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消耗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消耗管理范文1
1.投资风险。
低碳经济背景下,能源消耗型企业需要由传统生产模式转变为低碳生产模式。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能源消耗企业必须要加强对机器设备、生产工艺的投资。但是由于能源消耗型企业的特殊性,其机器设备的投资金额较大,投资周期较长,在生产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无法预料的投资风险。从影响来看,能源消耗型企业面临的低碳经济环境发生着较大变化,对能源消耗型企业节能减排提出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进而要求能源消耗企业更新设备,追加投入。同时,低碳设备的更新还需要能源消耗型企业加大投入,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2.运营风险。
低碳视角下能源消耗型企业存在的运营风险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碳税征收风险。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其目的就是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征收碳税。随着我国环保政策力度的加大,我国开征碳税是大势所趋。能源消耗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碳税征收风险。一旦碳税开征,能源消耗型企业税收负担会增加,资金风险会增大。二是碳排放交易权实施风险。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碳排放交易权在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实施。我国在2011年就启动了碳排放交易权的试点工作。这势必会要求碳排放量大的能源消耗型企业加大投资。
3.经营风险。
低碳视角下能源消耗型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能源消耗型企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拥有一支庞大的员工队伍,每年用于退休职工的医疗、养老费用非常之高。低碳经济背景下,能源消耗型企业需要增加改善环境的投资,其运营成本仍然会居高不下。二是机械磨损加重经营成本。能源消耗型企业的机械设备磨损速度要高于制造企业,势必会加大其经营成本。三是社会责任加大。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加大,能源消耗型企业对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员工补偿的投资在增加。这样极易使得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二、低碳视角下能源消耗型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外部原因。
能源消耗型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与能源消耗型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政策的影响。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为此,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政策。而真正落实这些生态环境政策,还需要能源消耗型企业的努力。能源消耗型企业应该根据低碳经济要求,加大节能减排投入,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收益的路子。否则,企业会遭受更大的损失。二是能源价格变化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企业的能源需求与日俱增,但是能源供给却非常有限,能源供需缺口巨大,引发能源价格不断走高,这也势必会影响到能源消耗型企业的筹资和投资成本。
2.内部原因。
能源消耗型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除了与外部环境有关外,与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是企业低碳目标变化的影响。传统模式下,能源消耗型企业不注重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进行生产。低碳经济背景下,能源消耗型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单纯追求利润的短视行为,改变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变化的影响。传统模式下,能源消耗型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这种目标指引下,能源消耗型企业对环保问题缺乏足够考虑。而低碳经济背景下,能源消耗型企业应该以生态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三、低碳视角下能源消耗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1.树立低碳财务管理思想。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耗型企业都是走的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路子。低碳经济背景下,能源消耗型企业必须树立低碳财务管理思想,注重事前低碳技术的改进和投入,走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路子。对于它们而言,加大低碳技术投入,可能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会为企业节约成本。否则,能源消耗型企业可能会因为没注重低碳技术而在事后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能源消耗型企业应该树立“绿色文化”思想,企业上下需要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控制低碳技术投入成本。
低碳经济背景下,能源消耗型企业必须加大低碳技术的投入,全面改革生产、设计、营销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源消耗型企业应该加强对传统生产工艺的改造,在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售后服务以及产品回收等各个环节,加强低碳技术的投入以此实现节能减排。所以未来一段时间,能源消耗型企业必然会加大筹资和投资力度。但是如果对低碳技术投入过大的话,势必会影响到企业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从长远来看,能源消耗型企业应该适度控制低碳技术投入成本,确保不影响到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总之,能源消耗型企业需要把低碳技术投入成本控制在一个合适的程度。
3.利用优惠政策降低风险。
近年来,为了鼓励能源消耗型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政府给与了它们较大的政策支持。随着碳税、碳交易排放权的逐步实施,能源消耗型企业受国家政策影响会越来越大。未来政府会加大投入用于鼓励能源消耗型企业实施节能减排。那些节能减排做得好,对环境污染少的能源消耗型企业会获得一定的政策奖励,而那些对环境破坏严重的能源消耗型企业必然要承担更多的税负甚至惩罚。所以,能源消耗型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好政府的优惠政策,争取政府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切实降低低碳经济背景下转型的财务风险。
4.加强财务预警系统建设。
能源消耗管理范文2
关键词: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研究综述
交通行业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带动下蓬勃发展,但由于其行业存在这特殊性,使得整个行业的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增加了成本消耗的同时,还不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进入一个无限循环的死胡同。因此,相关的图交通部门必须要对我国交通实际情况展开合理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从而选择最合理有效的来减少交通的能耗,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更加高速的发展。
1公路运输能源消耗
在中国,公路交通运输是受众范围最广的一种交通费,主要通过汽车以及货车拉载乘客和货物来展开出行的,具有灵活便捷,快速,承载量小等特点。并且受我国具体公路交通情况影响,我国公路运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途、小型的乘客汽车数量呈现出大幅度的增加,私人用的小型乘客车的数量也不断地增长,而小型货载车辆则明显减少,主要是因为社会整体需求发生变化而导致的。而公路运输的能耗则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根据相关专家对于公路运输消耗的研究报告总结来看,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造成公路能源消耗上账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这样几种因素:公路数量的变化,汽车数量以及构成结构的变化、人们节能意识的转变以及公路自身呈现出来的特点等。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降低公路能源消耗的措施,其中主要涉及新能源的使用、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更新、汽车生产技术的改进、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改善等多个方面的方法。并且在不同的节能方法使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措施加以改善,从而从整体降低公路运输能源消耗水平。但是纵观所有交通运输来看,公路运输能源消耗量较大,所以许多研究学者深入研究整体交通运输成本问题,并且根据环境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包括短途绿色出行、海上高速公路等。这样不仅能够保护周边环境,降低公路能源消耗,还能推动公路不断发展。
2铁路运输能源消耗
与公路不通,铁路属于专线的叫运输方式。比公路的运输量大,并且不容易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并且在所有的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中,铁路的消耗是最低的。所以,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具有较为光明的发展前景。然而这只是学者在横向研究比较中得出的结论,并没有深入对铁路展开纵向的运输研究,没有深入到铁路运输能耗的本质。现阶段在研究铁路能源消耗的内容较多,主要集中在消耗的整体情况、铁路运输的结构以及铁路运输消耗能源结构等,并且将铁路运输与公路和水路运输相比较。最后得出大力提倡铁路运输发展的结论,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交通事业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因为铁路运输受多个方面的影响,仍然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着能源浪费的情况。因此,这就要相关管理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和检测,提高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最终提高全体铁路的节能水平。3城市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城市交通主要指的是在城市内部运行的公共交通设施,以城市公共客运为基础。因为城市交通所面向的消费群体为城市人群,所以城市交通运输受到城市内部各方面的高度影响,例如城市道路的拥堵情况,城市线路的安排设置等。在具体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城市交通运输工具的种类较多,不仅包括民用交通工具,还包括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公共汽车,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不同的公共交通工具对能源需求不同,多数公共交通使用的是柴油和天然气以及电力能源带动,其中天然气和电力属于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于汽油等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城市交通能源消耗比例上升。由于交通运输业自身特性,与其他行业相比,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水平较高,对柴油、汽油以及燃料油等油类资源的消耗水平远远高出其他行业,从而增加了交通运输的整体成本,对我国社会经济更好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一些研究学者在对城市交通能源消耗水平进行深入研究后,建议对私家车整体数量进行限制,大力建设公共客运,从而改善城市交通整体能源消耗结构,降低城市交通能源消耗水平。有些研究学者在对城市实际交通情况以及交通行业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合理分析后,阐述了一些影响城市交通能源消耗水平的因素,并建议对城市交通结构进行优化,从而降低城市交通能源消耗水平。
结束语
降低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不仅是在能源消费量上有所下降,更应该是能源的充分利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基于国内学者对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的相关研究的特点,今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通运输降耗的研究的拓展方向:第一,增强弱势研究。对航空、水路交通运输方式的能耗问题加强其研究力度。不同地区受客观地理环境影响,交通运输中重要依托方式也会因地制宜。加强水路运输能耗的深入探究,可为其提供理论的降耗支持。第二,切入物流角度。伴随现代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代物流要求低成本和快捷性等,通过物流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交通运输方式整合,降低交通运输系统能耗,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效率。第三,增加实证研究。鼓励增加实证研究检测,及时反馈降耗对策和途径在实际操作过程出现的问题,对提出的降耗策略和途径不断优化,促进相关降耗措施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加快理论应用到实践的速率。第四,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带来能源消耗问题,同时也产生生态环境影响。因此,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前提下,宏观控制交通系统,优化系统结构,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优化现代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第五,健全降耗评价体系。建立可操作、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的降耗评价体系,可将降耗成效具体量化,可以明确交通运输系统中依然存在降耗空间的方面,推进降耗过程循序渐进。第六,控制民用汽车和居民出行。
参考文献
[1]贾顺平等.交通运输与能源消耗相关研究综述[J].奥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3):6-16.
[2]刘娟.交通运输与能源消耗相关研究综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8).
能源消耗管理范文3
第一条为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根据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和《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县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以及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办法所称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第三条县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在县政府管理节能工作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县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负责机关事务工作的站所、科室监督管理本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并指导和监督下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教体、科技、文化、卫生等系统主管部门,在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指导下,开展本级系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第四条公共机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节能工作全面负责。
公共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节能管理规章制度,进行节能宣传教育和岗位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培养节能习惯,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第五条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节能科学知识,提高全员节能意识。
第二章节能规划
第六条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全县公共机构节能规划,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负责机关事务工作的站所、科室应当根据全县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制定本单位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并按年度将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进行分解落实。
第七条公共机构应当结合本单位用能实际和上一年度用能状况,制订年度节能目标及措施,并于每年前报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备案。
第三章节能管理
第八条实行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公共机构的重点用能系统、设备的操作岗位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第九条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耗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建立能源消耗监测制度,并配置必要的监测器具。
第十条公共机构应当会同本级统计部门,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管理制度,加强能耗数据分析,定期统计并公布能源消耗状况,并报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县公共机构能源消耗信息化管理监测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第十二条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以用能人数和办公面积为基础,结合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特点,区分类型,综合考虑,确定和公布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并监督公共机构在能源消耗定额范围内使用能源。公共机构应当在能源消耗定额范围内使用能源。财政部门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
第十三条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公共机构进行能源审计,超出能源消耗定额标准的应当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措施。
第十四条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维修改造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规定和标准,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优先选用节能效果显著的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设计和建造超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进行改建、装修、加固时,必须同时考虑节能改造的内容,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实施节能改造,应当进行能源审计和投资收益分析,明确节能指标,并在节能改造后采用计量方式对节能指标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
第十五条公共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者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列入政府采购名录中的节能环保产品、设备,不得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第四章节能措施
第十六条建立节能联络员工作制度,公共机构应当指定专人任节能联络员,建立能源消耗统计台帐,如实记录能源消耗原始数据,分析能源消耗情况,按时报送能源消耗统计资料和本单位、本系统节能工作信息。节能联络员应当接受节能业务培训。
第十七条公共机构可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
第十八条公共机构选择物业服务企业时,应当考虑其节能管理能力,并将其提出的具体节能管理措施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时,应当载明节能管理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并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物业服务公司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第十九条公共机构应当加强本单位用能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巡视检查,推行节能措施:
(一)变配电等特种设备管理,应当建立年检和巡检登记制度,减少无功能耗,确保用电设备正常运行;
(二)日常办公应加强用电设备的管理,建立巡查制度,减少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使用一次性水笔和茶杯;减少日常办公纸张用量,提倡双面打印,提高纸张利用率;
(三)除有特殊温度要求的区域外,空调系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室内温度控制的标准。加强维护保养,每2年清洗一次;
(四)在公共区域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严格控制夜间泛光照明以及装饰用照明;
(五)集中供热的建筑应当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收费;
(六)高层建筑电梯应当实行智能化控制,合理设置电梯开启数量和时间;
(七)网络机房、食堂、开水间、锅炉房等部位的用能情况应当重点监控,科学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
第二十条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
(一)按照规定的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优先选用低能耗、低污染、使用清洁能源的车辆,严格执行车辆报废制度;
(二)加强公务车辆的使用管理,全面实行IC卡定点加油、招投标车辆保险、定点维修等制度;
(三)建立公务用车油耗台账制度,定期统计并公布单车行驶里程和耗油量状况,推行单车能耗核算制度;
(四)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服务社会化,鼓励工作人员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第二十一条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节约型机关建设的要求,加强网络信息化,推行无纸化办公,采取减少会议数量、缩小会议规模、缩短会议时间、健全完善电视电话会议、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第五章保障和监督
第二十二条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公共机构节能考核办法,建立公共机构节能考核奖惩机制。
对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做出显著成绩,以及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表彰。
第二十三条财政部门应当将公共机构节能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用于节能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节能改造、信息服务、宣传培训、保障奖励等。
第二十四条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公共机构节能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制定、落实情况;
(二)能源消费计量、监测、统计和报告情况;
(三)执行能源消耗定额标准和能源审计情况;
(四)节能管理规章制度建立情况;
(五)能源管理岗位设置以及能源管理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
(六)用能系统、设备节能运行情况;
(七)实施公共机构建设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
(八)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和油耗情况;
(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节能监督检查事项。
第二十五条对于节能规章制度不健全、严重超额使用能源消耗定额标准的公共机构,应当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并设立节能举报电话,对举报情况及时调查处理。
第二十六条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履行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赋予的职能,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公共机构节能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规定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并由有关部门对公共机构负责人依法予以处分。
第二十七条公共机构违反规定超标准、超编制购置公务用车,或者拒不报废高耗能、高污染车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查处,并按照有关规定,对车辆采取收回、拍卖、责令退还等方式处理。
第二十八条公共机构使用能源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不能充分说明理由的,由县机关事务管理机构予以通报,并会同有关部门下达节能整改意见书。
第二十九条负责公共机构节能的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中、、,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能源消耗管理范文4
关键词:KPI绩效管理;节能减排
1.利用系统分析和绩效管理方法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的背景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35年,注册资本77800万元,是中国铁路货车、铁路起重机设计制造领军企业和出口基地。公司年度能源消耗约5万吨标准煤,是国家“万家”重点能源消耗企业。2013年排放二氧化碳152453吨,二氧化硫382吨,氮氧化物475吨。年度能源成本超过2亿元,占总成本的5%左右。公司冬季取暖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铸造和锻造等高耗能工艺环节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2.利用系统分析和绩效管理方法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的主要理念
2.1识别关键过程领域,明确工作重心,提高管理效率
公司年能源成本约2亿元,其中主要为电力成本和煤炭成本,电力成本占比高达54%,煤炭成本占比35.81%。
因此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最有效手段是将有限的管理资源集中到对煤炭和电力消耗的控制上。
2.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以人为本,实施绩效管理
公司的煤炭消耗全部集中在动力车间的采暖锅炉,电能消耗集中在铸钢、锻工、二钢三个热加工单位和动力车间。
识别这四个单位电能消耗的主要工艺过程,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关键成功因素。
3.利用系统分析和绩效管理方法实施节能减排管理的主要做法
3.1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减少煤炭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公司锅炉均为18T或20T的链条锅炉,其中5台18T双锅筒锅炉,5台20T单锅筒锅炉,7台20T双锅筒锅炉,设计煤种为Ⅱ类烟煤。由于燃烧方式的局限,运行年限较久,热效率只有60%左右。公司2013年投资500余万元对一台锅炉进行改造,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替代原有链条炉, 单台锅炉实际最大供热量从不足12.6MW提高到15.4MW以上。采用低温燃烧技术,降低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且为炉内喷钙脱硫及脱硝提供预留接口,降低了环保设备投资及运行成本。
3.2控制载能工质使用,用电动角磨机替代风动角磨机
压缩空气是通过空压机由电能转化而来的载能工质,据知名空压机制造商阿特拉斯・科普柯测算,在制备压缩空气过程中,只有4%左右的能量以压缩空气的形势输出,能量转化率非常低,因此减少和控制压缩空气的使用是我们调整能源结构另一个切入点,2013年公司首先在冲压车间进行了局部试点,采用电动角磨机代替风动角磨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减少能源的加工转换环节,控制载能工质的使用是企业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手段。
加热至910℃保温,投入淬火池冷却至50℃,进入回火炉加热至570℃保温,进入风冷室冷却至室温。针对这一工艺过程我们采用关键成功因素对其进行测量和分析。影响这一过程的关键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在加热过程中炉体的散热,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吊具耗热量,吊具和工件同时加热和冷却,产生能源消耗却没有产品的实际产出;升温耗电,设备如果因产品供应不足或设备故障停止运行,其温度降低后只有重新加热到工艺要求温度才能进行热处理作业,这个过程长达4个小时耗电量巨大。通过分析将减少炉体散热、减少吊具耗热、减少升温耗电、减少空载耗电四项内容作为降低连续热处理炉耗电量的关键成功因素。
4.系统分析和绩效管理方法实施节能减排管理取得的效果
4.1节能减排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通过利用系统分析和绩效管理方法实施节能减排管理,大幅度地降低了能源消耗,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循环流化床锅炉项目投入使用后,通过提高锅炉效率和煤渣掺烧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0.4万吨,价值280万元。
4.2节能减排取得的生态效益
循环流化床锅炉项目投入使用和采暖系统供热移交后,每年将减少煤炭消耗6万吨,减少水消耗3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1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7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9200吨,取得巨大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能源消耗管理范文5
关键词 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消耗强度;IPAT方程;费雪指数分解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11-0061-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11.011
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掠夺式开采的日益严重,全球不可再生能源的可开采年限在急剧减少,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GDP的增长离不开碳经济体系的支撑,一方面,来自于经济增长和消耗强度的冲击使得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逐年增大,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束缚日益突显;另一方面,在消耗利用阶段,单位经济产出所消耗的不可再生能源量即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不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国内学者陈军、成金华曾尝试运用DEA方法对中国2001-2005年间30个省市不可再生能源例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研究[1],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对象基本是基于广义概念下的能源或者资源,研究内容基本以效率评价或者能耗强度分解为主,很少涉及能源或者资源消耗压力分析,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Satoshi Honma和Hu使用DEA方法对日本1993-2003年的区域能源效率和不同地区几种主要能源投入效率进行测度和比较[2];王霄、屈小娥运用DEA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2001-2007年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3];陈凯、郑畅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法测算出长江流域七省二市及六部门1997-2006年间GDP能耗、能源技术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4]。Huang利用乘法代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了1980-1988年间我国第二产业中的造纸、化学、建筑、钢铁、机械、电力、电子等部门的能源强度变化[5];Zhang利用改进的拉氏指数计算了中国工业部门1990-1997年的能源使用情况,将工业能源消费分解为规模效应、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表明强度效应是主导因素[6];李国璋、王双基于广义费雪指数(GFI)法对1995-2005年间中国30个省市的区域能源强度变动进行了因素分解分析[7];吴巧生利用费雪指数分解模型从产业层面考察了我国能源强度指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诸因素中效率份额的贡献占绝对主导 [8]。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关于能源消耗强度的研究虽已得到极大关注,但针对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分析以及消耗强度分解研究还尚属空白,究竟是何种因素致使中国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需求如此之大?致使中国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压力逐年攀升?能否从深层次剖析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居高不下”的原由症结?鉴于此,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一剖析,以期进一步认识和挖掘中国不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提高不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
1 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现状分析
1.1 不可再生能源供需缺口分析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统计数据表明,自1980年以来,中国不可再生能源的生产量急速增加,其中2009年原煤生产量是1980年生产量的4.8倍,2009年天然气生产量是1980年生产量的5.98倍。然而,急速增加的不可再生能源生产量并不能满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原煤和原油从1980年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近些年来,原油、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在持续上升,2009年中国原油、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53.4%和66.7%,在考虑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背景下,高依存度的原油、石油供给状况实属堪忧。以石油资源为例(如图1所示),自1980年以来,中国一次原油生产量增幅几乎呈现零增长趋势,供需缺口日渐放大。鉴于以上数据分析,本文认为中国不可再生能源供需缺口的存在和放大主要源于以下几点原因:其一,原煤、原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掠夺性低效开采导致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其二,过度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导致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需求的高速增加,周而复始,高经济增长需要高强度消耗,高强度消耗又会刺激经济增长;其三,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利用效率低下,单位GDP消耗的一次能源数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高。
图1 中国不可再生能源(石油)供需缺口分析图(1980-2009)
Fig.1 Indentation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of China’s oil (1980-2009)
1.2 不可再生能源区域消耗构成分析
在区域层面上,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构成按照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分别计算出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耗构成比重,以煤炭资源为例(如图2所示),中国不可再生能源区域消耗构成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比重较高、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比重相当的态势。具体来看,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言,不可再生能源生产量几乎为零,但消耗比重却达到40%以上,相比之下,中部地区的山西、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的内蒙古、云南都是煤炭、石油输出大省,却只占据28%和22%的消耗份额,这一现象是经济学中的典型“资源诅咒”理论,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并没有带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能源相对贫乏但消耗比重较大的东部地区却享受着不可再生能源对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支持和福祉。因此,由东部地区高速GDP增长速度带来的能源需求冲击会反作用于中部、西部地区资源富裕省市的不可再生能源生产量,长此以往,过度开采和生产会进一步加速不可再生能源枯竭危机的来临。
1.3 不可再生能源产业消耗构成分析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或直接被应用于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产业部门,发挥原料、动力、传动、照明和采暖作用,不可再生能源在终端消耗领域多是指向工业部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统计年鉴分行业煤炭消耗、石油消耗以及天然气消耗数据,分别计算出1995-2009年间不可再生能源的产业消耗构成比重,以煤炭资源为例(如表1所示),工业部门是煤炭资源的消耗大户,占据近95%的消耗份额,除此之外,农业、建筑业、服务业及其它行业的消耗份额则相对较少。煤炭资源作为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的关键资源,在产业消耗构成上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此同时,高比重的煤炭消耗也对中国三产比重以及工业内部行业比重提出了思考:一方面表现为中国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低能耗的服务业比重始终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另一方面表现为工业内部高耗能行业比重过高,特别是采掘业下属高耗能行业部门。
2 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驱动分析
2.1 驱动力模型――IPAT方程
IPAT方程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人口学家Ehrlich教授于1970年提出的一个关于环境冲击(Impact)与人口(Population)、富裕度(Affluence)和技术(Technology)因素之间的恒等式,后来以数学模型的形式应用于资源利用及环境污染分析[9]。IPAT方程将人类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冲击和压力分解为人口增长、财富增长和技术能力三个部分,可用公式简单表示为:
I=P×A×T (1)
I为资源压力指标,表示为资源消耗量,例如能源消耗量、水资源消耗量等;
P为人口数量,用以表示人口数量对资源消耗的影响;
A为社会富裕和国民福利程度,通常表示为人均GDP即GDP/P,实证研究多体现在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驱动作用;
T为单位GDP所形成的压力指标即单位GDP的资源消耗负荷,通常用I/GDP表示,实证研究中多体现在技术创新导致的利用效率提高而带来的资源节约。
本文将不可再生能源消耗量nENG作为资源压力指标时,原有IPAT方程可以转化为:
nENG=P×(GDP/P)×(nENG/GDP)(2)
2.2 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目前,核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相对较少,并且相关数据获取较困难,因此,本文界定的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不包括核能、水能以及其它能源转化的电力能源消耗。此外,由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在二次加工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中间能源产品,但考虑到统计数据获取口径以及中间转化过程的损失消耗,故本研究只选取一次不可再生能源源头端消耗数据,其他中间环节以及附属能源产品一概不计。本文采用Ang B.W.提出的一种能够消除残差项的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10]对IPAT方程中的人口增长驱动、经济增长驱动及消耗强度驱动进行驱动效应分解分析,设ΔnENG为中国不可再生能源在变化时间段内的消耗变化总量,Pdf、A
2005年间消耗压力最大。1985-1990年间,在经历后第一个经济复苏规划――“六五”规划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过热局面,年均GDP增长速度达到17.32%,经济因素对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的驱动比重达到120.2%,而消耗强度的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的减弱效应则相对较弱,无法抵消由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消耗冲击。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因素仍旧是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增加的关键驱动所在,但消耗强度对消耗压力的抑制作用在逐渐上升。其中,1995-2000年间,经济因素的驱动效应与消耗强度因素的驱动效应基本抵消,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压力也随之减弱。进入到21世纪后,特别在2000-2005年间,我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达到峰值,压力水平是1985-1990年间的3.98倍,造成这一压力峰值的关键原因在于消耗强度对消耗压力的抑制增加作用转为促进增加作用,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下的产业结构畸形和产业内部耗能强度的居高不下,是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驱动方向发生转变的关键所在。2005-2009年间,消耗压力虽有所下降,但与上世纪80、90年代相比仍旧较高,在经历国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生态文明型社会建设以来,高耗能行业部门比重降低,第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成果被应用于工业行业部门,由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而带来的消耗强度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的增加。综上所述,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的增加主要源于经济因素的驱动;消耗压力的减弱主要源于消耗强度的抑制性驱动作用;得益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人口增长对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的驱动作用在减弱。
3 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分解分析
3.1 费雪指数分解法
经过IPAT压力方程的分解,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的降低主要是来自于消耗强度的抑制性驱动影响,而消耗强度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GDP的分母拉动效应,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产业部门耗能水平。因此,本研究在消耗压力测算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消耗强度进行二次分解,其中,能源消耗强度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产业内部消耗强度与产业结构调整,即效率效应与结构效应。设nEIt是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nENGi,t/Yi,t表示第i个产业的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即总的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化随着产业部门能源强度的变化而变化,Yi,t/Yt表示第i个产业的产业比重即总的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而变化,具体公式推导如下:
目前,能源强度分解以指数分解模型为主要研究工具,例如拉氏指数、帕氏指数、迪氏指数等,但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在处理结果上存在残差,往往无法解释,迪氏指数特别是对数平均迪氏指数能够实现无残差分解,但在处理结果上往往出现负值。因此,本文在对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驱动因素――消耗强度的二次分解时,引入费雪指数分解法,满足因子逆转和其它三个弱性指标公理,即积极性、时间互换性和数量对称性,剔除效率效应和结构效应测算结果的负数现象[11],更为直观地探析出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主要因素,为实现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量提供实证数理分析支撑。
首先,基于拉氏指数分解公式进行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分解:
拉氏结构效应指数
3.2 结构效应、效率效应分解结果及解析
中国不可再生能源的终端利用部门是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建筑业部门以及其它服务业部门,鉴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分解的需要,故本文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规则,分别收集整理1985-2009年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部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耗量,按照折标系数统一换算成万吨标准煤计量单位,三次产业产值分别换算成以
1980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剔除通货膨胀影响,根据费雪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费雪结构指数和费雪效率指数。分解结果如表3所示。
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整体呈现下降态势,只在2002-2005年间出现少量浮动上升,但上升比例基本控制在5%左右;经过费雪指数分解,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可以分解为结构效应指数和效率效应指数,其中,结构效应指数对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动发挥主要影响作用。具体而言,1985-2009年间,能耗强度变动比率基本都小于1,而相应的费雪结构指数却基本都大于1,由此说明:中国产业结构比重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的增加,即消耗效率的降低,特别是工业部门中高耗能行业部门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不可再生能源消耗量,例如采掘行业部门、冶金行业部门等;相比之下,费雪效率指数基本都小于1,特别是农业部门、服务业部门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单位工业产值能耗强度对不可再生能源整体消耗强度的拉动冲击。综上所述,目前,中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仍旧存在比例不协调的问题,以“高碳性”、“高耗性”为特点,未来结构调整之路应该按照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扩大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比重,降低工业特别是重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比重,以此来降低整体产业结构对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而不是仅仅单纯依靠产业部门内的强度拉动即效率效应来降低整体消耗强度;此外,产业内部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的下降仍旧留有一定空间,一方面产业结构的低碳化调整会进一步促进工业部门内部消耗强度的降低,另一方面产业部门内部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会降低单位产出所需的不可再生能源量,从而拉动不可再生能源整体消耗强度的降低。
4 结论及研究展望
本文在对不可再生能源供需缺口以及消耗构成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IPAT方程、LMDI分解法测算出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以及促成消耗压力逐年增大的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水平,并就主要驱动因素――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运用科学的费雪指数分解法进行结构效应与效率效应分解。研究结论如下:
(1)中国不可再生能源供需缺口日渐放大,煤炭、石油、天然气年开采量难以满足经济增长需要,供需现状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明显;
(2)由东部地区高速GDP增长速度带来的能源需求冲击会反作用于中部、西部地区资源富裕省市的不可再生能源生产量,长此以往,过度开采和生产会进一步加速不可再生能源枯竭危机的来临;
(3)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或直接被应用于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产业部门,其中,工业部门消耗比重最高;
(4)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压力呈现“谷峰交替”型变动趋势,消耗压力的增加主要源于经济因素的驱动,消耗压力的减弱主要源于消耗强度的抑制性驱动作用;
(5)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可以分解为结构效应指数和效率效应指数,其中,结构效应指数对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动发挥主要影响作用。
与此同时,本文也存在一定研究局限和不足:一方面体现在消耗压力的驱动因素界定方面是否可以扩展至更多的驱动因素有待于日后进行补充与完善;另一方面体现在消耗强度的分解角度是否可以添加新的视角。鉴于以上两点不足,本文日后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并且要进一步尝试对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效率进行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军,成金华.中国非可再生能源生产效率评价: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7,(5): 65-71.[Chen Jun, Cheng Jinhua. The Evaluation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Non renewable Energy of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DEA[J]. Economic Review,2007,(5): 65-71.]
[2]Satoshi Honma,Hu Jinli.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gions in Japan[J].Energy Policy,2008, 36(2): 821-833.
[3]王霄,屈小娥.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基于制造业28个行业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32(2):20-27.[Wang Xiao, Qu Xiaoe. Research on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China Manufacture: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28 Sectors [J]. Modern Economic Science, 2010,32(2):20-27.]
[4]陈凯,郑畅.长江流域能源利用效率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18(10):969-975.[Chen Kai, Zheng Chang. On the Yangtze Valley Energy Use Efficiency[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09,18(10):969-975.]
[5]Huang J P. Industry Energy Use and Structural Change: A Case Stud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 Energy Economics, 1993,(15):131-136.
[6]Zhang Z. Why did the Energy Intensity Fall i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in the 1990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tensity Change[J].Energy Economics,2003,(25):625-638.
[7]李国璋,王双.区域能源强度变动:基于GFI的因素分解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8(4):62-66.[Li Guozhang, Wang Shuang. Regional Energy Intensity Change Decompositions Based on GFI Technique[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18(4): 62-66.]
[8]吴巧生.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基于费雪(Fisher)指数分解方法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5):44-50.[Wu Qiaosheng. Energy Intensity Chang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Dur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J].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2010,(5):44-50.]
[9]Ehrlich P, Holdren J. The People Problem [J]. Saturday Review, 1970,(4): 42-43.
[10]Ang B W. The LMDI Approach to Decomposition Analysis: A Practical Guide [J]. Energy Policy,2005,33:867-871.
[11]Irving Fisher. The Best Form of Index Number: Rejoinder [J].Quarterly Publications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921, 133 (17):546-551.
Driving Forces of Consumption Pressure and Intensity
Decomposition of Non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of China
WU Chun you ZHAO Ao LU Xiao li WU Di
(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4,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能源消耗管理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强度;工业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本文分析广东工业能源消耗概况,提出降低广东工业能源强度的途径。
一、广东工业能源消耗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工业生产得到飞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20%。基本的投入要素是能源,可以迅速增加其消费量,从1998年到2010年,年均增幅近11%。煤炭是广东工业的主要能耗,但是所占比重的能耗呈现不断下降的状态,更多环保、节能、清洁的电能这个能源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并且逐渐代替了煤炭成为了广东工业的新能源。还有部分原煤主要用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制造业,电力主要用于制造业。
广东工业各行业中,采掘业能源消费比重一直很小,而制造业一直是广东的耗能大户,其能源消费量约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4/5以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能源消费量所占比重近年有所上升。在工业内部,各行业能源消耗分配严重不均,有十大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纺织行业、造纸与纸制品领域、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塑料制品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广东工业比重的76%。广东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
二、降低广东工业能源强度途径探索
我们通过广东工业能源消耗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能源消耗在广东工业各不同行业中有很大差异。这主要在广东工业内部行业技术进步及能源利用方式、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生产过程等存在一定差异,使广东工业领域的各自能源利用效率与变动机制有很大的不同。笔者通过对探索影响广东工业能源强度的因素,整理出一些节能减排的有效方法,在广东真正实现低碳经济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
1.能源价格提升
能源价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能源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是采用替代能源的方法,能源价格不断提高能够使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采用这样方法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运用高科技节能技术与设备降低生产成本,科学先进的节能技术能有效提升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在同等产出的能源需求的时候减少能源消耗,因此科学的降低了能源的强度。二是采用产出效应来解决能源,能源价格不断提高加大了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我们对企业的不必要产出减少,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的需求,使能源的强度逐渐降低。另外,能源价格不断提高可以促使人们在生活中使用一些高效的节能设备,从而有效降低生活用能的消耗。
能源消耗中广东是消耗多的省份之一,但是广东还是能源资源比较少的省份之一。随着全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促进广东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加大了能源需求量,由于广东的自身处于能源资源匮乏的省份,由于能源供应不足,导致本来就已经存在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促进了电力、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我们作了具体的分析,电力价格虽然逐年上涨,但上涨的幅度不是很大;原油与成品油的价格一直处于上涨趋势,由于我国受到国际市场原油与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影响,广东省的原油购进价格逐年上涨;煤炭价格近年来处于稳步持续上涨的趋势。当前,广东工业结构正处于轻重工业并举、逐步向重化工业转变的新阶段。
2.加大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程度
我国加入WTO之后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广东省吸引外国企业投资的规模不断增长,有很多大量外国企业直接将投资流向第二产业。制造行业当中的一些外国企业直接投资占第二产业投资比重占的90%,在广东省外国投资在不断增长直接加大了高耗能产品的需求量,导致广东省高耗能产业如水泥、电解铝、石化、钢铁等。而在这些高能耗产业中单位的产出能耗非常大,使广东省工业企业能耗值升高速度不断加快。现今广东省投资总体仍然属于粗放型,在没有发生明显投资结构改变的状态下,降低外资直接投资率能够使广东工业能源需求增速防滑,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同时,将外资在工业部门的直接投资从低能源消耗行业转向高能源消耗行业,这样做能够降低广东工业的能源消耗强度与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能源消耗强度。制品行业、皮革毛皮羽毛行业、纺织服装行业里非国有企业占相对明显优势,提高这几种行业的增长比重能够有效降低部分能源消耗的强度。
从当前的广东的发展状况分析,广东工业仍处于通过招商引资实现发展空间不断扩张的阶段。及早解决当前广东工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对于促进广东工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和低碳经济的打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广东工业发展,一定要有全局性的改革思维。第一,要从广东工业原来的发展视野来考虑广东工业向低碳化发展。只有在通过更大范围内的改革,才能有效促进产业层次的提高,为广东工业的转型升级和低碳发展释放空间。第二,要建立有利于广东工业低碳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广东工业低碳化发展过程实质上是政府、企业和当地人民等多方主体利益格局调整再均衡的过程。从长远看,低碳发展能实现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共赢。但在短期内很难从低碳发展模式中获取利益,一些企业因为风险和成本问题,会保持原有的粗放发展模式产生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