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落实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在课堂落实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在课堂落实核心素养

如何在课堂落实核心素养范文1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1.游戏法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是孩子们最乐于参与的活动,竞赛性的游戏,除了游戏的娱乐特点外,还具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功能。如对于音标的教学,就可以设计抢读音标游戏以及看音标抢读单词游戏,使课堂充满竞争,充满活力。

2.巧用肢体语言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笔者认为,实物、图片、肢体语言的运用比多媒体教学更具有可视性,尤其是教师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其兴奋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新使用肢体语言这一“直观”道具,调节课堂气氛。如,对于三年级的字母学习,教师双臂交叉,让学生说出x,一只手臂弯曲做出“强”的姿势,从而呈现字母v等,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在空中“书写”字母,同时也启发学生创新地将所学的字母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让英语课堂活起来,使英语课堂溢满创新、彰显互动。

二、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兴趣,又需强化语言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如,音标教学时,考虑到音标的单调、乏味,如果采用“讲”“告之”的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因此教师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音标大转盘,将20个元音和28个辅音写在一张圆形纸上,中间加上一个可以转动的指针,然后,转动指针,指针指向哪个音标,学生就快速说出这个音标的发音,这个活动,不仅课堂上可以玩,课后也可以经常玩、反复玩,从而提高音标的记忆效果。这个活动也同样可以运用于字母教学、单词教学,促使学生合作、竞争、创新,也激活了课堂,活化了学生的思维。

再如,学习fruit,food,animals,clothes等相关的词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一些水果、食物、衣服、动物、玩具等的实物、图片等带进教室,创建一个“小卖部”,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顾客而进行“买卖”活动,Can I have a...please?Yes,here you are. Thank you.等对话在情境中自然得到练习。

三、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下探索的机会,促使他们养成思维习惯。如单词教学时,教师为了替学生减轻单词记忆的负担,往往将自己总结的单词记忆的捷径交给学生,如对于形近、近义、近形等词汇的教学,教师多采用“告之”的方法。如those教学时,告诉学生反义词是these,从单词的拼读上一个字母之差,记住了these,those就不需要t-h-o-s-e的拼读了,这样的引导,虽然是学生记忆单词的重要举措,但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找方法、找策略效果好。如lake的学习,让学生联想到like;hill的学习时,想到ill;看到These are...而想到This is...;看到Those are 而想到That is...;学习tall,想到反义词short……这样的教学,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单词、句型,更是思维的方法、学习的方法。

四、巧用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多表扬少批评是教师常用的方法,激励性评价固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保持不竭的动力,但如果学生天天听到的是赞扬声、激励声,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后学生总要踏入社会,在社会上立足,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如果学生没有受挫力,听不得一句批评的话语,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淘汰。

如何在课堂落实核心素养范文2

【关键词】乡土资源 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30-03

教育部于2014年3月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诠释了深化发展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出要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可见,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课程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由此,如何调整课堂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问题,成为广大中学地理教师重点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中学地理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乡土地理资源是地理课程资源的“原始土壤”,蕴藏着大量的教学资源。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本文将依托地理课堂教学,基于桂林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探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乡土资源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而“地理核心素养”又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学习者通过地理学习后获得的较为稳定且更能影响学习者适应时展、未来社会生活以及学习者终身发展的一种品质。林培英老师基于对高中地理学科属性的共识,认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可以确定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本文将围绕这四方面的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

(二)乡土资源在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所谓乡土地理内容,包括本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人们生产生活等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乡土地理资源具有感知性、原创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这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大致相符。此外,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和透彻地掌握地理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总结归纳、自我认识等多种能力,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家乡的深入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建设家乡的热情,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热情和地理素养。

二、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运用乡土案例,培养人地协调观

人地关系即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湘教版地理必修 Ⅱ 中的“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课,以桂林市的城市化过程为案例载体,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对“人地协调观”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方式进行探讨(见表 1)。

【案例分析】本节课中运用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探究式学习,并能够使土地理案例和教学案例融会贯通,着重强调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设计的意图为:(1)利用桂林市不同时期的城市化资料进行对比,探讨分析城市化过程中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对家乡的热爱。(2)利用鲁山水泥厂、苏桥电厂、桂林市交通、居住和就业状况等案例分析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弊端,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产生对家乡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同时,利用临桂新区和桂林到永福的交通方式变化的案例,使学生看到城市化发展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意识。(3)结合教材中昆明市城市化案例,探讨桂林市存在问题的改善措施,促使W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的责任感。

(二)使用乡土图表,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综合思维是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视角去分析、归纳和判断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剖析地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而获得相关结论的思维方法。地理图表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兼容性强等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类地理图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用图技能,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I 中“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课,运用大量地理图文并结合乡土资源,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见表 2)。

【案例分析】本节课运用大量地理图文资料,并使用乡土地理资源,从身边的地理事物入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本设计的意图为:(1)读桂林市乡村、城市聚落图掌握聚落的概念和分类,利用图片的直观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2)运用案例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将教材中阅读材料“半坡村落”换成“桂林史前洞穴聚落”,增进学生对家乡发展的了解。(4)以“桂林市”为例作为扩展探究,使学生在熟悉的地理环境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三)构建区域认知结构,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赋予了地理学综合性和区域性的显著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根本。我们可以从区域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特征的角度出发,去构建综合分析区域特征、区域地理差异、区域开放性等认知结构。此外,区域认知可下设“区域描述”“空间理解”“地方感”等不同层次水平的二级指标。因此,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开发利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好的感知度,能更全面地进行环境感知描述,理解区域内事物或现象的区别和联系,易于激发学生地方归属感。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区域发展差异”中的“南方与北方”部分内容,就可以通过构建区域认知结构,结合乡土地理,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表对比的形式对南方(以桂林市为例)和北方(以哈尔滨为例)的自然、经济等方面的优势、限制、面临问题进行比较分析(见表 3)。

【案例分析】本环节采取以小见大的形式,利用乡土案例帮助学生顺利地通过最近发展区,并扩大最近发展区,实现知识迁移。(1)让学生从总体上分析哈尔滨市与桂林市这两座不同城市所代表的区域各自的自然和经济发展特征,构建综合分析区域特征的认知结构,体现整体性思想。(2)对比两个区域的特征,提高学生对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培养学生问题分析、知识迁移的能力。(3)分析南北方的优劣势及其发展方向,让学生体验区域评价和规划,进一步认识到区域间的联系性,并懂得区域间只有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

实践性是地理课程的显著特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实践活动,能够使课程内容更丰富,使探索空间扩大化,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对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学习后,可以设计对桂林市猫儿山的野外考察实践活动(见表 4)。

【案例分析】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1)积极开发身边的地理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体验式的学习平台,通过让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让学生参与、动手、观察、记录、思考、分析、发现、总结,全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主动、探究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通过实践探究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加强团队合作,加深实践体验。(3)理论到实践的知识迁移和运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Y语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扩大了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空间。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应加强乡土地理资源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两者间相互作用的效果,提出更多的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丽.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地理素养教育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2]鲍涵,崔天顺,赵爽,李小敏.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桂林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6)

[3]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连彬.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5)

如何在课堂落实核心素养范文3

关健词:生物学 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学生物学课程在内容和要求上较以前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立起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新一代课程。作为一线的教师,在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就概念与核心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和片面,仅仅将概念简单的等同于名词术语或其定义,将概念以孤立名词解释的方式让学生记忆,学生不易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框架,容易遗忘,在知识运用和迁移时感到困难。

上述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听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刘恩山教授的《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后,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生物学概念的传递有了新的认识。

一、概念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概念是共同有某些特征或属性的事件、物体或现象的抽象概括,是一种由相近、相似的事件、想法、物体或人所组成的集合。作为一个概念,通常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概念名词,或者我们称之为概念术语。术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还是习惯这种传递方式来进行生物学包括其他自然科学的概念传递。概念的第二个要素,就是指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关健是在于其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而且是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概念的本质。概念的第三个要素就是概念的外延。所谓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也称之为概念的适用对象。

二、教学中选择合适的传递概念的方式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作为生物学概念的传递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有两种传递概念的方式。第一种,也是我们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式,就是使用术语来传递生物学概念。第二种传递形式,就是以一个完整陈述句去表述概念内涵的方式。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我们选择传递概念的方式,既要揭示其事实,又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使用术语来传递概念的方式存在很大的风险,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与你所讲授的概念不真正一至,如“克隆”、“基因”等等这些概念教师只说术语,学生并不知道其真正含义。

三、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传递和理解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将概念与词汇术语分开。比如:“光合作用”这个概念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也就是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合成糖(碳水化合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这一陈述中,“光合作用”就是一个概念,而里面的“实际内容”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也就是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合成糖储存了能量,同时,释放氧气就是此概念的内涵,这一实质适用于植物,这就是它的外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直接把此概念告知学生,而是通过几个探究实验,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内涵和外延。如:通过“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个实验,学生得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等有机物;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实验,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再结合一些其他实验,最终得出光合作用的内涵以及外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到底需要知道什么,理解了什么叫光合作用。这就是采用的第二种传递形式,因为学生对光合作用已经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在此后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以第一种传递方式进行教学了,直接用术语传递。当然,如果直接用第一种方式传递“光合作用”这一生物学概念,那同学们仅仅是把概念作为名词解释去记忆概念,往往会导致学生不求正解,在不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成为无意义的学习,只会获得一个无效的言语练习,可能会让学生在后续学习时产生困惑。但是如果两种方式结合传递,概念教学不再是满足于学生知道或记得某个专业词汇的含义,而是意味着课堂教学的重心将是帮助学生深层理解这些概念。

四、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传递概念

如何在课堂落实核心素养范文4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52-02

【作者简介】孙全军,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江苏苏州,215021)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苏州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研员。

初中思想品德作为一门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尤为重要。本文以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的第二课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教学为例,初步探索如何在思品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科学编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灵魂,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有规制和导向作用。能否编制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信度和效度。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文本来编制教学目标,使学科课程教学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此,在备课时,我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升华民族自豪感与责任心;树立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体验、经典阅读、视频赏析、案例解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学习,培养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能够运用教材中的核心知识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出理性的借鉴、判断和选择;提高数字化生存能力,学会搜集、处理、运用信息,学会理性运用现代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等。

知R目标。了解文化认同的含义,知道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理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必要性与要求,掌握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基本准则等。

上述教学目标的编制指向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有机融为一体,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提供教材文本知识,而是组织学习,让学生真正实践和体验学习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能力、培育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如在教学“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一课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既涉及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也涉及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要求。为了引导学生突破对这一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一则新闻――北京有一位青年从21岁起便辞职全力照顾父亲,10多年来不工作、不恋爱、不娶妻、不会上网、没有手机、不与人交往,专以照顾植物人父亲为职责和工作。让学生针对此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学生持肯定态度,认为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也有学生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放弃自主和独立的孝行是一种愚孝,并提及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割股奉亲”等典故。

此时,我又给学生呈现了“新二十四孝标准”,其中“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条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们对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既要传承,也要创新。接着,我给学生介绍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设计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通过讨论与探究,认识到我们既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直面外来文化。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都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上面的设计围绕“孝道文化”创设主题教学情境,情境源于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课堂学习内容紧密关联,并通过问题引领探究,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并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思想认识。

三、发掘传统思想文化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中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深入解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其中关于人的理想、人格及修身成德的思想不仅能够有效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且对建构我国现代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于是,在教学时,我设计了“阅读推荐”活动,给学生推荐了《用典》一书。在很多访谈与讲话中大量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随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古诗词,并请学生思考从中受到的启示。比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一设计既能让学生在对古诗词寓意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利于学生在传统思想文化的浸润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家国情怀和理想人格。

四、探索有效评价方式

如何在课堂落实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企业7S;精细化管理

一、什么是企业7S管理理论

什么是7S理论呢?“7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和节约(Saving)这7个词的缩写。因为这7个词日语和英文中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7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为内容的活动,称为“7S”活动。

“7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7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7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如果没有职工队伍素养的相应提高,“7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

中专生的结构较之普高要复杂得多,起点参差不齐,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缺陷,并有生源素质逐年下降趋势。他们中有些人纪律上放任自己,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上追求享乐。这样的学生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很难满足企业对职工的素质需求的。我们需要让学生尽早接触到社会教育。因此,引进企业的“7S”管理理论,既使班级精细化管理有了具体落实,又能很自然地使学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二、如何在学校班级管理中实施7S管理

具体如何在学校班级管理中实施“7S”管理呢?我们不妨结合几个具体生活场景进行探讨。

画面一:要交作业了,学生张某从课桌翻到书包,再从书包翻到课桌,满头大汗,终于在一本书的中间找到了那张试卷。

(一)整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习资料不加整理、学习用具摆放杂乱无章等一些情况,通过整理把“要”与“不要”分开,再将“不要”的加以处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让学生学会整理,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树立良好作风的开始。

(二)整顿。把整理后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能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合理的物品摆放,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画面二:某班的教室内,废纸垃圾扔了一地,学生在教室内心浮气躁,教师在课堂上也是烦躁莫名。学生很快就听不下去了,在下面做一些小动作,老师看到了,立即进行批评教育,语气比较粗暴,然后师生矛盾激化,导致整节课被迫中断十几分钟。

(三)清扫。脏的环境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使人不愿久留。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那些脏物,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学习环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减少师生摩擦,提高学习效率。

画面三:刚刚整洁的地面上很快就变脏了,很多同学无意间又在破坏教室环境,这时候负责打扫的同学要注意维护,保持环境卫生,用行动来感染其他同学,让无意中污染环境的同学得到教育。

(四)清洁。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通过清洁,使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成为一种惯例和制度,形成班级文化。

(五)素养。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素养,使其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7S”活动的核心。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通过素养让学生成为一个遵守规章制度,并具有一个良好工作素养习惯的人。

画面四:在教学楼五楼的某教室前,学生张某和同学打赌,说自己敢在教室走廊的扶栏上行走。张某的确安全的走过去了,但是所有人的心都被提上去了,大家的议论久久不能平息,上课很久了学生们还不能融入课堂的情境中。

(六)安全。安全教育是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保证学习活动安全正常的进行的前提。学校要通过安全教育清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发生。

画面五:教室内空无一人,可是日光灯、电风扇在工作着;水池前的水笼头开得很大,水直接从水池流入下水道;一本练习本才写了一两张,就被学生扔在垃圾桶里。

如何在课堂落实核心素养范文6

关键词:教学组织;小组合作;精细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课堂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小组合作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但合作小组的建立和运行流于形式,表现为构成随意、规则笼统、典范缺失、引领散漫、缺乏民主等,这样的“小组合作”是粗糙、无效的。使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精细化、高效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构建合作小组,明确成员分工

教育家将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小组看成是一个“微社会中”,“社会”是否能正常运作,成员构成和内部分工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根据外在表现和内潜素养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行全面评估,将小组成员分工最优化,实现合作效果的最大化。

(一)全面了解学情,科学构建小组

这就要求教师在小组分工前做大量的工作:学生的认知基础、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反应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要了然于胸;学生的年龄结构、性格特征、男女比例,甚至家庭状况等看似和学习关系不大的因素也要考虑周全。心理学家认为,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小组最佳人数为4~6人,成员组成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里的“质”,是指教师掌握的学生综合素养。“组内异质”是班级组成的缩影,缩小成员间的差距,实现优势互补是“组内异质”的目的;“组间同质”是促进组间公平竞争,实现共进的基础,所以,促进班级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是“组间同质”构成的主因。

(二)关注个人特长,实现优势互补

囿于各方面的因素,学生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小组合作的目的就是“取长补短”。因此,关注个人特长可持续发展,让组员在共进中缩短彼此差距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例如,表达能力强的成员既可以在组间切磋技能和心得,也可以将自己在表达方面的经验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成员,这种接近“一对一”的模式对成员的影响是深刻而有效的。因此,首次分组时应充分考虑成员的个人特长,根据特长实现组内分工。组织能力强的负责任务分配,表达能力强的充当发言人,归纳能力强的负责整理组内观点,同时,组内成员也会存在相对能力较差的情况,这样才能利于优势互补。

(三)重视组内磨合,灵活调整成员

任何事情都不存在一劳永逸,教师一定要重视组内成员间的“磨合”,在小组合作的“窗口期”,组内成员会出现难以“磨合”的现象,在这种状况下,教师绝不能强行“磨合”,教师的强行干涉容易造成组内成员在合作时的“消极怠工”或“各自为政”,因此,教师应灵活调整组间成员,达到合作的最佳效果。

二、精心制定合作规则,细致落实激励机制

首先,小组应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促进组内成员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知道“大合作大成功,小合作小成功,不合作难成功”的道理,在服从角色分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要学会汲取组内成员的长处,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其次,设立组内的合作规则,包括组内成员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预留,自我观点表达的顺序,交流讨论的方式和流程,组间展示的人员分工等等都需要制定规则,这些规则是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依据,是小组正常有序运行的保障。最后,在组内和组间都要设立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组内合作及组间竞争的有效手段,需要强调的是,激励机制的制定要遵循评价的客观性、标准的科学性、分阶的层次性和激励的整体性原则。

三、精心营造民主氛围,细致培育团队精神

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本理念,对于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小学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小组合作中,少民主、假民主、不民主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合作”属于精英合作,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突现。因此,作为中华文明传承主阵地的语文课堂,在小组合作中营造民主氛围,培育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总之,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小学生从小奠定“合作、共享、民主”等思想的学习方式,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我们应该多在“精”“细”上研究,为高效课堂的推进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管向民.小组合作学习:基于任务驱动问题导向[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5,(9).

[2]葛华娣.合作,在关键处定位——对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再思考[J].山西教育:教学版,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