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 教学有效性 兴趣 探究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科学史即生物科学产生发展的历史,既包括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研究过程,又包括科学家研究生命现象时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和态度;既包括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的形成演变,又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达到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在45分钟课堂的有限时间里,如何巧妙合理地讲解生物发展史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笔者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精通生物发展史,保证有效教学

生物科学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实验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由于科技生产力水平的限制,19世纪以前生物科学发展基本处于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尤其以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代表,他们都只是从纯生物学的角度来阐述生命现象,而不能说明它的根本机理和原因。1900年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使生物学从原来的描述性学科发展成一门实验性的学科。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两人提出了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从此,把整个生物学研究推进到分子生物学的新阶段。

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新教材做出了相应的变化,其中有一个变化较为显著,就是课本增添了许多科学史的内容。据统计,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出现的科学史内容共计50个片段左右。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应具备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于整个生物发展史的历程要熟悉,对于高中生物教科书中的科学史要精通,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开展科学史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生物科学史中有很多关于科学家本身或者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过程的趣事,将其引入到生物教学中,必然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伴性遗传》,引入了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的故事。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母亲,母亲觉得樱桃红色的袜子颜色过于鲜艳,道尔顿感到非常疑惑,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还写了篇论文《论色盲》。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在教学中,适时引入这样的故事,能为新知识的探究做背景材料的铺垫,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很好地引出探究问题,还丰富了课堂内容。

三、开展科学史教学,掌握生物知识

开展生物科学史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了解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例如:讲授《现代生物进化论理论的由来》,课文引入长颈鹿是如何进化来的生物科学实例,指出历史上有两种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曾经争得很厉害,分别是拉马克提出来的“用进废退”和达尔文提出来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其核心是有一种内在的动力驱使生物向前发展,而由于“用进废退”,习性会让生物的器官出现独特的形态。达尔文认为,原始长颈鹿中有的较高有的较矮,当食物缺乏时,较高的个体能吃到较高处的树叶,是其他动物吃不到的,因此有生存优势,能留下更多的后代。一代又一代选择的结果,长颈鹿的脖子就变得越来越长。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有助于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四、开展科学史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讲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书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素材。19世纪末,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金丝雀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验、科学的设计方法,得出结论:金丝雀草向光弯曲生长是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1913―1914年,詹森、拜耳在达尔文实验的基础上,分别对实验做进一步的深化,为温特的实验提供了重要的思路。1928年,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1934年,郭葛等人提取出该物质,并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并感受到科学知识的获得积累了众多科学家的心血和智慧。

五、开展科学史教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科学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全面而准确的科学形象和科学家形象,领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教师通过传授科学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例如,讲授《DNA分子结构》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历程。1951年,23岁的沃森来到英国剑桥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在那里遇到了大他12岁的克里克,开始了现代生物学史上最动人心弦的合作。也许沃森和克里克不一定是最聪明的科学家,也不一定最有经验,但是他们靠的是不懈的努力,靠的是知识和能力的互补,终于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为此,1962年,沃森、克里克、威尔金斯因发现DNA分子结构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当他们站在科学最高的荣誉台上,享受鲜花和掌声时,是否还记得那位“科学玫瑰”――英国女科学家富兰克林。没有富兰克林在1951年11月拍摄的一张十分漂亮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他们能激发灵感吗?但在那个时代,女科学家受到歧视和不平等的待遇,她的成就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1958年,37岁的富兰克林患癌症去世。最近,英国为了纪念她对发现DNA结构的贡献,英国皇家学会设立“富兰克林奖章”。生物学史中还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教学中可以适时引入我国古代、近代在医药、农业、生物学上的伟大成就,例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1965年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学生不仅激发了爱国热情,更重要的是养成了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树立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生物科学发展史是生物学发展的一面镜子,本身就是一部完美的教材。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把生物科学发展史素材全面引入到课堂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获得现代化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卢邵岩.浅谈生物学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12):53-55.

[2]谢群.生命科学史与生物科学探究[J].中学生物学,2007(5):26-28.

[3]陈勇.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注重生物科学史学习”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07(7):63-64.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进化生物学;教学实践;选修课

进化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行为生态学等学科都有所涉及。迈尔认为,进化论是生物学中最大的统一理论;杜布赞斯基认为,如果不借助于进化的观点,生物学上的事情就变得情理不通。由此可见,学习进化生物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对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大有裨益。

一、进化生物学课程的特点

进化生物学的目的主要是推断生物过去的发展历史并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机制。该课程特点包括:1)涉及学科门类多。该学科广泛吸收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成就,特别是将进化与生态学、分类学(系统生物学)、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结合起来,研究有关的生命现象,涉及生物类群的范围和结构层次也十分广泛;除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之外,还广泛涉及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内容;除自然科学之外,还涉及到社会科学的许多内容[1];2)内容比较抽象、讲述的故事古老,在现实中难以再现;3)不重视基本概念的阐述。进化生物学的学习需要以多个学科知识为基础,以进化的观点把各学科的知识串联起来,侧重生物学现象的起源和进化,也正因为这样,对有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阐述稍显简略。4)理论性较强、学派众多。进化生物学叙述的是生物学中的一般规律性问题,学习时要注意把握其精神实质,不要过多涉及功能生物学(包括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实验性学科)方面的内容,从而忽略了从理论观点上的提高进化生物学;各个学派有不同的观点,学习时需分析比较各个学派的特点,取长补短[1]。

二、进化生物学课程在农学专业学生中开设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遇到的问题

在本次教学实践,是在农学专业本科生中讲授进化生物学,并且该门课程作为选修课。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1)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不完善。本次授课面向的学生专业为农学专业,该专业在专业设置上侧重对宏观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而对微观生物学知识了解得比较少,对微观生物学知识理解困难。农学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生理学,行为学以及作为选修课的分子遗传学,所以在讲授微观知识时学生会感到抽象难懂,甚至完全听不进去。2)作为选修课,学生不重视。进化生物学这门课程只是作为一门基础选修课来开设,而基础选修课考核相对轻松,一般采取课程论文考核或开卷考试的方式。没有闭卷考试的压力,学生在心理上会比较放松,容易轻视对该课程的学习。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比如在课堂上写别的课程的作业。

(二)解决的办法

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并实践了如下的办法:1.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本次教学实践选用的教材是由沈银柱、黄占景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进化生物学》(第3版),该教材分成十二章,内容分别是:进化生物学的由来及现状,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发展史,生物表型进化,生物的微观进化,物种的形成,生物的宏观进化,生物遗传系统的进化,分子进化与分子系统学,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生态系统的进化[2]。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对生物的过去发展历史进行推断和对进化原因、机制的解释。该教材系统性、理论性和条理性较强,对问题的阐述简明扼要,系统地介绍了进化的知识,总体上侧重对宏观知识的讲述,对应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2.合适教学内容的选择、正确教学手段的使用进化生物学的知识包括推断生物进化的历史,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古老,学生仅凭想象很难再现当时的情形,比如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发展史等章节的内容,对于此类知识的讲授,可以选择增加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纪录片、探索片等。这就需要教师课前收集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生物发展史的读物与网络资源,借鉴国内外大型探索、科幻和纪录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内容,制作《进化生物学》系列多媒体课件[3]。这部分内容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外学习,通过网络和教材自己去获取知识,在课堂上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探讨。而在阐述进化机制时需要介绍微观进化、遗传系统的进化、分子进化与分子系统学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因为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可以考虑对这三个章节的内容做适当压缩,侧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教材中阐述得不够详细的概念进行补充与扩展,同时通过播放一些小视频来对基本概念和普遍现象进行讲授,比如可以用视频、动画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遗传物质,以及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翻译过程,以此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3.设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有趣的问题进化生物学因其理论性较强而容易让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对此,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把一些理论知识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探讨,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设置的问题比如,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解释“爱国是文化使然还是生物本能”“为什么优雅、风趣的人更吸引异性”“从进化角度讨论人为什么要谈恋爱”。另外,还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参加过哪些野外实习,接触到什么动物和植物,把进化知识与学生的野外实践经历联系起来。4.结合科研实例进行讲授教师可以选取当前进化生物学研究中比较有趣的研究论文来给学生进行讲授,或者结合教师自身的研究来举例,比如曾经做过哪些与进化有关的研究,想法如何产生,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思路,得出什么研究结果,对结果如何解释,研究过程中遇到哪些有趣的故事,实践证明,通过将科研故事与进化生物学研究实例结合起来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讲授,能对学生的兴趣提升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学生还会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外,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进化生物学研究实验室,让学生对进化生物学的研究氛围有所体会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5.鼓励学生阅读文献,了解最新科研动态要学好一门课程,光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是不够的。学生还应该在课外积极主动阅读相关的书籍或者是科研论文。关于阅读课外文献,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一些经典文献,也就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定义、来龙去脉阐述较为清楚的文献,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去查阅。另外,鼓励学生了解最新科研动态,让学生知道目前所学的知识在科研上有哪些研究方向,研究进展如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的研究发展较快,需要经常关注研究前沿,更新知识储备。所以,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本学科领域的权威刊物,并且要求学生网上订阅并浏览这些刊物,以便随时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研究领域最新发表的论文和最新的科研动态。总之,进化生物学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应体现出选修课灵活的特点,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为基础,对一些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知识可以大胆取舍和压缩[4],着重对学生整个知识框架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在知识框架搭建完成后,学生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知识可以在课外进行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晓晨.进化生物学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指导[J].当代教师教育,2002,1:116-117.

[2]沈银柱,黄占景.进化生物学[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范宏英,龙北国.开设《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选修课的教学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8,6:1162.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范文3

[摘要]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是我国近20年内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医学应用技术学科,今后必然会在临床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阐述了检验医学的概念、发展史、发展现状及趋势,同时检验医学未来发展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要提高检验者的素质,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

[关键词]检验医学;发展现状;趋势

作者:孔琳,翟自霞(河南科技学院医院,河南新乡453003)

检验医学作为临床的辅助科室之一,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检验技术不断更新,目前国内各级医院的检验科,在许多检测项目上都实现自动化,检验项目种类也从60年前的百多项,发展到目前的近千项,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检测结果。现在检验医学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1检验医学的概念

检验医学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及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包括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及检验、医学统计学和实验室管理等,涉及多个专业和跨专业学科领域。检验医学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所出的数据帮助临床进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越来越多先进的新技术将应用于检验医学。

2检验医学的发展史

自从18世纪雷文霍克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细菌,细菌学这门新兴科学开始萌芽,并对病原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相继有了新的认识,建立了免疫学和传染病学等新的概念,先后形成了微生物学和免疫学。19世纪20年代开始,生物化学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对人体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无机盐、酶等物质的代谢,以及能量转换进行了深入研究,创立了生物化学基础理论和人体各种化学物质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20世纪初,生物化学家对血液分析、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及营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超微结构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血液细胞学、病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均逐步地发展成为基础医学。20世纪20~50年代我国检验医学发展缓慢,当时只有屈指可数的医学检验室,如北京协和、湖南湘雅等医学院校,但无一定的组织模式,大多分布在几所高等医学院校的教研室内。解放初期,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为初级技术,且仅4000余人,解放后因条件限制,其技术水平仍然较低。1958年国产的581型光电比色计和20世纪60年代初生产的62型分光光度计的问世,为检验医学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9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同年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在WHO的支持下成立[1],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质量管理,有力地推动了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各医疗院所普遍建立了检验室,相关检验仪器、各种化学试剂均有所增加,检验质量与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也迅速提高。2001年原卫生部人事司正式确立检验科为临床科室,正式设立各级检验医师的岗位,明确规定检验医师必须通过全国医师资格统一考试获得医师资格,并根据有关规定检验医师应参与临床诊疗工作。2003年10月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在北京成立,代表着我国检验医师队伍的管理向国际化、标准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检验医学在临床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检验为临床疾病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提供全面、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数据,是诊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衡量一个医院综合实力的高低,很重要一方面就是看这个医院检验水平的高低、项目的多少以及检验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否先进。另外,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检验项目不断增多,为医院带来的收益也越来越多,检验医学这一学科及相关部门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4检验医学的发展现状

4.1检验人员结构和素质不断提高

从80年代起,一些医科大学开设了检验专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开设检验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培养了大批检验人才,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在人才培养、学科定位及培养目标等基本完善,培养相关专业人员的目标已明确,具有本科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等高学历的专业人员逐年增加,人员总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4.2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各大医院的检验科都分成临床检验、生化、微生物、免疫等几个相对独立的机构,相应的质量控制都日益完善,各学科都能相互协作,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各个检验工作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实验室技术不断提高和质量管理体系逐渐趋于国际化标准是检验医学发展的一个进步和趋势,同时也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4.3检验技术和设备不断发展

4.3.1临床检验血常规、尿常规的化验分析都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器,告别了手工时代,既节省了病人的等待时间,又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4.3.2生化检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生化检验也从手工时代逐步过渡到半自动再到全自动,实现了样品处理、加试剂反应、检测反应物、数据处理等连续自动化。检测项目也从单一到多元化,如心肌损伤除了检测AST、CK、CK-MB这几项常规的项目外,又增加了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检测指标。血脂的检测由常规的检测项目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加到现在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和脂蛋白a等。糖尿病人的化验项目从单一血糖检测发展到糖化血红蛋白等新指标。

4.3.3免疫学检验临床免疫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速度很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传统经典的手工方法已被先进的流式细胞术替代,目前可检测T细胞、活化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等;肿瘤因子的检测从定性发展到定量,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及各类糖链抗原等的检测;妇幼检测系列如女性性激素、产前筛查、不孕不育检测等,自身免疫项目如抗核抗体及肝病、糖尿病的自身抗体等的测定,均对临床诊断疾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3.4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对病原体的培养和鉴定技术经过不断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现在基本能做到标准化、微量化、自动化和系列化,提高了对细菌病原体诊断的敏感性,同时缩短了测定时间,也减少了误差。此外,许多病原体的快速检测也有一定的发展,如衣原体、梅毒螺旋体、支原体等,为病人病情诊断提供便利。

4.3.5血液学检验临床血液学的检测主要研究对象是血液和造血组织,包括研究血细胞形态学、生化学、生理学、免疫学及遗传血液学、血流变学。根据循证医学的理论,以凝血常规测定替代了凝血时间,不再使用以往落后的出、凝血时间测定方法,此外,血小板、内皮细胞、抗凝、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分子标志物的广泛应用,利于出血及血栓栓塞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4.3.6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它促进了由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发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不断发展与改进的同时,带来了许多新技术,它与免疫反应结合后,形成了免疫PCR技术,既有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又有PCR技术的高灵敏度,是现在最敏感的检测方法,避免了PCR技术只能用于检测DNA或RNA的弊端,适合所有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是免疫分析方法的一项进步,目前已广泛用于如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感染性疾病、疗效评估、法医学、肿瘤研究、基因治疗和产前诊断等。

5发展趋势

5.1实验室标准化

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实验室标准化是必须的,一个是在管理方面越来越标准、规范,另一个是检验结果越来越准确,为临床提供可靠结果。严格按照检验体系认可的准则及要求,可以建立更加合理规范的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5.2实验室质量控制

任何化验项目的检测,质量控制都是实验室的重要内容。由于不同实验室的检测仪器不同,仪器、试剂生产厂家不同,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等许多因素都会使检验结果不能一模一样,为了尽量减少误差,给临床医生和病人提供比较准确、统一的检验结果,质量控制尤为重要[2]。全面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标本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和分析后的质量评估3个主要过程的质控[3]。这3个环节中,任何1个都是重中之重,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每个实验室都要建立各自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控制在可知范围内,保证结果的可信度。

5.3实验室自动化、信息化

实验室大规模自动化仪器的使用,是未来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而且随着社会信息化,计算机技术与机器二者结合使得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计算机和网络带来的信息化,使得各个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医院与医院之间建立起室与室之间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检验质量的准确化,使检验结果更可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

5.4实验室人员的专业化

检验医学发展迅速,分工越来越细,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问世,只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检测,因此高学历的专业人员是目前发展的主要趋势。

总之,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检验医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技术,专业人员应当努力学习、把握机遇,树立全面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推动检验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曦,金家责,王跌.我国检验医学专业现状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072-2073.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范文4

关键词:医学;化学;共性;区别;交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69-02

众所周知,自古医学与化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任务是对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等现象进行规律的探索,发现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以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而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应用。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的同时,彼此之间又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医学的基础少不了化学,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而化学又可以通过医学的发展来推动自身的进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将有利于运用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进而推动时代的进步。

一、医学与化学起源

纵观人类医学的发展史,医学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积累救护经验而形成并存在的,历史上经历了五种医学模式:(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在科技水平落后的古代,人们依赖祈祷和巫术,同时用植物药进行简单的治疗,对创伤进行简易处理。(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对宏观宇宙万物有了粗浅的认识,出现了中国的阴阳五行的病理观和古希腊的“四体液学说”。(3)机械论的医学:文艺复兴,一些科学家把复杂运动简单归纳为机械运动或物理、化学变化,疾病就是生物体这种机器某部分故障。这种机械的自然观和实验方法当时促进了自然和医学的发展。(4)模式生物医学模式:19世纪后半叶发现了几十种致病菌,人们就认为环境、宿主、病因三个相互作用的因素维持着生态平衡,如果失调就会导致疾病,这是从纯生物角度进行理解的。(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发现抑郁症、高血压病、胃溃疡病、心血管病等与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疾病的调控需要生物―心理―社会的相互作用。医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化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时期:(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该时期人们从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中累积化学知识,但系统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2)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人们记载、总结炼丹术,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3)燃素化学时期:随着工业不断进步和实验室经验不断积累,人们认为燃素是可燃物燃烧的必需条件,燃烧的过程就是可燃物在燃烧中释放燃素的过程。(4)近代化学时期:这一时期不少化学基本定律被建立起来,例如: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时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现代化学时期:即是现代科学相互渗透的时期。例如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化学向生物学渗透,逐步发现了蛋白质、酶等生命物质的结构。医学与化学在不断发展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二、医学与化学共性

由于医学与化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其间自然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从大的方向来看,医学的研究旨在促进健康之完美,而身体机能的稳定与相对平衡即完美,与化学中常常追求的反应平衡有相通之处。从小处着眼,二者的原理、基础乃至研究所需的技术与精细程度要求也时常相差无几。医学的合理实践需要其他相关基础学科的综合理论,而化学可以推动建立一个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许多疾病要从分子水平上加以探究与解释才能明晰发生机理,化学研究分子在体内的调控表达过程和反应就成为了解和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演变过程和临床治疗的基础与热点。因此,医学可以说是化学在生命方面的应用,化学又是医学从基础学习到理论实践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门学问。

人体是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体各种组织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和水等相关化学物质组成,含有数十种化学元素以及大量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不断有化学反应的发生、能量的转化来维持人的生命进程,当人体内的化学反应向不良的方向进行时就会出现病理现象,这就需要用医学来解决。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预防疾病,在预防疾病时离不开化学,例如:环境的检测、消毒剂的使用等。血液、尿样等成分的化验更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通过化学检验查出人体的异常。在治疗疾病时,药物的合成以及结构、性质、应用的鉴定,中草药成分的提取、用途的鉴定,新药的开发研制,都需要丰富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医学科学日新月异,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临床治疗中使用的人造皮肤、人造器官、人造血管、人造血液等先进医疗方法不断取得新进展,更是化学与医学密切联系的结果。在医学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化学不断的更新。医学中新的化验方法的出现要求新的检测方法,新药物的研发要求发现可用于医学治疗的新物质。医学的发展依赖于化学提供的平台,化学的进步依靠于医学的更新。

三、医学与化学的区别

尽管医学与化学间存在很多的共通之处,他们的差别依然存在。这首先体现在本质及定义上。化学,即“变化的科学”,旨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如今已发展出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二级学科,成为公认的“中心科学”。医学,跨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成为深深扎根于众多学科之中的综合性科学。医学在于协调人体生理、生理良好状态及其相关问题,目的是治疗预防疾病,保障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其次,化学和医学分别呈现不同学科层次、内容及形式。最后,两者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别。化学讲求实验出真知,它以现象和数据为阶梯,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石,最终抵达问题的实质,是一种形式化的方法;它遵循的便是这种形式化的方法,把实验作为研究的工具,遵循演绎的特征,是以抽象到一般的发展规律,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索,能准确地用概念来表述一个问题的约束条件,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方式。医学则更加强调实践出真理,对已经发生和存在的情况进行调查、观察,其研究目的明确,研究因素客观存在,是一种实证性的方法;它遵循的这种实证性的方法,把仪器作为工具,以生命体为研究对象,讲究以证实,通过实践获取经验,再归纳、统计达到一般共性。相比于化学,医学不企求认识研究对象的完整的方面及其全面的相互关系,而是以焦点为中心,从认识的目的出发限定认识的主要方面,得到一个实用的解。最后,医学和化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化学从物质的原子、分子出发,研究单一的物质个体,从个体出发研究整体,就是从局部到全面的研究过程。而医学主要使用生命体这个整体,要从整体出发,再来研究某一方面,就是从全面到局部的研究过程。

四、医学与化学交互促进作用

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迅速变化决定了一些重大发现必须依赖学科的交叉。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其发展水平足以为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提供发展平台,医学也同样需要借助此平台继续发展。例如麻醉剂的诞生与发展,早在1800年英国化学家Dov y H 就发现一氧化氮具有麻醉功效,不久之后,人们发现了具有更好的麻醉功效的乙醚,这对实现无痛外科手术及牙科手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着陆续发明的更加实用有效的麻醉剂成为现代的外科手术的基石。1932年德国科学家Gerhard domagk使用偶氮磺胺染料用于治疗一位患细菌性败血症的孩子并使他得以康复。由此,化学家研究发现并制备了许多新型的磺胺药物,因而开创了今天的抗生素领域。

现代化学和现代医学有更加紧密的联系。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理学不断融合并发展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生物化学,其主要是研究生命活动和生理。它就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生物的化学组成、生物中亚细胞结构和功能及生命过程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变化等生命活动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在生物高分子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突破,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由此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分子生物学。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了解也逐步深入到分子水平,对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化学家通过分子层面研究发现了生物遗传因子的基因是脱氧核糖核酸分子(DNA)。从化学研究方法中发展起来的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在中草药成分的分离提纯上有很大的应用,也给医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化学对医学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在化学为医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和理论基础的同时,医学也在化学孕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医学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化学的发展状况。医学在发展中遇到的任何新的临床问题对医学、化学乃至所有的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并大大促进了化学的进步。

总之,医学与化学相互促进并相辅相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化学的进步,而医学也促进了化学的深入发展。他们之间日益大程度的借鉴及相互渗透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姚刚.医学与化学的哲学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

[2]何法信.医药化学学派初探[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2).

[3]魏祖期.基础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朱浩,华陵莉.关于医学与理工科学的比较及其结合[J].医学与哲学1999,(1).

[5]袁婉清.为文科学生开设化学选修课的探讨[J].大学化学,1994,(2).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范文5

对肾细胞癌的分子生物学最新研究发现,肾透明细胞癌(占肾细胞癌75%以上)具有极高的VHL基因突变率。该基因突变可引起细胞组织缺氧反应信号传导机制异常。由这种机制诱导的基因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R)、转化生长因子α和碳脱水酶Ⅸ等,这些为该病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

索拉非尼是新开发的第一个口服的多激酶抑制剂,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及肿瘤血管上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及受体酪氨酸激酶,这些激酶包括RAF激酶、VEGFR-2、VEGFR-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KIT、FLT-3和RET。索拉非尼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它又可通过抑制VEGFR和P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一项Ⅱ期随机临床试验共纳入20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71%,无进展生存期为24周,对照组为6周(P=0.0087)。这些结果促使随后进行了一项Ⅲ期随机对照试验(纳入903例难治的肾癌患者),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为24周,对照组为12周(P

另一种多靶点药物Sunitinib的作用靶点包括VEGFR、PDGFR、FLT-3和KIT。该药治疗难治性转移的肾细胞癌的两项Ⅱ期试验证实口服该药可临床受益,且毒副作用小。第一项试验包括了肾细胞癌的所有组织亚型,客观有效率为40%。第二项试验对入组者进行了限制,限定为透明细胞癌、曾接受肾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确定治疗后病情进展情况。该项研究共纳入106例患者,有效率为39%,包括1例完全缓解的患者。Sunitinib已于2006年1月获FDA批准治疗晚期肾细胞癌,但在我国尚有待进行临床试验。

人们对肾细胞癌的自然发展史和分子遗传学的了解等方面的进展,已使肾细胞癌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变化。新一代的靶向治疗药物已经显示了极大的优势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有效率,索拉非尼等多靶点药物有望延长晚期。肾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单克隆抗体辅助治疗乳腺癌疗效显著

一项在法国、美国等10个国家进行的临床试验证实,用一种名为Herceptine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某些乳腺癌的辅助治疗药物,可延长患者的生命并提高治愈率。运用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发球癌症免疫疗法,其原理是通过人工培养的单克隆抗体来加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临床研究显示,20%至30%的乳腺癌患者HR2蛋白质检测结果呈阳性,而Herceptine单城镇隆抗体瞄准的正是这种导致细胞恶性系列的非常情况,有针对性地“打击”癌细胞。

法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所长马兰尼治介绍说,5102名接受这种单克隆抗体辅助治疗的患者参加了试验,这些患者处于癌症的不同发病阶段。结果显示,在接受一年的单克隆抗体辅治疗后,口中屠龙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此前,医学界已通过类似试验,结果也显示利用这种方法辅助治疗乳腺癌可明显降低患者原病灶的胃发率、癌细胞转移率以及死亡率等。这次新公布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背地里克隆抗体在治疗乳腺癌方面的重要作用。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 PBL教学法; 肿瘤; MDT; 个体化治疗; 临床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日益受到教学工作者和学生的青睐[1]。与传统的教师授课(lecture based learning, LBL)相比,PBL教学法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已有一些医学院校在肿瘤教学中尝试应用PBL。由于肿瘤诊治技术和手段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的快速飞跃,使得当今肿瘤治疗已趋向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 diciplinary treatment, MDT)和个体化治疗模式。MDT是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肿瘤病理特点,结合肿瘤分子生物学的行为,科学、合理地应用现有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这同时体现的也是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特征、运用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而不是笼统地把所有的治疗手段都应用一遍。那么如何在肿瘤的临床教学中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MDT及个体化治疗模式呢?这给众多教学工作者提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LBL教学方式可能只会告诉学生某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手段,很难让学生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书本知识。由于PBL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围绕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开拓思维,让学生自主地掌握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分子生物学表现、发展转归、MDT及个体化治疗方法等,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肿瘤专业人才。基于此,笔者尝试将PBL教学法应用于肿瘤MDT及个体化治疗中,实现创新型教学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八年制2004级学生中随机抽取5个组(每组10人)为PBL教学组,5个组(每组10人)为LBL教学组。所有学生年龄、性别和临床前期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教材选用于世英主编《临床肿瘤学》。所有学生均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同一个教师授课。

1.2 教学方法

1.2.1 LBL教学组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课堂授课,可结合多媒体、挂图、实例等,并重点给学生讲授肿瘤治疗需要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可根据患者的一些具体分子特征给予个体化治疗,适当给出一些实例。

1.2.2 PBL教学组 以问题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知识、文献,获取最多的信息资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具体实施方法:(1)在学习前要明确PBL教学和学习目标,临床病例需要多学科共同完成,同时需要教师给出一些问题。(2)学生利用检索工具查阅有关资料,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包括如何使用检索工具、参考文献,帮助学生尽快适应PBL教学过程。(3)小组讨论前随机指定主持人,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由小组成员陈述相关知识,记录人员作好记录,通过互教互助学习,力求完美解决问题。(4)在同学们进行充分自学、查阅相关参考书籍、文献及小组讨论后开展课室讨论,由每组代表总结发言,并提出讨论中归纳出来的疑难问题,最后教师就同学们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最终获得每个问题的圆满答案,并做出总结,使知识具有一定系统性。最后回到课本上将基础知识与之前的那些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讲述、归纳总结。(5)教师对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及下一步要求。在课程活动结束时,再指定下一问题,并将新的课题分配到各小组中去,进行下一轮的PBL学习。例如教师准备给学生讲解“乳腺癌”这一章节,首先给学生一个病例:女,54岁,发现右乳包块1个月;然后教师给出一些问题,如需要给患者做哪些相关检查,这些检查结果说明什么或排除什么,诊断以及诊断依据,并有哪些鉴别诊断,针对相应的诊断有哪些治疗手段,这些治疗手段在何种情况下使用,有无先后顺序或联合使用情况,是否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的原则、顺序、重点,如需要手术治疗吗?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手术前需要新辅助化疗吗?手术后需要辅助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吗?以及时机和方式?是否根据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等?根据这些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知识、文献和最新进展,并总结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过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并融会贯通,熟练掌握肿瘤MDT和个体化治疗。

1.3 教学效果评估

1.3.1 临床知识掌握的评估 对临床知识掌握的考核采取理论知识考核和病例分析及临床应用考核,满分分别为100分。最后计算平均成绩。

1.3.2 调查问卷评估 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疾病的理解和记忆有无加深、对肿瘤MDT及个体化治疗的掌握程度有无提高、课堂气氛有无提高、学习负担有无加重等多个方面。要求学生课后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当场收回问卷。最后计算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2 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PBL组学生因之前接受的多半为传统教学形式,对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更有兴趣,而且转变过程很快,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很快接受,并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课堂效果好,讨论和发言气氛浓烈,基本上没有上课睡觉、觉得课堂枯燥无味的学生。90%以上的学生希望今后的课堂教学能够实行PBL教学模式。见表1。

2.3 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意见 查阅文献资料耗时长;虽然教师已经提出明确的问题,但学生在查阅资料、分析总结中仍显吃力,或无法抓住重点;部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可能会影响其他学生;PBL教学后学生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仅限于短时记忆。

3 讨论

PBL教学法是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提出的一种课程模式,1993年在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3]。该教学法的主要思想是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是选择学习知识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先问题、后内容,注重让教师将“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学习的研究者”[4-5]。在肿瘤学教学中,PBL模式就是将医学知识用问题连接,将肿瘤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6]。由于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而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需要有综合的知识才能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这尤其适用于肿瘤MDT及个体化治疗模式,因此笔者尝试将PBL教学与之相结合可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同济医院肿瘤科一直以来都强调MDT,而PBL教学的过程恰恰体现了MDT及个体化治疗的思维过程。

既往认为如果对肿瘤初学者就使用PBL法进行整合式教学,可能会出现由于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不了解肿瘤各学科的特点及研究范畴,学生很难查找肿瘤相关文献或专著进行自主学习,导致难以具备对肿瘤新知识的理解和自学能力的情况[7]。但是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传统LBL教学出现的书呆子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而思维型、创新型人才日益受到社会的需要。本研究显示PBL教学不仅对学生的理论成绩没有影响,反而对学生在肿瘤MDT及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LBL教学虽可系统完成教学内容,但易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PBL教学法打破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兼顾学生接受能力和兴趣差异,注重师生互动,调动学习主动性。本研究采用的PBL教学形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指导下,围绕肿瘤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PBL并不强调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围绕问题、突破学科界限、强调MDT及个体化治疗模式的重要性,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8]。本研究显示,PBL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在主动查看文献、积极发言讨论过程中掌握了MDT及个体化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及原理,也了解了肿瘤演变和发展史,掌握了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模式以及各个治疗手段的优缺点,并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各种相关的治疗手段,培养了学生过硬的临床思维能力。PBL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PBL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疾病的理解和记忆,不仅对理论学习有帮助,还可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对今后开展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打下良好基础。

在实施PBL前学生必须知道什么是PBL以及在学习中学生自己应该怎么去做,这样在讨论中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深刻。本研究中,学生从准备资料开始,结合提纲、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这样学生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大大多于传统LBL教学,通过主动学习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和目标。PBL不仅对学生有要求,对教师也不例外。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专业及课程内容,还应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熟悉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能力,规划好学习重点、难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提纲,选择适当的临床病例。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控制课堂节奏,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实际工作中,推行PBL教学与肿瘤MDT及个体化治疗结合存在一定难度,如师资不足、教学条件不足、无现成的教材、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缺少经验等。学生反映在初次接触中查阅资料耗时长、分析总结显吃力、无法抓住重点、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未及时复习巩固等影响教学效果。尽管如此,笔者相信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PBL与肿瘤MDT及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这种创新教学模式必将成为培养肿瘤专业人才的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 ESPEY E, OGBURN T, KALISHMAN S, et al. Revitalizing problem based learning: student and tutor attitudes towards a structured tutorial[J]. Med Teach,2007,29(2-3):143-149.

[2]代志军,陆王锋,刘小旭,等.强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在肿瘤学教学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5):367-370.

[3] Al Kadri H M, Al-Moamary M S, van der Vleuten C. Students’ and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clinical assessment program: A qualitative study in a PBL curriculum[J]. BMC Res Notes,2009,23(2):263.

[4] Martinez W, Azzam A, Mack K. Student near-peer co-tutors in PBL groups[J]. Med Educ,2009,43(5):475-476.

[5] Gukas D, Leinster S J, Walker R. Verbal and nonverbal indices of learning dur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among first year medical students and threshold for tutor intervention[J]. Med Teach,2010,32(1):e5-e11.

[6]蒋亦燕,杨晓蕾,全世超.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健康研究,2011,31(2):149-151.

[7]何炜.临床肿瘤学教学方法研究[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