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影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影发展史

电影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CG;三维动画;3D特效;数字动画技术

动画这门综合艺术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动画”的概念经历了无数次分离与融合,但动画始终是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质,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是没有国界的世界通用语言。电影发展史上,没有哪一门艺术像电影一样更依赖于科学技术,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天起,它的每次发展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从黑白电影到彩色,每一步无一例外的都打上了科技进步的烙印。影视艺术的里程碑式的分期往往是以技术为先导的。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用高科技制作的动画类影片,逼真的表现手法和极富想象力的创意,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影视领域的运用和软件水平的不断更新换代,数字动画技术已完全融入了电影的制作领域,特别是运用了3D特效技术,将真人实景与动画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让人难辨真假,实现了以前传统电影领域难以实现的表现方式,极大增强了电影的艺术魅力,把电影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CG技术与电影

CG是英文Computer Graphic的缩写,中文意为计算机图形图像。随着计算机的与发展,CG技术创造了电影领域中的文化奇迹,许多导演在影片中都运用了CG技术塑造了一个个虚拟的角色。

1977年,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导演了一部名叫《星球大战》的科幻影片。片中运用CG技术创造了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艺术观赏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演也因此名扬世界,科幻影片从此也成为电影的主流之一。当时由于没有一家制作计算机特效的公司能为他的电影服务,因此他组建了自己的工业光魔工作室,用来制作这部电影所需要的特殊效果,从此计算机技术首次在电影中得以应用。片中运用的新技术大约有三百多项,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开创了全新科幻影片的先河。《星球大战》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已经向“真实的虚拟世界”迈出了极有建设性的一步。《星球大战》运用CG技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导演在其后1980年和1983年分别推出了两部续集。这几部影片在1984年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由于当时计算机影像技术处于刚开发和较为初级的阶段,三维计算机动画也没能很好运用到影片中,片中的怪兽由演员化妆扮演,外星人只能通过制造模型、电子控制和定格摄影来完成,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作和影响了影片的真实程度。

二、三维动画与电影

CG技术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力,而三维动画的运用为动画电影揭开了新的篇章。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1991年詹姆斯・卡梅隆拍摄的《终结者2》成功塑造了首个全三维数字角色,并将真人演出的影像与3D数码动画完美结合,这也使得三维数字人物角色的造型更像真人,并有层次感。工业光魔影像特技制作工作室成功地为影片制作了令人难忘的特技效果,并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这也使CG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从此,三维动画Computer Generated Imagery(即CGI)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种类型的影片中,为创造完美的虚拟世界奠定了基础。

2001年,由彼得・杰克逊执导的影片《指环王1》隆重上映。片中的特效主要由Weta Digital工作室担任,其中的CGI影像留给人们完美的感觉,该片中的万人战斗场面给观众巨大的震撼力。CGI与微缩模型的结合,让人分辨不出动画和真实场景,再一次体现了数字技术的强大实力。片中运用了一种智能化的软件,在演绎双方作战时,每个数字形象都会自动寻找对手,甚至还能做到打不赢就逃跑的场面。该片也获得了2002年度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三、3D特效与电影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2009年由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上映了,这部耗时12年制作的科幻大片掀起了电影历史上的第四次技术革命,预示着3D特效时代的来临,也象征着真人与动画技术结合的再次创新,使电影更具魅力。这部耗资5亿美元,迄今为止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很大部分投入都花在了技术上。卡梅隆团队自主研发的3D摄影系统,将3D特效再次推上一个新的境界。Weta Digital工作室运用为《阿凡达》研发并首次运用的特效技术―“携带式动作撷取设备”,用CG特技制作出了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10英尺高的蓝色类人生物Na’vi族人,并与真人结合,逼真的诠释了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掠夺潘多拉星球的矿产,与当地Na’vi族人大战的场景。该片创下了27亿美元的票房神话,并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2011年8月由导演鲁伯特・瓦耶特携手Weta Digital工作室倾力打造的好莱坞又一部科幻巨制《猩球崛起》上映了。从上映至今,依然保持了如潮的好评和强劲的票房。Weta Digital工作室再次运用“携带式动作撷取设备”,用CG电脑动画制作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猩猩,逼真的诠释了一场人类与猩猩的惊天动地的大战。

“携带式动作撷取设备”采用了动作捕捉技术,将演员表演时在空间所产生的数据,转换成数据模型,以之为骨架,在上面填上2D或3D角色的“血肉”,最终合成银幕上活灵活现的角色。通俗地讲就是:真人的动态表情、肢体语言经过电脑的处理或者合成后,变成虚拟人物形象的表现和肢体语言。上述两部影片中的Na’vi族人和猩猩的镜头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进行捕捉完成的。特别是扮演猩猩的演员,他的脸上贴满了红外线感光点,头上还顶着一个捕捉表情用的小摄像机,为的是最大限度地让摄像机捕捉到他脸部丰富的表情变化,令电脑制作的图像更加逼真。

导演鲁伯特・瓦耶特认为:《阿凡达》的CG技术非常成功,我想在《猩球崛起》里再运用一些令观众耳目一新的技术。将之前《阿凡达》主要在棚内完成外景拍摄的模式,首次放在户外、阳光下取景,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场景与CG绘制的栩栩如生的猩猩们在一起,令观众难辨真假。

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除了有鲜明的主题外,还要有创新和领先的制作技术。数字动画技术在当今电影创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前传统电影里难以想像甚至无法实现的内容,都可以通过运用CGI等技术,让人们的幻想变成现实,因为电影艺术其实就是想象与真实的辨证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志强.三维造型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2]李崴,严晓亚.当幻想变成现实[J].电影评价 2011(6)

电影发展史范文2

盛世危言:电视电影八年和面对的严峻挑战面对如此风光的电视电影,我愿发一盛世危言。我以为,电视电影将面对巨大的挑战。一面是多媒体的强势挤压,那就是网络电影和新媒体电影、流媒体电影,将抢占电视电影的生存发展空间。我预计不出5年,这些多媒体电影将铺天盖地。另一面是大银幕电影经过市场历练和自身调试之后,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将与电视电影争夺观众争夺生存天地。预应这些巨大的挑战和挤压,我们再反思电视电影的今天,它的不足和软肋,更使我们的忧患意识有了现实性。我们有精品力作,但是没有形成强势,我们有比较丰富的样式和风格,但是没有形成风格群落,没有形成成熟的类型化的艺术格局。由此看来,一个话题的确立就显得十分必要:那就是应该寻找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

应战预案:可持续发展之美学主张对挑战的应战,从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理论上清醒,实践上方能主动。寻找并确立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当务之急。电视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看来应该包含着以下几个内容:第一,鲜明美学主张;第二,强化品牌意识;第三,科学编辑系统;第四,扩大文学后援;第五,整合资源配置。

第一,鲜明美学主张。美学主张首先体现在题材层面上。表现什么生活,彰显什么人物,是文化立场的印证。我们选什么,怎样选择,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中国国情决定的。科学发展观的构筑,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都在一点上重复,那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百姓命运,关注百姓的生活,这被提到了执政第一要务的高度。基于这样一点,在电视电影的题材层面上,我们应该做到在各种题材中,以现实题材为主;在现实题材中,以平民题材为主;我们要书写百姓、书写大众、书写草根。今天应该重提人民性的话题,人民性确实被淡忘已久了。现在的作品礼赞白领的太多了,那是一种贵族化倾向。我们不应以中产阶级自居、自傲,应多一些平民情怀。不应抱着一种贵族和精英的姿态居高临下,俯视平民俯视众生。我们应坚守为大众的方向和立场。

在题旨层面,要清醒我们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我们既可以说置身于主流文化的环境,也可以说置身于世俗文化的环境,更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种泛娱乐化时代的环境。打开电视,我们有主流作品,有主流文化,有主流话语,但是没有形成强势;形成强势的是万民选秀,助民狂欢,天天过年,这类综艺节目形成收视狂潮。而剧类作品,则是世俗风情大行其道。我们不反对世俗情怀,我们正视公众有享受快乐的权利,但有学者称,人民也有格调低下的权利,我却质疑。美国传媒大王默多克说过一句话“我们的趣味降低一点点,读者就会蜂拥而至”,这句话有片面的真理性。关键是降低的度,降低多了为恶俗,降低少了为媚俗,降低多少为准确,这是至关重要的。考察剧类作品,我们发现其中虽有英雄形象,虽张扬英雄主义,但没有形成强势;形成强势的是市民情绪。可谓英雄退位小市民登场。小市民的世俗欲望,小市民的世俗情感,小市民的世俗性格,在电视剧类作品中成为时尚。重欲望,轻责任;重自己,轻他人,成为私人化写作的主要内容,而私人化书写又被时尚评论家奉为上佳境界。小市民情怀不等于平民情怀,平民情怀则为百姓情怀。

有鉴于此,我们在题旨层面上可否应有这样几个方面:关注民生,关注民情,既要为民解压找乐,更要为民代言请命。题材层面重提人民性,在题旨层面上要关注民生、关注民情。我们可以用快乐的作品,给观众带来欢愉;用人文关怀给观众带来心灵慰藉;但,更应反映平民大众的愿望和理想,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为民写作,为民立言,才是上佳境界。为什么《天狗》被视为艺术珍品,因为我们珍视《天狗》的思想力量,反过来,我们考察电视电影,我们缺少《天狗》的思想锋芒。同样,我们珍视电视电影《村官过大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这部作品从村官过大年切入,既带出当下农村一片祥和喜庆气氛,又带出剧中雪乡村村长和他的农民在市场经济拼搏中的困顿。这个问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尖锐的当下性。此剧不走歌舞升平路线,而走表现农民如何学会在市场中打拼、学会办大农业的现实主义路线。电视电影也应该擦拭锋芒亮出刀锋,批判社会种种伪善和不公。我们需要英雄情怀和英雄气概,以此来构筑民主与法制。所以,我们在题旨层面上应该把平民情怀和英雄情怀并举,人文关怀与主流意识关怀并举,精英化与人民性并举,娱乐化与郑重性并举。既有主流化又有多样化。

在样式层面上,我认为应提倡个性化与类型化并举,系列组合与单篇力作并举。我们要有样式群落和风格群落。我们已有《法官老张轶事》系列,有《名将》系列、《陆小凤》系列,也有《水浒人物》系列,确保电视电影收视的强势。同时我们也需要像《飞》、《小火车》、《天籁》、《城市上空的鸟》和《雪狼》这样一些充满前卫意识、探索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品质和艺术个性的作品,以丰富我们的风格和样式。

转贴于

我们倚重表达层面,是因为我们尊重艺术本质和艺术规律。止于题材好题旨好,而轻艺术表达,这是题材决定论。过往的教训太沉重,不可遗忘。对于文化市场而言,不管何种题材的作品,好看是硬道理;其余皆为妄言。先被吸引后被教化,这是规律。我们注重艺术表达,就该注重艺术手段。

当下电影电视在艺术表现上构成对文本最大杀伤力的是虚假,伪真实,伪生活,伪情感。在艺术上打假,我们就该在表达层面上尊重生活,追求生活质感显得尤为重要。不要把作品中的生活打磨得太光滑,必须追求生活实感和质感。要有矛盾冲突的时代质量,不应沉迷于杯水风波和脂粉气息。既不要矫饰生活,也不要伪造生活。电视电影创作者,不能因其小而轻视它。我以为,沙龙写作是当前创作中一种文化瘟疫,单凭想象写不出生活实感。我们既要现实主义表达,也要另类表达。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表达,何种叙事策略,关键点是我们要审美,不要审丑,要真实,不要矫饰;要反映生活本质,不要满足于罗列生活现象。一些表现无聊男女的无聊作品应该杜绝,不要表现无聊人生、无聊情趣。有一些年轻人的作品,习惯于审丑,以审丑来张扬艺术个性。在张扬个性的时候,过多地欣赏自己,或者把“愤青”的东西融入到作品当中,明明北京有很多好的东西,偏拍厕所等私密的东西,拍上海也拍一些负面的东西,以为这就是美。有嗜丑嗜脏之好,有嗜恶嗜俗之好,这是伪现实主义,是猥琐的自然主义。目前创作当中确实有一些自然主义的倾向值得警醒。我们要追求人性的复杂和人性的深度,但是不要人性的卑琐,不要把审丑当做艺术理想。我们要追求崇高的艺术理想。

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牵引和推进力量在众多媒体作品争夺电子媒体播映空间与时间的态势下,要保持电视电影的强势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品牌牵引,不断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和竞争力;同时还要有科学的编辑系统;扩大文学后援;整合电影频道的资源配置;形成巨大的推进力量和推动机制。

要强化电视电影的品牌意识。品牌效应和公信力是它的艺术品质和思想品质的恒定保证和不断提升。为什么一提主旋律作品,作者便赧然不敢承认其为“主旋律”。谈“主旋律”作品则理不直气不壮,何以然?因为主旋律作品公信力下降。这是创作者自身造成的,不是观众酿成的。

我们强调品牌意识就是为了提升电视电影的公信力。品牌效应是有标志性的,它有次第出现的作为代言、作为标志的作品,我们要用力打造构成品牌的作品,无论是系列作品也好,还是单篇佳作也好。品牌要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坚守质量才能创造品牌,不坚守质量品牌是空话。

科学编辑系统,这里的“科学”是动名词。我们公认电影文学是电视电影的龙头,是第一生产力。而这第一生产力的第一,龙头的龙头,便是编辑。编辑曾被尊为仅次于上帝的人,因为他给别人铺红地毯,助别人成名而隐身幕后。电视电影对编辑应给予深深的礼赞。电影文学编辑新时期以来活跃于各电影厂的文学部,如今,电影频道的文学编辑为硕果仅存者,成为文化遗址。如果检视电视电影走到今天,八年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成为文化气象,首功应该归功于电影频道的编辑系统。

强调科学编辑系统,是使编辑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在编辑系统中,首先应该强化策划,变被动为主动,不要等米下锅、守株待兔,来一个《天籁》有一个《天籁》,来一个《飞》有一个《飞》,来一个《中国桥》有一个《中国桥》,将策划转化为文学创意,转化为创意项目,形成总体布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观众的需求,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还要根据总体艺术格局的需求,选择策划项目,然后邀请编剧创作。策划意识是科学编辑系统的第一要务。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已有很大影响,吸引一大批创作者和制作人参与其间。这是因为投产的作品能确保投资人的回收,并有不菲的利润空间。拍电视电影渐呈趋之若鹜之势,然而,相当一些中小文化公司却视为畏途,他们觉得立项太难,时间太长。我们可否科学规范编辑系统,规范一审工作日多长时间,二审多长时间,三审多长时间,科学规范工作日,而且要公示化。每一道创作程序既保质量又定时限。质量是前提。运营透明化,程序合理化。

扩大文学后援。强化扩大文学后援,是为了强化电视电影的第一生产力。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部门是组织者,文学后援是实践者。后援越多越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越大。无论是科学编辑系统还是扩大文学后援,都是为了强化文学力量,强化电视电影的启动平台。扩大文学后援的第一点,积极借用当代文学成果,寻找当代文学名篇佳作,团结大批有实力有生活有才情的中青年作家。关注他们的作品,关注他们的创作动势,以丰饶电视电影的文学沃土。

基于此,建议电影频道签约一批剧作家。给编剧提供深入生活的便利和经费,从生活中发现和确立创作项目;给编剧提供观摩优秀影片的机会;适度提高稿酬标准。既注重团结知名作者,也注重培养新锐作者。

整合资源配置。电影频道可否调动各种传媒手段,形成媒介强势,力推名篇佳作,使之成为电视电影品牌的文化代言。应该革新电视电影的播出方式。电视电影的播出应栏目化,以此强化类型意识。如推出喜剧系列,悲情系列,青春系列,言情系列,史诗系列,都市系列,乡土系列,武打系列,关东系列,海派系列,西部系列,岭南系列,等等,将类型规模化,将风格规模化,将样式也规模化,强势出场。

电影频道节目中应该把播出格局与影院放映一体化,纳入自己的战略布局当中,以此来带动全国其他的电视电影,推进中国数字电影的整体进程。

电影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特点;营销策略

电力市场营销作为电网企业的重要业务内容,不仅关系到电网企业本身发展,而且对其他行业和各类用户有巨大影响。它不仅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密切有关,而且与建立和谐社会密不可分。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加强电力营销理论方法学习,提高营销技术水平,强化电力营销管理,开创电力营销工作新局面。

一、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的特点

1、具有整体性

电力交换要通过电网,电网覆盖的区域就是电力市场的整体范围。电网是统一的,在同一区域内可能有不同需求的客户,电力销售部门一般只能将同一区域看作一个市场,进行整体销售服务,因此,不同的电力目标市场也由电网连接成一个整体。

2、具有差异性

虽然各个电力目标市场在产品的类型,客户的分类等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性质,但在其他方面又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计划安排。不同的客户对电力供应的方式具有不同的要求。有的需要发电商直供,有的则需要供电商间接供应。大量的用户需要长期保持供电关系,少量的用户只需要临时用电。

第二,需求量。不同规模的消费者对电力的要求不同。大型企业的电力消费可以达到几亿甚至几十亿千瓦时。小的用户,如居民用电只有几十千瓦时。

第三,需求时间。不同性质的用户对电力需求时间有不同的需求。化工行业要求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供电。商业企业则只要求白天和晚间必须保证供电,夜间负荷要求很低。

第四,消费方式。电能的热转化消费、动力转化消费和照明消费都属于消费方式不同的目标市场。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电力企业的不同目标市场的依据,是研究电力目标市场的总体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力目标市场进行划分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3、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可放弃性

电力目标市场是动态的市场,不是一经选定就一成不变的市场。这种动态是相对于一般稳定的电力市场而言。电力目标市场的发展变化是逐步实现的,而不是频繁或骤然的突变。各个电力目标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都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与此同时,在选择电力目标市场时应考虑国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供电企业专营区的电力目标市场必须全部满足,不能对盈利少或难度大的市场就完全放弃。

4、与国民经济具有密切相关性

电力目标市场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作为有待开发的电力市场,它明显地表现出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依赖性。这是因为电力商品的最大消费需求是工业负荷,其次是商业、服务业、农业和居民生活。无论工业、农业、商业或服务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直接表现在对这些产业的调整。任何一个产业的调整都是电力目标市场变化的一个因子,这些因子的聚合必然作用于目标市场的开发策略、目标设定等一系列活动。

二、电力市场营销的策略

1、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的指导思想

1)树立全体员工的营销观念。供电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输变配售过程是同时进行的,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运作才能完成这一业务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具有全员参与性,因此供电企业必须树立一种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协作的生产与销售理念,即全体员工营销观念。

2)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是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关键。供电企业开发市场应该立足于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个平衡,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营销体系,它应该包括:①观念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增强竞争意识、优质服务、品牌价值观念等;②信息方面:市场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市场报告子系统、市场决策子系统等;③人才方面:营销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等;④客户管理方面:客户关系管理(CRM),客户服务系统,业务咨询、投诉处理等。

3)开拓潜在市场,培育新的用电增长点。这是供电企业永久不变的主题,也是供电企业开拓电力市场的源泉。目前虽然我国普遍存在电力供应小于需求的矛盾,但这只是低用电水平下的不平衡。从长远看,电力产品最终会像其他商品一样走向买方市场,供电企业不能有“等”的思想,为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必须积极培育和扩展电力市场,及时调整电力市场结构,积极培育新的用电增长点。

4)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供电企业在未来的市场开拓和培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将售电量和职工工作业绩相联系,如何用好人才、网罗人才以及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层管理者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可以说,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激发人的能动性是供电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保障。

2、电力产品策略

1)电能产品质量策略。在目前电能与替代能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电能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供电企业要采取的产品质量决策是:提高电能产品质量,以提高企业收益和市场占有率。

2)实施电能产品差异化策略。为了迎合广大用电客户的不同需要,以吸引更多的用电客户,开拓用电市场,供电企业要不断增加电能产品组合的深度。对于一些特殊企业,如特殊冶炼、高新技术等企业,其对电能的供电可靠性、供电频率、供电电压等技术指标有特殊要求,应该为其供应高质量的电能产品。

3)实施电能产品的品牌策略。目前供电企业主要面临下列两类竞争:在与其他替代能源竞争时,电能产品本身有其特殊之处,可以实施电能产品的品牌策略;在电力行业内竞争时,电能产品在核心产品层次上来讲,是一种同质品,而由于不同供应企业在质量、服务、形象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差异。所以在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层次上,电能产品又可以看成异质品,故供电企业可以实施品牌策略。

3、电力价格策略

目前我国电力价格仍然属于国家管制,国家制定电价遵循以下原则:成本为主,合理利润,合理利用资源,公平负担,等价交换,促进客户合理用电。当前我国的电价水平与一些用户的承受能力相比还相对较高,并且电网日负荷峰谷差较大。新晨:

因此,供电企业可以在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和电力销售成本盈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产品定价原则,采取一些价格策略:

1)减少用电管理中间层;

2)继续清理整顿不合理收费;

3)实施优惠折让电价,对于某些特殊用电企业,如高能耗企业,供电企业在能够足额补偿配电成本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的让价;

4)推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5)推行可中断电价策略;

6)供电企业还可以实行差别定价策略。

4、电力优质服务策略

增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1)电力优质服务是开拓电力市场,扩大电力销售的重要手段;2)电力优质服务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3)电力优质服务是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手段;4)电力优质服务是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信誊及知名度的重要途径。而增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需要提高营销人员素质、服务管理水平和营销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入手。

结语:电力市场营销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由于电力营销活动过程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在新形势下建立一套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体系,以市场营销为支撑的企业发展体系,加深营销深度,进一步渗透目标市场,增加营销宽度,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和服务深度,增强电力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直接关系电力企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因此,必须对电力市场营销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文建方《电力营销应推行目标市场管理》[J]电力技术经济2001(5);

电影发展史范文4

为此,本文从数码科技对电影的影响分析着手,探究传统电影与数码电影的融合,从而指出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数码科技对电影的影响分析

数码科技对电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电影特效和制作3D动画片。

(一)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电影特效

数码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扩展了电影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创造出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想所未想的视听奇观和虚拟现实。从美国来看,上世纪90年代,斯皮尔伯格《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们是电影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由数字技术创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实皮肤的、有肌肉和动作质感的角色。当今欧美大片无不利用数码技术制作电影特效。

从中国来看,最早有规模、有目的地采用电脑特技的国产电影是1999年的故事片《紧急迫降》《冲天飞豹》《横空出世》。《紧急迫降》里使用了电脑三维影像,创造出波音飞机空难危机的奇观效果;《冲天飞豹》中用数字技术想象了中国的新型战机,并用180多个三维动画镜头表现了高难度的战机飞翔动作;《横空出世》更是通过数码技术将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的真实镜头还原到银幕上。2000年后很多的国产电影或多或少地融合数码特技的效果,为影片增添了许多视听效果,如《长江七号》《集结号》《投名状》《风云Ⅱ》《功夫》《无极》等。

(二)利用数字技术制作3D动画片

3D动画即三维动画,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一种用于影视制作的新兴技术,能无需摄影机介入,仅依靠电脑便能创造出一种虚拟现实、亦真亦幻的三维空间。1995年第一部完全由3D电脑技术制作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诞生,不仅开启了好莱坞的数字动画时代,而且也给电影制作开辟了全新道路。随后涌现出一批深入人心的3D动画影片,如《怪物史瑞克》《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鲨鱼故事》《汽车总动员》《美食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功夫熊猫》《飞屋环游记》等。

2009年初,首部国产原创3D动画片《动物狂欢节》开始上映,表明国内电影开始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纯数码3D动画片。随后,3D动画片《麋鹿王》上映,该影片基于3D的宏大场面背景、精致的人物造型、本土化的故事再加上高科技的表现手法,令其呈现出类似于好莱坞动画的3D技术风格。

二、《阿凡达》的IMAX体验

IMAX源自英文Imagemaximum(图像最大化),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影像系统,拥有最大的银幕(“巨幕”的高度一般超过18米)、最清晰的图像、最高的精密度、功率最强的放映设备以及最高级的六声道多喇叭音响系统,IMAX在国外被誉为“电影的终极体验”。

IMAX电影的超凡视听体验,需要专业化IMAX设备和技术。世界许多电影强国,先后推出了各个种类的IMAX摄影机以及专用辅助装置,如水下摄影装置、稳定装置、航拍挂接装置等,并且还推出了DMR技术,能将普通35mm影片转成IMAX影片。

要想体验IMAX电影,还需要专业化的IMAX影院。IMAX影院包括IMAX-2D影院、IMAX-3D影院以及IMAX球幕影院。无论是哪一种IMAX影院,其特点就是画面巨大,不仅能把人的绝大部分视野包容在银幕之中,而且画面清晰稳定,色彩还原真实。这样的巨大画面,再配以多路逼真的数字立体声,最终给予观众强烈的临场效果。观看IMAX3D电影时,观众需戴上特殊的偏光立体眼镜或电子液晶立体眼镜,才能看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这种逼真的效果让人不觉得是在看电影,而是完全置身于影片的情节、场景之中。

电影《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更是将动画片、风光片、CG、3D效果、游戏画面等已有的技术元素进行糅合。所以,电影《阿凡达》在时空上的尽情想象,视觉上的极度宏伟,给观众带来了心理上的壮观感受。

三、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传统电影与数码电影的融合电影《阿凡达》的IMAX视听震撼,让中国电影人重新审视电影的技术内涵。然而,发展IMAX电影不仅投资巨大,还面临专业设备和人才短缺、影院改造和建设、片源不足等问题。从我国的电影体制和电影市场来看,本文认为,国产电影走IMAX的技术道路还是不可取的。

那么,如何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呢本文认为中国电影一方面不能固步自封,忽视数码科技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广袤的电影市场前景,由此而带来的电影创作基础和宏大的战略目标。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必须走一条传统电影与数码电影的融合之路。

(一)电影艺术元素与数字科技应用相融合

从卢米埃尔发明了电影开始,电影艺术就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和发明都给电影艺术带来新的灵感和新的发现。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而数字技术的应用更让电影的表现手法无所不能。

尽管数字技术已成为实现电影视听效果的一种基本技术手段,但是电影艺术的基本要素,即画面、色彩、声音三要素并没有发生改变。电影创作基础仍然是遵循传统电影艺术理论,所以,中国电影要实现的是电影艺术元素与数字科技应用相融合。

也就是说,中国电影应不断地探索数码技术在国产电影中的应用,使数码技术为电影内容服务,通过内容、艺术、技术的三维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的电影。近年来,优秀国产影片,无不是将数码特技与内容、艺术相融合,创作出的佳作。例如,运用数码特技,《集结号》《投名状》创作出与内容吻合的、真实的、震撼的战争场景;《画皮》中的女鬼脱去美人皮的画面也因数字技术的加盟得到了完美表现;还包括《赤壁》《风云2》《建国大业》等国产影片,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电影诠释了一个道理,只有将现代数码科技和传统电影艺术元素充分的融合,才能创造出符合科技潮流、符合中国观众审美情趣、符合电影艺术规律、符合国家政治经济潮流的好作品。

(二)电影原创能力与数码产业发展相融合

电影发展史范文5

全媒体时代,是依据传播途径和传播介质而言对目前传媒发展态势的概括,全媒体指的是包括电视、广播、网络、手机、户外视屏、公交视频等多种媒体形态的复合。全媒体时代的典型例证即是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直播的收视状况:全媒体受众接触率高达98.1%。其中,电视拥有97.7%的收视群体而位居首位;网络观众比例达到137%列于第二位;广播电台、公交移动电视和手机电视观众比例分别为11.4%、6.4%、3.4%。!1]观众借助了不同的收视渠道为开幕式的最高收视记录作出了贡献。从这一例证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传播内容的电视电影面临由单一渠道到多渠道传播的命运转变。自1999年开始拍摄以来,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从作品零起步开始,到科技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品质革新,至今(2008年)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在这几年里,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是国内电视电影发展的主力推动者.他们设立奖项、提供资金、采购作品的行动为完善作品品质、提高国内电视电影技术标准、鼓励制作者创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以2001年为起点,央视电影频道为提高电视电影整体艺术质量水准,决定部分采用16毫米胶片拍摄,力图用优秀的作品打造电视电影品牌。同样是在2001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为鼓励电视电影创作,推动制片公司的创作积极性,促进优秀作品获得更多利益,创立了“电视电影百合奖”。12]从事电视电影研究的学者认为,就电影频道目前推出的近千部电视电影作品来看,很多作品显示出可贵的艺术创新锐气,得到了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影视创作者的关注。可以说,电视电影在中国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是机构倡导、民间个体创作转移方向、市场资金低迷状况、电影频道稳定地投入产出加上利润刺激等因素促发而成的。

二、中国电视电影原有的存在基础:电视媒介与电影媒介的相似与区别

在新媒体尚未蓬勃发展的影视传媒时代里,电视电影这一独立的新型电视内容凝结了电影和电视两方面视听艺术的特点,我们需将电视电影置于电视媒体内容和电影新形态的双重理念背景下进行认知与把握。电视电影的存在基础来自于电视媒介与电影媒介之间的相似性,因为这种相似性奠定了二者融合的基础,电视电影的存在基础还来自于电视媒介与电影媒介之间的差异性,因为这种差异性突出了电视电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电视媒介与电影媒介之间的相似性多体现在:观众品味要求、传播渠道可以相互转化、强调视觉冲击力、强调档期与类型的创作规划以及服务大众生活的立足点等方面。在广大观众心目中,电视即使是快餐文化的表达,也没有理由粗制滥造,一味地以百姓生活的原生态和简单的生活氛围为基调的作品已经产生审美疲劳。观众期望着电视节目应当向电影的优秀制作手法借鉴,多承载一些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辨的厚重色彩,以制作出更加精致的电视节目带给观众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假如没有成本预算的条件限制,拍摄一部精良的电视电影作品可以直接选用胶片摄影机,采用电影胶片记录,然后提供给电视网络大范围播出。但事实上,电视电影拍摄团队往往由于时间与资金预算的限制,多采用经济的模拟信号或数字标清以及数字高清摄像机拍摄、数码磁带或光盘记录影片,成本低而且创作快捷。从影像表现来看,优秀的电视电影与院线电影存在很小的区分度,电视电影与电视剧也有天然的亲近性,可以说电视电影依托的电视频道是包容了影院放映感和电视节目家庭式观赏的特点。依据目前的技术条件,电影作品可以通过胶转磁变成电子信号提供给电视台播放,电视台数码摄像机拍摄作品也可通过磁转胶变成高品质的胶片电影或者以数字电影直接进入院线放映。另一方面.电视与电影进行着各自路径的探索性发展,二者之间虽经历着不同程度地碰撞与融合.但它们之间清晰的差异与区别还是有目共睹的。从电影业对于电视业一直以来未曾消失的讥笑—讥笑电视业的单薄与“快餐文化”,到电视业对于电影业无法大众化覆盖的挑衅回应,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电视媒介与电影媒介之间不容忽视的差异所在。电视媒介与电影媒介之间的差异性则体现在媒介对于影像信息的物理表现层面和美学表现层面。

(一)媒介对于影像信息的物理表现

1.影像信息的采集环节。胶片摄影机和磁带摄像机采集和分解光学信息的原理一样,即都是使用光学镜头(媒介)将被摄对象反射的光影分解为由红、绿、蓝三原色构成的不同光学信息;但是记录这些信息的原理、格式和媒质材料是不同的。电影摄影机的记录原理是将光学信息在感光胶片(媒质)上记录为光学信息.还原率较高;而数码摄像机中是将光学信息在磁带(媒质)上转化为电磁信息记录下来,在转化过程中有所损耗,还原率较低。[3

2.影像信息的传递环节。信息的传递环节即对影像信息的编辑处理环节。电影的影像信号一直是光学领域里进行的,而电视的影像信号则需将电磁信号转化为光学信号编辑,编辑完后仍需记录为电磁信号。而且编辑、反复的次数越多,信号的损失也就越多。14

3.影像信息的接收环节。电影是光学放映机将(胶片)拷贝上的光学信号一次性投射在屏幕上,而传统的无线电视则是通过发射塔将电磁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中发射,再被用户天线接收、传给电视(接收)机.将电磁信号通过电子(隔行)扫描转化为光学信号,这期间自然不断会有信号衰减。【5]卫星电视是将电磁信号先发送给通讯卫星,再由卫星转发给用户天线;有线电视是通过电缆将电磁信号传输给用户。随着电子扫描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进入,电视媒体的影像还原率(清晰度)有望大幅度提升。

(二)媒介对于影像信号的美学表现

电视电影与电视剧不同,因为它尽量避开电视剧常用的“一切服务于对白”的叙事手法,而勤于细节的设计和力图于制造昂然的特殊意趣;电视电影与院线电影相互区别,因为它针对电视传播的媒介特殊性,多采用近景、中景的拍摄手法和单位时间内减少镜头的剪辑手法,以期达到最佳视听效果来服务于电视观众的观影需求。严格地讲,电视电影与院线电影的艺术本质并没有根本的差异,但是由于电视与电影在媒介特性方面的区别造成了电视与电影艺术语言的分野,最终呈现出电视与电影两种不同层次的美学感受。以中国电视电影为例,由于低成本、小制作的特点,电视电影在选材及艺术探索方面多停留在大众文化的探索空间,制作者发挥个性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这种结果一方面归因于创作者观察百姓生活的高度不足,较少探寻人的尊严和价值,难以抵达思考生命存在的哲学高度,另一方面也归因于电视频道没有彻底改变以频道代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旧观念,因此电视电影的发展空间依然存在着局限性,朝向院线电影的美学表现靠拢还有一段距离。

三、中国电视电影如今的存在境遇:尴尬的传播内容

电视电影原本是为填补电视传播媒介需要而应运而生,其属性基本界定为电视媒体内容和电影新形态。“电视电影是电视剧短片还是电影?”这是早期人们关于电视电影概念的争论,如此争论对应了电视电影的产生原由—它是电视向电影挑战,电影向电视妥协的产物,也是电视与电影两种媒介相互借力、相互融合的结果;如此争论这也反映出电视电影一直于电视媒介和电影媒介之间游走的事实。中国电视电影基本上是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自产自销,所有拍摄电视电影的制片厂或民营电影公司要围绕电影频道的需求进行生产,也正是由于这种市场活力不足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中国的电视电影目前僵板有余的发展状态。其中的大多数作品拥有着较为稳定的传播渠道,即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采购,但是数年来它们在影片选题、结构形式等方面受到计划型运作体制的条件制约,在一定程度上较少地考虑艺术性、探索性、实验性、创新性。其中大多数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主旨大多停留在社会现状进行简单描摹的层次,一直回避地进行社会价值观层面的思辩探讨,对于产品采购方的意图过于亦步亦趋,因此电视电影在整体艺术水准及市场号召力方面都处于相对边缘的尴尬地位。传媒产业发展至今,电视电影原有的存在基础产生了变化:即包括互联网、3G手机在内的新媒体把电视、电影、电台进行了统一整合,个人只要随身携带着一个芯片即可联通全世界,这种把“世界”变小,把“个人”变大的伟大趋势提醒着人们必须以全媒体的视角重新审视电视电影所处的这个时代.尤其是传播渠道的变化对于电视电影的生存发展所造成的影响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

1.电视电影不再是电视频道的专属,而是一种影视意义作品,就像歌曲一样由历史上的电台专属节目演变成现在被压制成数字音频格式后在各种渠道中播放。

2.电视电影制作单位不仅仅是专属于电视台的供货方,其核心业务不应该是拘泥于电视平台而是服务于手机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等多方客户。

3.在全媒体时代,传播渠道依然重要,但更加强调内容为王,生产主旨回归受众本位,强调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与口味,电视电影不再仅仅作为电视文化的一部分而是真正纳入到影视内容的大家庭,与M刊、电影、音乐一样成为受众的内容选择。

4.电视电影的数字化制作方式就是成就其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直接接轨的独特优势,数字格式制作的电视电影可以通过软件直接转换成网络电影所需要的OVORip、RMV日、MKV格式和手机电影所需要的3G尸格式。电视电影的呈现方式将不单单是凭借电视平台播出,还将有其它的表现形态、传输渠道和显示终端,也就会产生相应不同的产业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电视电影虽然是应电视台的内容需求而应运产生,但不必拘泥于单一传播范围,应借助多样平台进行广泛传播。最后,当我们收获诸多启示之后,透过纷繁的外在表现、多样的形式格局可以发现:不论是电视电影、网络电影还是手机电影,它们分明是作为主体的电影分别与蓬勃发展时期的电视科技、网络科技、个人电脑通讯(手机)技术所产生的一次次有价值的碰撞与嫁接。

电影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 电信运营商;电子渠道;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019-02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通信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增加。如何满足高质量服务客户的各种要求,已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所在,电子渠道作为服务的重要渠道以其独特的现代性,成本低,效率高等诸多特点,已成为电信运营商实现市场经济运作、提升用户感知、提高服务效率、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降低运营成本的主要手段。加强电子渠道的建设和发展,探讨中国移动电子渠道发展战略将成为提升市场战略的核心竞争能力重要策略,也是中国移动进步和发展的关键。

1 发展电子渠道对电信运营商的意义和必要性

作为新型渠道的电子渠道,电信运营商可以给客户提供理想的全业务运营和全天候服务,因为该渠道具有全方位,共享,快速,电子化等信息时代属性的特点,它已成为电信运营商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主要措施,是实现电信运营商提高运营效率、分流客户压力、改善客户体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在现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电子渠道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电信运营商重要的战场。因此,对电子渠道的建设、规划、发展和运营展开深入的研究对电信运营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电子渠道的重要性,所以各大电信运营商对电子渠道资源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而电子渠道能够实现实时全部覆盖,客户能够通过自助的方式全天候办理和咨询各种业务。当前发展电子渠道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降低电信运营商实体营业厅的压力、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用户等待时间、实现合理分流等,还能够提升自身品牌价值、树立品牌形象、提升用户满意度等方面的重要途径。电信运营商十分重视电子渠道建设和发展,当前对电子渠道的发展投入资金、人力不断加大,不断提高自身电子渠道的完善性。

2 电信运营商电子渠道发展现状

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绥化分公司电子渠道发展为例,来进一步了解目前电信运营商电子渠道的发展状况,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绥化分公司坚持“低成本高效率”运营思路,各项业务稳健发展,运营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增强电子渠道的“分流、传播、服务、体验、销售”五大职能。已实现包括掌上营业厅、网上营业厅、短信服务厅、自助终端、电话营业厅(包括:10086人工、在线、自动)等五种电子渠道。目前绥化电子渠道业务办理量在不断增加。电子渠道业务量办理占比已达到66%,电子渠道交费金额占比达到27%,同时营业厅内自助缴费额超过了营业厅前台现金缴费额,电子渠道短信渗透率达到23%,网站渗透率达到9%,网上选号占比达到6%。随着中国移动电子渠道的发展,客户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电子渠道办理大多数业务和业务咨询,降低了营销成本、简化了办理业务的手续、减轻营业前台业务办理压力、缩短客户业务办理时间等等,大量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中国移动电子渠道的有效推广和使用实现了客户效益及企业效益的双丰收。

3 电信运营商电子渠道发展趋势

面向未来,电子渠道的发展趋势可以向四个方面延伸,第一,丰富和完善的渠道体系。电子渠道的快速发展,对实体渠道的用户分流作用将越来越强,客户到实体渠道办理业务的数量客户将大大降低。实体渠道的业务工作压力将得到缓解,这样既能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并可以节省人力成本,使很多实体渠道营业厅营业员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与此同时,电子渠道还具有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特点,根据客户日常消费行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并形成客户数据分析,帮助运营商掌握客户的需求,进一步实现对网络增值和电子商务价值链的把控,形成包含各种电子渠道、实体渠道、直销渠道综合营销渠道管理系统。第二,电子渠道营销价值将日益凸显。电子渠道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从运营商被动的为客户提供服务转变为向客户有目的的进行主动营销。我们对客户不断开展实体渠道和电子渠道,直销渠道和电子渠道的协同营销及各类电子渠道之间的协同营销,将会继续提高电子渠道的营销价值和营销能力。第三,掌上营业厅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3G时代给手机上网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运营商提供的掌上营业厅服务,客户不需要记住那些复杂的信息代码,用户只需要在手机上简单的操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务,在用户中享有相当大的自,随时随地可以用手机操作。这种全面的服务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综合功能,使电子渠道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四,建立一套统一完善的电子渠道应用管理平台将会有利于电子渠道品牌的一致性和可控性,更容易提升客户的认可,并能提高客户信息的采集效率,更有助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对未来的电子商务领域进行深度的发展和探讨有着深远的意义。

4 结束语

发展电子渠道,不仅仅只是提高客户满意度,更是对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创新,及新业务的市场开拓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4G时代的到临,电信运营商就必须要面对4G时代大规模数据业务对传统渠道的冲击,那么电信运营商大力发展电子渠道也就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常艳伶.山西移动电子渠道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