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1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整合
前言
企业文化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西方国家,并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改革开放的契机进入中国企业。学者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两个资金、规模实力相当的企业,之所以会出现盈利和收入上的长期差别,原因在于企业文化的不同:优秀的企业总有着相对完整系统的企业文化。所以说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系,研究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有助于一个企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为企业获得长期盈利的可能。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最早的明确指出企业文化概念的是威廉·大内,他在他的著作《Z 理论》中指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括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1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企业文化的概念在21世纪现阶段,更多的被理解为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包括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企业形象。在理论界一般也将企业文化分为四个层次,最低层次的为物质文化,其次为行为文化,之后是制度文化,最高等级为精神文化。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九十年代,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首次提出,之后便掀起了西方学术界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和内涵的争论,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观念。国内外学者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是因为各自所在的环境不同,对于企业本身综合各国学者不同的观点理论,本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的竞争合力,它不是一种单独的力量,更不是静止不动的力,它会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化。同时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生产力,可以让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它是让企业持续发展的一种力量。
三、完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因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一种
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一个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事原则和行为准则。通过众多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企业价值观怎样树立直接关系到企业在之后将如何发展。企业的价值观往往直接将企业定位,这种定位不仅包括企业在社会上的定位,还包括企业本身在企业员工心中的定位。在企业中,企业的资产可以被转移,企业的规模可以瞬息万变,但是企业的文化却很难改变。此外,一个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在资金和规模上,与另一个同行企业旗鼓相当,但是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塑造出与其一样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具有个体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企业具备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意味着企业具备优秀的“灵魂”和出色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这句古诗来形容企业文化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再为合适不过。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企业文化的充实有效,意味着整个企业灵魂的强大。企业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企业文化的存在可以支撑企业中所有的参与者,共同度过难关。此外,优秀企业文化的贯彻,可以让企业的运营变得有条有理,让企业具备持久的生机和活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基础性推动作用。2
综合上述两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完善,就意味着企业灵魂的进一步强大,进一步也就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层面
(一、)精神文化层面
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构建企业精神文化来体现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其中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从业人员道德等等多个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精神文化的建设,为企业树立长短目标,为企业建立发展核心,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调整经营策略、发展目标,通过实现一个个的短期目标,进而实现长期目标。持久不断的有方向的发展是一个企业能长久生存必要前提,因此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构建具有凝聚力的企业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拥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二)制度文化层面
管理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制度文化有助于企业内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制度文化细分下来有很多方面的体现,包括企业内的领导体制、各项管理制度、企业整体的结构等等。制度文化的建立是在精神为文化的基础上,保证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能各司其职,通过具体的工作标准和制度规范,来规范所有人的工作内容,从而确保企业能够长久稳定的运营下去,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稳定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行为文化层面
行为文化,在当下中国的大多数企业中,被体现为“员工个人素养文化”。是指员工在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作出与企业核心文化价值相悖的行为。毕竟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难免出现个别员工在思想行为方面偏离企业核心价值观。这时候行为文化的建立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行为文化,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纠正和指导,从而慢慢的让员工融入到企业的文化环境之中,认可企业价值观。
(四)物质文化层面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指企业的品牌文化、技术文化、资源文化等一系列比较具象化的“文化体现”。例如在中铁建系统,任何一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都可以提升中铁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此外,现阶段的中国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商品附加的品牌、服务和价值,因此,企业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直接作用,反映出的效果也非常直观。
五、以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可执行方案
(一)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当下环境
企业文化,从某种视角可以看成是“企业宗教”或“企业信仰”。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终将汹涌澎湃的竞争潮流中变得一文不值,整个企业最终也会走向没落。特别是有些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企业文化重新整合,这时候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文化调和,就难以平衡企业和员工及客户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说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是非常有必要的,适应当下环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源泉。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硬实力”
物质文化层面的企业文化,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提升企业形象,从而获得利益。其中品牌文化的建设和技术文化建设最具实用性。调动开发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帮助企业获得更有价值的核心技术,有助于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争取更高的地位。而企业的品牌营销,可以提企业的知名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市场的扩展,让消费者形成刚性需求,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3
总结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同时也是一个核心与整体的关系。本文通过研究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入手,简单的说明了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起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浅析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可行性方案,得出了企业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可以通过提升企业自主创造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Thomas.M.Mulligan: The Mission of Business, in Tom L.Beauchamp and Norman E.Bowie. Ethical Theory and Business, 4”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1993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2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2
一、绪论
自核心竞争力理论诞生以来,就一直成为管理学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与其相关的研究精彩纷呈,至今仍然热度不减,是企业管理学的研究热点。而反观与管理学一脉相承的会计学,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表面上看似繁荣,在21世纪初就曾有学者开始关注核心竞争力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之后又有很多学者进行后续研究。但从总体上看,会计学领域对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还局限在表层,尚未深入下去,有的学者在提出相关问题后也未进行后续研究,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统一。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竞争力强弱最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综合力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对企业内部组织和经营管理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而且还密切关系着企业是否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国际上尚未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给予统一的定位,因此,如何不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会计的内部职能,建立起对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计量核算体系已成为诸多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报告
企业会计报告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解释和传递某种有效的信息,以确保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准确的做出决策。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报告是指企业管理者将有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种信息传递给下级部门的相关管理者,帮助管理者更好的管理企业、更好的做出决策。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动因
对于整体企业而言,企业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往往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信息不对称现象极易导致真实、相关、有用的信息难以在企业投资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有效的传递。对于企业投资者来说,该投资者需要的是企业未来的成长信息以及相关的经营效益信息;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该管理者除需要的企业未来的成长信息与相关的经营效益信息之外,还需要相关管理的诸多信息。其二者所需要的信息均围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充分的反映出企业发展的前景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企业若是能够充分的披露出核心竞争力信息,将能够掌握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针对于可能或者将要发生的种种问题做出及时的处理或者预防,不仅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而且还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投资者决策时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保障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原则
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企业在进行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即充分披露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重视未来价值原则以及不侵犯商业机密原则。
1.充分披露原则。会计具有为各部门之间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实现会计的充分披露原则要求披露的信息要完整、可理解的报告与特定经济主体相关的信息。因此,企业应不断完善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形式,保障尽可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2.成本效益原则。对于企业竞争力披露而言,企业在实行信息披露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费用,即劳动力成本、不利因素的成本以及提供披露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实行企业披露核心竞争力信息能够不断降低资本成本,有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3.重视未来价值原则。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之所以重要最大程度上源于该信息能够充分发映出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可能状况,并体现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和企业价值。因此,企业应在重视未来价值的原则基础之上,有效的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披露,使其企业公允价值的概念在企业中得以充分体现。
4.不侵犯商业机密原则。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其企业自身具有自身的机密,其机密在商业中堪称商业机密。为此,企业在进行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过程中应在保障不侵犯商业机密的原则下进行有效的进行,切实最大程度上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的方式
现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依附在企业整体中存在的,尚未形成具体的实体和形态,以至于不能够适用现行以经济交易为基础来进行核算与报告的方式。总结来说,现行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强制性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以及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且强制性信息披露具有规范性和定期性;资源性信息披露是指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之内,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外报告的事项或信息。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信息,若是企业信息都按照统一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披露,将导致企业丧失可比性,且执行起来较困难,因此,企业在进行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时应以自愿性信息披露为主,强制性披露起辅助作用,以此,将能够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递。
2.对内报告与对外报告相结合。现行企业信息报告可分为两种,即对外报告和对内报告,近年来,伴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日趋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越来越成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门。因此,应实现企业的对内报告与对外报告相结合,不仅仅能够为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提供有效信息,而且还能够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诸多有效的信息,确保企业各项活动得以顺利高效开展。
3.披露形式多样化。在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信息披露时,应采取多样化的披露形式,首先是以文字说明为主的财务报告披露;其次是以媒体、网络、信息沟通会等为主的非财务报告披露;最后是编制企业核心竞争力专项报告。实现披露形式的多样化有助于企业信息使用者更好的掌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变动趋势,进而,制定出可行性的预防或者应对措施。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处理
对财务信息进行识别和分类,这是会计确认的过程;以特定的单位对信息做出数量表示,这是会计计量的过程,计量是以确认为基础的。本文第三章谈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要素这一问题时,已经阐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属性,应当将其确认为资产,而对于计量问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的难点。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账户设定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拥有的一项特殊的资产,它是由多种因素所形成的一个资产合集,而在目前的会计体系中并没有这样的先例,因此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记录需要设立新的账户。如本文第三章所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项资产,其来源应属于所有者权益。
1.“核心竞争力资产”账户。核心竞争力资产这个会计科目反映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初始确认价值记入该账户的借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注销计入该账户的贷方,资产类账户余额为借方,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初始确认价值。
2.“核心竞争力变动”账户。核心竞争力变动这个会计科目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在正常幅度内的变化情况,设置增值和贬损两个二级科目。企业核心竞争力发生的价值增值计入该科目的借方(增值),企业核心竞争力发生的价值贬损计入该科目的贷方(贬损),作为资产辅助核算账户,与核心竞争力资产余额共同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
3.“核心竞争力减值准备”账户。核心竞争力减值准备这个会计科目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发生的不可逆转的大幅降低,计入该科目的贷方,是核心竞争力资产的备抵账户。
4.“竞争力资本”账户。竞争力资本这个科目作为核心竞争力资产、核心竞争力变动、核心竞争力减值的对应科目,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的来源,会计要素属于所有者权益。企业核心竞争力初始确认价值、增加的价值记入该账户的贷方,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的贬损、减值、注销计入该账户的借方,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余额为贷方,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存量价值。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业务处理
经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价值评估,应当确认其初始价值;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若发生了价值增值、价值贬损、资产减值,应当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在账面上如实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状况;当企业失去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时候,应当将相应的核心竞争力资产予以注销。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业务及相应的会计分录主要有下面几项:
1.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价值的初始确认
借:核心竞争力资产
贷:竞争力资本
2.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的增加
借:核心竞争力变动-增值
贷:竞争力资本
3.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的减少
借:竞争力资本
贷: 核心竞争力变动-贬损
4.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发生减值
借:竞争力资本
贷: 核心竞争力资产减值准备
5.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的注销
借:竞争力资本
核心竞争力变动-贬损
核心竞争力资产减值准备
贷:核心竞争力资产
核心竞争力变动-增值
参考文献:
[1]王胜杰,王翠华,赵萌,王立虎.企业财务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河北企业,2011(02).
[2]安静,刘福民.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反木桶原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财务能力、执行力的关系[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04).
[3]王志星,安静.企业财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01).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3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人才;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55-02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容
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最早是由两位美国战略管理专家帕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强,企业间的竞争会逐渐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会相应缩短,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帕拉哈德和哈默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做以下定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中的集合性知识(Collective learning),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多样化经营技术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知识。也就是说:“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很明显,知识与技能不是核心竞争力,只有协调和整合知识与技能的知识与技能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他们还认为“就短期而言,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做为衡量企业成功重要指标,正是因为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能力。进一步讲,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的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人才、资源或机制等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其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独具有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其中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灵魂,主导产品或服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精髓。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特征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了企业生存发展、创造剩余价值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这些生产要素的能力,即企业管理层如何利用企业间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比竞争对手既快速又低成本地将遍布于企业内部的各种技术和生产能力、技巧等诸多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人力资本: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资本同样重要,甚至是知识雇佣资本。企业是否拥有别人无法模仿的,具有独创性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并持续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而作为知识和技能“承载者”的人力资源则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技术和能力的总合。虽然企业的科技能力和知识是无形的,但代表企业知识、技术和能力水平人力资源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还能够加以管理、培训和开发。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和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包括虽然公开但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和其他一系列的保密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而获得的使企业长期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至关重要的是企业拥有持久保持和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
3.企业信誉:信誉是拥有私人信息的交易方对没有私人信息的交易方的一种承诺。在产品市场上,信誉是卖者对买者作出的不卖假冒伪劣产品的承诺,在资本市场上,信誉是企业家、经营者对投资者(股东、债权人)作出的不滥用资金的承诺。这种承诺通常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执行性,但如果卖者、企业家不履行这种承诺,就要失去买者的光顾或投资者的青睐,会给卖者或企业家带来巨大损失。
4.营销技术:营销技术即企业通过高效的产品、价格、促销和营销渠道整合向顾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劳务。营销技术既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本和经验的积累,技术手段和营销信息系统的应用也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三、如何打造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企业只有把核心竞争力与经营战略的选择联系起来,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力优势,这也是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与生命力的所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企业必须对本行业关注、持续投入、苦心经营、认真分析经营环境。现状、前景、内部独特能力等,开展多元化经营,把核心竞争力延伸到力所能及的范围,最终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
从企业内部途经构建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树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观念。企业以高层管理到基层的每位员工,都应该认知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上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中的作用,重视和关心企业核心竞争的培养。
第二,强化、扩大企业的专业化经营。企业必须利用自我优势,集中企业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代经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双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而这些很有可能构成公司以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事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是领先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企业应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从企业外部途径构建体系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建立知识联盟体系。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企业学习另一个企业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企业间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
第二,企业兼并。企业兼能使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力领域,通过兼并重新整合内部资源,构造新的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第三,稳固顾客群体。顾客群体越多,其忠诚度就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大,就越能经久不衰。
四、企业核心人才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之源泉,是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而核心人才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动力之源泉,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不夸张地说,核心人才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核心人才是企业发展成功的灵魂,他们虽然只占企业员工的少数部分,但却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关键的作用,因为他们是企业很重要核心的岗位与研发项目的核心,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与走向。
企业核心竞争力由诸多要素构成:企业经济实力、国际水平、政府干预度、投融资能力、基础设施、企业管理、技术能力、人力资源等。企业的核心资产包括人才、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等在内的核心因素,其中高素质的核心人才是核心资产的核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核心能力是全部核心资产的综合运用和反映,是企业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的核心。企业核心能力是形成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关键,而核心人才是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
企业核心竞争力虽然由诸多因素组成,但其中起根本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无论是要树立品牌也好,搞技术创新也罢,搞管理也行,都不能抛开人的因素而言其他。我们强调人的因素,并不是说某个人能为企业营造核心竞争力,而是说核心人才。企业制定适当的核心人才战略,最终能综合企业各方面因素,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核心人才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五、结语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有的,能为企业带来价值性的,支撑企业过去、将来和未来竞争的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之源泉,是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企业核心人才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帕拉哈德(C.K.Prahalad),哈默(Gary Hamel).企业的核心竞争力[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0.
[2] 唐纳德・索尔.如何才是公司核心竞争力[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3] 徐芳,王云昌.企业核心能力培养与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杂志,2002,(4).
[4] 姜国祥.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5] 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8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成为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企业文化伴随着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企业发展的后期,滞后的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又起到限制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人员都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并且意识到要想获得全胜、持续发展就要抢占该行业或该领域的制高点。这个制高点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什么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该如何建设?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有什么关系?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高竞争力?这一系列问题既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同时更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文化管理模式。它的核心是企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赋予了一个企业发展的目的、意义和方向,是衡量企业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企业文化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1)物质层。即企业环境及一些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厂容厂貌、产品的外观及包装、企业技术工艺设备特性等三个方面。(2)制度层。包括企业中那些长期约定形成的习俗、礼仪、习惯、成文或虽不成文但已约定的制度等。主要是规定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3)精神层。主要是指价值观念,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气、企业目标及企业道德五个方面。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内在能力资源。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独特的技术、文化或机制优势,并依托这种优势所产生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通常具有如下特征:(1)不易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特定方式沿着自己独特的技术或管理轨迹,逐步积累,长期形成的,走的是自己的发展之路,个性化发展的特点非常突出,很难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掌握。(2)不可分离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息息相关,任何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从天而降,它是企业历经多少年积累所形成的企业理念、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多年来依据企业实际而进行的变革和修缮,使这些理念和行为与企业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而正是这种不可分离性,使得企业达到了竞争对手难以匹敌的高度,成为企业竞争差异化的有效来源。(3)动态发展性。竞争,使得竞争对手会竭尽全力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缩小与原先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差距,直至完全超越,最终使个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所有企业的一般竞争力,甚至形成差距。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从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中,不难发现企业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内涵、外延均十分丰富,其作用更是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术界至今还没有一个完美的定义。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相同点
1.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同属企业内部属性。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同属于企业内部特性,它依附企业的存在而存在,都属于企业自身的本质的组成部分。
2.二者有很多作用是相同或相互包容的。比如二者都对企业具有推动促进作用、协调作用、凝聚作用、教育作用、引领作用、激励和激发作用、保障和支撑作用。只不过是这些作用发挥的程度有量上或者质上的区别。
(二)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点
企业文化是单纯精神性的东西,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双面性。企业文化可以是中性文化,也就是说只要是企业就会有一定的文化,不论其价值观是否符合主流文化,总之它都会有自己的一种理解和见解。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一般企业都没有。它是企业理念和技术、管理等等的升华,只有那些生产、技术、管理等等都达到一定水平才会出现,或者是经过企业专门的培养和建设才会出现,它具有物化能力。
(三)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核心竞争力是目的,文化是手段。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任何企业都在寻求、培育和建设核心竞争力,因此说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建设的目标。而建设核心竞争力必须通过组织学习和模仿,必须通过建章立制,必须通过调动和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等,这些又都必须以企业文化进行建设,因此说企业文化是一种手段。
2.核心竞争力和文化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如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一样,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非常难以定义的概念。因为核心竞争力,它既不是纯粹的物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既不是纯粹的理念,也不是纯粹的技巧。这才导致了对其定义的模糊性。真正要把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分开也不容易,二者相互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说所谓企业能战胜对手的能力,既不完全是物质,也不完全是精神,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
企业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一种企业文化演进或者升华,它源自于企业文化,而又高于企业。它深藏于企业文化之中,是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策略等等的综合体,是企业文化的凝练提高或转化。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下一阶段的基础,是一个逻辑的递进关系,中间不存在跨越捷径。
三、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一)培育卓越企业文化,实现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有机融合
在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资源成本的统治地位逐渐让位于知识、文化、文化产生的效应已经比经济效应还重要。因此,促进科技进步、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谋求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举。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价值观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一流的竞争力源于卓越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培育出持久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软实力在参与国际竞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正在超越传统硬实力而成为制胜的关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适应环境变化,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通过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员工凝聚力,让企业的现代文化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接受,从而使企业文化成为一种粘合剂,把广大员工团结起来,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企业文化本身就是在长年累月的生产经营中不断摸索和提炼出来,能够作为企业价值理念、企业精神等存在的意识形态的东西。构建企业文化必须将之融入日常管理之中,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同员工培训、企业管理机制制定以及绩效考核评价结合在一起,使事事都有文化,将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这样整个企业才会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企业文化与公司管理的协调与优化
企业文化和公司管理两者之间任何一方的改变或者双方同时改变,都会引起企业内外部的变化只有通过内外资源的重新调整,用优势企业的先进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和管理体制去改造融合弱势企业的竞争要素,将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采用协调优化等方式进行整合,才能使企业形成强大的竞争合力。企业文化竞争力是由不同的竞争力要素有机联系而成的竞争实力,所以,要对企业文化竞争力的要素(人力资源技术和制度)进行优化组合对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造,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策略,建立新的机制,创造新的活力。
(三)建立学习型组织以学习力发掘企业潜能
企业学习力直接影响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内部建立学习型组织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式和手段。企业的学习能力是通过员工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体现出来的。很多著名企业,如IBM、通用电气、英特尔等都极力推崇学习型组织。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化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将自己打造成为学习型企业,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团结合作、全面发展的学习型团队,并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合理的激励措施,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任何企业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人才的支撑,离开了人力资本,任何能力都将无从谈起。
此外,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全球化浪潮及信息技术的冲击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必须保持高度灵活性和柔性以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因此,企业应把建立学习型组织融入到日常管理过程中。应专门为学习型组织打造一个管理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为员工制定培训制度和学习计划。在此基础上,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使企业内部形成全员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长期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创新
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当前激烈变幻的竞争环境。创新是企业的命脉,一个企业除了应具备硬实力之外,还应具备文化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要通过创新体现出来。企业经营者应勇于寻求新道路,创造新方法,善于发现新市场,开拓新机会,形成新产业,创造新技术,发明新产品,开辟新渠道,以保持企业繁荣发展。创新和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企业文化,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血液”之中。只有这样,我国民族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抓住机遇、赢得发展。
(五)领导身体力行,信守价值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5
关键词: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知识创新;核心竞争力
一、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发展已不再依赖于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的生产要素,而是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吸收和利用。在这之中,知识创新又是最为根本的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能否迅速作出反应,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归根结底在于企业是否拥有知识创新的能力,是否能通过对知识资本这一特殊的无形资本不断地进行积累、管理、更新和运用,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制度创新等,从而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 知识创新及知识创新的基本模式
知识按其表述方式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种分类概念是日本的两个教授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在他们合著的《知识创造型公司》一书中提出的。显性知识是指能够用正规化、系统化的语言清楚表达并可在人际中传播的知识,它存在于企业的各种文献之中;隐性知识是指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不易表达清楚的主观知识,它分散在员工的脑海里,是员工所取得经验的体现,包括个体的思维模式、信仰和观点等。
1. 知识创新的含义。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达到创造知识附加价值,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它是促进新技术、新工艺发明和创造的源泉,是促进组织变革、管理理念更新的革命性力量和根本动力。
企业的知识创新是一个知识采集、选择、吸收、创造的整体过程,是通过把企业内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整合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在企业中,知识创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是某一阶段、某一部门专有的活动或任务。它是存在于企业各个部门和人员中的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生存方式。
2. 知识创新的四种基本模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存在于一个共同体内,可相互转化。转化的基本模式有四种:(1)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社会化是个体之间分享经验的过程,是一个共同分享个人的经历、经验,从而创造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隐性知识社会化的过程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实现的。(2)外部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外部化是挖掘隐性知识,并发展为显性概念的过程。它是将那些不易表述、却又时时刻刻存在着的隐性知识明确地表达出来,成为大家都可以方便地共享的知识的过程。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知识创新过程的关键。(3)组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组合化即把外化产生的概念转化为系统知识的过程。它实际上是对已获得的显性知识进行加工整理,重新构架产生新的知识。组合化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学习掌握现有知识,加强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为知识的吸收与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4)内部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内部化是将显性知识体现在隐性过程中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个人的经验在通过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后,再拓展、延伸,重构自己的隐性知识系统,成为个人有价值的知识资本。内部化是知识创新的前奏。
这四个转化过程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发生着动态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连续、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逐渐扩大的、连续动态的过程中,随着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以及由个体到群体、再到整个组织的知识扩散,组织不断创造出新知识,知识得到不断的积累和更新。其中外部化和内部化是知识螺旋式上升的关键步骤。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特点与本质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核心竞争力是哈墨尔和普拉哈拉德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企业在关键领域建立的独特竞争优势,是创造顾客价值和企业创新的源泉。如果把一个企业比喻成一棵大树,树干和大树是核心产品,小树枝是业务单位,叶、花、果实是最终产品,那么提供养分、营养和保持稳定的根系就是核心竞争力。
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1)异质性。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独一无二的、稀缺的资源,未被竞争者或潜在竞争对手所拥有。(2)难以模仿性。如果核心竞争力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很容易达到,则不可能给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3)不可替代性。一般产品和能力很有可能受到替代品的威胁,而核心竞争力很难被替代。(4)价值性。核心竞争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帮助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其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从而提高企业效率,为企业带来超额垄断利润。(5)延展性。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大的辐射作用或溢出效应,企业一旦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可以核心产品或核心技术为平台将其组合到相关的不同创新中,构建新的业务,从而不断推出创新成果。(6)动态性。核心竞争力并非静态的,而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管理模式及企业资源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其内涵和要求是不同的。
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决定了其本质是企业所特有的知识,是企业拥有的独特技能、智力资产和隐性知识。一个企业所特有的知识资源是难以模仿的,尤其是隐性知识,只有知识这一独特的无形资产才能构建企业独一无二的、难以模仿的竞争力,有形的设备和场所等资源并不能带来核心的优势和技能,也难以产生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是企业员工长期积累而最终形成的集体智慧,在企业中表现为各种系统化的知识、能力、专长、信息、价值观等。这些知识与企业的有形资源结合在一起,产生出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独特性产品或服务,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 知识创新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1. 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只有以知识创新为依托,技术创新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在知识创新过程中,通过知识创造、积累和运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实现技术的突破或创新,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技术和知识积累,开发新产品,为市场不断提供新的、差异性的产品或服务,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既而形成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不进行制度创新,不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责权关系、运行规则以及管理规章等制度要素,企业的知识创新就无从谈起。知识创新的实施和推动必须以高效运转、管理关系明晰、权责协调一致的制度要素作为保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推动自身知识体系的不断积累和更新。制度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没有合理、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企业的生存就无法保证,更谈不上提升核心竞争力。
3. 知识创新推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技术创新为实施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制度保障,管理创新则保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顺利实现。这三者都必须以知识创新为依据和基础。通过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管理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把企业的各种关系理清,使各种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整合起来,创造一种更新、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形成一种系统化的、新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4. 知识创新促使人力资源创新。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创新,通过对员工的在职培训、远程教育、定期培训等形式,鼓励、培育新思想和新主张,激发员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重组自己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将员工的新知识融入到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之中,保证企业拥有不断更新的人力资源。同时,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和技能是难以模仿、难以复制的,作为知识和能力承载者的人力资源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技术和能力的综合。这能够保证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提升核心竞争力。
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知识创新与技术、制度、管理、人力资源的创新是互相推动的,后者能够肯定知识创新的成果,使企业以更高的积极性和信心投入到知识创新之中,反过来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其次,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这四者也是相互作用和关联的有机整体,它们共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最后,通过知识创新,既而实现企业的技术、制度、管理、人力资源创新,最终达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并不是企业创新过程的终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能够使其以更加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各种创新过程中,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
四、 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知识创新则是实现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和根本所在。只有通过不断的知识创新,不断对知识这一无形资产进行创新、积累、吸收和利用,形成企业独一无二、难以模仿和替代的竞争优势,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赵光忠.核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策划.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尤天慧,杨理,樊治平.浅析企业核心能力与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2):52-53.
3.王竹芹.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提高途径.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04,(5):69-72.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范文6
一、围绕核心竞争力树立企业用人观念
企业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认知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中的作用,重视和关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个重要体现是其发展应具备独特性,即企业在其生产领域具有别人无法模仿的优势,并由此为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那些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建立在系统学习经验基础上的专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或某个出色的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基础之上的专长,具有更好的独特性。专长的独特性和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它赖以存在的基础——人才所决定。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立起合理的用人观念,并细化到每个员工的工作中,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把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全面引入企业生产发展规划,凡是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完成企业给定的目标,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人都应对其价值的充分重视;是否把人才的培养、应用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机结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现在与将来。
二、围绕核心竞争力打造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管理理念及其具体体现的集合,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有了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无形中就形成了对员工的激励,使他们为此而奋斗,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整合更大范围资源、迅速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利器。企业文化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依靠,强调要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提高企业的信任感、亲密度和凝聚力,注重员工潜能的发挥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企业获得发展与成功的永久动力。
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构建团队合作,获得人力资源竞争力。企业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经营管理活动和员工的具体行为中。杰出的企业文化能依托其价值观吸引到企业所需的优秀员工,构建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人才聚合效应。而员工的不同个性、观念、态度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良性互动,又能不断锤炼和提升企业核心价值观,并最终形成企业人力资源能力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差异和优势。
构建学习型企业组织,提高企业能持续学习、有效积累知识的能力,使企业拥有发展与整合应用竞争的能力。组织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地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知识并创造出新知识,以增强组织自身能力,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的过程。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在企业建立相应的创新机制和制度,形成企业的创新价值观念,把创新理念植入每个员工的行为中,并体现在每一项工作中。
三、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
尽快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制度保证。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在企业良好的管理环境之中的,油田企业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管理思路僵化等,使得企业无力或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油田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和改革现有和现存的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
同时,针对现代企业管理中强调人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关注人的需求。必须在管理中对人性的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考虑,按照人性的原则来实施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依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不但要充分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一面,为企业发展服务;也要对人性中不利的一面加以抑制,弱化其反面作用。在企业管理实施手段上采取“人性”的、灵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靠理性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来进行管理。尊重个人与人性,不只是以组织意志、管理者意志来约束和限制员工。在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把员工的个人进步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四、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强调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这指明人力资源特别是战略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使企业使用的人力资源的目标与行为素质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步,是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既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又使人才得到满足与成长。目前的企业竞争中,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战略相适应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才能,可以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促进企业的飞跃发展。人力资源战略是公司战略的核心,它指导着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之间能够有效地互相配合。不同的资源战略规划必然会影响到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地位。
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资源,把企业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把所有利益相关者作为管理的服务对象,重视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得以实现。通过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同时还要不断追加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引爆企业员工的潜力,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