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范文1

【关键词】教学实践;概念素养;转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G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9-0012-03

【作者简介】陈薇,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南京,210000)教师,一级教师,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学校课程与教学博士。

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基于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掌握,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核心素养是基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实现的,并且外化于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核心素养促进数学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数学基本能力的提升,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一、教学实践的转型设计

将数学学习的过程设计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有效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课堂学习过程的设计十分重要。数学课堂学习通常是在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的指导下,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是唤起学生掌握教材的自我活动,自我活动不同于自发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进行能动的、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显然,教师的作用在将教材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行为的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主体且重要的作用。下面以苏教版三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为例。

1.教学流程的转型。

教学实践对教材的教学设计做了活动化的修改。教学实践中,教师提前4天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如何搜集全班学生的生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课堂上,教师采用了各小组同时汇报的方式,共有6个小组进行了汇报,其他同学作为观众。小观众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汇报小组,倾听汇报,既可以提问了解自己听不懂的地方,也可以给汇报的同学提出修改建议。之后,同桌形成实践小组,商量实践方案,经历完整的统计活动过程。教学实践与教材不同的是,把教材的熟悉问题情境、讨论问题解决方法移到了课前;把方案的讨论过程进行了统整,不再拆分成几个小问题,而是以一个大问题的方式直接呈现;教学实践中没有了练习部分。

从表1(详见第13页)中可以看出,教材安排和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有着很大差异。在教材的设计中,对问题情境的熟悉与题的思考需要耗费约10分钟的时间,而在教学实践中,将这部分学习安排在课前。这样的设计优点有,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情境进行熟悉;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长短的时间来熟悉这些问题,因为如果对问题的了解不够清楚,也很难思考出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增加了讨论与反思的时间。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重在对数据收集与整理过程中对数据处理的策略,有效的策略分享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熟知更多的策略,以便在实践中应用。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环节。

2.教学内容的转型。

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小学阶段第二次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有对数据进行简化记录、分类整理的能力,能对情景图中的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和分类整理,并根据整理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苏教版二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将教材中出现的设问加以整理罗列(表2)可以看出,教学实践与教材安排在问题的设计上呈现一致的状态。教材中的例题共设计了6个主要问题,其中问题1和问题2是针对收集数据的过程,问题3和问题4是针对数据的整理,问题5是指向数据分析,问题6是对整个统计活动的反思。在教学实践中,主体问题少了2个(表2),但整体的思路与教材保持一致。但是不同的是,对于“由部分推断整体的状况”的统计学知识并不是直接告知学生的。

教材中的设计是让学生先做小组统计再做班级统计最后扩展到学校范围的统计,其统计过程是按照既定的流程。而在教学实践中虽然也遵从这样的统计顺序,但不同的是“如何获得班级的数据”采取的是开放式策略,并不限制学生一定要采用先分组、再合计的方法,学习过程更加开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应用意识在不断得到互相影响和提高。

3.学习评价的转型。

课堂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如何调整教学设计的决定因素。课堂学习中,学生对所学问题的反思与交流也可以作为课堂学习评价的形式。在这节课的反思与交流阶段,从学生对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学习反思可以看出,学生对统计过程的掌握是有深度的。

这节课不但达到了课标的设定目标,还出现超越目标的表现,如学生出现了对柱状图的反馈,反映了学生不仅知道而且理解了其存在的意义,这是超出了本单元的既定学习目标的。又如,收集数据是统计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已有的很多相关课例中常常忽略这个过程的学习,而这个过程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常常会犯遗漏数据和重复记录数据的错误,但从学生的反馈中,不仅能看到他们对这些错误的认识,而且有具体的解决策略,并且这些策略还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有的是先部分统计再合计,有的是采取问卷形式(小纸条),有的是进行采访逐个询问。学生的这些反馈都是其应用意识提升的具体表现。

师:经历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你可以谈一谈你的收获。很多同学选择了用表格呈现数据信息,你对表格的使用有什么看法?

生1:表格要简洁,没有用的信息可以不用写在表格里。

生2:也不能太简洁,如果太简洁,别人就不知道你统计的是什么内容。

生3:我觉得柱状图很好,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个月出生的人最多。

师: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或心得?

生1:统计班级的情况,也可以先分成小组统计,再把结果加起来。

生2:如果统计全校学生的生日,一个人不能做完所有事,可以先统计每个班,然后把结果加起来。

生3:也可以一个人报“1月”,全班是1月出生的站起来,数一下,然后依次下去。

二、反思与讨论

1.非“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内容亦可采取活动化设计。

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这一内容以“综合与实践”的形式设计,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内容,但同时也涉及了计算、分类等其他技能,体现其综合性;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在内容上适合以综合与实践的课型设计,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完成,体现其实践性。

从学生的学习经历分析,尽管学生已经在二年级学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但是在三年级实际学习时,依然会有错误发生,这时可通过创新方式来优化教学。比如,数据的收集过程因其耗时且易出错,是统计内容课型中常常被忽略的部分,但也正因此可以通过活动化设计变劣势为优势,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提升应用意识,从而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2.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学生的旧知对新知识的习得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掌握旧知有几种情形,一种是它对掌握新知是适当的或充分的;另一种是f知缺乏掌握新知所必需的要素,或者是包含了有碍掌握新知的要素(佐藤正夫语)。要想达到对新知或概念的深度理解,首先应充分让学生表现出旧知掌握的情况,这样才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暴露对旧知的掌握状况,无论是充分的或欠缺的,无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只有表现出来才可能充分利用。精心的活动设计不但能反映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深度理解。

上述教学实践的案例中,学生在经历了活动之后,表现出了对统计过程的充分理解,对如何正确统计的策略把握,以及在统计方法上的拓展。实践活动任务的前置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有效策略。能够充分地理解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方式解释问题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对问题本身的理解基础上,才有可能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分享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评价方式。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范文2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新的时代 背景下也应该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下就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联系我国课程标准改革面临的挑战,探究如何构建课程体系。

一、我国推进课程标准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1.由于缺乏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内容,使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出现教育能力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混淆。在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中,受到欧美教育学者的推崇和赞同的是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科学性和完备性,并注意更加详细全面地诠释课程内容。这种学科知识体系使得教学内容从难到易,循序渐进的编排课本知识,符合教育规律和实际学情,有利于帮助中小学生形成牢固的学科基础。也正因课程标准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使得课程标准多以学科知识为导向,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教学内容多为抽象的学科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2.国内现行课程标准中缺乏质量、表现标准。质量标准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学科具体学段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经过一定教育阶段后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国内课程标准虽然从内容、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进行说明,但在能力维度方面却缺乏明确具体且可操作化的能力表现标准;

各国都开始重视课程标准中的质量标准或表现标准,这是因为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科当中的具体体现,质量标准可以用来监测学生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指导和评价,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此同时,在课程标准中添加质量标准,为教育质量的提供了评价依据,促进教育权利的下放和教育问责制度的完善。

3.国内现行课程标准当中缺乏明确的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议。教育界一般⒔萄в肟纬探ㄒ槎ㄒ逦课程机会标准,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过程性支持系统的标准。课程机会标准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教学安排、课程设置、课堂组织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质量标准,培养相应的核心素养。

在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与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和简单,学科特色体现的不够充分,在实现具体学科能力方面缺乏有效地建议和措施,不利于指导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因此,国内课程标准应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详细制定教学建议和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相关内容,指导和帮助教师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等。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其改革的基础都是基于核心素养建构起的课程体系。而当下国内的课程改革也应与国际教育改革接轨,顺应教育发展规律,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应包含如下部分:首先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掌握何种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其次是内容标准,它是指在某些核心学科领域(如数学、阅读、科学等),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再次是教学建议,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提供的教育经验和资源,通过提供相应的资源来保证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教学建议的外延较为广泛,既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组织安排、重点处理和传授方式,也包括学校公平性、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资源的分配,被称为“教育机会标准”或“教学过程标准”。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即在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在知识技能、继续受教育的基本准备和基本能力以及学生在适应未来社会等方面的能力上需要达到的基本水平。

根据国际现有改革经验和国内现有课程体系的特点,上述四个部分与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应呈现如下关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来体现和反映;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则是为了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质量标准是对教学结果导向的标准,内容标准是教学过程导向的标准。一方面,过程标准有利于帮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另一方面,结果标准也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只有将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各部分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

首先,作为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指导和统领本学科其他内容编排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个学科应根据学情特点,结合学科内容,设置充分体现学科特色且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与此同时,应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其次,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应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传授学科知识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学科的内容标准和学科教学形式成为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基本保障。与传统课程标准相比,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要求内容标准应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而不是将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和完备性作为根本依据。在教学设计时,应结合实际学情和核心素养目标来安排具体的学科知识。

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它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宽泛的能力,它指的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与核心素质。质量标准反映的是学生在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水平,有利于教育活动的理性判断和科学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相比,质量标准更加符合课程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质量标准与内容标准有机结合后可以用来指导教育评价。

四、结语

因此,应顺应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学情和学科特点,立足核心素养问题,探究课程体系的建构问题,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建构起一个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现代科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2015年05期.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范文3

>> 以语文社团为载体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探索 以物理课为载体培养高职生科学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以学术社团为载体实践高职机电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浅谈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形成中的学习迁移能力培养 以教师科研与学习实践为案例的高职生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试论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文秘英语实践教学探究 以职业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设计 对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 以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为载体的高职生团队精神培养 浅论高职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路径 以就业为导向与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以英语教学为例谈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构建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核心的高职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关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 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着力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 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职业院校新型社团组织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园艺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On Practice Path of Cultivating Core Vocational Compet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with the Carrier of Association

CHEN Xue-feng

(C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Textile and Garment,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范文4

“真问题”的价值

项目学习倡导协作探究的主题必须来自真实情境。这是因为真实情境往往是纷繁复杂、跨学科的,需要从中观察、发现、提炼学科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既渗透着知识内化,也渗透着策略方法,还渗透着能力发展,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尤其是,它能帮助学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使之领悟:所学知识是有真实意义的,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的工具。实践中,探究真实问题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不需要教去管纪律。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认知、成就感方面有收获,这是做题式学习无法与之媲美的。

“资源包”不同寻常

任务引领下的配套学习资源,倡导需求导向的资源建设路线。这为微课程教学法所独创,囿于篇幅,不再赘述。

“脚手架”用活了“最近发展区”

“脚手架”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落地方法。皋老师多次让学生从统计表出发,过渡到折线统计图,再到复式折线统计图,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方法,又能使数学的意义逐渐呈现出来。尤其是训练成绩变化统计图,一下子成了决策的直观工具。

这是“脚手架”运用的一个侧面。其实,在微课程教学法中,处处渗透“脚手架”设计方法。任务单、配套视频都是“脚手架”,乃至检测、进阶作业、协作探究与展示都是一路脚手架搭上去,直至收获认知、提升核心素养。

“微项目”瞄向核心素养

微课程教学法从诞生起,就超越1.0版本的翻转课堂(在家学习知识,到课堂里做作业)。课堂检测(“炒冷饭”)、进阶之后,立即转向高阶“微项目学习”。“微项目学习”的主题必须来自真实情境,学生往往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条件、方法,然后运用并验证所学知识,拓展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范文5

问题提得都很好。不过,我以为对核心素养不必这么神秘。它的确是个新概念,其具体内容却不是现在才存在的,它一直存活在学生的心理结构和行为中,一直存活在课程教学中。最近参加“像斯霞老师那样教语文”研讨会,怀念斯老师去世10周年,又一次阅读《斯霞文集》,重温斯老师的故事,突然发现所谓核心素养,原来就在斯霞的童心母爱中,在她的语文教育中。

斯老师告诉了我们何为核心素养,又如何落实。其实,斯老师就是关注、研究和培育、发展核心素养的典范。从《斯霞文集》中去寻找、发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吧。

斯老师告诉我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不是教语文,而是教儿童学语文。教语文,往往只有语文书,只有语文教学,只有语文作业,可恰恰没有儿童。教儿童学语文,是儿童自主学语文,语文成了儿童自己的语文;语文不只是老师教的,而是儿童自己学的,准确地说是教师教儿童学的。当斯老师讲雷锋故事时,无意中说了句:“可惜雷锋叔叔死得太早了。”马上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不能讲‘死’,而是‘牺牲’。”斯老师问为什么,这位学生说:“因为雷锋叔叔是为人民利益而献出生命的,他牺牲了。”斯老师马上承认了用词错了,词语里有爱有恨,有感情有温度,鼓励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在这里,知识、能力、态度不就整合在一起了吗?核心素养不是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体现吗?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范文6

关键词:CBE模式; 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159-001

1.CBE教学理论简介

CBE是英文(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缩写。原文的涵义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在西欧北美一些国家的职业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加拿大的许多社区学院都采用CBE模式开展职业教育活动。CBE模式强调的是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掌握和运用。也就是以职业或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意识作为从业能力的基础,以能力表现为教学目标及教学进程的基准,注重学的内涵,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课程与实施教学的系统方法。

CBE教学模式课程开发一般由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实施管理、课程评价与改进等5个部分组成。CBE的实施过程有一定的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过程一般可概括如图1所示

2.社会需求调查与职业能力分析

目标,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大部分仍然没有脱离学科体系的影子,或者存在局部的行动导向课程改造,对该专业培养高素质职业型技能人才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2.1以石化行业为依托,开展社会需求调查。参照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的要求,设计《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及资格能力调查表》,在广州石化、广州石化检安公司、茂名石化、广州华达气体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为近200位技术干部、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认真完成了调查表,为我们开展岗位能力分析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2.2根据社会需求调查结果,确定专业核心能力。CBE模式中,能力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求以需求分析为基础,由产业界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进行工作分析(即专业分析),最终形成职业能力表(简称DACUM表)。我们聘请了广州石化教授级高工侯特超为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在5位企业专家指导下,确定了《化工设备维修技术职业能力表》,DACUM表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包括职业能力、职业知识、职业素养三大内容。

3.CBE模式下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

3.1构建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职业课程体系架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重构践行我院培养“有教养、有本领”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依据“技能培养为主、理论学习为辅、融合职业素养”的指导思想,把《化工设备维修技术职业能力表》项目从工种、专业所要求的操作技能、技术知识、操作顺序、工作态度等内容―一开列出来,编成任务目录。职业核心课程内容的选择将根据任务目录进行了重新编排,包括教学标准、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的取舍等,最终形了化工设备维修技术核心课程体系,如图2。

3.2以行动导向法开发工学结合院本教材。课程开发是落实职业课程体系的重要保障,化工设备维修技术职业能力课程开发以行动导向法为指导,每门课融合了职业能力、职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三大内容。例如《压缩机维护检修技术》课程包括了“维护检修活塞式压缩机”、“维护检修离心式压缩机”和“维护检修其它压缩机”三大工作项目,每个工作项目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包含工作任务、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等内容。课程内容着眼于解决的是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3.3课程的实施。课程的实施即将选择并组织好的内容付诸实践,没有实施的课程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本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探索行动导向法的实施方法,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例如建设了精细化工通用生产装置、塑料生产中试装置等生产性实训装置,为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4.结束语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教课程体系是培养化工设备维修技术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础。要培养符合石化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必须注重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保证够用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具备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体系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改进,已成为广州市级示范性建设专业的实施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友华,邱运亮,刘振湘.CBE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应用[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