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目的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目的的核心

教育目的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 高职英语;职业核心能力;项目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254-02

1 职业核心能力及项目学习基本内涵

1.1 德国学者梅腾斯于1972年首先提出“核心能力”这一概念,认为“核心能力与职业流动性和职业适应性紧密相联,是劳动者‘进入日益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世界工具’”。概念提出之后,在欧盟各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在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国通过报告、法令等对“核心能力”做出了规定。

对于非英语类高职学生而言,其能力构成的主体是专业能力,英语能力是为其专业能力的服务的。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仅仅学习基础英语,满足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沟通是不够的,也偏离了高职教育的目标。

当前,已有研究偏向于从英语的某项技能教学,如口语、写作等,探讨核心能力的培养,而且都指出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而项目教学被认为是培养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这一点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别突出。

1.2 项目学习基本内涵 项目学习就是对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学习掌握。

项目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参与了一个长期的学习任务。要求他们扮演现实世界中的角色,通过工作,研究问题、得出结论,就像成人工作一样。他们常会遇到社区或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使用科技手段研究、分析、协作和通信。他们会在社区与专家或社区成员一起工作。学生接触各个学科领域,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概念,明白不同学科是如何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的。

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教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决定性的因素,学是被决定的。现在高职公共英语改革理念,教师已从传统课堂的绝对主体地位转为走下讲台,以一种平等的协商者和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和共同活动,在学习基础英语的过程中,以项目教学策略为手段,引入职业英语,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2 项目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项目教学法设计单元,要求教师在设计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分化成若干分目标,把学习内容细化成学生容易掌握的小项目,从而通过这些小项目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本文以公共英语课程为案例进行项目教学。

2.1 计划准备阶段—产品导入主题 在项目化课程实施前,首先进行教学准备工作,如实训设施、实训耗材、训工具、量具、各类工具书等硬件资源配置。该阶段要求教师拥有很强的项目整合能力。在项目设计时,教师要结合具体的项目把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提炼出来。项目的选取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项目的内容最好使学生充分感觉到学有所用,现在的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功利性,当他们觉得这个知识很有用的时候就会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导入显得尤其重要,他对于学生的兴趣、注意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个好的导入,有利于课堂的有效组织和教学。导入的方式可以通过提问、故事、实物、图片和视频等来实现。

为了引入“Marketing Mix”-营销这个概念,可以通过实例的方式进行导入。教师在课堂上手持一罐王老吉凉茶向学生提问如表1所示。

2.2 组织实施阶段

2.2.1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项目教学相结合 在组织实施阶段,教师通过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进行铺垫,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当中所出现的生词,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

对于课堂提问发现问题,教师讲解。将课文当中出现的关键词和关键句进行讲解。

例如:Structure Analysis: “that many marketers…the industry” is an attributive clause, modifying the antecedent “definition”.

e.g. The shirt that Peter bought yesterday afternoon is very expensive. 皮特昨天买的那件衬衫很贵。

通过阅读文章内容,逐步使学生归纳出完整的“4 P”概念—“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

2.2.2 项目实施——核心环节(将所学4p概念引入产品当中) 项目确定后,进行项目实施动员,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学习动员工作,让学生了解项目活动教学的意义、项目应完成的任务、项目活动所需的技术与学习方法、实施流程及考核办法等。教师应先期完成该项目,一方面对项目有个全面的了解,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当项目提出的时候就能拿出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活动教学中来。

以“4 p”为例:教师做好活动组织:①科学划分活动小组。②确定组长公布成员名单。③制订活动机制:集体讨论轮流发言。④明确成绩考核办法如表2所示。

2.3 检查评价阶段 当一个项目完成后,小组成员进行项目总结和交流,找出在共同完成项目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成员配合是否良好,各成员是否及时完成各自的任务,完成率是否理想,项目产品是否达到理想效果,对于该项目还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等。项目完成后的总结评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首先,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总结项目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通过总结,使学生找到自己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以及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的最大收获与体会。然后,教师要在评估中指出项目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他人的长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中得到提高。学生完成各项任务后,让学生展示各组的成果。项目呈现的形式可以是图片、报告或PPT展示等。

2.4 成绩处理阶段 重视调查测评环节,有利于对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学的更进一步完善、充实和提高。通过实施项目活动教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4.1 小组活动成绩评价 项目教学中,学习的成果是多元化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因此评估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果,不能简单地以对错而论。项目实施的成功与否应该看整个过程的进行情况。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对小组成员的活动成绩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当中,对学生参与度,贡献率,努力程度,进步及演讲几个方面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如表3所示。

2.4.2 学期活动评价 每个单元结束以后,对每个单元这个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学期结束以后,对每个单元进行相加然后除以单元数,得出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样可以有效的进行项目教学的组织,提高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表4所示。

3 总结

项目教学和高职英语相结合,不是简单的采用一种教学方式,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目前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不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且感觉学习公共英语用处不大等问题,公共英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面必须改革。教育内容应当突出高职英语的特点,但是又不能取代专业英语,应该在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之间建构一座桥梁,使得学生能够感觉学有所用。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项目教学法,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发展,围绕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学生自我管理,教师监督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Beckett Gubahar H. Teacher and student evaluations of project-based instruction[J]. TESL Canada Journal, 2002,19(2).

[2]Beckett G. H, Miller P.C. Project-based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M]. Greenwich, Connecticut: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2006.

[3]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教育目的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高职水利英语;项目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128-02

职业核心能力又叫职业关键能力,它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外的基本能力,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和发展趋势,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生涯发展,更是提高职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

随着国内外水利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断加强,势必对水利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英语应用能力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一线的高等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能力。但是,目前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理念过多地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和语言知识的掌握,并未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所以,必须重新构建新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将水利行业英语融入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探索出符合高职高专水利行业最佳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于培养高职学生在未来职业中运用英语交流的职业核心能力。

国内外核心能力培养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国内专家学者已经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做了许多相关研究,如田晓芳2009年进行过“外语教学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研究”,提出核心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张磊等人在2009年研究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方式;2010年张淑华等人以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并采用了“六六工作模式”,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六大模块,充分利用六条重要渠道和平台(德育教育、就业指导、班主任、专业教育、系部管理和第二课堂)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纵观已发表的文献资料,发现谈理论的多,而讨论实际操作的少;讲综合策略的多,而结合具体专业的少,尤其是高职水利专业英语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笔者认为,应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和校园四大能力平台,改革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新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探索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

项目化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职业教育的项目化课程被定义为“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它强调学生应在合作中学习,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做中学、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自己的显著特征,比如,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依托,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成果多样化,教学设计人性化等,项目化教学创造了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宽松环境和心理状态,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情境中通过多元方式参与工作过程,完成工作任务,并在团队合作中相互学习,最后实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高职水利英语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这次教学改革对象涉及的高职水利类专业包括水利工程、工程测量与监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设施农业、水资源和环境管理等。主要研究如何将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水利专业英语项目化教学中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重点是通过工程项目的团队设计,将项目实施的主线贯穿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协同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革新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专业基本能力。

在研究前期准备阶段,进行调查访谈,邀请专业教师和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川公司、浙江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水科院等涉外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水利行业不同专业对英语能力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大纲。在课堂活动设计中,精心设计项目任务,重点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第二阶段,根据教学设计要求,调取资源库中相关专业的英语资料,并加工改编,制作成多媒体授课课件及配套的自学课件,到学科平台,建立并完善专业课程网站。同时建立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实训基地,如水利工程设计所、水利仿真实训中心、工程测量实训室等综合实训平台,调整水利专业英语的课程内容,以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为参考,将水利专业英语分为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工程施工、水利设备销售四个大项目,每个项目又可以细化为若干小项目,如水电站、水泵站、围垦工程等,将实验班学生分成6~8人的项目团队,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项目的设计、申报、调研、和报告撰写工作,围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提高,在合作中学习。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引进学分制度,利用学科平台对每个学习项目设置一定的学分,并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学习材料选取上分成必修和选修项目,难易结合。学生可以随时登录学科平台,查询自己的学习记录和学分情况,教师通过面授和网上指导监督学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精心设计课程项目,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其中,具体设计如表1所示。

比如“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教学,先通过网络搜集国内外最新的、有用的施工方面资源,提前分配任务,由学生自由选择设计申报项目,每个单元包括至少五个小项目,交给教师审核确定后开展,然后由团队队长安排分配任务,可以利用实训室内设施进行仿真模拟演练。有调研员负责资料搜集调研、有设计师负责专业内容讲解、有翻译员负责英语现场翻译、有工程师负责实际动手操作,有报告员负责研究报告撰写等等,角色扮演中有工程师、老板、监理、设计师、工程师等,完全模拟现实生活中涉及的各方面,让学生提前感受真实的环境,以此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理解力和适应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英语技能的应用。

笔者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优化专业英语课程设计,根据专业、工作任务需要分类安排教学内容,融“教学做”于一体,因需施教,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水利行业的职业性和应用性,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强化学生的自主性,消除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使之积极主动地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吸取知识。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了以往被动学习局面,将职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整合教学资源,建立相关专业网站和水利行业英语资源库,也有利于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教师的英语能力。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同其他兄弟院校加强联系,如水利水电专科学院,实现资源共享。在今后的研究中还要继续探索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水利行业英语教学的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使得研究更加系统化、完整化和全面化。

参考文献:

[1]高庆.论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核心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6):120-121.

[2]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60-68.

[3]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24-32.

[4]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1):4-8.

[5]田晓芳.外语教学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56-58.

[6]徐向平.理性认识职业技术教育中“核心技能”的功效[J].职教论坛,2009(27):33-38.

[7]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训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24):11-13.

[8]张淑华,孙宗魁.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科教纵横,2010(7):192

[9]周静.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实训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8):75-76.

教育目的的核心范文3

二、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在项目教学与合作教育理论指导下,以项目完成为主线,通过多方合作教育的方式,整合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ESP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下,学校、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共同参与到整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从学生学习和行业需求出发,合作制定教学目标、合作编写教材、合作教学、合作评估。

三、理论依据

1.项目教学理论。项目教学理论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语境学习理论为依据,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学就是以真实或模拟的工作任务为基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各种校内外资源完成一个相对独立项目的信息收集、方案的设计和项目的实施,并获得最终评价。学生通过杜威“做中学”的理论,在该项目的进行过程中,了解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习和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获得知识和技能。

2.合作教学理论。基于群体动力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和群际接触理论的合作教学理论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盛行的合作授课理论,其代表人物为鲍文斯和胡卡。这种理论提倡两名或多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协作、共同授课,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本文的ESP合作教学是指由学校、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加入到同一个ESP课程的教学,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使教学力量最优化、教学组织最佳化、教学效果最大化。

四、模式的构建

这种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项目、学校、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包括五个基本环节:项目筹备阶段(校企共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行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寻求恰当的项目)、项目确定阶段(校企共同确定项目教学目标和任务)、项目材料编写阶段(专家、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根据行业最新发展编写教材)、项目实施阶段(明确教学内容,学校、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完成项目)、项目评估阶段(校企共同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多方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这五个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顺序和流程就构成了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其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在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中,项目是整个模式的中轴和主线,学校、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在进行充分的需求的基础上,合作制定教学目标、利用校企资源优势合作搭建教学平台、合作设计学习环境、合作编写多样化,时代化,生动化的教材、灵活并动态地进行合作授课、合作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五、模式的特征和优势

1.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是实现ESP教学目标和落实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之一。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知识为语言媒介和基础,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得到良好的语言操练,使语言交际能力在与专业相关的语言环境中得到培养。从本质上讲,ESP教学不单是英语知识的教学,也是英语运用能力的教学。

2.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中,不仅参与教学的团队之间是一种跨学科的合作关系,学生之间的活动也是合作与协同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会促使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校企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这种氛围为语言学习者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消除了他们之间交流的障碍,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3.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关注教学过程的经历和体验,在通过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校、企、师、生多方受益,是一种开放而民主的教学模式。

六、结语

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是项目学习与合作教学理论在大学ESP课程教学中的新应用,它集中了多方的优势,有效整合了各种资源,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模式。当然,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还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ESP的合作教学要求团队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合作的具体内容,愿意接受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接受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培育合作的教学和工作环境;由于该教学模式涉及多关系之间的合作,会受到诸如行业、管理等更多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更细致,科学地安排合作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另外,合作教学需要参与者的互相尊重与协同工作,需要用足够的时间规划和分配职责,客观地评价教学参与者的优势和劣势,以弥补个体的不足。

总之,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崭新的ESP教学手段,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没有的优势。它为学习者创造了真实的ESP课程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2):18.

[2]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 [J].外语教学,2010,(6):47-50.

[3]严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教育目的的核心范文4

一、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教师就要解读学科优势,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小目标,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从理想转变为现实。如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养成。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人们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往往存在一定的错误。在人们看来,语文知识最好学,不需要花费什么力气。可事实上,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既可以作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也可以传递人类的精神文明。再如,语文知识需要学生锤炼语言技能。因此,学生要能够通过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活动积累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便处理语言信息,并积极地反馈。当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要将习惯养成作为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展现语文知识的魅力、教师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欣赏到文字之美,让学生生成积极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感,有助于传播文化智慧,帮助学生拥有综合素养[2]。由此可见,在解读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的内容时,“应试”内容只是选择之一。文化元素、情感元素、思想元素、生活元素都应该融入其中。

二、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时,笔者建议,要将听、说、读、写四项最基本的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充满了活力,他们的潜能正等待教师的挖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通过与教师的能力整合,促使中职语文教学自然化、本色化。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将语文素材资源以舞台剧的方式展示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将更多的学习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与作者对话,与课文中的角色对话,将自己的视角与专家的视角整合,使人物演绎更为丰满。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会为学生提供展示空间,让学生能够通过积极地反馈,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获。如中职学生的记忆力非常好,而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词句积累、读读背背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笔者就将二者整合,让学生借助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完成资源的收集,再将他们认定的好词、好句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然后,通过记忆竞赛的方式,将死记硬背转变为一种充满热情与活力的竞赛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有迫于压力完成记忆背诵,而是成为了最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不满足于他人展示的内容,不满足于教材展示的内容,会动用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地获取更多的资源,被我国的文化所感染,被时尚文化所触动,进而形成文化素养、学习能力[3]。

教育目的的核心范文5

新课程改革的显著变化就是在教育目标的定位上,强调了在一个人的发展空间里,应该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

在平时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我们绝大部分老师感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存在着一些困难,感到很迷茫,那就是三维目标很难执行,发现只有知识目标容易操作,其他的目标就有点虚幻、飘渺了,这实际上来源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对老师的束缚,原有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核心,以知识为中心”,把教学的起点作为教学的终点,把有独立思维意识的学生当成了被接受知识的客体,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成了今天实施新课程改革时落实三位目标的瓶颈和障碍。

其实作为物理教师来说,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是以建立在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在培养人的个性,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因而在实施目标方面,只要我们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再深挖一下教材,细致、深入的研究一下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相信找到课堂中可以实施三维目标的突破口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一、深挖课改教材,通过对新旧教材的比较明确新教材中对三维目标的突破

例如,运动规律的教学,传统的教材是从加速度定义公式a=出发,经过变形得到公式v=v0+at,然后就是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而新教材则赋予这段内容更多的教育意义,现行教材是这样安排的:

①通过实验,直接记录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时的时间与速度的数据;

②作出速度-时间图像;

③发现存在着这样一种运动,它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④发现倾斜直线v-t图所描述的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给出匀变速运动的定义;

⑤通过图像一般性研究,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式v=v0+at。

这段教材是学生认识科学规律的好例子,它强化了从实验得出规律的一般性过程,练习用图像分析问题的有效方法逻辑线索清晰,应该说,它在价值观及科学过程、科学方法上的教育价值都比较高。

二、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研究中去体会获取知识的乐趣

我们在平时的上课中,一般采取分步递进式,先让学生提前预习或找出问题,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做好笔记,然后回顾知识练习巩固,最后总结归纳要点;但新课程改革下更多的采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相关材料等信息自己得出知识点,从而实践三维目标。比如磁场这一章中,有这样的阅读材料:“地磁场改变宇宙射线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对宇宙射线起了一定的阻挡作用”,就此可以借题发挥,多做些介绍,也可以开展研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STS(科学、技术、社会)意识,体现了科学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缩短物理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缩短物理学与学生的距离。

三、调整教学节奏,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融入三维目标的教学

比如,在讲微小形变放大时,我们常规的讲法就是给学生介绍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然后说明当结实桌面受压后,它的微小形变也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现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观察桌子受压后的微小形变:在桌子的两端分别竖立放置平面镜;调节其高度,让激光笔(需固定)发出的激光束射向第一个平面镜反射后,又能射向第二个平面镜,经第二个平面镜反射后,光点能射到较远处的白墙上形成光点;在桌子的中央施力下压,就可以看到白墙上的光点发生了较大的竖直方向的移动,说明桌面受压后发生了形变。

到此为止,我们课本上要求的对微小形变的描述的知识目标就已经实现。但对于新课改要求的三维目标就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没有实现,于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老师在这里就应该放慢教学节奏,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明确知识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明确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目标。

问题一:以上所描述的装置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对微小形变进行放大的,它放的级数有几级,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对它进行改进?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去思考装置的内在结构及放大原理,同时利用该原理去改进实验装置,使其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教育目的的核心范文6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所以,在国家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之际,高职院校各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探讨的热点。在我院成本会计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提出逐步采用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教学方法,并利用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等项目,开始试点推行该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院07级会计专业学生通过小组练习成果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不仅能够对大型公司的成本进行完整核算,而且能够运用西方国家广泛采用的先进成本核算方法对现有国内通用的完全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改进,能够独立进行项目分析,形成学术论文,对企业成本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大提高了经管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教学方法的设计如下:

1.确定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且的

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以项目为导向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学习成本会计课程,以制定的教学计划为限按时掌握成本会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项目组全体成员将与企业成本核算进行实际的接触,通过对企业成本会计资料的收集,了解当前周边企业产品或业务成本的主要构成和核算方式,并且通过模拟企业成本项目核算流程,分析成本管理的运用情况;在踏上工作岗位前树立节约理念,用先进成本的管理方法来实现企业成本领先,一方面,打下坚实理论基础,获得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能够运用自身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创新。

2.分组收集相关的理论知识资料

学生在与企业进行实际接触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数据的收集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对本项目涉及的知识和概要予以简介,对相关知识点涉及的网站、图书等进行介绍:另一方面,学生分组自学,通过课本、网络、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以产品成本核算方法项目为例,学生应当在前了解当前一般的企业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每一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具体步骤、适用性、优缺点是什么?小组成员能够根据书本案例做一些比较简单、完整的数成本数据计算。在该步骤进行时,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学生对知识点相当于是进行预习,在了解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才能具体带着问题下企业进行学习。

3.分组设计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调查问卷

每组学生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关于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问卷设计时,应当保持完整性和针对性,一方面,问卷的设计应当包含项目涉及的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各个知识点,此处可以参照指导教师制定的教学大纲;另一方面,学生根据分组了解的企业行业特征和产品特点,对调查问卷给予适当的修正。教师在学生具体制定调查问卷之前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对问卷涉及的问题的个数、题型的选择予以指导;对问卷涉及的格式应当督促学生规范化;对问卷涉及知识点的完整性进行审核,避免重复

转贴于

和遗漏。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应当进行讨论和修改,每组学生对问卷问题的设置、修改、讨论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位学生都能分配到各自的工作任务。

4.下企业进行调研并获得相关的成本核算与管理资料

学生应当在企业中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或运作流程,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艺流程对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和实施有着巨大影响,学生进行调研的重点是熟悉企业的具体运作过程。当然,该过程的实施具有时间和生产技术保密性的制约,学生可以针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了解方式,普通的制造业可以到生产一线参观;对于技术保密性较高的企业,可以请企业生产负责人对主要公开的生产环节予以讲解。除了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与运作流程,该步骤的重点是学生请企业财务负责人完成调查问卷中的题项,并请他们对企业成本核算概要和成本管理的现状予以介绍。

5.整理资料,汇总分析

该步骤是整个项目教学的重点,学生对收集的资料和反馈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资料主要包括企业公开的财务会计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年度成本核算资料、企业生产流程图(可白编)、企业人事制度等。资料分析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小组内资料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生产或业务特点及其与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的匹配性;数据计算的准确性;成本管理对企业管理的贡献度等;另一方面进行班级总体资料分析,主要针对每个小组获得的调查问卷,每组同学针对全班获得的调查问卷汇总分析,了解调查区域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总体特点和不足,并得出定性的结论。

6.提出改进意见,重新设计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