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效益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效益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范文1

关键词:资源依赖;环境规制强度;生态效率;空间异质性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6.08

中图分类号:F0622;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6)06-0035-04

Abstract: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ecoefficiency of 30 provinces during 2003~2012 by super efficiency SBM model with undesirable output and compared the ecoefficiency differences in high and low resource dependence regions. Distinguish the investment and feebase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it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ecoefficiency under resource denpende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ecoefficiency of high resource dependence region was lower than low region,indic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 “resource curse” phenomenon. Chines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was in a failed state.

Key words:resource denpendenc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tensity; ecoefficiency; spatial heterogeneity

近年来,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不断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对生态文明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生态效率逐渐成为测量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概念和工具。环境规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规制效果的衡量不仅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还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情况。因此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政策并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区域的生态效率,是环境规制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1研究综述

生态效率最初由Schaltegger和Sturm提出,指一定时期内产生的经济价值与增加的生态环境负荷的比值[1]。后来这一概念逐渐演化为“一个区域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低的环境损害为代价实现经济产出最大化的潜力”[2]。生态效率综合考虑了经济、资源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3],反映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等绿色发展的核心要求,因此可以从效率层面反映绿色发展。

资源依赖、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自“资源诅咒”命题提出以来,学者们围绕资源与经济增长展开了诸多的理论与实证探索,观点丰富,但尚未形成共识[4,5]。国内有学者对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资源丰裕地区过于依赖资源禀赋,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忽视了对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丰裕、生态脆弱、区域贫困的恶性循环容易引发“资源诅咒”现象[6]。也有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资源诅咒现象进行检验,认为中国的资源诅咒现象对人力资本的挤出及较低的资源利用效率影响了生态效率[7]。

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环境规制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会影响生态效率。经济效益存在“遵循成本”和“创新补偿”两种观点。“遵循成本”说认为企业满足政府环境规制的同时,会增加其额外的生产成本,短期内会损失生产效率[8]。 “创新补偿”说认为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9]。另外,关于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关系的研究结论分歧较大。有学者认为行业环境规制强度和环境效率间存在正相关 [10]。也有学者发现各省市环境规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逐底竞争”特征,环境规制短时间内对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负效应[11,12]。根据以上观点,将资源依赖、环境规制和生态效率间的关系整理如下(见图1)。图1资源依赖、环境规制和生态效率的逻辑关系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①“资源诅咒”问题,多以资源禀赋和经济增长作为检验变量,对资源依赖、生态效率等指标关注较少;②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的关系及其他影响生态效率的因素。传统研究大都是在区域同质性的假设条件下,考察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鲜有文献将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加以区分。事实上,区域在资源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同的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响应是不同的。

鉴于此,本文将资源依赖、环境规制和生态效率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并试图从以下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拓展:①在资源依赖和生态效率的全新视角下检验中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现象;②从区域资源依赖度入手考察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实施效果;③将环境规制加以区分,反映环境规制效果的区域差异,为制定差异化的环境政策、提高区域生态效率提供参考。

2生态效率测算及差异分析

21资源丰裕度与资源依赖度

资源丰裕度与资源依赖度具有高度的正相关,一个地区的经济或产业过度依赖资源会产生不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负面效应,所以资源依赖才是阻碍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因。一方面,资源依赖程度高的地区资源开发行业较发达,采掘业占比高。另一方面,采掘业包含石油、煤炭、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采选业等细分行业[13],较为准确地代表了当地自然资源状况,因此采用每年采掘业从业人数占年末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来判断区域资源的依赖程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样本数据不全,仅选取我国30个省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区)作为样本,前10名划分为高资源依赖度地区,后10名为低资源依赖度地区,如表1所示。

数据包络分析是基于被评价对象间相对比较的非参数技术效率分析方法,分析多投入多产出时具有特殊优势,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适用性。本文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超效率模型评价样本的生态效率。该模型不仅考虑了环境污染这种 “非期望产出”,区分有效DMU之间的效率差异,同时解决了径向模型对无效率的测量没有包含松弛变量的问题,模型设定如下:

N个决策单元(DMU)各有三类要素:投入变量、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DMU的投入产出变量分别用3个向量表示:xik、yrk 和btk,m、q1和q2分别为三类要素的数量,s-i、s+r和b-分别代表三类要素的松弛变量。下述方程为规模报酬可变(VRS)假设下的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超效率测量模型:

在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兼顾到数据的合理性和可得性,选取的投入变量为:①劳动力投入,为历年年末从业人数;②土地投入,为建成区面积和耕地面积;③能源投入,折算为标准煤单位的能源消耗总量;④资本投入,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出的年末物质资本存量[14];⑤水资源投入,为用水总量。产出变量为:①期望产出,为实际GDP;②非期望产出,为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烟尘、工业固体废物及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于数据可得性及统计口径的不同,主要关注工业领域)。其中GDP利用GDP指数进行平减,基期为2000年。相关数据分别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历年统计年鉴。

23生态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运用MaxDEA软件,计算出不同区域2003~2012年的生态效率,部分年份生态效率如表2所示。

3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31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的一般性分析

311环境规制指标的选取

目前,环境规制强度的衡量存在以下指标:排污费收入 [15],治理污染总投资占工业产值的比重 [16],环境规制数量 [17]。本文的环境规制指标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投资型环境规制(EKIinvest),采用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表示;第二类为收费型环境规制(EKIfee),采用排污费收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表示。我国排污费征收、污染治理投资属于法律规定的政府行为,非企业自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环境规制的强度[18] 。

312不同区域环境规制强度的比较

因篇幅所限,本文选取不同区域2003年、2008年和2012年的环境规制强度进行比较(见表3)。①不同区域的投资型环境规制强度不断加大,而收费型环境规制强度则不断减弱。说明政府环境治理的方式以投资为主收费为辅。②高资源依赖度地区两种环境规制强度均大于低资源依赖度地区,生态效率却低于低资源依赖度地区。高资源依赖度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32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分析

321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本文主要研究环境规制强度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为了检验人均GDP与生态效率间是否存在EKC曲线,模型中加入人均GDP的二次项。为了避免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各变量均取对数,回归模型为:

其中,i指省份(i=1,2,3…30),t表示时间。EEit为生态效率;URBANit(城市化水平)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TECHit(技术进步)为万元GDP能耗;RESOURit(资源依赖度)为采掘业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口比重;POPUDENit(人口密度)为年末人口数与区域面积的比值;GDPit(经济水平)为人均GDP,以2000年为基期进行价格平减;FDIit(投资开放度)为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εit为误差项。

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及各省市历年统计年鉴。

322实证分析

(1)面板形式判定。运用stata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豪斯曼检验与LM(F)检验,面板判定结果如表4所示。

区域分组检验发现,高资源依赖度地区投资型环境规制系数不显著,收费型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其每提高1%,生态效率下降0132%。其原因为收费型环境规制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企业的“遵循成本”大于“创新补偿”。低资源依赖度地区投资型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投资型环境规制强度每提高1%,生态效率下降0016%。合理的解释为:以污染治理投资为代表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具有强制性,缺乏激励机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抵触或者“偷工减料”的行为,使投资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大打折扣。

城市化水平。所有样本回归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生态效率的改善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其中低资源依赖度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最大。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全部样本和高资源依赖度地区样本中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技术进步提高了区域的生态效率。低资源依赖度地区技术进步对生态效率存在抑制作用。

人口密度。低资源依赖度地区人口密度与生态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其他样本地区人口密度与生态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低资源依赖度地区如上海、北京等,人口已属饱和状态,一旦超出其承载范围,会对生态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经济水平。除低资源依赖度地区外,其他样本地区人均GDP与生态效率之间呈U型关系。全部地区、高资源依赖度地区生态效率达到拐点所对应的人均GDP对数值分别为:2851、2666,经计算2012年全部地区、高资源依赖度地区人均GDP 对数分别为3292、3312,均已超越拐点,即今后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生态效率会不断提高。

投资开放度。全部地区、高资源依赖度地区FDI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低资源依赖度地区在1%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低资源依赖度地区,外资在促进当地经济规模扩张的同时,带来的技术效应会促进当地生产和产业结构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4结论与建议

以生态效率作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高资源依赖度地区生态效率明显低于低资源依赖度地区,我国存在“资源诅咒”现象。由于各省市间的空间异质性,高资源依赖度地区较高的环境规制强度并没有显著提升其生态效率,说明资源依赖下环境规制强度与生态效率之间存在综合效应。

整体上,我国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全部地区样本中,收费型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制约作用大于投资型环境的促进作用。高资源依赖度地区的收费型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主要原因为企业的“治污成本”大于“创新补偿”。低资源依赖度地区的投资型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我国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缺乏激励机制,在引导企业自发治理污染、进行“清洁型”生产等方面效果不理想。

在环境规制效果不理想的前提下,高资源依赖度地区生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科技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城市化水平、贸易开放度是影响低资源依赖度地区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

为了提高环境规制的利用效率,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强度。在高资源依赖度地区,不应盲目提高收费型规制强度,应更多地注重产业政策调整、市场资源配置等其他因素。

(2)加强环境规制创新。制定激励性的环境规制,充分调动企业“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增加环境规制的多样性、有效性。末端治理技术的提高并不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应鼓励高污企业创新“生产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产生。

(3)注重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培育。我国的环境规制以强制性的正式法律、法规及规章为主,非正式环境规制几乎为空白。应鼓励非政府环保组织的设立,努力培养公众环保意识。

(4)加大技术创新。高资源依赖度地区 “粗放型”的资源开发模式阻碍了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应通过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GDP能耗,实现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Schaltegger S, Sturm A. kologische Rationalitt: Ansatzpunkte Zur Ausgestaltung Vonkologieorientierten Management Instrumenten[J].Die Unternehmung,1990,44(4):273-290.

[2]黄建欢,杨晓光,胡毅.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度和不协调来源――基于CREE-EIE分析框架[J]. 中国工业经济,2014(7):17-30.

[3]黄建欢,吕海龙,王良建.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机理――基于生态效率和空间计量的研究[J].地理研究,2014,33(3):532-545.

[4]方颖,纪b,赵扬.中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J].世界经济,2011(4):144-160.

[5]李天籽.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J].经济科学,2007(6):68-75.

[6]张菲菲,刘刚,沈镭.中国区域经济与资源丰度相关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19-24.

[7]李国平,王汝曦.生态足迹视域下中国矿产资源禀赋“资源诅咒”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6):81-85.

[8]Jorgrnson D W,Wilcoxen P J.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US Economic Growth [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21(2):314-340.

[9]Porter M E, Linde C.Towards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1995,9(5):97-118.

[10]沈能.环境效率、行业异质性与最优规制强度――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非线性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2(3):56-68.

[11]张子龙,王开泳,等.中国生态效率演变与环境规制的关系――基于SBM模型和省际面板数据估计[J]. 经济经纬,2015(3):126-131.

[12]李胜兰,初善冰,申晨.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J].世界经济,2014(8):88-110.

[13]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1):78-89.

[14]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级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15]Levinson A.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Manufacturers Location Choices:Evidence from the Census of Manufacture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6,62(1):5-29.

[16]张成,陆D,郭路,等.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11(2):113-124.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范文2

本研究以卢龙县为例,对其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

1、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卢龙县境内,涉及 29 个行政村。区内总人口15600 人,总户数 4808 户,人均耕地面积 0.10 公顷。项目区内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人均纯收入33072 元。项目整治建设规模 1366.47hm,总投资 2980.54 万元。

项目区土地属区内的几个行政村集体所有,由当地村民承包经营使用。区内大部分为旱地,耕地质量较差;当地多年来少旱多雨,水利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农田道路系统不完善、地块零散不规则等导致粮食生产能力较低,农民对该区的投入与产出,有时成反比。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农村社会的稳定。

2、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面积为 1366.47hm,其中耕地 1121.21hm,占整治面积的 82.1%,全部为基本农田;果园 153.01hm,占整治面积的11.2%;林地 6.03hm,占整治面积的 0.4%;农村道路 42.7hm,占整治面积的 3.1%;农田水利用地 18.72hm,占整治面积的 1.4%;滩涂 2.55hm,占整治面积的 0.2%;荒草地 18.66hm,占整治面积的 1.4%;坑塘水面 3.59hm,占整治面积的 0.3%。

3、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的社会效益是指土地整治实施后,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即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土地整治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如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别等)所作出的贡献与影响的程度。

3.1.1 增加耕地面积,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项目区内原有废弃工矿、未利用地等项目实施后可开发为耕地,项目区原有道路、沟渠用地布局不合理,有些甚至已经废弃,造成土地浪费,通过合理规划、重新组织,一部分道路、沟渠用地整理成耕地。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耕地 45.61 公顷,项目区耕地全部变成水浇地,土地利用更加充分、合理。

3.1.2 增加项目区内农民收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结合项目区土地适宜性分析结果,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优质小麦和玉米,增加农民收入。

3.1.3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项目实施后,耕地面积的增加,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项目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市场。就业机会增加,闲散人员减少。促进了治安稳定,保障了项目区安定团结的局面。

3.2 生态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是指土地整治行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而使得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生态效应。

3.2.1 提高植被、林木覆盖率,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废弃工矿得以开发利用,林木绿化率有了很大提高;通过营造田间防护林,使林木覆盖率大大增加。不仅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还进一步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提高了农田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生态环境得以良性发展。

3.2.2 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通过修建防渗管道,合理安排农田灌溉,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发展节水农业,使项目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得到很大提高,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3.3 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的经济效益是指投资主体通过对需要整治的土地进行资金、劳动、技术和管理等投人后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同。它主要通过对土地整治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常用的方法有: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等。本研究主要采用静态分析法对卢龙县土地整治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快速、简便的分析。项目区原有耕地 1121.21 公顷,项目实施前主要种植单茬春玉米,年产值为 1121.21 公顷×7000 公斤/公顷×1.2 元/公斤=941.82万元,扣除40%农业成本,纯收益为941.82×(1-0.4)=565.09万元。

4、小结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范文3

论文关键词:土地整理项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计划及其总体规划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管理,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确保社会、生态和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综合提高嘲,进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可以有效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土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

本研究以闻喜县为例,对其土地整理项目的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

1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闻喜县境内,区内总人口7995人,其中农业人口7195人;区内现有耕地面积1544.86hm,居民收入以农业为主,人均纯收入1770元。项目整理建设规模1674.63hm,总投资3170.27万元。

项目区土地属区内的几个行政村集体所有,由当地村民承包经营使用。区内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但其农业基础设施老化、水利工程严重不配套,致使农业生产发展不稳定,粮食单产低,农民纯收入较低、增收缓慢,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与农村社会的稳定。

2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面积为1817.19hm,其中不动工面积为142.56hm,主要包括宅基地125.55hm,工矿企业7.41hm,林地3.41hm,园地6.19hm2;整理面积为1674.63hm,它主要包括耕地1544.86hm(占整理面积的92.25%,其中基本农田1470.96hm),农村道路占地35.96hmz(占整理面积的2.15%),农田水利用地9.42hm(占整理面积的0.56%),荒草地84.39hm(占整理面积的5.04%)。

3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3.1社会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是指土地整理实施后,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即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土地整理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如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别等)所作出的贡献与影响的程度。

3.1.1从土地整理资金的来源、流向和整理后土地利用的经营、管理和组织要求来看,土地整理本身就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全社会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农用土地整理最大的受益者是项目区的广大农民,因此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同时,土地整理还是政府部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民心工程,是支农工作的一种具体体现。该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可新增耕地63.83hm,使当地人地紧张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也确保了当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

3.1.2通过土地整理,为农业实现机械化、生物化、集约化、智能化生产等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于提高农民的种田积极性、转变当地人的传统观念,引进和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并运用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建设新农村,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3通过土地整理,可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农田的基础设施水平将会大大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农作物收成得到保障,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3.1.4通过土地整理,可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项目区内沟壑岗地、沙滩地将得到平整,农田道路、灌溉、电力设施和环境景观工程将全部配套,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3.1.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投身其中,从而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的盲目外流。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科学种田水平都将大大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这有利于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2生态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是指土地整理行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而使得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生态效应。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及田间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水利灌溉、田间道路建设以及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等工程措施,建起“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村集中”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园区,明显地改善了项目区的整体生态环境。

3.2.2通过土地整理,零乱破碎无序的田块被改

为规整的田块,提高了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建成了系统、完善的农田排灌系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灌溉、防洪能力;改善了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农村路况,建成了便于机械化作业和人行管理的道路网;降低了区内地表坡度,加之建立了防护林网系统,提高了林木覆盖率,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而且对促进项目区生态平衡也起到积极作用。

3.3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是指投资主体通过对需要整理的土地进行资金、劳动、技术和管理等投人后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同。它主要通过对土地整理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常用的方法有: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等。本研究主要采用静态分析法对闻喜县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快速、简便的分析。

3.3.1新增耕地的经济效益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区可新增耕地51.06hm,全部按当地的种植模式“冬小麦一夏玉米”种植。按每公顷生产小麦6.75t、玉米7.50t,小麦产值1500元/t、玉米产值1200元/t计算,扣除所需农业生产成本65.86万元,项目区新增耕地年增加收益31.79万元。

3.3.2改造中低产田的经济效益土地整理后,项目区耕地质量可得到明显改善,将改善耕地面积1544.86hm。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例,种植面积1235.89hm,每公顷玉米的产量要比整理前增加3.75t,小麦的产量要比整理前增加2.94t,以玉米产值1200元/t,小麦产值1500元/t计算,总产值分别增加556.15万,545.03万元,扣除增加的生产总成本852.76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年增加收益248.42万元。

3.3.3项目区土地总收益项目区土地总收益包括新增耕地的经济效益和改造中低产田的经济效益两部分。工程完成后,项目区两项合计每年可增加收益280.21万元(不含不可预见的冰雹、风灾、冷害和严重虫灾等自然灾害)。

4小结 

本研究对闻喜县土地整理项目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分析,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法,分析得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缓解人地矛盾;有利于确保当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维护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并最终建立起“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村集中”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园区。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范文4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水土流失

由于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初期忽视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导致我国的植被覆盖面积的不断萎缩,使得水土流失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威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分析的背景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小流域为工作中心,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通过实施相应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农业措施来对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综合治理,并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相融合,实现小流域水土保护与水良相和谐、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和谐、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和谐的一种环境治理措施。

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上的差异,给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只有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当地环境的水土保持策略,才能够充分发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果,全面的推动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展开。而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案进行环境效益分析,不仅可以成为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成果的依据,还能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适合不同区域环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从而全面的推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展开,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容及方法

2.1 小流域综合治理简介

所谓小流域,就是指范围相对较小,但是结构完整、独立的自然水域,其面积通常在10―30km2之间,在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时,可以将小流域看作是生态与经济的复合系统,从而对其进行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合理利用小流域的水土资源,从中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而大规模推广则是在上世纪末期。纵观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在实施综合治理工作的早期,由于对小流域概念的认识不清,导致治理过程中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的协调发生问题,因而难以获得理想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者并未就此停止对小流域的治理与保护,而是在多年的工作中克服重重考验,从失败中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论,同时结合我国小流域地区独有的环境特点,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

2.2.1 生物措施

所谓生物措施就是通过植树种草等绿化措施,利用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提高小流域环境中土壤对流水侵蚀和风力作用的抵抗能力,达到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当前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案,对森林覆盖率下降的地区,采取播种、补植灌木与乔木的方式,恢复森林原本的密度和覆盖率,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植被的多样性,并尽可能采用乡土物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现象的发生。而在土壤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需要选用沙耐旱能力较强,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被,按照先种植草本植物、后培育木本植物的顺序,循序渐进的进行治理工作,逐步增加当地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结构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最终达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目的。

2.2.2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通过建立人工构筑物的方式来减少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并对当地的水土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起到提高生物措施与农业措施治理效果的作用。常见的工程措施具体包括山坡防护工程、山体治理工程、山洪疏导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以及小型蓄水工程等。由于生物措施与农业措施往往需要依靠植物的生长来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想要收到明显的成效势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工程措施则具有一步到位、立竿见影的效果,能够在短期内有效减轻当地的水土流失状况。将工程措施引入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与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搭配使用,可以有效的弥补其他措施的不足,对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2.3 农业措施

农业措施是实现小流域综合治理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具有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环保意识、逐步改良土壤性质等多种作用,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通过农业措施对坡面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位置进行改造,可以明显的降低坡面的地表径流量和冲刷量,防止土壤随水分一起发生转移,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耕地面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作用。

3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环境效益分析

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的评价指标,应当具有系统、可行、简明的特点,能够较好的反映治理过程对当地环境的改善程度,同时测量方便,数据可靠,且各项指标的含义明确,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可以为环境效益的分析提供准确详实的参考。

常见的环境效益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评价指标三种,针对不同的环境,选择具有代表性评价指标,能够有效的反映出生态治理的环境效益。

大气环境的评价指标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风力、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悬浮颗粒物的浓度等,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不断开展,周边植被覆盖率的日渐提高,空气的温度和风力呈现出下降趋势,而空气的湿度则会相应增加,同时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也会大幅降低,代表效力于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水环境的评价指标较多,常见的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水温、气味、色度、浊度、透明度等,化学指标则是指水体的pH值、COD、BOD、DO以及水体中氮、磷、钾等矿质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等。此外,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水量和含沙量也是评价治理效果的要素之一,当水量较大时,水体的含沙量较小,便可说明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常见的土壤环境评价指标主要是指土壤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更注重水土保持,因而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并不在评价范围之内。相反,土壤的侵蚀模数、水分、有机质、矿质元素、微生物、土壤动物、团粒结构以及土壤的容重则是环境效益分析的重点。

而除了以上评价指标,生态指标也是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的关键,如果治理措施得当,当地的生态多样性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并形成较为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提高生态环境的抵抗力稳定性,对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4 总结:

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当前我国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的提高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果,对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岩,王立群.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孔令堂,张鸿雁,黄毅.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及效益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6)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范文5

关键词:环境保护视角 煤炭经济 发展创新 研究

1、前言

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近七成能源来自于煤炭,然而煤炭资源利用率很低,原煤及副产品煤矸石、煤泥的浪费程度相当严重。因此在节能减排的当今,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显得格外重要。这一部分,笔者在对全国情况进行概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河南煤炭循环经济情况为实例进行详细阐述。

2、我国煤炭资源状况及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河南6省(自治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为4.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尽管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在煤炭市场上却存在煤炭供求紧张,煤炭产需长期矛盾,供不应求的状况(表2.1)。因此,制定有利于节约用煤的经济政策、技术标准和法规,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全面、严格的节煤措施,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煤和合理用煤的良好环境显得必不可少。2005年在《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家提出了“加强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的要求,山西、河南等煤炭产区结合自身情况,开始了一条煤炭循环经济探索之路。

3、延伸煤炭循环经济链

传统煤炭资源开发最大的缺陷,就是仅仅实现了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步,获得了有限的开发价值,而把比此大得多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的价值拱手让给了下游用户,从而使自己一直处于基础的、粗放的、低效经营的状况和相对从属的、被动的经济地位。这种模式从长远看必然导致自然资源匮乏、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利用煤化工、洁净煤技术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延长了煤炭开发利用的链条,使煤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煤炭加工利用环节的排放物被循环利用起来,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深加工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企业效益也显著提升。

3.1、经济效益分析

企业循环经济建设指标体系由四大指标和若干分项指标组成。

(1)经济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是循环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目标。经济发展指标是衡量循环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等分项指标。

(2)物质减量与循环指标。物质减量与循环是循环经济企业体现生态化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分项指标。

(3)污染控制指标。污染控制指标是反映企业经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等分项指标。

(4)生态工业管理指标。生态工业管理指标是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活动的根本保障,也是生态企业的重要保障。生态管理指标包括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所占比例、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等分项指标。煤炭循环经济的效益分析,以宁东某煤炭企业循环经济为例(见表2.2)。

3.2、生态效益分析

宁东煤炭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的建设始终遵循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利用的宗旨,倡导科学发展、持续进步、综合开发的理念,坚持走煤、电、化、油多联产的新型煤化工技术路线。通过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精煤经焦化生产焦炭,产生的中煤及煤泥联合下游企业进行余热发电,焦炉富余废气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甲醇,进而生产醋酸和醋酸乙烯等产品。而生产中的废水通过净化处理达到循环水标准,实现污水闭路循环零排放、零污染。其主要具体做法如下:

焦炉废气综合回收利用项目采用焦炉气纯氧非催化部分氧化技术新工艺,工艺流程和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管理,同时将传统的往复式压缩机改为离心式压缩机,大大减少了设备故障停车率,确保装置长期稳定运行。采用NHD物理(溶剂)脱除H2S和部分COS,减少了环境污染。采用中国自己开发成功的恒温型低压甲醇合成塔,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节能,居于甲醇合成领先地位。甲醇精馏采用中国自己知识产权开发的新工艺,节能节水,产品达到国家级优级品和美国AA级精甲醇标准。

污水处理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强化生物脱氮(QWSTN)+深度处理工艺,内容包括预处理,强化生物脱氮,常规深度处理,反渗透膜深度处理,污泥处理等系统。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标准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标准,全部回用于生产系统,做到污水零排放,年节水达500万立方米,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除此之外,循环经济企业积极开展生态科普活动,加强全员生态教育,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重点开展绿色酒店、绿色社区、绿色工地、绿色企事业单位、绿色学校、绿色商场饭店等的创建活动,形成绿色生态的辐射效应。

3.3、社会效益分析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的积累。尤其是在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给排水、垃圾处理、供电、供气、通讯、公共交通、消防等都纳入整个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中来。同时,在管理服务方面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网络系统,为企业之间信息交流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建立应急管理计划,应对工业事故所造成的环境紧急事件;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建立区域环境管理体系,推进生态公告和清洁生产审核;形成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对入园企业进行绿色招商评价,高起点、高标准和高层次地引进绿色企业,重点引进补链企业,形成多产品多链条的生态工业网状结构;制定配套的有利于人才引进、培养和成长的政策;创建产业生态化研发基地,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文明,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陈龙.论矿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11期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范文6

植树造林是我国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在绿色发展意识逐步提升的今天,各区域市政工程中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视度及支持率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作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也需要得到了落实和科学的分析。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保障景区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相关的管理者做好管理及规划,提高各项工作的有效性。以下简单分析景区植树造林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重点针对景区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景区;植树造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改进策略

1景区植树造林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1植树造林现状分析目前,景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它不仅可以很好地改善地方生活环境;同时,可以满足人们的旅行需求,其具备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都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1]。随着社会审美需求的变化及竞争压力的不断变化,景区的植树造林活动也陆续得到落实和重视,但是植树造林中的科学性和整体协调性依然有待提升,针对地方种植规律及特点的分析不足,对于植树造林活动的经济效益过度重视,在不同阶段的景区管理及结构调整需要在后期的实践中亟待改进。

1.2植树造林中存在的不足在绿色意识有了较大提升W的社会现状下,各景区虽然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但在其实践中仍然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反映在各项工作的执行力不强,同时也可以通过造林的成活率进行评价。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植树造林的种类少。按照种植种类的不同,植树造林活动对于环境的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景区植树种类的多元化发展,无法拓展景区植树造林的结构[2]。其次,客流量过大,降低了植树造林活动的质量。在节假日期间,较为著名W的旅游景点都会迎来客流量的高峰期,此时,人为活动无意间的破坏也极易降低植树造林的成活率。第三,管理不足,造成景区树木被偷盗、砍伐现象时有发生,无法保障景区环境的完整性。

2景区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

2.1经济效益分析

2.1.1制定较为科学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对于景区而言,进行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依然在于提升景区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因此,在景区造林活动的经济效益分析中,需客观的进行评价,将人工造林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景区自身的资金投入进行比对,从而得到相应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景区的前期投入计算中需将人力成本、采购成本、管理成本等纳入计量范围。

2.1.2重视风险因素分析在市场竞争中,风险与效益是并存的,要想提高景区植树造林的经济效益需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客观的分析。如植树造林中加强对群众需求的分析,有意识的调整植树造林的结构,从美观度及环保角度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按照景区现有的地质条件来进行树木的种植,降低树木种植中病虫害的出现概率,提高景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合理安排植树活动,避免因季节气候原因造成的树木死亡。强化管理,以技术为引导降低其管理中的经费开支,提高植树造林的科学性、技术性。

2.1.3拓宽景区的发展思路景区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从多角度入手,片面的依赖政府补贴、旅游收费是非常不可取的,此时,拓展发展思维,提高景区资源开发意识及资源利用率十分关键。景区可以拓宽服务内容,增设污染性小的旅游项目,在保障种植密度的前提下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景区的经济效益。

2.2生态效益分析植树造林能够带来的生态效益对于社会的发展极其重要,特别是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今天,除了能够有效地改善地方气候环境外,植树造林对于缓解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也十分有利。加强景区植树造林,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管理者需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3提高景区植树造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措施

3.1科学计划,确保植树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景区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好科学的规划,管理者可以按照景区长远的发展规划来进行引导,为该项工作的开展营造较好的环境。如科学选址、种植品种选择及种植团队的构建等,按照景区现有的条件安排好上述工作,制定阶段性种植目标,确保植树造林活动有序开展。同时,制定较为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通过群众参与监督等形式来降低人为因素的破坏,适当的奖惩与激励,确保景区植树造林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3.2加强树木种植管理在景区植树造林过程中,加强对树木的种植管理能有效地增加景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第一个生长周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可以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后期,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树种,并根据树种各生长周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生长期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树木健康的生长,才能提高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会极大地降低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要加强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的特点,针对性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病虫害。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化学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其中生物防治法是最理想的防治方法,是利用病虫的天敌或者益虫、益鸟进行病虫害治理。

3.3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营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在营林过程中,因此,在进行种植时,可以积极的应用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例如,在造林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遗传技术等高新技术,将经济性、生态性良好的树种遗传到后代,提高所有树木的综合性能。

4结语

植树造林既是我国长远发展大计中的重要支撑,也是延缓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恶化的有效途径,景区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份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是其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的有利方法,因此,在景区的管理中,管理者需做好环境效益分析与经济效益分析,提升景区植树造林活动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同时,加强景区植树造林团队的技术培训及能力培养,降低植树造林活动中的风险,在现有营林技术的支持下拓展和提升景区自身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张艳君.基于生态和经济效益因素构建营林工作新模式[J].现代园艺,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