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的收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的收获范文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本学段(7―9)年级的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经历剪纸基本技法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做”数学积极性,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二、 学法分析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五彩缤纷的生活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却是无限的。在课改中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创造出自己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时时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数学”与数学美,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地位与作用。
三、 教学过程
工具准备:剪刀、圆规、量角器、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若干)。
1. 情景创设
用课件展示一幅美丽漂亮的蝴蝶图案。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美丽漂亮的蝴蝶图案,你有哪些发现?这个图案能用剪纸的方法剪切出来吗?。
生:我发现这个图案是个轴对称图形,很漂亮,很美!
生:我也有这样的发现,我还发现沿对称轴折叠后,只要剪蝴蝶的半边就可以了。
师:说得好,这个图案是一位民间剪纸艺人的作品。剪纸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今天它已发展成为门类齐全、非常成熟的一门艺术,也就是因为这样,它备受人们喜爱。同学们,你们想学习剪纸这项艺术吗?
生:特别想学!(板书:剪纸)
师:什么叫折叠剪纸?
生:就是把纸叠起来用剪刀剪出图案的意思。
师:说得好,(板书:把一张纸一次或多次对折后,按一定的方法剪出的图案叫做折叠剪纸)。剪出来的图案具有对称性。
2. 活动1:剪四边形。(学生分组操作、讨论,教者个别指导)
如图1,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后得图2,再对折后得图3,沿虚线剪下得图4。
图1图2 图3 图4
(1) 想一想,图3的展开图有几条对称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2) 画一画,图4 展开后的图形。展开后的图形与你画的一样吗?
(3) 你能仿照上述方法剪出正方形吗?说明剪法及理由,
(让学生通过对剪纸过程的操作、猜想、验证、模仿,激发学生剪纸兴趣)
3. 活动2:剪筝形。(学生分组操作、讨论,教者个别指导)
如图5, 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后得图6,再对折得图7,沿虚线剪下得图8。
图5图6 图7 图8
(1) 猜想:剪下部分的展开图有几条对称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2) 展开图8,你的猜想对吗?
4. 活动3:剪马鞍。(学生分组操作、讨论,教者个别指导)
图9 图10图11 图12
把一张长与宽的比是2∶1的长方形纸片按图9、图10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11中的虚线剪下得图12.
(1) 猜想:图12的展开图有几条对称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2) 画画:请你利用对称性,画出图12的展开图。
(3) 验证:展开图12,与你画的展开图一样吗?
5. 活动4:剪五角星。(学生分组操作、讨论,教者个别指导)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后得图13,再把纸片依次按图14中的各条虚线折叠成图15,沿图15中的虚线剪下。
图13 图14 图15
(1) 猜想:图15的展开图有几条对称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2) 验证:展开图15,与你猜想的一样吗?
(3) 在图15中,如果∠α是90°,那么剪出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先想一想,再动手做一做。
师:上面四组的剪纸作品各采用了什么折叠技法?
生:活动1、2、3采用了四瓣形折叠技法,活动4采用了五瓣形折叠技法,
(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建立由操作、猜想到事实验证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从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6. 活动创新。
(1) 观察并模仿图16的折叠、画线、剪切的过程,并为剪得的作品命名。
图16
(2)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在一个面上仿照图17的设计画图,然后剪纸、展开,可以得到一幅“鱼蛙共游”的条形图案。
图17 鱼蛙共游
(每人按课本提供的剪纸案例折叠、画线、剪切,剪出作品后在小组内展示。给剪出的作品命名,并说出命名的理由。指出各作品中的对称轴。)
(班内交流,各组派代表展示作品。)
7. 欣赏创作。
欣赏下列图案:图18、图19、图20、图21,体会设计思路,并尝试动手操作,再亲自创作一幅剪纸作品,参与班级交流。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教师在教室巡视,和同学共同参与并体会图案的设计思路,作为他们某个小组的一份子,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8. 活动收获:
通过系列折叠剪纸的活动,我们经历了观察、猜想、实验、发现的过程,以中国民间剪纸技巧为基础,在折叠、想象、验证的过程中探究和感悟,进一步领会轴对称的意义,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这是我们数学学习的科学方法。
四、 课后反思
本节课例是在学生对剪纸知识一知半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构思的。我采用的是“操作、猜想、验证、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这一流程体现了学生对剪纸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操作、猜想、验证、创新的数学思想。本节课例我力求做到了以下几点:
1. 求“新”。利用学生熟知的剪纸作品蝴蝶图案,引入剪纸这一主题,创设操作活动情景。引入学习剪纸,由它激发学生强烈地求“技”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做”数学的积极性。
2. 求“活”。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不同剪纸图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进行自主探索,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理解折叠剪纸的基本技法,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活动与交流的空间。
初中数学的收获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最大教学效益的课堂,这自然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追求,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呢?下面本人将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建议。
一、明确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低效的原因
1.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有的一些评价体系过于关注成绩,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其他阶段或方面的进步,这种理念势必会造成教学过程中重心的偏移,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以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只是机械的模仿与记忆,难以形成学生独特的数学思维,阻碍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由于我们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递,学生被动接受,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缺乏主动探索的热情,课堂气氛也便死板许多。
3.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现在,有许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接受程度,一味的按照教学规划与进度要求进行教学,学生的接受状况被忽略,使得教师与学生难以形成统一的步伐,教学效果也便大打折扣。
二、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动力,而不断的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过程便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在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重视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注意不断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同时,创设情境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2.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新课改以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教师不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知识传授者,学生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学活动过程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教师成为学习的主导者、组织者,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彰显,学生可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结合,初中数学的课堂也必将更加高效。例如,在讲解平行线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指导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在指导之下积极思考,认真探讨,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更快速高效的理解平行线的性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
3.给予学生展示成果的平台。学生在经过种种问题的解决过程过后,探究了其中的数学概念、原理,这时,往往需要给予学生一个展示思考成果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因为学生的展示而精彩。在展示的过程中,我们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的同时,也能更为明显地暴露出其中的问题,有助于师生共同努力,解决学生学习上的误区。高效课堂的构建绝不能缺少展示这一环节,因为,缺乏了展示的课堂便缺乏了应有的活力。
4.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点拨。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精华之所在。生活中面临的许许多多的现实数学问题,无不是需要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解决的。数学问题数不胜数,若想真正的脱离题海战术,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根本之道,也只有这
样,学生才能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自己生活中学习的主人。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之中,数学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5.教会学生把握知识本质。在学生领会知识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安排有趣的教学内容,将其中的知识具体形象化,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初中数学的内容中,有“空间里的平行关系”的知识,教师可以以教室为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中棱、面等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应注重引导,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比较其异同的过程中发现以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6.根据不同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会产生具体的差异,学生都有其独有的优缺点,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教育,使得每一个学生相比自己以前都有提升,从而促进整个班级数学水平的提高,形成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提高课堂的效率,从而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7.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便是最好的老师。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理念等都比较抽象,如果教师不注重好的教学方法,学生极易产生厌烦心理,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兴趣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旦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起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便会自觉主动地积极思考,逐渐形成数学的思维。作为教师,应该优化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化,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活跃课堂气氛。
8.适时激励评价。新课改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因此,教师应该恰当的运用积极的语言进行及时的评价,即便是一个赞许或者是期待的眼神,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需要为学生送出鼓励的话语,因为,可能正是因为某一次小小的鼓励,学生便有可能终身受益,成为学生生涯中的一笔财富。让学生在激励中得到肯定,获的满足,从而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总结
总之,构建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投入于其中,认识到现存的问题并根据改进措施及时改进,深入贯彻各种高效课堂构建的方法,切实地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与数学思想的形成,就一定能够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郭建刚.成就初中数学高校课堂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
初中数学的收获范文3
一、 学生学习函数的现状
函数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函数是初中数学的精髓之一,曾有人毫不夸张地说过“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用函数来解决”。听后想想,也不无道理。许多数学问题、实际问题与函数相关,或需要借助函数来解决,或是函数的直接应用。因此,学好函数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现实中,大多数学生害怕学习函数,不敢去学,不愿去学,不会去学,不懂去学。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禁会问自己,我将如何面对?
二、 学习函数的几点建议
1、 培养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曾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我想大家在现实教学中也会发现,能够得到学生喜欢的老师,他的这门课一定学习成绩不错,相反,如果这个老师得不到学生的好感,那么即便是他的课讲得再生动,再引人入胜,学生的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去。所以,我觉得教学首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样就可以做到“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可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就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多思考,多设想,多准备,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2、树立学好函数的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树立起学好函数的信心,函数的学习才会变成可能。自信心是一种心态,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出属于自己的自信心。自信心源于不断地学习,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掌握了函数的概念、关系式、图像、性质等基础知识后,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活动进一步对函数的性质进行探讨,从而更深一步的认识函数。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函数的自信心呢?首先,让学生愿学函数。函数知识不仅是老师教出来的,更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学生主动的动手动脑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愿学函数就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其次,让学生敢学函数。正确对待学习函数中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认知规律,善于开动学生脑筋,积极主动地让学生去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最后,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函数的主人翁,真正体验函数学习的乐趣。只有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函数的乐趣,学习热情才会高,才会寻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
3、熟练掌握函数的形式、图像及性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脚下站得稳,才能走得更远。要想学好函数,首先应该熟悉各种函数的形式,能够准确区分那个形式是什么函数,从最基本的入手,打牢根基;其次应该能够通过函数的形式在脑海中马上想象出函数的大致图像,并能够熟练地画出函数简图;再次要熟练掌握各种函数的性质,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合理分析,适当选择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给出问题的答案;最后要能够灵活应用各种函数的性质解决函数的综合性问题,其中需要的不仅仅是函数的基本知识,更需要灵活合理的选择。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成就人的一生。态度决定人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
(1)课前预习 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通过预习,才能知道这节课要讲什么,同时可以先发现这节课知识的大致脉络,把自己不懂的地方着重标记出来,以便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通过老师的讲解帮助理解,找出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2)认真听课 人们经常说“凡事怕认真”,只要你认真的去做一件事,即使是困难重重的事,最终也会成功的。把握好上课的45分钟非常关键,因此,要想学好某门功课必须要认真听课,当让学习函数也不例外。
(3)独立完成作业 作业是学生和老师沟通的最好桥梁,学生可以通过作业来检查自己上课的情况,同时老师可以通过批改作业发现学生上课的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因此,学生必须认真独立完成作业,这样老师才能掌握真实的学习情况。
初中数学的收获范文4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有效性”
所谓“数学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师生一段时间的教与学后,学生所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数学教师教得再辛苦,工作再认真也是无效的,是徒劳的。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有无发展是衡量数学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
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是相对有效教学而言的。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喜欢到喜欢数学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更进一步来说,“低效或无效”也可以说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学生没有发展。所以有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与发展。
二、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重要性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知识面不广,所具有的知识一般来源于书本,很难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的数学知识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用。另外,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目光短浅,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好子女。广大农村家长双双外出打工的比例较大,孩子学习无人照管。这些,都是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因素。农村中学学校教育条件差,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农村客观现实。教学要融于教育因素。初中数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讲明知识的重要性,帮他们认识、分析二十一世纪所适用的社会人才,使他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产生“我要学”的迫切内心需求。
新课程标准充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圈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而且还要激发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在动力,培养探索精神、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树立起在中学时期一定要学好数学的正确观念。
三、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1.联系学生的实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熟悉数学教材,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要了如指掌。另外,还要明确各单元、各章节的知识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融会贯通地教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数学教师要增强课堂语言的魅力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应该注意的是,农村中学孩子朴实、不善于过多的语言表达。所以,数学教师不要对学生的错误作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样,就会使学生失去自尊心和信心。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责怪;多启发,少包办是行之有效地好方法.
语言应准确规范。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公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该使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因此,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首先必须有个透彻的了解。例如,“对应角相等”与“角对应相等”,“切线”与“切线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又如“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这类语言就缺乏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数学术语来授课,不能用自己生造的土话或方言来表达概念、性质、定理等。比如,把“线段的中点”讲成“在线段中间的点”就不准确。数学教师要熟练数学科学语言的表达,做到言之成序,言之有理,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数学思维方法也是大有益处的。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别注意运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吸引他们长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的收获范文5
【关键词】 初中数学;发散思维;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而发散性思维是其核心内容,发散性思维是我们应该努力拥有的. 司马光七岁时面对掉入水缸的小孩,果断的举起石头,将水缸砸破,救出了小孩. 司马光不是想着怎么从水缸口救人,而是逆向思维,砸破了水缸救了人. 而初中数学教学是通过学生根据公式推导得出公理,然后通过灵活利用公理,将题目解答出来. 通常一个数学问题,在学生的思考下,能用好几种方法解答出来,也就是一题多解. 初中数学的学习对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 接下来说一说怎样让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的学习,有时候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无聊的,学生会对各种各样的公式,数字产生反感情绪. 资料表明,人在负面情绪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显著降低.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在课堂上讲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数学,特别是应用到初中数学知识的例子,把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例如,在数学学习中,联系到我们的实际生活. “我们平时用手机,就要计算一下用哪种套餐比较便宜. 一个人选择A套餐,月租为20元,每分钟通话费用为0.3元;假如选择B套餐的话,没有月租,每分钟通话费0.6元. 这人一个月打300分钟,请问用哪种套餐合算?”
通过这样一个例子,就可以很容易地让学生提起兴趣. 因为这道题目来源于生活,学生就很愿意接触、计算这种类型的题目,通过联系实际问题,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也让学生对数学、对生活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发散思维
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学生学习数学十分有必要的措施,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 很多学生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会对着一个题,钻牛角尖,这就导致了学生有时候花了很多的时间做一道题,结果可能作出来了,但步骤繁琐,和简单方法一比,差距很大,还有可能最后也做不出来,费力不讨好. 在这方面,老师要起到很大的作用,开导学生,多方面考虑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个性的张扬,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挣脱掉思想的束缚,从而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具体灵活地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搞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有利于学生提高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老师的耐心讲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巨大潜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 老师要鼓励和关怀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浓浓的呵护之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探索新的解题思路.
三、引导学生,对数学题提出不同的问题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多多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不要怕答错,对一个问题,指出不同的解答方案,同时,老师应该在备课时就做好多方面的准备,能够和学生的思路同步,多加辅导. 对于课堂上问题的回答,在老师提出问题后,要做适度的引导,从哪些方面考虑,举一些相同的例子. 然后试着问几个不同角度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还可以怎么变换使用公式解答数学题. 给学生引导方向,多方向去考虑一个问题. 一题多解还有一个好处,学生可以把知识融会贯通,遇到相似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去解答.
举个小例子,已知: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EF = AB + CD). 证明:AB∥CD.
这种证明题,一般学生们都会想到按顺序,从头证明,但也可以从反面证明,假如AB不平行CD,用反证法证明这道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证明出来了.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解决问题,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考虑,这样能比较容易达到教学的目标. 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老师要重点鼓励,引导,同样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受益终生.
四、结 语
初中是学生思维方式养成的重要阶段,而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应该通过初中数学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处理事情的灵活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的基础. 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对数学题提出不同的问题. 通过对初中数学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探索问题,灵活地应对困难,解决问题,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的收获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58-01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具有较大的盲目性。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学改革中推广的导学案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以自己制定的目标为导向,有计划有步骤的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学的盲目性,获得良好的效果。下面本文就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一、据导学案自学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运用导学案进行自主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教师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出让课堂主置的时候,学生应该通过导学案设置的学习重点和目标,通过了解教师设计的新教学内容,来初步了解所设置的预习内容,这样教师就可通过预设的问题做到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到教学重点上。在导学案的设置上做好功课,这样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做好自学。在预习完成之后,鼓励学生对答案进行陈述,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陈述中倘若学生存在错误的认识,教师可以予以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提前的学习,能够更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建立一个平台,将导学案预习内容信息化,教师负责及时信息,学生通过下载、查找和学习,将问题反馈给教师。学生预习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就不要再重复,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预习的重要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设置问题,引出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导学案教学,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使他们习惯于自主学习,善于自主学习。导学案是以学生为主导的,为了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内容,认清课堂学习的目标,教师在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前,应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进行思考,而这些问题应围绕学习重点来设计,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提出问题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内容进一步深入提问,直到学生把课堂内容融会贯通,串联起来。这种来回踢足球一样的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也可在每一次的回答中充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或理解有误的知识点,进而加以引导。初中数学的问题大都是具有逻辑性的,这样的引导学习也可使学生对某一类问题形成正确的思维逻辑模式,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上少走弯路。这种简单提问算是课堂内容的预习,为接下来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三、借助导学案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设置“重点研讨”时,就应该想到“合作学习”的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帮助老师解决部分难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写在导学案上还不行,教师还要在课堂里提醒、强调、检查、指导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求他们讲究“责任依从关系”,借助这个学习小组的责任依从关系促使成员努力学习,因为同学们渐渐确立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团队荣誉感,懂得了一人与小集体之间的关系。以前老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过问学生的导学案做题质量,而现在的老师在课堂上可以迅速查看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看到同学们自己总结、自我构建、自我反思、自我补缺的真实情况,真实地看到认知过程、思维过程、自我管理的过程,真正讲究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组内成员的交流对个体构成了认知的冲突和不平衡,导致个体重新思考,产生新的观点。事实上早已正明了皮亚杰的“协作学习”的理论。导学案中设计的合作学习环节就是想让学生“超越现状,达到新的境界”。从维果茨基理论看,学习中的社会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因在于高级心理机能,如推理、理解、批判性思维,在社会交往中得到发展,并被个体内化。
四、注重反馈信息,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在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导学案的编写中,反思反馈等环节看似不太重要。实际不然,这个过程包含了学生反思、达标测评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学生反思就是学生自己的归纳总结,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己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反思,反思每一个知识点,反思每一道自主学习题。最后把这一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之后写到导学案预留的位置上,这种反思对学生的提升是有很好的效果的。接着就是达标测试的编写,这一块要求编写进来的题目覆盖的面要全面,要体现层次性,综合性的题目,提升性的题目以及基础题一个都不能少,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最后要在导学案编写的过程当中认真编写作业的布置,作业的设置要有针对性,要能够促进学生反思,一定要避免重复,同时要注意控制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
总之,导学案教学的有效实施,给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导向,使学生有针对性、有目标地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给每位学生提供在生活中挑战自己的机会,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主动的创造者,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江龙.浅谈初中数学实施“学案导学”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