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后勤服务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后勤服务的建议范文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师生员工对后勤管理和服务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现代高校的迅猛发展,导致高校后勤服务也在发生变化,最初简单、落后的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师生的生活需求,不能跟进高校迅猛发展的脚步。在现代不断地社会化改革浪潮中,后勤服务管理不断地深化服务理念,转变后勤服务方式,提高后勤服务标准,不断地适应新形势下改革发展需要以及高校自身发展需要[1]。随着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改革不断地深入,高校后勤部门不断地摸索适应师生日益增长的需求方法,推行后勤服务细节化,提高后勤内部服务工作效率,增强后勤部门服务意识,不断地提升后勤服务与管理水平,高校后勤管理已从服务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到后勤服务信息管理转化。因此,为更为有效地促进吉林大学后勤管理的健康发展,学校后勤需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及品质,建立健全后勤服务标准化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现将吉林大学后勤部门的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总结如下。
1 问题调查
吉林大学后勤服务覆盖了校园内的饮食、住宿、医疗、小商品经营、日常服务、交通运输、设备抢修维护和物业管理等方面。主要负责全校师生员工的餐饮服务,卫生保洁工作,水电暖的供给及水电暖房产等维修,学生宿舍宿管管理;教学楼、实验室以及办公楼的门卫值班管理;学校社团、学术交流、晚会等的举办、接待、餐饮、住宿等服务工作;以及确保学校各种教学生产设施的正常使用,为在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1.1 后勤社会化改革滞后
(1)后勤从业者没有足够的危患意识、观念陈旧落后。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勤员工工作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陋习不改,传统观念与看法已成为思维定势,与时俱进十分困难,计划经济体制的用人模式已经扎根[2]。
(2)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匮乏、制度缺失。后勤企业现有的管理干部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缺乏民主的决策机制,即使制定了规章制度,往往也不能严格地贯彻执行;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传统的用人观念等管理模式不断影响现代企业的经营制度的有效执行。
(3)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现有后勤行动目标还听令于学校,服务对象仅仅是校内师生,所以,主体依附性与服务局限性还很大,服务成本不确定,服务观念尚处于计划经济的习惯性中,使得高校后勤有的不敢走出去,有的也不愿引进来,没有形成企业化思维模式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导致后勤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程度低。
(4)没有真正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质量管理体系。
1.2 传统的管理方法与当前后勤改革发展不相适应
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机制越来越引起管理部门的关注,只有改变不适应当前环境的管理模式,建立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后勤管理一直沿袭传统,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管理标准,很容易造成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管理不规范制约改革进程。学院在自主管理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后勤管理的问题,如,后勤服务体制不健全、后勤服务管理机制和监管体系不完善,这一系列问题均制约着后勤服务的发展。后勤的发展战略目标没有长远规划,也无法对资源浪费严重、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职责权限不明确或重复设置、管理层人员过多、人浮于事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3]。
1.3 标准少,覆盖面小
(1)标准较不明确、不具体。目前,经过调查发现,现代后勤管理的标准化工作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标准后勤管理服务规范化程度也不够高,主要表现为:在管理标准化系统方面不完善,同时系统化服务覆盖面较窄,同时管理服务标准不完备,标准化的调节机制不健全。人员配备方面,专业业务人员较短缺,专业技术较差,技术标准不够充分完备。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管理标准仍存在一定滞后性。
(2)制度、规章往往比较笼统,不易操作。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规范化的后勤管理各种法规,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制度、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管理制度、行政管理部门制度与工作流程、业务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管理、后勤常用规章制度等管理体系不齐全,相互链接制度不够完善,管理内容欠缺。
2 建议
高校后勤是指为高等学校为师生员工提供生活保障服务的组织机构,因此,做好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对学院的整体工作带来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后勤服务工作是高等学府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师生日常生活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也是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加强学院后勤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是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是提升后勤服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使学院后勤服务和管理工作更为专业、规范及科学化。
高校后勤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职能是“三育人”,即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其最主要工作就是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师生员工日常工作生活学习。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与教育教学一样,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非常首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效。主要管理建议:一是建立公司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二是完善控股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队伍选拔机制;三是落实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做到稳基业、强物业、控成本,而实现目标的重要举措就是班组建设,通过班组建设,加强员工培训、管理和沟通,补齐高校后勤发展中的短板。对管理部门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二是要敬畏纪律和制度;三是要结合具体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4]。
对后勤服务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服务育人 途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94-02
作为高校工作三大支柱之一的后勤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及其发展。高校后勤的根本宗旨是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其最终目的是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这一服务于教育事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高校后勤工作具有服务和育人的双重功能。
大学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而后勤服务可以说是大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前进行职业精神教育的生活教材。后勤工作人员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素质,体现了后勤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准。因此在无形之中便把后勤工作人员的高尚情操、优良品德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了大学生,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工作水平和工作面貌。下面,笔者就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平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展开几点讨论。
1 树立员工后勤服务工作育人的理念
历史与经验告诉我们,惟有寝食无忧,学生方能安心学习,教师方能顺利传道,学校方能平稳发展。作为后勤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不能因为常常侧身廊角檐下、或埋头灶堂就觉得矮人一等、妄自菲薄,相反应该以饱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在后勤工作人员的培训中,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要以高尚的情操鼓舞人。重视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开展爱党、爱国、爱校、爱岗教育,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观念;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充分认识学校后勤工作的教育属性,始终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牢记服务育人宗旨,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创收与服务、服务与育人的关系,坚持后勤姓“教”的原则,时时刻刻不忘服务育人的宗旨。
2 以语言示范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感化学生
2.1规范礼貌用语、行为举止,确定服务工作育人的舆论导向,为学生树立榜样
高校后勤的服务育人是指后勤管理者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办公、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达到管理和教育学生的目的。由此可见,服务是第一位的,育人则是通过良好的服务来展开。因此,在后勤工作人员开展服务工作时,规范的礼貌用语、恰当的行为举止尤其重要,工作人员用微笑的服务、文明的语言、热情的态度为他们真诚服务,学生们就会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很容易沟通和理解,工作人员的劳动就会得到理解和尊重,学生在被服务的同时也受到良好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
2.2后勤员工应该及时完成本职工作并规范化服务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内涵是要通过科学管理,建章立制来得以保障实现的。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实行规范服务。规范服务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保证,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要使所有工作岗位都按照社会同行业标准作为工作的服务标准来实施。实行分级量化考核,出台日常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实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明奖罚,有效促进日常服务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更加科学,使服务更加规范。并且随着运作的不断深入,定期在师生中组织满意度调查,查找管理漏洞,完善相应的制度,不断优化服务水平。
3 以服务质量提升学生
服务质量是后勤工作的生命线。后勤将结合实际,努力创建具有特色的现代服务模式,实施标准化服务管理。
3.1丰富后勤服务的工作内容
如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在餐厅中设置网络、电视服务,推行文明用餐,突出高校文明、高雅服务的育人氛围;在校园中建设艺术雕塑、人文景观,让大学生能领略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底蕴;在宿舍中将校训、6S管理要求张贴上墙,将校园文化与宿舍管理完美结合,培养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大学生生活品味。
3.2优化后勤服务的工作方式
后勤人员提供的服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改变工作方式,用亲情的服务,贴心的服务,可以使服务和管理工作得到学生的理解,促进管理工作有效的落实,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在实施后勤管理服务的工作中,后勤人员服务态度要做到“四心”,即诚心、热心、耐心、细心。服务行为做到“四勤”,即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工作中,积极倡导“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潜移默化育人。
3.3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建议以及感受
首先,服务要贴心。后勤工作人员要主动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后勤管理有何意见,根据意见及时改进服务方式、方法,以满足学生合理的服务要求。其次,服务要真心。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尽可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最后服务要关心。要从体贴学生冷暖出发提供相应的服务,让学生感到受关怀、爱护,倍感组织大
家庭的温暖。
3.4让师生参与民主管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对后勤服务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服务;监管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5日
一、概述
企业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调整企业后勤服务生产关系,优化企业后勤资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企业后勤生产力的需要。全面推进企业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充分引进竞争机制,对于提升企业机关后勤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提升保障能力,减轻企业负担,支撑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在企业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服务企业资质不全,信誉不高,服务人员素质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服务程序不规范,服务标准不高,监管不严等问题,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加强企业机关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笔者旨在根据企业机关后勤服务的特点和难点,探讨企业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监管的方式和途径,通过创新和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企业机关后勤整体管理水平。
一、建立服务市场准入制度
要实现企业机关后勤社会化,首先要规范后勤服务市场。规范优质的服务市场是做好后勤服务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建立后勤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做到关口前移,从服务企业资质、企业信誉和员工素质等方面入手,通过招投标程序,选好服务企业。
进入机关后勤服务市场的企业,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符合行业标准的资质,确保证照齐全。服务企业必须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较高的服务水平、较强的保障能力和较好的社会信誉,管理规范,诚实守信。服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较强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配合意识。服务人员还应有相应的职业资格、上岗证书,精通相关业务。按照上述要求,通过招投标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地引进社会服务企业。
二、建立健全监管网络
建立健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监管网络,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机关顺畅、高效运转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监管网络,确保职责清晰、监管到位。一般至少应建立三级监管网络:
(一)服务企业内部监管。服务企业是机关后勤服务的具体执行者,因此,首先要做好服务企业内部的管控。服务企业内部要建立完整的监管制度和严密的监管网络,确保通过监控提升服务质量和品质。
(二)企业机关内部监管。这其中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机关后勤管理部门,是代表企业对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管的责任主体。机关后勤管理部门,要制定一套完整、规范、严密的监管制度,建设一支懂专业、会管理、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形成网格化的监管体系,确保管得住、管得好;二是可根据监管需要,由机关后勤管理部门牵头,联合专业部门进行监管。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发挥专业部门专业优势,尤其是涉及安全、消防、节能、设备、用电、维修等方面的监管,一个部门的监管,往往会受到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局限;三是根据服务对象是机关全体员工,可通过征求机关部门和员工的意见建议,建立服务监督平台,公开投诉电话等措施,鼓励和倡导机关全体员工参与监管,扩大监管面。
(三)外部专业部门监管。机关后勤服务,涉及行业和专业领域多,尤其涉及消防、安全、特种设备、食品卫生等监管内容,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等要求,接受相关外部专业监管部门的强制监管,确保监管项目绝对安全可靠。
三、制定服务和监管标准
建立和不断完善后勤企业服务标准,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建立和不断完善监管标准,又是做好监管工作的前提。要制定一套全面、科学、先进、严密的服务和监管标准,并持续更新完善,才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一)制定科学的服务标准。科学的服务标准是树立企业及员工的工作目标、向业主传达服务企业期望、评价服务企业工作价值的依据。在服务标准的制定上,要做到全面、明确、可行、适用、先进。全面,是指服务标准要涵盖服务的全部内容,做到没有遗漏。明确,是服务标准不能似是而非,模糊不清,做到能量化能评价。可行,是指服务标准根据实际,要科学合理,便于执行。适用,就是制定的服务标准要与用户的需求相一致,避免相互脱节。先进,就是服务标准要在相关行业中具有先进性,这也是服务企业应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二)制定严格的监管标准。监管标准,是做好监管工作的重要依据。制定监管标准的目的是提高监管效果,并以此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由于服务标准与监管标准侧重点不同,因此,要考虑根据各自追求的目标来制定标准。在服务监管标准的制定上,要突出满意性、严密性、防范性。满意性,监管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机关员工的满意率,因此,监管标准与服务标准相比,要侧重于对服务效果的检验,要以用户满意不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严肃性,监管的标准要科学严谨,具有说服力,经得起实践检验,并以此来维护监管的权威性。可靠性,标准要考虑安全性、可靠性,能通过监管发现服务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排除各种潜在的隐患。
(三)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建立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是规范服务操作的内在需要,也是强化服务监督的有力支撑。要根据工作流程的三要素,即任务流向、任务交接和推动力量,做好流程规范工作。要根据服务项目的内容、特点,从全过程、全方位的角度完善服务的关键点和各环节的衔接点。这样既明确了职责,规范了运作,又为落实全程跟踪督查提供了依据。
四、规范运作程序
有了完善的监管网络和监管标准,就必须建立科学规范、便于执行的运行机制,来全面推进监管工作。监管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
(一)日常监管。服务企业与机关后勤主管单位根据各自监管的侧重点,分别进行日常检查考核。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每周进行检查,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责令限期整改。
(二)联合监管。每月由机关后勤主管单位组织后勤服务企业,针对日常与每周检查发现的问题,联合进行检查考核,重点督查整改落实情况,推动整改工作。
(三)每季度联合召开联合考评会议。根据日常监管、每周监管和月度联合监管情况,结合机关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以及用户服务满意率调查结果等,客观评价服务企业工作完成情况,分析服务得与失,总结经验教训,协调解决服务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推进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种考核的权重系数和侧重点不同,但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完善的考核体系。
五、严格考核奖惩
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强化服务企业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持续改进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与服务企业签订的服务合同,要有明确奖罚标准和奖罚措施,严格按检查考核结果进行奖罚,促进服务企业的优胜劣汰。
对后勤服务的建议范文4
一、目前后勤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关区队办公硬件设施配备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近两年机关人员增加较快,计算机、打印机、值班室、办公桌椅等固定资产配备有限,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矿井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对信息处理设备要求越来越高,有一半以上计算机配置普遍较低,不能满足使用。一部分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不善,造成资源浪费。
2、管理费用逐年上升,办公材料消耗巨大。首先,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近年来新事物、新工作紧锣密鼓,大型材料、有增无减,新形势对文件材料印刷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无纸化办公推行不够彻底,信息化建设与实际应用存在较为严重的“两张皮”现象。再次,员工在办公材料使用中的节约意识薄弱,办公室推行“双面打印”、“节约耗材”等行动力量有限,收效甚微。第四,控制办公用品的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控制和考核手段。
3、业务接待工作规格不高,缺乏创新。主要表现是《业务接待制度》中未能对接待规格、接待程序、招待项目、参观路线、解说陪同等进行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单靠经验进行管理和操作。
4、生活后勤服务工作管理不严不细,责任制落实不力,呈现整体下滑局面。在食堂管理上,主要是核算帐务不规范,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跟不上形势要求。在职工浴池管理上,主要是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参差不齐,未能实行一贯制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对基础设施维修保养投入不足。在水电暖供应上,主要是职工技术素质、工作效率、文明细致作业方面比较欠缺,原因是未建立后勤服务工种的技术培训和业务考核机制。
5、小车队激励机制不健全,职工通勤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主要是驾驶员薪酬制度不尽合理,“日工资”制度长期未能实行,对调动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由此导致大轿车司机工作任务不均衡,出车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受到影响。
二、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1、适当关注办公硬件设施的配置更新。建议矿上挤出一定资金给基层区队配备打印机,更新计算机,或提高计算机性能,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适应网上办公的起码要求。
2、健全办公用品消耗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办公费用包干制度(或试行代金券制度),制定办公品和低制耐用品消耗计划,按季度考核,实行节奖超罚,以有效控制办公材料消耗,促使各单位自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3、修订《业务接待制度》,对接待程序、接待规格、招待项目、参观路线、解说陪同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规范,由矿党政共同签署,全面执行。
4、加强食堂管理。对食堂工作人员尤其是服务员开展必要的业务培训,规范礼仪标准,提高业务能力。积极接受经营部、财务部的业务指导,尽快改正食堂核算帐务不规范的问题,堵塞漏洞。
对后勤服务的建议范文5
一、取得的成绩
一是抓好综合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做好后勤保障。后勤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后勤服务是学校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后勤工作点多、面大,事事都关系到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在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学院食堂的卫生、安全等问题,为全院师生的健康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同时,还组织后勤的工作人员利用空余时间在校内植树,为学校的美化打下了基础。
二是规范操作,优化管理。在进行物资采购时,严格按照学院的采购制度执行,并实行了公开化。还坚持每周对食堂卫生进行一次大整治,认真做好督促每天的打扫、保洁、消毒杀菌工作,强化了食堂工作人员着装佩证和规范操作,保证了食堂食品卫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经营者只为了赚钱牟利,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缺乏先进的观念,管理跟不上,服务意识淡薄。这样就失去了后勤改革服务社会化的意义,从学院讲,也仅仅是片面地节省了部分开支,但并没有从实质上为学院减轻了负担。相反,给后勤、学院管理方面又带来了新的难度,甚至激化了新的矛盾出现。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加强后勤服务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每周一的后勤专题会议,及时安排学习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规范要求。提升他们的思想意识、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并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增强服务意识,创新管理观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提前及时收集各类信息,努力开创新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规模,做好挖潜增效工作。不断加强后勤队伍的素质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不断的强化服务意识,多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为他人着想,把师生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把后勤工作干好,做到位,从而树立态度热情、办事高效后勤服务新形象。
对后勤服务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高校后勤;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引言
由于我国高校后勤管理起步比较晚,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但是却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后勤得不到保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出台了很多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政策和制度。近几年来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给高校后勤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应该是实施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2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面临的挑战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重要成就,比如:把高校后勤管理从高校中分离出来,对后勤部门私立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校的压力,改变了原来的思想观念。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学校后勤部门相当于事业单位一样,很多人愿意在高校后勤部门工作一辈子。但是随着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高校后勤部门面临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对后勤部门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虽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后勤管理的水平和服务水平。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后勤依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2.1服务意识较薄弱,服务质量偏低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不但深入,高校后勤部门从原来的高校中脱离出来,形成了社会化的管理机制,但是我国后勤管理体制起步比较晚,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导致后勤部门引进人才比较困难,很多高素质人才对后勤部门在认识上有偏见,不愿意从事后勤管理工作,导致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还是以前的管理人员,他们在管理过程中依然采用以前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标准,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跟不上时展的潮流,导致高校后勤发展和高校发展存在很大差异,严重影响和制约高校建设和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比较落后,是导致高校后勤服务的满意度严重不足[1]。
2.2员工素质较低,缺乏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后勤服务人员,大多数都来自原来学校后勤管理。他们几乎都没有高学历,也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而且转变思想比较困难,更加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和服务知识,加上人们对后勤部门管理存在偏见,认为后勤部门就是给学生、老师做饭的,而且薪资待遇也不是很高,导致很多高素质的人才不愿加入到后勤管理的工作中。长此以往下去,后勤人员的管理陷入了缺乏双向流动机制的恶性循环中,大大降低了后勤管理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同时也制约着高校设备管理、校园绿化、卫生整改等服务水平的提高。高校后勤人员素质较低使得在开辟新项目时,没有专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提高高校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目前高校后勤部门首要的任务之一,也是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走可持续发展到面临的主要问题。
2.3管理不够规范,总体工作效能较低
根据在高校后勤部门多年的工作经验,目前很多高校后勤部门的管理水平还能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但和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更加谈不上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高校后勤管理不够规范,导致很多后勤工作的效率比较低,根本适应不了当前的教育形势。比如:高校后勤服务对象是学校以及在校的师生,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使得后勤服务的经营利润非常少,所以提高后勤服务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来提高后勤服务的经济效益就显得非常重要,高校后勤部门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方式,就不能处理好后勤服务和学校服务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服务关系,导致后勤服务在收费成本上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后勤服务的发展和运营。除此之外,高校后勤服务在流程上缺乏操作的灵活性,导致后勤管理工作效率普遍很低。这些原因都是导致高校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对后勤服务印象不好的主要原因。高校后勤服务沟通和宣传不到位也是导致后勤部门被不理解的主要原因[2]。
2.4制度不够健全,监督评价不够到位
制度是高校后勤部门运行的灵魂,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很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就得不到良好的落实。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后勤服务从学校中剥离出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企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营体制,很多制度还不够健全,根本不能通过现代化制度和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比如:高校后勤服务部门还没有形成人事制度和激励制度。过度地强调工作内容,导致高校后勤部门以及后勤人员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形成统一的导向机制,导致后勤服务部门在工作中往往忽视了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实际的工作成效和经济利益严重脱节。虽然有的后勤服务部门实行了企业化管理,但是没有业务流程,工作分配上仍然采用原来的管理模式,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制度和方式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后勤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机构和有效的评价机制,学校对后勤服务实体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督、管理不力情况,没有形成健全的监管和管理制度,资源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后勤服务与学校和师生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3]。
3对高校后勤进行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保证后勤服务工作能高效优质进行,就必须要通过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来实现,本人结合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献的参考,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3.1加强后勤管理团队的团队素质,使高校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
高校后勤管理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章制度,如果一直延续着以前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进行及时的创新和完善,不但会影响后勤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会降低后勤部门在高校中的地位。所以,要加强后勤管理团队的团队素质,使高校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4,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后勤部门管理部门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根据后勤部门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培训体系,对刚入职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他们对后勤部门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都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并且定期对培训的知识进行考核,对考核没有通过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资金上的奖励,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对后勤管理工作知识。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比如引进平衡计分卡法,将后勤部门的工作和和战略分解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平衡计分卡法具有目标明确,个人、部门和组织目标相联系,具有长远的战略导向性、简单明了,少而精,易于控制和管理。考核制度的成本较低,容易操作、减少考核误差,考核结果相对有效的优点能很好地适应到后勤管理绩效考核中,不但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后,对于后勤管理,在进行招聘的时候,要考虑到职业的特殊性质。比如学校的空调维修人员、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人员,在招聘时都要要求持证上岗,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以提升其专业素质。
3.2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使高校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
建立健全后勤部门制度能保证学校各项顺利进行,所以高校后勤要做好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除此之外,要完善后勤部门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比如: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每个月都选择出工作态度和业绩良好人员评选为劳动模范进行口头表扬和资金上的奖励,对一些不遵守规章制度和的员工进行一定的惩罚,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增强责任心;另一方面,除了建立健全管理部门工作的相关制度与规范之外,对于一些突况,后勤部门也要考虑到并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并对工作做好后期的监督工作[5]。
3.3从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方面入手,使高校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
从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的角度,提高高校后勤工作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遵循当前的市场规则,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同时要改变原来的发展理念,使得后勤部门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后勤部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其次,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使后勤管理更加专业化,使其更具独立性,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最后,学校也可以将后勤工作进行外包或者与一些企业进行合作,使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与精细化[6]。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后勤部门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后勤进行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高校后勤进行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如加强后勤管理团队的团队素质、建立健全后勤管理部门工作的相关制度与规范、从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方面入手。希望对高校后勤进行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城武.论高校后勤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J].学周刊,2016(13):216-217.
[2]王伟,费占中,王昌龙,刘宝莹.精细化管理理论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借鉴与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3(1):22-24.
[3]吴振麟.高校后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9):169,171.
[4]陈祥南,何碰成.高校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探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3):97-101.
[5]郭春雷.高校后勤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1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