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核心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核心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核心能力

小学教育核心能力范文1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法》 考查 能力 平时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师范类院校重要专业课,阐述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一般规律、基本教学方法,并使学生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将这些理论、规律、方法运用于实践。这样的一门专业课怎样进行考查才能既充分发挥考查的功能又体现专业课的特点,是《小学语文教学法》任课教师一直努力探讨的课题,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多年,对它的考核做了很多尝试。

传统的习惯沿用的一张“百分制”试卷考高低见上下的考试方法能实现考查的“促进知能转化”、“具有激励作用”、“具有反馈功能”的功能和体现《小学语文教学法》的专业课特点吗?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种“百分制”考试办法下实际教学中以考为“法宝”的教师的“教”和以分数为“命根”的学生的“学”:教师机械讲解理论,学生满足于背诵一些条文,而对能力的训练、考查,教师不指导或少指导,学生不理睬或不知从何练起,语教课的成绩评定往往就凭一张百分卷、一堂90分钟的考试来决定。

这就告诉我们,传统的考查办法不能很好地检验学生是否能把教育教学理论、规律、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也不能检验学生是否具有了担当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学能力,必须予以改进以充分发挥考查的功能,来促进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更好地训练教学技能。

那么,语教科应该怎样考查?笔者认为,语教科的考查必须体现专业课特点、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学能力。它的考查必须不同于其他学科,在考查内容上,除了理论知识的考查外,更须着眼于能力的考查;在考试的方式上,除适当的笔试外,尤其要重视平时的考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既认真学好理论,又自觉地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能力的训练。

一、 着眼于能力的考查

大纲规定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必须达到如下要求:能够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初步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语言的特点,初步了解当地小学教育教学情况。能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小学语文教案,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听话说话教学,能够指导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初步具有评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因此,语教科的学习必须在理解语文教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着眼于能力的训练和考查。

语教科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谁能够编写好教案,上好课,组织好语文课外活动,评好课,他的能力就强,成绩就大。为此,我们应该要求学生边学理论边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实践,并进行考查。考查时着重考查编写教案的能力、课堂教学的能力、评课的能力。

1、考查编写教案的能力。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及早地对学生进行编写教案能力的训练、考查,我们可把教材中本编在后几章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常规”提前到“汉语拼音教学”内容之前先行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课堂教学的内容之前就学会如何备课写教案。这样,学生先学会了如何备课写教案,接着学后边的课堂教学,我们就可要求学生编写相应的课堂教学的教案了。到第一个学期结束,学生就至少可以进行三次编写“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不同课堂教学相应课文的教案的训练、考查。第二学期又继续进行“作文教学”、“听话说话教学”、“课外活动”、“基础训练教学”的教案编写训练、考查。然后把这若干次教案的成绩综合评定为编写教案能力的成绩。

2、考查课堂教学及评析课堂教学的能力。课堂教学的能力是师范类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核心能力,对这种能力的训练、训练尤须重视。上边提到学生提前学习了教学常规,因此,每学完一个课堂教学的内容,我们都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试教、评教。一般先选择能力强的同学进行典型示范引路,然后其他同学利用晚自修时间进行试教、评教训练,并坚持到实习前,这样,每个学生至少可以轮两次,而且,还要求学生在第一、二轮试教、评教训练结束后分别撰写一份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心得体会。以上的训练每次、每项都评定成绩,成绩不好的要加强训练然后再考核。

这样,通过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考查,既激发学生学、练技能的积极性、进取心,又比较客观地反映专业课学习的真实成绩。 转贴于

二、 重视平时的考查

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半日的事,知识积累靠平时,能力形成靠磨练。为促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专业课,练好教学技能,就要重视平时的训练和考查,要将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们说“我们想练好教学技能,但我们缺乏坚持性,老师必须经常督促,经常检查,我们才能持久,才能有效果。”这是学生的心里话,更是客观事实,因此,语教科学习必须重视平时考查,这也正体现了教学技能“过关”的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教学技能。

那么,语教这门专业课用哪些形式来加强平时的考查呢?

1、将考查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主要采用说课和写、讲心得、体会两种形式。

(1)说课。分课前说小学教材、课后说该堂所上之课。课前说小学教材一般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说小学教材中某篇课文课堂教学的零部件教学,如说导课,说解题,说教学目的,说教学重难点,说板书设计等;课后说该堂所上之课是要求学生就任课教师教学的某一方面进行述说,如说该堂课的教学过程,说该堂课的教学方法等,也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

(2)写、讲心得体会。分课后、观后两种。课后心得是要求学生对老师上的课,同学的试教课,运用所学教学理论,联系自己的思想认识,联系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就某个问题发表见解。观后心得体会是对观看的教学录像发表自己的见解。讲则是把自己所写的心得体会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角色意识,仪态自然地有感情地讲。写旨在析理、激思;讲旨在交流、练表达、练教师意识、教学能力。

这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考查,既看数量,又看质量,还看发展,既看写,又看讲,均计入学期及学年的成绩。这样,使课堂教学既成为学知识、练技能、发展智力的阵地,又成为随时检查、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考场,这就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教这门专业课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教学各项基本功的训练,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分阶段考查各项教学能力,实行定期过关的考查制度。根据大纲规定师范类学生必须具备的几项教学能力,用分阶段考查,定期过关验收的方式训练、考查。第一学期分两个阶段,前半学期为第一阶段,考查、验收学生编写教案、设计板书、拼音教学能力;后半学期考查验收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的能力。第二学期也分两个阶段,第一周到第八周为第一阶段,考查验收学生作文教学,听话说话教学的能力和评析课堂教学的能力;第二阶段指实习前的试教、见习、实习这部分时间,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能力。这种考查方式预先订好计划给学生,要求学生平时加强训练,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测试过关。

小学教育核心能力范文2

前言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也实现质的飞越,也要加强改革。学生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可以更加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也有利于学生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快地具有学习自主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思想还影响着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选择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在当前所推行的教育体制中,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已经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素质教育模式在我国已经实施很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落实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学的表现。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成为时代化的人才,能够在社会竞争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2.有利于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让小学生在学习中动脑筋,营造一个创意化的氛围,是小学教师的教学准则。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小学生的好奇心,更要保护小学生的创造力,允许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动手动脑,激发小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让其具有自主思考的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给学生时间进行自主化学习,有利于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在开放的氛围中,在教师肯定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更快。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需要开发一些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得以创新,才能让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培养的环境,促进小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下面,我们就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进行分析。

1.创设开放、创新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小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得以培养的重要环境因素。在一个开放的、创新的课堂氛围中,小学生的思维更加宽泛,可以思考的内容更多。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利用灌输性的手段进行教学,在课堂中不停地讲解,不停地传递知识,没有给学生留出时间与空间进行问题的思考。在当代教学中,教师要试着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小学生生性好动,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自制力不足,很容易被身边的环境所影响。教师只有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不被课堂外的东西所吸引,才能促进课堂效率与活跃度的共同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一改死板、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更创新的教学模式吸引小学生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的播放、小品的表演、讨论活动的开展等,促进小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自己退居二线。

比如在讲解《爷爷和小树》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几张相关漫画图片或者卡通形象,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组织小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让小学生看图说话,说一说自己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自主去创造一个爷爷与小树的故事。当小学生创造出自己的故事之后,在引导小学生去看课文,通过对比,小学生会对课文更感兴趣,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利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当代老师,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在课堂中要坚决杜绝成为课堂活动中的主体。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学习与思考。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去辅助学生,引导学生,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偏低,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主动提问。教师可以利用主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紧张起来,促进学生注意力得以集中,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另外,老师也可以利用悬念设置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窗前的气球》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题目进行提问“窗前为什么会有气球呢?”,组织小学生们进行想象,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也可以针对窗前的气球为学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自觉发问,促进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

3.加强课内外实践活动的结合

课内教学活动是不能满足小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与培养需求的,在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今天,教师要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去开发更多的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独立学习的机会,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用武之地。

比如在以《我的家乡》作为写作题目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有关于自己家长的写作素材,通过采访活动、调查活动等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去发现,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小学教育核心能力范文3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们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老师们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们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们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首先,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竞争水平。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学生们在知识方面的差异在不断缩小,具有创新精神,可以提高学生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多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其次,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独立思考意识。因为创新的来源就是思考,学生们通过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寻找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解决办法,这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可以有效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最后,通过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们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其它科目的学习。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这一门学科,让小学生们养成创新精神,可以有效反作用于他们的日常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可以让学生们自然而然的在其它科目的学习上也变得爱思考。这样学生们就会养成一个正确的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1.激发学生们的创新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们容易对外界的各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创新兴趣,学生们在兴趣的引导下就会对问题积极进行思考和联想。这样学生们在思考跟联想的过程中就具有了初步的??新意识。之后老师在通过合适的引导措施,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在家里》这一课的学习时,老师们可以率先展开提问,问学生们在自己家中都有什么有趣的东西,此时学生们就会感到非常奇怪,老师为什么不直接讲课文中的内容。在此时学生们的注意力就成功被老师激发起来,之后学生们就会积极进行思考,有的学生会说自己家里有电视和冰箱,有的学生会说家里有沙发和茶几。当学生们说的差不多的时候,老师们可以这样将学生们引入课堂。刚才你们说的东西都很对,下面我们来学习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刚才大家说的那些家中物品。这样学生们就会非常顺利的融入到课堂中来,积极进行思考,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兴趣,有效将学生们引入到课堂中来。

2.营造合适的创新环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因为小学生们的思维非常单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合理安排教学方法。老师们可以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特定的学习环境,然后通过合适的引导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游园不值》这篇古诗时,老师们可以先在黑板上画一堵墙,然后在墙头上用红色的粉笔画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之后在图画的旁边写下古诗的原文。最后给学生们布置这样一个问题,看到这副图画后有什么感受。此时学生们肯定会非常好奇,老师画的画与古诗有什么关系。学生们就会自己去读古诗,然后进行思考。当读到“一枝红杏出墙来”时,很多学生就会恍然大悟,明白了老师的用意。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们身临其境般感受作者的意图,积极进行思考,在不知不觉间就锻炼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3.采用多媒体设施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普及。通过多媒体设施老师们可以将更多的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们,这样既能够开拓学生们的视野,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多媒体设施可以将很多课外知识转化为动画或者图片性的内容,这样可以便于学生们对知识进行理解。学生们对这些课外知识进行了解后,就会形成自己的想法,为之后的创新打下基础。因为创新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很多的积累与思考,只有不断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才能够不断激发学生们的灵感,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时,其中说道星星会眨眼睛。但是学生们的思维很单纯,不明白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学生们心中就会有疑问,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此时老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来给孩子们拓展一些天文小知识,给孩子们演示一下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通过这些课外知识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们明白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们增长见识,进而去思考为什么太阳不会眨眼睛。通过这样一个发散思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探索精神,从而为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4.做好有效的反馈评价

小学生们的思维都非常活跃,但是很多时候学生们的想法是非常没有根据的,然后就胡乱向老师进行提问。很多老师对此也是非常的苦恼,如果直接批评会扼杀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如果耐心回答会浪费很多宝贵的上课时间。因此老师们应该学会合理引导学生们进行思维发散,及时肯定学生们的正确想法,并及时纠正学生们的错误思维。

例如,在学习《泉水》的过程中,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热情待人接物。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思考课文为什么通过泉水来讲述热情待人接物这一道理。此时老师们应该肯定这些学生们的想法,并告诉学生们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泉水比作人,可以更加有效的传递本文的思想。但是有的学生们就会思考泉水到底是不是人这一问题。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思维发散,老师们应该及时打断这部分学生们错误思维,并通过合适的引导让学生们回归到课文的本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老师们注意,及时对学生们的思维发散进行引导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因为小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非常有限,老师们应该通过合适的引导让孩子们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小学教育核心能力范文4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愿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通过语言描述、提问、绘画、多媒体等方法,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我在教学《鸟岛》这篇课文时创设了如下情境,多媒体播放鸟岛的景象: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一群美丽的小岛上鸣声啁啾,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鸟儿有的迎风翱翔,有的在湖面上追逐嬉戏,还有的在专心筑窝,同学们看到如此美丽的画面,一下子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我乘机问道:你们想了解这个地方吗?随着一声:想,同学们已自己打开书津津有味地读起了课文,并随着读从中识记了字、词,品读了词名,从中体验情感,这样我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饱含感情的语言引入情境,激发了学生对鸟岛的向往和对课文学习、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带着愉快和强烈的求知心境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实现了“再创造”。

二、鼓励质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质疑是开启创新大门的金钥匙,是探求知识的开始,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是孕育未知世界的摇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学生强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注意保护,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如:我在教学词语“艰苦卓绝”是,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问:“老师,‘艰苦卓绝’中‘艰苦’的‘艰’还可以写成‘坚持’的‘坚’。当时,我被该生提出的问题怔住了,无法马上回答。但我对他的质疑给予了肯定和鼓励,答应老师查了资料再告诉他。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敢于站起来向老师质疑,其实是他“灵感”和“智慧火花”的一现,我们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这具有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的探求精神,并要注意保护,创新能力就能提高。

三、激发求异,培养学生的多向性思维

多向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多向学生提供机会,为此在教学时。可允许学生自由想象,互相争辩,这样,才能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如:我在教学《狐假虎威》时,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当小裁判,自由发表自己对狐狸的看法,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觉得狐狸太坏,花言巧语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今天又骗了“森林之王”老虎。可马上有同学说:“不对,我觉得狐狸很聪明,乌鸦和老虎是因为不动脑筋,才被骗的”。显然后一方的同学开动了脑筋,提出了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是一种求异思维的精神。

四、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续编故事,补充空白,根据故事内容演一演,自编课本剧,我是小导游等,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很大的作用。如:我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我指着图说:小朋友们看,可爱的小池塘里长满了绿绿的荷叶,开着美丽的荷花,那荷叶就像大伞,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滴来了,在荷叶上唱歌跳舞,除了他们,还有谁来了?请用“――来了,在荷叶――”的句式说一说。通过我的启发,让学生再次放飞想象的翅膀,想想各种小动物或自然事物与荷叶一起活动,有的说:小虾来了,在荷叶下游玩;有的说:蜻蜓来了,在荷叶上跳舞;……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了说话,又培养了创新精神。

小学教育核心能力范文5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要想提高国民的信息化水平,需要从教育入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很有必要。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已经具备信息化的意识,对于信息资源也在进行积极的储备。但是,对信息资源的创新利用、整合处理等还是有较多的不足的地方。教师普遍对信息化教育了解的较少,不大懂得利用信息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中面临的最大的难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与现代化职业教育信息化所提出的要求还相差一段距离。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分析

(一)职业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实践教学能力偏弱

目前,职业教师主要是毕业于一些普通的高校,没有受到过较为专业的培训,在企业中的工作经验也不足。如今的培训机构和对口单位都不大适合教师的培训,因此对于教师的自身培训比较缺乏。相关教师的入职考核,招聘单位也比较看重学业成绩,而不是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和实际教学技能来判断。

(二)相关部门对职业教师的培训不到位

尽管现在一些相关部门针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而启动一些培训计划,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1.对教师的培训内容与职业教师的实际需求不大相符,而且培训内容单一,很难让教师有一定的探究兴趣。2.培训过程中,教师本来就没有过多热情,在后续培训中,也没有强化培训。3.培训中缺乏好的方法,没有让教师很好的参与进来,应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带动教师的信息技能的学习热情。把学习、操作、运用有效的结合起来。

(三)教师对自身的应用能力信心不足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面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是使很多教师信心不足。短期性无严格考核的培训让教师松散,没有过多激情。计算机的操作是提高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基础。但是部分教师的应用能力不足,导致整体教师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也没有合格的考核制度。在教学中,教师对自身的应用能力没有足够的把握和自信。

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探究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能力主要以如何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对于教师的培养方面,要以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为基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培养教师信息化能力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方式,讲授合理的内容。以提高和创新为目的,力求将传统的培养方式改良,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来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实际问题。

(一)培训内容要改革,以全面实现教师信息化能力的要求

针对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高的培训,需要从教师的不足进行分析,再实行相关的强化培训。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要从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出发,注重对相关操作技术的传授,教会教师学习动画、网页、软件的应用等。所讲授的技术必须要和教学的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要注重培训的方法和形式,要重新对教学设计、信息整合等方面入手,从内容到形式改革教师培训模式,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对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要从教师的信息意识、知识、能力和道德来融入培养。在培训的过程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应用,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从而创造出更符合教学实际的信息应用。

接下来,笔者将以如何提高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能力为例进行具体论述。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门重难点学科。因此,教师的英语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信息化能力对英语教学意义重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树立信息化教学的意识,要明白教学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要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其次,要将信息化理念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在线观看英文视频、收听英文广播,TED视频、BBC、VOA都是十分珍贵的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学。

(二)培训形式要改革,注重增强培训效果

好的培训形式能够带来好的效果。在形式改革中要多采用交流互动的方式,摒弃传统的专家讲座被动接受培训的方式,要化被动为主动,确保教师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相信会使培训效果增强。如果采用一般的培训方法,在培训的过程中比较放松,没有任何压力,但是整个培训的效果并不好。因此,在培训前可让教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培训过后,也可布置一定的任务给教师,让教师将相关的思路和信息化能力相结合,自行回家后研究,让教师有更多的实践经历。

(三)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体系,保证教师信息化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培养,一直缺少一个健全的体系作为支撑。教师的能力要顺应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体系,要注重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增强。有关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考核制度,能够促进教师自主研究信息,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三、结束语

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不难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的培训形式和内容还有待提升。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是一种考验。教师需要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利用信息化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

注:本论文系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泰州市为例》(课题批准号:2013129)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霞林.浅析如何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S1:107-110

[2]薛继成.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研究[J].科教导刊,2013,(31):83,85

[3]朱明苑.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探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

[4]张祺午,荣国丞.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1,36:74-77

小学教育核心能力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48-02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担负传授知识,及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个性才能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形式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都是围绕教师教材和教学大纲而展开的,而不是围绕学生而展开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非主动的思考。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实现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为学生进入工作和社会后发挥作用,做好准备的阶段。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将为学生工作后快速适应社会角色,进入工作状态起到关键性作用。坚持教育创新,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高效学习能力的高层次生物工程领域人才是教育的核心。在理工科的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大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高效学习能力呢?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将多年来的经验做一总结,供广大师生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高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现代教育理论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仅要千方百计地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悟懂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获得高效的学习方法。启而得法则诱之有效,激发起学生主动思索,通过学习收获知识,进而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也是培养高效学习能力的核心。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是人类数千年对于自然发现和探索的结晶。在教授一门新课程的绪论时,不必依照课本顺序,讲述学科的发展历史,目前的研究进展和目标,而是本着对某些现象的发现、对大量现象的归纳,提出问题,寻找规律,最终解决问题的思路教授,通过强化这样的逻辑顺序,使学生形成一个普遍的学习和研究的思维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寻找答案,使学生进入主动思考的高效学习状态,如同我们的先人说过的“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一道去寻找和分析、研究和探索,获得规律,通过跟随科学探索过程,使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随后采取分组讨论发言的形式,鼓励学生从多角度、不同领域和各种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引入的方法可采用类比联想、问题悬念、以旧引新等方法,这些方法以最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产生强烈求知欲为原则。

二、创新意识是课堂教学的主线

创新意识是人类进步的灵魂,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实现创新人才教育的核心。引导学生将上一环节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整理、归纳,然后展开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来总结。在对引入的问题进行讨论时注意对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应尽可能的鼓励学生思考各种方法,启发学生从不同方向、多角度、不同途径和各种方式来寻求解决方案,不拘一格,更不限定只有唯一的答案,鼓励学生寻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胆创新开拓思路,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其次,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种方案进行可行性的讨论,教师就不同解决方案多提出问题,进行对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不应轻易表态,不能墨守成规,评判答错,而是引领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和技术,从每个方案中挖掘其创建性的闪光点,并综合分析,获得最佳的方法。对那些有创新的学生要及时肯定,表扬他们求异创新的精神。最后,归纳出新的方案,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突出新的方法中的创新之处,树立敢于挑战既定观点,勇于开拓的理念,强化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和启发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在对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实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能力培养是课堂教学的指导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简要的知识教授或课上导读提纲,提出实际生产过程的具体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将学生变为课堂教学参与的主体,使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锻炼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则是通过引出问题、指引方向、推进讨论、共同总结来组织教学活动。尤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与生产实践结合的非常紧密,许多细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的极好机会,也是启发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绝好领域。如我们都知道现代的照相机是德国人发明的,他们在光学镜头的研制领域是世界第一,但目前日本人在德国照相机的基础上创新了全自动“傻瓜机”,将民用相机市场全部占领,点点滴滴的细节的创新带动整体的飞跃。从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知识的每一步细节中思考,如何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获得新的办法有新的突破。使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消化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各组学生在进行讨论制定方案时,教师要积极巡回辅导,经常走到参与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薄弱或思维不活跃的学生身边,耐心地辅导,适时的引导和肯定,给他们以极大的鼓舞,获得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的乐趣,不要集体讲课,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人人求创新的教学气氛,最终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投身其中——主动思考——获得结果的良性循环,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四、如何在课堂反馈体现创新能力

课堂及时反馈是在学生以小组形式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全体同学对各个小组形成的方案进行深入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获得一个最有效办法。形成方案的讨论过程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考虑,大胆质疑,提出不同的见解。因此在讨论中发现某些方案即便是错误,看上去根本不可行,甚至有些可笑的想法,也不要进行好坏的评判,教师只引导学生对所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质疑,并再次讨论,提出问题的关键或细节,使学生的讨论顺利进行。其次,在每位学生的发言中迅速找到其与众不同的新观点,并加以肯定和鼓励,不断激励学生深入探究,挖掘出新的创见。将传授知识同启迪创新思维结合起来。通过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联系运用知识,获得新知识,在相互的争论不断的碰撞中产生新的创见,自然而然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适应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多种多样如:讨论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观摩教学法等等。总之,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主要渠道,最终实现学生高效学习的目的,也是高校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