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行性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可行性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可行性研究

农业可行性研究范文1

目录

第1章 项目总论

第2章 项目背景

第3章 市场预测与分析

第4章 项目地点的选址

第5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第6章 设备与物质采购

第7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第8章 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第9章 项目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10章 项目经济评价

第11章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第12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13章 结论与建议

第14章 附 件

第1章 总 论

总论部分是对某一具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的总体性和粗线条式概括,并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提要;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与依据;

3、主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描述)。

第2章 项目背景

这部分主要交代项目的来源,并附带阐述项目区、项目法人的基本情况,使决策者对项目区及项目承担人的有关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其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的由来;

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项目拟建区域(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4、项目承担单位(即项目法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第3章 市场预测与分析

这部分主要阐述项目前景,因为每个项目的建成,都必须有产出,这些产出(物品、服务等)如果没有市场,也就失去了项目存在的价值,因为项目建设就是牺牲现在的价值换取未来的效益,这些效益的获得必须通过市场进行转换。主要内容包括:

1、本地及周边市场现状的调查;

2、本地及外地市场供需情况的预测;

3、产品(或服务)的价格预测;

4、产品(或劳务)的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5、产品(或劳务)市场风险性分析;

6、产品(或劳务)的基本营销策略。

第4章 项目地点的选址

这部分主要描述拟建项目在何处?为什么选定某一区域?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选址原则和基本思路;

2、场址选择(要附上详图);

3、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第5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这部分主要描述项目建设总的指导思想,项目建设的基本构架,主要的技术路线,如果土建工程量较大,还必须重点描述工程建设规划等。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2、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4、主要生产技术路线(或工艺路线);

5、工程建设规划(土建工程和附属工程);

6、原材料、能源(水、电力、煤油等)消耗;

7、项目平面布置与交通运输;

8、方案比较选择;

9、项目实施计划。

第6章 设备与物质采购

对于以改善科研条件,提高科研能力等为基本目的,以物质设备采购为主的建设项目,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单列一个章节,描述所需采购的物质设备,并详细叙述设备的性能与作用。主要内容包括:

1、设备采购及说明;

2、物质供应。

第7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对于与周边环境联系紧密、噪音、粉尘、副产品及项目废弃物对环境影响较大,以及对消防、技术操作有特殊要求的建设项目,必须在环保及安全生产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区环境现状分析;

2、项目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3、项目运行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4、项目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5、项目运行安全生产分析;

6、主要的安全生产措施;

7、劳动保护。

第8章 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这部分主要描述项目准备与建设、运行过程中,主要的组织机构及管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筹建时期的组织与管理;

2、项目运营时期(包括项目建设后期)的组织与管理;

3、劳动定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等)与技术培训。

第9章 项目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这部分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阐述项目投资的需要量与分布、描述资金筹集的方式与渠道,并说明投资的大体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总投资估算;

2、资金筹措方式与渠道;

3、资本金;

4、投资使用计划。

第10章 项目财务估算

这部分要描述项目的主要运行(经营)成本与收入等。主要内容包括:

1、价格确定原则;

2、成本估算;

3、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估算。

第11章 项目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项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经济评价的目的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做好产品(服务)市场需求预测及厂址选择、工艺技术选择等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计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通过多方案比较,对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做出全面的经济评价,为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的财务评价。包括:

(1)盈利能力分析;

(2)清偿能力分析;

(3)不确定性分析;

(4)风险分析。

2、国民经济评价。

第12章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农业项目的特点是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除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外,还有很强的社会和生态效益。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

1、社会效益分析;

2、生态效益分析。

第13章 结论与建议

这部分是在充分论证前面各章节的基础上,对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总体评价与建议。主要内容包括:

1、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2、主要建议。

第14章 附 件

1、附件。包括:

(1)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复;

(2)项目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的批复、协议或证明;

(3)项目法人证明(营业执照等其他法人资格证明);

(4)项目法人关于资本金的承诺书(或银行验资的报告);

(5)项目主办单位近3年的财务报表;

(6)项目所需成果转让协议及成果鉴定;

(7)其他附件。

2、附图。包括:

(1)项目位置图;

(2)主要工艺技术流程图;

(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涉及到每项建设内容的分布状况);

(4)主要土建工程的平面图;

(5)项目协调管理监督组织系统示意图(也可在可研报告文中列出);

(6)其他图件。

3、附表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摘要表(也可以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第1章列出);

农业可行性研究范文2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农业现代化 可行性

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我国农业承载着太多的重荷,农业的发展应当居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所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无疑成为我国当今最为紧迫的战略重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利用资本市场来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是一条新的途径,它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一、资本市场可以解决农业现代化的资金制约问题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缺乏资金,这也是造成农业发展滞后的根本问题之一。因此,资金的大量投入是现代农业,尤其是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高效的无机有机化肥、有效的灌溉设施和必要的机械器具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条件。从根本上说,农业的发展有赖于科技的进步。在我国,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较低,仅仅为42%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已达到70%~80%,有的甚至高达80%~90%,农业科技的开发有赖于资金的有力支持。而农业资金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有没有可供运用的资金,二是有没有转化的途径。现阶段,从国内角度来看,并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公众预期未来经济不景气。即使是在连续七次降息的政策刺激下,银行系统仍存在高达1.3万亿的巨额存差,社会上资金较为宽裕;另一方面,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资金投入主要通过直接投资和资本市场这两条途径形成。对绝大多数居民来说,手持资金只能通过资本市场才能转化为企业运营和项目建设资金。如果资本市场能从政策上适度向农业倾斜,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流向农业产业,用城乡居民的资金来发展农业,无疑对农业发展大有裨益,其前景是不可低估的。

二、资本市场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重组,推进农业产业经营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发展落后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一个引导资源尤其是资金流通和配置的市场机制,而资本市场恰好提供了这样的一种机制。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从收益率低、缺乏增长潜力的企业流向收益率高的产业企业,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充分利用这一机制,能够有效地消除行业壁垒,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因为农业企业要上市,必须能够经得住股市的“考验”,企业必须能够赢利,而产业化经营则是提高农业赢利水平的必由之路。而且,资本市场通过积极创造条件,可以引导大中型工商企业进军农业,或者支持组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品牌,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中起主导或龙头作用的农业上市公司,然后由其组织农业进入市场,根据市场要求和资源条件与农业生产者签订合同,建立专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提供配套服务,扶持农业生产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工程进行发展,实现企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资本市场有利于推动农业高新企业的发展

据有关调查,农业上市公司大多数活跃在农产品需求弹性较大的领域。他们积极开拓市场,建立基地,依靠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及时根据消费结构的变化,敏锐地发现潜在市场,占得市场先机,及时弥补市场空缺;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和示范效应,影响了大批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农业企业,推进了农产品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载体作用,正在成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样板。另外,通过高科技和产业化的结合,可以吸收一大批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从事高新农副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工作。

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首家粮食上市企业,坚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按照“公司+农户+市场”的运作机制,依托资本运营,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品牌战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成功地创造出了一条科技作动力,公司加农户,企业联基地的农、工、科、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龙头企业、中国优秀食品工业企业和国家水稻工程优质米示范基地。金健米业除本身经营业绩良好外,还发挥了较强的带动作用。该公司的优质稻油基地扩展到12个县(市)的80多个乡(镇),面积达到100多万亩,带动农产35万户,1998、1999年两年为基地农民增加收入1.3亿元,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盈利的目标。

近年来已经上市的40家农业上市公司总体市场表现良好,无论是平均净资产增长率,还是平均利润额增长率,通常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和稳定性。

四、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分散农业经营风险,有利于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在资本市场中,企业发行证券实质上就是将企业的风险分散和转移给了股东。股东的数量与每个股东分担的风险是成反比关系的。股东的数量越多,平均每一个股东分担的风险就越小。所以对于周期长、风险大的农业来说,如果能够借助资本市场,有利于化解农业企业的风险压力,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可行性研究范文3

关键词: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测度与评价;因子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5-3381-05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Two-typ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LIU Hong-feng,WU Dong-feng

(College of Economic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4,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country's 31 provinces, cities, districts’ status quo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using factor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lete two typ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China was divided into northern, central, southwest, the central south, east, northeast. For two types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ources system, th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systems, running system, the output capacity of the system, resource-saving systems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ystem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71 indicato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commendations to guide the nationwide regional two-types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were concluded.

Key words: two-typ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factor analysis

经济增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人力资源、科技进步和发展水平等,所以从经济增长中分离出科技进步所作贡献的份额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要定量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分离出技术进步的作用。192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提出生产函数理论(以下简称CD生产函数)以来,此后描述产出量与投入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罗对CD生产函数作了重大改进,定量分离出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此后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成为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论题,至今仍持续不衰。生产函数作为反映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关系的一种方法,具有通用性,但必须注意使用的前提假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农业(以下简称“两型农业”)科技创新进步类型不同,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或参数在应用生产函数定量测算科技进步时必须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前提假设以及数学方面的约束条件,同时又不能完全为这些假设和条件所束缚。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的测度通常是指创新变量在生态环境、资源节约、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狭义的测度是物化形态的科技创新变化的硬件性指标,广义测度不仅包括物化的变化内容,还包括政策、管理、服务、智力投资等的软性指标,两型农业科技创新测度是硬指标与软指标二者的结合,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交织在一起组成复杂的测度系统性工程。

1 测度原理

1.1 连续性测度原理

两型农业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在于生成新的生产函数与新的成本函数,也变成产出比增高和生产成本下降。

设时间连续变量为T来反映创新,生产函数可表达为:

Y=F(X,Z,T)

Y表示产出,X表示各投入要素组合,Z表示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要素组织,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F(X,Z,T)是连续二次可导函数,对T求导,有:

■=■

上式两边同时除以Y,则有:

T(X,Z,T)=■·■=■·■

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相对应,是投入产出变化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成本最小原则是指投入价格为W时生产一定数量Y的成本最小,表达式为:

L=W·(X,Z)+λ[Y-F(X,Z,T)]

λ是拉格朗日常数,上式两边分别对(Xi,Zi)和λ求偏导, 则有:

农业可行性研究范文4

1刘府镇概况

刘府镇的可种植面积达15.6万亩,是整个凤阳县可种植面积最大的镇。镇党委一直坚持“重农固本”的执政方略,始终将发展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多年来通过采取各类鼓励扶持发展措施,现代农业得到了稳步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实现了农业结构调优、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农业发展质量升级和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涌现出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同时,县农机局积极对农业机械进行推广,力求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成果十分显著。

2农村农业机械推广的重要意义

传统农业技术生产效率低下,人力需要求量大,也不符合现代生产的要求和社会经济市场的需要,因此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广作用,可以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并利用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农业机械化推广技术,不仅仅能够帮助农民广泛应用农业工作技术和现代生产技术,还可以激发农民的生产创新思维,提高生产力,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有一支强大的队伍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培训,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在农业机械化推广中,更重视技术的推广,其技术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是以粮食生产技术为主,因此容易被农民所接受。另外,农业机械化推广还可以帮助农业生产依靠科技进行结构调整,实现农艺科技的大面积种植生产。因此,农业机械化推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大有用武之地。各地农机系统都大力进行农业机械的推广,从而谋求经济的发展。

3刘府镇农业机械推广的现状

3.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县农机局为农机站配备的设施有限,办公条件简陋,内部的现代化办公设备也不齐全,使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农机站人员在进行新农具推广以及新技术介绍时,现场一些器具也很难完全满足要求,往往只能依靠农机经销商、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支持,但这种帮助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严重阻碍了推广的效果。

3.2负责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

目前刘府农机站工作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工作中对于人员的分配往往捉襟见肘,一个工作人员不得不负责多个岗位,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工作效率不高。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在进行农机推广工作时,其农机推广工作将会很难进行。对此,县农机局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变这一状况。

3.3农民群众的素质有限

一些农户的思想保守。他们只认可传承下来的农具器械和方法,对新产品和新技术却往往没有足够的热情。还有一些农户认可新的器械,但不愿意主动去学习,而是一味的等待政府派下推广人员为他们上门服务,这种懒惰的思想对于农业机械的推广非常不利。

3.4推广经费不足

农机推广人员待遇普遍很低,这种低工资也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工作热情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机的推广进度。另外政府资金有限,在引进新农具和新技术时,往往捉襟见肘,力度不够,很难引起农户的重视,同时因为推广不到位,很多群众对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还不了解,也在制约着农机推广的发展。

4对于刘府镇农业机械推广的建议

4.1新机具的推广要结合实际

没有任何一种农业机械工具和技术能够适用于所有地区,因此刘府镇在引进新的器械和技术时必须紧紧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负责农机推广的人员,应该在进行推广之前,对本地的农户数量、土地情况、水源位置等条件做一个深入的调查,进而仔细对新器械评估,看其是否能够满足地区的实际情况。否则推广人员如果在不了解地区情况的条件下,就盲目引进新器械,或许这些器械在其他地区有很好的表现,但在刘府镇应用就很有可能出现问题。因此对于新技术推广也必须把握这一原则,因地制宜,在满足实际情况下还要预先制定出完备的实施方案,使新机械、新技术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4.2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

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扭转农民群众的思想,增加他们对于新器械以及新技术的认可度。彻底的改变农户的保守思想,使他们学习新的技术。

4.3农业机械推广应该趋于多元化

以往刘府镇的农业机械推广形式单一,仅仅局限于农户耕种这一块。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应该打开思路,将农机推广推向更多的产业。事实上刘府镇自身资源条件很好,政府可以考虑向农林牧副渔业各个方向发展,通过对农业机械的推广,实现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4.4加强培训学习,加大推广力度

农业可行性研究范文5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区域差异性;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15-04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part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lso the b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nkind society and economic.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state of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build which contained 31 indicators selecte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economic,social sustainability of rural and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Jiangsu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n,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level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2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mong 48 counties based on the relevant statistical datas.For further evaluation,the way of cluster analysis was also used to classify the results of the factor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he pres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among those counties were obvious and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unti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ppeared gradually reduced from north to south. In general,there were three classes according the classified results:the first class represented those dominant counties o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Jiangsu Province while internal system grew unbalanced;the second class represented the typical central coastal counties and central counties along the river,which leaded to medium level of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third class standed for inferior area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ypical southern counties.Finally,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aimed at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stricted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dicator system;principal component;factor analysis;cluster analysis;regional difference;Jiangsu Province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要落实到一个特定空间――区域发展系统。目前,针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案例较多,研究方法、模型和指标体系比较丰富。通过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1-8],归纳总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研究区域来看,主要趋向于围绕大区域做横向时间序列上的评价研究,或按照行政单元划分进行纵向空间序列上的分析,但大区域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往往限于市级,而细化到县级尺度的分析较为少见;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倾向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法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过程不依赖于决策者的偏好和主观判断,评价结果比较客观科学;三是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众多学者的研究探索使得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越来越趋于成熟和完善,文献表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指标体系设计常围绕着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科技以及政策支撑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结合一定的指标筛选方法来选取和确定指标,指标体系的构建兼顾区域性和全面性,其中以定量指标居多,量化程度较高,避免了由于定性和描述性指标多而导致的评价结果缺乏严密性等问题。另外相关文献中也提到了一些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过度追求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导致的重点不突出、评估结果失真;对指标理解的不同导致的同一指标体系评价同一目标,评价结构相差较大;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相混淆,模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缺乏现实意义等。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一,针对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实证分析相对较少,深入探索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性;第二,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围绕生产、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方面构建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资源与环境子系统中秸秆综合利用率(C30)和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C31)是能够体现区域特点的重要指标,这在已有的研究中较为少见;第三,通过将研究区域细化到县级单元来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情况,在研究尺度的精细程度上较已有的研究有一定的提升。

1 研究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其次,应强调层次性原则,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因此评价体系设置应该体现层次性。再次,应遵循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为了使数据能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必须统一好各指标的统计口径。最后,指标体系在设计上还应具有区域性,以使得评价结果更为精确。

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本文采用了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运用频度统计法将历年文献中的指标选取统计出来并加以分析,然后结合江苏省农业具体情况,在符合江苏省农业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再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法对先前的指标进行筛选和重新选取,以确定更加合理的评价指标。江苏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达省份,其不断增长的人口、农业资源的日益短缺、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恶化以及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均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基于这些情况,结合上述指导方法和原则最终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村社会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层面选取了31项指标来构建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1)。

1.2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文中主要获取了江苏省2000―2012年的全省指标数据和2012年江苏省48个县市的各项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9]《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10]以及江苏省水利、林业、环保和农委等相关部门提供的其他资料。由于评价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同,指标之间可比性差,因此在计算之前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目前数据标准化方法较多,本文中采用了较为常见的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后的指标是均值为0,方差为1的标准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Xij=■(正向指标),Xij=■(逆向指标)(1)

其中,■=■■Xij是第j个指标的样本均值,σj=■(Xij-■)2是第j个指标的样本标准差。

1.3 评价方法模型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和多项指标的复杂评价体系。针对多指标的复杂评价体系,目前常用的是综合评价方法。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评价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等系统分析法。这些方法各有其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到所构建的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以定量指标居多,并且指标数据大多来源于统计数据,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作为基本评价方法,并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以便于评价分析。

2 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2.1 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根据述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原理,运用SPSS 17.0软件,从标准化后的数据出发,计算得到2000―2012年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4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得分(表2)。

由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均是以江苏省农业发展的多年指标数据为整体,通过分析指标在整体中的权重,求出各年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这个得分是各年度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相对水平,而不是绝对水平。因此,得到的综合评价值既有正值也有负值。当其为正值时表明该年度发展水平高于评价范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当其为 0 时表明等于评价范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当其为负值时表明该年度发展水平低于评价范围内平均水平。系统持续发展水平越高,评价指数越大。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从整体上来看,2000―2012这13年中,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比较稳定地逐年提高,综合评价指数从2000年的-3.335 4上升到2012年的4.838 1,综合发展水平提升较大,转折点(由负变正)出现在2007年;从年度间的波动幅度来看,除了2003年综合发展水平出现小幅度下降外,其余年份均是以不同幅度在提升,其中2008―2010年期间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提升幅度较大。

2.1.2 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农业4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最终也体现在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的增长趋势上。4个子系统在2000―2012年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从发展速度上来看,4个子系统的发展速度依次为:农业经济子系统>农村社会子系统>农业生产子系统>农业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呈现出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态势。

从表中数据来看,各个子系统间稳定性不一,农业生产子系统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子系统波动相对较大,农村社会子系统与农业经济子系统发展较为平稳。农业生产子系统发展水平在2003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是因为2003年全省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较大,导致粮食作物单产、人均粮食产量、种植业产值比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值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农村社会子系统的稳定性。

2.2 江苏省各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分析

从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出发,运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最终得到2012年江苏省各县市4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表3)。

2.3 聚类分析过程

为了进一步明晰江苏省各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区域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将48个县市的4个农业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得分作为新的变量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图2),并将各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分区,分为高水平区、较高水平区、中等水平区、较低水平区、低水平区5个层次(表3)。

根据表3和图3可以看出江苏省48个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优势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县市,如响水县、射阳县,阜宁县、东台市、大丰市、泗洪县、洪泽县、盱眙县、金湖县等,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劣势区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如江阴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江阴市、宜兴市等,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苏中地区县市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一部分是以宝应县、如东县、海岸线、高邮市、兴化市等为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另一部分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为仪征市、靖江市、泰兴市、海门市、姜堰市等。

从各县市所处的区域位置来看,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也较为明显。总体上来说,三大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低表现为苏北地区>苏中地区>苏南地区,其中苏北地区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要远高于苏南地区。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农业可持续发发展水平逐年提升,总体发展水平比较高,但各县市之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子系统间的发展均衡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其农业发展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保障地区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生产资源的区

域分布及制约因素,选择合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定位与目标。

(1)第1层次和第2层次包括灌云县、洪泽县、响水县、滨海县、射阳县等在内的22个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优势县市,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表现在其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十分优越,人均耕地资源在全省范围内最为丰富,农作物种植面积广,区域内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加之该区域农业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农业气候条件较为优越,因此该区域是江苏省最适宜发展种植农业的地区。但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子系统之间明显发展不均衡,农村社会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偏低,主要是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偏低,农业技术人才缺乏,不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较大;在生态环境方面,农业化学用品的过高投入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污染,其中灌云、洪泽、射阳等县市的化肥投入使用量为全省最高,同时由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农作物秸秆和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较低。以上因素制约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第3层次包括高淳县等11个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各县市之间处于中游,子系统发展较为均衡。以海安县、如东县、海门市为典型的中部沿海县市和以宝应县、高邮市、泰兴市等位典型的中部沿江县市,其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也较为有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带来经济的良好发展,这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方面充分利用有利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应着力推进该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打造地区农产品特色品牌来发挥比较优势,凸显区域特色:如扬州(宝应)、泰州(兴化)2个市的莲藕产业,涉及扬州(江都)、南通(如皋)的花卉苗木产业等,须改变现有的条块分割、产加销脱节的管理体制,打破区域界限、行业界限,使农工商走向一体化,走向联合。同时,在优质稻米产业带、特色蔬菜产业带、沿江花卉苗木产业带、里下河地区水禽产业带等方面发展“亮点”与特色,提升该地区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保障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人口较多,农村劳动力有一定的剩余,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有利于农民增收和三大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第4层次和第5层次包括溧阳等在内的15个县市,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劣势区,并且子系统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农村社会子系统和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农业经济子系统和农业资源子系统。以江阴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等为典型的苏南地区县市,其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资源少,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力度也要落后于其他地区县市,农业经济在整个经济产业结构中比重较小。由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城市化发展强劲、常住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数量巨大、农业可持续性较差,已经不适宜发展大规模的种植农业。因此,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一方面,要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指引和合理规划着重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这将有利于提升这些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4 参考文献

[1] 郭善民.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力的建立及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37(2):165-168.

[2] 许信旺.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58-61.

[3] 刘喜广.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1):26-29.

[4] 张丽,刘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4):31-36.

[5] 黄益强,张稳成.基于AHP法的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308-310.

[6] 王国成,魏正兴.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实证分析[J].甘肃农业,2012(13):24-25.

[7] 余倩瑜,刘寒.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4(16):31-32.

[8] 周曙东,陈丹梅,吴强,等.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2):116-121.

农业可行性研究范文6

[关键词]客户满意度;广州农商行;发展战略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51 091

随着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化的蓬勃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模式渗透到各个领域,传统金融行业也不例外,互联网企业利用积累的海量用户资源,运用大数据分析了解客户金融理财需求与偏好,从最初简单的第三方支付业务不断开拓到基金理财、小额信贷、供应链金融等传统金融机构核心业务领域。不断创新个性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凭此优势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给传统金融机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广州农商行作为刚改制不久的地方中小商业银行,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转变,但其思维模式仍停留在以“产品为中心”,外加本身与科技接轨的速度和力度缓慢,受到的冲击更加强烈,如何转变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充分发掘客户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1 广州农商行客户满意度调研现状

本文选取了广州不同地区的农商行作为调查问卷发放点,对客户满意度进行调研。总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50份,回收率90%。问卷内容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特征、对银行产品与服务的满意度展开调查,以分析广州农商行客户满意度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升竞争力水平。

1 1 客户特征

从客户年龄与职业设计问卷调查内容,统计发现被调查客户年龄年轻化趋势加强,30~40岁(46 60%)、20~30岁(14 60%)以及40~50岁(23 00%)50岁以上(15 8%);职业以企业职工为主,其中企业员工占比(45%)、个体户(21 1%)、村民(27 00%)。总之,随着经济发展,广州农商行客户群体年轻化、多样化趋势加强。

1 2 客户需求

调查显示,图1显示客户在业务需求方面,对理财产品(24%)、网上银行(23%)、消费贷款(20%)三项业务的需求最高,而对基金股票投资业务需求比例只有4%的水平。说明从客户的角度,对网上银行、银行信用卡等中间业务的需求逐渐增加,投资方面,受个人时间、文化程度、能力等的限制,风险偏好较低,更倾向于购买理财产品实现投资目的。

图1 客户业务需求情况

1 3 客户满意度

调查显示,客户对该银行的满意度整体较高,见图2。在被调查者中2/3以上认同广州农商行的服务,其中,一方面,在产品种类上,321人满意广州农商行的产品项目,占比72%,但在个性化金融产品与服务上仅有173人不到一半的人数,占比39%;另一方面,在服务质量上,70%以上的认为服务质量周到、服务好,其中认为服务态度热情友好占比达到了最高的85%的水平。

图2 客户满意度调查情况

2 广州农商行客户满意度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2 1 缺乏客户细分,流失问题严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经济化的发展,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资源,逐渐进驻到金融领域,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广州农商行一直以来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农村金融,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客户群体已不再是单一的农村客户,客户群在年龄段、职业、文化程度、收入、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开始了较大改变,特别是客户对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由于技术的不足,广州农商行在快速有效掌握第一手客户资料处于劣势,不能有效根据客户信息进行私人定制服务,而互联网企业恰好相反,使得在激烈竞争中广州农商行客户流失问题不断加深。

2 2 技术基础薄弱,客户体验满意度不高

由于广州农商银行由农信社改制不久,在电子渠道建设方面,虽已依靠大数据集中系统开发了企业网上银行业务、电子银行等功能,但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其企业网银功能相对单一,未能得到充分开发,缺乏综合服务性业务、投资业务和增值业务,特别是银行卡业务这块,受电子还款技术限制,不能很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客户体验度大大降低。此外,结算渠道仍未单独开发,沿用农信社渠道,与同业相比还有很多不畅通地方,在市场竞争中,客户在考虑自身经济利益后不得不转移结算业务,将其存放在服务技术好体验度高的其他商业银行。

2 3 产品创新不足,客户开发难

通过采取多样化、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是各大金融机构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在调研过程中,60%以上的客户反映不能满足需求,见图2。据了解,就柜台方面的服务产品而言,广州农商银行受人员、科技等限制,相对于竞争对手在除传统存款拥有一定竞争优势外,其他的几乎处于被动追随状态,追赶同业产品,缺乏特色产品,一直停留在难以与辖区内同业金融机构建设金融产品链相竞争。

2 4 客户维护管理效率低,关系不稳定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低效客户较多,分散了其营销资源和柜台服务能力。第二,客户差异化管理不足。目前广州农商银行对VIP客户的综合服务水平仅仅停留在排队优先等初级阶段,而其他商业银行则提供了专属服务、亲情服务甚至延伸到VIP客户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各方面。第三,客户信息管理缺乏系统的支持及顺畅的流通渠道。目前广州农商行综合业务系统所能提供的客户信息查询、归集、分类能力有限,对客户群体的信息分析功能难以实现,而该行客户经理管理压力又较大,直接导致了广州农商行与客户之间关系不稳定,市场开拓成本不断上升。

3 以提高广州农商行客户满意度为目的的发展战略措施

3 1 细分客户群,推动联动营销机制,拓展新客户

根据帕累托定律,企业80%的利润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因此,细分客户群可帮助广州农商行了解最有效益的客户资源,进而提高整体客户的贡献能力。细分后,按照客户结构和业务特点,对现有业务进行分项管理,充分发挥员工主动性,深拓客户资源,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并留住他们,将其发展为优质长期客户。另外,整合全行资源、发挥从全行到下属各个业务条线与部门的联动营销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共享客户资源,开拓市场,夯实客户资源基础。

3 2 创新业务品种,满足客户需求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继续发展,广州农商行务必加快技术改造与升级,借用电子信息平台,及时掌握客户信息,与客户建立基础关系,培养客户在平台上消费和交易的习惯,为产品创新业务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建立产品开发日常管理制度,加强产品开发激励措施,形成对产品开发创新的长效机制,创新金融服务。

3 3 加强差异化客户管理,完善客户管理系统

开展服务营销必须以客户信息、数据库系统为支撑。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均有覆盖面广、数据分析功能齐全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进行科学的客户管理,广州农商行优化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迫在眉睫,以实现客户基本信息管理的便利、业务信息动态的全面反馈、业务分析统计的多样应用,最终稳定客户关系,降低开拓成本。

3 4 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客户满意度

尽管广州农商行近几年十分注重人才的引进。但人才队伍的素质水平仍比较低,与转制前农信社结构差不多。处于网络信息知识快速更新时代,广州农商行急缺科技创新人才、高素质高层次管理人才等。因此,加强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任务艰巨。主要措施:一是建立包括人员的全面、培训内容的全面和培训方式的全面培训机制;二是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储备力量,以保证持续的市场竞争力。

4 结 论

随着网络经济化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同业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广州农商行在面对个人客户特殊性、需求复杂性,由于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客户资料与信息的能力较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但可从加强渠道建设、创新产品业务与品种、优化完善客户管理系统、加速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解决,明确自身发展战略,提升盈利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推动广东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爱民 地方性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基于江苏省常熟、张家港、江阴三市农村商业银行运行现状的研究[J].武汉金融,2007(8):46-47

[2]孙慧玲,李传胜, 新时期提升农商行竞争力研究[J].学术交流,2014(10):145-151

[3]李珊,江伟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发展途径探讨[J].商,2015(20):190-191

[4]苏鸿龙 探析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J].时代金融,2013(2):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