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的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的知识点

小学教育的知识点范文1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认识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兴趣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极为密切。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愉快地积极地去学习,调动自己的内在潜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学生对某一件事和某一项活动的兴趣越浓,与之相关的能力发展得就越快,因此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要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问题。

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学生深入地读书,深入地理解课文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是否有趣,对于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激发学生兴趣的办法还有很多,如巧设学习障碍、设置小组学习、巧用板书,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倡导个性化学习,发展学生个性。

个性是人的社会素质的综合表现。它与个体的先天禀赋有关,但主要是后天培养的结果。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教学中经常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例如,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进行朗诵、讲故事、演讲、猜谜语等比赛活动。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非常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展示学生个人内在的潜,便于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明确训练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要把“教师为主导,这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原则,按照小语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再具体化为“以语言训练为主,以学生实践为主,以指导读书为主”。

教师应当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要始终以语言训练为主。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从整体看包含思想素质的培养、语文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三个部分;从它自身的基本任务来看,则主要是语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小语教育要始终把握住语言文字训练这条主线,在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渗透思想教育。可以说,语言训练是语文的生命所在。

四、优化训练过程

小学语文训练过程要始终以学生实践为主,要变教师的单项活动为师生的双项活动,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学语文的教,最终是为了转化为学生的自学能力----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思考、自能解决问题。

小学教育的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略谈 小学 数学 素质 教育 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严重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而提出的改革举措,其目的在于真正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实现个性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坚持打好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每一个学科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那么,如何更好的推行素质教育呢?下面就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智力指的是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能力指的是一个人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需的、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结构。从教材的角度说,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具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发展学生智能,教师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坚持启发式教学,善于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的过程;②重视知识结构,教给学生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③坚持有意义的获取知识,使新知识能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联系;④强调方法,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⑤坚持发展性,使教学目标既符合现有的发展水平,又高于学生原来的发展水平;⑥加强训练,特别要重视基本计算训练、基本数量关系训练、数学思维训练、解题思路训练、数学语言训练等。

二、重视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和渴望探求真理,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是喜欢愉快,还是厌倦畏难,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智力、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①以教师愉快、喜悦的情感影响学生;②以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启发性吸引学生;③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④以学生思维的成果刺激学生的认知内驱力;⑤以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以便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动力和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品质修养的起点。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科学引导,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数学课的特点,小学阶段主要培养以下习惯:①上课认真,注意力集中;②认真阅读课本;③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和思考;④敢于大胆发言,勇于质疑问难;⑤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善于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⑥与人合作,知识互补;⑦作业整洁、格式规范、计算细心、解答正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

三、重视教法、指导学法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选择教法要讲求实效。在一节课中,究竟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要从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实际出发。着眼点要放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提高等方面。改进教法,要重视使用教具、学具,使教学更符合儿童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改进教法,要重视教学手段现代化,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法,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要指导学生掌握好阅读课本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操作的方法和思维的方法。

四、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基本的学习水平标准,以构成学习目标的第一层次,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通过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学习水平要求,构成第二层次的目标体系,以满足学有潜力的学生深入学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补差,坚持每个例题、每个小节、每个单元的知识及时补救,及时过关。

五、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

小学教育的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知识框架;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81-01

一、引言

“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是由建构主义学者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原意指的是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在语言教学重点特指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引导者的地位,让学生自主掌握、建构和消化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认知水平。换句话说就是教师的引导在语言学习中起到支架的作用,然后将管理学习的任务由教师逐渐转移给学生,最后达到撤去支架,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在写作学习中端正方向,为其提供可理解性的知识框架,加深学生对于英语写作技巧的掌握。英语写作在高校英语教学领域中始终是一个难题,但支架式教学能够将学习任务有效分解,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学习,为其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通常情况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预热――探讨――独立掌握。由此一来,将英语写作教学复杂的教学任务分解化、简单化,更便于学生学习和把握。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异同

下面,本文将对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概述,并比较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异同。

(一)传统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校英语写作模式更加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也强调学生对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掌握,主要通过分析范文、语法等提高大学生对于写作技巧的掌握,或是采用生硬灌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种灌输式的教学理念并没有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和厌烦心理,甚至产生对写作的畏惧。教师为了提高四六级考试中的写作质量,会让学生背诵一些写作模板,如“With thedevelopment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ith the improved standard of living, XX plays an influential part in our everyday life. Although it is accepted that____. But in my opinion, _________”等。这些模板大大局限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导致了雷同的产生。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概述

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这种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法中过分注重成绩的畸形心理,而且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从而加强了师生互动。在此模式中,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宰,而是对英语写作学习起着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和主导者。

三、支架式教学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下面,本文就支架式教学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如下分析。

(一)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思维

写作技巧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思维。教师要适时安排一些话题练习,如环保话题、旅游话题、网络话题、书信等,其中此教学模式最关键之处在于讨论,强调学生的相互写作,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断完善对写作任务的意义构建。在交互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鼓励其从不同角度对写作话题进行思考,对其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更加流畅。

(二)注重评价机制,积极引导学生

学生都教师的评价都非常注重,积极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促进其取得更大的进步,相反则可能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影响未来学业的发展。教师应更加注重评价内容,而不是形式,切实为学生提出参考价值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加强引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进行写作,避免中式英语,使其不断体会写作意义的生成和变化,从而能够独立应对各种题材的写作要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英语写作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认知活动,它也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其中,英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使用的“脚手架”,对其进行帮助、引导和鼓励,促进其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学习活动;同时,学习者也可互为“脚手架”,相互提供帮助和支持。该教学模式对于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具有深远意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还能培养其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方法,对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的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农村职校;语文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G710

一、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要求要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相适应。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明显下降,农村职校生源素质更低,为完成招生任务,几乎是来者不拒,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差,底子薄,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不好。我曾对所教的班级,作一个统计:有的读完初中三年了、有的上到初三一个学期、有的初二时就已辍学在家的,参加中考后来读学生几乎没有。基础差显然,且学习积极性不高,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写作兴趣缺乏。学生有着共同特点就是无趣读书、上课只是应付老师、不爱写作文,有些是因懒而不懂学习,也有因不懂学习而变得更懒。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针对学生基础差、厌学现象,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好难易程度,制定贴近学生教学目标,切忌好高鹜远。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不怕麻烦地从字、词、句开始,从认、释、读、写程序入手,学语文先从会认会读开始,学习课文,老师将课文一些词语点出来让学生抄写练习,并采取听写或默写方式检查课文词语情况;有些字不懂读音还教读音,古诗篇先教读,让学生学会句读(dou)等。比如学习古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句,就领读几遍,再范读一两遍,让学生明确语气停顿和转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类诗句,有些学生害羞不愿读,很多不会朗读古诗,就采用领读的办法,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注意节奏、顿音。字词的教学要抓词语的积累。积累字词,增加词汇,中职学生更应加强。教学生会使用字词典帮助学习,理解一个词的含义,需要靠字词典。例如,“兵”字,《新华字典》有三个意思:①武器②战士③与军事或战争有关的。“短兵相接”的“兵”指“武器”;“纸上谈兵”的“兵”指“军事”,理解意思就要联系前后词语的意思。词汇量的匮乏,导致语言表达只停留于简单的层面,就更谈不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了。经常检查课文生词是必要的,利于掌握字词。语文教学目标就要根据学生基础水平程度而设定,过高了就变成一言堂,学生眼里是空想,过低了没有促进作用。

这就是根据对中职学生基础能力水平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二、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以后发展的实际应用情况相适应。

中职学生在上中职之前大多是厌学的,对文化课的学习不很热情,他们是想学一点技能而上中职求学的,专业课程相对重视一些。我们应注重学生特长,发挥其特长。语文课应从学生特长出发,围绕学生特长开展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除讲究德育渗透,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还必须重视职业渗透,就是这个道理。

在语文课教学中,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作调整和选择。

其一,逐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适应未来。

中职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其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在某种程度上,说比写出更重要、更难,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老师早已意识,教研组规定每节语文课用五分钟作口语表达练习。我将口头表达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自由发言、课堂回答问题及演讲等步骤来进行,如“自我介绍”“消息播报”“事件复述”等,以此练习表达思路、围绕重点、语言简练、礼貌表情等,通过学习和训练,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堂变为活跃起来。

其二,运用多种教法,活跃气氛,提高兴趣。

1.分层教学。农村中职学校的学生水平更是不一,相互间差距较大,必要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尽量做到因材施教。课堂讲课提问,较浅显的内容就请基础差的同学回答,稍难的内容就请基础好的学生回答;比较难的题目只能老师自问自答。比如讲述文言文单元时,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自觉性较差且语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只要求解决生字词和背诵名句即可;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要求掌握并背诵重点段落;对较高水平的学生则要求能翻译全文。三种作业要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能各有所思,各有所得。应用文练习也这样,基础差些的,要求合乎格式,基础好的,要求讲究语言通顺流畅。

小学教育的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率;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83-01

按《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概率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应经历如下一些学习:对不确定现象有初步的体验;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并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在活动中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等。在这些学习内容的教学组织中,一般的看,有如下一些策略可以重点予以关注。

一、关于事件概率的认识

一般说来,事件的概率就是指随机事件的概率。小学教材中所指的事件的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就是事件概率的朴素和简单的理解。在小学教学中,我们不需要掌握概率的精确含义和定义,也就是说只需对概率进行定性的理解,而不需要过多进行定量的认识和计算。如“取到红球的可能性大”、“取到黄球的可能性比取到绿球的可能性小”、“指针落到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大”等。

1、等可能事件和独立事件

所谓等可能事件是指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的几个事件。例如掷两枚硬币,共有“上、上”“下、下”“上、下”“下、上”四种等可能结果出现,这四个事件就是等可能事件。在摸球、掷骰子、投标、抓阉等问题中,都存在着等可能性问题。

所谓独立事件是指实验中互不影响发生的几个事件。如射击时,甲是否打中和乙是否打中互不影响;考试时,甲生与乙生是否优秀相互没有关系;破译密码时,几人中谁能译出来相互独立;不同的学生,身体是否健康相互独立等等。

2、互不相容事件与对立事件

互不相容事件是指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对立事件是指一次实验中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互不相容事件。如上述掷分币问题中的四个结果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所以它们是互不相容事件。但两个互不相容事件不一定对立,而对立事件一定互不相容。如事件“下、下”“上、下”“下、上”三种情况即“不全朝上”与事件“上、上”是对立的;事件“下、下”与“上、上”“上、下”“下、上”三种情况即“不全朝下”也是相互对立的。从例子可以看出,两个互不相容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可能同时不发生,两个对立事件则有一个且只有一个发生,这也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二、经历试验的活动过程,体验“可能性”

小学生首次学习可能性时,由于可能性研究的是随机事件发生偶然性中的必然规律,所以如果不经历随机的体验过程,学生是很难建立相关观念的。通过随机试验、数据分析和结论推断,可以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现象,有些事情可能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分析这些现象可以找到规律;渗透随机和概率思想。例如六年级教学“可能性”时,教学过程不妨按此线索设计:

1、合作试验,引导探索

(1)试验前猜想

提问:任意抛一次硬币,猜猜会抛到哪一面?正面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会怎样呢?

(2)学生分组试验,收集并分析数据

试验一:教师抛一次硬币。

体会: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结果的客观存在性。

试验二:等分小组,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每人试抛2次硬币。

引发学生质疑,再次体会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并引发认知冲突,我们的猜想正确吗?怎样才能推测我们的猜想正确呢?

试验三:等分小组,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每组试抛40次硬币。

收集数据,统计数据,计算比值,制成折线统计图。

指导学生看图,初步体验比值(频率)会比高或低,但基本在附近摆动。

2、正确推断,理解概率

(1)出示科学家的数据表,进行推断

出示科学家的数据表、计算比值后,同样制成折线统计图。

进一步体会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比值(频率)就稳定在。

(2)结合意义,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想一想,任意抛一次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

引导学生从意义上理解:抛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而且这两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那么其中一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

三、利用游戏,引导儿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大量的实践表明,利用游戏来引导儿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等可能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很多时候,儿童是在游戏中体验与建构数学知识的。因为游戏不仅能激发儿童的思维,还能促进儿童策略性知识的形成。

例如,设计一个“摸豆”游戏:预先在布袋中放入有色小豆(如三红七蓝),让两组儿童来做这种摸豆的游戏。每组在地上划一条长10米的线,等分成10格,上面分别标上1到10。每组分别让一个儿童站在5上面。规则是两个组的参赛学生依次去摸一粒豆,并猜豆子的颜色,猜对的,所在组的那个儿童就朝数字大的方向走一格,猜错的,所在组的那个儿童就朝数字小的方向走一格,看哪一组先到10。此外,让每一个组将每一次摸的颜色记录下来,到游戏结束后,再让各组猜袋子里各色豆子的数目,猜对的再得奖。这是概率和数据相结合的游戏,它贯穿课改的精神,让儿童体验和了解“可能事件”、“必然事件”、“机遇”等观念。

四、方案的尝试设计

小学教育的知识点范文6

从高中生胡飞的身上,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沉迷网络游戏的少年在数年后事有所成、业有所就的例子。他也属于那种沉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一类,在半夜里趁父母熟睡而上街玩游戏的中学生,而学校成绩则是一败涂地、令人发指的。但在随后的高中生活里,他却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在挑战IT的过程中一跃冲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开始做起了自己的事业,出书、创办工作室、接洽业务、获得高额回报、成为顾问、资助弱者……一系列的事情都说明这是一个年少有为、事业有成的人,二十岁的他虽还在读高中,年收入却已是白领水平,更不用说前途无量了。

这个在学校教育里一事无成的人却在社会的IT行业里纵横决荡,这个在电子游戏上被认为深入歧途,父母垂泪、社会悲叹的人却以自己的劳动回报着社会、造福着社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冲荡。或许这是IT创造的又一个神话,因为IT自从诞生以来,就为爱好它的人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神奇,从比尔盖茨开始,到那些小小少年、网络精英,它赋予了人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人们还能说什么呢?在网络中迷途的人也有,在网络中兴起的人也多,在学校中学习优秀的成才者也众,在学校教育中失败的社会精英们也举不胜举,不光是许多的网站CEO来自这些人,更多的社会稀缺人才也非他们莫属,他们不是那些大众,而只是精英。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看待这些人、这些现象呢?难道我们都要提倡让孩子“自由去吧”的做法吗?首先,我觉得学校教育的弊端还是封杀人才的主要原因,有些孩子有兴趣爱好,也有特殊天赋,就应该得其用之。其次,这些人本身是出色的,他们并不是学不好,而是不想学好,他们有这种非凡的能力,比如胡飞为了钻研网站制作,就在短时间内自学了高等数学,无师自通。第三,社会的多元化为他们的成才创造了条件,虽然人们都一厢情愿地想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但在社会的影响下,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变数的,而且,这个复杂的社会还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并为他们留下了足够的空间,随着社会上各种产业的交叉、分支、综合,越来越多的职业出现了,这也是各种人都能立足的原因。第四,网瘾在扼杀了一百万少年儿童的同时,或许能够成就一千个优秀人物,而这一千个优秀人物恰恰掩盖了那一百万的受害者。第五,人总能去适应社会的,即使他们一无是处,总会在社会中生存下去,扮演着某个角色,从而给这个世界以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内容、复杂的生活,比如各种违法分子、社会闲散等等,他们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而这些生存有的时候是说不出好坏来的,就像人不能单纯地分为好人和坏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