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教育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教育制度

古代教育制度范文1

关键词:成人教育制度;特点与原则;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94-01 DOI:10.16550/ki.2095-9214.2016.07.240

引言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倡导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成人教育制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之一。成人教育制度的全面完善与否关系着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速度与稳定。本文中笔者从基本概念出发,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阐述了关于创新我国成人教育制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可以对我国从事成人教育制度建设的工作者提供帮助。

一、成人教育制度基本内涵

成人教育制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成人教育制度是指有关机构依法对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活动制定出来的规范,一般以成人教育的规章、条例、法律等规范性文件形式表述出来。

二、成人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成人教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真正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却比较晚。随着终身教育思想在国际上的传播,我国学者和教育实践者开始从事与成人教育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尽管如此,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仍然很慢,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制度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从总体来看,成人教育的地位却没有得到完全的确定,成人教育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硬件建设上,投资数量不能满足成人教育的发展需求;在师资方面,普通教育的师资配备往往优先于成人教育,而且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升;在管理方面,机构设置和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

三、成人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原则

建立科学完善的成人教育制度,需要深入理解成人教育制度的基本内涵,了解成人教育领域存在的基本问题,更需要了解成人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原则,把握成人教育的规律。从而制定出全面可行的成人教育制度。就成人教育制度的特点来说,其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权威性,成人教育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过渡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第十条),被世界各国所认同。二是规范性,这是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制度的本质所在。三是资源性,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财物的使用效能。[1]集合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力量办教育,使成人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建立成人教育制度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原则,成人教育制度应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维护学习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衔接性原则,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成人教育制度应该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体系之间相互沟通,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三是开放性原则,面向社会的需求,能够随时调整其功能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成人教育制度的生机和活力,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需要的人才。

四、国外成人教育制度发展可借鉴的经验

(1)以立法的形式确立成人教育的地位,使终身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我国应确立与成人教育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加强对终身教育思想的宣传及讲解,提高国人终身受教育的理念。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市场主义的国家,美国把成人教育视为立国的根本措施之一,促进了成人教育的发展。(2)增加对成人教育的投资,完善成人教育的配套设施建设。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为成人教育提供充足的经费。例如日本,成年公民可以一起参与的教育活动已经成为日本对成人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日本公共社会教育设施有公民馆、文化中心、博物馆和会馆等。[2]其中公民馆是日本成人教育的主要场所。(3)改革成人教育管理体制,鼓励开办开放大学。我国应实行分权管理,政府统筹调控,充分发挥各机构独立自主办学的权利。以英国为例,教育管理体制是中央和地方共同合作制,学校与地方工商业、用人单位合作,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学校拥有很大的自。

五、我国成人教育制度创新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完善成人教育体系。成人教育体系对于成人教育制度很好地运作是至关重要的。成人教育体系的创新,将使成人教育能够依托这个体系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保障地进行。(2)深化改革管理制度。我国现在的成人教育管理制度是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但是社会自主参与度比较低。因此,扩大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其他机构联合办学的比例,政府适当下放管理权,实行政府宏观调控,与此同时,社会各个行业机构灵活开放参与成人教育。(3)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与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成人教育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化,优化对成人教育的评价方法;建立监督制度,科学地安排相应的监督机构,依法进行监督。21世纪是一个信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国家实行成人教育制度,是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倡导全民积极进行终身学习,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促进建成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把握改革的机遇,积极进行成人教育制度的创新,对我国成人教育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对成人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促进个人与社会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社会各界在关注普通教育的同时,更应注意成人教育制度的建设,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清洲.论我国成人教育制度创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6):38-39.

古代教育制度范文2

关键词:班级;自主化管理;问题;对策

为了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需要做好以人为本,将学生作橹魈澹而通过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方式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研究。

一、当前班级自主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班级自主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

班级管理的前提和目标是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要善于创新。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班级自主化管理中。仅仅后一半的学生认同班级管理目标,有将近四成的学生不积极配合,也不认可这种管理模式。由于管理目标不够明确,这就影响了学生参与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积极性受挫。另外,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很多班主任只是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管理班级,过于重视学习,忽视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今后需要制定明确的班级自主管理目标,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

2.班级自主化管理缺乏健全的制度

班级拥有健全的制度能够让班级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当前在进行班级自主化管理时,没有健全的制度。在制定班级制度时,学生并没有踊跃地参与,导致执行时受到各种阻碍。尽管大部分学生都比较认同班级的管理制度,并做到不违规违纪,但是依然有部分学生认为班级的制度过于拘束,导致班级氛围比较严肃,很难为学生创造舒适和谐的环境。

3.班主任在班级自主化管理过程中没有进行准确定位

在班级中,班主任既发挥着主导作用和管理作用,又发挥着调节作用。班主任不仅仅授课,向学生传授知识,还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在进行班级自主化管理时需要起着引导作用。大多数学生认为班主任依然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过于依赖班主任,使自身很难得到全面发展。

二、影响班级自主化管理的主要因素

1.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外部客观影响因素

影响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外部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1)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存在的时间太久了,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现如今的中考、高考制度,可以说应试教育制度已经历经上千年,应试教育制度是我国古代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教育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既然千百年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应试教育制度,那这种教育制度必然有其一定的优势,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给予教育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但现如今文明已经高度发达,人才已经不单单是单一的文化知识高分的人了,21世纪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应试教育会扼杀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磨灭学生们的天性,让学生们变得平凡、平庸。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身都会特别注重考试成绩,而对于其他方面的发展却有心无力,学生在学校的一切时间都被老师安排的非常满,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学习就行,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完善。(2)教师的教学管理观念相对落后,没有认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由于应试教育的高压环境,学校只是片面的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出一系列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完全按照教学计划的相关要求去学习,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安排,却没有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这就使得班级的管理只是班主任的管理,而不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共同管理,共同维护班级秩序。

2.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内部主观影响因素

很多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出现班主任夸大自己能力的事情,这样很容易引起班级管理的混乱。部分班主任并不是专职班主任,也没有接受过相应的班主任培训工作,管理班级的理论知识不足,只能想当然的对班级进行管理,在管理班级时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也不主动去了解、关心学生,只是纯粹的去要求学生好好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充满了叛逆心理,虚荣心也非常强,在学校里学生们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遇到困难也希望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但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教师却无心顾及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很多的学生选择埋没自我性格,被动的接受教师安排的一切,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对策

1.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教育观念

班主任要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教育观念,认清自己的位置,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掌握学生们的不同性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同时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都应该耐心的管理,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健康发展。另外还应该在保证学生学好文化课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安排出时间让学生们学习其他技能,让学生们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建设良好的班级自主化管理环境

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是班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让学生学习好,就必须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班级的管理者来努力完成了。班主任应该建立完善的班级自主化管理制度,不但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培养能干的学生干部队伍,让学生干部帮助管理班级,学生干部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班级情况,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黄本英. 再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J]. 科技展望,2016,(20):339+341.

古代教育制度范文3

【关键词】文化/比较教育

【正文】

导言——比较教育学史中的文化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对文化的重视可以追溯到100年以前。1900年,萨勒德(M.E.Sadler)在题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从外国教育制度研究中学到有实际价值的东西?》("HowfarcanweLearnanythingofpracticalvaluefromthestudyofforeingsystemofeducation")的著名演讲中,第一次指明了文化研究对比较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一句名言是“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说的校外的事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他说:“当我们倡导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定不能只集中在有形有色的建筑物上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但是我们一定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并努力去发现在任何成功的教育制度背后,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的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种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康德尔(I.L.Kandel)等人秉承了这一思想,他们开创了因素,为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地位。康德尔提倡描述事实,分析历史背景。他还把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作为决定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提出。汉斯(N.Hans)则对教育的诸种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并主张应当对形成教育的因素给以历史的说明。他把影响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分为三类:的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因素)、宗教的因素(罗马大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世俗的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三类因素中文化因素占了主要地位。

埃德蒙·金(Edmund.King)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历史背景。他的相对主义论重视客文化中的主体对教育现象的观点。要了解他们的观点,就必须对他们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文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近几十年来,文化研究在比较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综观以往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上还存在着三个:一是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所依赖的参照系只是西方文化,用它作为一个普遍的准则来影响包括非西方世界在内的全世界的比较教育研究,这一做法有失公正,也与当今世界色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极不协调。二是对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把文化只理解为“民族特性”。实际上文化的概念更广泛。三是对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得不够。往往只讲到民族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少谈到文化对教育主体(教育决策者、教师、家长)的观念的影响。关于教育对于文化的反作用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对于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还有深入一步的必要。

一、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文化?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内涵的概念,据说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多种。有的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有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括了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等)、制度层面(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思想层面(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物质层面最容易交流和吸收,制度层面也常常因为变革而改变,惟独思想层面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凝固性,不容易吸收异质文化和互相交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民族间的交往,也总是在变化的。概括起来,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第一,具有民族性。文化总是由人类的某个民族创造的,而一个民族的特性也较多地集中表现在文化中。因此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传统可以是同义词。由于世界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他们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对待自然,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社会和他人,中国人主张中庸、谦让,西方人则主张竞争、斗争。这是从观念形态上讲的。表现在物质形态上也有极大的不同。例如中国的民间图案讲究对称、统一、和谐;西方民族则讲究差异、多样。可见民族性表现在各个方面。

第二,具有稳定性。民族文化传统常常表现出相对的凝固性和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时间上就是惯性。也就是说,文化传统变化的速度比较慢,总是落后于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维持着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往往拒绝外来文化的,形成了一定的保守性。所以,在世界文化交流已经如此频繁和深入的今天,各民族文化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文化传统的稳定性是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表现出凝固性和保守性。它不仅在发展进程上落后于时代,有的甚至于拒绝时代变革的要求,拒绝外来文化的渗透。近代西方经过了曲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文化传统的稳固性具有两面意义:积极方面的意义是它保持了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即民族性;消极方面的意义是它影响到文化传统的交流和变革,阻碍着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创造和传播。

第三,具有变异性。每种民族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也就是不断变革的。人类在不断发展,民族也在不断发展,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变革。也就是说,文化传统不能完全保持原来的样式,总要增加新的符合时代的,要去掉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例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传统,但是现在是男女平权的时代,这种男尊女卑的陋习就应该除掉。

每种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优秀的内容,也不免有落后的内容。在文化发展和变革中就要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的东西,摒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对待外来文化,也是这种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排斥落后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比较中的基本的文化观。

二、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就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五大古代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东方中国文明。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变迁,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有些文明衰落了,希腊文明成了西方文明的源头,而东方的中国文明却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不论是哪种文明,都给世界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明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革命以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生产的迅速增长,为西方国家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实际上,西方文明是在掠夺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化的发达,并不能排除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它的文化总是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一种化,认为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前者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后者经历过的一个阶段,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惟一的途径就是西方化和照搬西方的模式,只有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有可能。这种理论代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事实上世界文明并非以西方文明为中心,西方文明只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东方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创造了各自现代化的模式,打破了“现代化理论”的神话。“现代化理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有一定的影响。70年代以后它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现在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但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很难在西方学者中克服,原因不在于他们自己不想克服,而是他们太不了解别的文化了。尤其是比较教育,它产生于西方,长期活动在西方,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近几年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理事会在非西方国家举行年会,对于西方学者了解非西方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的成立,更有利于东西方比较教育学者的交流。

应该特别指出,以儒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覆盖东亚、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东亚移民居住地区,但是在包括比较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人文中,它未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的世纪,东亚各国应自觉地挖掘本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使之成为东亚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源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东方学者也有责任。东方学者要放弃迷信西方的观念,要跳出表面看西方教育制度的框框,深入到西方文化的深层去认识西方的教育;要在西方文化的优秀经验时注意理解它的实质,并尽力使之本土化。这种要开展文化研究。

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教育除了受一定社会的制度、的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和无不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例如上长期存在的科学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中形成的,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与人才的选择制度结合在一起,这就影响到中国一千多年的教育传统。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动摇了封建主义统治的基础,科举制度终于随着政治经济的剧烈变革而彻底破灭。但是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虽然在中国已消灭了一百年,而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却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残存下来,追求学历,重视就是这种教育思想的反映。日本的所谓“考试地狱”恐怕也与中国的传统有关。

教育一方面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也就是说,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文化靠什么继承和发展?靠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是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又总是根据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对文化传统加以选择和改造。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来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文化,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比较教育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就需要研究影响这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前面说到,文化的内涵很广。但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则重视集体主义;发达国家多少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不发达国家总是抱有民族主义倾向。即使同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也很不相同。笔者最近访问法国,适值WTO在西雅图开会,法国教授批评WTO过分重视商业,不重视文化。他们总是为自己的文化传统而自豪。但你如果到美国,就很难听到这种声音。一个国家的这种传统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特别是反映到教育思想观念上,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在比较教育中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从文化研究中才能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的本质。

四、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

进行文化研究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最好是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到当地去生活一段较长的时间。正像萨德勒曾经说过的,不能只注意一个国家的有形有色的建筑物和教师与学生,还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去发现无形的精神力量。这是难以做到的。即使在一个国家做到了,对其他国家还是不了解,仍然难以比较。

还有另一个困难是,研究者本身是另一种文化的主体,他自身已经具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也就是具有本民族的思维定式,即使他能够深入到客文化中,如果不克服自身的思维定式,也不能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因此从事文化研究的比较教育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需要克服自身的文化偏见,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价值观。

进行文化研究还需要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传统总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可能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的,也就不能了解它的文化实质。因此,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不仅是跨文化的研究,而且也是跨学科的研究。

虽然有以上的困难,在比较中开展文化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总有它的表现形式。它们常常表现在他们的著作中、文学中,也常常表现在他们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方面。研究他们的资料,特别是该国的著名学者的著作,是可以把握他们的文化实质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教育的国际化促进了人员的交往,许多留学生到异国他乡去,对当地的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开展文化研究;各国学者的交往与合作也有利于对别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几个国家的学者如果能合作开展文化研究,则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正在从事题为“文化传统和教育化”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研究了解各国文化传统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传统教育如何向现代教育转变,从而认识今天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我们的是;选择有在某个国家留学经验或对该国有较深了解的学者,研究该国的历史、哲学乃至于文学;研究该国教育政策文献;实地考察该国的教育,包括参观访问、和教师学生以及学者座谈;然后与其他国家加以比较。此项研究已进行了九年,第一阶段的成果反映在《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这部专著中。该书研究了美、英、德、俄、日、中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并对中西人文主义传统、中日人才观、中美师生观以及西方现代知识观进行了比较。此项研究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在继续中。

【文献】

[1]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比较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古代教育制度范文4

论文摘要:介绍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玄奘大学讲座教授高明士先生著《中国教育史》一书主要内容,分析此书与大陆同类著作的异同。认为:高明士先生的教育史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向历史学的靠拢。同时,《中国教育史》一书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中国传统教育“庙学化”的新观点。这些都是高明士先生对教育史研究的重要贡献。另外也对《中国教育史》一书的印刷错误、史料观点提出了若干商榷的意见。

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玄奘大学讲座教授高明士先生著《中国教育史》,2006年由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出版,定价新台币300元。是书属于《国立台湾大学通识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丛书》之六,或可以理解为台湾高校之教育史教材。高明士先生作为历史学者,他的教育史研究自然与历史发展的脉络相合,《中国教育史》一书的写作思路亦是将教育史融入历史轨道之中。这也是近年来大陆教育史学者倡导的方向之一。比较高明士先生的大作,与大陆教育史专著,在章节布局、研究方法、乃至行文措辞上的确有迥异不同之处,极有观瞻借鉴之必要。以笔者之浅陋,粗略翻检大陆教育史综述类的文章,似乎鲜有提及港台学者之成果者。又因高明士先生此书大陆难得一见,故特作评介如下。是书主要内容依据高明士先生自著《中国教育制度史论》一书,间或采集毛礼锐等著《中国古代教育史》等书。全书分“引言”、“导论:传统中国教育的发展与特质”、“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从‘学’到‘庙学’的教育”、“帝王学”、“私学”、“‘庙学’教育制度的普遍化”、“书院的‘庙学’化”、“传统教育与治统的关系”、“庙学制的崩溃与近代学制的建立”、“台湾教育史的回顾与展望”十一个章节,以及相应标题下的附表共十二张。按照教学进度要求,每一标题讲授1到2周,全书共计用18周讲完。

高明士先生对中国教育史研究分析的结论性认识是:“广义而言,一部中国教育史,可说是由‘学’到‘庙学’的发展过程。”《中国教育史》一书实际上就是围绕这一命题展开研究和论证。

第一讲“传统中国教育的发展与特质”从整体阐释晚清学制改革前,即所谓中国传统教育的发展演变趋势梗概,上限是秦汉。书中描述中国教育史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中国教育史,正面看可以说是教育沦为政治附庸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教育逐渐摆脱宗教色彩与政治控制的过程。”也就是上文提及的中国古代教育“庙学”化过程。两种叙述互为里表。更具体来说,就是:“汉以后诸朝的国家教育,是实施‘王化’、‘教化’的政治教育……汉以后国家接着双管齐下的方式控制教育,使教育成为政治的附庸,成为政治的手段,其目标就是要控制思想。”

第二讲“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这一部分弥补了上一讲对先秦教育叙述的遗缺,分析了《礼记·学记》、《管子·弟子职》和孔子、孟子和苟子的教育思想。另外例举了董仲舒、韩愈、朱熹、王守仁、颜元等人。不过这一部分并未超越毛礼锐等先生所著《中国古代教育史》的既有成果。

以下第三讲“从‘学’到‘庙学’的教育”、第五讲“私学”、第六讲“‘庙学’教育制度的普遍化”、第七讲“书院的‘庙学’化”、第八讲“传统教育与治统的关系”、第九讲“庙学制的崩溃与近代学制的建立”共六讲实际都是围绕“庙学化”的命题的展开。高明士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教育,从官、私学两方面都体现出庙学的含义。从外在的组织架构上看:“庙学的园地,由两个空间构成,一为祭祀空间,一为教学空间。”从礼制规格上看:“但中国的庙学,则直隶于国家,皇权至高无上,孔子虽是庙中主神,在礼制上不敌皇家的宗庙”对于庙学现象的实质,高明士先生指出:“在教育意义下,孔子以及配享等诸先贤,藉庙制将知识与教育的权威性提升至神格,已超越世俗的王权。”也就是说,儒家在言天失败后,转而用孔子的神格地位来压制世问皇权,即儒家强调的道统,且道统要高于治统的原则。同时庙学制的影响还波及了韩、日等国:“庙学制的确立。可以说是东亚诸国传统的共通基本要素之一……笔者(高明士自指)将这种文化的共通现象,称之为‘东亚教育圈’。

第四讲“帝王学”部分是书中比较特殊的一章,它跳脱了庙学命题的限制,回归实证。这一部分,将太子东宫教育与帝王经筵教育合为一种,兼论及帝师地位的下降。高明土先生认为帝王学的内容:“帝学的演变,由礼学而经学而史学”自来大陆教育史著作未有提及“经筵”者,即便是专门苗春德先生主编的专著《宋代教育》也未论及经筵,此实为大陆教育史研究一大盲点。高明士先生之作正可以补齐空白。

第十讲“台湾教育史的回顾与展望”,属于地方教育史,分别历数1600以前、荷兰时期、郑氏时期、清朝时期、日本时期和1949以后的台湾教育情况,其中在1949以后部分使用大量官方数据,是研究台湾教育史的第一手资料。

总览全书,笔者以为,高明士先生的大作具有如下特色和学术贡献:

首先,与大陆教育史、乃至历史学者贯彻的阶级分析学说相异,高明士先生秉承的是台湾历史学者自五四以来的实证主义学风,史料运用自如、严谨,结论依据充分,分析史料透彻。就教育史来说,高明士先生有充分积累,其著作如《中国教育制度史论》、《中国传统的政治与教育》、《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等书,早为学界所认可、推崇,因此这本《中国教育史》是高明士先生水到渠成的作品,更兼具了由浅入深的效用。

其次理论的高度,教育史研究的一个瓶颈就是抽象理论和认识难以上高度、上层次,今高明士先生潜心研究后提出的“庙学化”命题,正是对中国教育史的一个宏观的、结论性的认识,对认识中国教育,尤其是传统教育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后是高明士先生的行文和写作。实证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逻辑严密,推理有力。也自然要比单纯地根据标题、结论,返回头寻找史料以为呼应,更能说服人。比如高明士先生起手先从“学”的字义开始论述,正是陈垣先生“史源学”精神的体现。作为教材,《中国教育史》更多关注的初学者,研究性还不甚突出,想来高明士先生的几部大作,必然更加纵笔自如,文采飞扬。

但所谓金无足赤,《中国教育史》还是有微瑕若干,有些属于排版印刷,像“引言·参考书目”中,高明士先生自己的《中国教育制度史论》一书,竟然漏掉个“度”字;再有“第五讲私学·教材与教学·第四阶段:清中叶,特别是戊戌维新后”一段文字:“……历速天主教及其经文传说”,“速”当为“述”;以及“第四讲帝王学”:“宋世翰林学不领他局”,此处漏一“士”字。而有些则是病句了,像“第四讲帝王学”中的“唐朝制度在国史上是最令史家称颂是东宫组织承袭南北朝”一句,句意不通。近年来大陆学风浮躁,出版学术专著亦质量滑坡,不想台湾大学出版中心亦不能免俗,盖这鱼鲁之讹,从古至今都不能消弭?

此外“第十讲台湾教育史的回顾与展望”中的标题有些问题,其二级标题日“一、清代以前的台湾教育”,之下三个三级标题日:“(一)16o0年以前的台湾——原住民与海盗时期”、“(二)荷兰时期(1600至1661年)”、“(三)中国时期(1661至1895年)”,显然,1895年的下限与“清代以前”矛盾了。

古代教育制度范文5

“国学”的极盛与“终结”

中国古代,当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学”,但古代的教育,所教授的却全部是如今的国学内容。今天,我们可以看到鲁迅那一代人所写的书信,几乎每个人都称得上书法家,那是传统教育的最后一代精英。1905年,清廷取消了科举制,这是应对时局的无奈之举,但也相当有魄力。在此之前,人们是如何接受教育的呢?

古代也有官办教育,称为“官学”。这些学校由中央朝廷以及地方政府主办,是旨在培养各种统治人才的历代学校教育体系。前者称中央官学教育,后者称地方官学教育。朝廷设立中央官学,正式创始于汉朝。在汉代,官学的重点是太学。自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创太学设置博士弟子50名,至汉成帝时增至3000人,最后到东汉质帝时太学生增至3万余人。汉代太学规模之宏大,世界罕见。“博士”一词起源于秦始皇置“博士”,汉代成为制度,西汉武帝时专尊儒术。当然,博士不是学位,而是一种称号。汉质帝在位一年就被毒死,当然没有在教育上有什么作为,这3万人的“博士子弟”更多是过去的惯性所留下的,也是东汉官僚体系庞大到极点的一个表征。以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可能供养这么庞大的官僚队伍,东汉的崩溃也就在所难免了,汉代的官学,也就难以为继。

在历史上,隋炀帝是一个相当不靠谱的皇帝,但是他在位时却设立了国子监,这是中国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的开始,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国子监从隋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从汉代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都很乱,官办学校也就时有时无,到了唐代,才又重新兴盛起来。在唐代(也有说是隋朝),中央政权正式开始了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与录取做官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复杂而完备的人才选拔体系。到了宋代以后,科举考试的考题范围越来越窄,不但读来读去,就是那几本儒家经典,考试形式也简单到只写作文,最终发展到八股文这样机械的制度。

中国教育史上,宋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在宋代,书院开始兴起,南北两宋,有记载的书院就有397所,几乎达到了能够补充或代替官学的地步,足以使官学黯然失色。北宋书院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出现了一批私人创办的全国著名的书院。由于书院教育受到了官方的支持和资助,因而起到了代替和补充官学的重要作用。北宋书院遍布全国各地,其中著名的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睢阳书院等。到了南宋,书院与理学的结合,使得书院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私学终于成熟和完善起来。到理宗时,新建的书院达100多所,占南宋全部书院的2/3以上。南宋的书院是理学(儒家)的天下,在教授的形态上特别接近今天人们所说的“国学”。他们推崇圣贤之道,要培养能传道济民的人才。在今天,“书院”成为一个相当有魔力的词汇,像王财贵那样的“国学大师”,心目中的理想,也许就是宋代的书院。

宋代的知识分子,影响了当下乃至后世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到了元明清,虽然有两朝是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但是科举考试所用的“教材”,仍然是宋代书院的教学大纲。这种教育体系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对科学的关注。在唐宋明三代虽然也有算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但是却并未纳入科举考试范围,只是点缀,而到了清代,连这样的点缀都没有了。要命的是,西方正是在这一时期进入科学大发展时期,蒸汽机、大炮的出现,让西方与中国在军事上的力量有了天渊之别。到了1905年,已经被欺负了60多年的清政府,终于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废除科举制度,采用西式的现代教育制度,这时,现代意义上的“国学”也就出现了。

“国学院”不是你想的那样

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清政府承认“西学”的主导地位,这样就面临着一个问题,过去延续2千年的中国“学问”将何去何从?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国学”这个提法开始流行起来。章太炎于1906年9月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其“广告”云:“本社为振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

除了国学振起社,还有国学保存会这样的团体。1905-1906年,国学保存会印发了刘师培编著的中国第一套也是至今唯一明确标注的中小学“国学教科书”。这套国学教科书分编有《伦理教科书》2册、《经学教科书》2册、《中国文学教科书》10册、《中国地理教科书》2册、《中国历史教科书》2册。

古代教育制度范文6

建国前的渤海人曾经十分落后。有史籍记载其“无文墨,以言语为约”(1),“无屋宇,并依山水掘地为穴,架木于上,以土搜之,状如中国之壕墓,相聚而居。夏则出随水草,冬则人处穴中”(2);“妇人服布,男子衣猪狗皮,俗以溺洗手面,于诸夷最为不洁”(3);“死者穿地埋之,以身衬土,无棺敛之具”(4)。但是,渤海族却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渤海建国后不久,渤海第一代王大柞荣就曾多次向唐朝遣使学习先进的统治制度。文王大钦茂即位后,更是积极地“遣使求写《唐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5)等,全面引进儒家经典,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思想与文化。

贞惠、贞孝公主分别是唐代渤海国王大钦茂的二女儿和四女儿,两位公主的墓和墓志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尤其是两块墓碑是现今唯一发现的渤海石刻文字,是研究唐代渤海国历史的重要考古资料。贞惠、贞孝两公主墓志是典型的骈体文,墓志对仗工整,用典贴切,辞藻华丽,文字简练,与中原地区汉文学的共同点很多,反映出渤海文学同中原地区汉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吸收情况。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墓志作者有着较高的中原文学造诣,进而推断出当时渤海国唐化程度已经很高。该墓志通篇宣讲了儒家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再加上对两位公主生平事迹的记载使其成为了研究唐代渤海国女子教育的重要资料之一,通过把这篇墓志和唐朝的女子教育的一些资料结合、对比研究,可以了解唐代渤海国的女子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相关问题。

一、渤海国女子教育的形式

渤海国虽然向唐朝学习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但无论是中央、地方官学,还是私学都只对男性开放,尚未形成对于妇女的公共教育形式。除宫廷、寺观等特殊地方外,社会上还未出现“女学”、“女塾”等公共教育场所。从目前所见文献记载看,民间无论贵族仕宦还是庶民百姓人家,妇女教育基本上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形式实施的。家庭教育中,除少数皇室贵族人家有延师教习者外,大多是由父母等家中长辈执教。

(一)宫廷皇族的女子教育

皇室女性的教育对象主要包括皇后、妃嫔、公主等地位高贵的妇女。皇后、嫔妃一向被视为遵循妇礼的典范,她们大多出身于名门世家,因此她们中的很多人入宫之前就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妇德修养。公主作为宫廷女性的重要成员之一,同宫廷其他妇女一样,总体上来说都受到过较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教育。她们虽然不能同太子诸王一样常置有侍读官,但是宫中会有通晓诗文、德才兼备的“女师”作为公主们的老师,教以妇德及才艺。

在贞惠公主墓志中有这样一句:“早受女师之教,克比思齐,每慕曹家之风,敦诗悦礼。”(6)首先“早受女师之教”显然是指公主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接受教育,而“女师”则有可能有两种含义,一是教育女子的老师,再就是女老师,无论“女师”的含义是二者中的哪一个,都表明了渤海国的宫廷女子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制度。而下一句中的“曹家”是指东汉著名女性班昭,班昭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们的教师,“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7),因为她的丈夫曹世叔的缘故,她从夫姓,被称为曹大家。墓志中通过引用“曹大家”不仅表明公主对集博学和妇德于一身的班昭的向往和敬慕,同时也说明了像班昭这样博学多才,又有节行法度的女性成为了当时女性的学习典范。

同时期的唐朝宫廷女教制度比较系统和完善,初唐时期宫中即设有内文学馆:“宫教博士二人,从九品下。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初,内文学馆隶中书省,以儒学者一人为学士,掌教宫人。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习艺馆,又改曰万林内教坊,寻复旧。”这些教育机构负责着后宫内人的教育。另外宫中还有专门的女学士在负责后宫传授文化,如宋若昭“自宪、穆、敬三帝,皆呼为先生,六宫嫔媛、诸王、公主、驸马皆师之,为之致敬。”(8)渤海国大行唐化政策,在教育方面也全面仿照唐朝制度,渤海国在上京创建了中央教育机构胄子监,在地方置博士、助教执掌学政负责地方、各类学校的儒学教育。由此可见渤海国在女子教育方面肯定也会学习唐朝制度,只不过不可能像唐朝一样完备,但从贞惠、贞孝公主墓志当中的内容看,渤海国对于宫廷女子教育还是非常重视的。

(二)普通家庭的女子教育

渤海国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在其政权下不仅生活着??人,还有汉人、高丽人等诸多民族,虽然在建国初期??人并不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但和他们一起生活着的汉人和高丽人却是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人必然在文化上受到他们的影响和熏陶,自然而然的汉人和高丽人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会被??人效仿和学习。此外,??作为少数民族还保留有一些母权社会的遗风,女子本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利于她们接受教育。

古代教育本身有很强的阶级性,而女子由于社会角色的原因,她们根本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力和机会,只能接受不成体系的家庭教育。这里的普通家庭实际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与皇族相比而显得普通的达官权贵家庭,第二种则是真正的普通下层民众家庭。达官权贵家庭一般生活富足,有能力为自己的女儿邀请到专门的教师教授学业,而下层民众家庭则大都由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对女儿进行教育。

二、渤海国女子教育的内容

(一)道德与知识的教育

我国古代正统女教的内容是围绕着“四德”之教展开的,《周礼?天官?九嫔》载:“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所以,女子为学“正洁于内,志于四德”(9),渤海国效法唐朝,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在妇女思想教育方面也一定是向唐朝看齐的,无论是贵族、士大夫阶层,还是普通的下层民众都对此十分重视。这一点在贞惠、贞孝公主的墓志中十分明显。

首先从两位公主的谥号来看,贞惠、贞孝都是以封建道德标准作为行为规范封赠的。其次墓志中记录了两位公主的生平事迹,在她们的生活轨迹中,我们也能看到两位公主对儒家封建道德实践。例如,大钦茂的两个女儿――贞惠公主和贞孝公主的丈夫均先于公主死去,而两位公主却被要求“学恭姜之信矢,衔祀妇之哀凄”,衔悲守志,终身不再嫁。尽管两位公主内心悲痛欲绝,但也只能是“出织室而洒泪,望空闺而结愁”,因为只有这样,她们才能做到完全“六行孔备,三从是亮”。而“标同车之容仪,叶家人之永贞”则反映出公主通晓为妇之道,恭顺事夫,让家庭关系保持着欢乐和睦。最后,在墓志中将两位公主和许多古代著名的“有德之妇”进行类比,用以赞扬两位公主的“妇德昭昭”,如:班昭、其姜杞妇等。

对于妇女学习文化,古来一直有提倡妇女知书以明礼的观念。班昭就曾批评:“教男而不教女”之弊,认为若要妇女明了“事夫礼义”。就应该令其与男子一样读书学习。从出土的石刻和各种文献记载来看,渤海国应是使用汉字,但中原文化作为渤海国的一种“舶来品”,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有学习的机会。贵族、士大夫之家普遍有能力对女儿进行文化教育。女孩多一般自七八岁左右便开始读书识字、学习诗礼。但普通平常家庭则大都无力为之。是故其时上层社会妇女有文化者众多,平民妇女则比较少。从贞惠、贞孝公主的墓志中看,她们从小就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教育,因而可以做到“敦诗悦礼”,并且读书的范围也不仅限于儒家正统女子教育的最基本读物《论语》、《女诫》、《列女传》之类,对诗书文化也有所涉猎。

(二)生活技能和艺术的教育

“夫妇人之事,存于织?组?、酒浆醯醢而已”(10)。我国古代社会女子的主要任务除了传宗接代、服侍家人以外,还要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能够操持家务,勤俭持家。在女子生活技能这样一方面,各个阶层都比较重视,只不过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女子多停留于表面学习,并不一定要亲身实践。但是下层民众则必须参加各种社会劳动,所以会更加重视这一方面的教育。

墓志中提到两位公主“留情组?”,十分注重对女工的学习。另据史书载,最晚从汉代开始,秽貊族系的居民就已经懂得“养蚕”和“蚕桑作帛”(11)。到了渤海国时期则出现了“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绸”等著名产品,而且产量颇具规模,“东丹国初建,约岁贡粗布十万端,细布五万端于契丹”(12)。由此可见,学习采桑麻、缫丝织布必定是渤海国女子必修课。此外,除了养蚕缫丝织布以外,准备饭食、教育子女等也是渤海国女子必须学习的生活技能。

渤海国作为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国家,他的人民保有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优秀传统,歌舞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两位公主的墓志中记载有:“萧楼之上,韵调双凤之声”。而且在贞孝公主的墓室中发现了非常精美的“乐伎”壁画,其中就有一名男扮女装的乐伎。这些人使用的乐器有拍板、箜篌、琵琶,显然都是从中原传入的乐器,这表明渤海国在音乐方面受唐朝的影响很大,因此可以推断渤海国应该也出现过类似唐朝“教坊”的机构对女性进行音乐方面的教育。舞蹈方面,??人每逢举行重大活动时都会载歌载舞,在渤海亡国之后也没有消亡,依然在其遗裔中流传着。“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善舞者数辈前引,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曰‘踏锤’”(13)。

结语

渤海国作为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通过全面的“宪唐”政策,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渤海国的女子教育作为其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渤海国的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渤海女子和男子一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推动了渤海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渤海国女子本身的社会地位较高,有利于她们取得更多的教育机会。渤海国作为继高句丽之后崛起于东北地区的又一个拥有高度文明的地方政权,将中原文化进一步引入东北,繁荣了东北地区的文化。它的女子教育的形式内容对周边的民族以及之后的辽金都有着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