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范文1
【关键词】校园文化;音乐欣赏
李岚清曾说过:“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希望大家都成音乐的爱好者。”[1]近几年,音乐欣赏已在全国高校大学生中悄然兴起,很多高校都已开设音乐欣赏课程,但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音乐欣赏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艺术教育,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主题。音乐欣赏课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它以音响、聆听、体验、审美为教学手段,融文学、艺术、历史、自然、心理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让欣赏者从中获得美育的艺术教育形式。这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思想行为、美好的道德情操及塑造健全的人格等都具有积极、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3]。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高校音乐欣赏的目的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的能力,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和谐与健康的发展。
高雅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教育、鼓舞青年一代,通过音乐欣赏树立崇高理想,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大学阶段是青年基本确立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音乐这种青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广大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欣赏人类音乐艺术精品的同时,得到高尚思想品格的熏陶,从而奠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
二、音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现象。其中精神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而音乐欣赏又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音乐是活生生的艺术,美好的音乐可以净化人得灵魂,表达思想,是深层次精神世界的产物。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欣赏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引领着当代大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对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可谓功不可没。但音乐欣赏在高校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实现音乐欣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途径:
1、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高校文娱活动是大学生才艺展现的舞台,许多大学生在这里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从而树立了自信,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实现了自我。受耳濡目染的影响,学生们跃跃欲试,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等方面更加积极主动,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形成,为校风建设奠定了基础。而音乐在其中发挥了最为主要的作用,音乐是文娱的基本构成元素,正是有了音乐,才有了大学生情感的表达,精神的升华。
2、舒缓积极的校园铃声。校园铃声作为上课、下课的信号,常常单一而且刺耳,往往会破坏学生渐入佳境的学习状态。如果校园铃声不再以刺耳的噪音作为提醒的方式,代之以优美的音乐声,对舒缓学生情绪、稳定上下课秩序有巨大的帮助作用。比如上课的信号音乐采用较舒缓一些的,下课的信号音乐采用较快速些的,用音乐取代噪音,让优美的声音传入学生的耳朵,可以减少学生烦躁情绪的发生,有利于校园秩序管理。
3、优美动人的课外音乐。课外生活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营造校园文化的主要渠道,如果利用课外的校园广播在不同时段输送优美的音乐,无论是对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还是对学生紧张精神的舒缓,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例如,早餐时,播放我国民间轻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让学生有个好胃口。上午第一节课前和下午第一节课前播放一些轻松活泼的歌曲,疏缓学生紧张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中午下课和下午下课期间播放一些优美宁静的歌曲,让学生的心灵从紧张烦躁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获得平静。
4、积极庄严的校歌。校歌是学校校风的表现形式,而校园文化建设重在校风建设。校歌的内容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学生潜移默化形成的整体的道德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好的校歌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校歌的传唱催人奋进,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总之,校园音乐能让学生沐浴在美育的校园文化里,自然中增进学生对校园的感情。让学生在音乐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在音乐中汲取人类大爱的情操,关注苦难,心生同情,与人友善,保护环境及与自然和睦共处等高尚的情怀。
音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音乐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推行素质教育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音乐欣赏是其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岚清.音乐笔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周成祥.高度重视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D],2008.3
[3]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大学音乐欣赏教学新思考[C],2009,1
[4]胡树祥.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5]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复旦大学的改革与探索[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范文2
【关键词】高校;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10-02
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已经使社会步入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在这个多元文化时代中,值得关注的是,在个体的自由与选择得到了充分尊重的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也渐趋多元化、离散化和冲突化。不同的个体或小群体按照自己认定的价值标准来指引、评价其行为,因而形成了个人价值观的多元化。个人价值观的多元化在当今的中国意味着一元化价值体系意义的消退,社会整合度的下降,人们行为方式的冲突等等。
在当今一个思想开放、观念碰撞的时代,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亦呈多元化发展态势,高校有责任引导大学生们形成合乎时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文化和信息的多元化使得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挑战,从而影响了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
为了了解高校学生的价值观现状,课题组在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林学院、浙江树人大学等大学发出1000份大学生价值观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及调查结果如下:
(一)你觉得目前您是哪一类大学生
选择有理想,有抱负,积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的学生占29%;选择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的学生占62%;选择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不为将来担忧的学生占6%;选择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的学生占3%。
(二)您认为人的尊严和金钱的关系
选择人的尊严重要的学生占10 4%;选金钱重要的学生占4%;选择两者都重要,但绝不以人的尊严去换金钱的学生占83 3%;选两者都重要,但为了金钱可以失去尊严的学生占1%;选择两者都不重要的学生占1.3%。
(三)你所向往的生活是
A.物质极大丰富,可以无尽享乐的生活 B.平静稳定的生活 C.在一定经济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追求个性张扬和风格独立的生活 D.把精神生活放在首位
选择物质极大丰富,可以无尽享乐的生活的学生占5 2%;选平静稳定的生活的学生占27.3%;选在一定经济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追求个性张扬和风格独立的生活的学生占63.3%;选择把精神生活放在首位的学生占4.2%。
(四)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您最希望通过哪种途径获得成功
选择参加选秀节目,一夜成名的学生占2 2%;选择读完大学,然后凭自己能力找一份工作的学生占66.2%;选择艰苦创业,白手起家的学生占15 4%;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走向仕途的学生占8 5%;选择靠父母亲友的帮忙,找一份舒心的工作的学生占2 3%:选其他的学生占5.4%。
(五)在社会中,你做出重大选择的时候,你首先考虑下面的那个因素
选择个人需要的学生占31%;选择家庭因素的学生占61%;选社会、国家的需要的占8%。
(六)你个人认为自己对于国计民生的关心程度
选择比较关心的学生占22%;选择一般的学生占68%;选择不关心的学生占8.7%;选择完全不关心的学生占1.3%。
(七)你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
选择对社会的贡献的学生占47 1%;选自身财富的积累的学生占13 1%;选择社会地位的占8 2%;选择说不清的学生占31.6%。
(八)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趋向于
选择功利化的学生占28.3;选择实用化的学生占11.1%;选择前两者兼有的学生占55 3%;选择崇美尚真的学生占5.3%。
二、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调查数据可得出以下的结论,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第一,大学生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自我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们不再认同社会义务本位的价值观念,开始全面审视并高度重视其自我价值,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在价值评价标准的选择上,也融合了更多的个性特征,更多地从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价值评价。第二,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较浓重的功利色彩。许多大学生容易受到现实物质利益的诱惑,从而在价值目标选择、价值评价标准、价值实现方式上出现短视倾向。第三,大学生价值选择矛盾化。大学生在主流价值形态引指不到位的情况下,往往容易产生其观念意识与实际行为、理想确立与自我实现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第四,大学生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形成冲突。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远大的理想追求与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信仰、更无精神追求,其自我认同的价值标准急功近利。
那么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从问卷调查第9题中可以看出:
(九)以下哪些因素对您价值观有影响?(多选,并请排序,由大到小)
A家庭教育 B. 自己经历 C.学校教育
D身边朋友 E.网络媒体 F.社会上的各种不公平现象
选A家庭教育为第一因素的占63 3%;选B自己经历为第一因素的占30 3%;选C学校教育为第一因素的占6 2%;选D身边朋友为第一因素的占2.6%;选E.网络媒体为第一因素的占0 7%;选F社会上的各种不公平现象为第一因素的占8.7%。
选A家庭教育为第二因素的占21 2%;选B自己经历为第二因素的占46 9%;选C学校教育为第二因素的占19 7%;D身边朋友为第二因素的占10.9%;E网络媒体为第二因素的占3%;F社会上的各种不公平现象为第二因素的占5.4%。
选A家庭教育为第三因素的占10.9;B自己经历为第三因素的占17.3%;C学校教育为第三因素的占33.2%;D身边朋友为第三因素的占25.6%;E网络媒体为第三因素的占4 4%;F社会上的各种不公平现象为第三因素的占12%。
由此可见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主要是家庭教育、自己经历、学校教育、社会上的各种不公平现象等。
三、提高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
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关于是非善恶评价的道德规范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念,是人们利益关系调节和社会存在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从调查结果可看出:大学生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自我价值,他们漠视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缺乏远大的理想追求与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信仰、更无精神追求,其自我认同的价值标准急功近利。所以针对国际化背景下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现状,我们的教育要强调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告诉学生各种各样迥异的甚至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
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价值观教育,上个世纪60-70年代,美国价值澄清学派以价值相对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所有的价值观都是平等的,道德教育不是教授某种“正确”的价值观,而是帮助学生选择能指导其行为的价值观。受这种思潮的影响,社会中出现了道德价值的混乱。随后在80年代以后,美国开始出现品格教育学派。该学派对价值澄清学派否定存在公认的普遍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持反对态度,并指出,人类社会存着一些普遍受认同的价值观,如:公平、正义、减信、尊重等,这些可以作为多元社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而这些正是品格教育的基础。此后,这种品格教育成为了美国德育教育的主流。而西方国家大都经历了这种从价值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主义的道德教育历程。
(二)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哪些因素对您价值观有影响的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家庭教育为第一因素的占63.3%。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的价值观发展虽然是学校、家庭、社区、大众传播媒体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家庭作为子女最早接触的群体,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其教育影响的深刻性,是其他各种因素无可比拟的。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是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是使国民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较高科技素养的保证。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在价值观形成与发展方面尤为突出。家庭价值观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金钱观、道德观、职业观、婚姻家庭观等。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三大支撑,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弱小的、缺乏科学指导的,这与它在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重大影响不想符合。
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份资料表明,我国有接近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只有不过1/4的家庭教育比较科学。所以国家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父母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三)注重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研究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是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依然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不少大学生的价值观功利色彩浓重,更加注重自我价值,价值选择与主流价值观发生冲突的今天,思政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系统地传授、宣传国家所倡导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的。系统地向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的意识形态占领思想阵地,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灌输方法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核心价值观,不可能自发地养成,必须要通过系统地教育学习才能正确把握。因而,高校应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
其次,以课程教学为载体,通过专业课程教育将主流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去,利用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来渗透主流价值观教育、注重各学科教学对德育的载道作用。如美国高校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并不局限于某一专门的课程群中,而是通过课程设计将主流价值观整合、充实到所有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中,其核心课程、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实验课程等均能体现和贯穿价值观教育,并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特色侧重点有所不同:文学较多地探讨道德冲突;实验学科更多强调的是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对管理学科则突出社会公正和公平的教育;法学设置了法律伦理学,加强法律道德的灌输;对商学院的学生则是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教育。
最后,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部分,让她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这是最有效的隐性教育方式。校园文化是大学在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文化成果的积淀,是大学精神风貌、价值传统、人文环境与育人功效的集中体现。它最受时代文化潮流影响,最能反映大学生复杂心态的;人生与社会、理想与追求、情与爱,都会在校园文化中表现出来。正如美国学者德洛什认为,课堂以外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和践行自律自爱、尊重、责任、奉献等重要道德规范,以构建学生合理的价值观。
只有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教育力量的优势,构筑综合性的价值观教育网络,才能达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l]姚俊红.价值澄清流派评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2-16.
[2]A. Lockwood. The effect ofvalues clarification and moral devel-opment curricula on school-age subjects:A critical review ofrecent re-search [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view,1978(48).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范文3
关键词:本科护生核心能力因素及控制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对护理医学知识的重视不断加强以及护理医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选择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数量不断上升。然而,人们在护理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却发现,护理实习生的核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加强[1]。护理核心能力包括与患者进行临床交流、对患者进行临床教育指导以及临床护理等,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效果。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护理教育人员必须要对影响护理核心能力的因素进行相关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1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现状分析
护理核心能力包括有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专业护理能力、批评性思维能力等。根据市场该调查显示,我国护理实习生核心能力的现状表现如下: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分基本处于中等水平,专业发展相对滞后,护理人员得分最高的小木为法律和伦理部分,得分最低的在批判性思维和科研等部分[2]。从调查研究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综合素质还有待加强。
2影响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因素分析
根据分析,影响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因素有几方面:第一,家庭因素。家庭的教养方式与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相对于专制型和放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民主性的家庭教养方式显然更加有利于实习生护理核心能力的表现和提高;第二,学校教育方式的因素。学校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习成果和护理核心能力的掌握[3]。在学校教育中,开放的、多元化的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第三,学生自身因素。护理核心能力的掌握与学生自身对护理行业的喜欢、社团活动的参与度等有较大的关联,对护理行业的喜爱程度深、活动参与度高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第四,实习带教教师因素。实习带教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导水平等也是影响护理实习生核心能力的关键因素。
3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控制对策
3.1强化实习护理生的人文教育
护理核心能力包含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理论和实践能力等,这些能力均属于护生的人文修养。可以看出,人文素养的提高对于增强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护理实习能力,学校必须要强化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西方国家的人文课程开设较多,包括有人类学、伦理学、关系学、宗教学、法律学等,而国内近年来也逐渐开设了法律、心理、美学等人文学科[4]。但是,由于我国在资金、科技等方面的投入限制,目前我国人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效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强化实习护理生的人文教育需要各护理学院增设人文课程,并且将这些人文课程设置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3.2重视提高实习护理生的实践能力
实习护生的实践能力指的就是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其主要的内容包括临床护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护士的教育咨询能力等。实践能力是护理核心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护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主要是由于学校的教育将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实习过程能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好的外在环境。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医院应该要重点加强对实习生的教育。具体措施包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3加强对实习护理生的专业培训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医学的分类更加细化,同时也使得护理领域更加专业化和领域化。专业的护理人员能够在本领域中的专业素质较高,且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临床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对现代化先进的医学仪器设备等的操作也较为熟悉。通过培养这样一批专业的护理带教人员,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未来护理行业的发展才能够更进一步。
3.4提高实习护理生的心理素质
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这不仅是因为许多医院的床位较多而护理人员数量较少,病人的不良情绪和应激状态等也容易对护理人员产生心理和生理的伤害。因此,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带教教师和医院应该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5]。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多,部分护理人员晚上还需要加班。疲劳、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的结合容易让护理人员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医院应该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例如,定期为护理人员举行娱乐活动、多鼓励少批评、增加护理待遇等。实习期间,带教教师也需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担忧并为学生解除疑惑和心理压力。
4结语
综上,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包括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专业护理能力等,护理核心能力的提高是做好护理工作、促进护理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还有待加强,要求学校必须要强化实习护理生的人文教育、重视提高实习护理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对实习护理生的专业培训并提高实习护理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杨玉美,王丽波,李艳双,周丽娟,梁爽,王孝艳.层次分析法构建本科实习护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护理学杂志,2015,02:63-68.
[2]陈光毅,郑翠红,李华萍.407名高职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5,04:409-412.
[3]刁玲玲,顾则娟,周玉峰,徐剑鸥.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11,21:1967-1968.
[4]李静,谢大明,肖鲁良,张聪颖,刘聪.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全科护理,2011,21:1953-1955.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范文4
学校教育特色是学校多样化办学的必然体现,它是对标准化教育的一种超越。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中,努力塑造学校的教育特色,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品位,提升办学质量,促进
建设学校教育特色,首先要对学校教育特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本文就有关学校教育特色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学校教育特色的核心在于一定的教育思想
学校教育特色实际上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特色的体现,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它或是表现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或表现在某些学科教学上,或表现在某类课外活动上。然而,不管是何种内容和形式的教育特色,其内部必然蕴涵着一定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就是特色建设者的教育思想,是学校主要领导办学经验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教育思想是教育特色的核心,是教育特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特色就是办学者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思想的生动反映。
这种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者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教育活动的一种独到认识。这种认识,不仅仅来自于理论学习,更来自于教育实践,是办学者在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相互融合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种思想不是仅仅用漂亮的文字剪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中,或刻在学校大门口的石碑上,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学校办学者的头脑之中,并渗透于各种教育行为之中的。
学校教育特色的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学校要建设什么样的特色,用什么方法建设,采取那些步骤,这都受制于一定教育思想的支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特色,教育特色实际上就是办学者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结果。
由此可见,学校特色的建设,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建设,这种思想建设是学校教育特色建设的基本前提。如果学校缺乏这种思想建设,而只注重于学校的校舍、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那么,学校就不能真正形成教育特色。因此,对学校办学决策者来说,要不断根据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目标作深入思考。在创建学校特色过程中,不能把思考点只停留在建设什么样的特色,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建设等层次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为什么要建设这样的特色,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来建设等深层次的问题上。如果是移植别的学校的教育特色,不能只注重其特色的形式,而要注重于特色的内在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融化到自己学校的文化体系中去。其次,要把特色建设的思想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学校教职员工,让他们接受和认同,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共同创建学校特色。
二、学校教育特色的价值在于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特色,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有特色的教育,这种特色教育不仅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而且,最终能在教育活动的结果中体现出来,即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其标志就是培养出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
从教育活动的角度看,学校教育特色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教学方面的特色,技能训练方面的特色和人格培养方面的特色。这三方面的教育特色能促使学生相应地形成三种不同的特长,即知识方面的特长,技能方面的特长和人格方面的特长。应该说,这三种不同的教育特色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对学校的特色建设都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问题是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前两种教育特色上,而对于第三种教育特色就比较忽视。一些学校比较积极地开设某些特色班和特长班,对某些学科进行超前性的训练,强化教学难度,或加强力量对学生进行某些技能训练。与此相比,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意志、习惯、方法等方面就缺少特色教育的力度。这样,明显造成了学校特色教育的不平衡状态。
应该说,学生的个性特长不仅仅在认知因素中表现出来,而且在各种非认知因素中表现出来。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上的优势,或在某些技能上的超群表现,固然是一种特长,然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某些品行、情感、兴趣、学习方法、习惯、意志等方面的突出倾向,也是一种特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兴趣、意志、方法、习惯等方面的特长,比知识、技能方面的特长更富有意义,更富有发展价值。因此,我们不能把特色教育的内容限制在知识教学或技能训练上,也不能仅仅从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优势上来评价学校的教育特色,而要关注学生人格培养等教育内容上,学校应该把知识、技能方面的特色教育与学生人格培养的特色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的特色教育更具全面性,更具有深刻的内涵。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特长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学生特长的显露在时间上有长短之分,学生的某些特长在短期内就能显示出来,而某些特长要经过较长时间后才能显示出来。例如,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特长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显示出来,而在意志、习惯、品行等人格因素方面的特长就不能在短期内显示出来。另外,不同的学生由于其性格特点、生活背景的不同,其特长会在不同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不能用短期的眼光来评判学生的特长,尤其是不能只注意到学生的显性特长,而忽视学生的潜在特长。同样,在学校特色建设中,我们不能完全用学生当前表现出的特长来评判学校特色教育的成效。学校特色建设不能只注重短期效应,而更应注重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学校教育特色的基础在于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学校教育特色是学校某方面教育优势的集中体现,但是,这种教育特色是建立在学校教育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学校的教育特色与学校的教育整体是一种点与面的关系,如果把学校的教育整体看作是面,则学校教育特色就是其中的点,这种学校教育的点与面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点是显示面的窗口,而面是点存在的基础,点不能脱离面而独立存在。如果一所学校在某门学科教学上有明显的优势,也取得显著的成绩,而其他学科的教学明显落后,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则我们很难说这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显然,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学校整体教育工作全面而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以认识。
第一,从特色教育的目标看,特色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使一部分学生的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这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学校不能把力量只集中在对部分学生的特色教育上,而减弱对其他学生的教育力度,从而造成教育力量在分布上的倾斜性。即使对于部分接受特色教育的学生来说,使他们在某些学科上获得超常发展的同时,也不能以损害其他学科的学习为代价,即不能人为地造成学生片面发展的倾向。应该说,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是建立在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与全面、和谐发展的统一,这是学校特色教育的本质目标,这种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从特色建设的过程来看,学校教育特色是在学校教育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建设一所学校,首先必须进行常规建设,使学校内部各部门、各机构能相互协调,形成和谐的运行机制,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能顺利实施。在此基础上,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特色教育的目标和切入口,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进行教育特色的建设。如果没有这种常规性的建设作基础,学校教育特色就难以形成。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范文5
1.教育认同存在差异
在调研过程中,虽然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较好,但认为学校在该方面延续性不够的受访者也不在少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方面,关于“当前社会环境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这一问题,将近三分之一的师生持反对意见。同时,通过调研发现,学校、专业、年级不同的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认同度也存在差异。
2.教育内容不够完善
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虽然做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途径,但是教育内容还不够完善。首先,部分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够充分考虑到不同受教学生群体的特征差异。其次,部分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通过调研,部分高校在数年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基本上一成不变。最后,部分教育内容缺乏层次性,不能密切连接,不利于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教育方式需要创新
当今高校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上的教育方式日益丰富,但与理想状态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创新。对于“学校一般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问题,传统教授式的课堂教育方式仍然是主流,新兴教育方式还未能完全被教育者所认可。可见,高校教育方式与学生主体意愿截然相反,这直接导致学生参与学校的传统文化活动意愿较低,进而影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二、归因分析
1.社会因素
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随着改革开放和网络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西方资产阶级的部分腐朽思想也渗透到了中国,对人民传统思维进行侵蚀,长此以往,造成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降低。市场经济的影响。当今中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在给国民带来益处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缺陷也对人民的观念产生负面影响,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人民立场动摇,急功近利。
2.学校因素
部分学校,尤其是理工类学校,对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观点认识不到位,不能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及该类教育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同时,学校教育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上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搞“一刀切”;在教学方式上以“填塞式”的课堂教学为主。因此,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课程兴趣较低。
3.个人因素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范文6
论文内容摘要 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一部分,是国家评价高校办学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制定教育政策、分配学校经费和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观念从教育“福利化”转变为教育产业,教育体制从单一所有转变为多元并存,教育模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教育结构从数量型转变为规模效益型。[1]与此同时,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投资的逐年增加,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问题越来越受社会各界和投资者的关注,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对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进行评价,为政府、个人和家庭投资提供决策依据,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
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来自四个层面的理论依据。一是社会再生产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着重研究教育在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价值,即教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作用和教育在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中的作用。[2]教育能够生产人的劳动能力。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要从事生产,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而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实现。教育能够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马克思指出:“教育可以使劳动能力改变形态……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之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也就是说,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质量,而且可以再生产从事脑力劳动的劳动力,即从事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教育能够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当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实现这种转变,必须通过教育。
教育与经济最基本的联系,是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来实现的。通过教育和培训,实现劳动力再生产,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再通过劳动力的物化过程,即劳动力和物质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学校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因此,社会再生产理论为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是委托—理论。根据杰森(M. Jensen)的定义,委托—关系是这样一种显明或隐含的契约,根据它,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并依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即为委托人,被授权者则是人。[3]在我国教育体制管理下,高等学校教育资金的主渠道来源于国家财政,财政部门将教育财政资金使用权委托给教育财政资金使用部门,即各级各类学校,将财政资金的部分监督权委托给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是委托人,而教育财政资金使用部门,即各级各类学校是人。由于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且实现目标也并非完全一致,委托之间由此产生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问题,这里所说的道德风险是指人借委托人观察监督困难之机而采取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逆选择是指人占有委托人观察不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私人信息进行决策。由此可见,委托理论为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也可将人的行为限制在符合委托人利益的范围内,达到“激励相容”的目的。
三是投入—产出理论。投入—产出理论,即投入—产出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20世纪30年代中期创立的。它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门之间投入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它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综合分析和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当用于某一部门时,它反映的是该部门各类产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产品生产和分配使用、生产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均衡)关系。它是对一般均衡模型(理论)的简化。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运行过程及其成效进行评价,根据预设目标,分析其办学效益。由此不难看出,投入—产出理论为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提供了理论指南。
四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西方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它是以人力投资作为研究对象,以正规学校教育支出、职员在职培训、人员迁移费、外来移民的支出作为研究因素,并着重研究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的作用。教育支出是人力资本构成的最重要部门,教育支出可视为一种生产性投资,它既要耗费成本,又能带来经济效益。对高等学校教育投资效益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任务。因此,人力资本理论为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提供了可能的前提,使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开展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一部分,是国家评价高校办学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制定教育政策、分配学校经费和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转贴于
第一,开展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有利于增强效益意识。长期以来,由于受“政府是非市场行为,不讲求效益”观念的影响,财政安排预算往往是按照学生规模数下拨经费,至于教育成本多少、效益如何考虑甚少,致使有些高校只注意资金投入而忽视资金的使用效果,学校发展不计成本,支出不讲效益,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有些高校大量举债建设,不考虑偿还能力及效益,使学校步入资金链可能断裂的危险境地。因此,建立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按需要、计划和绩效编制预算,可增强高校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减少教育支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二,开展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来源于教育资源的有效安排,而教育资源的有效安排无疑要取决于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横向、纵向比较,界定教育资源投入在各项中的合理性,减少教育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和不合理现象,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开展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本校教师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教师资源。
第三,开展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有利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高校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必须找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开展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可以用客观的数据评价教育活动,同时也可用量化的方法去考察财务管理工作。根据评价结果,认清财务管理在资金运作和使用上存在的差距,从而为财务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和改进措施。
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建立科学的支出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其次在于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介绍其中的四种评价方法。一是投入—产出法,是通过投入与产出的对应关系来研究经济结构之间依存关系以及效益情况。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而言,是依据高校的职能和确定的目标,对教育教学活动所发生的各种正常支出、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做法评定为优等。二是调查研究法,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运用科学手段对客观事物或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详细占有相关资料,并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从而获得关于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问题的本质的认识的过程。在评价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满意度时,就需要用问卷调查、民意测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了解公众对学校办学质量和声誉的满意情况。三是同行评议法也称专家评议法,是指由从事某领域或接近该领域的专家来评定某项工作的价值或重要性的一种机制,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征求若干专家对考评对象的评价性意见,然后对专家意见进行分析与综合。在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时,有些不能量化的指标以及由比率标度确定的判断矩阵就要运用专家评议法。四是层次分析法,是将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分层系列化,即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把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分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进、有序的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层次因素模型。然后,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判断,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两两进行比较,给出由比率标度组成的判断矩阵,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各因素的权重值。层次分析法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和主观判断数字化,不仅简化了系统分析与计算工作,而且有助于决策者保持其思维过程和决策原则的一致性。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服务于绩效评价目的的实现,而评价目的的确定又来自于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基于此,依据高校职能,以投入—产出理论为核心,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是我们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依据高校职能,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高校职能是指标体系构建的直接依据,指标的选择必须与高校职能紧密相连。围绕高校职能构建指标体系,也保证了指标体系的相对稳定性。
第二,以投入—产出理论为核心,引导高校树立正确的投资观。绩效评价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引导高校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保障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实现。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有些高校的管理者在投资决策时,仍习惯于过去的思维方式,他们从“政绩”的需要出发,总希望将学校在其任期内“做大”,通过争取财政投入或向银行大量举债的办法来扩展学校规模,至于投资的未来效益或投资后产出如何、是否有足额的资金回报、是否有能力偿还银行债务、是否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则不在他们关心的范围。因此,指标的选择必须以投入—产出理论为核心内容,引导高校一切教育活动,要讲究效率和效益,扭转那种重投资轻效益的投资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投资观。
第三,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准确评价高校工作业绩。高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还是非财务指标的定性分析,都有其固有的优势和缺陷,如果只关注支出状况,易造成高校的短期行为,影响高校的长远发展;而过于注重定性指标,则难以准确评价和操作。因此,指标体系构建时,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即短期目标与长远利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目标考核与综合评价的关系,要从我国的国情、教育政策以及高校的实际出发,科学构建指标体系,客观真实地评价高校工作业绩。
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教育具有长期性、潜在性和迟效性等特点,以及高等学校类型较多,情况不尽相同,对教育支出绩效评价进行深刻的数量化分析和评价,并建立起一套操作性强而且切合实际的评价体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本文对高等学校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是初步的,仅提出一些原则性的思路和方法,对指标的选取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等指标的量化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杨周复等. 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敏. 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