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供应链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强化供应链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强化供应链管理

如何强化供应链管理范文1

星巴克在引进咖啡品种的同时,在云南建立了全球第6个、亚洲第1个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不仅为当地农民种植咖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

社会效益:

通过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星巴克加强了与种植社区的联系,确保了星巴克高品质咖啡供应链的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星巴克在中国建立了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为2015年在中国大陆运营1500家门店的愿景夯实了良好的基础。

2012年12月12日,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星巴克宣布全球第6个、亚洲第1个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在云南普洱正式投入运营。普洱除了拥有普洱茶以外,又拥有了一个新的标签――咖啡。要知道,早在3年前,星巴克已经引进了4种优秀的阿拉比卡咖啡品种在云南试种,预计将在2015年看到5年不断坚持取得的成绩。

“星巴克中国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的落成是星巴克对中国市场和星巴克云南咖啡项目持续投入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星巴克中国及亚太区总裁John Culver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时表示,“这将进一步加深星巴克与中国咖啡种植户的关系,而且也确保云南在高品质阿拉比卡咖啡豆的长期供应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显然,对于星巴克来说,已经将中国视为“第2本土市场”。本着到2014年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2大市场、到2015年在中国大陆运营1500家门店的愿景,星巴克加快构筑中国咖啡产业链和新一轮的市场拓展已经悄然启动。 洋为中用

众所周知,云南以盛产小粒咖啡而闻名。小粒咖啡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其品质与种植条件直接相关,最适宜生长在年均温19℃~23℃,年降雨量在700~1800毫米,土壤PH5.5~6.5,海拔800~1800米的地区,即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地区。普洱的自然条件与同纬度的咖啡种植区哥伦比亚条件相似,非常符合咖啡品种中最有商业价值的阿拉比卡豆的种植环境。更为难得可贵的是,普洱茶采摘一般是从当年2月下旬到11月止,咖啡采摘恰是12月到第2年3月;茶喜好太阳光照的地方,咖啡喜好背阴,茶与咖啡种植并没有直接冲突。

通过对普洱情况的分析,星巴克将为当地咖啡农度身定做咖啡种植方案,不仅降低了咖啡农的种植成本,而且减少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了选种、种植、和日常管理3个部分。

在选种方面,星巴克在几十个品种中精心挑选了4种优质的咖啡品种。选种不仅考虑咖啡的品质,还要兼顾与云南本地气候等条件相适应,更重要的是考虑在种植过程中的间种问题,以解决病虫害的威胁;在种植过程中,星巴克充分考虑了种植的间距、品种间的套种、梯田式种植(防治水土流失)以及在不采伐树木的情况下合理的空间布局等多方面的因素,其目的是实现咖啡健康成长和保持当地生态环境两方面的完美融合;而在日常管理中,星巴克会将当地的降水、风力、土壤等一系列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制定一套完善的施肥方案,以保证咖啡的茁壮成长等。

“良好的品种和田间管理是保证咖啡品质最重要的环节。”John Culver表示,“星巴克希望将多年的可持续性咖啡种植经验和技术悉数传授给普洱的咖啡农。”

当然,这仅仅是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的一部分作用。实际上,咖啡从种植到加工、再到研磨出咖啡等每一个环节如果处理不当,都会对咖啡最终的口感等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要知道,从一粒咖啡种子到一杯醇正香浓的咖啡,其间要经过34双手、4634英里的传递。可以说,高品质的咖啡豆是奇妙的咖啡体验的开始。

如果将星巴克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看成一个孵化器的话,星巴克通过专业化的农艺团队对咖啡农进行种植支持,还配备专业的质量团队对咖啡的品质和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比如提高本地咖啡初加工技术,改变当地在进行去皮时采用的发酵手段,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水物理脱皮装置,防止发酵过程对咖啡品质的损害;在后期的初加工中,星巴克在整个流程和技术上都将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团队,为云南引进了星巴克独有“咖啡和种植者公平规范”。

“咖啡和种植者公平规范”始于2004年,是星巴克及其利益相关方共同建立的一套整体的指导准则。这套准则共包括产品质量、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4个核心领域。产品质量自然是采购必须符合星巴克对高品质咖啡的要求,而经济责任是供应商必须提交在咖啡供应过程中所产生的每笔款项的凭证;社会责任则是囊括了供应商及其供应网络覆盖的其他公司,都必须保证安全、公平及人道的工作环境;环境保护强调了在咖啡种植和加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废物管理、水质保护、节水节能、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及农用化学品使用的减少。

“星巴克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的成立旨在为当地社区带来积极的变化。”星巴克中国区总裁王静瑛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时表示,“这为完善星巴克在中国的价值链――从咖啡种植到在门店为顾客提供纯正的星巴克体验上又迈进了一步。” 强化供应链

自1999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星巴克已经在中国市场的50多个城市拥有700余家门店,并计划在2015年达到1500家店。要完成这个目标,强化星巴克咖啡供应链的管理成为了首当其冲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咖啡市场与10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说10年前中国大部分消费者不懂喝咖啡的话,今天的中国消费者则对咖啡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挑剔。目前,国际上的咖啡大玩家基本上都已经进入到中国,雀巢、麦斯威尔早已进军云南,雀巢甚至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在云南进行深耕细作;而在终端门店市场,雀巢、麦当劳、costa coffee甚至中国的玩家比如华润、后谷咖啡等都相继看好中国咖啡市场的潜力。要知道,中国现在平均每人每年才喝3杯咖啡,欧洲人平均每年600杯,就连日本人均每年也要达到200杯,市场潜力依然不可限量。

星巴克如何强化中国本土的供应链管理?首当其冲的是种植面积。当前普洱种植咖啡60万亩,投产面积为27万亩,产量达到3.65万吨,无论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均占到中国的一半以上,星巴克成立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的用意不言而喻。

如何强化供应链管理范文2

[关键词]项目管理 跨国 工业产品

一、跨国工业产品合作项目的含义及时代背景

跨国工业产品合作项目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处在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就工业产品的企划、开发设计、制造、物流、销售等产品生命周期个别环节或全过程开展的合作项目。跨国工业产品合作项目实质上是不同国家的工业企业跨越国界,寻求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工业企业跨国开展合作的具体表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保持着快速的发展速度,工业经济实力不断提高。近几年,中国的工业经济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其优势已经得到扩大和延伸。除了劳动力成本、劳动力质量、材料成本等传统优势外,在个别行业在产品研发、制造工艺、管理创新等方面也得到了跨国企业的认可。中国工业经济因快速成长而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竞争优势。这是中外国企业合作深入发展的基本动因。

二、跨国工业产品合作项目管理的新问题及对策

1. 项目联合计划与进度控制新问题及对策

当各合作方达成合作意向之后,紧接着的任务就是商定合作细则,包括项目的资源需求、进度控制、成果验收方式、利益分配等具体内容,以形成项目合同。除了合作各方之间需要对各合作条款进行协商之外,各合作方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也必然需要一个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一个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本身就是较为复杂的管理体系,如果合作方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缺乏,则容易出现信息塞车,导致“沙漏结构”的沟通协调结构,必将影响管理效率。

合作各方通过充分交换意见达成共识、签订合同,从而确定内容包括推进步骤、进度节点、资源需求等内容的项目计划,是跨国合作项目的第一步。基于跨国环境的复杂性,项目计划一旦确定,后期变更的难度将会很大。所以,一个清晰、完整、可行性强的项目计划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强化计划阶段的管理,保证合作各方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项目拟定计划,成为了跨国项目管理的新问题。

应对这个问题,合作各方需要尽快确定项目的负责人和参与成员,组建项目组。一般而言,合作各方都须各自配备职能齐全的人员队伍,包括综合管理、研发技术、制造技术、质量管理等各方面的人员,而各方面人员往往在接受项目组的管理,同时也对各自所在的部门负责,形成矩阵式管理的管理结构。各合作方的团队须尽早接触,建立起基本的联系渠道。这样可以将“沙漏结构”的沟通方式换为多点联系方式。各职能在把握总体原则的前期下与其他合作方的相应职能实施直接联络,从而突破信息流通的瓶颈,促使各方实现信息对称。这样即提高了项目计划的制定效能,也提前为各方项目参与者提供了项目了解的平台,为后期项目推进打下基础。

2. 跨国人力资源分工新问题及对策

跨国的产品合作项目已经不止限于商务环节。多数项目都涉及研发、采购、生产等产品实现的具体环节。跨国项目组的运作需要在商务信息、技术、设备等软硬件资源的配置上进行综合调配。另外,跨国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分工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需要及时、充分地交换信息,就像是在同一个企业内工作一样。人员是掌握资源的主体,这本身是各优势资源跨国配置,互通有无,发挥整体效益的必然要求。

一般而言,合作各方为项目组选派的人员必然是各有所长的。为了提高项目整体的运作效率,在跨国人员之间进行适当的分工是必要的。跨国人力资源的整合也是跨国合作的目的之一。所以,如何识别不同人员的能力,使各参与者各执所长,实现有效的分工合作,是跨国项目管理的又一个新问题。

应对此问题,各合作方项目负责人之间的充分沟通是必须的。一般而言,合作项目必然会由一方负责主导,比如购买方一般比销售方的更具发言权。但基于认识的局限性,任何合作的一方往往不可能引导项目全部的内容。合作各方之间严谨的分工是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3. 双方或多方管理接口与项目协同新问题及对策

不同国家的企业都是从自己的国家发展起来的。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不仅产品执行的技术标准不同,而且文化喜好也不一样。因此,不同国家的市场运作规则存在较大不同。不同的市场规则决定了合作各方的企业运作方式也不一样,集中体现在企业制度的差异上。

项目组的运作就是不同制度对话的平台,合作各方的企业制度差异为项目组的协调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应对此问题,组织项目成员完整学习各自的企业制度、管理架构及企业文化是必须的。项目推进各节点的设置,项目管理套用的制度可以是某一合作方的制度,也可以是各方商定的制度,但在日常的工作中,任何一方都必须在对方的体制内获得资源,了解对方的工作方式必不可少。

4. 跨国供应商开发与供应链管理的新问题及对策

就工业产品而言,零部件供应商的开发往往占据产品开发工作的大部分比重。产品的整体方案确定后,产品的设计过程就是各个零部件的设计过程和开发合格供应商的过程。跨国采购可以在跟大范围内实现成品的优化,所以跨国供应商资源的整合也跨国合作的重要内容。

应对此问题,沟通和分工是关键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零部件供应商的经营特点、技术能力、质量水平是不同的。合作各方对各自掌握的供应商资源最为了解。在开发某一供应商的过程中,以及处理与这个供应商相关的技术或其他问题时,应当由最了解此供应商的合作方主导。

如何强化供应链管理范文3

广州服装,也正如这个城市的印象,似乎总是弥漫着层层迷雾。

曾几何时,全中国的服装业者都满怀着最大的热情,争先恐后地扑向这个城市。他们似乎奔跑在一条通往金钱与成就的好望角的大道上,尽管前路依然有暗礁,但又还有哪个城市有着如此大的魅惑呢?

多少年来,即便你每天站在广州流花板块的白马市场前,都能眼见着广州火车站上商贾潮水般地涌来,又潮水般地散向四方。

如果不担心鲁莽与草率,我甚至忍不住武断地认为:对广州服装的解剖几乎就意味着对整个中国服装业的至少一半问题的完美呈现。而这样的诱惑也足以让人鼓足勇气,去一探这座城市的服装兴衰与未来。

政治视野中的批发

广州就是个批发城市。

截至07年,这座城市拥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904个,总建筑面积约848万平方米,大型专业批发市场集聚区12个。官方说法是,2006年销售总额约1500亿元,比2000年增长约2.4倍。但广州专业市场商会的数据是,2006年交易额实际上远超过3000亿元。该商会认为,即便按1500亿官方数据计算,也“约占广州市2007年总GDP的22.4%甚至更高。”不管如何,这都是个惊人的数字。

与国内其他以批发著称的城市相比,广州具有门类最多、市场数量也最多的优势。综合起来的销售总额也没发现有赶得上它的。

商贸名城,为广州服装业正名?

在广州批发市场中,服装市场占比排第一,约占工业品市场总数的16%。

广州的服装批发业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了三大主要板块;流花板块、十三行板块、沙河板块。此外当然还有其他散布于四处的一些市场,如广州海印缤缤广场、西湖路及广百新翼、美国银行中心大厦、中山八路、江南大道北等。

而三大板块中,自然首推流花板块。据统计,越秀区流花一矿泉服装专业市场园区聚集了白马服装市场、红棉国际时装城、壹马服装广场等39家服装专业市场(专业市场是批发市场专业化运营后的称谓,本文暂把两者同义化。“39家”的数据公布时间为08年),拥有商户2万多家,市场效应辐射全国各省市及北欧、南美、东南亚、中东、东非等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成交额最高的服装集散地。

2008年6月,广州市越秀区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认为“中国服装商贸名城”。

这是第一次省会大城市的城区进入该协会的评审体系。

或许,越秀区流花板块就是广州服装业的代名词。

而广州服装批发业所创造的批发总量为广州统计数据里的批发和零售总额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批发业、以及OEM/ODM、品牌,一起构成了当代中国服装贸易的大盘。

但在广州,批发贸易远甚于后两者的价值。

以当前中国对价值链的掌控程度来说,普遍表现为国内贸易主流形态。对国际贸易的参与,还主要是OEM这种命运掌控在别人手里的形式。

如是,广州的意义对于中国服装贸易来说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不过,此次还真是地方政府、尤其是向来无为而治的广州地方政府,首次把服装批发业作为自己的金字招牌,进行区域品牌建设。就在“中国服装商贸名城”认定随后的8月份,“2008中国流花国际服装节暨越秀缤纷时尚周”也拉开了序幕。

这一次,政府发力的宏观背景已是迥异以往的形势。国际金融海啸带来的经济危机、国内的外贸增长困境、国内消费依然不及经济发展要求……

那么,政府还能做些什么?

批发,广州服装的灵魂字眼

2009年的今天,经过20年的风雨,已让我们彻底放弃了对品牌的讨论。

不过,颇为尴尬的是,批发,正日渐被视为品牌化的对立面而被认为是当代商品经营的粗俗、浅薄、浅陋的代表性模式。甚至就如新民主主义看中的中国的视角,它代表着落后与没有前途。

而人们总不敢直面的推演是:如是,难道意味着批发业应该、或者终有一天要被革命、被根除?

如果是这样,那么,2007年4月20日广州市政府批转《关于借鉴义乌市经验大力推进我市批发市场整合提升和发展的工作方案》(26号函)简直是历史性的大倒退?而其设立的市批发市场建设领导小组也是一场荒谬?

可是,我们面对的是:至少在服装业,广州依然以这种批发经营模式而流通天下、引领潮流。

无论以销售总量计,还是据企业数量以及解决的社会就业来看,批发经营依然是广州服装业的核心字眼。

甚至可以肯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现状也看不到要改变的迹象。

如果说从广州服装可以透视中国服装业的一半问题。那么对广州服装批发业的认识就意味着看清广州服装业的一半问题。

政府态度的变迁

坦白说,07年广州市政府要借鉴义乌经验的这一举措的确出乎意料。

自1990年代以来的15年里,翻遍政府的历次五年规划、以及各项文件,也从未看到对批发业、流通业的任何政策字眼。即便偶尔有相关文件,也绝对纯粹是整治主题。而放大到整个广东省,流通业的价值也一直超过GDP的10%、超过服务业的50%。如此大的占比,实际上绝对堪称支柱产业了。

那么为何广东的地方政府总是无视于这一庞大产业的存在?

广州总是在与上海比较。研究人士也总是提及1990年代以来上海等地就在推的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政策。两者的对比的确有趣。其实上海出台了一些政府层面的看法,也仅仅是因为其强势政府的一贯作风所致。但上海的流通业、尤其是批发市场发展得很不好。最兴旺的七浦路专业市场群也层次较低、全国市场覆盖面太小(仅仅偏重周边省市)。而广州的情况恰恰相反,政府没有什么作为,但民间自发运营得热火朝天。

在我看来,这或许是一种普遍的精英意识导致对批发这样的“下里巴人”产业的漠视吧?!其实并不像广州学者想象的那样,现实是上海也不怎么重视批发业,也被广泛批评为“重工不重商”。这导致多年前服务业就略微超过工业的GDP占比,但其后服务业与工业的比例一直处于振荡徘徊中,无法实现服务业的进一步拉大距离。(关于上海贸易主题,我还将在本刊继续讨论)而广东的地方政府中却也有特例,比如深圳1990年代就在工商局里特设了专业市场分局这一建制,并一直对行业进行关注与研究。

不管如,多年后,广州政府终于开始摆正态度,正视其价值。

然而,这迟到的幸福尚能亡羊补牢吗?

批发与品牌化:两种经营模式的辩证

既然产业、商业、乃至于经济学界都把批发当作先进的品牌化经营的对立面的一种,那么,批发业是否该被打入冷宫?

可惜的是,这种思想的认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广州服装贸易总量中批发贸易显然远远大于品牌所创造的价值。

我们必须理性地重新思考这一课题。

理解品牌

到底什么叫品牌?

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商品牌号、商标。一般意义上的定义: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

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作为品牌战略开发的定义:品牌是通过以上这些要素及一系列市场活动而表现出来的结果所形成的一种形象认知度,感觉,品质认知,以及通过这些而表现出来的客户忠诚度,总体来讲它属于一种无形资产。还有诸如品牌是企业、产品与消费者建立的一种关系等解释。而《牛津大辞典》的解释为“用来证明所有权,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他用途”……

我的一位资深广告人朋友认为这些定义本质上都没说清楚。他特别下了一个定义:品牌是控制消费决策与消费行为的一种霸权。

不管如何,品牌已经被广泛认识为一个系统工程,是长期运营积累下来的商誉。

在经营上,与批发的买进卖出相比,品牌运营必须延伸至商、零售终端、消费者,对消费行为研究等营销系统具有高知识含量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高成本、高投入、但不一定高产出。而相对来说,批发的效率极高、速度极快、周转量大。这一切都是因为其经营方式简单、流程短的结果。由于缺乏品牌附加值,批发业务追求纯粹的产品取胜、快进快出、回款性。

遗憾的品牌经济

多年来,品牌化成为中国产业经济的最显性的科学与课题。

铺天盖地的舆论导致品牌被无限神圣化、极致化。

然而,当把品牌作为营销模式的一种方法论,置于整个产业经济中看待,就会很容易发现品牌经济在整个产业经济中并不占有主导地位。大量的贸易行为与贸易结果都不发生在品牌贸易中。而正因为品牌的高知识性、大资本性特点,大多数人并不适合操作品牌经营模式。这样的商业模式对解决就业来说也并非最主要的渠道。

此外,品牌的创立成本巨大、时间久远。然而,要毁灭它却可以是刹那间、突发性的状况。这一点,跟征信界讲的个人信用一般。故即便是国际著名品牌近年来也纷纷在中国遭遇质量、诚信等滑铁卢,失去了过去的威风。

在国内贸易中,品牌的主渠道百货商场只是对品牌招商,不需要采购,故形成不了所谓的OBM贸易。只有在品牌主与商之间才发生OBM贸易。此外,品牌还不一定与上游发生贸易关系,诸如温州等地的服装业更多的是产销一体化模式。

而一旦提升至国际贸易层面,所谓的OBM模式的品牌出口贸易就更是稀罕物了。

即便是海外发达国家的服装流通主要是品牌的连锁经营与采购业务,此外还有少量的地区性批发业务。

而在中国,尤其是广州,批发贸易还是一种主渠道。

并且,广州的大多数时装品牌也是从白马这些批发市场培育出来的。

有趣的现象

现在,关于批发歧视症来说,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事实是:批发商反而更具有商誉,而品牌商反而受到广泛的质疑与不满情绪攻击。

中大板块广州国际轻纺城的一位高端面料开发与销售商陈小姐就直言,品牌商往往借助于市场权势而一味地占用上游供应商的货款,而批发商反而是现款现货。她说广州与深圳排前五名的品牌中分别都有两三家信誉不好,经常“跑帐”(市场行话,指货款被克扣)。尤其是深圳“飞单”多,意为跟一些“背包族”(草创一个品牌却没有任何固定资产的品牌创业者)做生意时总要请客,包括吃喝玩乐、要回扣。这些“炒货”一族打着品牌的旗号下面辅料订单,但品牌一旦做不起来就关门走人。而且陈小姐的经验是,这些“背包族”一般为原来品牌的采购人员或者销售人员等。

像陈小姐这样的中高端面料商有趣地把他们的客户分为三类:批发、批发品牌、品牌。

她们所说的批发品牌,指的是服装批发市场中的大户也注册了品牌商标、但并未按或加盟体系来运作,而是批发形式。而且,更让面辅料供应商高兴的是,这些批发与批发品牌反而下单量还更大。

在这个动荡年代,现金流量与应收款管理来得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批发商似乎更受欢迎。这实在是个讽刺。

广州批发现状

用数据去描述广州服装批发业的成就只能是一种多余的奉承。还不如细述其今日格局。

广州服装批发板块

广州服装批发业在今日中国服装贸易中的巍然不动的地位,源于其几个相互协同的体系结构。

首先,其几大板块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如流花板块相对档次稍高,而十三行与沙河板块相对层次更低。于是,近年来韩国服装批发业者纷纷涌向流花板块的白马市场,分销到中国各地,而沙河的外贸则只是中东等地的低消费国家的货源地。海印集团根据原广交会旧址改造的海印缤缤广场在档次上更是脱颖而出,不论空间布局、装饰水平,还是经营层次都更高。

其次,这些市场已经开始品类细分。如流花板块的广控大厦与康乐牛仔城以牛仔休闲装为主,而西湖路及广百新翼、美国银行中心大厦则主营男装,海印缤缤广场则专营中高档女装,中山八路则专营童装,江南大道北专营婚纱。此外,各板块还有裤装、内衣等专业市场,而有些大中型市场也根据楼层细分为不同经营主题。

第三,批发市场的层级高。这里所说的层级是指覆盖面。广州服装批发业大多为一级批发,覆盖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市场。

第四,设计与品牌化是其最重要的延伸功能与竞争力。作为龙头市场的白马市场,自1990年代至本世纪初,已催生出一大批设计师与品牌。成为大众成衣市场事实上的流行源。

第五,上下游的互动形成成梦幻格局。在广州,中大板块的上游庞大面料市场已成为广州时装设计师的创作源泉与服装工厂的采购基地。而周边的诸多中小型工厂则形成了批发业服装供应的快速反应系统。至于大订单,则广州下属的区或县市、以及距离较近的珠三角其他制造基地则同样很快能完成其制造要求。

广州服装流通业的问题

事实上,广州服装流通业也受到了广州服装产业自身的一些问题的影响。

诸侯环立是最大的问题。

在广州周边的珠三角其他城市,服装产业集群林立,其中相当一部分产业集群还有了自己庞大的流通业态,如批发市场、博览会等。

深圳、东莞虎门是其中两个最大的诸侯。这两个地区分别有着庞大的女装与休闲装的产业集群、批发市场、博览会。

表现在百货商场这样的高端零售终端,深圳女装品牌甚至要强过广州。

而重大节庆活动的带动效应几乎可忽略不计。

2004年,初至广东任省委书记的张德江,继续其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合作,再度邀请其为广东开展《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研究》。同时,指示省经贸委整合广东各地服装展会资源,合力打造一个“全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综合性服装博览会,并力图将其打造为亚洲最大的服装服饰专业盛会”的2004广东国际服装博览会。然而,两年运作下来,各地的诸侯继续挣脱其藩篱,独立办展。而原来的广州国际服装节也日渐式微。至2008年,广州举办的最新的服装展会已摇身一变,成为广州市越秀区举办的“2008中国流花国际服装节暨越秀缤纷时尚周”新版本。

而时装周、时尚周也是各种版本各干各的。在广州,合力竟然永远无法实现,致使所有产业活动不但无法推动产业发展,还浪费了诸多社会资源。

至此,展会与文化活动的推动价值彻底宣告失败。

此外,这一产业还成了被政府政策遗忘的角落。

故广州服装批发的外部环境其实一直面临强大的竞争,而自身的一些基础建设却又形成不了支持力。

但是反过来看,这不正说明了广州批发的强大吗?在政府力量、文化力量等薄弱的情形下,广州服装批发业就是凭借着那些“草根”或者说“山寨”的力量,创造了广州批发的辉煌。

批发市场自身的问题

现在,批发市场自身还遇到了太多的困难。

原广州商业部门从政府视角列举了诸多问题。如一些自发形成的市场档次较低,面临改造升级或转型的必要,有些需要迁移重建;空间布局不太合理;由于没有严格审批和统一管理,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都参与市场建设,市场发展一度出现无序发展、恶性竞争的状态还有44.9%的批发市场分布在内圈层的老市区,一方面由于市场面积受到用地限制和级差地租较高,市场规模不可能再扩大,反而会缩小,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内圈层的交通、消防、环保、卫生、城市形象等因素的制约,使其难以在老市区立足……

而有些改造的比较先进的市场却人气不足,如海印缤缤广场。

此外,相对近五年来长三角、以及北方的一些新建市场来说,广州的市场显得档次的确更低、规模较小、功能设施不健全。如贵为龙头的白马市场只有6万平米,而北京百荣世贸商城70万平米。

而市场间大户的转移会带来一个市场的盛衰变迁。如白马市场一楼的商铺在本世纪初被纷至沓来的韩国人侵占,并把租金炒得很高。而前年开始,这些韩流突然间全部迁徙至十三行,导致十三行在十多年的困顿后异军突起,成为新的潮流策源地。

当然,批发市场的战略转型、功能提升、以及与其他商业形态的竞争……是更大的课题了。

广州专业市场竞争力研究

重思专业市场竞争力・商业模式

在服装批发市场里,大量的款式、快速的更新、低廉的价格……总是引人入胜。

从现实角度出发,服装专业市场可能是唯一能够在价格与速度上与ZARA竞争的商业形态,反过来说,ZARA是唯一一家“个体”能够与专业市场一较长短的服装企业。

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两种模型的相互较量。

从基本的商品流通领域来说,专业批发市场最大的价值或许是在商流环节。即在展示与交易功能上有优势。而这一点,正大量涉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基础,如其中的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不充分等课题。

故现实市场永远有着面对面洽谈与交易这一更人性化的一面。

此外,目标对象群还有着对批发市场的认同传统。

重思专业市场竞争力・区域竞争

正如上所述,广州批发市场的竞争力在于其实现了在市场外的资源协同性、以及合理的空间布局。

广州对于专业批发市场的政策是要园区化集群发展、把内圈的市场迁徙至外圈。然而,运用这一政策需要格外的谨慎。一旦原有自发形成的空间布局与资源协同性被破坏,将可能对市场竞争力造成损害,甚至万劫不复。

一条地铁2号线连通的流花板块服装市场群与中大板块面辅料市场群尽管占用了城区土地,然而其造成的商业增值效应是如此的巨大,远甚于在这样的地方建造住宅。而它们之间构筑的产业链结构是全中国、乃至于极有可能不再生的梦幻格局。而这一梦幻格局尚不止于此。周边的配套制造资源、城区内的设计与咨询等三产服务机构、以及纺织服装教育体系均是与市场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排在广州之前的中国都市――上海与北京因其产业基础、低价、发展时间等因素,已经难以复制这一格局。而其他产业集群或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则远远不及广州。这就是为何我上述“极有可能不再生”的道理,看不到这些,则严重缺乏战略眼光。

专业市场创新

这是个把创新随时挂在嘴边的年代。可是对于专业批发市场领域来说情形迥异。

今天重提专业市场创新,的确有些晚了。因为已经错过了1990年代的蓬勃兴旺之势。

今天专业市场已是竞争对手如云。现代超市已城乡化,品牌专卖店一直开到了县镇等四、五级市场以下,电子商务等现代商业模式更是猛虎下山。

然而,亡羊仍需补牢。

专业市场:创新的坟墓?

这样的宣示固然让人坐立不安。

可是,现实往往正是如此。

当专业市场的开发运营商月月定期收到租金时,所有的创新动力荡然无存。

即便是政府开办的专业市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从1980、1990年代,到今天,中国专业市场仅有的变化是楼盖得更气派了、规模更大了、除了印本画册外还多弄了个可有可无的网站了。

而在政府层面,即便专业市场如是发达的广州,对专业市场的态度转变与关注也多是对环境、商品质量的执法管制。

难道创造了万亿价值的中国专业市场就不需要任何创新吗?

物流

过去10年,关于专业市场出路的最鼎盛言论是物流与电子商务。然而真是如此吗?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匆忙的误读。

大规模的物流不可能出现在专业市场内部――市场内顶多只能有一些小批量的流通,而只能在专业市场所在的地的物流中心。比如专业的物流园区、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码头。

而现代期货制交易模式的发展已经导致了传统商品流通理论所谓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全面分离。服装领域的招商会、订货会召开时,订单的下达与完成需要数天至数月的生产周期。于是,通过第三方服务,物流直接发生在工厂与客户之间,而不需要经过作为交易地点的专业市场。

故:专业市场――而且只能是高层次的专业市场,是物流的成因,而不是承载者。

电子商务

那么,电子商务呢?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电子商务也只是一种手段、工具,而不是一种作为出路的模型。

否则,虚拟化的展示就完全可以替代作为实物空间的专业市场了。

那么,专业市场的最大特点无疑是一个展示功能――而且是一个能够用肉眼看到实物、人们也需要看到实物进行交易的现实展示中心。

那么,与电子商务之间的竞争性就在于其更低成本的信息搜索。

这里就必然冲击了一个传统的信息技术理论与认识惯性,即网络搜索的成本远远低于现实寻觅。

我要说的是:网络搜索有时成本也很高,而现实寻觅有时成本更低。

为何说网络搜索成本有时也很高?到底在什么时候高?

其实,这需要运用一个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即新古典模型所定义的完全信息导致充分竞争这一理论是不对的,这样的市场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在现实中存在。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精力有限。

就像我们一天到晚看到100个广告,你在看电视时看到几十个的电视广告、你阅读报纸时看到很多个报纸广告、你在上网时也看到很多的广告、你在路上肉眼扫到很多块户外广告牌与灯箱――那就是一个个广告、甚至你在等电梯时还看到分众的液晶屏播的广告……那么为何你甚至没有记住一个广告呢?或者说经

过提示你也顶多想得起七八个广告呢?

因为人类头脑容量实在有限。

而当人们坠入互联网,更是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所以互联网的最重要工具与目前为止的最获利产品是搜索业务。而现实生活中就不存在这样的搜索,顶多只有黄页这样的经过大量人工编辑的、有序化的信息。

在我们时装业,一个专业学服装设计的老师或者学生能记住多少个设计大师?顶多50个。那么,全世界有多少个设计师能被专业的业内人士记住?顶多100个。而一般人、比如过去30年到现在的中国普通市民,记忆最深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皮尔・卡丹、一个是范思哲。

我这样的叙述或许稍嫌嗦,但可能会显得更容易理解。

那么,回到互联网信息海洋的辩证性中,我们很容易总结出一条真理:你不可能找到所有信息,即使你找到了你也接受不了(看不完)。

用“以人为本”的观点来说就是:过多的信息对于人来说只会是一种负担而不一定是成果。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甚至可以粗暴地推论:信息丰富是一场灾难。

如果一个二级批发商到网上去找新款成衣,那么他或许每天都必须留连在网上、一连数十天都没能下单。而他到广州的白马却在半天之内就选好了货品、让一级批发商给他运回去。

因为他以他的专业经验迅速地用肉眼扫描过若干个商铺里的衣服就选出了自己的适销品。或者在商铺里的销售员推荐下挑选了更多的一些新品。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网上交易与现实交易的优劣。

物流:都是第三方物流。

此外,现实交易还可能产生一些增值收益。如增进情感沟通、认识更多朋友、顺便旅游、调节心情与状态……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一级批发市场,而且代表着某种品类的最时尚、最快速、最丰富,那么,到这个市场来采购的成本自然远远低于网络搜索与交易成本。

创新空间

专业市场因为其微观市场管理机构的存在而具有两个层面的创新方向:一是市场管理者的创新,一是商户们的经营创新。

此外还有政府与行业组织这样重要的宏观管理与服务者。

理想的创新格局可以是:市场管理者在市场形象、服务功能、经营引导等层面进行管理创新,提升服务价值经营商户则在交易模式、组织形式、供应链管理等层面进行经营创新;宏观管理者在政策资源、产业研究、经营环境等层面不断创新,提供一个强大的伺服系统。

如此,创新的交替进行与协作必然引发显著的创新活动与创新绩效。

无比遗憾的是,上述的创新领域几乎均严重不足。仅有义乌、成都荷花池、广州白马等专业市场的管理输出与连锁化发展等一些有限的创新。而一些协会领导总是一味地建议加强设计与文化内涵等陈腔滥调,而政府则做得更少。

专业市场的未来

现代营销渠道的一大演变趋势是:渠道多元化。

唯一出路是迈向现代商业流通主渠道:既然品牌直营体系、加盟体系、超市、电子商务纷纷掠夺专业市场的生存空间,那么,专业市场也应该勇于雄起,以现代营销模式改造自我、振兴自我。

在此不揣冒昧地提出专业批发市场的几大出路可能:

(1)改造自我:运用现代技术与管理系统改造自身,如IT、物流等技术与现代管理知识。这主要致力于强化自身的基础。

(2)学习他人:吸收甚至集成其他业态与经营模式的优点,如、电子商务等。

(3)走出自我:突破有形市场的限制,让有形市场成为其中一个支点。甚至可以容忍其有一天变得不像是专业市场了。

就目前看得到的空间来说,专业市场起码有、也应该去探索这么一条出路:国际化。这是因为,在一国市场范围内其他商业形态必然会挤压专业市场的生存空间,而走向国际时供应链无形中被拉长、业务量也可以放大。

不过,更重要的是,那些批发大户们更急迫的问题是如何强劲自身的筋骨。

广州流通的政治哲学

广州流通业的问题自然基于广东的区域政治经济学。

30年来,广东的政府似乎只做了一件事情:制定招商引资政策。

而多年来的国家政策也大多在一般性工业,以致加入WTO前的所有积累几乎都沉淀在工业领域。

坦白说,在商业领域的所有成就基本上都是民间自发的作为。

这一点,跟改革开放前后的温州很相似。

在凤凰卫视胡一虎多年前的一次《纵横中国》节目中连续花了三期讨论“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后的广东还剩下什么优势?”

答案则是多年形成的自由市场主义。

这似乎部分地给了广东政府“不作为”的理论支持。

然而,当所有的导向丧失后,素质教育基础薄弱的广东商人能足以先知先觉吗?

我们几乎已经可以确定,一定程度上,正是政府功能缺位造成今天我们对广东后劲缺乏足够信心。

在一个高知识、高技术、深耕耘的时代,那些整天穿着拖鞋、泡在茶楼大排档的广东人会不会错失未来呢?

遗留的问题还很多。就像授牌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首次超越生产基地而进入商贸领域,这的确是一次突破。然而,向来在商贸领域没有作为的工业协会能延伸自己的服务价值吗?

今天的广州批发业遭遇了诸多现代化难题、创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