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机化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机化学研究

无机化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生物无机化学 应用 研究

一、生物无机化学的概念

生物无机化学的概念如下:生物无机化学作为自然科学其中一个分支,主要内容是就生物体内的生命元素之间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探讨。此学科的主要任务为于分子水平上,对金属同生物配体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二、生物无机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下面从六个方面对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1.无机物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此方面主要指的是金属离子以及配合物等对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以及核酸等的作用。对金属配合物同核酸间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对分子水平上进行生命现象本质的探索十分有利,同时为科学设计并寻找高效无副作用的治疗药物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2.无机药物相关研究

当前,无机药物领域中发展较迅速的一个研究方向是对顺铂类抗癌药物的研究,但由于此类药物的抗癌谱较窄、毒副作用相对较大以及耐药性明显等的缺点,因而需对其进行螯合配位等的方式变化、多功能化等分子设计方法合成出高效的抗肿瘤配合物。研究显示,科学的分子设计方法能够使得铂类配合物同核酸分子间的结合方式发生改变,使其抗癌谱得以改变,可使其毒性得以有效降低。

3.金属蛋白质及其酶类

众所周知,蛋白质是生物的物质基础,而作为占蛋白质三分之一的金属蛋白质,其作用范围相当广泛,如电子传递、物质及其能量的代谢、内稳态的调节、氧化应激、基因调控、信号的转导以及药物等的代谢等多个方面。对此方向的研究可将金属中心结构同功能关系、金属蛋白所具有的生物学调控机制、结构及功能改变同疾病之间的关系等进行揭示,有利于从分子水平上对人类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阐释,为防治疾病以及新药的设计都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4.仿生材料相关研究

研究仿生材料可以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及学习同对其的利用和超越进行良好的结合。科学界对仿生合成越来越关注,而仿生合成其中的一个方面即为生物矿化研究,即通过对骨组织进行学习和模仿,进行结构及功能仿生的人工修复材料的研制,此领域也相当热门。

5.环境生物无机化学领域

此领域的研究多集中于以生物酶类作为催化剂来进行无污染新型燃料的合成及其对污染物的处理等方面。其中,氢化酶为微生物体内所发现的一类金属酶,其具有高效的制氢功能,科学家试图根据此功能实现温和条件下将水还原为氢气作为燃料来解决全球所面临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等的问题。

6.生物无机化学的理论研究

此研究领域主要是通过进行理论计算对生物体内的特定化合物的几何构型、谱学特征、反应活性及其电子结构等进行预测,同时对其生物作用机理进行揭示,进而对实验研究进行指导。

三、生物无机化学在我国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1.临床药用

生物无机化学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根据其原理对生命元素种类及数量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具有药用作用的金属配合物。如,不少科学家正在研究金属奶粉以及更多的能够有效除去人体有毒金属的一些解毒剂,即称为药用配体。

2.对我国中药治病机理的揭示

中药是指以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用来预防以及治疗疾病的物质。但由于中药的有效成分复杂,因此目前仍无有说服力的科学理论对其致病机理进行解释。从生物无机化学角度对中药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似乎为其带来了一丝曙光。从生物无机化学来看,若人体内缺乏某种生物金属或配体时,就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也就导致了疾病的发生。而中药正由于其含有人体所必须的那部分生物金属及其配体,因此中药可以对多种疾病进行治疗。也就是说,中药能够治病的实质即为生物金属同生物配体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当然,使用生物无机化学对中药治病机理进行研究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生物无机化学为中药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论据

由于中药多为植物药,且中药治病的理论依据建立在此结论之上:人体中所存在的基本元素同植物体内的大体相同。而生物无机化学证明了此结论的正确性,因此为中药作用机理提供了物质基础论据。

4.生物无机化学还为中药体内的有效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技术手段支持生物无机化学所具有的实验手段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光谱仪等都为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结语

总之,生物无机化学对我国中药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相信随着生物无机化学的迅速发展,我国拥有两千年多年历史的中药学定然能够得到充实和完善,中药所带来的福祉定能使更多的人受益。

参考文献:

[1]高志永,王凤产,常玖利. 当前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现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03).

[2]黄国珍. 生物无机化学研究[J]. 民营科技,2009,(04).

无机化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无机化学;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以游戏活动的形式或制造一定的游戏情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能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情景中学习,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目前国内化学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应用还处于一个摸索实践阶段,游戏类型包括“趣味实验”、“情景活动”、“自制教具”和“电脑游戏”[1]。无机化学课程内容繁多,需要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在医学专科院校,基础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学生学习被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为了更好而有效率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尝试在2014级药学专业的无机化学教学中引入了游戏教学法辅助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2014级药学专业学生101人为研究对象,年龄18~21岁,随机进行分组教学,其中实验组51人,对照组50人。将两组学生的进校成绩、年龄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较性。实验组采用“游戏教学法”辅助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内容实验组对照组均选用牛秀明主编的人卫版教材《无机化学》(第2版)。1.2.2教学方法1.2.2.1实验组采用“游戏教学法”辅助课堂教学,具体方法如下:在进行知识点记忆方面的学习时,采用的“情景活动”和“电脑游戏”游戏教学。例如元素周期表的学习,由于班上有中选生,层次较低,针对这部分层次较低的学生采用音乐记忆法[]记忆元素周期表及常见元素的氧化数,选取的歌曲是大家所熟悉的“小苹果”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化学名词的记忆则采用“化学名词连连看”来完成记忆[3],通过自制“化学名词连连看”的PPT,让学生通过将名词与解释或表示符号一一对应完成游戏,在完成的过程中加深对该名词的理解与记忆。在复习或课前回顾时,采用“你说我猜”的游戏环节,让两名学生根据提示,描述出主题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再次回顾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在教学中也采用“趣味实验”和“自制教具”的游戏教学。例如:在教授“表面能与表面活性剂”的内容时,先演示一艘纸船在没有任何辅助动力的情況下,只涂了一层洗洁精在尾部就可以向前行进的趣味实验,让学生产生兴趣,再进入课堂内容,通过解释原理让学生能具体、形象的理解表面能、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等概念。也可以让学生自制不同形状的纸板,观察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在教授“稀溶液的依数性”时,让学生下去动手自制冰激凌,并解释为什么冰块加盐后会使温度低于0℃,让学生通过稀溶液的依数性中凝固点降低这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1.2.2.2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根据本教材的教学大纲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多媒体PPT教学。1.2.3教学评价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同时进行无机化学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调查表的每个问题均采用“是”与“否”进行回答[2]。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表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考试

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通过采用

“游戏教学法”这一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均有提升,同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作用。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这一教学方式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详见表2。

3讨论

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时,主要障碍是缺乏形象思维、空间想象力和必要的情景创设,从而无法很好理解杂化轨道、溶液的依数性以及物质微观结构等知识点。多媒体可提供丰富的图象、动画及影像信息等,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较大帮助,但这种教学的局限性在于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课堂参与性不高,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应付考试的状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将游戏教学法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引入课堂中,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参与性,并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上也有成效,大多数学生喜欢这一教学方法的引入。根据测验与调查问卷结果对比,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在以上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游戏类型还不够多样化,尤其在微观结构或空间想象等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方面,还未找到合适的游戏内容形象地展示出它们的运动、结合、排列等。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探索更加适宜的游戏教学策略,加大对教育游戏的开发力度,开发出集游戏性、教育性和与教学内容交互性为一体的化学教育游戏。

参考文献

[1]廖伟梁,彭豪,钱扬义.游戏教学在国内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评述[J].化学教育,2012(9):72-77.

[2]郑桂芝,郑灿磊,陈慧.师生角色互换法与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105-106.

无机化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绿色化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33-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共同问题。人们认识到光靠治理污染已经无法从根本上保护环境,要保护环境就必须从源头消除污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形成了绿色化学的概念。绿色化学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和使用,但它不是一般的控制污染,而是从根本上消灭污染,它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是一门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的化学[1]。此后,人们赋予这一新事物不同的取名: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等。

一、绿色化学的内涵

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污染物的分布、存在形式、迁移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科学。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是“原子经济性”,即充分利用反应物中的各个原子,因而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防止污染。绿色化学的特点是:(一)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二)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溶剂)下进行;(三)减量、循环、重复使用;(四)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极少副产品,甚至实现零排放;(五)产品应是对环境友好的;(六)满足价廉物美的传统标准[2]。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二、无机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

(一)无机化学理论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

在进行理论课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涉及有关绿色化学的内容,进行及时的、适当的知识加深与更新以及思维的拓展。例如在介绍H2O2的制备时,目前的方法是乙基蒽醌法[3]。以H2和O2为原料,乙基蒽醌和钯作为催化剂,苯作为溶剂。乙基蒽醌在钯存在时可被H2还原为乙基蒽醇,而乙基蒽醇易被O2氧化成乙基蒽醌和H2O2。生成的乙基蒽醌循环使用。反应过程中消耗的是H2和O2,生成的是H2O2。由此为切入点,可引入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即原料的重复使用,并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较之传统的制备方法,这是一个典型的绿色化学方法。又如制备NaClO3,学生常会提出以Cl2和NaOH反应来制取,反应如下:

3Cl2+6NaOH(热)5NaCl+NaClO3+3H2O

从反应式可看出,原料中有5/6的氯生成了NaCl,未被利用,从而引出绿色化学原理的核心内容之二,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它的目标是在设计化学反应时使原料分子中的原子更多或全部变成最终希望的产品中的原子,使原子利用率尽可能高,最大限度地实现零排放。据此引导学生采用电解热的NaCl溶液,制备NaClO3,反应如下:

2NaCl+2H2O2NaOH+H2+Cl2

Cl2+2NaOHNaCl+NaClO+H2O

3NaClO2NaCl+NaClO3

生成的NaCl可循环使用。其实在无机化学教材中,可以挖掘的内容很多,只要是一个有心人,会发现教材中处处可见绿色化学。例如,讲到氢时,介绍氢能源的利用;讲到氧化还原反应一章时,可讲一讲干电池的污染、氢燃料电池的利用;在配合物的应用部分可介绍无氰电镀等绿色工艺。讲到卤素一章时,增加“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新型消毒剂ClO2、毒气与军事、氟污染与人身心健康、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开发利用氟氯烃清洁替代品”等教学内容。讲到氧族、氮族元素时,组织“酸雨的危害与防治、水体大气污染与防治、臭氧层空洞、水体富营养化、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与大气污染”等这些教学内容,不仅渗入了绿色化学的理念,而且也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充实。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适时或适当地把绿色化学的思想和知识融入到无机化学的教学中,所用的教学时间多则7-8min,少则2-3min,在一节课教学中占时不多而又画龙点睛。这种方式的教学,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绿色化学教育,使他们意识到绿色化学对于人类及其所赖以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同时又不对原本紧张的教学时间安排造成新的冲击,还可使教学内容显得丰富生动,增强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

1、整合、精选实验内容

无机化学实验是为大一新生开设的实验课程,作为基础化学实验,开设的内容较多。其中有些实验与后续的实验课内容互相重叠,互相交叉,造成实验内容的重复,课程安排缺乏全局性、整体性。造成化学试剂的用量和实验室“三废”的排放量变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药品的消耗和产生的废物更多,因此,首先要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例如,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天平的使用这些实验无机化学实验中有,分析化学实验中也出现,就可以进行实验内容上的调整、筛选和重组;玻璃加工实验也同时出现在无机和有机实验中,也可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在实验项目的安排上不仅满足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需要,同时也要体现绿色化学的教育的思想。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本着将毒害降低至最小的宗旨,合理选择实验内容,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在实验内容上,尽量根据低能耗、低毒原则进行筛选。

2、开展封闭式实验[4]

对于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传统的方法是在通风橱内进行,这样只能避免对小环境的污染,有毒有害气体还是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对大环境的污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将反应装置设计成封闭式,使反应在封闭状态下进行,并能在系统内部将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吸收掉,实现零排放。例如,卤素实验中,既要制备氯气、氯酸钾、次氯酸钾,又要进行氯气的一系列性质实验。可将从气体发生装置出来的气体,导入收集装置,再依次通过装有NaOH的两个具支试管,这两个具支试管分别放在装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实现次氯酸钾、氯酸钾的制备,最后气体再转移到点滴板,点滴板中依次加入品红溶液、蒸馏水、KBr溶液、KI-淀粉溶液、NaOH溶液。将气体的产生,收集、性质和尾气吸收实验串联在一起,气体不易泄露,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进行微型化学实验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微型化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来,微型化学实验是着眼于环境安全和污染预防的需要,用尽可能少的药品,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5]。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节省试剂、减少污染、缩短实验时间、安全、节约经费、便于携带等优点。我们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并作了实验上的一些改进。例如,元素性质实验,所用药品种类多,份量大,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试剂浓度,尽量改用点滴板替代试管做实验,或在滤纸上进行有色反应的实验,使药品用量大大减少。又例如,上面提到的卤素的实验,氯气的制备就采用微型化的注射器和具支试管。具支试管(5ml)装入KMnO4,注射器(5ml)中吸有浓HCl,这就是气体的发生装置。SO2的制备也是用这样的装置,并与点滴板联合,进行性质实验,最后用碱液吸收多余的气体。这样药品用量很少,又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缩短了实验时间,改善了实验环境,降低了废气和废液的排放量,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三、结语

绿色化学是在环境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在传统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化学。作为高校化学教师,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应把传授绿色化学知识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用实际生动的范例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按照范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将绿色化学知识自然、生动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使绿色化学的理念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贯穿于他们以后的工作中。实践证明,将绿色化学渗透到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做法是可行的。通过绿色化学教育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学生反映他们的知识面扩展了,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提高了,更重要的是,他们了解了绿色化学,接受了绿色化学。因此,这种有效的做法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为推动我国的绿色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保护我们的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Anastas P T,Williamson T C.Green chemistry – designingchem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M\].ACS Symoposium Series 626th,Washington D C: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96.

\[2\]苏惠,徐翠莲.基础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3):65-66.

\[3\]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0.

无机化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

基金项目主管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教务处,课题名称:东华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310100124

G642;O61-4

化学是一门研究性试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根本,实验技能是保障化学实验进行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必要能力[1,2]。东华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一直以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实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己任,“以实验实践教学为重要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进入21世纪后,受招生规模扩大和对教学投入相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的滑坡,通过对一些代表性用人单位的调研发现,毕业生普遍存在基本操作能力不强、操作不规范、缺乏发展后劲等不足。通过对我院原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办法,着重从“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师授课缺乏有效约束,难以实现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求;

由于实验课安排比较分散,实验批次较多,教学灵活性较大,再加上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导致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不到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较普遍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师责任心不强、课堂管理和指导不到位、以及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等诸多问题,这也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要求。

2.学生实验课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难以监督管理;

根据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化学专业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实验教学时数要占专业教学时数的52%,确定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3,4]。与理论课程有严格的考试规范和监督不同,实验课程往往难以进行考核,教师通常仅以课堂表现或某一个实验的操作、实验报告等作为考核内容,容易以偏概全,难以对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做出合理评价,造成实验成绩没有区分度,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也会打消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和办法,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理论课,同样会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优化建设

1.建立实验课程教师授课规范;

实验课是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场,为确保实验课教学的效果,有必要对教师授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做出明确要求,真正发挥实验课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5]。一方面,加大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先对老师从严要求,要求上课的老师对上课的实验很了解,教授正确的操作,灌输正确的实验理念。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要求所有的授课老师集中学习,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示范教学,年轻教师现场学习动手,老教师现场答疑解惑。对一些年轻教师出现的错误或不规范的操作进行纠正。做到上课前所有老师都能很好的掌握实验内容和操作要求。这样在教授学生时能保证操作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加大实验教师的教学文件检查和管理,包括预作实验的要求、板书的要求,讲授课件的要求、学生操作期间指导的要求、实验(预习)报告批改的要求以及授课过程中的纪律要求等。以期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促使教师对实验课程的更大投入,提高实验课的授课质量。

2.引入多媒体等,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以往授课都是在黑板上把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等板书出来,然后讲解,让学生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做,课堂上很难深入。针对这些不足,引入多媒体等,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将授课内容制作成40分钟左右的PPT,对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目的,尤其是实验的设计思路进行重点讲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实验的内容对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进行讲解。由于多媒体教学可以引入视频、图片等资料,具有清晰、 美观、 生动,信息量大的优势,能对粉笔加挂图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表达清楚难以讲完全的地方做清晰的展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6]。

3.制定实验课程操作技能考核办法;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具有同等的重要性[7]。因此,必须对实验课程的考核做出具体要求,不但要考核实验的一些基本理论,还要考核关键的基本操作能力,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咨询和了解,用人单位希望我们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尽快达到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为此,制定了动手能力或基本操作技能过关考核办法,首先调整无机化学实验操作部分考核分数的比重,突出实验操作考核;其次,针对每个实验项目,制定实验操作技能评分标准;最后,在实验项目设置上结合实际,贴近生产生活。以无机化学中的常见的酸碱滴定实验为例,把实验项目由原来的溶液配制及酸碱滴定,改为食用白醋中HAc浓度的测定(如附1)。将整个实验项目考核分数分配由原来的平时成绩(30%),实验操作(40%),实验报告(30%)改为平时成绩(20%),实验操作(60%),实验报告(20%)。突出实验技能考核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如表1。评分标准覆盖了实验项目所要求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能够全面的评估学生实验操作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有更加清晰,准确的了解,加强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

4.重视实验习惯和科研态度的培养

以往,这一块的教育容易忽视。比如实验仪器的操作和维护,仪器药品的归位,试验后仪器的清洗,实验台的整理等工作,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规范和实验卫生习惯,应该在平时成绩中加入这一块的考评。是否有端正的科研B度,应该作为课程要求的一部分。

三、结语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几点改进,改变了学生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实验结果,轻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的观点。制定实验操作技能评分标准,对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过关,使学生尽早尽快达到或接近用人单位要求,实习后能快速上手,提高了学生就业成功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岳送,马力等. 基础化学实验成绩评价体系的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2(1):60-61.

[2]崔洪珊,熊言林.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85-88.

[3]董晓宁,顾水英等.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的探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34(2):85-88.

[4]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大学化学[J].2005,20(6):3.

[5]刘云海,等.建立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 6): 174-175.

无机化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0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的是具有较系统的医学检验基础理论,熟练地检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检验和实验室诊断思维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对各种检验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能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基本能力,在各级各类医院检验科、医学检验中心等相关部门医学检验岗位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无机化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文化基础课,它要为学生学习后续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检验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1-3]。而实验课又是化学的灵魂所在[4-6],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和拓展,是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7]。很多的规律和定律都来源于实验,而实验课又可以帮助我们验证所学知识,并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地巩固的一种方式,所以实验课在我们无机化学的教学中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人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实践,针对无机化学实验课中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和探索。

1改进实验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实验的定律和结论都是来源于实验,并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但是我们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课都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讲授、演示、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已经比较陈旧,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没有新鲜感,无法唤起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的兴趣。而且经常是理论课已经学习一段时间后,才安排实验课的学习,很多同学在做实验课的时候,已经不记得之前学习的理论知识,这样无法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验相结合。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角色互换法来进行实验课程的教学。该方法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将整个课堂交给学生来掌握,老师只指出不足和需要注意和指导的地方[8]。具体方法如下: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在本学期必须负责一个实验的讲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其他小组必须讨论并提出自己对于本实验的看法及不同。在实验的搭建和演示阶段,主要由学生来完成,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参与程度增加了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2合理安排实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无机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设置在大一第一学年并且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共72个课时,其中实验课的课时有限共14个课时。所以只能够开设比较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课。所以合理安排实验课,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至关重要。我们该门实验课程的安排是整个教研室团队根据专业的特点及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后续课程的相关性,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这些实验课程的难易程度、实验的精准度、实验条件的成熟性以及实验的周期性都是经过我们精挑细选之后,并且符合我们的专业特色而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安排对于学生对我们书本知识点的掌握具有很好地作用。课程安排如表1。

3注重实验数据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验教学中间,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整个实验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我们对所学知识的验证,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一个实验的结果,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有的是仪器的使用不当造成的,有的是没有遵守实验操作准则,有的是没有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记录实验数据。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完实验之后,一定要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实验结果的出现差异的原因所在。例如:我们在做溶液的配置和稀释的实验时,要我们配置9g/LNaCL溶液100ml。我们在做实验之前必须根据已知求出配置质量浓度为9g/LNaCL溶液100ml所需要的NaCL的质量,才能进行后面的实验。如果所需NaCL的质量求错的话,那么实验结果必定有出入。又或者是在NaCL的质量的称取时,没有很好地把握天平的精确度的话,也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等等。所以我们在记录完实验结果与数据后,一定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所在,及时纠正,提高我们对无机化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实验结束后,我们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对整个实验进行分析和汇报,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等。

4优化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间,一个实验结束之后,老师是根据学生所撰写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的。有些成绩差或是比较懒散的同学,他就可能在做实验的时候没有认真做,或是只是在一旁观看并没有真正做。而在撰写实习报告的时候呢,就可能会抄袭那些成绩比较好,或是实验做得比较好的同学的实习报告。老师呢又是根据实验报告来评定实验成绩的,这就导致了有些懒散或没做实验的同学也可能达到比较高的成绩,造成了成绩评定的不公平性。所以,我们把实验课的考核也纳入了学生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具体如下:期末成绩=期考成绩(60%)+平时成绩(20%)+实验课成绩(20%)。实验课的成绩又由实验课签到5分、实验课仪容仪表5分、实验课的预习10分、实验动手能力30分、实验数据分析与汇报20分、实验态度(包括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工作台的整理)10分、实验报告20分共同构成。通过优化实验课的考核方式,能够很好地反应一个学生真实的水平,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无机化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生物有机化学 蛋白质 核酸

生物有机化学主要由有机化学、物理科学以及生物科学相互渗透组成,结合三门学科的特点,实现对仿效生化过程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与选择性的研究。就生物有机化学研究现状来看,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蛋白质化学、糖类化学、核酸化学以及人工酶模型等几个方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生物有机化学研究现状分析

生物有机化学研究的开展,需要在结合生物科学、有机化学以及物理科学三门专业相互融合的基础上,现在研究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主要根据酶的特性来进行,即针对酶中起主导因素设计并模拟构成生命基础的分子模型,或者是将酶模型化,进而对各种因素产生影响的机制进行研究。在进行研究时,主要根据酶的速效性与转移性,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将经典有机合成中难于实现的反应完成,并且保证反应过程的效率以及质量,对原有反应过程的节能效果进行优化。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以及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与单纯有机化学应用效果相比综合性效益更高,对提高人类生存以及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更为深刻的认识到生物有机化学与超分子化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生物有机化学研究趋势分析

1.蛋白质化学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如遗传信息的保存与传递、细胞周期、免疫反应以及胚胎发育等活动实现的主要载体,其是生物体的基本构成,更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蛋白质为一种生物大分子,主要由多种天然存在的氨基酸通过肽键以特定顺序连接而成,其中氨基酸为蛋白质构成基础单元。不同氨基酸R基团并不相同,其性质与命名也就不同。蛋白质由L-a-氨基酸结合而成,随着氨基酸残基、排列顺序、数目以及多肽链数目与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的种类也各不相同,目前蛋白质结构主要可以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与四级结构。

在所有蛋白质种类中,天然蛋白质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并且其结构比较稳定,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是保持生物个体功能以及物种相对稳定的基础。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蛋白质体外并不能自发形成天然状态的三维结构,并且体内折叠与体外折叠也不完全相同,其中蛋白质体内前导肽段、折叠酶以及分子伴侣对体内折叠起着重要作用。

2.糖类化学

糖类化合物即碳水化合物,种类繁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所有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更是生物体完成其它化合物合成的主要原料,常用通式为Cx(H2O)y。糖类化合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即单糖、寡糖以及多糖,其中的单糖不能进行水解,而寡糖为2~8个单糖组成,多糖则是由8个以上单糖构成。对于糖类化合物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在应用更多高新技术的基础上,糖类化合物生物功能如细胞识别、免疫、生长与分化等被逐渐纳入到研究范围内,并提出糖类化合物为生物信息携带者的研究理念。

与蛋白质相比,糖链结构复杂性更高,从化学角度来研究,寡糖为一类比较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在研究其分子结构以及化学合成上存在很大困难。而从生物学科角度来研究,糖链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特点使其能够成为携带生物信息的载体。与多肽以及核酸相比,寡糖链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多肽与核酸携带信息需要依赖于组成单体的种类、数量以及其连接顺序,而寡糖链结构携带信息除了以上所有情况外,还可以通过异头碳构型以及分支结构等,其在生物信息携带方面的研究意义更大。

3.核酸化学

核酸可以完成异常信息的传递,可以将特有的生物特性保持下去,对生物体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核酸主要可以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核糖核酸(RNA)两种,其中DNA为主要完成储存与传递信息两种功能的高分子聚合物,RNA为将特殊遗传信息转变为特殊氨基酸指令系列。DNA可以将生物遗传信息转化为RNA,然后在通过RNA来完成蛋白质的合成,最终由蛋白质来实现生物性状的表现。

4.人工酶模拟

生命活动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新陈代谢,主要是在生物体内不断地进行一系列相对复杂的化学变化,并且需要在酶的催化下完成。通过对生物有机化学逐渐深入的研究,发现少数核糖核酸也具备一定的催化功能,但是因为其催化效果比较轻微,并不能完全代替酶来完成代谢,酶依然是主要催化因素。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发生主要是在调节控制下来完成,并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动态的联系。通过对人工酶以及模拟酶的研究,可以设计出结构更简单,但是催化效果更好的专一性小分子生物有机模型,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三、结束语

随着更多新型技术的应用,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效果不断提高,对生命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我国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在部分领域涉及并不深入,必须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思想以及技术,争取不断提高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