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企的核心竞争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企的核心竞争力范文1
关键词:“走出去”战略 核心竞争力 比较优势
国家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同时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有利机遇,实现企业自身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是当今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
企业跨国发展的理论依据
随着国际分工的加深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以全球化为显著特征的新时期。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全球范围内国际直接投资活动规模的日益扩大。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是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所决定的,各国应根据本国的资源禀赋来选择国际分工的定位。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
(一)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指导我国企业选择正确的“走出去”的市场、行业和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李嘉图和俄林提出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理论有其局限性,其前提是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难以在国际间流动。
随着贸易壁垒和要素流动壁垒的减少与降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的许多假设条件已经改变,经济全球化包括自由贸易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一国所拥有的资源不仅包括本地资源,还包括外来资源,这时一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已不像过去那么突出。经过投资和新技术的采用,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经过人力投资,以及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因此,除了一部分不可替代的资源如石油以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仅以比较优势来确定对外发展战略,虽然能获得暂时的利益,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比较优势并不是最有利的。竞争优势才是国际竞争中的关键因素,重要的是获得具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也就是核心竞争力。
(二) 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的原义是“核心能力或核心技能”,通常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
在国际经济合作中,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必然具有竞争优势。但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存在区别,它们主要表现在:比较优势是静态竞争力,难以改变,竞争优势是动态竞争力,可以改变,拥有了比较优势并不等于拥有了现实竞争力,拥有竞争优势才真正拥有现实竞争力。比较优势是由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决定,是一种低层次竞争力。竞争优势虽与基本生产要素有关,但更多是与机制、政府质量、管理水平、人力资本、产品品牌、技术创新等高级要素有关,在更高层次上决定了竞争力。比较优势主要强调地区之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竞争优势主要强调地区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发挥比较优势强调各地区产业发展应“扬长避短”,增强竞争优势更强调各地区产业发展的“优胜劣汰”,但完全套用比较优势理论可能陷入比较优势的陷阱。不可否认,企业要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去发展,但是在“走出去”发展中仅强调比较优势,而忽略核心竞争力的定位与培育,从而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变,就会囿于现有的市场和产业,难以向欧美等技术要求高,附加值也较高的市场发展,难以实现由一般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
以核心竞争力指导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思路是:首先,定位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分析培育获得该核心竞争力所应具有的比较优势及其他条件。第三,分析现有的比较优势,以及转化为培育核心竞争力所需比较优势需要开展的工作与条件。最后,逐步实现这些工作,获得这些条件。仅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则其思路为:分析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对外合作。两者的区别在于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不单纯是现有比较优势的发挥,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的努力,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化,进而确立企业所需的核心竞争力,由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企业跨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把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和培育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培育核心技术战略,包括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确定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一般是指在某个局部环节领先,还是整个过程效果的领先,就目前国际企业和国内企业现状来看,应当建立某个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点是产品技术水平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如果不能发挥核心技术优势,被市场淘汰只是早晚的事情。产品差异化及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是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提高自己相对于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预期价值的一种经营战略,产品差异化最明显的方法就是修正产品或服务的客观特性,突出产品特色。在保持现有特色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发展新的有价值的、不同于同类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以减少竞争的威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当然,在实施产品差异化的同时,还必须把成本放在首位,即成本领先战略。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外包战略。外包是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外包就是把不属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包出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企业不可能只利用自身的资源去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敏捷组织、组合式组织和虚拟组织的相继出现都是为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外包策略可以弥补企业发展核心能力时的资源不足问题。
政府出台并完善对企业的融资支持措施。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私人投资增长幅度加大,政府出资项目逐步减少,对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支持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展,以提高自己的劳动附加值,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同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强化协调职能,使企业发挥所长,实现共赢。
加大技术创新鼓励力度并鼓励管理创新。从本质上看,企业的竞争是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的竞争,科技能力高,效率就高,成本也就更低。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必须强化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增强核心竞争力。
总之,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依托“走出去”发展战略,企业只有凭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生产出具有高科技、高效用的产品从而占领国际国内市场。
参考文献
1.周密.民营企业“走出去”特点、困难和自身建色.国际经济合作,2006
2.刘建和.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中国西部科技,2006
3.吴汉篙.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模式.企业经济,2004
国企的核心竞争力范文2
内容摘要:当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企业家们不得不去思考和反省,究竟什么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人才、产品还是管理?从企业战略的高度研究,诚信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之本,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诚信 核心竞争力 营销 培养
诚信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古往今来,商人都容易“短命”,其直接的原因在于他们都无法逃脱“谋利”的宿命。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而什么是道?在商言道会有多难?如何才能在商场当中树正气,行正道,寻求企业的生存之道,却一直不被重视。其实“道”就是“信”,讲道就是讲诚信,中国古代的商人之所以能够开辟丝绸之路,贸易四通八达;近代山西的晋商之所以可以开钱庄,办票号,汇通天下都源于诚信。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绝大多数的企业早已忘记了诚信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一味地追求利润率和市场份额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却是产品以次充好,服务质量连续下降,商业道德不断缺失。放眼世界,2008年,美国两大房地产企业倒闭而引发的次贷危机,随后美国五大银行、三大汽车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电器连锁超市相继宣布破产保护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世界实体经济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打击,很多国家的经济倒退了五年甚至十年,而这一切的背后仅仅说明了经济问题吗?不,正是由于企业乃至行业诚信的缺失造成了目前难以挽回的损失,正是他们忘记了诚信的重要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依靠。回首国内,三鹿乳制品生产企业,为了提高蛋白质的检测含量,而在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氨,造成全国上万名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症,从而牵出国内数十家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不合格产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元,而与此同时,他们损失的仅仅是利润和市场吗?不,他们失去的是千金难买的消费者的信任,是无法挽回的企业的生存之道。
诚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任何企业,在开业之初都希望打造成百年老店,金字招牌,企业家们也不断提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的口号。然而,在商业竞争中,真正能做到的企业却寥寥无几。诚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在激烈竞争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GDP多年以超过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世界为之惊叹,我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举世瞩目。然而,这期间又有多少曾经无比辉煌的企业倒在了诚信的路上。诚信是底线,诚信是准绳,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是一个企业的发展之源。例如:法国著名的皮里耶集团生产的“皮里耶”矿泉水,被美国人发现13瓶含苯超标,该公司立即将销往全世界的1.6亿瓶矿泉水就地销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两亿多法郎,被新闻界称为“疯狂的决定”,然而它维护了自己的信誉和品牌。不光在国外市场,我们国内这样的企业也比比皆是,日本著名的汽车制造商丰田、三菱经常因为汽车的一点点小故障,而在全球召回几万台车进行维修保养,让广大用户切身感受其服务的诚信力,“有路就有丰田车”一时成为时尚流行语。青岛海尔作为我国民族工业的楷模,诚信同样成为它立于国际竞争不败之地的有效法宝,出口几十个发达国家的产品都打上了免检标志,正如张瑞敏自己所说:“当年我砸掉的不是一台冰箱,当年我砸掉的是一种观念。”
综上所述,诚信应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只有不折不扣的做到诚信,才能百年传承,屹立不倒。企业的领导者只有秉承诚信的原则,企业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企业的员工只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企业才会具有活力;企业上下都能以诚信为本,按诚信办事,企业才能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
结论
正如修正药业董事长所说的那样:‘做药就是做良心’,做企业不就是靠诚信吗?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企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世界500强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企业的身影。靠什么?诚信,还是诚信。海尔电器扬名海外,靠诚信;青岛啤酒世界闻名,靠诚信;联想集团收购IBM的个人电脑,靠诚信;吉利汽车兼并沃尔沃,还是靠诚信。千百年来,从丝绸之路到唐蕃古道,从晋商的钱庄到徽商的盐号,中国的生意经靠的就是诚信。看看那些扬名中外曾经风云一时的所谓大企业,看看那些古往今来标榜打造百年店的老字号,都是以坚持诚信为生。因此,我国的企业今后的30年,只有继续坚持诚信这一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越做越大,道路才能越走越宽,才能永远屹立在世界企业之颠。
参考文献:
1.周小明.实用企业文化营销.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欣.持衡定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张连玺.素质决定成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国企的核心竞争力范文3
关键词: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经营困境;九城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2
近两年来,中国企业在美股市退市的情况备受关注。根据安永《全球IPO最新信息》的报道,今年上半年,共有19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退市,2011年全年退市和上市企业数量分别是41家和14家,而2010年分别是3家和42家。
中国企业从上市潮到退市潮的迅速转变的原因,不外乎是企业经营业绩大大低于预期,有的是因为市值及经营指标没有达到在美上市企业的标准,有的是因为财务造假被勒令退市,有的则是市场反应过差而主动退市的。究其问题的根源,有全球经济形势不利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很多中国新兴企业在保护和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上存在严重不足。
本文结合中国在美上市企业九城公司遇到困境的案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对中国新兴企业在保护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一些思考。
一、九城争夺魔兽世界权案例
第九城市计算机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九城)作为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曾经是中国网络游戏开发及运营商的杰出代表,2005年前后因为成功著名网络游戏魔兽世界而声名鹊起,但四年后也因在谈判失败丧失魔兽世界权后,而立即陷入经营困境,可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的经典案例。
(一)案例基本情况
九城创立于1998年,是中国一家著名的网络游戏开发及运营商,2003年因为网络游戏《奇迹》(MU)取得成功,在国内积累了一些名气。2004年初,九城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魔兽世界在中国大陆的权,而一举成名。同年12月,九城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代码为NCTY,上市当日市值4.78亿美元。待2005年中,九城的魔兽世界在中国大陆进入正式运营后,大受欢迎和好评,九城的经营业绩也大幅提高。到4年之后的2009年,九城在与网易的魔兽世界权争夺战中落败,于当年6月转交魔兽世界的权。随即公司的经营陷入困境,长期亏损。截至2011年底,九城的股价已跌至高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魔兽世界由著名的电脑游戏开发商暴雪娱乐公司(Blizzard Entertainment)开发,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网络游戏,注册用户超过1100万(其中中国区注册用户超过500万),在MMORPG市场占有率曾一度达到62%。暴雪娱乐公司是法国传媒巨头维旺迪环球集团(Vivendi Universal)旗下的子公司,在游戏界内拥有极高声望。魔兽世界近年来每年为暴雪公司带来的营业收入为10亿至15亿美元,是暴雪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
(二)案情分析
为深入分析九城魔兽世界对其经营所带来的影响,我们从总体经营趋势、关键年财务报表分析、市值分析等三个方面来衡量九城在魔兽世界期间与之前和之后的业绩变化。
1.经营图表分析
笔者对九城2004年至2011年期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上面图1中可以看出,九城公司营业收入从在2005年年中出现一个疯狂的涨幅,而到2009年年中有出现一个跳水式的下跌。而这2005年至2009年期间一直保持高位,到2009年以后又回归到了2004年以前的超低水平。在利润方面也是一样,2005年第三季度暴涨到2009年第三季度的暴跌,让人惊心动魄。而这两个时间点正是九城魔兽世界运营和结束的时间。在这个区间之外,九城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在低位运行。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即结束魔兽世界之后,九城就陷入巨亏中,每季度平均亏损额超过1亿元,是其同期营业收入的近4倍。
2.财务报表分析
下面对九城魔兽世界最后一个财年2008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主要有如下情况:
(1)2008年净营收为人民币17.1亿元,其中来自付费网络游戏运营(即魔兽世界)的净营收为人民币15.6亿元,占比91.23%,来自其他游戏净营收1.41亿元。
(2)2008年净利润为人民币3.483亿元,比2007年增长45%。
(3)截至2008年底,九城股东权益总计27.19亿元,总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盈余为人民币22.2亿元。
3.市值分析
我们对九城自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进行了分析,如下图表2所示,九城自2004年12月上市以来,先是在20美元左右的开盘价,缓慢上涨至2007年年中超过50美元的最高点,随后一路下滑至2010年的8美元左右,在随后的两年中,九城的股价长期在5美元至8美元之间徘徊。截至2012年7月底,九城市值为8.7亿元人民币左右,
九城自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市值就一直低于公司净资产,也一直低于公司的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点从表3中可看出。
(三)总体分析
通过对九城以上经营总体状况、关键年财务报表及市值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国企的核心竞争力范文4
一、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企业积极融入世界贸易,通过不断革新不仅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且还提升了自身实力。然而,由于发展阶段的问题,我国国内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而超强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而且还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文化,进而促使企业在国际贸易平台上的地位大大提升,使企业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企业要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现状
1.进出口贸易结构良好
近年来,我国内需和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为了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外贸数额,国家积极调整外贸策略,引导企业着力于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促进了贸易的良好均衡发展。
2.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上的规模有所突破
随着各国在贸易活动中合作的深化和国际贸易组织优势的不断体现,我国的贸易规模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质疑,但是,我们要相信这种质疑是暂时的。我国企业要将这些挑战和质疑当做是前进的动力,以乐观的心态去积极面对,不怕失败,而是要做到在失败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和创新,发展多样贸易,壮大发展规模。
3.在国际贸易中,民营企业增速快
近些年,国家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实行鼓励和引导的政策,再加上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因其灵活多变而又开放的经营模式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异军突起,再加上企业本身注重技术革新和竞争力的提升,这些企业在我国的而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三、国际经济贸易中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1.加强人才引进,为提高核心竞争力打好基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人才是关键,上到企业的领导者,下到企业的普通职工,都要具备专业的能为企业所用的专业技能。首先,一定要重视对高层领导者的培养,他们是企业的灵魂人物,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优秀的管理水平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带领整个企业向更高更优质的方向发展。其次,从企业的长远利益来看,一定要引进一些拥有较强外贸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保证国际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还要引进和培养那些思想意识和风险意识活跃的人才,这样能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帮助企业实现自我创新。只有从以上三个层面对企业人才进行引进和培养,企业才能将人才和管理进行合理匹配,然后转化为强有力的生产力,最终在当今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长足不败之地。
2.改进企业核心技术,加强专利申请和保护
技术竞争是当今世界主要的竞争手段,没有技术就没有优势,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先进的核心技术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进而在自己所属领域形成专业优势,最终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要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大胆注入研发资金,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尝试新的技术手段,一旦技术研发成功,企业的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而且会迅速且牢固地以物美价廉的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当然,申请技术专利,对新研发的技术进行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
3.完善企业各项制度,创新企业管理模式
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有专业人才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项完善的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作为支撑。因此,企业要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不断探索,逐步建立并完善企业的发展管理模式和各项制度,将企业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进步的威力发挥出来,形成自身有特色的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常青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打造中国品牌,实施名牌化战略
品牌营销战略是当今国际贸易中最被企业重视的一项营销策略,如果说一个企业当前的营业利润由企业品牌所决定,那么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则要以名牌战略为基准。因此,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各型企业一定要从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出发,积极打造中国企业的品牌,而不是只看到眼前利益。然后,名牌化战略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始终以塑造品牌战略为目标,在日常的经济贸易活动中总结成败的经验,潜心积累,着力于营销策略和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革新,沉下心来进行品牌化战略部署,打造中国品牌。
5.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因国家经济活动和国际贸易内容的丰富而时刻变化着,那么为了保证一个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保持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很有必要,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它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独一无二的财富,其他企业无法效仿。学习型组织的创立是需要每一个员工的倾心投入的,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为员工营造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还要让员工明白自主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思考,积极主动的自我学习并进行科学技术的研发,进而为国际经济贸易竞争不断注入新的力量。
国企的核心竞争力范文5
关键词:学习型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
实践证明,通过学习型企业的构建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是判断学习型企业构建是否成功的关键。建立学习型企业的目的是使其自身更加强大,而不是怎样把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在信息化、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时代里,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和要求,要紧紧依靠广大企业的力量,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通过发挥企业自下而上,培育知识型个人、建立学习型组织,不仅能够实现企业产品、管理、服务等全方位的转型升级,对企业自身持续发展、实现长盛不衰极其有利。本文对“学习型企业的构建”、“组织学习、核心能力和持久的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学习型企业的构建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进行了分析。
一、学习型企业的构建
1 学习型企业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学习型企业构建一定要把握好相关的原则
(1)全员学习原则。要把每个员工的学习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并且使他们能够充分地表现出其在学习型企业中的主体地位。每个员工要从实现个人价值和目标提升到共同为企业的未来打拼的高度上来,实现全员学习、全员参与的学习氛围。
(2)领导带头原则。学习型企业的构建是离不开领导的支持的。领导首先要带头学习,提升自我价值,从而引导员工建立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3)自我批评原则。要敢于直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从工作经验中总结教训,通过教训进行反思,从而使得今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4)互动互补原则。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其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学习与工作互动。另外,可以通过开放型的互动学习,促进企业整体学习力的提升。
(5)创新学习原则。创新的基础就是学习,建立学习型企业的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确立能够符合与时俱进要求的新思维、新观念,把自我潜能的开发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目标,使企业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发展,这样企业的活力和创造精神会更加丰富。
2 构建学习型企业的具体措施
(1)实现自我超越。学习型企业的目的就是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要实现自我超越。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要想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自我超越。
“培养员工的自我超越意识”正是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中的第一项。在个人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构建学习型企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超越。可复制的团队学习体系的建立是学习型企业构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可以复制就是指将学习体系整合成一种标准化流程,并且这种标准化流程是可以拓展到其他企业的,从而使得学习体系价值延伸和放大得以实现,进而实现了个人的发展目标。在相同条件下,采用这套学习体系的员工要比同行业没有采用这套学习体系的员工学习速度要快得多,并且实践效率高得多。这套学习体系要把团队学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就是说,每个员工通过先进的学习组织形式把他们的才华从分施展出来,并且每一个员工的知识成果都能够让其他员工分享。例如,海尔的自我超越。海尔是最具竞争力家电企业之一,最优秀的学习型组织和创新型组织之一。十二五期间,公司将成长为全球化企业。集团承诺将支持青岛海尔发展成为全球家电龙头企业,未来将注入包括海外资产、上游资产等在内的家电资产。海尔海外扩张遵循先难后易的战略,自创的高端卡萨帝品牌已经打开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自我超越”是一种循环不间断的超越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
(2)完善培训机制。在企业中,开展提高生产力的有效学习就是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实质,尤其是对于那些其目的就是提升组织整体素质的团队学习。网队学习、全员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进行培训。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员工构成都很复杂,素质差距也是比较大,各个层次都有,大多是的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培训力度不够的问题,无论是在集中培训上,还是在特殊专业技术培训上以及在特殊工种培训上。大多数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在注重培训的同时,又忽视了考核,忽视了管理机制,忽视了员工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没有建立调动员工自觉学习积极性的机制,员工的综合素质与公司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此现状,必须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了培训体系和机制,多形式的开展员工培训工作。严格培训考核,注重培训形式,根据“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要求,制定学习培训计划,通过有针对性、分层次、多渠道的有效培训,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岗位修养得到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得到了提升。一是员工队伍得到改善。通过加强员工业务与技术培训、开展星级工人考评,开展技能签订渠道,员工基本结构得到改善。二是企业文化得到升华。公司把兴办学习型企业,走内涵发展道路作为企业发展工作要点,而建立学习型企业的目的是保证员工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努力培养一支有思想、有能力、有理论知识的骨干队伍。公司一直往这个方向努力,把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牢固树立了“三个一”价值观,员工的团队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体现,凝聚了员工的内在动力,凸显了员工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吉林检测分公司的综合形象不断提升,并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了创建工作的快速发展。
(3)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所谓“共同愿景”就是指来源于个人愿景,是每个员工愿景的升级和提炼,但是并不是个人愿景的综合。它是组织成员都共同真心追求的愿景,它为组织的学习提供了焦点和能量。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组织成员视组织目标为自己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创造出难以想象的业绩。企业要制定了发展的计划和规划,制定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企业发展了,产值提高了,就能为员工的成长提供更广大的舞台,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工作环境,在企业管理中将得到更充分地体现人文精神。这样的共同愿景,是基于全体员工对发展前景的共同认识而制定的,是将个人愿景整合为共同愿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非领导层单方面的规划,因而更能鼓舞人心;这样的共同愿景,培养了员工主动而真诚的奉献和投入,充分调动了全员积极性和创造性,鼓舞了士气,使全体员工为实现这一远大共同愿景而努力奋斗。
(4)管理创新。所谓的“系统思考”就是指要透过现象看问题,不要就事论事,也就是说,要整体分析问题,不能片面的分析问题。对于已发现的问题,要从根本上去除,而不能只是治标不治本。在五项修炼中,
“系统思考”是核心,它是一种
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并且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五项修炼中的各项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是不能够独立存在的,而“系统思考”是其余四项的基石。对员工的“心智模式”的改善是“学习型企业”建设的着力点,它能够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但是管理者团体的“学习”还是重点。要想五项修炼的“系统思考”发挥出其巨大的作用,其基础就是搞好“管理者团体”的“学习”。
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管理理论改革的必然产物――“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既然是一种管理理论,那么就不能将其理解为简单的获取知识,而是对员工如何实现生命中真正想要达成的结果的能力培养。
“学习型组织”特别注重的是员工的“心智模式”。
二、组织学习、核心能力和持久的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1990年盖瑞
哈默尔和普哈拉首次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基于资源的竞争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是对难以模仿的知识、资源、技能与核心能力的占有,而不是来源于产业结构与网络中企业间的关系。因此,企业比竞争对手能持久地创造出核心竞争能力是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并且需要企业至少有一种核心能力,使得其能够与市场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相适应。因此,不断地对核心能力进行强化是组织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的结果就是竞争优势。企业的短期竞争优势可以通过现有的核心能力和运气来产生,但是只有被正规强化的核心能力才能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核心能力只能从企业内部进行构建。核心能力的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新的能力的开发和学习;其次,现存能力的强化。而这两种方法的实现就是需要通过组织学习来进行的。如图1所示,
由此可知,知识的获取、处理、储存和补充决定着有效的学习。每个组织都有其自身的学习风格和能力,这正是核心能力的独特性的构成。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华东认为:我国证券市场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跨越式发展中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这要求证券经营机构切实转变观念,搞好学习型企业的建设,提高证券经营机构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唯有创建学习型企业,才是证券经营机构发展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学习型企业的构建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学习型企业的构建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在现今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的竞争力就是确保企业能够生存下来的保障。因此,从核心能力来讲,为了寻求持久的竞争优势,对企业的资源和核心能力的研究是首要的任务,这也是战略管理研究的主题。
学习型组织为企业全面增强体质提供了一剂良药,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好的途径。组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对于企业管理中所有重要因素,它几乎都包括在内。学习型组织是一个持续的系统工程。通过周密筹划的组织学习过程,企业不仅可以使内部资源和知识的利用率提高,而且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知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学习型企业文化是学习型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也必然要规范员工的行为。它可以用共同的价值标准培养企业意识,统一员工思想,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企业的内聚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声誉,树立品牌形象。每个企业的情况各有不同,学习型企业文化因其个性而很难被其他企业多模仿。企业文化的个性特色不仅是一种核心竞争力,而且从根本上推动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企业核心力主要是由企业文化、人才、企业资源、整合与协同能力、创新能力构成。其中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基础就是人才。企业文化受到了这些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也可以这么说,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动因都可以从学习型企业文化中找到。首先,形成优秀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基础就是人才。对企业战略、人才、管理等企业成功关键因素的态度和观念的提出都是通过优秀的核心价值观来实现的。事实证明,很多企业的生存周期较短,其主要原因有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客观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企业没有形成学习型企业文化。就调查,一个成功的企业从一开始就无意中在强调学习型企业的构建,并且形成了学习型企业的文化,由此可见,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其重要性。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技能上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1943年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该理论把“自我实现”这一定位放在第一位。而在目前这个市场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根本因素就在于学习型企业文化。其次,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要想开展创新活动,其之前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企业只有在创新意识在才能进行创新活动,树立创新目标,从而使得员工的创新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进行技术和管理共同创新,从而使得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得以提高,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持续发展。大量的事实表明,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企业保持优势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首先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而建立学习型组织无疑是企业挑战未来的必然选择。这里也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再次,优秀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对企业技术和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技术和服务能力决定的,这已经得到了广大企业的认同。因此,学习型企业必须加强对技术和服务能力的管理。最后,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管理能力、整合能力以及协同能力形成、提高并发挥作用的基础。目前,各种整合技术已经很高,要想使整合真正发挥作用,处理整合技术的高超之外,还需要其管理人员的素质高、管理整合手段科学化,而这一切与社会文化整体水平的提高都是离不开的,并且与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也是离不开的,更与先进科技的开发与应用分不开。总而言之,都是文化因素向管理中渗透,从而使得管理效率不断地提高。学习型企业拥有优秀的文化以及与员工个人价值取向相一致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从而对企业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且充分激发了员工的工作和学习激情,进而激发了员工创新能力,创造出高效的生产力。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促进企业效率的提高,加强资源整合,从而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有提高。
由此可见,优秀的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人才、创新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整合能力和协同能力形成的基础,并且对这些企业能力的培育、形成与提高有着直接推动作用,进而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学习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就是优秀的学习型企业文化。人才是这样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关键,企业资源是其物质基础,其基础和源泉便是学习型企业文化。各项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且不断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型企业文化能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增强员工行为的导向和约束、增强辐射功能、体现领导者与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总而言之,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任郁: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探索与思考[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04).
[2]王俊:锻造知识企业促进人才成长――浅谈学习型组织创建[J].当代通信,2005,(z1).
[3]王伟:我国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9,(01).
国企的核心竞争力范文6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在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利用新资源,开拓新市场,以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获取新的科技、技术、市场及金融服务的机会,因此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外向型”发展的前景。同时它们又不得不面对来自低价格进口产品以及设立在当地的国外公司的竞争。贸易壁垒的不断消除,国内市场也逐渐溶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而此时我国企业就不得不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价格、质量来提品或服务。中小企业为了能够很好地迎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趋严峻的挑战,除了需要得到政府及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外,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构建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应该成为其首选,也是必然选择。
二.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不同的企业可能有着不同的回答:信用、信息、科技、专有技术、人才、品牌或者是管理。但如果要他们回答过了几十年后你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是一样的吗?可能大部分的企业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好比问一个人什么是他的核心特长时,他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自身的所谓核心特长,但你再问他这些核心特长能保持多久时他却难以回答出来一样。
北大张维迎教授曾经对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作了界定,认为它必须具备五个特点:"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其实作为核心竞争力,除了应该具备以上5个特性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不变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为核心竞争力,它是区别一般竞争力而言的。它区别于一般竞争力就在于"核心"两个字。“核心”本身就蕴含着一层意思,即"最关键的、最重要的",而一个企业的这种“最关键的、最重要的”东西必须有能力保障企业在相当长时期内都能够通过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否则的话就谈不上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企业的一般竞争力,即使现在可能是企业的竞争力,以后就难讲了。我相信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敢将这种具有“易变性”的竞争力作为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吧!
小托马斯.沃森在他的《一个企业和它的信条》里是这样说的:“我认为一个企业成功和失败之间的差距经常可以归咎于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个组织是否完全调动了其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工作激情。它做了什么来让员工找到共同的事业?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变动时它是如何长期保持这一共同目标和方向感的呢?最后,我认为为了面对世界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企业要做好准备,调整除了这些信条以外的任何东西,但对这些信条则要终其一生地坚持?”还说到“技术等因素对成功也起很大作用,但我认为,公司员工是如何坚决拥护和忠诚执行公司的基本信条要比它们都更重要。”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IBM公司来说,小托马斯并不把技术当作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是把他所说的"信条"作为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保障一个企业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并且使这种竞争优势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它是一个企业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如果说技术、人才及管理是企业的竞争能力的话,那这些因素也只能是在某段时期内的相对竞争优势而已,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素才有可能作为核心竞争力。例如IBM公司,在它的100多年的发展史上,不乏导致企业灭亡的生存危机因素,而每一次它都能够"侥幸"地生存下来并成为当今世界的500强,如果一定要说技术是它的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也要加上"不断使顾客满意"的技术才可能成为它的核心竞争力,即是说在技术的后面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指导着。正如一个民族如何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长存,只有"民族精神"才可能使其永存不朽。
三.如何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其实质就是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观。不同的企业可能对其理解不一样,将自身独特的核心价值观付诸于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但笔者认为尽管不同的企业所奉行的核心价值观及其所采取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真正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需符合如下几个标准:
1、核心价值观必需是真正能够影响,或者说指导企业运作并且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准则,因此它一旦确定下来就不会轻易改变。
2、它必需是企业核心团队或者是企业家本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企业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比如在有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就有“诚信”的字眼,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诚信的行为,那么这种“言行不一”的所谓“诚信”就不能算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心价值观不是去追求时尚,世界五百强企业有的核心价值观不一定适合你,成为你的核心价值观。如积极进取、满足顾客需求或追求卓越等,它们可以成为你价值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并不一定是你的“核心”价值观。
3、所谓核心,就是指“最关键的、最重要的”理念,数量不宜过多,通常是五到六条即可。我国中小企业在建立核心价值过程中观经常有一些错误的理解,通常以为是“多多益善”,故而请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员撰写出一本本厚厚的理念手册,殊不知这些所谓的理念只是华而不实的漂亮文字而已,结果是误导了员工又难于形成适合企业的实用的价值观体系。
所以在满足以上标准的前提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自身的核心价值观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确保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放眼未来,坚守基本的商业信条
我国现在处于过度时期,机会比较多。在其他方面管理或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很多投机行为或者是不规范操作可以使得一个人在一夜间成为“爆发富”,因而一些鱼目混杂的人也大言不惭地自称为所谓的“企业家”或“创业家”,在这些人的头脑中只存在“赚钱”而非“事业”。殊不知这种错误的经营理念束缚了他们的手脚,眼光短浅的“企业家”们在经历了“盛极一时”的后,很快会被客户所否定,被竞争对手所否定,被市场所否定,未来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只能是“下坡路”。成功的企业需要伟大的企业家,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恪守基本的商业信条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天平,能够帮助他们衡量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因而能够让他们明白如何为了企业长远发展而舍弃面前的“蝇头小利”。他们在市场没有正式形成诚信制度的情况下自觉恪守诚信的理念,甚至表现出一些令同行们感到“费解”的“傻”,而这正是成为将来区别企业家“伟大”和“平庸”之关键之所在。恪守最基本的商业信条,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建立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身体力行是推行企业价值观的关键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家都逐渐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将“企业文化”挂在嘴边,做到大会讲,小会讲,甚至日常生活中讲。时时刻刻提醒各层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的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他们经常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宽一律己,严以律人”。在要求员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自己却置身其外,不能够做到身体力行。作为一个企业家,其主要管理职能应该是战略、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也就是说他要做好战略的决策工作、建立吸引人才的平台,当好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牧师。身体力行是推行企业价值观的关键。如果一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是由企业家本人身体力行,坚持不懈的宣传,那么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员工去信奉这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付诸于具体实践呢?比如联邦快递公司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落实,在制度上有所保证,能够作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联邦快递公司设有“员工公平对待条例”,员工受到处分如觉得不合理或认为上司有过错,可以在7天以内投诉到他上司的上司,他上司的上司要在7天内开一个“法庭”来判定员工对还是经理对,如果员工还是不满意,还可以继续往上告,确保员工得到公平的对待。很多原先管理阶层的决定都是通过这个“法庭”推翻的,在公司里没有人可以一手遮天。
3、核心价值观的建立要基于“民族文化”
我国中小企业现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式的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各种各样的管理思维和方法充斥着管理界,到底什么样的模式才是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企业的管理不应该也不会都采取统一的模式,特定的企业需要特定的管理模式,需要特定的核心价值观。笔者以为,在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上,必需采取“博采众长,以我为主”的做法,不能盲目套用世界顶级公司的核心理念,但也不能不顾商业法则,违背公理而单一强调“合适才是最好的”。企业文化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它不可能离开民族文化而单独生存。如果企业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相违背,那么它根本就无法生存。因此我国中小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建立要基于“民族文化”而不能一味地模仿套用而背离的民族文化。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去理解。任何一个企业在任何其他国家当地设立公司,如果该公司的企业文化不能与本土国家的文化相融的话,那么这样的企业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我国中小企业不能好高婺远,盲目追求缩短与世界企业的差距而建立所谓的世界级的经营理念,应该建立一种基于民族文化和商业伦理,又是企业家内心所追求的真正核心价值观,唯有如此,我国中小企业才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价值观体系,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构建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不为激烈的全球化竞争所淘汰。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核心价值观是目前我国企中小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优秀的已经成功或者即将成功的我国中小企业在全球化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都将不得不思考如何构建基于文化的核心竞争优势,进行基于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以确保自己能够活得长,长得大。让我们的中小企业家以及广大的企业管理者自觉地运用起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企业之道,为企业之本,在此基础上吸纳西方优秀管理文明,形成以民族文化为大本大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挤身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并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Hamel.G. and C.K.prahaled (1995), “do you really have a global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4, July-August
2.Harschmann, Alber O.(1985),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he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3.World economic outlook,1997, Washington D.C., May.
4.Michael,M and Mattehew J,(2003)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ambridge, Masshachusetts, The MIT Press.
5. . . 1998-1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