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范文1
在原始社会,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几乎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唯一教育方式,完全因为当时的社会条件使然。尽管在某些学者看来当时的教学方式在联系生活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专门的经过严格训练的教师、专门的场所和经过严格筛选的教育内容,当时的教育表现出零散性、随意性和经验性的特点。自从学校产生以后,出现了专门从事教学的教师、固定的适宜于教学的场所和精心编写的教材,教育开始从一种偶然的、比较随意的行为转变为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通过控制未成熟者的环境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活动。这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进步。
尽管学校教育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当时的中国、埃及、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印度等国具备了学校产生的条件,并相继出现了学校。然而,在漫长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受阶级以及特权等级思想的影响,接受学校教育仅仅是少数人的特权,家庭在教育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直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后,为了培养适合机器生产的大量操作工人和管理人员,现代学校迅速普及并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学校几乎成了教育的同义语。目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进入学校接受特定的教育,学校教育普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二、 学校教育在发展中如影随形的基本矛盾
由于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学校这个特殊的经过改造的环境,割裂了真实的社会环境,因此在发展中也在所难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学校自产生之日起,就包含了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学校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然而其内在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发凸显。
1.学校环境:一般与特殊的矛盾
社会本身具有教育性,“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的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自觉的、有意而为的教育形式。教育是附属于社会的一个体系,它必然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
学校是创造这个环境、传承和保存人类社会中的美好成分、平衡稳定不同势力的主要机构。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少年成长,学校对内部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其既能反映社会的特征又不至于离现实社会太远。然而,问题在于即使我们动用所有的智慧也不能营造一个真实社会的雏形,而必须经过某些社会精英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由某些社会机构来创造一种特殊的环境。如此以来,在学校这个特殊环境与社会的一般环境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首先,随着文明的进步,年轻人的能力和成年人所关心的事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成人所做的事情在空间和意义方面的距离越来越远,从而使得通过直接参与或者游戏性质的模仿越来越不足以再造它的精神。其次,随着文明的发展,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越来越多、相互交织且良莠不齐,反映不同群体主动倾向的各种势力相互冲突,学校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普通机构,在简化、净化社会环境方面的能力越发显得虚弱,在各种社会冲突面前经常处于弱者的地位,难以独立承担培养未来社会所需复合型人才的重任。
2.教育内容:原型与变型的矛盾
在原始的未开化的社会,教育与生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使现在这种直接参与在帮助学生获得最基础的经验和最基本的技能方面仍然是最有效的。然而,由于时空限制,这种直接参与式的、以原型为内容的教育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个体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比如,我们要让儿童了解南极的自然环境,不可能让他们每个人亲身到南极大陆走遍每一个角落;我们要让儿童吸收历史的文化遗产,更不可能让儿童去历史的体验;我们要让儿童了解某一个历史人物,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儿童了解这位人物所经历的每一事件。为此,我们需要对原型进行改造,去除其中的消极成分,剪掉杂乱的枝蔓,使之更简洁,主题更突出,以便于儿童理解和接受。这种人为地对现实世界原型的改造本身也包含着一定的矛盾,既要符合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又不能完全一样,而应该是一种简化、抽象和概括。忠于原型是正确认识世界的需要,进行简化、抽象和概括是为了教育的需要。这一矛盾,给课程改革及其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使其经常处于顾此失彼的状态。也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促进了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繁荣与发展。
3.教师发展: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教师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兼职到专职、从经验化到专业化的过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儿童未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仅要求教师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从事专门培养人的活动,也是其成为可能。文字的出现与发展,对文化传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人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必要。书本知识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在转化为学生内在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帮助解读。在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相对简单,学生的经历也比较单纯,教师的专业性尽管不强,却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用于自我发展,教师在解读书本知识并使之与学生经验相结合方面也比较游刃有余。到了机器大生产阶段,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学科知识日益丰富和分化。随着通讯和交通的发展,学生的阅历和信息渠道越来越广,相对来说教师在解读知识、了解学生方面则越来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教师专业化运动日益高涨,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也占用了教师大量业余时间,使其更加缺少自主思考社会、融入社会的机会。在各行各业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教师却因为专业狭隘日益被边缘化,社会形象也越来越差,自我效能感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理想追求与社会压力的推动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在实践中艰难行进。
4.学生角色:应然与实然的矛盾
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从自然的、未成熟的状态向社会化的、成熟的状态过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事实状态与他作为社会人的应然状态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单纯地把学生看成不成熟的人和社会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强调学生的不成熟性,容易导致教师中心,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分关注学生作为社会人的终点,又会导致学生中心,教师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这种矛盾深刻影响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20世纪以来,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正在由原来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古代是普遍适用的。到了近代,被逐渐扭曲,被认为是教师缺乏教育智慧的不文明表现。然而,学生主体地位的凸出并未带来预想的效果。在实践中,既有个别教师由于惩戒不当导致学生伤残、失常甚至自杀的事件;也存在教师不敢惩戒,稍一管教便遭学生报复、家长指责,被殴、被辱、被逼疯、被弑杀的新闻。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由于缺乏规范合理的博弈规则,导致师生关系严重扭曲,以致有网友指出“教师开始成为一个有风险的职业”。越来越多的事例说明,学生是发展中的不成熟的个体,教师所代表的社会期望只能略高于学生所处成长阶段的发展目标,迁就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三、 学校教育的自我调整及新形式的出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总量迅猛增长且不断分化,交通通讯技术日新月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因素综合影响下,传统的学校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影响力显得越来越脆弱。相反,许多革新形式反倒显示了某些优点,为学校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不少借鉴。
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首先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自此以后,教育日益超出传统学校教育所规定的界限,越来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各个方面。由于这些方面过于广泛而复杂,以致难以在有限的学校内实现。学校教育在变化和挑战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种种弊端导致许多学者开始怀疑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地位,甚至一度出现了取消学校教育的运动。为了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一方面期待新兴教育形式的出现,另一方面要求现有的学校教育体系必须做出弹性调整。大量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式的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也给学校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家庭教育确实是一种源于远古而保留至今的教育方式,而家庭学校则是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家长拒绝把孩子送进学校,而让孩子在家里接受教育。据美国联邦统计局的统计,1985年,美国家庭学校的学生数量约为5万名,到2002年已接近200万名,比1985年增加了近40倍。家庭学校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不仅在美国各州不断发展,得到了社会、政府以及法律的认可,还迅速推及到加拿大、英国、泰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
随着技术革新以及后工业社会的道路,终身教育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构建学习化社会成为各国政府普遍追求的目标。在日本,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终身学习推进中心已经成为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设施。作为知识信息的集散中心,图书馆使教育职能的内涵更加持久、丰富和深刻,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长期自主地利用图书馆学习,举办公益讲座也日益成为图书馆进行社会教育备受欢迎的新形式。科技馆和博物馆所发挥的教育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对于拓宽青少年学生视野,解决学校和课堂教学不易解决的问题,的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充。
四、 引领合作: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
尽管随着学校自身基本矛盾的日益突出,各种新的教育形式在个体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任何一种新形式都不能取代学校教育的地位。家庭学校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发展迅猛,但由于受规模以及师资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学校培养的学生仍然存在很多缺陷。社会教育尽管形式多样,但具有偶然性、零散性,缺少明确的目标和专门人员,也不能很好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专门机构,体系最完整、结构最稳定,具有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优势。只有在一个更大的系统范围内,正确对待学校自身的基本矛盾,充分发挥学校的自组织功能,将学校定位于未来学习型社会的领跑者、联络者,以学校为平台紧密连接其他教育机构,共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的基本矛盾,取长补短。
1.学校相对独立,开发整合功能
学校是为了向年轻一代有条不紊地施行教育而专门设计的,尽管有很多弊端,在现在甚至将来都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在培养对社会发展有贡献、在工作生活中具有积极导向作用的优秀人才方面。在当今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如果我们要确切地处理各种信息就必须要具备系统的知识、才智和技能,如果要掌握这种知识体系和科学方法,就需要接受设计恰当的教育机关对我们所实施的有组织的教育。然而,社会繁杂,价值多元,作为积极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机构,学校应该保持相对独立。家庭和社会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影响举足轻重,然而前者过于分散而后者过于庞杂,故都不能担当现代教育的重任。唯有寄希望于学校,使其有能力整合各种资源,为不同形式的教育合作提供平台。现在的问题不是更多地发展教学设施,而是如何把它们联结起来,以致不同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一种非传统的方式利用这些设施去获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2.课程标准规范,凸显生发功能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体现了对世界构成、运动及规律的认识,也寄予了学生掌握这套体系并用之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期许。原型是复杂的、动态的,而课程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无论设计多么完美,用统一的课程标准去规范所有的发展个体都是不明智的。多样化的需求与动态多变的现实要求专业的课程制定机构开发具有普遍意义的课程标准,这些标准体现主流价值取向并提供使用者一定的灵活性,从而使得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以此为基础根据当地和自身的实际开发更实用的教学资源。
3.倡导精英执教,提升教师形象
教师本应为社会的精英分子,然而随着教师职业的发展,教师越来越从社会的各种活动中脱离出来,成了专门以教书为业的人。由于对社会各项事业的疏远,尽管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参加培训,却收效甚微。社会精英是儿童发展的典范,在其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若有机会传递给下一代,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幸事。学校教育机构应该为社会精英执教提供条件、创造机会,既能弥补现有教师资源的不足,也能提升教师形象,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4.学生成为主体,加强外在引导
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学生具有尚不成熟对教师依赖的一面,也具有走向成熟尝试独立的一面。在师生关系方面,过分偏向于任何一方,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儿童为中心”都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当今社会,传统的学校教育正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个体发展的每个方面,这些方面广泛而复杂,教学活动正在逐步让位于学习活动。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客观上要求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由替代学生探索直接告诉其结果转变为提供价值导向指引学生自己得出结果。
参考文献
[1] 孙培青,任钟印.中外教育比较史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39.
[2]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3.
[3] 罗明东,陈瑶.家庭学校: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范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 岗前培训 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69-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之后,逐渐进入研究视野,并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的一种人类文化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面能够使子孙后代观照历史的镜子,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的、系统的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传承的本身就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技艺传承过程就是教育活动的过程,也是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地方高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基地与桥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充分利用发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增设相关教育内容,这对于全社会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状况及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问题的研究,旨在加深对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全社会的整体认识及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加强领导,充分重视,更好地保护传承、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面对传统,如何在现代化的今天,将非遗纳入高校新教师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作用,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尚有不计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随时都可能消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认为:“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传心记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生态的改变,农耕文化孕育的民间文化正遭到毁灭性重创,可以说,如果传承断裂,很多文化遗产也将随之断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成为目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面临的重大考验。当今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进行有意识的教育、宣传普及,不发挥其教育价值,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因为失去了自然传承的社会环境而失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除了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量的科学知识,还有许多极富审美价值的文化艺术精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涵盖大量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技艺技能,是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和重要内容。
二、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鞍山地处东北地区,多民族文化融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比重。鞍山共确立市级以上项目50余项,近20项入选省级、国家级甚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辽宁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和表现。以岫岩为例,岫岩民间剪纸(中国剪纸)和岫岩皮影(中国皮影)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岫岩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个、省级项目7个、市级项目13个,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个,省级传承人5个、市级传承人15个,被命名为核心传承人、民间艺术家、民间艺人的近100位。可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由于自身不可再生的特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状堪忧。
三、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优势
一座城市的特色应体现在城市特有的文化资源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成为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成为未来城市最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为城市发展注入丰厚的人文内涵,提升城市特有的文化魅力,使之更具文化吸引力、文化感染力及文化影响力。地方高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基地与桥梁。
以鞍山师范学院为例,对于传承和保护鞍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优势。地方高校具备文献信息搜索、整理等科研优势和资源,可以通过挖掘整合本土教育资源,通过提炼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丰富完善特色课程体系,加强地方乡土文化教育,从而达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此外,高校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摇篮,结合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情况,对强化师生树立文化自信、拓展视野、丰富业余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地方高校应该肩负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肩负起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应尽职责。
四、非遗纳入高校新教师培训体系具体做法
为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国家文化部大力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号召,旨在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的传播、推广力度,增强自觉参与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是实现教师自身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加快新教师成长步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鞍山师范学院岗前培训点承担着鞍山师范学院、鞍山广播电视大学、鞍钢职工大学、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建筑大学辽阳职院、海城广播电视大等七所学校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纳入高校新教师培训体系,将有力促进青年教师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将极大地推动年轻一代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保护和传承。
(一)集中培训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
校本培训在原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上,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可增设传统音乐课,将千山寺庙音乐、海城鼓乐、岫岩满族民间歌曲等引入课堂。目前,鞍山市级以上传统音乐类项目共7项,约占市级项目比例的15%。鞍山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歌、鼓乐、劳动号子、宗教音乐、器乐曲、舞蹈音乐、曲艺音乐等,种类丰富、样式繁多,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辽宁北方音乐的地域特色。如:千山寺庙音乐是鞍山地区唯一的一项民间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辽宁省唯一的一个受到国家级保护的宗教音乐。千山寺庙音乐不仅是宗教遗产,它更是我国民间音乐中难得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再如:岫岩满族民间歌曲是岫岩地区满族民众广为流传的一N民间乐曲,历史悠久,在满族民间歌曲中,有古老的征战歌曲,有劳动和爱情歌曲,有萨满祭祀和旗香单鼓歌曲,也有悠孩子、丧葬等风俗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基本反映了几百年来满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也反映了满族同其他民族相互学习、相互交融的历史渊源。越是传统的、地域的、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才越值得珍视与保护。这样的课程新鲜而不枯燥,不但能够使广大教师丰富知识,此外还能活跃课堂。
(二)加大示范观摩学习时间和内容
在具体操作中,可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团体来校园演出。通过非遗进校园,传承人的现场展示与展演,以及师生与传承人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让高校新教师感受到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这些教师未来身体力行的授课,丰富大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在寓教于乐中传播传统文化,使大学生近距离认识、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兴趣和保护意识。
有相当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全可以直接搬到高校舞台上来,作为培训新教师的创新课堂。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喇叭戏。海城喇叭戏最早形成于海城西部牛庄一带,流传于鞍山、海城、营口、大石桥、辽阳及其周边,是东北地区最早形成的民间剧种之一,据史料载:它脱胎于海城地秧歌,秧歌队拉开场子表演,称为“地拉场”。它的主奏乐器唢呐俗名“喇叭”,故定名为“海城喇叭戏”。海城喇叭戏当年就是凭借那些优秀传统剧目为广大当地群众所喜爱的。如:《王婆骂鸡》《梁赛金擀面》《锯大缸》《小放牛》等,在当地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2005年,鞍山市戏曲剧院成立了专业的海城喇叭戏剧团,现剧团有国家一级演员2人,国家二级演员6人。2006年,经海城市文化体育局批准成立“海城市文化馆喇叭戏剧团”。海城市文化馆喇叭戏剧团克服了许多困难,相继排演出了一些剧目在海城广大城乡进行演出,受到当地百姓好评及社会广泛关注。2016年11月15日,鞍山市文广局艺研所在笑笑剧场举行了海城喇叭戏传统剧目《王婆骂鸡》复排展演活动,大获成功。该剧目完全是依据剧目老本所呈现出来的,体现出了原滋原味的海城喇叭戏传统剧目的味道。这支临时组建的三十余人的海城喇叭戏乐队,也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乐队成员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怀着对海城喇叭戏的执著与热爱,深深投入其中,各自承担好自己的角色任务。如果将海城喇叭戏引入高校演出,必将激发这些传承人的热情和保护传承的信心和力量,也必然对正确引导公众,广泛宣传,让公众正确认识“非遗”存在的价值,从而提高民众参与保护的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再如岫岩皮影,岫岩皮影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中国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岫岩皮影有300年的悠久历史。主要分布在岫岩满族自治县石灰窑乡、哈达碑镇、偏岭镇、黄花甸镇、汤沟乡、兴隆镇、前营乡等十几个乡镇及周边县市。岫岩皮影在演唱上,按生、旦、净、末、丑的行当分成了大、小两种唱法,并有了固定的唱腔板式。表演上,吸收了戏曲程式化表演方式,按剧情刻化人物。《小兵张嘎》《刘胡兰》等十几部现代皮影戏在全县普及演出。岫岩皮影在辽宁省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辽宁省民间皮影艺术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岫岩皮影演唱旦角、青衣仍保留了男演员演唱的风格,是岫岩皮影的主要特征。这样的节目在高校演出必能掀起广大师生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从而扩大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的影响力。此外,还可以展示木偶、皮影、太平鼓、风筝等丰富的“非遗”项目,这种创意不仅增添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文化内涵,而且对地域文化的弘扬、“非遗”的保护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与新闻媒体合作,发挥专题栏目的教育魅力
电视是人们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非遗”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体系中,应利用好电视传播的优势,发挥专题栏目及民俗影视片的魅力。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高校与保护单位和电视办节目的形式,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助鞍山广播电视台的资源优势,整理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播节目,在新教师培训中利用多媒体教室的先进设备播放学习。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鞍山评书为例,鞍山广播电视媒体有着相当丰富的音视频资源。鞍山素有“评书之乡”的美称,从清咸丰十年算起,鞍山评书迄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名家辈出,评书艺术遍布全国众多省市,为推动我国评书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兰芳、单田芳、张贺芳等先后在电台、电视台录播了《岳飞传》《明英烈》《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三国演义》《平原枪声》《林海雪原》《呼杨合兵》《百年风云》等多部评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料。鞍山评书主要表演手段是“说”,它运用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语言讲述故事、描述人物、状物写景、抒发感情,其语言往往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雅俗共赏。说书人用自己的语言把历史上的名人名事、著名的文学作品以说书的形式展现在听众面前,让广大群众在欣赏娱乐的同时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上的名人、了解著名的文学作品,其在文学上的价值不容忽视。将鞍山评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作成音视频节目,系统地有计划地纳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中,不仅可以使“非遗”得到充分地宣传展示,而且可以使其以影像的方式得到保存,更可以成为高校新教师培训特色素材。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事实证明,只要重视保护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会消失。适应时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切实发挥地方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⒖嘉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