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语文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语文的概念

大学语文的概念范文1

一、边缘化生存――大学语文是高校一门独特的公共基础课

大学语文课是除大学英语外执教教师最多,师资力量最巨,学生数量最大,教材种类最杂的公共课程。但细究,两门课的现状很不同:大学英语总体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能,且有国家英语等级考试作为测试标准,工具性强;而大学语文没有“达标测试”,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绝不仅限于工具性。文学篇章具有浓厚的审美功能与文化特色,所以语文的教学目的远较工具性复杂和多样。与其他公共基础课相比,大学语文的独特性体现在:

1.无专业归口

大学语文在诞生初期是怎样的?陈平原说:“一旦需要为新式学堂(包括大学堂)立章程,都只能依据其时的译介略加增删。而西人之学堂章程,即便千差万别,不可能没有文学一科。于是,不被时贤看好的文学教育,由于学堂章程的制订,又悄然复归――虽然只是在字面上。”一个世纪前,京师大学堂等校即在预科开设“经学”“诸子”“词章”与“作文”等课程,又历经1913年、1938年、1943年等几次变革与确认,大学语文成为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必修课“大一国文”,并有了朱自清、伍叔傥主编的《大学国文选》教材。建国初仍设此课,采用郭绍虞、章靳以编的教材。后来便长期中断。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倡导重开大学语文,一时蔚为风气。当时设定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传承传统文化、提高汉语表达是大学语文课在新时期的主要教学目的。先贤已逝,目光如炬。

为什么经过30年的发展,大学语文仍无明晰的教学目的定位?因为是公共课,难免,术业有专攻的教师会将它上成降低要求的专业课。“公共”成为谁都能对该教学目的置喙插足的“论坛”。教学目标定位由各专业老师从自己角度进行理解与阐释,在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审美功能与交际功能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中文专业的细分等复杂现状远非大学语文在雏形年代所始料能及。“大学语文”只从“大学国文”改了一字,而它的外界生态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了高等院校的必修课,遂令此课的教学目的成了聚讼纷纷的公共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2.与其他公共课都不同

大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异于大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与高等数学等,教学以掌握其中规律、逻辑并能解答或应用于实际命题为主,难易程度呈阶梯式上升;大学英语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而日趋成为“宠儿”。在大学里,学生学习外语的时间远胜于学习母语。用葛兰西的话来说,英语是一种“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这种状况对非英语国家有人来讲是一种无奈,因为近一百年来各学术领域中很多重要的书,都是用英文撰写的……我们必须正视英语文化是一种文化霸权这项令人不甚愉快的现实状况,而努力加强学生运用英语语文能力”;“两课”拥有“钦定”地位,大学语文这种“民间行为”课程的地位远不能与之相比较。所以,既无考核标准,又乏实际功用,更无权威地位的大学语文,只成了有识之士的坚守。

3.与域外母语教育比较

大学语文是中国高等教育中很独特的一门课,西方没有完全与之相同的专门课程,而是把这门课的任务分解在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诸课程中。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的通识课程基本上以“经――史”互相渗透为构架,阅读西方经典名著是通识课程的中心。但目前国内,大学语文界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母语教育情况缺乏了解,总体上调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人进行了个案关注。可喜的是,陈洪透露说,接下去将赴日本、美国、欧洲等调查母语教育的情况。

总之,由有识之士忧心并远虑民族语言与文化传承而开设的大学语文,既无考核教学效果的标准,又无立竿见影的现实功用,更无域外同类课程的比对参照,从处于“民间”的危机状态终于走到国家教委规定的必修课,在中国高校是门十分独特的公共基础课。

二、以理念出发的教材林立,定位不一

大学语文的性质、任务到底是什么?目前国内主要的意见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四种:一种意见认为大学语文是大学阶段的文学课;二是补中学语文的课;三是语言文化课;四是人文素质课。从教材看,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有:

1.工具性定位。认为大学语文不该由此定位。“今天把语文当作一门纯工具性和纯知识性的课程来看待显然就狭隘了,尤其对大学语文而言。”

2.人文性定位。代表的如徐中玉的《大学语文》(第八、九版)。这本教材在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散篇集成方式,采取了按文本主题词加文选集成单元的模式。全书共分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社会人生、人情世态、乡思亲情、爱情婚姻、人物风情、咏史怀古、写景记游和论学品艺等12个单元。另外,夏中义的《大学新语文》教材,用新的高校语文教育思路,突破文选传统,强调“精神成人”。

3.文化专题。如温儒编的《高等语文――大学语文新型通用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温儒敏说:我们也进行了《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教材的改革。北大是开《大学语文》的,七八个学院都在开,每年我们都派五六个老师去讲《大学语文》。而且我主编了一套《高等语文》,它的教学模式跟以前的模式不太一样。定位主要是重新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4.文学史。这类教材是主流,历史久、数量多。如丁帆、王步高的《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王步高的《大学语文》(普及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徐中玉、钱谷融的《大学语文》(本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这些教材在大学语文界使用广泛。教学内容方面,王步高等2004年统计显示大学语文教学“以古代文学、文化知识为主”的占80.73%,“以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为主”的占14.68%,以“专题讲座为主”的占8.26%,“以体裁为主”的占15.6%,以“史带篇为主”的占33.03%。所以文学史为主的讲解还是占最高比例的。

5.母语主题。如张新颖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李瑞山的《语文素养高级读本》。这个主题的教材相对较少,但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正在将此主题拓宽拓深。

丁帆在《新编大学语文编写说明》中说:我们试图本着“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趣味性和新经典”的原则来制定编辑理念、整合框架结构、划分单元设置和遴选典范文章。在具体教学中以上主题未必以单一面目出现,一般将上述各项进行组合。

大学语文课程的主体是谁?现有教材与概念重建主义的看法正好相反。所以浙江省大学语文学会的会长彭万隆说:“关于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好统一,最后也不要统一,因为学生是不一样的。”

三、教材繁多,因与利益挂钩使课程定位呈“战国”状态

改革开放后,诸多高校陆续开设大学语文课,教材需求应势而涨。教材的编写寓含了课程目的,但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对课程定位的思考晚于现实的发展速度。几年下来,与该课面临的生存危机相反,教材的种类和数量呈雨后春笋之势发展。这其中,相互抄袭、低水平重复建设而非建立在一定教学科研成果之上的教材占不少比重。而落后教材的使用更使大学语文成为“高四语文”而日渐走向了边缘化。2007年由教育部在湖南召开的大学语文教学会议上公布了这样一个数字:全国大学语文教材一共有1402种。这两年又陆续出版不少。各校在大学语文教学目的上各有主张,他们各执利益的一端,互不妥协,呈战国之势。

从另一角度来看,这种“战国”态势未尝不是个好现象。它反映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有众多教师参与了大学语文教学,并进行着多维度的思考,它们是各校多年实践与探索的结晶。但如果争议过多,结论迟迟未能统一,会对该课程的总体建设起负面作用。所以,基于教材发行量而隐含的利益纷争是教学定位难以趋同的深层次原因。

四、作为课程主体的学生千差万别,大学语文的定位在全国范围内难以统一

我国已处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目前国内将高校分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等几类。各高校办学目的千差万别,要求大学生具备的人文素养也标准不一,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但求统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有削足适履的意味。

因材施教是古训。课程理论的概念重建主义者派认为“Currereg”一词所代表的课程的重点不在外部和目标,而在内部与体验。在教育上,提升学习者个体的自我意识比获取客观知识更为重要,学生是意义的负载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及其主体性,教学应是师生交互作用,共同完成价值创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谋求全国统一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会弱化对教育主体――学生的关注。

综上所述,从目前我国的大学语文课程实践与探索看,它正处于变动、混乱与开放的系统中。课程定位介入了权力、并由权力塑造了课程话语权,夹杂着商业利益,所以致使至今,大学语文都处在被建构的过程之中。而这其中,教育的主体――学生基本缺席。统一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基于封闭性思维,而概念重建主义认为在教育上,提升学习者个体的自我意识比获取客观知识更为重要,学生是意义的负载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及其主体性,教学应是师生交互作用,共同完成价值创造的过程。后现代课程要求创造探索的氛围,具有足够的丰富性、开放性,以便接纳多重观点、问题和解释。课程变成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不再是确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流变的过程。引用陈洪会长的话:“它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门,也比较成熟,但是作为一种学科来说,我认为它的附着性还是大于它的自主性。所以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对它加深认识。”

参考文献:

1.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2.王步高.《大学语文序言》.1999年7月

3.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7页

4.桑哲.《关注语文核心关注教学改革――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现代语文》.2006年第4期

大学语文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实践 教学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把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目的的基础公共课,所以,这门课程必然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组成。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怎样合理有效地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高校老师探讨的问题。以下就是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对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实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大学语文的教学还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一些不正确的倾向,比如把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学生对语文自然产生了抵触情绪,还有的干脆把大学语文课上成了实用性质的应用文写作课,使大学语文直接成为了实用工具课。从本质上说,语文教学是一项需要依赖学生“听、说、读、写”实践才能完成的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要在全身心投入地阅读中对课文进行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从而得到思想的启迪、道德的熏陶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我们知道,实践教学正是根据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实践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就大学语文而言,教学实践主要体现在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和综合表达实践这几个方面。

二、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几种途径

实际上,传统的教学中也不是没有实践内容,但所占比重小,途经较单一,比如给学生留一些类似实践性质的作业,课后相互讨论之类的形式。由于这些大多是留给学生课下自己去完成的,对完成的结果重视度往往也不算高,那么相对应的实践的效果也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下面我谈谈自己对实现教学实践途径的几点浅见。

1、阅读实践。

具有一定的阅读量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英国的塞缪尔・约翰逊在他的《冒险家》中指出,“书对于人的思想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无法随心所欲地抹掉头脑里的概念。一个读科学书籍的人,即使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科学知识,也会变得博学强记;一个爱道德和宗教方面书籍的人,会不知不觉地变得善良仁慈。如果经常不断地向头脑里灌输一些概念,那么,这些概念迟早有一天会被头脑所接受。”所以,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实践,老师再精辟的讲解都是在做无用功。课堂上,我们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有这种阅读实践,如果条件允许,学生还可以就阅读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沟通,而老师则可以做引导的工作,并且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背景补充等等。课后也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为学生列出一个适合他们的阅读书目,同时鼓励学生在下一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这对于他们的口才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2、写作实践。

如果仅仅是停留在阅读层面,那么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读和写是分不开的。我们有一些学生看的书不少,但是写起文章来效果并不见得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少了写这个环节。所以,我通常要求学生不但要多读还要多写。比如,你看了一本书,你最好能做读书笔记,把你认为精彩的句子段落写下来,你还可以写写读后感,简要给出自己对本书的评价。我建议学生写写日记或是周记,这都是对写的一种训练手段,还有的学生喜欢出去旅游,旅游回来以后还可以写写游记之类的,应该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当然,在课堂上,老师也是可以专门进行写作训练的,重点是要做点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好不断改进。有好的学生作品也可以拿到课堂和学生一起讲解分析,或是让学生来对该文章进行点评。

3、表达实践。

这个环节对于已经远离高考压力的大学生来说是有很强的操作性的。对于传统的教学,尤其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已经让许多学生对于语文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我私下和学生交谈的时候,学生普遍表示不怎么喜欢语文,除了死记硬背就是公式化的所谓标准答案。所以我们的大学语文是很有必要深思的,是不是还要走传统教育的老路?还是对传统教育进行全盘呢?我想好的东西还是要坚持的,不合理的因素也是要进行改革的。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环节中,我更倾向把自己放在一个“导游”的位置,做一个导游员,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我很赞同北大教授孔庆东的一些教育理念,比如他说,对于一个概念,一个思想的理解有一个基本差不多的内涵就可以了,它表现在具体语言形式的时候没有标准答案,或者说针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标准答案,这个思想很重要。我曾把教学内容分为几个主题板块,自己先做示范讲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相关主题板块的文章到讲台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突出和重视学生的闪光点,尊重他们合理的见解和想法。结果,教学效果出乎我想象的好,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是得到了很大地锻炼,尤其是那些志在要当老师的学生更是收益良多。我想,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对于应用型大学本科院校来说,实践教学越来越被重视,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也将进一步被提到改革日程上来,我将继续努力思考并实践着。

参考文献:

[1]刘永康著,《语文创新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2]徐中玉,《大学语文》,华东示范大学,2004.

大学语文的概念范文3

大学语文 对话教学 问题研究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反思和研究大学课程教学的氛围越来越浓,如何使大学的课程教学与改革朝着更加符合当前文化语境和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大学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热门话题。就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在全国此起彼伏,有关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论文纷至沓来,层出不穷。但仔细一想才发现,大学语文教学研究这种热闹的景象,好像只是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单相思”,尽管有很多想法和理念很有参考价值,但有一点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离开了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的积极主动参与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影响,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是无法实施的。因此,要研究大学语文教学,就必须从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才能使理论的研究找到现实的落脚点。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当前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尚未完全定论

语文这门课程从小学到中学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每个学生要想考上一个重点高中或是一所理想大学,学好语文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成绩如果无法提高,会直接影响升学率的。因此,语文课程关系着学生升学的命运,而且也同样关系着各个学校的前途和命运,自然会受到学校乃至各个部门、家长的高度关注。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语文课程都被排在第一场,可以见得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和影响性。但是,在大学课程中,大学语文被各个高校设定为公共课程或选修课程。目前,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更多的重视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大学语文课程受到了严重的忽视,已经失去了中学或高中的核心位置。同时,高等教育部门一直没有明确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中应用的地位,使语文课程的开设显得很随意,而不够重视。由此形成了一边是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教改热情空前高涨,一边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的沉默不语的难堪局面。这些正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所处的困境,也是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和障碍。

2.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也不够明确

在许多大学,语文教学并不是专业性常设专业课程,更多的是以选修课的实行出现,最大的目的是为语文基础差的理工科学生补课,其课程性质仍然停留在语文的工具性上,即中学阶段的语言文字教学的层面。大学语文课程非常有限,几十个课时而已,根本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应用写作能力。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不太明确,关于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争论不休。经过多年的探讨与研究,相关学者终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相对于中学语文,大学语文必须创新,创新其教学理念,更新其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定位不能低,不能再照搬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路,这样会进一步降低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课程的地位,更会挫伤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另一方面,大学语文也不能定位太高,毕竟大学中的语文不是专业性太强的课程,定位太高,教学目标根被实现不了。大多数学者认为:该课程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其性质应该定位在人文性上。但本人认为在此基础上,更因该加强对学生应用写作与口语交际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3.当前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

在有中文系的大学中,大多数教师想从事的是中文专业的教学,不愿意从事公共语文课程的教学。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科研在技术和使用上得到很好的提升,而且在晋升和评职称上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是评导师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这些都可以让教师的知名度提高,工资待遇提高,今后前途无量。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对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常常被视为补丁,专职补漏。教学标准的降低直接拉低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深度和专业技能,进而影响到了教师的晋升职称、课题科研经费申请等方面。语文教师在在科研课题的申报往往受到歧视。在这种背景下,有的学校虽然有了大学语文教研室,但待遇的差别致使教师拼命挤向专业课程教学队伍,无法安心本课程的教学,而新来的教师又没有足够的大学语文课堂经验,无法承担足够的责任。更多的学校是根本就不设大学语文教研室,不设专职大学语文教师,大学语文更多时候是被当做选修课来对待。这样在学校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不重视之间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4.当前大学语文课程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思维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西方大众流行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每个角落,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使广大青年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在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已逐渐沦为鸡肋,纯文学教学语境已不复存在。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文学研究也在发生重大转型。学科之间的边界下变得十分模糊,因为各学科都在不断地越界,拓展自己的空间,文学研究也不能免俗。面对变化极其之大的社会形势,文学研究也正在进行着艰难的文化研究转向。从事文学研究的人文学者不得不顺应时代潮流,逐渐开始放弃传统文化的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文化冲突现象上,包括通俗歌曲、激光唱片、影视文化、广告文化、时尚服饰、网络文学等原来文学研究者所不屑的因素,现在都成了研究内容。在时代潮流之下,大学语文课程也必须顺从。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将日益全球化的大众文化语境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全面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思维,努力求新以顺应时代,提高现在年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针对以上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师要结合自身上课的切身体会,思考课堂教学改革的出路,增加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教学改革做出贡献。在实践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尝试采用对话教学方式,提高语言教学的趣味性,借此提高学生上语文课的积极性,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切实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沉闷灌输式教学来说,大学语文课堂的对话式教学改革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二、对话教学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者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虽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关注,自2001年以后,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始与推进,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1995年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我国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1.对话教学的研究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课堂教学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中心环节,越来越强调对教学实践活动主体的价值、作为、意义的理解与关注,以教师为中心、以单向知识传递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而新型的对话教学模式的构建则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话教学模式,是将师生、生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师生平等互动,促使师生通过多向交流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一种教学结构框架及操作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转型和大学生自主、自由地发展。因此,对话教学的研究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各级专家学者的重视。

2.对话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2001年,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倡导者提出了“对话”的原则后,得到社会各级广泛的响应,有关对话教学的文章和论述成为了学术界的热门。国内学者在接触了国外的对话教学研究成果以后,也开始发表关于对话教学的文章,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始与推进,关于对话教学的论文迅速增多,迄今为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可查阅的文章就有三百余篇。其中以对话教学某一或几个方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就有100多篇,大多属于文献研究和理念方面的研究,还有一部分是以具体学科作为研究对象的,从题目来看涉及的有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历史、生物、体育等科目。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策略

1.通过人本对话,掌握前人的经验智慧,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

人的发展固然要有先天的条件,但后天的道德教育、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一个在校学生来说,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还是对文本的阅读。

首先,我们要明白阅读的定位。传统观念将阅读看作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过程,一旦突破了这一主客结构的定势,就不难看出,文本本是作者认识的提炼、感情的凝聚,读者与作者正是通过文本交流思想感情的。所以,只有将人本关系从主客体关系推进到主体间的关系,将人本关系理解为主体间的对话关系,才算比较深刻地把握了它的本质。从对话理论的角度看,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对话,读者进行阅读,并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作者的原意,更不是为了机械地接受作者的观点,而是在获得作品意义的驱动下,同时进行着内省和反思,或者说,文本激活了读者的思想感情。总而言之,阅读过程即是人本对话过程,它是阅读者知识贮存与丰富的过程,也是人格培养与完善的过程,更是能力形成与提升的过程。

其次,我们还要搞清教学活动中人本关系的定位。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文本是知识的汇聚,其职能是灌输知识,其形象是凛然的权威。学生在文本面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阅读文本的过程实则只是填充自我、矫正自我甚至取代自我的沉重的过程,在这种观念下,教育的终极目标只是完成知识的传输、道德的教化,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身心的健全则都不在其视线之内,这样最终培养出的只能是一批批的“标准件”,“复制品”。对话教学赋予人本关系以全新的概念,文本与学生不再是教育与被教育、灌输与接受的关系,学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轻松地感知文本、反思文本、质疑文本,进而激发创新能力,生成全新的视界。这视界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对自我视界的充实与矫正;二是对文本视界的审定与重构,二者都包含了否定一一重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反复再现,使学生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最终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独立人格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2.通过师生对话,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完善自我人格,实现自我价值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师生关系被定位为传授者与被传授者的关系,这种定位使教者自以为凛然不可侵犯,使学生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一步,最终阻断了教者自身的不断完善,也扼杀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

当前,“爱生”的口号确实已经深入人心,但教育只强调“爱生”而不“尊生”的现象十分普遍,师生之间只是一种“施爱”与“被爱"的关系,师生间仍存在一层厚厚的障壁,学生的发展仍摆脱不了重重桎梏。在应试教育中,师生关系甚至恶化到了相互工具化的地步。教师是学生升学的工具,反之,学生也就成了教师升职的工具。

对话教学使师生关系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位,那就是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对话,师生是一对特殊的对话者。师生只有在平等与真诚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沟通,学生在轻松、愉悦、开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开启心智、培养能力,最终完成“人”的塑造。

3.通过对话教学对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达到教育“立人”的终极目标

对话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立人”,这一目标的实现对教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者面临着新的挑战。

健全人格的熏陶是“立人”的重要前提。要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学生在接受教师影响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不仅仅具有对教师人格优劣的一定的分辨与评价能力,而且能够对教师的人格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教师人格中的顽强、自信、乐观、敬业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努力改变自己人格中的不良特质,塑造健全人格。

此外,还要更新教学观念。不同时代的教育有不同的特点要求,广泛了解教学动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才能高屋建瓴地指导教学。全新的“对话”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舍弃“灌输者”的角色意识,把自己放在一个“引导者”、“平等对话者”的位置上,以平等和真诚的态度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参考文献:

[1]陈尚达.大学语文课程对话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皖西学院学报,2009,(6).

大学语文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课程定位 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课程是为全面加强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注重学生文化能力教育而设置的一门课程。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存在定位不准,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单一等问题。在课程定位方面,许多高职院校把语文教育定位为培养发展能力,以夯实就业实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实际上只是简单套用中小学语文教学法新理念、新教法,缺乏对高职院校和大学生特征的充分认识,一味求“新”,如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借助情景画面、趣味故事、角色游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大学语文从课程定位到教学方法都面临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探索系统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合乎高职院校和大学生特征的课程建设理论和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

(一) 高职院校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要为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性质、办学目标、办学功能、办学定位服务,为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思想素质高、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 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中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担负着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其课程定位应与专业相结合,对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具有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丰富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人文精神的作用。因此,大学语文是指提高各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育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基础课程。

(三)高职院校所有公共课程中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阐释人文思想的理论知识性课程,既不是单一的哲学、宗教学或文学等,又不是人文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对人文基础理论的系统性阐释,培养大学生系统的关于人文思想的主要概念体系和主要知识框架,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高职院校教育功能上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既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又蕴含雄奇的自然风物、悠久的历史风情和灿烂的文化遗产,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纯化其品质,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此,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教育功能上的定位为:通过情感教育、美育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优化学生心理结构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职业技术伦理和环境道德等,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活动过程中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每一项工作任务,善于发现问题,并着力解决问题,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探索

(一)逐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从建立大学生理想人格、养精神和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角度出发,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教学、展示才能、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帮助学生克服羞于当众说话的心理障碍,强化对教学内容的学以致用。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

从发掘教材个性、发挥教师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入手。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和权力。学生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突出汉语作为母语教学内容的核心范畴―― “文”的教学

不把大学语文讲成单纯的文学课,从“文”这个角度予以扩展,分析各种经典文体的书面表达形式,揭示它们的典范意义。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在商业消费和网络电子媒体带来语文形态碎片化、粗鄙化、畸形化等弊病的今天,经典汉语书面语教育更能凸显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感知,进而促进他们人文素养个性化的形成。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应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应为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必修课程。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应从大学生理想人格建立、人文精神养成和创新思维开发出发。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各专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不但授学生以“鱼”,更注重授学生以“渔”,也就是既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既特别注重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又充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进而促进他们个性化人文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克勤,马建峰.关于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4(2).

[3]马银成.师范院校学科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0(1).

[4]王松泉,韩雪屏,王相文.语文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黄建华.关于高师语文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09(6).

大学语文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能力教育;素质教育

1978年,在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徐中玉先生和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共同倡议下,中断了30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得以重新开设。但大学语文既没有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又没有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课程遭遇尴尬。本文在对大学语文课程现状与教学对象需求的详细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试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探索一条新路。

一.大学语文的契机与窘境

从中学到大学,没有了高考的指挥棒,大学语文拥有许多发展的契机:一是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受到国家层面及专家越来越高的重视。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此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也在不同场合强调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二是大学语文相比较于中学语文,无论教与学,都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的弊端、痼疾是显然的。受限于书本和考试,语文的教学和学习都变得枯燥无聊。过于重视成绩,忽略传统道德修养的应试教育,在人格的养成上也是有缺陷的。大学语文在丰富课堂,活跃思维,健全大学生的道德、人文修养上,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遇相随的,大学语文也面临尴尬处境。窘境之一是从重视到忽视,从主要到次要。语文作为母语教育,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是基础学科和主要学科,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语文都是重要的一科。进入大学后,作为中学语文的延续,大学语文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课时比较少,一般就是一个学期(不到英语课的五分之一),主要是针对非中文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设,课程性质有的设为全校性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设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一般是几个小班的合班,在多则上百人的阶梯教室里上课。大学语文虽然还会安排考试,高分虽不易,及格应该是没问题的。从课时安排、课程性质、上课人数多上都能体现大学语文课的边缘化。窘境之二,大学语文教什么?课程名称是对课程本质属性的揭示,作为概念的课程名称应有其相对确定的内涵和外延。“语文”的直接语源是“语言文字”(“言语文字”)。“语文”之“语”指口头语,“言”和“语”所指有异,所谓“自言为言,与人谈论为语”,虽都属口语,但涉及交流则多用“语”;“语文”之“文”则指文字,一般指书面语,但深究之,此“文”,包括作为书写符号的文字以及“连缀成文”的文字,而“连缀成文”的文字通常指文字的一般运用(即“文章”),所谓“集诸句以记事物之状况,表现其意思而使之成为篇段者,谓之文。[1]亦即:语文=口头语言+(文字+文章)。但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的学科定义。叶开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实际上指母语)教育思想的最大问题是把丰富的语言、文学内涵抽空,干瘪成一种粗糙语言文字工具。”[2]从“语文”成为我国母语课程名称之日起,对这一课程争议不断的原因,就是由于其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这也是造成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不明确的主要缘由。于是,大学语文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有的侧重中国古典诗词;有的侧重西方文学;有的侧重语言学;有的侧重应用文写作……什么都可以教,仿佛大学语文就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窘境之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雷声大雨点小。为了推进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少大学纷纷行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武汉大学组建了国学班,东南大学中文系开设了网络课程,湖南城市学院开发了中国大学语文教学网,设有“语文常谈”、“实用写作”、“教研基地”、“名作欣赏”、“在线作业”等栏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边缘化的大学语文,教改研究亦积极踊跃。迄今有关大学语文教改的论文就有上百篇,硕士论文也有15部之多。如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2004年发表在《中华读书报》的文章《“大学语文”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提出大学语文应“兼顾工具课,突出理论知识性”,打破惯有的文选讲解的模式(这种模式与中学语文大同小异),而采用分专题讲授语文知识(包括文化史、文学史等方面知识),并引导阅读、思考和写作的“拼盘”模式。[3]史灿方2007年《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大学语文改革的理念反思》,要求从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目的、大学语文如何开、大学语文如何考上,理清大学语文改革思路。他认为大学语文开设目的重在解决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和学生的语言知识(主要是运用语言的背景知识)修养。大学语文如何开上,教材方面,选文要在“精”字上做文章,须注意一要避免与中学篇目的重复;二要考虑经典性、思想性和时代性;三要考虑可读性和效果性。教学方面,首先是基本功的训练要加强;其次是思维能力要培养;再次是强化说和写的训练。大学语文如何考上,应该建立大学语文水平测试标准化的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包括字词句运用、常用文体写作能力、阅读鉴赏能力、选文内容知识、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一般演说能力等。可以综合测试,也可以分模块测试,如汉语基础能力测试、阅读与写作能力测试、口语表达能力测试、语文知识修养测试,或者分书面测试和口语测试两部分。[4]两位专家的教改思路可谓周详细致,虽有差异却都十分注重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修养性。但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改思路,显然承载太多,要在短短的一学期完成,可操作性不强。虽然国内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不乏热烈,但至今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仍争议不断,教改效果收效甚微。

二.大学语文教学需求分析及改革尝试

面对大学语文课及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契机与窘境,如何抓住契机,摆脱窘境,笔者以为,教学改革不能从教育方单方面出发来制订计划,而要更多兼顾受教育方的需求与接受。针对非中文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言,结合笔者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需求主要集中为以下几点:大学语文应该能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大学语文课堂应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思维开放,百家争鸣的课堂;大学语文不应脱离实际,而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爱与美的教育以及哲学教育都是他们感兴趣并迫切需要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也是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的内在需求;教学方法上,延续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强调字、词、句、篇的常规教学方式是不受欢迎的,应从以教师为主型转到学生为主型,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几点都鲜明反映了新一代大学生对刚刚过去的中学应试教育模式的厌恶,对未来大学学习的期待,充分体现了处于青春期大学生对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的要求以及对中学教育空缺的情感教育人生教育的需求。从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需求看出,对语文人文性的需求远大于对工具性的需求,与专家对工具性的强调形成强烈反差,可见学生对长期语文教育强调工具性的逆反心理,但我们并不能完全脱离语文的工具性这一基本特点。大学语文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的课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对大学语文开设的目的和意义作了这样的描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依此思路,笔者以为,大学语文应进一步明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针对非中文专业理工科学生主体,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应列为全校性公共必修基础课,教学目标是培养非中文专业人才的语文综合能力素质与人文素养。在短短一个学期时间,目标不能订得太高也不能太低。语文综合能力素质简单可概括为书面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包括抒情能力、描写能力、叙事能力、论理能力和说明能力五种能力,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可能在短期奏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文学美学启蒙,引发学生对文学、美学、哲学的兴趣,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学会爱,学会思考人生。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以往单纯的语文教育,取而代之是能力教育、人生教育。教材内容设计上,侧重文学美学启蒙及相应的五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文学写作中存在五种表达方法,分别为抒情、描写、叙事、议论和说明,相对应的能力即表达感情、表达形象、表达事件、表达理论和表达知识的能力,相对应的人生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以及应用实践。在理论讲解上,通过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来思考人生与哲学,进行文学美学启蒙,从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在实践训练上,通过相应的抒情能力、状物能力、叙事能力、论理能力及说明能力的训练培养语文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实现正确和流畅的表达和沟通,在文学写作及应用写作上掌握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结构成篇的能力。在道与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实现知行合一,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的同时,训练大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依此思路,教材内容可分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和应用写作实践五大部分,每部分体例,大体上,除导入与结语外,主体部分可分为理论导引和范文解读两部分,并辅以延伸阅读和写作实践。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哲学、美学、文艺学。当然所有内容的讲解都建立在文学篇目讲解的基础上,不会脱离语文的范围,而混同于思想品德修养课或者是哲学课。以情感教育为例,理论讲解部分,需解决情为何物、情分几种和如何抒情几个理论问题,对第一个理论问题,“爱是什么”引发的课堂讨论,可以从金代诗人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中的千古之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讲解基础上阐发。不同于政治或哲学课,理论部分的讨论对每一个同学的回答都采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原则,只作引导,不设定标准答案。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教师填鸭式教学,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将课堂交给学生,一次课设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讨论,不断深化,变教师唱主角模式为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模式。以审美教育为例,从歌德《浮士德》中的一句“美呀,请为我停留”引申出“什么是美的”这一主题讨论,并进而讨论男性美与女性美的标准,在讨论结束后再由教师对哲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作一简单介绍,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自然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适当播放音乐、视频对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有着显著作用。考核办法上,考核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加大平时分权重,尤其是出勤、课堂发言、课堂作业情况。可以总成绩为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各占20%、30%、50%来计算。期末为开卷考试,主要为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相应于教学方法的转变,尤其需要鼓励学生平时多发言多参与,可要求学生至少发言5次,一次2分,5次就可以拿满10分平时分。出勤分满勤为10分。另外,以课内考核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考核转变,鼓励学生,尤其是课上不愿意发言的学生,参加各种人文类竞赛或活动,如校园十佳歌手、主持人大赛、新闻摄影竞赛、读书周、话剧周活动等,无论参加还是拿奖都可以加平时分,但总分不超过5分,仍鼓励课堂多发言。期中的考核以小组合作分工表演为主,演绎经典影视剧或话剧桥段,通过表演,加深同学之间互助合作,交流感情,也锻炼口头表达与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陈小亮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注释:

[1]吴瀛中国国文方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1

[2]叶开.百年母语教育一直走在歧途上[N].东方教育时报,2013.10.29.

大学语文的概念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的教学情况,提出了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探索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论证了大学语文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积极意义。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掌握较宽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人才。在此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既要坚持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寻求突破,明确定位,拓展功能,使其与高职教育相和谐,并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能力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的界定

徐中玉先生在谈到大学语文时说:“大学语文这门课,不仅可以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品德,‘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①据此,大学语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为专业服务的功能,表现在为学生学习专业提供必需的语文知识,以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现代社会合格人才的素质,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智能素质与品德素质;三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这种功能实际上是前两种功能实现的必然结果。必要的语文知识储备、语文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养成是学生转换职业或岗位、升人高一级学校学习以及创业所必需的。

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了中学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框框,重视字、词、句、章的分析,缺少文学知识的系统介绍;缺少整体的感悟与思想的启迪;缺少实践能力的训练;缺少质疑、批判、创新精神的培养……如此等等,导致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大学生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日渐下降,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如何应对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巫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建立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言语技能培养为主线,全面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言语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可根据语文学科思想性和工具性的本质以及实用性与伦理性的特性,以语言文字为核心,教给学生各种专项能力,它不应是对中学语文的补充,而应注重对中学语文知识的回应和衔接,拉开与中学语文教育应有的距离。大学语文应是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梳理、激活,是在较高平台上的升华和总结。

笔者以为,模块式教学可以弥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这些不足。“模块”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加拿大“CBE”模式中的概念。

这个模式可归结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对应。它是根据专项能力的最终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各项要求,按照职业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能力而确定的教学单元。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分解为相互融会的四个模块,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

(一)语文基础知识模块(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基本常识)

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体常识、文学常识等,建立文学史的知识体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所学的文学知识的梳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活”旧知识。对中小学学过的作家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重新加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系统的了解,从而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大致能指出各个朝代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使新老知识从中找到相应的位置,使大量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此模块在教学中可结合专业特点添加如下内容:

汉字书写基本知识与训练(书法史、书写意义、楷书与行书的书写技巧等)对文房四宝,欧、柳、赵、文等书法名家,以及篆、隶、楷、草、行等书写形式,如何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等均作简要介绍。在训练中,可采用摹影、描红、对帖、背帖、创作等方式,使学生从硬笔到软笔,从楷书到行书,从一般字体到名家名作,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口语交际训练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一个人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人沟通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功或失败,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应有意加强这些能力的训练。提高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搞集中突击,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教学中,可以将口语交际训练分解为:(1)普通话能力训练(面对不同身份、性别、年龄、熟悉程度的谈话对象得体地提出问题、回答间题的能力);(2)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有准备的和无准备的);(3)演讲和论辩能力训练。在整个过程中,既教给学生知识,也教给学生训练方法,如声韵发音练习、声调练习、蓄气换气练习、儿化韵练习、说绕口令、口才得体性训练、口才集中性训练、口才思维性训练等并联系学生的专业进行实际模拟教学。

(二)阅读与鉴赏模块

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必须注重鉴赏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说有关文艺学的种种知识都是必要的,那么它的归宿应该是鉴赏和批评,也就是说,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

高职大学语文课的阅读与鉴赏模块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由专业教师轮番讲授,致力于将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文学、艺术名著,在与古今中外的大师们进行心灵对话的同时,丰富情感,升华境界,使他们关注社会、人生、人性、人类、自然等等,并在充满诗意的描述中,帮助学生形成高品位、开放性的文学艺术审美意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从而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达到“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目的。

阅读与鉴赏模块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是为形成一定文学、文化素质而必须研习的作家、作品及学术界对它们的权威阐述;另一组是为达到阅读鉴赏、写作等能力目标而必须研习的概念、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主要讲授那些文质兼备的名家名篇,介绍作者、作品的背景、风格等一般常识。学生可从教师深人讲解剖析作品、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在匠心独运的分析环境描写、情节设置、细节编排、场面描绘、感情流露和思想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情感、艺术、精神上的充分享受,在此基础上,完成字、词、句、修辞、逻辑、篇章的学习,提高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此类课可以借助于文学讲座、评论、阅读指导、读书报告、播放录像等形式,努力实现文学的立体传授与立体接受,并进行辅导、答疑、讨论,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写作训练模块

高职学生尤其要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高职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应以中学生已基本具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为起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写作理论知识,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并从文体学角度把握不同文体特征,以具备常用实用文章的写作能力。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应体现在具有文体感的文章写作上。所谓文体感,就是要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写什么像什么。

写作训练模块包括常用文体的写作(如记叙文的特点与写作、议论文的特点与写作)、应用文的写作,重点是学术论文的写作(小论文、研究报告、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侧重点放在典型例文的评析和实训演练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实现课堂写作和实践的互动。如在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先集中讲解写作知识,然后利用学生调研、实习的机会,写出系列应用文,即调研、实习前写通知,调研、实习回来后写总结,并结合调研内容、实习内容和自己的认识,写竞聘报告、求职信、请柬、演讲稿、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信息资料搜寻模块

信息资料搜寻模块包括科研方法介绍、常用文史工具书的使用(专题研究资料的查询)、现代网络信息资料的查询等,重点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