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消费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消费趋势范文1
“放眼中国市场”报告由AC 尼尔森首次在中国,是有关中国零售市场的关键数据及发展趋势的全面总结。报告旨在展示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全貌。它综合了AC尼尔森的零售普查、零售核数研究以及尼尔森媒介研究的媒介分析数据,囊括了90多个主要的快速消费品品类。
“AC尼尔森对中国零售市场进行监测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这些年以来中国消费品市场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AC尼尔森中国区董事长艾励达先生如是说,“去年中国主要快速消费品品类整体销售额的增长达到了8%,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仍然保持旺盛的购买欲望。另外截止到2000年零售网点一直不断增加,这也是推动零售品类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因素”。
“另外一个需要指出的现象是本地快速消费品品牌的快速成长,”艾励达先生说,“近年来,本地品牌已经对外国(快速消费品)生产商构成了巨大压力。就我们所能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本地品牌的比重还会持续增加。” 大多数品类迅速增长
AC尼尔森的报告显示在中国27个食品/饮料及非食品品类当中有23个在2001年实现了销售额的增长,其中13个品类达到两位数的增长。酸奶/酸味奶是发展速度之最,销售额增长了39%(见表一)。排名其后的有速溶咖啡(37%)和婴儿谷麦类食品(23%)。2001年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品类是头发定型产品、电池、有汽饮料/运动饮料以及鞋油(见表二)。
最大的快速消费品品类出现在食品/饮料行业。尽管出现了负增长,有汽饮料的销售额仍然居各品类之首。销售额最大的另外4个品类是洗发水、护肤品、方便面和洗衣剂。
“主要的食品/饮料品类仍然保持惊人的发展速度,”艾励达先生评论道,“除有汽饮料/运动饮料之外,其他所有食品/饮料品类在销售额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 中国零售市场结构的演变
快速消费品主要品类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现代通路,即超市、大卖场、百货商店和便利店的发展。在诸如速溶咖啡、保健饮品和婴儿奶粉等品类中,现代通路已占到销售额的80%以上。在AC尼尔森监测品类当中的最大品类,即有汽饮料当中,现代通路贡献的销售额由2000年的22%增长为2001年的29%。现代通路在干脆小食、妇女卫生用品和香皂/沐浴露产品当中所占比重增长迅速,证明它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2001年现代通路为这三个品类所带来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50%、44%和45%增长到65%、57%和55%。
另外一个促动中国零售市场结构变化的因素就是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零售网点爆炸式的发展。根据AC尼尔森2001年零售普查研究:在2000年中国城镇有大约460万个零售网点销售快速消费品,这一数字较1999年的420万增长了10%。而快速消费品的月零售额也从1999年的276亿人民币增长到2000年的301亿人民币。
然而正如艾励达先生所指出:“尽管超市的数量仍然在增加、并继续促使零售市场结构进一步变化,但近期我们的报告显示2001年零售网点增长的速度正在放慢。” 本地品牌风头正劲
AC尼尔森的“放眼中国市场” 报告还展示了在很多快速消费品品类中本地生产商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报告显示本地品牌频频出现在保健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的前5位品牌排行榜当中。洗发水当中的舒蕾、护肤品中的大宝和小护士以及洗衣剂当中的雕牌当前不仅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而且在市场份额上也超过了国外品牌。
食品消费趋势范文2
【关键词】快速消费品;渠道建设;区域市场;渠道终端
随着我国人民消费能力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蓬勃兴旺的快速消费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渠道建设与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之一、成为了决定一个营销行为是否成功的前提、成为了企业营销管理和沟通最显功力的经典表现。探讨快速消费品在区域市场的渠道建设与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快速消费品市场的竞争态势
1.快速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点
快速消费品与耐用品相对,一般是指那些周转周期较短、流转速度较快、价值不高、易于消耗、消费者分布广、购买频率高、购买持续时间长的消费品,多是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典型的快速消费品包括个人和家庭日化用品、品牌包装食品饮料、烟草等。快速消费品主要有以下特点:产品的周转迅速、产品的保鲜要求比较高、单位价值较低、主要满足人们的日常便利性需求。快速消费品多是便利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以方便、快捷为准,同时购买呈现多次数、小批量的特点。快速消费品的产品特点决定了消费者购买时的价值选择倾向。消费者在购买时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目标消费群分散、消费者对便利性有较高的要求、消费者有冲动购买的倾向,卖场气氛对购买行为有较大的影响、消费者对快速消费品的品牌忠诚度不高、存在对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概括为是:简单、感性、冲动并伴有随机性的。
2.快速消费品市场呈现的竞争态势
品牌集中的趋势明显: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着可口可乐、宝洁、联合利华、雀巢等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挤入中国淘金,与此同时,我国本土也出现众多实力雄厚的民族品牌与之抗衡,如娃哈哈、农夫山泉、双汇、统一、青岛啤酒等。中外企业在食品、饮料、洗护用品等战场上展开白刃战式的争夺,整个行业已步入竞争微利时代。竞争的结果使得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单纯依靠降低生产成本就能获得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过去,能活下来的企业,必须在品牌运营和渠道营销方面有过人之处。
渠道和终端的冲突异常激烈:在营销策略趋于同质化的今天,利润源主要集中在渠道终端里。营销渠道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生命线。而这条生命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随着大卖场、连锁超市、专业零售店等新型渠道的迅速发展,这些新型渠道对生产企业也越来越强势,迫使生产企业的产品价格一降再降,而昂贵的进场费和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让生产企业不堪重负。特别是这些新型渠道陆续推出拥有自有品牌的产品与进卖场的生产企业的商品展开竞争。在这样的形势之下,生产企业已别无选择,必须建立渠道,把利润从渠道中挤出来。一些企业甚至开始建立自有终端卖场。
二、快速消费品的渠道管理现状与类型探析
1.快速消费品渠道现状
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经销商管理制度历经:从总制度到分区域管理的阶段再到按照渠道划分经销商三个阶段的演变。有些快速消费品企业特别是食品企业,已经打破了按地域界线划分经销商的概念实际上,在中国大多数的地区,快速消费品业的经销商管理还是处在分区域管理阶段,这个时期的经销商主要特点是:以私营企业为主有一定的销售网络,但很难做到在一个地区内或者一个渠道内的完全覆盖,销售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发展品牌的长远眼光;并且在物流上的能力普遍不强、信用程度不是很高。这些特点都决定了目前阶段的经销商很难成为生产商的长久合作伙伴。目前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生产商仍离不开经销商的力量,但经销商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会是现代营销渠道和传统营销渠道并存的方式。
2.快速消费品行业渠道类型
建立营销渠道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将产品顺畅地送到消费者面前,使消费者尽量方便地购物并且能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采取何种模式进行市场销售格局设置,是关系到一个企业盈利和厂商关系的重要问题。在具体设计营销渠道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快速消费品行业渠道网络的一些基本类型和他们的优缺点分析,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对渠道的特点有个基本的把握。需要说明的是没有一种渠道类型可以满足快速消费品企业的所有目标要求。快速消费品企业在进行渠道设计时要依据快速消费品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目标偏好、竞争对手的渠道特点和渠道发展的趋势来对不同的渠道做出综合的评价和判断。
厂家直销:厂家直销是指厂家将产品直接销售到终端客户手中,不通过中间环节过渡。这是现阶段渠道发展的表现之一。该模式的优点有:厂商可以为零售商提供较高的客户服务水平、厂商对零售商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较短的信息流程和较少的沟通环节保证了信息流通的顺畅,有效地避免了误差的产生。
厂家的销售人员直接与零售店合作,使得厂商的计划可以及时准确地在零售卖场中得以体现,而零售商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及时地反馈到厂商。顺畅的沟通为厂家与零售商之间合作关系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厂商资金压力较大、造成了厂家资源的分散(从而导致了较高的机会成本)。为了高效的管理整个流程,厂家必须为这套系统配置相关硬件支持设备和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这些都会使得厂家难以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从而影响企业经营。
完全的经销商网络销售:网络销售是指厂家不直接销售产品给终端客户,而是通过经销商和批发商渗透,把产品送到终端客户。此网络适用于大多的快速消费产品,同时适用于农村和中小城市市场。优点: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销售面广、渗透力强,借助他人网络扩大销售。缺点:对市场反应较迟缓,易造成价格混乱和区域间的冲突。这种模式对生产商的要求非常低,也把厂家的负担减少到了最低水平。但不可避免地,厂家几乎失去了对零售商的控制和影响力。如果经销商的业务能力不够强或合作不好,产品在零售系统中的表现将存在着非常大的潜在危机。这种模式下,即使厂家能对经销商提供完美的业务支持系统,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渠道策略得到理想的实施。并且由于经销商在渠道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厂家在与经销商的合作中也很难获得较强的谈判能力,从而难以对经销商进行有效的管理。
直销加网络的复合模式:在零售终端迅猛发展的今天,全靠网络销售,通过经销商做大型超市和终端己阻碍了销售的发展。以网络销售为主,辅以一定的自销力量,由厂家直接做大型超市和经销商难以涉及的特殊终端,既可控制重点,又能拾遗补漏,还可对整个市场起到控制、调整的作用。但有些时候处于直销和网络的两种渠道会由于厂家不同的渠道的政策而发生矛盾和冲突。如厂家给营销渠道成员不同的零售定价和促销优惠政策等倾斜式的政策时,常常引发冲突。快速消费品的销售要求服务周全、送货及时,深度分销,对于一些非地方性品牌来说,生产厂家和销售市场距离较远,自身配送能力有限,国内物流行业尚不健全,要使消费者随处可以买到产品,同时又要控制厂商的销售成本和财务风险,加之中国特殊的地理条件,地区间差异较大,单靠厂商的力量很难让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此外,中国消费品市场庞大且增长迅速,企业一旦切入高速成长市场,其资金短缺和人力资源缺乏的矛盾就会十分突出。通过经销商覆盖部分销售区域,同时直供一些重点客户,是众多国内外快速消费品厂商的普遍做法。
三、快速消费品进入市场阶段的渠道管理
对于刚刚开拓的市场,往往难于把握,渠道结构还没有经受考验,分销、促销、终端、陈列、销量也难以控制。但是,对于新市场的渠道管理又直接关系到后期市场的深耕、上量。新品上市的渠道管理依然要充分意识到渠道的力量仍然在于经销商的经销权力和推广能力,而且随着经销商的转型和升级,其走势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目前快速消费品市场中,任何一个新品的成功上市,想要最大程度地发挥渠道的力量,还是离不开经销商的紧密合作。这个阶段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甄选优质经销商:由于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区域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抛弃经销商的时代远未来临,选择真正有价值的经销商是厂家渠道管理的基石。所以,遵循“渠道等于经销商”的理念,甄选优化出一家经销商,对于新品的成功上市,甚为重要。
理顺价差体系:定好层次分明、分配合理的通路价差体系,是新品成功上市的核心,也是渠道控制链上的枢纽。各个通路要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只有这样,产品才能很好地流动。这个逐级分配的利润空间,还要根据当地市场的竞品情况作为参考依据。
从交易营销走向伙伴营销:牢固确立“扶植经销商做市场,而不是依赖经销商做市场,更不是绕过经销商来做市场”的指导思想。生产厂家可以:基于市场调查,设计切实可行的新品上市的推广方案;提供基于产品差价的合理的市场开发与维护费用;对经销商和经销商业务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指导;提供一支训练有素的新品推广所必需的“拓荒牛”小团队。
四、快速消费品维护市场阶段的渠道管理
在维护市场阶段,产品在市场上基本饱和,虽然产品的普及率继续有所提高,但销售量则趋于基本稳定。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竞争愈加激烈,企业利用各种手段争夺市场份额,产品利润逐渐降低,开始有企业退出市场。此时,企业应着重树立本企业的形象,强调产品品牌与竞品品牌的差异性。逐步在各个分销区域健全渠道的管理系统,充分掌握产品的分销网络,并协助渠道实现周边市场的全面渗透。同时寻找新的渠道形式,努力开发产品的潜在市场。
在维护市场阶段的渠道管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网络管理:加强对分销网络的管理,尤其是加强对网络末端零售商的控制,企业在完善分销网络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管理体系;安排不同的业务人员,分别定期拜访不同等级的分销商;加强对零售商的支持;建立信息回馈系统和信息汇总系统,建立客户档案;发展直营机构,直接服务重点顾客;健全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体系等等。
加强联系合作: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分销网络的密集程度,因此,企业必须通过业务人员或其他的沟通交流方式,进一步加强和分销商的联系与合作。只有通过分销商的长期紧密合作,才能保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完善拜访制度:制定对各级分销商,尤其是零售商的定期拜访制度,规定拜访的时间、拜访的路线和拜访的内容等。对零售商还要加入店面生动化设计、产品陈列、促销实施等方面的协助与支持。
分销网络控制:由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复杂,一些较小的企业已被挤出市场,剩下的大中型企业则会利用各种手段争夺渠道,以控制渠道来实现对市场的占有。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现有分销网络的控制,防止竞品趁机争夺市场。一般来说,企业在加强分销网络的控制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品牌卖相、建立控制机制。既防止竞争产品趁机进入渠道;又要防止某些规模较大或职权较高的分销商趁势要胁企业,逼迫企业做出对产品销售不利的行为。
五、结论
快速消费品是企业目前市场上竞争比较激烈的产品,很多企业在这个产品的市场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作为快速消费品的企业,在进行销售管理时绝对不能脱离快速消费品的基本特征及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我们在了解了快速消费品的特征之后,企业要分析根据自身产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自己企业的具体特点来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具体进行企业的渠道管理。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69.
[2]陈志平.2010年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市场走向[J].现代营销,2010,3:16-17.
[3]凌力.超市消费者行为分析与营销创新[J].市场营销,2004,11:17-19.
[4]李仕洋.针对多元化消费者做巧妙营销[J].销售与管理,2010,5:42.
[5]赵萍,臧海明.渠道成员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市场研究,2009,5:27-28.
[6]百家.网络分销与传统渠道实现创新搭配[J].现代营销,2010,2:28-29.
[7]刘永炬.渠道[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68-90.
食品消费趋势范文3
关键词:奢侈品;家具;趋势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089-02
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奢侈品更多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因其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细致的工艺设计和较高的品牌溢价等属性,是其消费者身份、内涵和财富等方面的体现。 全球经济危机后,国际奢侈品市场出现疲软,中国市场却逆势上扬。随着目前人民币升值以及欧元贬值现象,更大大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的消费力,2011年,中国人在欧洲市场消费累积近500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中国人的境外奢侈品消费总额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随着大批高档消费品的陆续进入,中国与世界的消费差距正逐渐缩短,中国社会更加注重提倡新的消费观念。
一、中国奢侈品市场现状
奢侈品产业是一个寡头垄断竞争产业,奢侈品品牌的拥有者在产业发展中采取了很多独具匠心的策略,中心只有一个,就是建立自己的品牌的垄断地位。
200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7.5%,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2011年,中国在GDP上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1/4,占据全球份额的27.5%,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随着目前人民币升值趋势,加上欧元贬值现象,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将根据国际货币汇率,在国外购买奢侈品比去年更加便宜,而亚洲人在欧洲市场购买奢侈品消费去年累计达690亿美元,中国人累计消费了近500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中国人在境外消费奢侈品已经成为的世界第一。
二、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特征
1.消费群体年轻化。相对于国外的奢侈品消费者,中国的消费者大部分是年龄低于40岁的年轻人,而在欧美等国家的消费者年龄多在40~65 岁之间。世界奢侈品协会分析认为,中国人是否购买奢侈品并非取决于他们的年龄和收入,而更多的是消费心理的影响。在未来的十年内,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大部分是在25~30岁之间这些群族。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的调查显示,这些年轻的消费者将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潜力。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已成为趋势。但消费主体的年轻化并非对家具奢侈品市场有较大的带动性,在家具方面,购买者更多的是30~45岁有了较多的经济基础,可以购买更高额度的高档家具。
2.消费理念及消费方式不理性。在欧美等成熟市场,消费者注重的更多是奢侈的内涵,对奢侈品文化内涵的理解十分深刻。而中国则注重商品的价格,通过高昂的价格显示自己的身份。因此中国消费者更多的则是对名表、服饰、汽车等奢侈的个人物品的需求。
3.消费集中在国外品牌上。中国几乎没有较大知名国内品牌。目前,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国外品牌上,中国并没有可以与之竞争的品牌。由于中国长期出口商品的低价格策略,也使“中国制造”这个名词让产品自贬身价。
三、家具奢侈品购买影响因素
1.信息方面的影响。消费者之间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程度上的相互影响,个体会模仿参照体的行为。比如一个人在和朋友聊天时知道朋友购买了某奢侈品牌手表,于是也会想买一块手表,尽管这要花去将近三个月的工资。
2.功利方面的影响。为了彰显自身品位,消费者购买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功利方面的影响。目前,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人群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有经济实力的上层人士。他们希望通过购买奢侈品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购买时价格因素很少考虑。第二种是以白领为主的人群,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购买商品时更多的考虑是时尚因素,通常会用几个月的薪水来购买一个皮包。第三种是新生年轻的群体,他们追求潮流,虽然没有消费实力,却有很强的消费欲望。后两种消费群体更大程度上是效仿有实力的上层人士,希望通过奢侈品来提高身价,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生活品位很大程度是和教育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的高端消费群体更多的是具有暴发户性质人群。数据显示,中国高端家具消费市场仅占全国家具行业2%。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消费者还是会把钱花在看得见的地方,如时装、箱包、手表等。因此中国奢侈品家具市场只有欧美国家的1/10左右。
这些原因造成了国际高端家具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远远低于服装箱包等行业,即使已经进入中国的品牌不免遭到冷落。当然,不是所有的高端家具店都在勉强经营,比如设计新颖,这家有着别样营销模式的家具店在中国稳步发展,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高端家具的问题所在。
3.价值表现上的影响。自我认同感是价值表现上最突出的影响。消费者购买产品时不仅因其品牌文化,在另一方面也为其他消费者树立文化涵义,其他消费者又会通过效仿这种能体现自身品位的文化涵义的方式,从中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文化涵义。例如,某位消费者发现很多有事业有成的高层人士都喜欢购买某种奢侈品牌的手表,为提高自身形象,他也去购买了一块相同品牌的手表。
炫耀性和缺乏品位的消费观念充斥着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且奢侈品领域里,家具相对于化妆品、时装等行业本来就慢热一些。在国外我们不难发现家具品牌都不会在最核心的位置开店,而多开设在交叉的支路上。另一方面,家具也不用像时装那样会更换频率较高,即使是高层消费者,也希望购买一套几百万的餐桌可以用的时间长一点。
四、家具奢侈品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
1.境内购买呈增加趋势。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到国外旅行消费,二是直接在中国境内消费。前者的比重明显大于后者。 但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无论是在销售还是售后服务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一是表现在各个品牌的新开门店数都稳步增长,使消费者更多地了解到奢侈品牌。二是在新品更新节奏上有了很大提高,服务体验也有所提升。三是各大品牌降低利润率,缩小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价格上的差异。从国外运进的品牌大多会缴纳高昂的关税,使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平价对于中国消费者增加在国内消费的推动力。
2.二三线城市购买力提升。自2008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升温,以此带动起大范围的产业得以发展,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家具行业。近几年随着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增加,对家具市场依旧是利好消息。另一方面,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态度和财富水平与一线城市消费者相似,这使得奢侈品对于这一类消费群体有更大的市场。
3.网上平台重要性提升。互联网在奢侈品的购买过程中,开始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官方品牌网站和搜索引擎成为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目前最喜爱也是最直接的信息来源。
4.国内家具品牌逐步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奢侈品品牌。文化本来就具有稀缺性的属性,把稀有资源转化成品牌理念、品牌文化,中国的品牌之路还可以走很远,这是中国发展奢侈品品牌的必然的举措。
作为中国家具奢侈品业成就较突出代表——博德精工玉石。2011年3月28日,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和《陶城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陶瓷行业新锐榜”上,“陶瓷十大品牌”博德磁砖凭借享誉业界的“博德精工玉石”品牌及该品牌的巅峰之作“精工宝石”,摘取了“年度最佳品牌”和“年度优秀产品”的殊荣,成为业界的焦点。中国奢侈品市场需要在不断创新与开拓中,走出自己的道路。
五、总结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日益发展将促进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购买需求,同时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推高,家具行业也渐渐走热。然而鉴于中国消费者主要炫富和功利心理而购买奢侈品,因而家具奢侈品作为奢侈品市场的特殊存在,其具有总价较高,又比较隐蔽等特点。随着中国居民消费力的逐步增强,家具奢侈品市场将会逐渐推广到二三线城市,因此中国奢侈品家具生产商应把握住机遇,不断扩展新产品,加强与国外品牌的合作,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智.中国消费品市场监测与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6.
[2] 孔淑红.奢侈品产业分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8.
食品消费趋势范文4
月度报告 MONTHLY REPORT / / ABR记者 张南
新一轮汽车刺激政策出台或许已经临近。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被认为是2010年国家安排120亿元专项补贴资金的延续。
嗅觉灵敏的地方政府很快触摸到中央的意图,已经推出地方财政汽车刺激政策。5月31日重庆正式宣布启动新一轮的“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惠民政策。一旦政策落实到位,以小排量车为主要产品系列的自主品牌或许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自主品牌显然形势严峻。2012年1-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213.70万辆,同比下降5.2%,而同期乘用车总体呈现正增长(未包含进口车),其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3%,占有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同比呈现持续下降状态。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就具体车型而言,自主品牌紧凑型车,SUV和MPV销量同比上升,其中MPV和SUV车型同比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18.3%和12.6%。而微型车、小型车、中大型车和中型车同比销量下滑显著,特别是自主品牌的微型车和小型车,销量同比分别下降了34.1%和15.8%。
微型车和小型车,作为排量主要集中在1.6L以下的两个级别车型,销量的下滑预示着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乘用车空间的偏好性增大。但随着国家即将出台1.6L以下节能车型的补贴政策以及汽车下乡政策,预计这两个级别的自主车型在未来的二、三线乘用车市场将会有上升的市场表现。
针对中国汽车本土品牌的不佳形势,《汽车商业评论》杂志特联合汽车之家、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华西都市报、新闻晨报、楚天都市报推出《自主品牌汽车消费趋势报告》。
报告显示自主品牌消费者关注已现上升趋势,其中SUV级别不但增幅最大,且关注份额已直逼占据最大份额的紧凑型级别。自主品牌消费者集中在二、三线区域,山东、河南、重庆消费潜力巨大。在产品满意度方面,自主品牌价格、空间、养车成本以及配置的满意度高于合资产品。关于销售满意度,自主品牌交车时间为期较短最受消费者认可,整体销售服务水平仍需提高。
随着自主品牌不断发力中低端紧凑型车级别以及中低端城市SUV细分市场,以性价比取胜的自主品牌或许将迎来一个新的增长期,其中销量萎缩的微型和小型车在刺激政策作用下将有可期的表现,而SUV很可能成为关键的增长力量。
1、尽管自主品牌份额下降,但消费者关注已现上升趋势,SUV增幅最大
2012年1-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关注度份额比2010年有较大程度上升(汽车之家关注度指数仅统计在售车型,并包括进口车型)。4月自主品牌关注度份额达到25.7%,可以看出在北京车展及一系列新车的带动下呈现出上升趋势。
从同比增幅来看,自主品牌SUV车型的消费者关注同比增长率绝对算得上是最大的亮点,同比109.6%的增长率说明北京车展再一次点燃了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SUV的热情,这也算是消费者对于自主厂商纷纷发力SUV细分市场的积极回应。
2、山东、河南、重庆应成自主品牌主攻区域
自主品牌紧凑型车预购意向仍占最大份额。
消费者对于合资、进口和自主的预购率分别为56%、5%和39%。而在细分的自主预购意愿中,消费者对于紧凑型车的购买意愿最为强烈,愿意购买紧凑型车的消费者占49%,其次为SUV和小型车,分别为22%和15%,这一数据再次印证了自主品牌未来市场走势。
自主品牌消费者集中在二、三线区域,山东、河南、重庆消费潜力巨大。
自主车的消费者关注份额Top5为广东、山东、河北、江苏和浙江,基本与销量分布区域一致。从目标群体差异的TGI指数的角度来看,山东、河南、重庆、广西、河北、山西、天津、湖南、四川、湖北、安徽、陕西等地区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更加青睐。
自主车未来的消费将会进一步集中在山东、河南、重庆、广西、河北、山西、天津、湖南、四川、湖北、安徽、陕西等地区,也预示着自主品牌应该针对这些地区进一步地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和产能战略性布局。
3、自主品牌价格、空间、养车成本以及配置的满意度高于合资
自主品牌产品满意度略低于合资与进口。
从消费者对于所购乘用车产品满意的打分来看(100分为满分),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满意度要低于合资与进口品牌。但如果从车辆价格去考虑的话,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均价无疑要大幅高于自主品牌,那么自主品牌在均价偏低的情况下还能获得与合资差距不大的产品满意度评分,这点是比较难能可贵的。
从消费者对于各品牌的产品满意度打分来看,自主满意度Top5品牌依次为帝豪、中华、荣威、长城、奇瑞。帝豪品牌的产品满意度为72.9,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合资品牌的产品满意度均值,但Top5列表中其余四个品牌还是较合资品牌产品满意度均值有一些差距。
自主品牌在价格、养车、配置和空间上的产品满意度高于合资产品。
由于从产品的角度来看,价格差距太大的产品满意度对比往往参考意义不大,所以将进口品牌产品满意度剔除。据汽车之家数据研究中心分析,自主品牌的消费者对于所购车辆外观、空间、价格最为满意。
从自主品牌产品满意度优势点来看,自主品牌价格、养车、配置和空间的产品满意度要大于合资品牌,虽然对于产品满意度的打分受消费者主观影响较大,但从横向比对来看,自主品牌在现实中其实存在着价格、养车、配置和空间的相对优势。但其他相对于合资厂商产品满意度的劣势也是较为常见的,所以这些劣势点也是自主厂商产品需要进一步去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调查显示,比亚迪、中华、奇瑞和帝豪分列价格、空间、养车成本和配置满意度第一位,较其他自主品牌优势明显。如今同级别乘用车产品的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从消费者关注角度来看,消费者总是关注那些比较有特点的产品,而在自主产品满意度环节做到第一的自主品牌可以进一步放大自己产品的优点,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且可以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品牌形象。
4、自主品牌交车时间为期较短最受消费者认可,整体销售服务水平仍需提高
交车时间是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最为满意之处。
自主品牌销售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交车时间、试乘试驾、交车过程、电话沟通和交易条件等,其中交车时间为自主品牌消费者最为满意的销售环节。从其他调研机构的相关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交车时间往往是销售满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所以自主车在此环节的优势可以为其品牌的销售满意度的提升带来巨大作用。但从其它维度来看,自主品牌的销售环节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近八成消费者较为认可自主品牌的销售服务水平。
从汽车之家的汽车销售满意度调查数据来看,自主品牌满意度整体评分为71.6分,合资为75.9分,进口为77.8分。由此可见在销售环节上,自主品牌的表现和产品满意度端较为相似。
以分值来评判销售服务水平不宜做横向对比,因为单个的消费者对于服务水平的感受会受自身因素影响较大,但如果直接让消费者以自己的预期作为判断服务水平好坏的标准,就可以最为真实的反映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调查结果显示,有10.1%的消费者觉得自主品牌4S店服务水平比自己预期要好,有70.1%的消费者觉得自主品牌4S店服务水平和自己预期一致,有19.8%的消费者觉得服务水平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虽然自主品牌目前的销售满意度仍旧不能给消费者带来惊喜,但是这一数据同样说明了,接近八成的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销售服务水平比较认可。
样本来源:
食品消费趋势范文5
[关键词] 奢侈品奢侈品消费现状奢侈品贸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中国的富裕人群快速涌现,中国正逐步成为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生力军,中国将是最具潜力的奢侈品消费大国。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规模达到8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达到18%,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截至2008年10月份,中国奢侈品消费比2007年消费总额递增8%~10%,达到86亿美元,而因为经济危机,日本和北美奢侈品消费额剧降35%,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奢侈品的第二大消费国。奢侈品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快速成长和传播,对于奢侈品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经济学理论中均衡量。
一、奢侈品的定义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箱包类的全球顶级品牌路易威登,曾是拿破仑皇后的专宠。夏奈儿、迪奥、纪梵希、欧米伽等品牌旗下更是拥有诸如戴安娜王妃、麦当娜、奥黛丽•赫本、舒马赫等众多国际重量级人物。“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3%,并且还在迅速的增长中。迅速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着自己心目中的奢侈梦想。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估计,中国大陆奢侈品消费人群目前已达到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
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与品质最高的产品,是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商品学上讲,价格高并不意味着就是“奢侈品”,“奢侈品”的高价性也绝非是生产与使用过高过多的物质成本的积累与堆砌,而是在其背后有一个完美体系支撑和百年文化传承。而美学家则定义为,“奢侈品”是一种生活被艺术化的符号,是一种把生活追求变为美学的外在标志,“奢侈品”就是一种艺术美学的直接代表,它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和哲学涵义。“奢侈品”对社会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为它们集中了最先进的技术、最和谐的产品美学,它是亲切的、细腻的、敏锐的、最人性化的,而且奢侈品本身也在不断进化中。
二、我国奢侈品的消费现状
1.消费年龄年轻化
在国外,奢侈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一般在30~40岁年龄段之间,据北京晨报援引最新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价值约为20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3%。世界两大奢侈品牌CEO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是25岁至30岁的中国年轻人。这个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很难成规模的年轻奢侈品消费群体正在中国快速成长。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已成为趋势。例如,登喜路品牌在中国的消费最低年龄要比欧美及其他国家低5岁左右,大概为25岁。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中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市场,年轻人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有经济实力消费奢侈品;二是一些经济能力并没达到消费奢侈品水平的年轻人,为了圆奢华梦也在消费奢侈品。据此,可以把年轻人消费群体分为两种消费类型:“真正可以买得起奢侈品的人”和“花光所有钱来买一小件奢侈品的人”。
2.消费集中在外国品牌上,我国几乎没有自主品牌参与竞争
目前,我国的奢侈品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品牌包揽,我国的奢华消费实际上就是西化,这与我们没有称雄世界的顶级品牌有关。不要说国产名牌,就算是“中国制造”的国外品牌也使其身价下降,这与中国人的消费理念、消费文化、以及国外品牌的成功经营和大举进攻等诸多因素有关。奢侈品牌主要来自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欧洲,奢侈品范围广泛,涵盖银器、铜器、水晶玻璃、皮革、出版和装潢等等。瑞士军刀、ZIPPO打火机令许多年轻人着迷,而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是一座未开启的金山,虽然我国有“水井坊”、“国窖1573”等奢华品牌,但为人所知的数量实在不多,几乎没有能够跟外国奢侈品牌竞争。其实,中国并不缺少本土奢侈产品,中国本土具有很好的奢侈品品牌生长的基因:做一套西装上万块的永止裁缝,高档的红木家具,还有那些在中国历史上与皇家相关的贡品,比如,南京云锦等,但由于缺乏“走出去”的战略眼光和品牌宣传手段,使得我国本土的奢侈产品不被外国甚至本国国民所熟悉和热爱。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正在吸引许多外国奢侈品品牌商们的眼球,遗憾的是中国奢侈品却缺位,还没有引起中国本土企业家的足够重视。
3.我国还处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并快速增长
在欧美国家,奢侈品消费有房屋、汽车、阖家旅游,还有非常个性的消费,比如陶瓷、美食等等,无所不包。只要拥有最高的质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购买一只古老的灯具、听新年音乐会都可以成为奢侈品消费。而我国的奢侈品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奢侈品市场较为成熟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消费量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是个人用奢侈品,而后期逐步由具体的奢侈商品转而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和体验。虽然,私人度假酒店、顶级家私、艺术品投资论坛,专为富豪级人士专门定制的顶级保健品等在我国也开始备受关注,这一变化显示出中国买家们已经开始由消费奢侈品向消费奢侈生活方式转变,但那毕竟是少数,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内的奢侈品消费将集中于个人用的奢侈商品,即高档时装、高档皮具、珠宝、名表、顶级化妆品和香水、古董字画等高档商品。我国还处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因此奢侈品在我国的发展将会有相当长的时期和过程,这也吸引了大量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扩张。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世界顶级品牌都在中国设有分店。根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统计,中国目前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其中约1000万至1300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他们购买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手表、皮包、化妆品、时装和珠宝等个人用品。该协会预计,到2010年国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的人数将增加到2.5亿人。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人均收入在1500美元左右,奢侈品消费开始启动,当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奢侈品消费将急剧上升。
4.在消费地点上,大多通过大型商场和旅游实现
即使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中国消费者也更偏向在市区商业中心,或大型购物商场里购物,这让他们有机会到处逛逛,挑选不同的品牌和产品。另外,由于高关税的缘故,许多中国消费者喜欢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方,尤其是香港购买奢侈品。根据法国旅游局统计,中国旅游者在法国的平均消费金额远远超过欧美游客,目前全球顶级奢侈品牌消费额中中国人占据了5%的比例,其中3%是中国游客在海外购买的。
三、中国奢侈品贸易的发展趋势
美国媒体称,受金融海啸影响,全球奢侈品贸易陷入低迷,数据显示过去11个月,日本和北美奢侈品消费额剧降35%,各大品牌纷纷降价自救,但中国市场却逆市上扬,保持22%的强劲增长。中国市场奢侈品贸易的强劲走势,几乎没有遭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这从奢侈品的追随者不畏寒潮继续壮大可见一斑。这也更加坚定了奢侈品巨头中国布局市场的决心。英国媒体称:传统奢侈品大国美国和日本都遭受重创,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众多奢侈品巨头抓到了中国这根救命稻草,纷纷进军中国。意大利顶级品牌范思哲称,2009年亚洲市场将成为它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功不可没。法国媒体报道称:“看看那些奢侈品在美国的遭遇吧,他们现在正在中国投资。日内瓦手表商在过去两个月里造访过7个国家,试图向世界富人推销其售价为200多万元的泰坦尼克-DNA系列手表,结果没有哪国人比中国人对此更感兴趣。”
中国商务部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有2.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将近目前数字的17倍。此外,未来数年内,将有2~3亿人口进入奢侈品充斥的城市,从而进一步带动该市场的成长。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鉴于经济危机,一些分析人士甚至预言,中国可能在2011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国本土的奢侈品从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仅是品牌,中国的投资商、零售商和设计师,包括制造商都有机会从这个行业的快速增长中获益。
参考文献:
[1]张瑞杰等:年增22%中国全球奢侈品市场救命稻草[N]. 法制晚报,2008,(11)
[2]王微微: 关于发展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思考[J]. 中国物价,2008,(9)
食品消费趋势范文6
一个产品能不能卖得好,开创畅销局面,其实在产品的开发阶段就基本有个眉目了。因为,如果一个产品能够吻合或者引领消费者消费趋势,那么想都不用去想,这产品一定畅销。产品(Product)的这一特点在很多外观和工业设计导向的行业更加突出,如IT数码、汽车、家电等行业。
如果具体到市场上的产品,我们或许更加明了,比如来自美国的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自投入市场便成为开创全球年轻人数码消费的新时代的产品,享有全球盛誉,而其销售量也几乎占了苹果公司全部产品销售量的三分之一;同样,来自中国的爱国者MP3播放器在推出月光宝盒之前,曾经开展过大量关于年轻人消费者生活方式和形态的研究,而月光宝盒一经推出便引起广大年轻人的竞相追捧,也一度成为中国MP3市场的代言者;而全球手机行业的霸主――来自北欧芬兰的诺基亚曾告诉消费者:诺基亚目前正在研发的是5年后的手机产品,因为现在的产品早在5年前他们就已经设计好了。
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产品都创造了市场奇迹,而创造市场奇迹的同一个原因又都是,他们在消费者生活方式和形态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此,他们推出的产品能够符合消费趋势,引领消费潮流,追随未来发展。这也就难怪,虽然当今消费者的生活变化速度可谓日新月异,但诺基亚却能神奇地追逐消费者5年后的消费趋势。
可见,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市场,准确把握消费趋势是企业成就领先局面,开发出畅销产品的重要因素!
二、消费趋势融在生活方式中
消费趋势是消费者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消费动向,是消费行为普遍性的一个集中呈现,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阶段性结果。那么,对于企业来讲,消费趋势怎样呈现出来的呢?
近年来,韩国企业如三星、LG等在竞争最激烈的IT数码、家电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全球范围内强势崛起,产品的外观和工业设计可以说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帮助这些产品在今天的市场走俏的一个内在原因,就是它们吻合了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或者说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根据对国际家电品牌菲利浦、索尼的案例研究发现,它们也面临着消费产品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危机,它们提出,由于市场饱和,消费者价值观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家电产品的价格、性能、质量只是产品进军市场的敲门砖,任何企业要真正取得竞争上的优势,必须更多注重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在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软性价值,使产品充分融入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提供用户独一无二的情感体验。通过准确地建立这种纽带,企业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如何让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建立联系,特别是如何让产品在几年以后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这才是企业把握消费趋势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畅销产品研发概念的真正源泉。消费趋势正式融入大众消费者日常生活方式中的,而且时时刻刻都在向所有生产者呈现,如何洞察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通常来说,消费者生活方式的现状是最容易了解的,但是从中发现趋势往往很难,因为消费者往往自己都不能清晰地描述自己下一步的消费倾向。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诺基亚们对未来5年的产品的设计又从何谈起?
三、趋势研究依赖正确的方法
有人说,消费者研究是最重要的方法,但是,现实让很多企业对此也有颇多困惑。
一方面,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研究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你如果直接去问消费者的话不可能得到人们想要什么的答案,大部分消费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他们不说他们所指或者所说的不是真正的所指,比如,你去问消费者未来5年你想要什么样子的手机,消费者就很难说得出来,而且他说出来的手机的样子的描绘,你也不见得能理解,甚至连他自己都很难把握。因此,有些时候,消费者说的不一定总是对的。
另一方面,不是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都需要满足。有些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消费者的有些需求,企业要选择不去满足,而有很多时候当你问消费者的需求的时候,他常常告诉你的是理想的或者全面的需求,但是当你整合所有需求开发出产品后,他们又不见得喜欢。比如传统的家具商场试图将家具卖给所有的人,而瑞典的宜家家居,却把目标定位于那些追求风格又图便宜的年轻人身上,从而赢得了自己的市场,如果宜家趋于传统的消费者家居需求的全面满足,就很容易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潭。
确实,消费者的心思有时候的确很难琢磨,特别在那些需要引领时尚又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领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至今为止,消费者的研究却依然是获得产品创新的最佳途径,关键在于,是不是有好的方式和方法。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常常是难以说清楚,是潜藏的,更多的间接的研究方式才能深入地梳理目标消费者的动机、需求和渴望,而如何设置正确的问题,以及在一定信息量积累的基础上去融合对消费者很多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则成为关键。
四、如何洞察未来消费趋势
综上所述,获得好的产品概念和创意,并不是消费者研究没有用,而是如何去搜集消费者相关的信息,如何获得趋势,挖掘出人们头脑中未来会可能消费的产品概念。用创新的方法解构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剖析消费者的生活密码,才能让吻合消费者未来生活方式的产品研发不再成为问题,因为你解了消费者的密码,就知道了其潜藏在背后的真正需求。
更重要的是,很多公司往往认为洞察信息只来自消费者,其实信息源自很多地方。
大众生活观察。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来自于我们的观察,敏锐的观察可以捕捉到精彩的信息,当我们不了解一个消费者到底在想什么的时候,观察是获得信息最基础的手段。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和普通消费者共同度过生活中的一天,来看他们是如何度过的,这个里面就能生动地找到很多信息。
消费者的记录。当我们很难去形成对一个消费群体的判断的时候,让消费者用最自然的方式参与到生活方式的研究中来,比如让他们去记日记、拍摄一些自己喜欢的数码照片,研究人员去和消费者一起举办一些群体活动,与消费者进行座谈,都可以发现一个人群的真实的生活表现,而这些是形成新产品概念的源泉。
消费者的语言。一个产品之所以能够受到某个群体的追捧,原因在于这个产品传递的语言是这个群体的语言,比如动感地带传递的“我的地盘听我的”就是现在很多的年轻人自己的语言,所以很容易建立沟通的平台。搜集和分析这些语言,了解消费者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使用的语言,可以帮助产品的创意和概念寻找到能够具象的元素,这些研究通过对网上的BBS、贴吧、各种博客文章等上面流行的语言的内容结构和分析就可以获得,比如你要设计一款电脑给这些追星族,你只要去他们建立的各种各样的追星论坛上看看就可以找到这些人的鲜活语言。
了解社会趋势。社会趋势往往影响着人们消费生活的变迁,而全球的社会趋势的融合对于形成产品概念也意义重大,因为这些趋势中往往可以看到很多未来的新概念和新方向,同时社会趋势带来的潜在消费需求对于产品研发是很有价值的信息。了解社会趋势,就是要培养对这类信息的高敏感度,这可以通过全球众多研究机构的趋势报告,对于目标群体的消费趋势的报告来了解。
产品所处市场。很多企业虽然做了很多年,但是对于自己产品在消费潮流中所处的位置却并不是非常清楚,这样导致新产品到底应该切中哪个细分市场,在产品的创意和概念上做什么样的创新很难形成判断。按照时尚和消费的趋势来了解自己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的位置,对于企业的产品研发也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