图精度提高、资料保管方便等优势。
二、结合机械制图、电气制图和CAD软件的教课模式
1.课程安排和教学定位
进行CAD教学时,教师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通过CAD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绘制到何种难度的图纸,是简单的二维平面图,还是复杂的三维立体图。我通过教学发现机械加工类专业的学生对机械零件图感兴趣、建筑学专业对建筑效果图感兴趣、土木工程专业对施工图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来选择教学内容。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机械、电气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科,它是工程界进行设计思想、技术交流的共同语言。先让学生学会这个共同语言是学习CAD的关键所在,所以安排课程时我先安排机械制图课程,再通过实习的形式进行CAD软件的讲解。
2.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授课时采用了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相结合的形式,一年级上半学期理论课程比实际课程多一倍,机械制图主要讲解三视图、轴测图的基本知识、组合体的识图等,教学重点是识图与绘图,教学难度以基本知识为主避开了专业性较强的例题和练习题。CAD课程通过实习的形式进行授课,前两个月没开实习课,等学生有了一定的机械制图基础之后再让学生了解CAD软件,讲课以几何画法为主,让学生认识更简便的画图方式。
三、教学方法与实际教学过程
1.电气专业以往的教学模式
很多学校的电气专业都采用分段式授课模式:先讲机械制图、电气制图,再讲CAD,这些课程分开讲,按各自方向讲解、各自理解接受,这种教学模式特点是,分别学习各自理论较多,对各自主要命令及功能掌握较多,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理论和实习没有融合在一起,理论课一直讲到底,大部分的学生在机械制图课还没有结束时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学CAD时也会出现学生忘掉大多机械制图图标等问题。
2.对口中职类电气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为了减少遗忘对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我采用了融合式教学模式,把理论内容较多的机械制图跟实践性较强的CAD制图融合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教学时先讲简单的机械制图理论知识,再做画板绘图练习,从让中学生认识到画板制图的优缺点,对以后的CAD制图进行铺垫。
机械制图的教学难度和内容局限在最基本的教学单元中,中职类电气专业的学生因为制图课时有限,无法一一讲解所有的机械制图内容,我讲课时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了删减,从教学计划中删掉学生较难理解的“常用几件及结构”“零件图的试图与绘制”“装配图的试图与绘制”“零部件测绘”等内容。
机械制图、电气制图、CAD制图的联合授课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理论和电脑操作相结合减少了学生的厌学率。讲CAD时学生忘掉机械制图理论的现象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姜毅平.《CAD》与《机械制图》课程的有机融合.
[2]钱克强.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范文3
关键词 机电类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高职院校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
随着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机电类高职学生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机电类专业技术基础系列课程涵盖了机械制图、力学、材料、机械原理与设计、金工等多种学科,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国内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来看,由于高职教育学制短,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如何统筹上述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优化整合,在少课时的状态下,达到高效高质的教学目的,是高职教学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构建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也是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合理优化高职机电类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对促进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是把《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在教学上进行探讨。
一、两课程的联系
《机械制图》主要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阅读和手工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难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而《CAD》是当今最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其具有强大的绘图的功能,绘图的效率与质量要远远超过手工作图。同时,机械制图与CAD这两门课的关系非常紧密。一方面,机械制图是CAD的理论基础。CAD不能脱离专业知识的学习独立进行,必须在全面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投影规律、表达方法以及国家制图标准规定之上才能应用CAD画出符合要求的图样来。另一方面,CAD是促制图教学的有效工具,利用它可以大大缩减了手工作图所占用的时间。教师通过轴测图、动态观察、三维图形变换等方式来展示空间形体和空间—平面的转换过程,有利于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帮助同学建立和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机械制图》一般在第一学期讲授,《AutoCAD》课程多在《机械制图》后讲授。《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的学习存在相互脱节状况,没有很好的溶合在一起,如两课程穿插在一起讲授,能使学生对两课程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任务的提出与解决思路
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合成一门课程,把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构建新的《机械制图与CAD》体系。新构建的体系及相应的内容要有利于CAE/CAM相结合,改变了过去的教学培养模式,删除具有很强的模仿与参考性质的教学内容,压缩大量复杂的读图、绘图、抄图训练的课时,培养学生的创作性精神。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将达到1:1,有利于学生对AutoCAD软件的熟练掌握,利于实现“无纸”绘图的目标。
整合和优化的原则:
(1)在教学思想上明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必须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依据。(2)明确教学中的技能原则,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具体到必须明确学生要学到哪几项技术、哪几项能力,以此来构建本专业的知识框架和内容,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3)明确教学中的应用原则,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确定教学内容要尽可能的联系生产实际,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4)明确教学中的新知识原则,职业教育要求给学生传授的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与高职高专“先进性教育”原则相适应。
具体实施步骤:
(1)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的课程体系,探索新的理论教学方法,与高职机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相匹配。加大了实践教学的课时,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调整为1∶1。(2)其次要确立课程体系的建立思路。(3)确立教学大纲。制定《机械制图与CAD》教学大纲、教学计划。(4)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机械制图与CAD》的多媒体课件。
三、应注意的事项
把《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使教学内容以培养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求新、求变,突出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力求紧跟科技的发展,引入更多的新知识,打破学科系统性的束缚,力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达到“必需、适度、够用”这一指导思想。同时,配合教学内容,大胆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电子课件、图形库。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在减少理论教学课时数的同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课时,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由过去的3∶1调整为1∶1,举办AutoCAD考证训练,以AutoCAD作操作平台,例题、作业全部在该软件上完成,使学生真正达到“无纸绘图”的水平。大大提高AutoCAD使用的针对性,改变了以往《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的学习相互脱节状况。
新构建的《机械制图与CAD》是通过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以AutoCAD软件作为绘图平台,引入传统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与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构思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识读和绘制一般零件图和装配图;具备熟练地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各种机械图样的能力熟练运用AutoCAD机械绘图软件,降低传统手工绘图的比重,达到“无纸”绘图。
作者简介: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范文4
根据武汉体育学院的课程设置,机械制图及AutoCAD仅有72学时,但从整个体育装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来看,机械制图及AutoCAD总学时可达到100之多。如何从课程内容出发,将机械制图及AutoCAD课程与其相关课程紧密结合,进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内容设置,关系到学生最终学习的效果以及后续专业水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④表1列出了结合引导式教学法以机械制图及AutoCAD理论知识为主线,与其他专业课程相互融合的机械制图及AutoCAD教学方案。机械制图及AutoCAD教学要点如下:(1)第一堂课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旨在通过一幅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体育器械类装配图(可结合装配图的拆分视频)引出机械制图及AutoCAD中涵盖了哪些主要内容,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学习,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课程及本专业的学习兴趣。(2)通过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的理论学习与AutoCAD基本绘图命令的上机操作穿插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教学过程的节奏,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3)采用任务•项目式教学法,⑤引导学生学习组合体的看图和视图。为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可结合专业课程体育装备设计及人机工程学,将学生分成若干组(3~5)人,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收集信息资料,选取某一体育器械为研究对象,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独立分析测绘对象的结构特点,绘制出研究对象的基本视图。该部分可作为机械制图及AutoCAD、体育装备设计及人机工程学三门课程的实践作业,既可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及应用,又可减轻学生多门课程作业的负担。该项作业可分别计入以上三门课程的期末考核。(4)为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机件的内外结构形状,机件的基本表达方法亦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在掌握各种视图基本概念的同时,在上机操作中注重图案填充,局部放大等操作练习。针对前面选取的某一体育器械,在基本视图绘制的基础上,用其他视图辅以说明其内部结构形状。(5)采用引导式教学法,结合后续课程,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中涉及到的多种零部件设计,帮助学生学习各种零部件的绘制方法,同时学习如何在AutoCAD中建立图形库,为后续课程的设计做准备。(6)通过系统的有关零件图理论知识的学习,各小组根据所搜集的信息及“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等知识讨论并确定最合理的零件表达方案,再独立绘制零件草图;测量并标注尺寸,加深学生理解尺寸基准的概念,拓展学生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结合体育器械实际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原理等,通过查阅资料、实习实践等独立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技术要求;绘制出完整的零件图样后,再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评比。通过实际画图,提高了对零件形状、结构、尺寸及技术要求的分析能力,加深了对零件图四大内容的理解,逐步掌握了制图的基本步骤,不仅可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也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7)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充分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将若干个零件图组合成装配图,实现装配图理论知识、上机操作及与相关专业的同步学习,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及AutoCAD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只有合理的课程编排及与相关课程的有效对接,方能用有限的学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评价体系
机械制图及AutoCAD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重点在于知识点的应用及绘图软件的使用熟练程度,对学生考核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点考核,应建立起以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创新设计及知识点在专业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考试制度。考核机制如图2所示。(1)闭卷考试主要考核机械制图及AutoCAD涉及的理论知识;(2)平时作业包括手工绘图及课堂上机操作考核;(3)综合训练是一种综合考核,涵盖了机械制图及AutoCAD、人机工程学及体育装备设计等课程的综合知识。在实施综合训练过程中做到内容全面充实,有所侧重,尤其体现出体育装备工程的专业特点,让学生感到综合练习是一个实际设计演练,这样促使学生把学习与生产联系起来,把完成作业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
3结束语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范文5
【关键词】机械制图;学生;手段
近几年,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门槛降低,中职进校生的总体素质严重下滑,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无实际经验,没有空间立体几何知识,学生学起来感到很难,不容易掌握,不少学生由此产生厌学、惧学情绪。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会学生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我觉得应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制图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比较可行的能够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知识点与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以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设备的先进,使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比如,可以运用视频、PPT、幻灯等,这些教学手段能更生动、形象、直观的表达制图课中三维空间形体和二维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如在讲解剖视图时,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从多个角度演示机件的内部和外部结构,学生可以很轻松地看懂这个机件的结构,掌握基本原理、作图和读图方法以及有关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装配的基本知识等,形成扎实基本理论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实践表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使学生能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学生反映积极,爱学爱看,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并且记忆深刻,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不但懂得某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具有某一岗位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样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企业产品改型周期快,项目生产是企业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技术人员除了要有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有项目生产的理念,参与项目生产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进行项目制作的综合应用能力,这正是中等职业教育所追求的。
根据中职培养的目标,机械制图课程应重视应用性教学,强调知识的应用,适当降低理论的深度,特别在教学中贯穿项目的制作,这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既要注重课本理论的教学,又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生产实践服务。首先,要注重课本理论的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
同时《机械制图》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加强课本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必须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既要让学生看模型,又要让他们看一些实物,二者要结合起来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拿一些工厂中用的图纸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实际生产的知识,明确学了制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以启迪思维、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设计上有的放矢,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思维。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对有见地的学生发言要充分肯定,鼓励创新思维,鼓励个性发展。对理解有失偏颇甚至理解错误的学生,不要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给以鼓励,给予正确引导。教师对所提问题在学生讨论、辩论的基础上要给予正确的归纳总结,重要问题要给予科学阐释,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启发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讲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一章时,我主要将“点的投影”一节讲透,在学生掌握好点的投影的基础上,提示”两点确定一线,那么直线的投影如何求?”学生很自然会想到找到直线两端点的投影、连接即是直线的投影,再根据不同位置直线的投影,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其空间位置,教师说出不同位置直线的名称,再引导大家对比不同位置直线的投影特点。同样”平面的投影” 也是先提示“不在同一直线的三点确定一面;一条直线和线外一点确定一面”,再引导学生去做平面的投影,总结不同位置平面的投影特点。这样的教学过程,即引导了学生主动思维,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又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学生也会很自然而且牢固地掌握内容。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培育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实用性、综合性人才,所以不论是教学手段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我们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机械制图》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同时又能达到社会实践要求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使《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不断地得到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许志荣,蒋红坤.《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周艳琼.《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5).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范文6
关键词:技工院校 机械制图 一体化教学 改革
《机械制图》是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制图、校图、识图能力,即要求学生具备通过观察三维立体实物的形状、结构,绘制出该物体的平面图形的能力,同时,又具备通过识读平面图形正确还原出实物的三维立体形状、结构的能力。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主要针对制图的国家技术标准展开讲授,内容较为枯燥和抽象。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底子薄、基础差,在该门课程的学习上表现出一定的畏难和厌学情绪,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较大的困难,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机械制图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技工院校机械制图课程的传统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根据机械制图课程标准编写教案,课堂教学主要围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并主要围绕教师展开,完全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另一关键主体――学生。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普遍不理想。
2.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活动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课堂教学主要强调规定是怎样、标准是怎样,要求学生必须理解什么、必须熟记什么,整个教学过程较为抽象和枯燥,容易给学生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
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机械制图课程传统教学的内容安排主要是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投影法及三视图、组合体三视图、标准件及常用件的表达、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等方面。内容编排比较注重知识的渐进性,但各部分知识较为孤立。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标准和规则的识记、简单零件图的绘制等内容上,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全面地培养、锻炼学生在绘图、校核、识图等方面的能力。
4.过于依赖考试结果评价方式
在教学考核评价方面,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依靠最终的考试结果进行评价。然而,这种传统的考核评价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教师不会考、学生不会答,最终的考核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制图、识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平时绘图水平较高,但考试不及格;有的学生平时绘图水平较差,但考试成绩很好的情况。
二、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与实施要点
人社部自2009年启动一体化教学改革以来,积极鼓励和要求技工院校按照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
按照人社部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机械制图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制图、校图、识图等职业能力为目标,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的就是较好地构建一体化课程标准,包括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工作内容分析、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参考性学习任务、教学实施意见、教学考核要求七个方面的内容。机械制图课程要实现传统的教学内容与一体化学习任务的对接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知识点较琐碎,内容较抽象,因此,学生往往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机械制图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必须从学习任务设计入手,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师要精心准备绪论课,要解决学生对于机械制图课程的认识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大量的高端机械制造的视频和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通过轻松、新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学生只有对机械制图课程感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为学好这门课程打下基础。
2.解决机械制图教学任务的构建问题
机械制图知识存在比较明显的难易层次结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组织、引导、检查、评价等,因此,在进行学习任务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各个任务之间的难易层次关系。在任务设计时,把握的原则就是要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例如,“简单几何体的视图表达”学习任务中包括机械制图基本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一个法兰盘的控诉”,引导学生树立标准意识,进而引导学生查询、总结机械制图的标准、规则。教师通过组织活动,引导学生熟记标准,最后通过总结和考核评价等环节把握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制图知识后,教师可以依次让学生完成简单零件图的绘制、装配图的绘制等学习内容。每项学习任务的设计必须以具体任务为载体,通过任务约束保证学生人人有事做。教师要把握好关键环节的引导,确保学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3.解决好机械制图教学考核评价问题
传统的教学考核评价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的形式,通过期末考试对学习效果尽心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由于考核是在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的,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对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首先,对每一项学习任务都进行考核,这样能够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能够使考核起到促进后续学习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机械制图课程一体化教学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学生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都要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每一种评价都赋予不同的权重。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表现。机械制图课程最终的评价是对每一个学习活动的评价的综合。
三、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技工院校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实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由于各个技工院校之间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教学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存在各个院校各自为政的问题,导致院校之间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改革不平衡,一些技工院校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改革仍然停留在形式上。
第二,机械制图一体化教学改革对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任务的设计、一体化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先导性工作的质量往往受限于技工院校的教师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