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范文1

(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 要】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传承城市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运用网络与现代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化的发展,以大手笔来做好这一工作。同时,网络的运用还可以不断充实城市文化遗产的内涵,完善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手段。因此,研究网络技术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独特作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关键词 网络;媒体技术;城市文化遗产;产业化;创新

2014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规划》指出,要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1]

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随着现代城市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的不断形成,城市文化呈现出自身的鲜明主题和勃勃生机。在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文化遗产的世代传承与永续利用成为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要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文化遗产的传承牵涉到诸多复杂的因素,也有着复杂的背景和自身的规律。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各种各样的新型媒体技术,是促进城市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工具与手段。认真研究网络与新媒体在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乃至于在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网络与城市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传承

目前国内外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施救式保护,主要是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采用文物保护的方式,保护原生态的城市文化遗产,对于那些面临消亡危机的文化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二是开发式保护,具体体现在由政府主导、采用市场参与和产业化传承的模式来对城市文化遗产提供保护。因此,产业化模式比较适用于对那些具有市场潜力和相应的规模化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是因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国有很多传统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一些能深刻地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特点、具有鲜明的符号性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加以抢救性保护,就会很快地失去传承,最后面临断裂的危险。因此,发展现代城市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尽力挽救和传承那些具有标志性、符号性特点的文化遗产。而要完成这一宏大工程,采用产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就成为了比较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比如,在国内享有盛誉的天津杨柳青剪纸、山东潍坊的风筝、中国的四大名绣、菜系、中国武术、京剧、皮影戏等等,都需要站在市场化的角度,出台相关的政策与措施来加以妥善的传承与保护。只有这样,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文化遗产才不至于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去传承,中华民族的文脉才会不断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赋予城市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这是实现城市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的重要基础。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指出:“通过新信息和传播技术的利用有利于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播,同时新信息和传播技术也创造了值得保护的数字化遗产。”所以,我国应该在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和现代传媒技术,来达到保护自己的城市文化遗产的目的。借助网络,运用数字化信息与处理技术达到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当前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一种新型保护模式。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城市文化遗产以最为真实的形式保存下来。在这一点上,我国对京剧艺术的成功保护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实例。上世纪90年代,在政府的主导下,我们实施了京剧音配像的成功尝试,使得一大批著名的唱段、唱腔、流派、以及在京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著名艺术家的音像资料通过网络的手段成为了永久性保存。

城市文化遗产从它所具有的市场化属性来说,基本上可以分为“可进入市场”和“不可进入市场”两种类型。对于那些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带有很强的职业性或手工化特点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可进入市场”的文化遗产。这部分遗产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市场性特征,采用产业化模式进行保护,不仅有利于对这类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还会更好地促进它们本身的发展和进步。而对于那些长期以来积淀形成的精神层面的城市文化遗产如一些传统风俗、乡规民风等,它们在传承与延续的过程中,体现着自身非常鲜明的规律,在表现形式、存在的价值等方面都与其他的城市文化遗产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就不太可能采用产业化、市场化的模式去加以保护与利用。

2 网络与城市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

城市文化遗产是对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些文化遗产既包括体现不同时期特有风貌的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建筑,也包括遗留于地下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生活足迹的遗迹和遗物。这些无所不在的历史建筑和文物遗存以其独特性、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性,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发展见证,甚至成为一个城市及城市所在地区的重要象征和代名词。[2]

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在不断创新的观念的引领下,通过引入活力之水,使之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城市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城市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城市所独有的长久以来所积淀形成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因此,它相对于那些有形的东西,它具有更为旺盛的生命活力,是有情感的东西。这种无形的城市文化遗产一旦消亡,就无法再生。而对于它们的有效保护,就体现在应该赋予它们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借助于各种各样的现代新型媒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所有选择中最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

城市文化遗产从其内涵上说,包括了一座城市中具有保护意义与保护价值的文物单位,如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石刻、名人故居和近现代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等,也包括了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更包括了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不断积淀下来的并且得到延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思想方式、心理方式等等。所有这些,都共同构成了一座城市最有活力、最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内涵。它们体现在一座城市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之中,是融入到了我们每一个人骨头里面的、甚至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就如同保护我们的灵魂那么重要。例如,名列我国民间三大剪纸艺术之一的“广灵剪纸”,以其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现力、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精细的包装制作工艺,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在中国剪纸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广灵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部分申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广灵剪纸的成功,首先体现在它丰富的题材与内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十二生肖、梅兰竹菊等传统题材,无一不成为剪纸艺术中的主题与题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更是广灵剪纸的重要内容。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三国演义》中的孙刘曹三方人物、《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等。凡是在网络和媒体中能够很方便地找到的主题和内容,都成为了表现的对象。其次,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广灵剪纸博采众家之长,在传统手法与技巧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各种艺术手段和艺术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不断创新的艺术风格。广灵剪纸大胆突破传统的平面图层,采用网络中的三维立体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剪纸艺术的表现空间,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体现了至臻的艺术品位、至佳的艺术境界、至上的艺术风格和至高的艺术价值。

在促进现代城市文化不断创新的过程中,网络与现代媒体技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网络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为文化的传承寻找到了更多的文化资源,使传统的城市文化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更为重要的是,网络这一开放的、开阔的无限空间,使城市文化的传承能够视野更为开阔,能够自觉地与世界上各种优秀的文化之间实现自由的、无障碍的交流,为文化活力的形成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泉。不仅如此,网络技术能够促进各种相同类型的城市文化形态通过紧密的交流,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互相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不断进步的目的。当然,网络作为一种非常简便的宣传与推广的工具,它的群众性、快捷性、深刻性、通俗性都是其他的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世界各地、各个不同的民族之间,借助于网络这种形式,可以自觉的学习、交流、传播、领会,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城市文化遗产的“资源包”、文化遗产的“名片”、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

综上所述,做好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交流、发展的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精神塑造的切入点,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政府应该发力,社会应该认同,每一个个体都应该把它变成自觉的行为。充分运用网络和现代媒体技术来对城市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Z].2014-3-16.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范文2

【关键词】 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民族医学”是在各民族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自身文化特点的疾病信仰与治疗实践。从广义上来说,一般是指与西方医学不同的医学体系,包括中国的中医和藏医、蒙医等各少数民族医学[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2]。民族医药作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它是中国珍贵的、面临濒危并且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传统医学。应将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纳入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轨迹之中并加以重视。

1 民族医药的保护现状

1.1 中医药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发展繁衍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医学科学体系,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体系。

根据2003年底出版的《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卫生机构总数为85705个,人员总数为4808640人,卫生技术专业人员总数为3840340人。其中,中医医疗机构仅有3801家,职工435082人,卫生技术专业人员349274人。据统计,在全国县级医院及县级以上的医疗单位中,中医医院的比例仅占12.94 %。全国的行政县并不是都有中医医院,中医医院覆盖面只有66.145 %。中国西部地区,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12个省、自治区中,地方级中医医院仅占西部地区市级数的31 %。近年来,通过政府机构和民间人士的努力,中医药国际合作气氛日益融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和亚洲的孟加拉、格鲁吉亚、韩国、蒙古、巴基斯坦、泰国、新加坡,非洲的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欧洲的白俄罗斯、克罗地亚、意大利、摩尔多瓦、俄罗斯,美洲的秘鲁,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17个国家专门签订了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备忘录。并分别和意大利、克罗地亚、摩尔多瓦等国卫生部就中医药领域的合作签署了协议,与54个国家的卫生合作协定中有中医药合作条款,这标志着中医药和海外政府间的合作得到加强,中医药国际化走向了新阶段[3]。据不完全统计,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医疗机构目前有5万多家,针灸师超过1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名,每年约30 %的当地人、超过70 %的华人接受过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亚洲、北美和欧洲是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全球四个主要中药市场为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西方市场、非洲及阿拉伯市场[4]。

目前,在中医药传承人的教育方面,以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为培养后继人才的主要模式,同时,以名医“师带徒”培养学生的方法,也已成为适应中医成才规律的教育制度。

1.2 少数民族医药

各个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其不同的自然地域、社会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主要包括蒙古族医药、藏族医药、维吾尔族医药、壮族医药、傣族医药、彝族医药、朝鲜族医药、苗族医药、鄂伦春族医药、拉祜族医药等。

1.2.1 少数民族医药机构与人员队伍

目前,现有少数民族医院165所,其中藏医医院57所,蒙医医院43所,维吾尔医医院37所,傣医医院1所,瑶医医院2所,哈萨克医医院1所,壮医医院1所,其他民族医医院17所。2003年在北京成立了综合性的北京民族医院,全国各地还有一批民族医药的门诊部和科室。、新疆、内蒙古、青海、四川、云南、湖南、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都建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所,开展了社会调查、文献整理、临床观察和药物研究。全国现有的民族医药专业人员约13000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分散在民间。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壮族、瑶族、彝族、侗族、土家族医生,基本上是一支民间医生队伍。有的民族建立了医学典籍和理论体系,如藏族医学、蒙古族医学、维吾尔族医学、朝鲜族医学、傣族医学、彝族医学等;有的民族虽然没有文字,但医药资源丰富,近几十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发掘工作,用汉文编纂出版了医学著作,梳理出了固有的理论并使之系统化,取得了学术上的重大建树,如壮族、瑶族、侗族、土家族医学等[5]。

1.2.2 少数民族的医药教育

从20世纪80年代起,藏医、蒙医、维吾尔医都建立了专科学校,并在甘肃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内设立了藏医专业,广西中医学院设立了壮医专业,中央民族大学也于2002年设立了藏医系[5]。

1.2.3 少数民族医药资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少数民族药现代生产企业,尤其是一批民营企业涉足少数民族医药生产领域,极大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医药的成药生产。截止2002年底,少数民族药成药的国家标准共906个,涉及9个省区的156个生产企业,其中藏药322个,蒙药216个,苗药154个,维吾尔药98个,彝药81个,傣药34个,景颇药1个,另外还有蒙药材57种。从目前情况来看,藏药、苗药的开发较好[5]。

1.2.4 少数民族医药的临床优势

少数民族医药在临床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内涵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理论。它不但对疾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疾病的未病先防和即病防变等方面皆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蒙古族医学的防治方法,除了药物以外,还有传统的灸疗、针刺、正骨、冷热敷、马奶酒疗法、饮食疗法、正脑术、药浴、天然温泉疗法等;藏医对疾病的预防有着相当丰富的内容,除了药物防治之外,还有灸法、搽涂外敷法、药浴、药膳等防治疾病的方法;维吾尔族医学将治疗方法在形式上分为4大类:即护理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手治疗法;壮族医学、朝鲜族医学、傣族医学、彝族医学以及苗族、鄂伦春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医学也各有其独特的医疗方法和特效方药。

2 民族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中医药将首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保护和发扬我国珍贵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目前,该局正会同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等部门进行申报文化遗产的前期准备工作,申请报告的初稿已经完成,正进一步完善,计划在年内提出申报。此次申报的中医药将包括中医、中药和民族医药等内容,申报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6](现已经申报)。这表明国家中医药管理机构,已从理念乃至行动上将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纳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轨迹之中并加以重视。这也是形成民族医药保护与传承的新开端的大好契机。

2.1 民族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就民族医药保护与传承现状而言,各民族的医药状况,由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各自发展显得不平衡。有些民族医药资源丰富,通过发掘整理工作,编纂出版了医学著作,有其较完整的医学典籍和理论体系;有些民族,虽然医药资源丰富,但尚未收集、整理或刚刚起步;有些民族医药零星散落在民间而未成体系。

就目前现代化、国际化、科学化、规范化形势而言,非常令人担忧的是,民族医药文化遗产被无情地轻视或舍弃。尽管长期以来,民族医药有“中医政策”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但对整体民族医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缺乏全面的规划和实施步骤。

2.2 民族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2.2.1 积极开展民族医药的普查工作,使民族医药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抢救与保护

普查是对民族医药进行有效保护、对濒危民族医药项目进行抢救的基础。民族医药普查的目的在于:

(1)通过普查摸清一个地区流传的民族医药的主要类别和形态、蕴藏情况、流布地区、传承范围、传承脉络、衍变情况以及采集的历史。(2)通过普查发现承载民族医药的传承者、采集者,采集有代表性的民族医药的医书、采药经验等。 (3)通过普查记录或录制各民族医药的原真形态与现状等。

2.2.2 保护民族医药传承人,建立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

保护传承人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重要内容。培养“传习人”是传承机制的另一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性”集中表现在“传承危机”,而解决传承危机的关键是“传承人”的保护。通过传承人的传授,习得、接受、掌握民族医药遗产的技能,并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承骨干的人即“传习人”。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保护措施”条款中对“传承”加上“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说明,意味着“教育”是“传承机制”的重要手段7。在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齐抓保护“传承人”与培养“传习人”,才有可能使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下去。

2.2.3 保持民族医药的原真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押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民族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传承,需要提高认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申报地区级、国家级以及联合国的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这项工作时,要把握好保持民族医药的原真性的原则。原真性是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评估、保护和监控的基本因素。在民族医药文化遗产保护中贯彻原真性的原则,不仅有助于提高对民族医药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改进保护的理论和实践,而且也有助于在符合国际保护理论精神的基础上,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医药文化特征的保护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庄孔韶. 人类学通论M. 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489.

[2]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

[3]张伯君. 我国中医医疗机构生存状况调查[N]. 中国中 医药报. 转引康易网. 2005-10-25.

[4]左言富.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N]. 中国中医药报. 转引康易网. 2005-10-25.

[5]诸国本. 中国民族医学是当代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N]. 中国中医药报. 转引康易网. 2005-10-21.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范文3

重申报、轻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各级政府对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各地都进行了普查申报工作,入选遗产名录可获得政府保护经费,申报时积极踊跃,而对传播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得遗产传播成为保护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传播意识淡薄导致传播内容匮乏,传播媒介利用不充分,传播方式落后,传播范围狭小、传播效果微弱等问题。目前,河南省37项省级以上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出版图书仅有《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录(一)》一种,介绍了我省4项国家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文化价值和传承状况等。开设独立网站的遗产项目仅3个,开设博客的遗产项目仅1个,编写百度百科的遗产项目9个,能查到散见于各类论坛、贴吧、个人博客、电子报纸的少量资料的遗产项目8个,其余16个遗产项目查不到任何资料。省级项目尚且如此,地市级项目更不容乐观,绝大多数遗产项目没有任何介绍资料,其中焦作、开封、平顶山、周口、驻马店、南阳6市共有41项市级遗产项目,全部未见任何介绍资料;商丘、三门峡连名录都未在网上公布。在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上竟然有多数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检索不到任何信息,传播意识的淡薄、传播活动的缺失可见一斑。

2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措施

2.1增强传播意识

从政府相关部门到遗产项目传承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播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将传播作为保护遗产的必要措施认真贯彻执行。政府相关部门和遗产项目传承人从各自的层面履行传播职责,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规要求开展遗产传播活动并设立督察机制。

2.2整理规范传播内容

以遗产项目申报材料为基础,整理出严谨规范的遗产项目介绍资料,除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应尽量制作音像资料,内容包括遗产项目的历史渊源、形成演变,基本面貌、主要形态,流传价值、主要特点,传承情况、社会影响等方面。从而保证传播内容的科学性、有效性,避免从前传播内容或芜杂、或匮乏的弊病,为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奠定基础。

2.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传承社会遗产的重要功能之一。大众传媒凭借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和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时间、扩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范围、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内涵起到了人际传播所望尘莫及的作用[4]。政府相关部门和遗产传承人必须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增强利用传播媒介的能力,构建立体化的传播渠道,将遗产信息传送给社会公众。

2.3.1印刷媒介

图书作为古老文化传播媒介,具有保存、积累文化的功能。内容丰富的遗产项目可以单独出书,内容较少的遗产项目可联合汇编出书,参照《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录(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丛书》等汇编专门介绍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图书。中医药类报刊应视传播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除新闻报道外,还要开辟专栏系统地宣传介绍遗产内容。晚报、都市报有着庞大的市民读者群,适宜向公众传播有关的遗产文化信息。如《洛阳晚报》对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系列报道,不仅使洛阳市民了解了身边的文化遗产,由于该报有网络版,也便利了外地读者获得相关遗产项目信息。

2.3.2广播电视媒介

广播、电视媒介传播迅速、受众面广,尤其是电视媒介视听兼备、长于再现,向社会公众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优势。200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中国记忆》,针对我国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第1次大规模电视调查行动,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生动的形象档案,受到了各方面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关注。上海的艺术人文频道推出了反映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情景再现、三维制作技术等手段展现上海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沿革、制作及传承技艺,并以文献性、知识性、艺术性并重的影像叙事手法诉诸观众视听。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设有《非遗之旅》板块,用来播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短片。河南卫视《午间新闻》播出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系列报道,直观展现了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2.3.3网络媒介

互联网被誉为“第四媒体”,由于其承载信息的海量性、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范围的全球性、传播方式的多媒体性和互动性,成为当今最具人气的媒体。再加上网络传播的低门槛、低成本,目前已经成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媒介。对政府相关部门而言,可以由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网站,并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置专门的频道或网页。对遗产项目传承人而言,应开设遗产项目网站、网页、博客、微博,编写“百度百科、知道、贴吧、文库”等,利用文字、图片、音像等符号全面展示遗产项目信息。总之,要本着向社会公众“主动传播”和使社会公众“便于获取”的原则,充分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活动。

2.4走进校园培养专业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专业人才缺乏,出现了想保护不知道该怎样保护、想传播不知道该怎样传播的困境。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走进中医药院校,开展相关的传播与教育活动。如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举办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邀请遗产项目传承人讲演,使大学生接触、了解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以保护、研究和传播遗产为宗旨的大学生社团———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可以更有效地在高校宣传保护遗产的重要性,会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学习、研究、传播不同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开设遗产类选修课,待条件成熟提升为必修课,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中医学科的建设,逐步解决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3小结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范文4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问卷调查;课程

中医药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本质与精髓,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特点,包含着中医的医学理论体系与人文价值的固有特证。传播中医药文化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培养高素质医学生有着重大意义。为了研究当代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知情况,及探讨符合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课程的构建,我们进行了中医药文化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旨在为医学类高校中医药文化的课程教学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一点参考。

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云南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大二各医药类专业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022份,回收1022份,剔除无效问卷140份,有效问卷达86.3%。

1.2 结果

1.2.1 对中医药文化认知调查

在调查对象中,对一些基础的中医文化常识非常了解的有16.10%,一般了解的有25.06%,知道一点的有43.99%,完全不了解的有14.85%。

对于听说过或者阅读过中医名著,有59.3%的同学听说过或者阅读《黄帝内经》,有59.53%的同学听说过或者阅读《伤寒杂病论》,有23.02%的同学听说过或者阅读《神农本草经》,而听说过或者阅读《难经》只有23.02%。

认为被誉为中医“医圣”的是张仲景的有54.20%;认为是扁鹊的有13.61%;认为是华佗的有18.37;还有8.39的不知道“医圣”是谁。

对于认知中医药文化的途径,61.22%的同学通过书籍杂志;34.24 %通过电视;18.03 %通过讲座;16.89%通过网络;12.24%通过中医大夫;10.43%听别人介绍 。

1.2.2对中医药文化的定位及发展调查

对于中医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被调查中显示,有83.22%的同学认为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地位很高;有16.7%的认为一般和不重要。

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有73.24%的认为要发扬光大;有53.51%的觉得应该申遗;仍然有17%的同学认为中医药可以置之不理,让其渐渐消失。

1.2.3 对中医和中药的优势及弊端的调查

有17.23%的同学中医的优势是价格优惠;有21.09%的认为觉得治疗效果好,比西医西药好;有37.07%认为副作用少;有 26.87%觉得中医治本。

对中医中药总体印象中,有51.93的认为更注重治本;有34.92%的认为中医无副作用;有32.99%的认为适合治疗疑难杂症;有22%认为中医中药很神秘;仍然有9.41%的同学认为是伪科学,应该取缔。

在中医药发展的弊端的认识中,有27.21%的同学觉得中医药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有19.84%的同学认为过分讲五行阴阳;有32.09%的觉得只依据前人经验,没有创新;有35.83%的认为中医药知识不够普及大众;有40.59%认为中医药事业的涉及面太少,平时接触西药比较多;有12.02%觉得中医不够西医的医生技术好,无法推广到世界。

1.2.4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及传承教育

在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的内容中,中医美容减肥的占32.88%;中医养生保健占40.14 %;中医的四诊法的有25.17%;针灸推拿有35.15%;中药方剂和其他中医知识有35.83%。

在提高中医药在大众中的影响一项中,认为政府每年拨出足够的经费,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的有52.72%;积极开展中医义诊活动的有60.32%;多举行中医药相关的讲座的有47.17%;中医药传统技术演示的有39.42%;开放中医药图书馆的有40.82%;还有出版通俗易懂的中医药方面的图书、影视作品的有33.56%。

对于中医药文化讲座及课程,有29.82%的同学很想参加,但机会很少;有45.92%的均表示有时间会去参加;有 19.05%的可能会去;仍然有5.22%的同学不会参加。

当问及在什么阶段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的调查中, 26.87%选择中学; 47.28%选择大一;13.38%选择在大二;12.47%的回答为其他。

2 结果分析

2.1 对中医药文化认知程度一般,需要普遍性提高

当代大学生身处在中华文化教育的大背境及医学类学校的特有氛围中,对中医中药及中医文化肯定认知了一些基本知识,但从问卷上仍然看出对一些基本常识不甚了解。所以必须就整个医学生群体及完整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进行不懈的教育学习提高。

2.2 认为中医药文化很重要,但缺乏传承途径

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很认同中医中药在健康领域的作用,但从社会及校园中找不到合适和的中医药文化学习途径,学校也没有完善的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体系和阵地。故构建一门中医药文化课程及系列的传承途径尤为迫切。

2.3 对中医药文化有一定的践行和保护意识,但需针对性引导和加强

大部分医学生都参加和体验过中医药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医老师在课内外就中医药文化也进行过只言片语的熏陶,加之新闻报道的呼吁,激发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强烈的认同和保护意识,但不系统不全面,没有针对性的的零散知识毕竟影响不大。

3 建议

3.1 建立完善系统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体系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1]。包括中医药文化源流、医学文化、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医道德精神、中医资源与器物多个方面。中医药文化教育应坚持灌输教育与渗透教育两种方法相结合,灌输是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延续系统的重要途径;渗透教育弥补中医药文化灌输教育的不足,潜移默化,易于接受,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3.2 构建一门有特色鲜活的中医药文化课程

结合中医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特点,吸收当代医学人文学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与研究成果,构建一门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样,充满趣味性的一门中医药文化课程。课程集文字、图片、视频一体,强调师生互动,以轻松化、趣味化的形式将中医药文化知识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医学生心中。

4 结语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的灵魂和根基。在医学类院校构建开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对树立坚强职业信念和对中医事业的认同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文苕. 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纪要[J].医古文知识,2005(4):46.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范文5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精彩导读: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的服务。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现将一年来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了《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我院独具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二、开展医院文化建设(一)价值观念体系 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1、发展战略 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确定了 “科技兴院,树立品牌,患者之上,关爱生命”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充分体现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2、确立了“文明行医、亲情服务、廉洁自律、人诚勤和”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的服务。3、医院宗旨 坚持“真诚关爱、信守承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4、医院精神 弘扬医院 “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立业、博爱济世”精神,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5、院歌:集中集体智慧,编写了院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中医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希望,要团结自强,拼搏向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用爱心点燃生命的太阳。(二)行为规范体系 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我们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守则》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科室文化。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促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1、诊疗行为规范,是开展诊察疾病、处方用药等技术服务的行为准则。明确了在诊疗服务中做什么、不做什么,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运用,注重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主要是在“望、闻、问、切”等诊疗过程中体现中医药特色。2、言语仪表规范。我院开展了服务礼仪培训,我院多次开展服务窗口岗位技能竞赛及考核,制定了《员工守则》,在全体员工中开展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亲情服务等活动,立标杆,树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要求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必须遵循文明服务用语规范,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词语,做到一要有称呼,二要有礼貌,三要用亲切的语言,提倡文明敬语,禁止使用忌语等等。3、教学传承规范。规范了教学传承行为,有利于我院中医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我院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长期发展。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三)环境形象体系 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1、建筑外观和庭院建设 目前我院正在进行环境改造工作,独特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建筑的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黄、米、灰、褐色等,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等装饰方面将充分展示中医文化丰富内涵,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2、我们要在施工完成后,制作一些中医知识宣传 栏、展板,图文并茂刊载中医典故、中药知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中医趣闻等等,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3、院报 通过院报弘扬中医药历史文化,宣传医院办院方向和宗旨,宣传普及中医知识,宣传医院服务特色和品牌,展示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4、医院网站。我院也通过建立医院网站来扩大医院知名度,宣传中医药文化。网站版面简洁,样式风格非常具有中国风,让人感到中医药的特色,棕色的色彩渲染了古香古色。总之,我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今后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道路还很长,我们一定会坚持不懈把工作做得更好。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范文6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杏林文化;继承;创新

杏林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当代人的历史使命,杏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不仅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中医药文化,更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一、杏林文化的由来

1、杏林

一千多年来,“杏林”一词已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自古医家以位列“杏林中人”为荣,医著以“杏林医案”为藏,医技以“杏林圣手”为赞,医德以“杏林春暖”为誉,医道以“杏林养生”为崇。[1]杏林早已和岐黄、悬壶一样,作为中医的代名词。

“杏林”来源于葛洪《神仙传・董奉传》,它主要记载了东汉医者董奉济世救人的典故。董奉作为“建安三神医”之其一,悬壶济世,免费救死扶伤,很多患者病愈后登门道谢,都应他要求在山上种杏树。经救治的患者越来越多,杏树越来越稠密,竟有十多万棵。一株杏树,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人们见到杏林就联想到董奉,董奉虽早已仙逝,但“杏林”之佳话却流传至今,成为历代医学从事医道,鞭策和激励自己的信条。 “杏林春暖”和 “橘井泉香”等词也被用来称赞如董奉般,既有高超医术,又有高尚医德的中医大家。

2、杏林文化

目前,“杏林”早已不仅仅作为中医大家的代名词,而是抽象成一种文化符号,具体来说即大医精诚、精勤不倦,医德高尚、淡泊名利。

首先,是大医精诚、精勤不倦。欲治病救人,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要有精湛的医术,就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中医治学有“七重”:重经典、重临床、重师承、重流派、重勤求、重博采、重悟性。[2]正如孙思邈所言:“学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中医学强调为医者,必须精诚,方能承受生命的托付。欲达其“精”,则须以“博极医源”为目标,终身精勤不倦,上下求索,才能日益精进;唯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不会为道听途说所误;唯有小心谨慎、虚怀若谷,才能够永远前进。[3]

其次,是仁心仁术、淡泊名利。龚延“十要”中写道“十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云:“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这些都是历史上医德高尚、淡泊名利的典范。

二、杏林文化的精神与继承

王维诗云:“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彭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明李时勉诗亦云“山边种树绕林垌,几处曾看此独名。花近药栏春雨霁,阴浮苔径午风清。岩前虎卧云长满,树底人来鸟不惊。遗迹尚存仙路杏,只应怀古独含情”。

清征士放《杏林诗》云:“吾亦知医术,平生慕董君,药非同市价,杏以代耕耘。山下虎收谷,溪边龙出云。芳林伐已久,到此仰余芬。”这些不同时代的诗人都通过描写杏林仙境之秀美风光抒发和表达了对董奉及其杏林文化精神的崇敬之情。时光荏苒,杏林文化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发展即最好的继承。

杏林文化体现的是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济世活人”,可概括为“精、诚、仁、和”。杏林文化的继承即是杏林文化价值内涵的继承,是杏林文化价值内涵不断的发展。

1、精

精即精勤不倦、至精至微。

葛洪《神仙传》卷十曾将董奉精湛的医术表现的淋漓尽致。董奉从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入手,将患者的症状病情与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相结合,运用外敷、熏蒸、沐浴、心理等多种治疗手段治好了患者的皮肤病。除此之外,《神仙传》中还有“妙手活燮”等,均展现董奉精湛高超医术,其运用食疗、心理、运动、沐浴、外敷等多种疗法相结合的例子彼彼皆是。

无论是急危病症还是疑难杂症,历代大医都有所建树。古有张仲景《伤寒论》、吴鞠通《温病条辨》、葛洪《肘后备急方》、孙思邈《急备千金要方》均针对急危病症有着诸多良方,沿用千年,经久不衰。不仅医法药方在当代不断地传承,

更有很多当代医者都以精作为医者的最基本的要求,更进一步发展杏林文化。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安医学家族即传承精湛中医药技术的典型代表。“张一帖”因善治急症而闻名,对症一剂即可痊愈,人送名号“一贴”,张一帖的医术、医方先是由国医大师李济仁尽数掌握,再传至张舜华夫妇。精湛医术药方就是这样,传承千年。国医大师张学文,凭借治疗温病方面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中医脑病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他认为中医四诊及辩证论治是综合运用多因素进行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医的精,精在四诊搜集精心、辩证精细、逻辑思维精密。一个环节不精,都会导致诊疗错误治疗效果不佳。并对当代中医药大学生提出要求,必须刻苦钻研、不断实践、探索,不断积累临证经验,成为优秀的中医药继承者。

2、诚

诚即至诚至信、德才兼备。

董奉“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董奉的杏林,即是对董奉为人至诚至信、德才兼备最好的诠释。他为患者医治,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不仅诊治仔细,每次都亲自为患者煎药、敷药,侍奉左右,开导患者,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他的大医苍生的高尚医德受到了百姓和医家的崇敬。继他之后,唐医者谢景先曾免费在杏林故地为百姓医治,明医者郭东亦曾效仿董奉种植大片杏林在其所居。淡泊名利、德才兼备方能承受患者的生命之托。

当代,国医大家是杏林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他们非常注重自身的医德修养。

国医大师朱良春以“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儿女性情是指医生对待病人要怀有儿女对父母的爱,关心他,爱护他;英雄肝胆是指医生遇到危重病人要胆大心细,当机立断,敢于承担责任;神仙手眼是指医生要观微处,对疾病有准确预见及判断;菩萨心肠是指医生要以慈悲为怀,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怜惜病人。

3、仁

仁即仁心仁术济苍生。

董奉是之所以能被后世历代医家列为“医乃仁术”的典范,其“杏林春暖”“敷浴治疠”“斩鼍除魅”“杏茶治癔”等故事均体现了其对寻常百姓的仁爱之心。“仁”体现了中医仁者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其济世救人的宗旨,表现了医学人文精神。这些精神,在当今时代仍然是医学精神的核心。

医者应做到: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国医大师邓铁涛曾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题词道:“四大经典为根,各家学说是本,临床实践是生命线,仁心仁术乃医者灵魂。”在他看来仁心仁术是对医者的首要要求。在他看来,医学人文精神是对患者生命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关注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二是了解患者的权利与需求;三是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医学人文精神在当代大力弘扬,是对患者在感情上的体恤与同情,是在态度上对患者的尊重和关心,是医者主动、真诚与病患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体现,更是当代医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

4、和

和即和谐社会和谐生命。

《神仙传》这样描述杏林:“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郁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耘治也。”恬静、惬意,不是仙境胜似仙境。董奉顺应自然法则,将返璞归真的道家理念与天人合一的人文理念相结合,打造了和谐杏林。杏林,无一不渗透出董奉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医患矛盾冲突尖锐的当代,和,更是当代医者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部分。

三、杏林文化创新及中医药文化的发展

传承中医衣钵,弘扬杏林文化,传承中医药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杏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即当代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药类院校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要做好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首先,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医传统文化的核心,教学时,中医药文化应以中医传统文化为基础,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渗透,从而扩充中医药文化学科的范围及内容;其次,除教授中医药文化,探索和钻研中医药文化理论基础外,更要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中医药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如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等;再次,中医药类院校在办学科研之外也需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更好地向大众普及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最后,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概念的重视,中医药文化养生保健产业日益蓬勃发展。“杏林文化”应将文化与产业相结合,以文化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扩大文化传播,利用中医药文化资源打造地域特色的文化经济产业链,发扬杏林文化。

【参考文献】

[1] 舒长兴.冯模健.陈辉.杏林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中医药文化,20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