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知识点

教育知识点范文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在多种因素的促成下,远程教育随之应运而生。而远程教育这样一种教育方式主要是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活动,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远程教育的优点是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但是在这种便利的同时,就预示着远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等产生互动,这样独立封闭的学习就会无法达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化理解。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地利用好远程教育的优势,克服远程教育不利的方面,本文就主要从互动式教学的概念以及互动式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来进行展开论述。

一交互式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延展

英国教学专家杜威(Deway)认为,交互是指“暗示了某种情境中环境、个人以及行为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在教育中来看交互,我们就可以将交互理解为是一种双向交流,相互作用。而在教学过程中,交互体现的是学习者与教育者、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一种双向的交流。相应地,有三种基本类型的交互形式,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学习者与教育者,学习者与学习者。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学生在学习时所面对的并不是老师真实的本人,而是通过电脑和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老师、学生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很显然可以看出,在这样一种远程教育中,交互的前提是学生与教学界面之间的一个沟通,一个交互。所以,本人认为,在现在的远程教育中,互动的形式除了上文所说的那三种基本形式以外,还应该加上学生与远程教育界面之间的一种互动。

关于教学设计的概念,比较典型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在布里格斯认为,教学设计就是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以及为了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而设计出来的教学系统的一个全过程。第二,肯普则认为,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学习过程及交流理论而产生的,并且要尽可能地全面地考虑到在具体情况下的多钟因素以及不同的变量,从而使得学习可以获得成功。上述这两个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主要是单纯的从怎样去做设计这样的一个角度出发的,然而在这些理论中并没有涉及到远程教育教的是什么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不完整的,不确切的。本人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工作和方式,那么教学设计就不能仅仅只是说通过各种分析数据来获得出设计思路即可,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到教学设计的好与坏与教学内容是密切相关的,一切设计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将教学内容设计得有条有理,清晰明了,可以很容易被理解,从而很容易被学生掌握。因此,笔者认为教学设计,应该是在配合教学内容安排的前提之下,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的设计。结合到本论题,远程教育中重点知识的交互式教学设计,则是对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过程的一种设计,为了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以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可以促进各方的参与度,可以在互动中学习。

二重点知识点的交互式教学设计

重点知识点是教学的核心,在教育教学中,只有抓住教学知识重点,才能掌握教学核心。在远程教育中,重点知识点的交互式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同时又结合了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各自特点,从而来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的知识点内容的整体结构进行全局的设计。

1学生与教育平台界面的互动教学设计

一个好的教育平台,可以为学生提高多种便捷合理的服务,从而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若是在一个教育平台界面只有简单的几个链接,那么这些简单的连接就会很少能够涉及到学生感兴趣的版块,在这种没有兴趣的情况下,自然学生是不愿意去碰触的。在一个设计的过于繁琐的的界面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链接,这些复杂的链接,对于学生来说有点过于繁琐,有些链接学生还不知道有何用时,不知如何去利用,自然无法发挥它存在的作用,这样的界面和一无所有的界面并无二异是没有什么差异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互动教学的设计的前提必须是教学界面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界面上一定要重点突出,模块清晰以及设计合理。一个有效的教育界面最起码应涵盖以下几大模块:教学素材、相关网页、留言板、BBS、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管理等,在上述的几个板块中,留言板和BBS这两种模块在目前来看对于交互教学就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学生与学习内容互动的教学设计

远程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视频、语音教学以及配合相应的教材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在远程教育中,教材都是会提前发放至学员手中,学员提前获得自己所学内容,被动地接受为自己安全的学习任务。在这样的一种教学安排下,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而没有机会去及时的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最需求的内容,这样使得学员很缺少互动性。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为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互动教学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灵活多变性,可以为学员提供多种方式,丰富他们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而学习兴趣。比如说,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IMCAS的应用,IMCAS包含互联网远程教育传输工具和互联网远程教育课件制作工具以及教学内容数据库、指令库、教学指导库和学生信息数据库。比如说如何教学生用Microsoft word打开文件的交互可由四个教学活动组成:提出教学必要条件和目标,逐步演示如何打开文件、举例和实践。

3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使教学的两个主体,一个传递知识,一个接受知识,老师传递知识的方式和能力与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的结果是密切先关的。因此一个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的大,这种影响的潜移默化性会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由于远程教育本身的特点,也就是教师和学生无法面对面的交流和传递信息,因而存在很多问题。也就是说,在远程教育中,由于教学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并不是面对面进行教学,老师无法直观地传递知识,学生无法及时的理解老师的感受。然而,在很多时候,老师上课所讲的一些很微妙的知识点是需要细细体会才能够知道的知识,在远程教学中可能学生就无法感受到,遮掩也就间接的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同样,存在的问题是,如果说面对一个问题,可能一个学生对其没有想得那么深入,老师以为只是一个人的问题,那么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对于这个问题也只是会选择一笔带过,不会对其进行深入的讲解。面对同样的问题,在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很多学生在一起的话,他们同样对这个问题有多个学生表示无法理解,那么老师就就会反思,是不是自己讲解得不够清楚,或者这个知识点是不是太难,那么老师就会讲解得更加透彻。同时多个同学呆在一起,他们就会激发学生之间相互的发掘能力,对于一个问题大家都有各自的见解,那么在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就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想得就会更深入,一旦一个问题想得深了,就会激发学生去寻找问题答案,在需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掌握知识,尤其是那些重点知识。

因此,在远程教育重点知识交互教学设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把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这种相互交流的作用考虑进去,从而理解这样才能带来交互的作用。另外,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互设计上,要想获得较好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其方法无外乎多增加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创造多种机会和方式来达到这样的目的。在现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网络交流也很便利的情况下,要学会不断地利用这种信心做技术和网络,那么通过网络加强交流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总之,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网上学习需求的不断增加,远程教育将会应用更加广泛,人们对于远程教育的要求自然也会逐渐增多。因此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远程教育模式将会越来越重要,远程教育中主要包括的是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互动,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互动,以及学生与远程教育界面之间互动。因此只有将远程教育互动教学设计的更合理,尤其是远程教育中的重点知识点设计合理互动,才能更好的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因为只有这种合理的教学互动模式,才能够通过互动增加远程教学的丰富度,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才能够通过互动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进而实现远程教学的教学目的,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于教学中重点知识的理解,最总提高了远程教学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娄慧轩.浅析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J].科技信息, 2009.(33):283,308.

[2]徐捷.远程教育中的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28-29.

[3]刘莉,张爱文.教学设计与网络学习环境―――第五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5(3): 5-13.

[4]车晓勤.远程教育文学课程的教学设计[J].中国远程教, 2004(6):37-39.

教育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教学资源;课件;素材;教学知识点;汇编语言;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3-0019-0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各级各类学校利用校园网站建设精品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了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创新思维,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一个学科教师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的体会,分析了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按知识点建设课程教学资源的思路。我们以教学资源中的素材和课件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在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中,如何划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如何组织教学信息,制作多媒体教学素材和课件,便于教师在教学中灵活组合和学生自主学习。以汇编语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为例,给出基于知识点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经验供探讨。

一、教学资源的涵义

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学资源是指学习的支持系统、教学材料和教学环境等能够为教和学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所有物质和信息的总称。通常教学资源主要是指课程资源、教学信息资源等,它具有内容复杂性和形式多样性等特点。它既要辅助教师的“教”,又要促进学生自主的“学”,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四大类: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二是网络课程库建设;三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是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开发。在这四个层次中,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是重点和核心,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

二、目前课程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应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就高等教育而言,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种类繁多,同一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各具特色,为广大师生课内课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进程,也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教学方法的提高。但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1.学习资源中的课件与教材绑定,不便拆分和组合

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但是。我们所看到的课件都是按照特定的一本教材的章为基本单元。讲解顺序和呈现方式是相对固定的,当面对更换教材、修改教学大纲、改变教学课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师想改变讲解顺序和呈现方式等各种情况时,课件将需要做很大的增删改动,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及时满足教学的需要。把一章的多个知识点制作成一个教学课件,在多变的教学过程中不便拆分和组合,不能适应各类教学的需求,精品课程的学习资源不能为广大教师真正共享。

2.课件形式单一,对重点和难点知识难以突破

教学资源中的素材(媒体素材)是指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几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课件制作中应灵活使用这些素材呈现教学内容。

在日前教学资源中。多数课件仅以文本和图形,图像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数字化、网络化,并未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教学难点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明显不能满足新技术、新环境、新的教学模式及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学资源中的课件和素材制作,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课件和素材能够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3.学习资源建设不规范,重复建设严重,造成资源浪费,使用率低

针对一门课程,我们通过网络可以搜索到各类学习资源,有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种类繁多,但是,它们各自按照各自教材的知识结构,教学资源制作标准不统一、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教学资源将难以共享,各网络教学系统之间也无法实现互操作。

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资源建设应有可扩充性并能可持续发展,为了使学习资源建设能适应这一目标的要求,大家都应采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三、基于知识点的汇编语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实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同一门课程的教学,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会选择各自认可的教材,会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会有各自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但是,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是相对不变的,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构成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小主题,一个知识点是课程知识结构的最小单位,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构成一个个知识单元,由各个知识单元构成一门课程的完整的知识结构。这些知识点在教学资源中如何划分、如何组织更有利于多变的教学实践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由此,我们提出按课程的知识点制作各类媒体素材和课件。一个课件或一个素材只呈现一个或多个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内容,集中表示一个独立的小主题,将紧密关联的知识点组成一个知识单元,相互关联的知识单元构成课程的知识结构,所有基于知识点的课件构成课程教学资源的课件库。这种基于知识点的课件和素材具有可灵活组合的特性,当教材变更、教学对象变化、教学课时调整时,只需按知识结构简单组合,就可适应多变的教学。本文以汇编语言课程为例进行基于知识点的教学资源建设与实践探索。

1.分析课程的知识结构,划分相对独立的知识点

我们针对“汇编语言”这门课程特点,分析课程的知识结构,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知识点为基本单元设计和制作成教学素材和课件,素材形式分为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课件形式主要有PPT和Authorware文件。以汇编语言中寻址方式知识单元为例,其知识点划分如下表所示:

表中每一个知识点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每一个知识点内容可以用多种形式的媒体素材呈现,如一种寻址方式的格式、功能、规则用简略的文本表示,内存结构用图形表示,确定操作数地址的过程用动画演示。通过PPT和Authorware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把这些素材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知识点的课件,将紧密关联的知识点组成一个知识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选择相关知识点的课件灵活组合。例如,我们讲解8086/8088寻址

方式时,只需把立即寻址方式、寄存器寻址方式、直接寻址方式、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基址变址寻址方式和相对基址变址寻址方式七个知识点组合成一个知识单元讲解;在讲80386新增寻址方式时,将有关比例的三种寻址方式组合成一个知识单元讲解。

2.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应用动画形式呈现

在汇编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寻址方式是教学重点、难点,除了用文本描述它的功能、格式和规则外,用Flas描述各种寻址方式物理地址的形成过程,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效果良好。如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的动画演示如图所示。

通过动画演示,由偏移地址段地址物理地址操作数操作的过程非常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

3.根据教学需要,组合教学资源

这些由知识点构成的教学课件,构成一门课程教学资源的课件库,当我们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教学计划和不同的教材时,都可以按教学所需选择不同方式的课件。根据自己的教学策略,直接使用或重新组合构成满足教学活动的教学课件,通过动画演示将教学难点变得直观、简单,使学生易于理解,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课件库、素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不同知识点自主学习课后复习。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丰富的过程,资源形式和教学模式都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了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参与现代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努力尝试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教师要负责设计、制作、收集、整理教学资源的内容、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资源,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建设高效、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设委员会[S].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2000.

[3]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2009(10):5-8.

[4]王聪,房国栋.高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构建模式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9):47-49.

[5]周明圣,蒋平.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76-78.

[6]王亚希,周红春.高校现代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0(6):73-75.

教育知识点范文3

一、流畅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是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主要成分。学生从政治教师的讲授中,能获得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教师授课的语言流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语言流畅是政治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教师要把需要讲述的内容,通过自然、连贯、轻松、流畅的语言,行云流水般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语言氛围中学习知识。

首先,政治教师要把语言流畅作为自己的第一要求,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其次,多听听相声、评书,学习相声、评书演员驾驭语言的技巧;第三,进行朗读练习和与周围的人多进行语言交流。有心,有恒,就必有所获。

精心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使授课语言流畅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将教材烂熟于胸,授课时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教师流畅语言的视听对象是学生,这种流畅必须为学生所体验,即语言传达的信息必须是学生需要和能够接受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那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以致达不到教学目的。

二、生动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接受口语的能力,这就为教师施展语言技巧提供了可能。生动的授课语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辨别力,往往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要使语言生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活泼。教师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采用低声音、慢节奏,以便使学生有一个思考、回味的余地;在讲述一般性内容时,采用高声音、快节奏,以达到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形成印象的目的;在论证某一结论而引用材料数据时,采用高低、快慢交错进行或连珠炮似的语言,以加强结论的可信度。这样,教师通过语言的感染力,在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的同时,也传达出另一种信息,即这些内容是可识、可记、可信的。

第二,多变。教师在表达同一内容时,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开门见山、旁征博引等。而方式的选用,在很多时候必须视学生的精神状况而定。现在,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长、负担重,一天内大脑会出现几个“兴奋—抑制”周期。当学生注意力集中,即处于兴奋期时,教师须适时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词句,以最简练的语言,将重点内容交待清楚。这时,切不可漫天撒网、旁征博引,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幽默。只要有心,幽默无处不在。政治课涉及面广,会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因此,幽默是使教师教学语言生动的法宝之一。它简捷明了,能表达出深刻的内容;它令人捧腹,课堂上师生开心一笑,大家心情愉悦,教学效果更佳。

三、清晰

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是政治课教学的核心。一堂课45分钟,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强调什么,落实什么,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否则,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学生理不清线索,抓不住中心,就达不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用宏亮的声音清晰地表达出来尤为重要。怎样才是语言的清晰呢?笔者以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清晰地表述概念、原理的不同层次。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一向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对语词的逐层分析,是使概念清晰可辨的有效方法。

第二,清晰地表述基础理论的内在逻辑线索。教材中重点、全面阐述的基本理论,由于篇幅比较长,学生对其基本内容和内在联系理解起来要相对容易些,而教材中理论性较强但又不可能详尽阐述的问题,就成为教学难点。

第三,清晰地表述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当高三学生进入综合复习阶段后,教师讲授的知识密度加大,一堂课至少要讲述几个甚至十几个知识点,这必然加大了教师讲述的难度。处理这样的课程,重点在于明确指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准确

准确,是政治课的生命。政治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准确与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甚至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政治教师必须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对新事物的观察力、判断力,使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力求准确无误:

第一,基础理论。高中政治课作为一门科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容不得教师任意增删和轻率修正。但实践是发展的,这门科学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新概念、新观点不断产生,使这门科学更充实,更富有时代感。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把握我国理论研究的新动向,认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在不脱离现行教材的前提下,把一些最新的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教育知识点范文4

一、做好教师教育规划,把握教师教育方向

学校每学年都要制定教师教育计划,对前一年教师教育做出总结,规划新年度教师教育工作。学校还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积极探索以校为本教师成长共同体的机制建设,从学科教研组、青蓝结对、班主任论坛,到成立以“许玉娟情趣数学工作室”和“孙丽霞魅力教育工作室”为代表的两个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工作室为阵地挖掘名师课堂魅力、深入研究情智课堂维度、带出名师徒弟:持续探究多元和多维教师评价,激励先进引领;通过发现青年教师榜样,肯定并宣传其成长案例,树立成长渐进式目标,增强自信心;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由此,逐步形成夯实“塔身”和提升“塔尖”的教师教育机制。

二、开展有效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学习新课标,论讲知识树。我校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情智理想课堂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新理念有机结合起来。每学期初,学校都组织各科教师重温《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标准》考试。

(2)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把握单元教材。学校实行以教研组为主体集体备课,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每周开展一次不少于一小时的教研活动,逐单元通研教材,共同研究有效教学方法。学校还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通过学科组或年级组专题研讨等形式集体“会诊”,找出解决办法,并编发5期校本培训系列学习材料,为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了较好基础。

(3)组织情智课堂研究,师生共享快乐幸福。以“情智课堂”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构筑情智课堂整合度与亲和度研究”、“骨干教师示范课、新任教师亮相课研讨”、“约课制”、“相约周二主题式教研”、“菜单式自主选择培训”,以及“相约星期六,魅力金海岸”等系列有效校本教研,通过研讨实践,每位教师逐渐提炼出特有教学风格,丰富教学内涵。学校明确要求,同学科教师间每学期互听课不少于15节次。同时,鼓励不同学科教师间相互听评课,增强教师间学习交流。情智课堂研究体现在以生为本和学为主体,提高课堂效率和焕发课堂活力的教学实践中,利于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整合知识点、信息化应用和驾驭课堂的学科能力,激发学生自主、生动、个性和探究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师生享受情智课堂带来的快乐幸福。

(4)教工比武,夯实教师基本功。一是进行限时教学设计比赛。每位教师从本册已教过教材中抽出课题,然后只带课本在规定时间内写出教学设计,全校进行评比。此项比赛活动旨在促进教师日常精教细研,谙熟教材内容,清楚教学环节,做教学的明白人。二是进行教学基本功比赛。从建校起,学校提出了“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以校为荣、率先发展”的教师成长理念,就以创建普通话校园、书写规范字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小组,每学期都要聘请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普通话、汉字书写培训,在周会前进行情智教师“每周一讲”,在廊道里展示“每周一写”,组织每学期有侧重点教师基本功比赛,每学期末进行专业能力奖和推普奖的评选,使教师在语言文字中提高形象素质。

(5)开展情智教师演讲与论坛活动。每次例会前进行5分钟情智教师演讲,给老师提供锻炼机会。间周举办情智教师论坛,鼓励教师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思想和学习教育策略,规范教育行为,成为师德教育的生动平台。

(6)实施青蓝结对工程。青蓝工程是以师徒结对为外在表现形式的,传统师徒概念就是师傅把掌握技艺本领传给徒弟。青蓝工程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技艺传授和继承问题上,更要帮助青年教师拥有敬业乐业和乐于奉献精神,重视帮助青年教师确立专业思想。同时还制定青蓝结对公约,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教育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素质;教育;质量;认识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报告”明确了当前加强教育优先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下面笔者根据对报告的感悟谈谈在新形势下对推进素质教育的点滴认识。

1、再谈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而学校和教师则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统一的基础课程外,通过各种教育方式给予他们能发挥天赋和爱好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人不能如同用一个统一的模子,把不同形态的材料都压成一模一样的东西一样。

2、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错误倾向

当前一些学校课内抓应试教育依旧,课外搞一些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点缀,于是形成了内抓“应试”,外抓“素质”的分离模式。这种倾向把课内课外分割开来,把素质教育孤立起来,其课外实践也只不过是一种摆设和点缀而已。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课外应该抓素质,但课内更应抓素质教育,而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绝不能把素质教育局限于课外活动的狭小天地里,造成流于形式的点缀与气氛的渲染。

另一种倾向是“素质教育不要求考试了。”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当前搞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就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言,尽量减少考试的次数,不能只用考试成绩衡量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标准。

3、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不等于不抓教学质量,相反,教学质量的高低事关素质教育的成败。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上不去等于空谈,人民不会相信,更达不到满意教育。为此,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3.1 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推进整体素质提高。

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非得重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首先,在师德建设方面,一是学校要从行动落实上,加强教育法规学习、规范教师师德行为。二是教师自身要做到为人师表。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三是要求教师要有敬业精神。教师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其次,要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要引导教师努力学习和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育规律;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竞赛活动和各种考核评比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鼓励教师在抓好教学常规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行理论研究和反思,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力。

最后,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优化与更新。一方面,通过自学,努力吸收本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增强与自己教学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的了解,借他山之石攻玉。不断地将新学科知识融入专业知识体系之中,在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向“博、大、精、深”迈进。另一方面,要坚持有目标的专业知识的积累。只有围绕专业知识有目标地、科学地、有效地积累,才能够建造好专业知识的大厦,优化与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3.2 着力推进高效课堂

要提高教学质量,非得重点从课堂抓起,向40和45分钟要效益。首先,课前充分调研学情。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相关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如何,对本节内容是否感兴趣,预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学生的差异等,这些都是教师需要事先弄清的。其次,整体把握教材,准确定位教学要求。我们应该知道,整体把握教材可以有效的解决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否则课堂的随意性就会太大,出现混乱,无法实现高效。再次,反复斟酌教学设计,实现最优化。一节好的教学设计应当提前成形,然后多次研思、修改,才能逐渐成熟。最后,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这方面要注意:一是不要包办学生的学习。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操作、交流,体验、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获取成功的愉悦感。二是提问有艺术性。提问要有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三是布置作业要灵活。要给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让他们根据个人情况,起到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的作用。同时,作业要有一定的延伸性,激励学生探索。

3.3 抓实“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专抓“优生”和“中等生”不行,提升效果不明显。一个简单的道理,要让一个班级平均分达90分的“优生”提高5分,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要使平均分才10多分甚至几分的“学困生”提升10分的平均分,应该不是件难事。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们中心校将“学困生”辅导工作纳入全乡年度教研工作的重点来抓,从2012年秋季学期的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成绩统计中显示,全乡各校共计253名“学困生”,语文科平均分达46.61分,2012年春季学期平均分为38.25分,提升了8.36分。数学科平均分达47.17分,2012年春季学期平均分为36.18分,提升了10.99分。而优等生的平均分两学期相比则成下降趋势。如此可以看出加强“学困生”辅导的重要性。

学校要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首先要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对“学困生”的态度、兴趣、爱好、生理特点、家庭环境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调查,并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克制约束不良心态的滋生发展,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一步一步地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其次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老师,自身的职业性质决定了育人的职责。辅导老师对“学困生”要多留意、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耐心热情地替他们排忧解难,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善于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发现闪光点,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发现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要找准切合点,正面启发诱导,耐心说服教育。

最后则要找准病因,加强辅导。“学困生”之所以学习进步迟缓,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觉得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莫过于基础差,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而丧失学习信心,遇到难题自己难以解决而觉得孤立无援,陷入无可奈何之中。针对他们这种心理,教师要作具体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原因,找准突破口。教育方式上本着多鼓励、多表扬、少指责、少批评的原则,引导“学困生”向优等生学习,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教育知识点范文6

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新的世纪需要新的教育,围绕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结合我校的办

学特色,学校大力提倡"陶行知生活教育模式"。不少教师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但从整个化学教学情况看,

我们现在的教学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了解"学情"不够,即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和认识能力的基本状况不够;

二是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怎样有效突破两大误区?我记得教学实习的时候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要想学

生喜欢化学,首先就得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学中的知识点都围绕着生活展开,让学

生能够随时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可以想象,学生觉得一切都很熟悉,就不再觉得化学枯燥难学。

首先,在备课方面,头脑中始终贯穿生活理念。

有经验的老师是不会完全依照教参的教学方式。备课过程中先做完题,然后根据本节内容的知识点,写成

系统的教案或者知识框架就可以去上课了。但是仅仅只做这些的话,就知识论知识,学生被牵着鼻子走,

缺乏主动性,更不可能有趣味性,学生听课久了自然就会打瞌睡,这样课堂效率不高不说,老师自己讲起

来也会枯燥无味。而我的做法是,除了正常的按上述方法备课之外,还会就这节课涉及到的一些物质在百

度上进行搜索,搜出它相关的一些性质及生活用途,涉及到的相关前沿科技,甚至曾发生的历史故事等等

。自己在重新学习扩大知识的同时,在授课时也能够进行广泛的发散。学生听课的兴趣很浓,就算是完全

学不懂的艺体尖也能听得津津有味。当然,这样的备课方式需要持之以恒。我相信新课改以后,化学的发

展方向应该更偏向于生活、科技。

其次,在课堂上,要引发学生学以致用,乐于创新的学习动机。举一反三,灵活创新的思维能力。

鉴于所任教的学生大多意识到化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故而采取因势利导的方针,在教学中刻意突出一个"

用"字。知识学了不用只会成为大脑中的垃圾,只有不断地学以致用,使学生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

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化学理论,可用于研究具体物质和具体化学反应;学习物质结构,可用

于研究其性质,进而研究其用途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我们教学生写方程式,不是只教他会写这一个,而是根据它的反应特点,记住并会写这一类反应方程式。

比如我们教学生写硅与氢氧化钠的方程式,就会让学生推导出铝和氢氧化钠反应;写二氧化硅与碱的反应

,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盛放碱溶液的玻璃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水晶挂饰不能戴着洗澡;想在玻璃上刻

美丽的图画,写下娟秀的文字该用什么方法……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化学是一门基础的、具有工具性的

学科。它与社会生活及生命环境的紧密联系,几乎到了无所不在的地步。

当然,贴近生活的同时仍然要坚固的理论基石。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化学学科的基石。一般在

教学时,往往先通过实验和观察一些感性材料,然后进行思维加工,抽象为一定的概念或理论。这是一个"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过程,是一个通过现象概括本质、进行思维深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中

,要避免枯燥的说教,照本宣科,而采取引导学生观察——-小结——思考——概括的做法,把学生引导到

参与抽象化的过程中来。并适当示范抽象概括的方法,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是极有帮助的。

课堂下,特别是利用晚自习,培养学生养成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所谓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一切学习行为均发自内心,毋需外部强迫,并能主动、迅速地将

心理调节至最佳状态。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加会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晚自习时间,对学生提出

明确的严格的要求,比如第一步整理课堂笔记,记忆当天新学的新物质化学式、方程式,归纳重点知识,

找出自己仍然有疑问的知识立即问老师。然后定时(比如今天的作业只需要40分钟就可以完成就绝不多用

时间)、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最后做好第二天学习内容的预习,找出自己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以保

证第二天听课的重点。当然,鼓励部分尖子学生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安排晚自习,做更多能力提升

的题以更好的培养化学素质。

肯定的说,如果任何老师坚持这样做,只需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课堂气氛就会明显比以前活跃,敢

大胆"接嘴"的同学会大大增多。学生会逐步养成较好的习惯,能够初步有了运用化学视角观察、解决问题

的理念。以前看到物质就是一个宏观的物质,现在经常会有学生来问我,这个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它又

哪些性质?为什么有些食物混合吃了后会中毒,它们是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产生了哪种有毒物质?染头

发里面的臭味是氨,它能够起怎样的作用?等等……有些问题我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有些让他们去百度搜

索,而有的问题虽以其现有的知识还不能解决,但却能使学生们体会到化学的神奇魅力,激发起他们进一

步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感到欢欣鼓舞。同时,学生们在学习习惯上有了很大的改善,许多学生在高一下期已

经基本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思维品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从学习成绩看整体水平有了较明显

的提高。

通过这样的生活教育模式的初步实践,虽然学生有明显的变化,有相当直观的进步,但我深感存在的问题

还很多。各个步骤都还处于初步时间阶段,每一步都有待深入研究。生活教育让学生们有了听课的乐趣,

学习的兴趣,但学习归根到底,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关键,目前尚欠缺力度,整体上不够系统化,要形成较

成熟的创新教学模式,还需较长时间探索。另外一方面,我们的教材及参考书本身与"贴近社会和生活,培

养创新能力"的要求差距较大,而且对知识的难度上要求还是偏高,如果每堂课都这样去进行教学的话,完

成不了教学任务,进度严重滞后。相应的与教学质量观、人才观、教育评价制度等要求不相适应。这在很

大程度上阻碍着各学科生活教育模式的切实开展。

我们的教育任务任重而道远,新形势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