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观设计前期调研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观设计前期调研分析范文1
1.明确设计目的
所有的景观项目在开发之初都应该明确开发目的或设计目的,如场地建成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开发投入的资金预算,以及该场所在未来的服务区域或服务人群,等等。本科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中学生创作设计的景观项目方案,同样需要在设计之初明确设计目的。因为只有在关注社会、环境、经济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景观设计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才具有可实施性,否则,即使图纸效果十分精美,仍然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给学生的设计课题在课题性质方面一般分为两大类:新建地块的景观规划设计和现有场地的景观改造设计。这两大类课题的设计目标和设计内容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是指在整体的设计目的和设计内容方面基本一致,都需要考虑社会、环境、经济等方面因素,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流畅的路网设计等,这些在前文和后文中都有所涉及,在此不做赘述,笔者主要阐述两类课题的在设计目的方面的不同点。新建地块的景观规划设计要求将原本荒芜、废弃或破旧的已无法满足人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地块进行重新规划,赋予其全新的场所性质,在社会功能和环境效益等方面产生质的改变。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将旧建筑旧街道拆除推平后新建的居住社区、商务楼盘等都属于这一类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现有场地的景观改造设计要求在不改变场地性质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良性改造设计,如场地面积的适当扩大或缩小,内部功能分区和道路网络的重新调整,以及地面铺装、环境设施、绿化植物等景观元素的优化设计。对于城市中建成时间较早且具有历史感的公园、广场、街道等场所,设计师都可以进行景观改造设计,通过改造使空间功能更趋于合理化,配套设施更加人性化,环境氛围更加艺术化。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何种性质的课题设计,都需要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发展,因为历史的遗迹是不可复制的,是一个地区文化的延续。对规划区域内具有文物价值的旧建筑、旧街道等实施保护性开发,对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切不可随意砍伐移植,以免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在明确项目设计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通常给学生制订思考和工作的几大步骤,学生通过方案设计练习逐步掌握景观设计程序。
2.熟悉设计程序
要求学生掌握并熟悉景观项目设计的一般程序,即基地环境分析、概念方案设计、扩初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必须在课程学习中逐步掌握基地分析、概念方案和扩初方案的设计方法,大四学生需要在此基础上初步了解施工图的设计方法和制图规范。(1)充分了解并分析场地进行某课题设计时,教师会给学生指定地块,使其了解地理位置、规划面积、项目建设目的等。学生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前期调研,充分地了解场地情况并做好记录,包括所处地域、地形、气候条件、土壤、水质、交通状况、服务人群等。学生通过实地勘查、资料收集等方法了解上述场地情况,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下一步提出设计定位和功能分区提供有力依据。SWOT分析法是将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结合形成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SWOT分别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挑战)。实际操作中主要有分析环境因素、构造SWOT模型、制订计划三部分。(2)提出设计定位,完成方案设计接着要在以上分析基地环境的基础上提出设计定位构想。这一阶段,学生要与教师充分沟通,共同找到最适合场地建设项目要求的设计定位,也就是做出概念方案设计。不同的建设项目会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如居住区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设计、广场景观设计等。不同的项目在使用人群、场地功能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因此,设计者在充分了解场地环境情况、理解建设项目要求的基础上,才能找到了合理的景观设计定位,包括环境主题、景观风格、主要功能特点等,进而做出主要功能分区规划图。这阶段的图纸可以用规划总平面图、平面分析图和实例示意图来表达构思。扩初方案是在概念方案的基础上完成的,需要完成修改后的规划总平面图、详细的局部景观设计平立面图、重要景观节点效果图、部分主要设施的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设计说明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洁、用词规范,清楚地阐述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与设计结果,起到辅助理解项目设计方案的作用。一套良好的扩初图纸应该能够达到全面细致展现该项目景观设计结果的目的,除去实际项目需要的施工图设计部分,基地分析、概念方案、扩初方案三者综合就是一套完整的景观项目方案设计。
3.具备良好的设计表达能力
完成一套景观项目设计方案需要绘制大量的图纸,如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等,图纸是展现设计意图和设计目的的最直接手段,绘图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方案展示的最终效果。一般景观项目设计的图纸表达无外乎三种手法:手绘设计图、电脑辅助绘图、手绘电脑结合绘图。这三种图纸表达方式在概念方案阶段和扩初方案阶段都可以被使用,其目的是完整、详细、艺术化地展示设计结果。所以景观设计专业本科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设计表达能力,熟练手绘技巧,掌握AutoCAD、SketchUp、Photoshop等电脑绘图软件,有了扎实的绘图基础,才能将设计构思和设计理念完美地呈现出来,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景观设计师必须具备的技能。
二、树立科学的设计理念
一套优秀的景观设计方案不仅需要完整的图纸表现,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科学的设计理念。可以说,绘制精良的图纸是方案的设计结果,而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才是支撑方案的内在灵魂。教师要求学生在进行方案构思与设计时,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注重体现地域特色这三大景观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世间万物,唯人为贵”,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一切以大多数人的发展为目的,而不是片面追求物质发展和经济增长。在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充分的前期调研、合理的功能分区、流畅的路网结构、完善的环境设施,以及符合大众审美文化背景的形态设计,等等。前期调研可采用实地考察拍照、问询并结合问卷调查,目的是尽量全面翔实地掌握设计基地物质环境和人文背景,尤其是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更符合当地市民意愿的环境设计定位。在调研结果上进行功能区域的规划,必须合理划分出符合市民实际需求的功能空间,强调各个空间的相互联系,规划流畅的路网结构以加强各空间的可通达性。无论是步行还是车行,方便快捷的交通都可以提高效率,满足市民生产和生活中的出行需要。完善的环境设施能够为市民在公共环境的活动提供便利,环境设施设计不仅要求功能齐全,而且要求数量布局科学合理,既满足使用需求又不能造成浪费。以广场休息设施为例,每100平方米广场面积应该有6~10平方米的座位面积,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在广场中活动时随时休息的行为要求。景观元素的形态设计通过风格与造型的艺术化处理能够体现环境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人文背景,同时也是景观视觉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大众能接受并长久使用该场所的关键因素。总之,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营造出实用、美观,符合大众需求的城市景观环境。
2.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1987年由世界环境与发展组织提出的,要求城市的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子孙后代为需求而寻求发展的能力”。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下,景观设计不仅仅是营造一个优美的小环境,如建一座亭子、种几棵植物那么简单,而是通过设计改造自然界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当然,改造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前提,否则改造就成了毁坏,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惩罚,如水土严重流失、土壤的沙漠化、物质资源的浪费、城市地下水位下降等都是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在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景观设计师,必须担负保护环境、建设良性生态环境的重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区域内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规划区域内,通过科学的考察与设计,实现物质的循环、能源的自给、垃圾的无害处理等,达到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3.注重体现地域特色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所以景观设计所体现的地域特色也主要反映在这两个方面。针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的景观设计,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势情况、河流水域、物种群落等自然环境状况,做到合理开发,同时在设计时发展当地传统特色,体现人文历史背景。地形设计尽量符合自然地势条件;植物配置使用本土品种;水体景观的导入必须考虑当地水资源现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公共设施在实现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强调地域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
三、结语
景观设计前期调研分析范文2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教学设计
1课程基本信息
单周6学时,双周4学时,16周,总计80学时,5学分。本课程主要以实际景观设计的各类别项目为导向,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培训和引导,强调各种软件绘图的动手能力。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的顶岗实习做前期准备。
2课改前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问题——过于强调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而疏忽专业的创新应用。(2)课程内容问题——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未与目前最新实际项目接轨。(3)课程教法问题——师徒制虽提出由来已久,但由于缺少项目支撑,执行力度不够。课程效果问题——学生技能掌握不牢,知识也不够全面,甚至对自身专业岗位的参与度不高。
3课程改革思路
该课程对接的职业任务可以描述为“组织景观项目的设计工作,控制工期和景观实施效果”,需要在就业能力上培养学生具备设计、施工、管理等多重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计划的改革研究时,将熟悉设计成果的制作流程,并能利用做作业提交的时间节点合理安排作业进度,对后续实施效果做简单的预估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方面;将知识目标定位具备支撑园林设计岗位执行任务的技能与知识广度,了解当前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在素质培养上注重时间管理意识,善于支配利用好既定计划,并按步实施,有团队合作意识,善于沟通协调。因此,整体上是“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为改革导向。本课程以园林设计师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来组织课程内容,即课程内容模块化。本课程由四个模块组成,具体安排如下:模块一园林要素及设计(10学时)、模块二园林规划布局分析(以东湖三角池公园为例)(10学时)、模块三别墅庭院园林规划设计实践(16学时)、模块四校园小游园景观设计(以校图书馆前中心绿地为例)(38学时)。
4全课实施过程——项目情境设计
本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园林景观设计师,本学期具体学习需要完成的作业任务如下。任务一:小组完成一份公园规划设计的调研报告。①工作描述:对海口新建成的东湖三角池公园进行考察学习,分析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素与空间布局特点,选取一处景观节点绘制分析图、总平面图、景观细部做法、手绘效果图等,以小组为单位做成PPT,并完成5min~10min的调研成果汇报。②基本要求:有认真进行调研并做记录,描述条理清晰,辅助配图表现精炼。任务二:小组完成别墅庭院设计方案。①工作描述: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别墅庭院的设计,查找案例资料,收集各式庭院设计风格的设计元素,完成草图方案的手绘,并上机用CAD描图,Photoshop渲出总平面。①基本要求:设计方案应满足地块功能要求,考虑问题较全面。任务三:小组完成校园景观改造某个节点的创意方案。①工作描述:调研分析以人工湖为核心的校园绿地的景观现状,手绘表达出地块形状,四周道路的走向、宽度、路名,相邻地块的建筑性质,地块内的园路走向、园林建筑及设施的布局、现状的植被群落等。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地块内的一处场地做景观改造,列出改造的缘由及思路,绘出节点方案,写出设计说明。②基本要求:现状调研系列分析图及改造后的意向图及设计说明表达清晰。
5实施过程与评价
(1)基础理论梳理——以具体项目为导向,将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通俗易懂、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进行归纳整理,通过PPT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两周课时。(2)具体任务解读——将设计任务书分解成若干具体信息,例如总体指标以及风格要求、成果要求等。并选取自己做过的项目来做案例分析讲解。(3)实践模拟绘图——设计步骤讲解、角色模拟、传统设计表现与现主流绘图软件的结合。该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多动手,激发他们的创作。(4)阶段性汇报——将整个作业完成的阶段设置若干个时间节点,并设定每个阶段的考核重难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每个节点汇报小组进度与成果。
6结束语
景观设计前期调研分析范文3
部分高校在城市居住区设计教学中依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基本教学流程是“理论介绍—地段及任务书讲解—课外调研—草图阶段—定稿—成图—成果提交、评价”。这种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理论知识和埋头进行方案设计,以致设计的图纸缺少个性,与实际要求不符。因此,在整个城市居住区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特别是参与课外实践环节。
二、更新教学理念,制定有序的过程控制
其一,调整教学流程。在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基础上优化改革,对教学流程进行有序的控制,具体为以例导理—行走体验—理论讲授—地段及任务书讲解—草图(定稿)—成图—后期—成果提交、评价。其二,合理分配课时。如今国内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景观专业。河北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独立设置室外设计方向,居住区设计课程周数为6周,总学时为96学时,开课学期是大三上学期,实践教学课时量所占比例由原来的50%增加到75%。其三,以例导理。学生收集国内外典型居住区设计案例,包含附近城市的优秀居住区设计案例,课上汇报对案例的对比分析,具体分析区位条件、居住区的外部环境、交通组织、住宅楼群体的组合形式、景观设计以及配套服务设施。教师结合案例图片、影像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设计理念、方法以及相关设计规范,总结并记录相关理论,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并引出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其四,行走体验。体验强调从感官到思维的认同,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国外很多设计院校的体验式教学经验值得借鉴,教师应摒弃以往的填鸭式说教方式,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场景环境,明确专业特点和专业要求,从被动的项目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和创造者。河北美术学院在景观专业教育中,也不乏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并将这一教学理念有效贯彻进课程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居住区景观设计教学总目标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居住区总体规划与局部地段设计的方法,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训练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寻踪、批评体验、巩固体验。本次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采取调研式体验模式——城市寻踪:教师提前定好七个新旧小区,每5人一组负责一个小区,设定考察路线,分工观察并分析。第一名体验者测量,把控小区整体和局部的尺度,把三维空间转换到二维平面图纸上;第二名体验者跟随第一名体验者把经过的序列空间用速写或者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包括空间性质、围合程度、建筑特征以及现有的地面材料;第三名体验者亲自感受户外设施如座椅、垃圾桶、饮水机、灯具、健身器材、儿童活动场地等并记录;第四名体验者负责和居民聊天,了解他们的作息、私家车数量、老人照看孩子时的休息需求等情况;第五名体验者负责走访小区周边如卫生院、便利店、社区保障、商业街、学校、车站等区位环境。本次项目是小区景观改造,要求学生对小区内的设计缺陷进行完善,回顾调研体验的收获(有满足、有质疑、有不足),反思体验过程中发现和居民反映的问题,用4学时时间整理、分析调研情况并以组的形式进行PPT汇报,制订详细的改善计划。这种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有动力、有目标、有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接下来的巩固体验就是考核和检验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情况的手段。按之前分组进行“对抗”,每组收集大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资料与专业问题,做成题卡,包括景观材料、施工、植物、水景以及设施尺度方面的内容,采用计时抢答,答多者获胜。最后鼓励优胜小组,奖励他们专业类书籍等学习物品,并激励其他小组向优秀小组学习。其五,理论讲授与补充。经过前期以例导理,学生已经对居住区景观设计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讲解。在调研体验环节,学生经过调查、分析、整理,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基地环境、方案构思、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公建布置、设施保障等设计要点,按内容作针对性答疑、讲解与归纳,这种启发性、参与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巩固并加深学生对人、住宅、居住区和城市的整体认识。
三、职业价值观的构建
同很多国外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教育机构一样,河北美术学院实行工作室模式。工作室作为综合性研究与交流的场所,教师在工作室教学中按照课程计划和学生的职业诉求阶段性、全方位地进行就业引领。通过校企合作形式让学生参与小区景观更新改建等实际项目,即为运用项目教学法。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项目,对今后从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结语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与竞争,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下,实践性、开放性教学方式成为激发学生自觉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教师在优化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者:郭荣军 林凡青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邓述平,王仲谷.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景观设计前期调研分析范文4
关键词 亚运城 景观工程 设计管理 效果控制
Abstract:The abstract try to analyze the management pattern of the large community’s landscape effect in the background of Guangzhou Asian Games in 2010, which is a summary from the design management of the landscape in Guangzhou Asian games town. It will be greatly appreciate if this article can afford some useful reference.
Key words:Asian games town, landscape project, design management, landscape effects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广州亚运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总规划面积2.73平方公里,规划用地现状水系资源及人文景观丰富,水域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17%,裕丰涌、南派涌和官涌三条河涌贯穿亚运城南北,河涌边缘散布颇具岭南特色的水上民居建筑,用地有莲花山水道和石楼河及具有羊城八景之一的莲花山(莲峰观海)。
1前期准备阶段―3+1成立前期专题研究
为充分利用广州亚运城规划用地范围内丰富的水系资源和人文景观,挖掘岭南特色的水乡文化;通过前期对用地现状特点及地域文化调研和分析,确立了各种专题研究及规划研究:包括广州亚运城自然水系与景观规划研究、岭南民俗与水系景观研究、广州亚运城光环境研究3个专项研究和广州亚运城夜景规划研究,以上研究分别由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团队承担,事实证明其研究成果为后续景观设计工作提供了设计思路和指导方向,同时为亚运城打造独特景观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1.1自然水系与景观规划研究专项
由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主要对用地范围的水系特征(现状河涌及湿地)、生物保护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生态水系规划、水质保护、雨洪利用、游憩系统、水系廊道规划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后续水系、湿地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1.2岭南民俗与水系景观研究专项
由华南理工大学民居建筑研究所编写。主要对广州岭南水乡格局及岭南建筑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对亚运城岭南文化主题水乡景观设计提出了概念性规划和对岭南建筑形态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为亚运城岭南水乡的后续设计工作指导了设计方向。
1.3光环境研究专项
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编写。主要提出了亚运城绿色照明评估框架指标体系、夜景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及亚运城照明规划要点。
1.4夜景规划研究
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写。在亚运城光环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亚运城夜景规划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碧波炫舞、动静相宜”的夜景规划设计理念,规划了赛时、赛后两种夜景控制模式。
2设计采购阶段―区域设计与总控相结合
根据2010年广州亚运会“兼顾赛后利用”的建设原则,广州亚运城在满足赛时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及后勤服务等不同人群赛时使用功能和承接体育赛事的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赛后作为大型居住社区的使用功能,即作为广州跨越式发展中重要一环的“广州新城启动区”来规划和建设,因此除了作为大型居住社区外,它同时包含了医院、中小学、消防站、购物中心、体育场馆等多种公用配套设施。不同建筑功能所产生的风格各异的建筑群体,显然需要相应的景观效果来支撑和烘托。根据以往建设管理经验,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分离往往产生诸多的矛盾,需要业主花费大量精力协调和沟通,为使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更好的融合,节省宝贵的工期,我们建设方最后决定将广州亚运城景观设计单位采购和建筑设计单位采购合并后一次性采购,即建筑、景观打包后由一个单位承担,这样就避免了室内、外界面划分,简化后续设计管理,建筑标以外的景观区域统一捆绑到亚运城总体设计进行招标,总体设计单位同时承担亚运城整体景观把控的设计管理任务。采用以上的设计单位采购方式,避免了建筑与景观的剥离,能有效使景观、建筑一体化,同时总体设计的总控职能又确保了的亚运城景观设计能按照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原则有效地开展。
2.110+2确定景观设计单位
10+2即10家景观设计单位和2家赛时景观提升的设计单位。10家设计单位承担了广州亚运城全部园林景观设计任务,其区域包含运动员村组团、媒体村组团、技术官员组团、后勤服务区组团(含中小学、消防站)、市政道路、岭南水乡区域以及综合体育馆及主媒体中心区域、亚运城医院区域、国际区、公共区域及沙滩排球场等,2家赛时景观提升的设计单位分别负责亚运城时花及立体花坛的设计工作和亚运城重要部位的赛时景观营造的设计工作。
2.21+2确定3家总控单位
由于亚运城用地范围达2.73平方公里,且其内存在多家景观设计单位,其设计管理和效果把控管理存在繁杂、耗时长的特点,为快速、有效的解决亚运城景观统一的问题,我们对亚运城11家景观设计单位的设计基础、能力及资源条件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确定由亚运城总体景观设计单位承担景观总控工作;同时,为提升夜间和赛时景观效果,我单位另外增加了时花及立体花坛、夜景总控设计单位,分别对亚运城夜景和赛时效果提升进行总体把握和控制。总之,通过合理借用总控单位资源,对其合理授权,能使业主从管理的琐碎中脱离,从而达到高效、快速管理的目的。
3设计阶段
3.1建立各阶段景观效果汇报制度
各阶段集中组织各区域景观设计单位就实施效果进行汇报,建立由相关专家、施工图审查单位及总控设计单位审核的多种审核机制,层层把关,以有效从项目全过程控制实施景观效果。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方案阶段进行景观效果定位,初步设计阶段予以效果纠偏,施工图阶段进行效果微调,以确保景观效果实现,避免“图上好看,实际变样”,确保效果图与实施效果的高度统一。
3.2建立景观会审制度、夜景确认制度及时花提资制度
(1)景观会审制度,提倡“百花齐放”,但要 “有的放矢”。各阶段组织景观总体设计单位及各区域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成果会审,保证亚运城景观统一、协调的基础上各具特色。
(2)夜景确认制度,确保亚运城规划夜景效果的实现。在市委市政府对广州城市夜景的统筹管理下,我单位组织完成了广州亚运城的夜景规划方案设计工作;同时,要求亚运城各区域夜景设计成果基于该方案完善后续施工图设计工作,并经夜景规划研究的编制单位审核确认,以确保夜景效果落地实施,避免夜景的“空中楼阁”,让“美好蓝图”变得触手可及。
(3)时花提资制度,立体花坛及时花摆放需基于现有设计成果开展。各区域设计单位需向立体花坛与时花总体设计单位就既有景观成果及已有时花设计进行交底、提资,后者需据此开展方案及后续设计工作,统一时花摆放效果,同时达到景观提升的效果和目的,也避免浪费,节约投资。
4 现场实施阶段―结合赛时景观营造,“景”上添花;事前做好苗木储备,确保赛时效果
4.1苗木选购与储备
广州亚运城最先开展了4个组团及市政道路的景观绿化设计,这5部分的内容涵盖了亚运城大部分的景观设计内容。此部分绿化设计的稳定,为亚运城进行苗木储备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后期的苗木供应情况来看,苗源供应非常紧张,后期再进行苗木选购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因此,提前开展苗木储备工作,不仅确保了亚运城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同时也对亚运城绿化部分的投资进行了有效控制。
4.2 赛时景观营造与时花及立体花坛布置
建成后的广州亚运城将成为广州岭南式绿色大型居住社区的典范,因此,其景观设计是以服务于赛后利用为宗旨的,为更好地控制赛时景观效果,我们对主要出入口等重要景观节点、部位,结合赛时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景观提升措施,同时结合时花及立体花坛布置,有效烘托赛时氛围的同时,也满足了广州名片展示的需要。
景观设计前期调研分析范文5
关键词:景观设计;互动教学;多学科;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及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创新,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活力。我国教育事业也不断朝着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前进。景观设计学科作为一门较为综合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建筑学、美学、规划学等多学科的内容体系,而且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设计软件,能够更为直观和准确的向人类展现出拟设计的建筑空间作品或效果图。因此,教师有必要对现阶段的景观设计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式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够促进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提高景观设计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一、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教学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景观设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通过分析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教学过程,能够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活动提供多角度的理论支持。由于景观设计学科的多元化和特殊性,在实际的景观设计教学活动中,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对传统单向的知识讲授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最后,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教学能够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提供实践指导或者参照。多学科的授课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当前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基本功训练不扎实
现阶段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基本功还远远不够,很多教师对于设计功能、设计空间、尺度、场地知识的教学大多是一带而过,自以为学生都了解了,而没有过多的训练来强化基础知识。由于缺乏必要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盲目强调图形的构造与创意设计,学生缺乏基本常识和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设计中只关注平面效果,而忽略了基本的空间、功能、尺度、地形等要素设计。
2、实践教学不足
从我国景观设计教学整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而景观设计是一个需要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科,因此必须让学生经过案例的分析、实践设计等方式来强化对知识的应用及实践能力的掌握,只有在实践学生才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立体思维,并提高甄别设计作品优劣的能力。而实际的景观设计教学中,教师大多给学生布置虚拟设计作业,以至于学生无从下手,难以仅凭想象而构造出空间实体,实践教学课程的缺乏使得景观设计的学生缺乏必要的设计经验。没有足够的观察和分析,就难以设计出合理的优秀的空间作品。有些教师为图省事,把实践课程积攒到一天来授课,让学生们突击观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对互动教学的理解存在误区
很多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角色混乱,甚至将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把握超过了一定的“度”,致使将学生混淆成教学的主角,互动课堂难以充分发挥其师生互动的实效性。笔者认为,教育应当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独立思考,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现有的经验展开高效的学习。因此,实践教学、互动教学都是教师设立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理进行分析与探究,运用已学知识处理并解决问题。但是现阶段我国各学校及教师对互动教学的理解还片面的认为学生全部自己去探究,而教师没有及时的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顾虑消除,以至于学生很盲目,带来的只是表面的“互动”,而难以实现深层次的教学,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景观设计与多学科互动式教学的路径
1、景观设计与建筑学的互动
建筑产业要求景观设计与建筑物完美的融合,因此,景观设计与建筑学的互动要注重景观设计的地位和对建筑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景观设计对建筑的价值,提升建筑文化的内涵。在实际的互动教学中要积极融入时念与现代化的精神,促进景观与建筑的融合,并合理融入优秀的古典文化或民族风韵,使得建筑更具韵味,更有品味。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应当是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提高环境的整体美感。所以,景观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建筑影响因素,将景观与建筑有机结合,追求环境的和谐与美感。在互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对建筑所处的周边环境、选址环境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按照系统性、协调性的原则进行设计。
2、市政设计中的景观设计的互动
首先,要提高市政设计中的景观设计水平。公共工程是市政工程的设计重点,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当注重公用工程的功能性,还应当注重公用工程区域的美观性,确保景观设计时的规划达到整体与局部协调的效果。作为市政设计中的专项设计,景观设计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准,并能够充分反映市政工程项目的重要功能与作用。景观设计不单单是对市政美化与点缀,更是重要的设计组成部分,因此,在景观设计互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处理好景观设计与市政设计的内在关系,提升城市景观的功能性及美誉度。其次,在景观设计与市政设计互动教学中,应当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比如在市政工程规划设计之前,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取优质的设计机构进行设计分析,并挑选出最优方案。市政公共空间的设计要以功能性为主,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图案效果更佳的设计方案,选择的标准应当具有城市整体与局部协调的理念、绿色的理念等的方案。通过良性竞争促进人才培养方向的合理化。再次,市政设计中的景观设计的互动还应当加强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协作。市政设计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因此,市政设计中景观设计应当建立在多方专业沟通、并基于一定的认识与了解的基础上展开。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市政工程基本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对市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的市政工程的经过设计,实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3、城市规划学与景观设计的互动
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城市规划设计中都会包含有景观设计。城市大多都是高楼林立的共性特征,而景观往往是某一所城市规划中的闪光点,更对城市的气候调节与环境美化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景观设计是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诠释和展现,所以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互动的契合点应当放在城市生态化的绿色设计方面。另外,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也是在不断的相互影响过程中的相互渗透。不论是景观设计还是城市规划,前期都需要对特定区域进行全面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背景调研与分析,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合理规划与设计。优秀的景观设计都是在对城市整体情况把握的基础上开展的,而城市的形态、发展程度、格局空间对景观设计影响也十分重大。因此,在实际的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互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的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寻求多方部门的协同配合与参与,形成独具城市特色的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
四、结语
景观设计并非独立存在的,其与教学中的各个学科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其与多学科之间所进行的互动,并注重融入越来越多的内容和知识,丰富景观设计学科的内涵,让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波.浅谈市政环境工程设计中的景观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164.
[2]陈苏丽.析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J].现代装饰(理论),2012,05:49.
[3]王红英,玄罡.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景观设计前期调研分析范文6
引言
人们创造园林,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处理想家园。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作为历史珍贵遗产,中国古典园林有其世界地位,这是学者们所公认的。影响所及,不但达到朝鲜、日本,而且还远及18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造园史上的渊源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由农工文明过渡至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经济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中国古典园林中“师法自然”、“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理论不谋而合。园林学作为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与艺术,致力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一部分环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园林设计领域工作,园林设计作为一门必修课,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近年来,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学科融合,学生在对此门课程的学习上要求认识园林、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了解造园的原理、技巧、方法、中外园林之间的组成要素和差别,南北园林的形成和差别,更好地把握其要点,以便为今后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基础。
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1.多媒体教学与互动教学
加强多媒体教学可以令景观类课程事半功倍。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课堂讲授景观实例,一幅幅精美的图片更能说明问题,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再者,多媒体设备可以播放视频资料,比如江南园林,动态的资料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条很久说不清楚的定义,也许视频资料几十秒钟就讲的很明白了。
任课教师应摆脱以往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与主观性为教学目的。例如,鼓励学生分组作分析报告,以ppt分析多媒体汇报演示的方式阐述本小组对知名园林中的主要手法,造园特点进行的分析,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陈述,教师与其他小组进行现场提问,汇报组答疑。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锻炼表达能力,方案汇报现场的应变能力。
2.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
传统园林的魅力在于移步异景,小中见大,利用有限的空间造出无限的意境。课堂教学教授的是园林的历史沿革、园林的手法、与现代园林的关系,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很大部分从未去过江南园林,或者仅以游客身份去游玩但为留下深刻印象,对古典园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照片上。学生在课堂上对于传统园林的理解总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其理而不解其意,设计上仅限于模仿而不能灵活运用。因此,笔者认为,园林设计的教学应采取理论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设计上将园林课分为古典园林史论课与园林考察课两部分。在考察课中,教师带领学生走到实际的名园当中去,直观与全面的了解传统园林的魅力,教师通过现场讲解亦能使学生更能从宏观至微观认识到传统园林造园上的具体技巧,达到由表及里的融汇贯通。
同时,现场教学也可以采取小组记录-测量-绘制平面布局与竖向图纸的方式,教师在课堂讲授园林景观的测绘方法,在实地考察课上,学生分组测绘,硬件允许时可采用仪器测绘的方式,将一个完整园林分组分块测量,并现场绘制草图记录数据;返校后分组进行平、立面的绘制;最后合成一套完整的园林分析图纸。通过此类方式,学生从数据细节上理解传统园林的造园技巧,同时掌握一套详细科学的测量、认知方法;对景观设计中的场地设计,竖向设计,扩初设计等也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达到了园林理论到景观设计的过渡。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空间尺度,置身作品其中,最终根据现实测量尺寸,绘制平面图,并对不妥之处加以改进,学生对传统园林中借景,抑景、框景等手法在现代景观园林中的设计应用也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进而融汇贯通,做出自己的创作作品。
3.考核方法改革
园林设计课程在学生成绩的考核方面,不仅要考核学生最终分析成型的设计作品,更要将园林设计课程进行过程中学生的调研报告、课堂讨论、草图生成,同学之间合作及现场实践能力等加入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教学的侧重点由最终作业打分变为作业的过程占主要分数,作业结果占次要分数的模式。这样能够使学生加强园林设计观念,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增强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作业中的园林分析,需要学生在前期调研和绘制草图的基础上绘制,对排版亦有一定要求,要求分析准确、排版富有新意,除了固有园林分析外,还强调自我的创新立意。也可结合其他课程的学习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整个版面的排版设计不熟悉,而作为整个大学四年专业课中后期的园林设计课作业需要自行设计大幅面手绘分析图纸,对整个版面的设计组织好坏,也可做一定分数计入总分,为大四毕业设计的展板制作打下一定基础。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