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环境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环境的现状范文1
关键字 畜禽粪便污染环境
中图分类号:R44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邹平县畜禽养殖业发展历程及污染现状
过去,邹平县的畜禽养殖多为分散经营,禽畜饲养头数少,规模较小,种植、养殖一条龙,畜禽粪便绝大部分作为农家肥,对环境污染较轻。近10多年来,随着畜牧科技水平的发展,邹平县畜牧业已成为该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逐步从农业生产体系中脱离出来,走向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据统计,2012年邹平县规模化养殖小区已达到720个,其中,规模化养猪场165个,规模养鸡场134个,规模化奶牛场56个。这就表明邹平县畜禽养殖业生产体现出日益集中化、专业化、集约化,而其污染总量也在大幅度增加。据调查显示,该县5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42%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据调查统计,2012年该县大牲畜饲养量计算其粪便产生量为1225.02万吨左右(见下表)。全县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为78.92万吨,城市垃圾产生量为17.2万吨,由此可见该县畜禽粪便产生量是非常客观的,已成为该县主要污染源之一。
2012年全县畜禽粪便产生量
2、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1 水体污染
首先畜禽粪便污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氨氮含量很高,经监测养猪场排放的污染物中(经除粪除渣后),CODcr仍然高达3000mg/l,BOD52000mg/l,SS 1000mg/l,均超标数倍,它们流入河湖水体,使水质变黑变臭,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其次由于畜禽体内缺乏有效利用的植酸酶以及畜禽对蛋白质的利用不充分,造成畜禽的排泄物中富含磷和氮。粪水进入水体后,致使水体过度营养化,引起藻类等低浮级游生物的大量繁殖。由于藻类是鱼类难以消化利用的生物群体,在水体中大量繁殖后又大量死亡,产生一些毒素和消耗大量氧气,使得鱼类中毒,缺氧而死亡,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2.2 对农田及作物的影响
1)对作物的影响
通常畜禽饲料中含有较高剂量的微量元素,经消化吸收排泄后,仍残留在排泄物中。动物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播撒到农田中,长期下去将导致磷、铜及其它微量元素在环境中积累,从而对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使作物减产或推迟成熟期,影响后续作物的生产生长。
2)对土壤的影响
首先畜禽粪尿若过量施入农田,使土壤中栖居的小动物、昆虫、真菌、细菌等大量繁殖,极易发生病虫害;再次使土壤中有机质、无机盐积聚,土壤中不易移动的磷酸在土壤下层富积,引起土壤板结。
3)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禽畜粪便的堆放发酵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物、甲烷等有害物质,致使蚊蝇孳生,污染环境卫生。其次有机质进入水体后,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臭。
3、畜禽养殖污染的资源利用
3.1 用作肥料
畜禽粪便容易收集,采用填土垫圈的方式或堆肥方式,使其成为优质的有机肥,它包含农作物所必需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合理地施用既能促进植物生长、增产,改良土壤结构,又可避免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以及由于化肥的流失可能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的水源污染。
3.2 可用作饲料
畜禽粪便中含有75%的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蛋白质为23.5%—15.8%,维生素B12为17.6ug/g(干重),经过处理后亦可作为饲料。其中鸡粪加工生产饲料,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由于其肠道短,吸收能力差,所食饲料中70%左右的营养物质未被消化吸收而排出体外。在排泄的鸡粪中,按干物质计算,粗蛋白含量为20%—30%,其中氨基酸含量不低于玉米等谷物饲料。此外,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一些未被识别的营养因子。
3.3 可用作燃料
采用厌氧发酵法,就是将畜禽粪便进行发酵产生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直接为农户提供能源,沼液可以直接肥田,沼渣可以用来养鱼,形成养殖业与种植业和渔业紧密集合的循环生态模式.此外,沼气还可代替汽油\柴油发电,为养殖业作光照、加温能源。
4、畜禽污染的防治对策与措施
畜禽粪便污染防治不同于工业污染防治,也不同于卫生污染防治,而是在其自身污染防治的特殊内在规律。因此,畜禽粪便污染防治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其污染特征及其污物的资源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在该县畜禽粪便污染防治已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开展宣传一方面要向领导宣传,讲明畜禽粪便的污染危害和加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将禽畜养殖业污染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即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签订目标责任制,政府和有关部门、重点养殖业签订目标责任制,以此落实责任提高领导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向群众宣传,采取电视、出动宣传车、张帖标语、印发技术明白纸、典型发言等有效形式,对畜禽粪便污染危害、处理的方式方法、综合利用的好处等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动,提高群众对畜禽粪便污染的认知程度,调动群众参与和积极性以提高认识,增强自觉参与农业环境保护的意识。
2) 采用“种养结合”,实现 畜禽养殖污染零排放。在禽养殖场周围建一批固定对口的农田、菜园和果园,将养殖场排放的干粪,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水作为肥料,实现零排放,为无公害蔬菜、水果等种植提供了大量优质肥料,走种植与养殖业结合的道路,使生态系统中种殖业与养殖业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3)建设有机肥处理中心
以有机肥加工利用的产业化带动畜禽粪便治理的专业化,达到畜禽污染综合防治的要求,这是对畜禽粪便有效处理的发展方向。2006年6月份,国家投资700万元,在上海建立的畜禽粪便有机肥处理中心通过验收达标后已正式投入运营生产,为各地对畜禽粪便污染的处理探索出了成功的路子。目前,该县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10亿吨,畜禽粪便750万吨。因此,可以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沼渣作为原料,通过综合利用生产加工有机肥。我们可以将全县所有养殖小区纳入治理范围,对养殖小区畜禽粪便进行综合治理,变废为宝。同时,从全县土壤化验结果来看,该县土壤平均有机质0.91%、全氮0.062%、碱解氮65ppm,速效磷6.5ppm,速效钾145ppm,从中可以看出,该县土壤普遍缺氮、缺磷,土壤有机质偏低。
4) 做好试点工作。选择畜牧业发展迅速,群众基础比较好的乡镇、村,结合国家“生态富民家园工程”的实施,有重点地在部分养殖大户、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中搞好试点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动。
5) 加强对养殖业污染的调研
各级政府部门要对辖区畜禽养殖业发展情况、污染现状、污染治理、管理措施进行全面的调研,掌握底数,建立环境管理需要的数据库,以期对畜禽养殖污染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从而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6)禽畜粪便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环保部门应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禽畜养殖场点进行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并对其进行监督检查,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对污染防治及其环境质量提出评价性的意见,向政府反映情况,积极培养典型示范,制定适宜的环境技术政策。
7)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执法监督
对新建的养殖场点要严格认真地执行环境影响报告制度,对周边区域进行调查,要做到禽畜粪便综合利用、污水治理和养殖场的粪便处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对过去已建成布局不合理的养殖小区由当地政府协调有关畜牧部门,给予养殖户一定的经济扶植以督促其改建或上处理设施。
参考文献
关于环境的现状范文2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现状;发展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及特征
数字图书馆就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进行高质量的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横向跨库连接的电子存取服务。同时还包括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管理等。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的产物,其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数字图书馆的数据、文本、语音、图形图像和视频信息等所有信息资源都是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信息,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2)信息传递网络化。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都要通过Internet、互联网络、联机网络传递。(3)信息资源利用共享化。互联网的数字图书馆组织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使各地用户方便地利用大量和分散在不同贮存处的信息资源。图书馆不再局限于一个建筑实体,而走向“无墙”、走向“全球”、走向“虚拟空间”。(4)管理与服务均依赖于计算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存贮、传递都以计算机为基础,用户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网络查询,获取信息。(5)信息存取自由化。凡与网络联结的用户,对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可自由存取,不受时间、条件、数量的限制。(6)信息实体虚拟化。数字图书馆在实体图书馆的基础上趋向虚拟化,进而出现了虚拟馆藏,虚拟参考馆员,虚拟服务。
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瓶颈
在1999年12月又设立重大应用课题“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系统”,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全面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2001年,科技部在“十五”攻关和“S863计划”中将“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地球”共同列为信息领域的研究重点。我国数字图书馆事业经历了从试验开发到普及推广阶段,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1)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数字图书馆本身依附于网络而存在,其对内的业务组织和对外的服务都以网络为载体,得益于网络也受制于网络。正常情况下,数字化图书馆中重要的计算机硬件CDROM保存时效平均为25年,缩微磁贮载体一般为10年。(2)知识产权纠纷。数字图书馆要对本馆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在网络上传播,供读者阅读使用,构成了数字化信息资源上载行为,而读者要采集、利用数字化资源信息,就要浏览、下载、打印数字化信息资源,这就构成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下载行为。(3)标准化问题。数字信息的标准化是我国数字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库分散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缺乏统一标准,各个上网单位各自拟定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标准,不仅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大量的数据库及电子出版物结构本身也不兼容,各系统不能互相沟通、互相应用,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质量、查询服务效果以及网上资源共享。为了达到全社会资源共享又避免重复建设,设计一个国家认可、大家共同执行的统一技术标准,并将它纳入数字图书馆的框架中去,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大任务。(4)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未来的数字图书馆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都需要具有能够熟练驾驭计算机的能力和敏锐的信息意识。目前的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离这个要求还相差很远,有的不会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有的根本不会使用计算机,有的缺乏信息意识。
三、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网络技术的继续发展必然有助于信息安全问题的改善,但是对于棘手的知识产权纠纷,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更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从政策上和财力上扶植数字图书馆,通过某种途径来补偿权利人的利益,从而使图书馆坚持无偿服务的原则,以便达到既最大限度地传播信息,为公益服务,又充分维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这样双重目的。制定相关的法律,依法兼顾社会公众的利益,有利于良性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法律机制。
总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进行思维创新和体制创新,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骏.图书馆使命与文化视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13~14.
关于环境的现状范文3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建立数字图书馆是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文章阐述了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及现状,通过分析目前数字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及特征
数字图书馆就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进行高质量的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横向跨库连接的电子存取服务。同时还包括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管理等。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的产物,其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数字图书馆的数据、文本、语音、图形图像和视频信息等所有信息资源都是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信息,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2)信息传递网络化。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都要通过Internet、互联网络、联机网络传递。(3)信息资源利用共享化。互联网的数字图书馆组织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使各地用户方便地利用大量和分散在不同贮存处的信息资源。图书馆不再局限于一个建筑实体,而走向“无墙”、走向“全球”、走向“虚拟空间”。(4)管理与服务均依赖于计算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存贮、传递都以计算机为基础,用户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网络查询,获取信息。(5)信息存取自由化。凡与网络联结的用户,对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可自由存取,不受时间、条件、数量的限制。(6)信息实体虚拟化。数字图书馆在实体图书馆的基础上趋向虚拟化,进而出现了虚拟馆藏,虚拟参考馆员,虚拟服务。
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瓶颈
在1999年12月又设立重大应用课题“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系统”,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全面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2001年,科技部在“十五”攻关和“S863计划”中将“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地球”共同列为信息领域的研究重点。我国数字图书馆事业经历了从试验开发到普及推广阶段,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1)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数字图书馆本身依附于网络而存在,其对内的业务组织和对外的服务都以网络为载体,得益于网络也受制于网络。正常情况下,数字化图书馆中重要的计算机硬件CDROM保存时效平均为25年,缩微磁贮载体一般为10年。(2)知识产权纠纷。 数字图书馆要对本馆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在网络上传播,供读者阅读使用,构成了数字化信息资源上载行为,而读者要采集、利用数字化资源信息,就要浏览、下载、打印数字化信息资源,这就构成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下载行为。(3)标准化问题。数字信息的标准化是我国数字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库分散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缺乏统一标准,各个上网单位各自拟定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标准,不仅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大量的数据库及电子出版物结构本身也不兼容,各系统不能互相沟通、互相应用,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质量、查询服务效果以及网上资源共享。为了达到全社会资源共享又避免重复建设,设计一个国家认可、大家共同执行的统一技术标准,并将它纳入数字图书馆的框架中去,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大任务。(4)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未来的数字图书馆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都需要具有能够熟练驾驭计算机的能力和敏锐的信息意识。目前的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离这个要求还相差很远,有的不会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有的根本不会使用计算机,有的缺乏信息意识。
三、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网络技术的继续发展必然有助于信息安全问题的改善,但是对于棘手的知识产权纠纷,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更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从政策上和财力上扶植数字图书馆,通过某种途径来补偿权利人的利益,从而使图书馆坚持无偿服务的原则,以便达到既最大限度地传播信息,为公益服务,又充分维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这样双重目的。制定相关的法律,依法兼顾社会公众的利益,有利于良性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法律机制。
总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必须进行思维创新和体制创新,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骏.图书馆使命与文化视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13~14.
关于环境的现状范文4
【摘要】哈尔滨民间美术馆数量多,发展规模不大但具有时代需要的新的建馆理念和运营管理机制。硬件环境设施的走访和调研发现出民间美术馆与公立美术馆间存在的差异,这将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和参与者探寻到解决哈尔滨艺术文化市场的长久发展机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关键字】建馆理念 硬件环境现状 运营机制
一、界定民间美术馆及其现代化功能
民间艺术家或民营企业以及具有艺术影响力的个人捐资建立的美术馆,称为民间美术馆。它与政府美术馆的建立和运营形式不同,出资形式的区别也决定了机构性质的不同,一般政府美术馆由国家出资建立并具有非营利性质,而民间美术馆更具有商业和营利的属性。
民间美术馆的功能更加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产生原因与民间组织的运营模式相结合的经营理念西息息相关。民间美术馆多依托于文化协会或艺术协会等文化交流研究组织。这类文化组织的倡导者往往视野开阔,能够实时审视国际前沿的艺术交流形式,并更容易接受前卫的艺术传播理念。因此民间美术馆除具有基本的艺术作品展示和交流功能,还可以拓展为收藏指导、沙龙交流、作品、学术研讨、传播推介美术作品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以满足广大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精神需求。
二、美术馆硬件环境设施的调研方法
哈尔滨作为国家二线城市,地域面积广阔,民族文化的内涵丰富,对于分布于城市各处的民间美术馆建筑的调查研究也应以多种层面进行比对和分析。首先以民间美术馆的规模总结出哈尔滨民间美术活动的发展趋势,再次以立足东北文化艺术的视角,从冰雪文化,北大荒题材,民族题材等风格形式的民间美术馆来比对各类民间美术馆的发展趋势。最后以历史时间综合比对时代久远的和新时期的美术馆所具有的硬件设施规模发展趋势。
三、哈尔滨民间美术馆的现状
目前经过走访,调查到哈尔滨市民间美术馆现有十所。规模较大的有中国木雕艺术馆暨于志学美术馆,哈尔滨禹舜美术馆。中国木雕艺术馆暨于志学美术馆位于群力新区景江西路与群力第五大道交口处,展馆面积18000平米,外形采用了木雕形态与冰雪质感相结合的形态,该馆分两个部分,进入大厅一层左面为木雕艺术馆,介绍木雕艺术的传承发展史,现场展示木雕工艺的制作流程,国内顶级的木雕艺术精品展示在这里。大厅一层的右侧和整个二层为于志学美术馆,主要展现了冰雪画的创始人于志学先生的创作手稿,珍藏品,冰雪派生艺术品。2003年建成的这座美术馆,顺应时代要求,建筑硬件的造型采用现代化的装饰材料和设计理念。内部功能的完整性体现在家具和设施的选购及装饰思维之中,无论是灯光设备还是安全系统都以目前比较流行的大众化设计风格作为选择。其硬件环境设施的现状处于崭新阶段,维护和运营成本虽高,但与强大的商业运营模式相匹配的广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收入的可观决定了硬件环节设施的处理具有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
哈尔滨禹舜美术馆位于哈尔滨松北区的美术家大街1号,一座三层的展馆,大气而不张扬的外观设计却以丰富的内藏而极具个性和魅力。一二层展厅聚集了国内外的艺术精品,收藏有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不同门类的作品几千件,其中不乏明代清代的作品.大部分为近代和当代艺术作品.如当代名家陈子庄 (石壶),路俨少,刘大为,冯远,何家英,陈平,田黎明,杨晓阳 ,龙瑞,于志W,唐勇力等众多名家作品。三楼展厅分期展示着卢禹舜先生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包括域外写生系列,唐人诗意系列,八荒通神系列,及书法,手绘瓷器,紫砂壶等。哈尔滨市凤跃俄罗斯油画美术馆,位于哈尔滨国际油画交流中心林兴路27号收藏中俄艺术作品3500多幅,被文化部授予诚信画廊称号.此次参与调查研究的还有2014年建成的红场美术馆和黑龙江日报美术馆。
黑龙江省美术馆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97号,是共和国成立后较早成立的省级美术馆.东北人立足本土文化,喜爱艺术创作,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将能够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展出作品,作为艺术道路的无限向往.这是一栋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类保护建筑,其平面结构呈长方形,正立面的六根古希腊的爱奥尼式巨柱,对称式分布于入口两侧,加上多级台阶和细密纹饰,构成了雄伟壮丽的建筑环境,100年前这里曾经是日本横滨正金银行.随着中日战争的结束银行关闭后,哈尔滨电影制片厂,美术家协会,黑龙江美术展览馆的人员曾同时在这里办公。电影制片厂搬走后,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通过省委宣传部要下了这栋建筑,1962年黑龙江省美术展览馆正式成立,1965年在黑龙江省美术展览馆的基础上成立了黑龙江省美术馆。作为永久性的国家美术事业机构, 黑龙江省美术馆多次主办全国性艺术交流活动,繁荣了以北大荒版画为代表的龙江美术形式,具有民族和地方艺术风貌。馆体建筑前几年曾租给光大银行,仅保留了二层作为美术展览使用,曾显得比较落魄,后经“退商还文”又恢复了美术馆昔日的庄重,但古旧的基础设施仍然制约了美术馆满足现代艺术活动的发展。然而黑龙江省美术馆仍然代表着一个高度和品味的象征,能够在这里展出作品或参加交流,是艺术创作者和受众值得骄傲的象征。场馆位于圣索非亚教堂附近,周边人流密集,并且免费对公众开放,使得建筑的使用率极其高。
因此,从美术馆在哈尔滨的发展现状来看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民间美术馆规模小于公立美术馆,硬件设施健全功能性强。而公立美术馆资金投入大但缺乏市场为导向的运营思路,进而影响了硬件环境设施的更好服务大众的根本目标。
四、哈尔滨民间美术馆发展的趋势
关于环境的现状范文5
针对20世纪以来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新进展,着重分析了美国、欧盟、世界卫生组织(WHO)、日本
>> 有感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 关于全面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几点思考 关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的思考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下的空气理化检验教学改革 中美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平台对比研究 “京Ⅴ”标准为北京空气质量加分 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 空气质量年均值标准用于短期评价的研究 北仑区环境空气质量特征及原因分析 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趋势 浅谈加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管理 永安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研究及应用 开封市环境空气质量近十年变化趋势研究 天津市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监管研究 资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蓟县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清镇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EXCEL在空气质量指数计算及环境空气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4] U S EPA.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NAAQS)[EB/OL].[2012-02-23]..
[1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Air quality guidelines-global update 2005[R].Bonn: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2005.
[16]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in Japan:air quality [EB/OL].[2012 -02-23]..
[17] 贾海红,王祖武,张瑞荣.关于PM2.5的综述[J].污染防治技术,2003,16(4):136-137.
[18] 腾恩江,吴国平,胡伟.环境空气PM2.5监测分析质量保证及其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1999,15(2):36-38.
[19] 廖永丰,王五一,张莉.城市NOx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GIS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4):44-46.
[20] U S EPA.Air quality criteria for ozone and related photochemical oxidants[R],Washington D C:WHO,2006.
[21] U S EPA.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ozone final rule[R].Washington D C:WHO,2008.
[22] WHO.Air quality guidelines for Europe[R].Washington D C:WHO,2000.
[23] U S EPA.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lead final rule[R].Washington D C:WHO,2008.
[24] 胡必彬.欧盟关于环境空气中几项污染物质量标准制定方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30(3):24-26.
[2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2010〕33号)[EB/OL].[2012-6-20]..
关于环境的现状范文6
【关键词】平舆县;农村环境;乡镇环保所
0 前言
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两省三市交界处,面积1282平方公里,辖11个镇、5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222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97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9%,可耕地面积134.6万亩。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有着明显向农村转移趋势,环境保护工作形势日趋严竣,环境监管任务逐年加重,现有环境监管体制已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对现有环境监管体制进行理顺迫在眉睫。为适应当前环保执法新形势,改变以往“重县城轻农村、重污染治理轻生态保护”的执法理念,急需在乡镇设立农村环保机构。
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环保部门工作任务逐年加重,但我县环保部门能力建设已不能适应当前实际工作需要,特别是环境监测执法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严重缺乏,直接影响到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迫切需要加以解决。为改变环保部门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的现状,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需求,不断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促进全县环保工作顺利开展,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设立乡(镇)环保所势在必行。
1 设置乡镇环保所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1 平舆县环境监管体制现状
目前,平舆县只有一个环境监察机构即平舆县环境监察大队,承担着全县的环境执法工作任务,县环境监察大队现有人员130多人,全部集中在县城,只有1997年县里核定的25个差额事业编制。现有人员配置不合理,人员工资待遇极低,每月只能领取基本工资的70%左右,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由于全县范围内企业分散,点多面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环境污染纠纷、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逐年递增,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逐年加重,农村环境污染所引发矛盾纠纷成为影响农村稳定因素之一,现有的环境监管体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由于没有设立乡镇环保所,一些乡镇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及时得以处理。此外,受编制、经费、装备不足的影响,造成农村环境问题无力监管、无人监管局面。我县环境保护工作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污染轻生态保护现象,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极其不利。
1.2 国家环境监管体制要求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工作被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过多年努力,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竣,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交织,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累积,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针对近年来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现状,国家出台一系列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方针政策,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2009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环保工作会议,原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环境监管新举措,建立农村环境监管机构,增加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投入,着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1,2]。根据国家要求,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在乡镇设立环保所,对农村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环保执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1.3 乡镇环保机构的有效性
党的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日益突出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制是关键,必须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将环保工作的触角延伸,重心下沉,监管前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设立乡镇环保所,可以节省环境执法成本,及时解决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彻底扭转乡镇环境保护能力薄弱的现状,为维护我县环境安全,加快生态县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2 环境监管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模式
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乡镇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借鉴全国一些已经设置乡镇(街道)环保所县区的先进经验和优良做法。按照1个大乡镇或2~3个小乡镇成立一个环保所的原则,我县应当在17个乡镇街道(古槐、清河街道除外)成立6个环保所,方能满足环保执法需求,更好地解决当前环境问题。乡镇环保机构的具体设置情况及其管理模式如下所述:
2.1 6个乡镇环保所具体设置为
1)王岗环保管理所,负责:王岗乡、李屯镇、辛店乡;
2)郭楼环保管理所,负责:郭楼镇、玉皇庙乡、东皇街道办事处;
3)万金店环保管理所,负责:万金店镇、西洋店镇、双庙乡;
4)庙湾环保管理所,负责:庙湾镇、杨埠镇、万冢镇;
5)射桥环保管理所,负责:射桥镇、十字路乡、阳城镇;
6)东和店环保管理所,负责:东和店镇、高杨店镇。
2.2 县直设立两个环境监察中队和一个稽查中队
针对环境监管任务较重的古槐街道办事处、清河街道办事处,需另外成立两个环境监察县直中队和一个稽查中队。
2.3 乡镇环保所机构规格、人员编制及管理模式
根据财建[2003]64号关于环保机构经费供给的要求[3],借鉴我市其它县区环保部门能力建设的做法,结合我县环保工作实际和人员现状,我县乡镇环保所人员工资经费实行财政全额供给,各乡镇环保所为县环保局派驻乡镇的股级事业单位,经费由县财政保障,实行乡镇和县环保局双重管理,以县环保局管理为主的模式。乡镇环保所人员从环保局现有人员中调配,每所核定事业编制6名,设所长1名。
3 农村环境监管机构的工作职责
根据环保法律法规,乡镇环保所的主要职责是:一是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二是协助县环保局监管管理本辖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三是依法取缔法律禁止建设的生产项目和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土小”污染企业;四是现场监督检查本乡镇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及时报告和依法制止环境违法行为;五是负责辖区内建设项目排污申报的初审工作;六是负责辖区内的环境统计工作;七是负责辖区内污染纠纷的调解和处理工作;八是负责辖区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九是承办上级环保部门和乡镇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县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威胁逐渐显现出来,并开始出现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为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村环境保护能力,满足农村环保执法需求,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设置乡镇环保所、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供给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