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诗教学的重难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诗教学的重难点范文1
关键词:微课;古诗词;融合
古诗词教学面临困境,一方面是由于古诗词年代比较久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距离,部分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由于古诗词自身的特点,“言简义丰”,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上课方式引导学生体味简洁的文字背后的深意,领会其深远的意境。因而,改变传统古诗词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探索新的古诗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积极性,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在这一背景下,加大对微课与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课概述
微课与通常的上课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以视屏的形式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将重点的教学内容以精简的方式呈现出来,一般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大约是十几分钟。只以某一个知识点为讲解中心,所以教学目标极为明确,借助数字化视频的方式将所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采用这一教学途径,学生可以不受r间地点的限制,对于知识视频反复地观看。微课的核心虽然是教学视频,但同时还包括相关的练习、测试。微课的最大教学优点就是进一步将教学课件的继承与发扬,把整体的课堂知识分割碎片化,一个微课内容对应一个教学重点,最大限度的实现知识的有的方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二、在古诗教学中引入微课的优势
1.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教学载体,这就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实现不同层次之间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随时随地展开学习。同时,视频内容可以反复观看,有助于学生重点吸收教学重点知识,暂停操作给学生记录或是思考留下时间,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2.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古诗词虽然精简短小,语言凝练,但是给人留下的语境、意境却是丰富而耐人寻味的,如大漠、边城、塞下、月亮等这些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针对这些特点教学视屏中可以借助各种相关图片、视频音乐等网络资源,多维度多方式多体验的刺激学生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活动体验,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挖掘诗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古诗要表达的真实感情,从而起到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的作用。
3.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博大的中华古诗词中包含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老师需要借助自己的微课带给学生更多心灵的体验与冲击,增强一种“代入感”,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例如在学习王维的名篇古诗《使至塞上》时,其中的经典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对于这句诗表面意思容易理解,但是想要切实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感受,借助微课是频播放实际画面,在配上比较合适的音乐,大漠上孤单的景物,“直”所表达的劲拔坚毅之美,“圆”温暖而又苍茫,把诗人所蕴含的孤寂之清,巧妙的融化到了广阔的自然环境中。有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诗句中深层意思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自然之美。
三、将微课融入古诗词教学,促使现代与传统相融
在利用微课展开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具体诗句的分析理解,整个诗篇内容的欣赏与体验,以及古诗词的朗读与背诵。微课可以针对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展开视频制作,将微课融入古诗词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建立班级统一微课直播平台。教师将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发放到班级群内,方便学生的下载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网络上相关的优秀视频上传到群当中,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这种先进高效的教学手段,方便学生借助智能手机或是电脑结合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反复观看、研究。详细地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整首诗的写作背景,对诗篇的大概意思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可以对其中自己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标注,以留在实际课堂进行解决。
2.体现古诗词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对古诗词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解读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到对学情的合理把控,对诗词内容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在备课过程中,通过大量资料的查阅,对诗词内容有清楚的自我认识;最后,微课视频录制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学生年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更符合他们年龄层接受的语言进行知识讲解、表达,将一些比较晦涩难以理解的内容通俗化。视频制作的时间不宜过长十几分钟即可,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3.制作有助于巩固知识的视频。古诗词的学习效果如何,还需要进行相关知识的练习检测,才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还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展开对录制一些相关知识的联系检测内容,进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如古诗词的填空,读诗词的联想记忆背诵,以及古诗词的鉴赏赏析。还可以针对那些古诗词的名句,以及重点诗人制作单独的视频录制赏析,采用“专题式”的微课制作,实现学生有系统、有重点地复习,并将古诗词阅读由课内引导有效地延伸到课外的自主阅读,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实践证明,微课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借助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由枯燥、单点、晦涩难懂变得简单、丰富、愉悦,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与经典传统的古诗词教学融合,能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大范围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秀萍. 微课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的小策略[J].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7(1):42-42.
[2]吕丽红. 微课在诗词教学中的有效尝试[J]. 教育科学:引文版, 2017(1):00103-00103.
古诗教学的重难点范文2
【关键词】利用 网络资源 解决语文 重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38-02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走向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丰富的网络资源给社会的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不例外。就网络教学资源而言,大体上可分为文字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和图像资源几类。它们有的是单独存在的,有的是几种资源共同存在一起的,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多媒体资源。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解决教材重难点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网上的文字资源,拓宽知识,解决重难点。
在古诗教学中,学生要理解古诗的内容,知晓时代背景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我们在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时都是依赖于教参书。可教参书上只对相关知识作了简单的介绍,不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事先从网上下载一些和诗有关的背景知识,有条件还可让学生自己去下载。学生掌握了这些背景知识,理解诗的内容就容易多了,这就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二、充分利用网上的音频资源,激发兴趣,解决重难点。
播放配乐的朗读录音可以加强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诱发学生朗读文字教材的趣味,还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解决重难点。如教学《月光曲》一文,我先在网上下载了《月光曲》和部分配乐朗读。上课一开始,教室里就传来优美的钢琴曲――《月光曲》,随着乐曲的波澜起伏,我随机讲述:这个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贝多芬来到一个小镇上演出。一天夜晚他正在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于是贝多芬便怀着好奇的心来到一所茅屋前,听到了穷兄妹俩的对话,被他们所说的话深深地感动了。于是贝多芬就走进去为穷兄妹俩弹奏钢琴曲。这时,贝多芬发现这位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多么难得啊!贝多芬无比激动,灵感顿生,开始即兴创作,《月光曲》便诞生了。在美妙的音乐中,学生被教师讲述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学习兴趣。就在学生强烈地想知道《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时候,我趁势向学生提出问题,也就是本课的重难点:《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月光曲》的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一次听配乐的朗读录音(从“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然后全体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段,再个人朗读,最后议论,同学们很快就把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掌握了,而且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同学们学得轻松、愉快,达到了乐学的目的。
三、运用网上视频资源,激感,解决重难点。
电视录像不仅声画并茂,视听结合,而且图像活动变化,能展开情节,容易引学生入情入景,更易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为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描写大榕树的静态和鸟儿的动态。我在某市级电教馆网站找到了《鸟的天堂》的视频录像,通过适当剪辑,课堂上再现了作者巴金笔下的“水乡景色”、“大榕树”和“鸟群”等宜人景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很快就被那“美丽的大榕树静卧在水面上的静景”和“百鸟欢腾”的动景所深深吸引了。此时此际,我即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榕树的“大”和怎样描写榕树“茂盛”的,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描写大榕树静态的句子。由于学生已被那美丽的大榕树所陶醉了,所以很快就体会出作者对这充满蓬勃生机美丽的大榕树的喜爱和赞美的感情。同样,学生看了“百鸟欢腾”的录像场面,兴致很高,很快就把描写鸟儿的动态的句子找出来了,还由衷地赞叹到:这棵大榕树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教学的重难点很快就解决了,而且学生视野也开阔了,情感也丰富了。
四、运用网上的图片资源,情景再现,解决教学重难点。
山村里的孩子见识相对较少,往往对课文中所提到的事物比较陌生,教师提到的东西在学生头脑里不能形成印象,教学挂图少之又少,怎么办呢?网上的图片可以帮我们的大忙,它不仅让学生图文并茂的理解文字,还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于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自然就没问题了。
目前,农村中小学开通了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了“班班通”,这给教师们上网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充分利用远教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已成为现实。教师们可借助中央及地方各级电教馆网站或其它专业课件网站,下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这对于解决语文教材的重难点提供了便利。
总之,现代网络资源的利用,给课堂教学开辟了一片崭新天地。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网络资源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互为一体,相得益彰,给语文教学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这对于解决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构建“卓越课堂”如虎添翼。
参考文献: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改善”.张家全.《教育研究》,2001年10月
古诗教学的重难点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多媒体;有效性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增强教学的艺术性,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使小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为实现高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简单分析一下。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创设有效并且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比较强的阶段,对于生动形象的图案以及视频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因此,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生认字“羊、鸟、兔”时,我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这三种动物的图片,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对这几种动物有了很深的印象。在学习“羊”时,我先播放羊在草地上吃草的情景,并告诉学生这是羊,叫声是“咩咩咩”(让羊开始叫),并在屏幕上显示“羊”字,先整体显示字,再一笔一画地展示怎么写,学生就会对这个字印象深刻。并用同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另外的两个字。形声俱备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提高小学生的艺术情感。
古诗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理解能力有限,很难真正地明白古诗中所描述的情境,难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情感。而运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教师可以将古诗中的情景用视频以及动画展示出来,既让学生体会到美感,又有助于学生明白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古诗《村居》时,学生在熟悉这首古诗后,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这样的一幅景象:在早春的山村,小草都开始发芽,花儿开始吐出了花苞,河畔的杨柳都长出了绿油油的新芽,鸟儿在枝头歌唱,清风吹来,放了学的学生都开开心心地放起了风筝,学生的欢声笑语萦绕在耳边,久久不散。这样欢快而愉悦的情境使得学生心中对春天更加充满了向往,对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理解得更加透彻,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高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很多人都认为语文好学,只要会读书认字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语文中也有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对于这些教学内容,即使教师十分认真地讲解,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而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文中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有趣,既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还有效地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进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称象》这篇课文时,虽然学生都熟读了课文,但是他们还是难以理解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这时,我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功能,在一张幻灯片的上边展示大象在大船上时的图片,并在船上标记此时的水面位置,然后在这张图片的下方展示装石头的图片,并且水面的位置与之前大象在船上的水面位置相同。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思考根据这两张图片,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经过自己的分析,知道了大象与石头的重量相等。因此,只要测出石头的重量,那么自然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分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四、总结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增强教学的艺术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多媒体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8).
古诗教学的重难点范文4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堂提问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81-0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师生的相互交流是完全依仗课堂提问进行展开的,所以课堂问题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如何设计问题呢
一、以问激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学任务的落实不应只是针对班级的中上等生,而是要面向班级的全体。由于学生有参差不齐的各种差异,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应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尽量适当设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喜欢学习,能自觉主动地学习,
二、以问启思,突破教材重难点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探索的动力。每一节课都有它的重点与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衡量课堂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怎么样围绕重点难点设置问题成为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首先要求教师充分专研教材,设置由浅入深的,便于学生理解接受的问题,为下一步突破难点做好铺垫;其次是设置有悬念的问题,这样能使学生立即产生急切阅读课文的欲望,从而主动去合作学习;再次要把握提问的时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难点,攻破重点。
三、以问强记,积累优美词句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经典国学和古诗词,它们内容精粹,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积累优美古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古人说,背得现句子,便是好文章,就是强调对古诗文的背诵,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
四、以问练语,提高口语表达力
古诗教学的重难点范文5
关键词: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94-01
目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逐渐被认可和广泛应用。但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下面,针对这些方面,论述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应采用的可行策略和具体措施。
一、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形式。在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不能从学生和内容的需要出发,而是盲目地抛出一个问题就让小组合作。比如在“同课异构”的公开课中,教学《探母》时,在导读的导入时,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先呈现将军的照片,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识这位威风凛凛的将军吗”,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其实,这个问题的讨论和合作是多余的,讨论这个问题与开展合作的意义不大。
(2)合作学习忽视差异性。语文教师往往注重合作的开展,没有注意到实效。突出表现为没有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具体的学情分析,随意分组,缺少合理的分工。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随意的一个问题,学生就叽叽喳喳一阵。并且所提出的问题,缺少对学生的差异性分析,缺少层次性。
(3)忽视合作能力的培养。现在学生人数多,一个班级的人数60人以上司空见惯,有的多达七十多人。人数众多,年龄又小,合作学习活动开展起来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有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
在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有时存在重形式、轻效果、忽视差异性、没有明确的任务、能力培养目标得不到落实等问题,核心问题在于合作的时机不恰当。那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合作学习,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新旧知识衔接时,开展合作学习。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促进知识学习的正迁移。所谓正迁移,是指“有意义的迁移”“助长性迁移”。反之,负迁移,就是对学习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力很小的迁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较好地引申发展,但也有部分学生做不到,对问题和新学的内容感到陌生,有时力不从心。此时,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部分学困生在优秀生的帮助下,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跨越。比如阅读教学,第二课时以阅读为主,如果第一课时的生字词没有掌握,初读没有很好的感知,那么,深化阅读、拓展阅读就会有难度。此时,通过合作互查,可以实现彼此提高的目的,为进一步进行阅读做好铺垫。
(2)重点、难点处合作。教学《探母》时,字词解决之后,阅读文章是重点,对文章的理解和拓展训练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在这些重点和难点之处,设计问题、安排活动、开展合作。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和任务:1)将军的母亲生病了,将军着急吗?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不仅是个大将军,还是个大孝子,对母亲特别孝顺,你能从课文的哪些方面看出孝敬母亲?3)细读课文,关注和母亲的对话,你能不能说说母亲的感受?这些问题的设计,针对重、难点,通过合作使学生之间畅所欲言,互相取长补短。必要时,老师及时给以点拨和提示,使学生茅塞顿开。
三、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形式
(1)识字合作。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识字教学,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都有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在课堂上先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相互交流课前预习的心得体会,给他们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机会。学习生字时,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比如组词,你一个,他一个,看看哪个小组组得词多。让学生自己根据生字特点,运用拆字、合字、意义转换等方法,编写猜字的游戏,一个组编写谜面,另一个小组找出谜底。比如,“兴”字去掉“八”,钻进“广”字里;“二儿合成元”。
(2)朗读合作。朗读合作,让同学互读互助,教师再做出恰当的评价。如学习《狐假虎威》时,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老虎和狐狸,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比如老虎说:我是林中大王,瞧,我头顶上有个“王”字。对于课文的朗读,也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老虎和狐狸,演出课文主要内容。这样,在训练口语的同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古诗合作。古诗词教学,是语文的重要部分。虽然每册教材中只有两首古诗词,但与之配套的课外阅读,比较注重古诗词的积累。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璀璨明珠,教师应激发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到两首古诗。每天的早读课上,同学之间相互检查,相互促进,并定期举办小组赛,定期评比。
四、结束语
总之,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形成、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尤为重要,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探讨,让合作学习在关键处定位,真正发挥实效,助力语文教学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叶廷.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05).
古诗教学的重难点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精神营养;审美意识
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对小学生古诗词阅读材料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策略:
一、诵读,把握诗歌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以便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中,很多都是千古绝唱,在这些诗句中,诗人讲究一个“炼”字,往往用词精妙。如果教学时能认真揣摩、品味,并引导学生加以赏析,就能使学生体味语言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由于当今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古代语言接触得不多,他们对其中的一些词语觉得难以理解,对全诗内涵的把握不够。教师要善于捕捉关键字词,因为这些字词往往能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表现全诗的景物、情感或意境有着独特的作用。
刘禹锡的《望洞庭》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意味隽永。对诗的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中“和”的理解是个难点,怎么理解呢?在教学时,还得借助插图。图上画着月亮升起,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澈空明的,与天上的月亮正好相互辉映,远远望去,水色、月光融为一体,显得多么和谐。理解这个词后,再去读后面的诗句,就相对浅显易懂了。
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
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作品。探究古诗创作的本原,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感悟其诗情画意。如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诗句,学生经过看录像和反复吟读诗句,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一种幻觉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佳句。我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如教《游子吟》这首诗,有的学生想象的意境是儿子睡在床上,母亲在床边灯光下给儿子缝衣服;有的想象的意境是儿子在灯下看书,母亲在灯光前缝衣服;还有的人想象到意境则是儿子到临行时穿着衣服,母手拿针线在儿子身上缝补。如果每课都用出示画面的方式进行教学,那就肯定会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就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需依照创设情景与自主感悟相结合的原则,两个方面各取所长,以补其短,以此取得古诗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淡化诗意,渲染意境,体会诗情画意
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然而,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要让学生领略到诗歌中那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
如教学《登鹳雀楼》,出示画面,有太阳、群山、黄河、鹳雀楼等,师问:“同学们看,这就是诗人王之涣在一个傍晚登上鹳雀楼所见的情景。大家看都有什么景物呢?”同学们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诗人王之涣,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描述它呢?”老师引导学生去描述当时的情境:登上鹳雀楼向远处望去,只见一轮落日正在渐渐地向绵延的群山中缓缓下沉,慢慢地消失了,只看见黄河的水,汹涌澎湃,滚滚向前,朝着大海的方向奔流而去。多么壮美的景象啊!我好像听到了黄河水奔腾咆哮的声音,同学们听到了没有?”(这样做,情景更加逼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看到这里,我们还能看到什么?”“什么也看不到了。”“想不想看得更远一点呢?”“想!”“那怎么办?”“再登上一层楼。”“对!”“再往高处走,我们登高后看到的景色会是怎么样呢?”“更美。”“是啊,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h。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因为它不仅仅是指看景,同学们想想,还指什么?”这样的讲解,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诗意,掌握了诗词中应该掌握的字、词、句,而且,还使学生感受了诗词的意境美,另外,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创设情景,轻松入诗境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很快进入诗境。又如我教《鹅》这首诗,它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等。上课初始放映多媒体课件,画面上:池水清清,杨柳依依,几只毛色雪白、红掌、长颈的大白鹅欢快的游来游去,不时对天“嘎嘎”欢叫,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才有利于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品味生活情趣。
参考文献:
[1]吴月圆.“唐宋词”教学的“已然”“实然”与“应然”――例谈“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唐宋词”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2)
[2]徐毅.小学古诗词“五步教学法”探究[J].学周刊.2016(08)
[3]常兰香.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05)
[4]余映潮.余映潮教语文(小学卷)[J].语文建设.2016(04)
[5]李彩香,孙珍卿.走进“生活”――《清平乐・村居》课例分析[J].语文知识.2016(04)
[6]孙娟.浅谈国学特色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原则[J].语文知识.2016(04)
[7]朱国忠.中国语文教育,不能“去中国化”――从“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说起[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