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的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活动的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活动的核心素养

教学活动的核心素养范文1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核心素养 培养途径

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密切,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英语学科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应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课堂内容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也应当加强学生英语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教育。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努力,致力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打破传统教学,引导学生思维转变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就应当调整和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的是一对多、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没有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不利于学生自身英语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提升。教师在实践教学的活动中,应当敢于打破传统,在制定课堂教学任务和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制定一个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和完成教师教学任务相契合的教学计划,提高了学生对课堂英语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例如,在牛津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e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形式和方法。教师可以用一些相关的语句来描述课文中自己的假期在做什么,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向学生问:“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vacation?”让学生通过思考进行回答,有的学生会答道:“I like go bike riding.I like go fishing.”等,通过老师学士之间的问和答,让学生深入了解课堂学习内容。促进学生英语水平提升,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和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转变教学观念,塑造核心素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责任,相比于教书,育人更加重要。由于受到国家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教学的重点依然是在学生的分数上,课堂教学的目标依然是课堂知识内容的教授上,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初中教学应当把培养学生能力和核心素养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上,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体验英语、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What do you like to visit?》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习针对自己去过的旅游景点或者一些有意义的地方进行准备照片,并且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运用英语对自己去过的地方进行描述,或者描述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对于积极表达自己的同学教师应当进行鼓励。再如,在八年级英语上册《Who?s Got Talent》介绍了中国的才艺节目,在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e3《Mid-Autumn Day》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九年级英语中介绍了端午节、屈原等,在八年级英语Unite5《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介绍了西方国家的节日和文化。学生在学习语言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教学文本中的思想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能够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核心素养养成的载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也是初中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阅读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阅读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课堂学习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的方式去完成课堂学习,在扮演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文化和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和特点,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和表达能力,潜意识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英语的语境和语感,更好的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英语小游戏或者一些精选的英语歌曲等,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英语素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四、结语

F阶段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英语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语言学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的总结和革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教学活动的核心素养范文2

1.教师要注重课本知识与课外延伸阅读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英语课外阅读书目,让学生分小组地进行阅读和交流,这样一来,既可以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情谊,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开展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演讲活动,让学生大胆的用英语展示自己,将自己的想法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更加自信,增强心理素质;教师也可以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将不同的人物角色教给学生来演绎,学生通过对人物的演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坚持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是教学活动根据学生主体的发展需求而开展。

3.开展专题讨论活动,挖掘人物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一个重要内容还表现在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讨论活动等形式,挖掘任我的优秀品质,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书育人”首先对于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是社会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确实起到“言传身教”的模范指导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1.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011年颁布的新课标把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作为英语课程的目标,并把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细化、分级。阅读技能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中重要的一项,在进行阅读技能的培养中,应该以培养阅读策略、语感、重点培养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对培养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识碎片化和信息超载的今天,如果学生不具备反思和评价的阅读素养,就无法保证阅读对其知识、技能甚至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积极贡献。从《考试说明》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来看,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实际上是在考察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分析、评价和综合处理的能力,还有学生个人对信息的思考能力。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通常会通过读者完成阅读活动的程度反映出来,而且能否领悟到阅读材料的内在含义并作为自身活动的指导也能够反映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综合核心素养的考查。

2.初中英语核心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其一,核心教学观念落后,练习形式单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对语法、单词、词组等知识过于注重,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语法、搭配和分析句子结构,有的老师甚至在不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只是粗略地浏览文章,将重点词组勾画出来,做一下课后习题,然后和答案对照,然后让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只是将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硬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不主动组织课堂活动,构建课堂情境。其二,不进行课后复习,只使用练习来进行知识的复习,常常使用题海战术,代替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复习资料为主,牵着学生的鼻子由一个题海战场转战另一个题海战场。初三的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在题海战术中度过的,初一和初二的英语教学也受到题海战术的影响。师生共同关注的是如何做好阅读理解题目的技巧与策略,以及读后能否做对四选一的阅读理解题目。其三,基本上每个题目都有标准答案。有些课堂看似活跃,教师不断的向学生提问,学生也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实际上这种课堂效果是在教师预料和控制中的,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对文章浅层次的理解,学生怎样得到的结论都是教师引导的,从而学生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的,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回答或问题不重视,根本谈不上阅读品格的塑造。

3.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积极接受信息,并主动理解和思考信息,整个阅读思辨过程是很复杂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首先要辨识文字符号,然后加工处理文章中的文字、语义、语法和修辞,同时还要利用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思考,领悟文中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将信息吸收重建,从而提升核心素养。所以说阅读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三、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阅读有效题材,助推学生的文本理解与表达

文本的有效信息包括文本主题背景、文本主旨核心信息、文本内涵信息等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带领学生有效开展生生互动,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十分有效。现行教科书上提供的阅读材料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可读性较强。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较为流畅地理解文本。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当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让学生通过预测、分析、推断、总结、评判、质疑等思维方法,拓展文本内涵,提升思维层次。

2.设计分层阅读,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与语感

分层阅读式教学是一种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对象是全体学生,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体个性充分重视,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在英语课堂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不同,教师在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后,学生互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文本内和文本外的语用能力和语感。教师根据学生的多次阅读成绩进行具体分析,把所教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为能力阅读生,B层为中等阅读生,C层为障碍阅读生。对A层次的学生而言,教师要鼓励他们在掌握文本基本内容后提升对语用的操练;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夯实基础性内容,并适当提升语感的操练;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加大基础性知识重现率的操练。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文本时应从低点导入,分类指导,分层次设计教学活动。

3.选择有效信息,升华学生的情感与文化

文本阅读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核心是教师的选材。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并有一定内涵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碰撞师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根据表达内涵来领悟语言的情感和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形成文化自觉。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知识产出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情怀,助推学生的跨文化、跨地域的国际视野。

教学活动的核心素养范文3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教育主旋律培育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在相关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过程中,其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就是OECD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在这个框架体系中将核心素养分为类分别是:自主行动、交互使用工具和在异质群体中可以有效互动的三种能力[1]。三类核心素养但是以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而实现人全面的发展。此后在某年某大学中有将核心素养按照所涉及的领域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自由发展,其中的每一版块都明确反映出了小学教育中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基本培育要求。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实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课改计划的实施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小学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在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能力与满足个人发展所需的知识储备量的重要素质,以期为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培育核心素养是小学教育的主旋律,而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就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三、核心素养在小学教育中的培育途径

(一)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作为传递知识的媒介,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内涵。故在完成培育核心素养的目标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优化教学内容,尤其是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培育途径的运用。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式学习,还需要教师重视知识的交融、内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也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适当的拓展授课内容,在扩大学生知识领域的基础上拓展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示范

教师的教学示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效率,教师规范化的示范不仅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有助于教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师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示范中需要做到:第一,教师要结合语文课程的优势,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核心素养培育标准、完善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此工作中,教师要做到以身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第二,学生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与人为善是每一位学生的必备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示范中表现出友善的情感,积极引导学生情感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的情感流露做铺垫,以尽快达到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三)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课堂

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基地,更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平台。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角色,就应该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各种活动中,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掘每位同学的潜能并指导学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其实践能力。第二,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组建科学的学习小组或者是平台,在引领学生积极学习的环境中培育学生间互帮互助的美德,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第三,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的反思过程是其深入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课堂知识内化的关键途径。

教学活动的核心素养范文4

【关键词】课堂教学 农村中学生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我国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和核心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也是在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学生所必须达到的能力素养。素质教育的施行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步,也使得我国的教育得以与国际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形势相接轨,使得教育适应了国际化的需求①。然而,由于不同的地域存在着差异,教育的发展也有失平衡,城乡之间对教育理念等的把握程度和理解程度都产生了极大的差距。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由我国教育部印发出台,其中将“核心素养”置于基础要位,并强调课堂教学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面向未来,我们究竟要向社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承担的任务是及其沉重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了挑战的信息化社会,面对不断革新的社会局势,如何才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可以被社会所接受,推动他们自身健康全面发展的同时,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助推力,这是对全国教育,更是对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教育提出的巨大挑战。

一、教师树立核心素养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驱,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正确教育行为产生的源泉。②在过去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充当知识载体的角色,学生被动的选择输入式或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阻碍了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我国课改的不断演进当中,教师角色逐渐的发生转变,由课堂的支配者逐渐转变为指导者以及评价者,但这种角色并不被所有的教师所认同,更多的农村中学教师并不能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扮演好这类角色,教师过多的倾向于讲授主义,将知识视为绝对真理,并认为学生对知识技能越熟练,才能掌握越多真理,使自己学识渊博。知识的灌输在短时间内使得部分学生“收获颇丰”,但这是对教学的异化,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奴隶。伴随着学生知识技能的熟练,学生的素养反倒逐渐降低,常年的“记忆训练”使得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懂得分析,不懂得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交往,更不懂得如何适应社会。虽然在我国核心素养提出的时间较短,但对我国教育而言应跟上社会进步的脚步,尤其是农村的学校。很多农村教师对于新提出的教育形式均报以拒绝的态度。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学生与教师共同对知识进行研究,对知识的构建应是靠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而非靠外人的添砖加瓦。教学活动应是探究活动附加创造活动,转变知识观,将学科知识作为问题去探索研究,给予教师自己和学生更多的权利和空间对现有知识进行探索和创造,只有教师树立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这一切才得以实现。

二、注重学科与核心素养理念的融合

核心素养并非是学生生来就具备的,因此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应经过适当的规划和设计来进行,并且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来养成。学生的成长分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他们具有着独特的发展特点,只有在合适的阶段接受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具备的叛逆心理更为突出,许多学生更想要随自己的意愿行事,我们在尊重学生个人想法的同时,更要为其发展起到引航的作用。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就必然要结合学科教学来进行。不同的学科具备不同学科的特点,掌握学科逻辑,结合学科过程的特点,遵循学生自身发展规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提供符合学科逻辑的知识内容,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培养出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应该将核心素养与学科特点融合,使得学科素养的培养在学科教学中得以体现。

三、创设与学科知识相融合的现实教学情境

核心素B兼顾“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功能,它是因生活情境的需求而产生的。③核心素养的养成实质上就是为了能够让人们适应现如今的信息社会,能够面对社会所发出的种种挑战,解决不同的情境出现的各类问题,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使得个人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简单来说这是我们所面对的生活、现实、社会情境所对我们提出的需求。核心素养的养成服务于我们自身,服务于社会,因而其养成就绝对离不开情境。张华教授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分为几类,分别为:生活情境、社会情境、现实情境、观念环境、虚实环境。④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由老师来进行设计,这种情境的创设不是简单的以学科知识为基本来设疑,而是要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来创设教学的情境。贴近生活的现实情境更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也能够让学生便于理解。例如语文课,大多数的农村孩子没有见过北京天安门,让他感受天安门的庄严肃穆,单一的看来自书本的彩图,或许在学生的眼中那只是一个看起来有些特别的建筑物,他们又怎么能真正得到情感上的感悟,产生爱国情怀。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让学生能过很好的理解所学内容,产生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学科知识,融合现实、社会情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活动的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情境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社会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当前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议题。近些年来,各小学为能够加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得学生能够平衡发展,由此提出在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教师可以通过尽情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吸引学生对美术的关注,让学生能够全面的成长与发展。从小学美术的实际课堂来看,现阶段的美术课堂已经不再沿用此前的方式,教师“教”、学生“学”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了过往,现阶段对“教”与“学”进行融合,以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境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以期为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索尽微薄之力。

一、开展情境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下,教师更为注重的是学生自身的天赋,传统的美术教学,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之前,已经设立了较高的门槛,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核心素养教育则可以让学生融入美术学习过程当中,以此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图像的识别能力,提升学生美术作品的表现力,提高学生对于美术文化的理解能力,由此对美术进行开拓和创新,学生能够通过美术展现自我观念与思想。通过美术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在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开展情境教学,则具有以下意义。第一,创设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开设小学美术学科,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具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而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刻的思考,以此领悟作品当中的真正含义,并能够表达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感悟和体会。欣赏本身就是抽象性的词汇,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学生的欣赏能力进行积极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对于引导学生提升其欣赏能力不得要领。而情境教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教师可以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能够置身良好的学习氛围当中,由此激发学生对于美术作品欣赏的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自我创作美术作品的积极性。借由情境创设,加强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观察能力。第二,创设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学习能力在学习时是极为重要的,而学习力本身是可以被培养的。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本身就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但现阶段,在美术课堂中开展小学合作学习本身面临诸多挑战,因学习时间有限,教学任务较重,教师在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时,经常面临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情况,除此之外,学生人数不同也阻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推进。教师无法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发现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难题,而因为教学时间有限,导致即便教师了解学生所遇到的难题,也无法进行及时的解决。而创设情境教学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技术可以成为教师展现美术作品的工具,并通过多媒体来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美术作品当中的意境,领略美术所带来的感官享受。情境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当中存在的困惑,并且也预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之间进行探讨和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第三,创设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教学的创设极为重要,合理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开放的情境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当中。由此可见,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由此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集体意识,再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美术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在小学美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每一学期可以设计三节完全自由的课程,将时间留给学生,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思考,以此加强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第四,创设情境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美术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学生要想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就需要具备相应的人格和情操。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以此能让其感受到美术具备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传授绘画技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习惯。而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学生可以和他人进行合作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对美术教学任务进行落实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感受,培养学生从美术作品当中获得情感的能力,借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开展情境教学的措施

首先,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首先,教师就需要强化自身的核心素养。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时,才能够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各类教学场景当中。尤其是创设情境教学,更加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如此才能让学生能够深入其中。因此,小学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开展情境教学的首要前提。小学美术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的教学内容,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反思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用新课改的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教学,确保小学生所获得的美术知识是最为先进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取更多的美术教学资源,在线上学习教学方法与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借由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更为直观地展现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深入其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对活泼好动,这也对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专业的美术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让小学生能够被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所吸引。其次,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情境教学的技巧。掌握了情境教学技巧,教师就可以更好地开展情境教学,进行因材施教,加深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要想顺利开展情境教学,首先就需要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师还需要对于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年龄情况、心理特征等多项因素给予了解。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不断沟通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现阶段对于美术学习的感受,以此制订科学合理的教案。除此之外,小学美术教师还需要对于情境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解,了解其实质,教师要清楚情境教学的技巧是辅助工具,而教学本身才是目的。教师需要考虑到小学生对于多彩事物的喜爱程度,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可以选择色彩较多的美术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获得感官上的享受。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美术作品和其他的艺术形式进行结合。比如,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可以播放适合教学场景的音乐,或者可以在美术作品完成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对自己所创作的作品进行诗歌创作,让其能够对于这一段经历加深印象。小学美术教师还可以通过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将其他学科教学的优势应用到美术教学当中,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最后,教师需要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度。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已经全面融入进课堂当中,教师需要具备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这对于教师能够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至关重要,也是开展情境教学的重要方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美术作品提升其表现力,将色彩图案扩大化,通过互联网资源,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以此提升学生对于作品的兴趣。小学生本身就极易被色彩丰富的内容所吸引,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多加入多媒体技术的元素,以此满足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比如,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展现美术作品的同时,还可以借由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音乐,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来感知美术作品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姚燕丹.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讨[J].教师,2020(6):101—102.

[2]王笑雪.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境教学对策[J].读天下(综合),2020(4):1.

[3]李芸.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课堂情境教学策略探究[C]//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20.

教学活动的核心素养范文6

摘要:近年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界最人瞩目的热点话题。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四维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界正经历着巨大的改革。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如何落实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本文拟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出发,探讨教师如何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基于单元目标、单元话题和单元板块等,合理进行单元整体设计的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单元整体设计;小学英语

“核心素养”是当今国际教育界的潮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单元设计―课时计划”这是环环相扣的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单元整体设计既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单位,也是课时开发的背景条件。单元整体设计是课时计划的指引,是撬动课程转型的一个支点,离开了单元整体设计环节,课程开发不过是制造一些垃圾而已。离开了单元整体设计,课时计划也就是停留于碎片化、知识技能训练而已.(钟启泉,2016).

“小学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通盘考虑《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以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一个单元,整体设定单元教学目标,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单元主题作业等。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组块的建构,促进学生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一,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小学英语新教材版本变动给教师备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由于新教材容量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每周只有三个课时,很多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把握和单元整体内容的整合方面普遍感到困难。在身边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偏离教学总目标;主题和话题随意性大、缺乏关联;文本内容生僻难懂,脱离学生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没有一条主线,他们习得的只是零散的知识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无法提升,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基于单元目标、单元主题和单元作业设计内容整合,导致单元知识教授缺乏层次性、系统性和学情性。

因此,针对英语课堂需要单元整体教学。英语教师应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做“规划师”,从整体上布局教学;在教材解读中当“裁缝”,为学生量体裁衣,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规划

上海市英语教研员朱浦老师曾说过:“没有对单元的整体思考就没有教学的提升。”因此,要实现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必须以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橹傅迹进行合理有效的内容整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一)单元目标整体设计,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的最近发展区,而课时目标是在该区域内搭建的脚手架。课与课之间相互连接、互为支撑,为学生逐步认识、掌握学科内容架起逐级上升的“阶梯”。国家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长龚亚夫表示,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教师在安排教学时首先应设计层次化的教学目标,而后在目标引领下进行相应的内容整合。

[例1]我市某直属学校一教师就《牛津小学英语(新版)Oxford English 4BM2U3 Home Life 》的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做了如下设计。见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四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该教师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教师要在充分解读教材与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使各课时的目标既有内部联系,也能在教学中有逐步提升。从而使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知识点不断地推进。

(二)单元话题整体设计,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同一单元中的不同课时虽然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形式上各具风格,但它们一般都围绕某单元话题展开,各有侧重:有的侧重语篇,有的侧重句型等语言知识,有的以故事、游戏、语音、歌谣、检测等活动形式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各课时之间必然存在某些关联。这些关联如同无形的纽带,将各课时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使同一单元中几个课时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产生整体感,并围绕单元话题有效建构相关语言知识体系。所以我们只有在明确单元课时功能及其内在关系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对单元进行整体的设计。

单元各课时围绕单元主题time展开相似的话题,它们之间内容相对独立但却紧密关联。因此该教师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在进行内容整合时,她基于单元主题整合单元话题,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整个单元的内容,体现文本内容的递进性和系统性。

(三)基于单元板块设计内容整合,体现文本的学情性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体现学情性。然而教师所用的书本是统一的、教材是固化的,但是面对的教学对象却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和内容整合时,充分了解学生的语言基础、学习兴趣等,通过调整板块顺序、复现核心板块而重新整合文本内容,使新的文本更合学情。

总之,内容整合注重“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单元内的合理整合有利于学生对语篇、语法、语用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开阔他们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也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整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和过程。教师基于学生的视角,对内容进行整合,能给学生带来轻松的课堂,能给教师带来长足的进步,也能彰显英语教学的个性。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一线教师需要修炼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智慧。单元设计归根结底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心和永恒的主题;而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

参考文献:

[1]朱浦.教学专题透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