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1

摘要:党的十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一论述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意志,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笔者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思考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丰富,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意志。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因此,本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课题,从生态建设的成效、问题、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些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全民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节能减排有力推进。统计显示,2002年至2011年,全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10年下降19.1%,二氧化硫、化学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4.29%和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资源利用率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6.7%,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大幅度减低;环境质量局部改善,2002年7大水系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满足一至三类水质要求,2011年提高到61.0%;2002年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49.7%,2011年提高到62.8%;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提高30.3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提高2.16个百分点,退牧还草区牧草质量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加大,全国沙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47.16万平方公里;应对气候变化取得进展,“十一五”期间通过节能提高能效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

(二)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一是资源约束趋紧,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频发;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我们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

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全民动员,共同行动。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布局,是我们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新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全民都要树立“切实保护好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生态、珍惜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观念,这样才能既建设山清水秀、和谐美好、生态优良的人类家园。

(二)加强媒体宣传。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应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高度注重舆论引导和宣传平台建设。比如,通过创办网站、杂志,发表绿色书等形式,突出特色,形成品牌,拓宽宣传渠道。二是抓联动。要以重点区域、行业、单位为切入点,单独或联合主办相关的论坛、研讨会、报告会,就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国策方针的探讨等进行交流;同时以重要节庆、重大活动为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吸引广大干部群众直接参与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三是推典型。要认真总结这些年来生态系列创建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典型,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形式,继续组织好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用鲜活的事迹教育人、感召人。

(三)政府体制改革。在政府机关中还要对过去建设的各方面消极因素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绿色GDP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其他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在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同时,要强化评价结果在政绩考核中的运用。要将体现节约环保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推动地方政府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生态文明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015-03

1生态文明研究历程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1],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2]。20世纪中后期,人们已经开始用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用生态史观研究人类文明史的是日本学者梅棹忠夫,1957年他以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文明史的规律,发表了《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1967年出版的《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中提出的生态史观,重视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对文明史进程的重要作用[3]。

1991年刘宗超、刘粤生在《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中提出要确立“全球生态意识和全球生态文明观”[4],199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殖基础》正式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开启了中国系统研究生态文明理论的先河;1997年《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首次提出“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先进的社会文明形态”[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重要治国理念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现状和问题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以校园为载体,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个基本维度,使生态文明融入其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校园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校园建设和日常教育管理中,从美化环境、绿色环保、和谐自然各个方面出发,不断强化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贵阳市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示范带头作用,贵阳学院作为贵阳市唯一的本科高校,拥有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肩负着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因而贵阳学院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贵阳学院位于贵阳东出口,与图云关国家级森林公园毗邻,贵阳学院的用地版图为平面蝴蝶形状,中长期规划面积1200亩,现实际使用面积810亩,规划建设以“园式林、生态型、数字化”为基本范式,拥有博信楼、博雅楼、博远楼、博艺楼、博新楼、博技楼、博达楼、九思楼、逸夫楼、咏籁楼、荟素楼、图书馆、田径场、行健馆、阳明文化广场、学生公寓楼群以及鱼梁桥等建筑单体,建筑单体色泽一致,风格雅致,特征鲜明,品质精良,在绿化、净化、美化和文明化建设上达到较高水准,是贵州省“优美校园”。贵阳学院在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创建上与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相适应,全面践行永续发展理念,确立了“办绿色大学、建生态家园”的环境治校方略,精心打造出“馨园”、“梨园”、“桃园”、“竹园”、“桂园”、“生态园”,以及“峡谷飞桥”等“七园七景”。生态校园一年常绿,四季有花,景致如画,是贵州省“绿色大学”[6]。在优美校园和绿色大学的建设过程中,贵阳学院秉承“办绿色大学、建生态家园”的环境治校方略,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建设中都开展了多方位的工作,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设计了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和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更好地分析和总结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中值得借鉴的方法。

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调查问卷共20题,每题可选择一个答案,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理解和认识。主要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随机抽取了星期一下午在贵阳学院第三教学楼二楼上课的班级共10个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涵盖了2011级、2012级、2013级三个年级学生(2010级学生均外出实习),共发放10个班级,每个班级30份。发放班级及收回份数为:2011级应用化学专业收回30份,2011级园林专业收回30份,2011级国际贸易专业收回30份,2012级生物工程专业收回30份,2012级园林专业收回30份,2012级旅游英语专业收回30份,2012级美术专业收回30份(有10份没有填写),2013级城乡规划专业收回30份,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收回30份,2013级制药工程专业收回30份(其中有的问卷有的同学仅仅填写一面,故统计实际数量与预计数量有一定偏差,见表1)。

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调查问卷”的20个题目中,1~14题的内容为生态文明具体行为体现,15~20题内容为生态文明观念内涵。在1~14题中,按照行为主体来分可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两类。其中1、2、4、5、6、7、8、9、10、11、12、13为个体行为,其主要表现同学们个人对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主观意见及行为;3、14为群体行为,其主要体现大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看法、意见。按照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是否分离来分,其中1、3、4、14题是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相分离的题型;2、5、6、7、8、9、10、11、12、13题是行为主题和责任主体同为一体的题型。15~20题中,16题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内涵理念的认识,15、17、18、19、20题则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认识。

从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分离的1、3、4、14题调查情况看,行为主题和责任主体相分离时,责任意识相对淡泊,缺乏主动担当的勇气的决心。如第一题:当你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你会如何做?其中选择A的占36%选B的占31%选C的占33%,A、B、C大约各占1/3,这说明在大学生中还有在看到周边环境建设遭破坏时漠不关心的现象。如第四题:你对学生在学校践踏草坪的看法是?其中选择A的占22%选B的占63%选C的占15%,从B选项所占的百分比为63%,这说明了学生还缺乏担当的意识和勇气。当然,从其他题目,如14题:你们寝室打扫卫生的情况如何?其中选择A的占62%,选B的占31%,选C的占7%,从这些数据可以说明当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学生还是比较关注的,但还缺乏把生态文明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和目标去努力践行的决心。

从环境问题与个人经济关系来看,与个人经济关联性大的问题,学生关注度相对较高,如第7题、第10题、第12题、第13题,说明在个人环境行为方面,适当地采取一些措施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处罚或奖励,如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恰当地给予一定奖励,对排污的收取一定费用,以此促进环境方面好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

从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和内涵的理解上,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理解都比较正确,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是紧密的,绝大部分大学生愿意深入地学习和传播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地参与相关工作。

3对策与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的考察分析来看,贵阳学院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比较好,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所做的工作还是有所体现,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有校级领导分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决策和指导作用。同时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2)学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牵头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由贵阳学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牵头完成,后勤管理处、基建处、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等行政教学部门协同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3)学校要求教师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研活动,有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及学术方面的专题研究课题并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

(4)除了学校行政教学部门教师参与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外,贵阳学院还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具体情况,组建不同的宣传和推崇生态文明理念的社团,组织落实建设工作。如贵阳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等成立了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普及与促进协会、贵阳学院环境协会等社团,围绕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环保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在学校和社会开展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带动了一批学生踊跃地参与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活动中来。

(5)让生态文明课程进课堂,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贵阳学院的生态文明相关课程不仅是在相关专业开设,而且也作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在所有专业中开设,如开设“环境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类校级公共选修课程。由贵阳学院组织编写的《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教程》经过两次改版后更加符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该课程也在全校所有专业中开设,使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和实施路径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奠定了知识基础。

(6)在全校范围内,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开展相关活动,推进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学校积极倡导开展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相关活动,如开展“我为校园添一点绿”,“关爱一小家、幸福一大家”签字活动,环保展示活动,绿化校园活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主题活动;制作宣传栏等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的绿化进行保护和充分利用,同时扩充新的绿化地带,并对校园内的130余种植物进行了命名挂牌,增进大家对校园植物的认识了解和热爱。

(7)在学校规划建设中,尽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氛围,激发学生建设校园生态文明的激情。在校园规划建设中,一方面,注重校园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努力营造一个绿色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着重体现了校园人文生态素养的展现,如校园的路标指示、教学楼的命名、学校的徽标等都应尽量展现生态和谐的理念。

(8)在校园资源利用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要遵循节约和再利用的原则,尽量减少由于资源浪费而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针对食堂浪费现象,通过“光盘行动”等活动减少浪费;教室灯光、路灯等设置了智能装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用电量。

(9)制定了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节能减排等相关制度并由学校相关部门监督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4结语

总之,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不断地强化生态文明意识,以创建环境优美、文明和谐、资源节约的校园为目标,以生态文明校园为辐射源,在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潘岳.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J].中国国情国力,2006(10):20~22.

[2]刘思华.论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关系[J].经济师,2011(1):6~9.

[3]杨宁一,郑丽平.评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J].史学月刊,2005(8):92~94.

[4]刘宗超,刘粤生.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J].自然杂志,1991(6):413~416.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常见问题;实用措施

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的综合体,其在实际中具有复杂性及系统性的特点,为了保证这一复杂的综合体可以正常的运转下去,就必须要保证其在实际中可以对各个部分进行平衡,这样才能保证城市持续、良好的发展。对于如何建设一个适宜且健康的社会环境,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然与社会进行平衡,但是在实际中城市发展以经济为先,因此自然环境的发展成为次要部分,在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的情况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为此实际中必须要将社会、经济、生态多方面效益进行综合统一,实现十中“五位一体”的发展要求。

1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需要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经济落后,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工业成为我国支柱型产业,直到现在我国仍然以工业生产为主,在此种背景下,我国自然生态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使生态环境愈发恶劣,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为了更好的进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对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以此来探讨如何在实际中开展相应的工作,城市现今生态特点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城市生态环境结构过于脆弱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水平虽然越来越高,但是相应的城市人口流动量也会增加,城市建设及城市污染问题也会随之扩大。目前在城市中多数为硬质土地,适宜进行绿化种植的区域较少,并且城市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使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再加上目前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造成城市生态结构十分脆弱,其生态环境所具备的自然净化能力也随之减弱,目前城市结构形态造成生态承载能力较弱,其在实际中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发生时城市生态环境过于脆弱而无法起到自然防护的作用。为此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要正视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有效措施来恢复城市生态环境,保证社会与自然之间发展的平衡。

1.2 城市生态文明存在偏颇

目前在城市中物质文明的内容显然要多于精神文明,而文化可以作为生态文明的一种体现,其内容更是存在着缺失的情况。我们当前存在着两种偏颇倾向:一是对历史文化保护不力,特别是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铲故建新,造成对历史文化的严重破坏,亦造成城市特色风貌的丧失。二是对文化产业的热捧,文化产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化最主要的功能是公益性、精神性和内在性的力量魅力,不应一味追求它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经济利益,城市文化发展是历史文化沿袭和时代文化创新融合的文化生态形态的发展过程,我们不能顾此失彼、畸形对待,失衡发展。

2 目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不足

2.1 思想认识不足

在城市发展初期,工业化大面积的实行再加上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采是造成生态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在现今生态文明发展中虽然多数人认同生态建设的内容,但是在实际中却存在着实行效果较差的情况,归根结底造成此种因素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不足的情况所造成的。为此在进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时需要转变固有的思想认识,将自然视为关乎人们生存的重要因素,以此来改善长期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2.2 制度上的不足

虽然我国根据生态环境发展需要所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较多,但是在实际中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中仍然存有一定的缺陷,造成此种因素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机构及机制等部分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无法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有效监督、检查、问责等效果,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出现一些错误及纰漏,影其实际开展的效果。为此必须要对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以此来作为生态建设工作开展的基础依据,使相关工作的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可靠,促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可以高效达成。

2.3 发展模式不足

由于我国发展模式限制造成许多产业都存在着管理粗放、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情况,目前由于生产活动所造成的污染物已经超出了自然所具备的自净能力,其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水资源、大气、土壤等污染问题的加重。而造成一切的因素离不开发展模式在其中的作用,为此在城市发展模式上必须要向着精细化、集约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保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2.4 行为规范不足

人作为生态环境中最主要的活动者,其行为规范可以说是影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虽然公众对环境的认识的逐渐加强,但是在实际中多数人的行为仍然缺乏有效的规范,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监督力度及管理力度的不足,许多群众没有足够的生态意识及环保意识,造成生态资源受到破坏。为此必须要及制定全面的规范制度来对个人行为进行约束,以此来保证公众可以形成正确的生态及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遵循应有的行为准则。

3 进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用措施

3.1 以科学作为指导思想

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最主要的就是需要是保证其工作进行的科学性,这样才能使相关工作开展具有目的性及高效性,避免在生态建设中出现不必要的弯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仍处于受到损坏的阶段,因此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主要是以生态修复为主,但是在实际中必须要有科学、详细的规划,避免盲目的进行生态工程,否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情况。并且在制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时,需要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科学指导观,进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的合理性、科学性、可靠性。

3.2 充分利用城市规划内容

城市规划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对城市的性质、功能、规模等进行全面的统筹安排,以此来保证城市的发展方向可以满足规划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安排,其中就包括了建设用地及绿化用地的分配,因此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充分的发挥出城市规划在实际中可以起到的作用,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促使城市资源可以得到合理使用,进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效率。

3.3 强化生态资源的保护

在城市中自然资源是人们生活中所需的必备元素,为此在实际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要注重对其自然资源进行保护,首先要给自然留下修复空间和恢复城市自然环境本色,对那些已经和正在对城市自然山水环境构成影响和威胁的城市,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或拆除违章建筑,或加强山体绿化,或疏清水系并加强滨水绿化等,发挥其生态功能。其次,营造城市的园林绿化网络体系和美好环境,这就要求在大力保护现有山水、湿地和园林绿地的基础上,大力进行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的绿地覆盖率。

3.4 节地节水节能和节约资源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首先是城市土地,十分有限,寸土寸金,不能盲目圈占、宽大宽用、肆意浪费,更不能污染土地,给生态环境带来隐患和危害。其次是水资源,水是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最关键的生态环境要素,因此,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更不允许污染水源、水体、水系和供水设施。再是能源,城市供电、供气、供热是需要大量消耗煤、石油、天然气、水等资源的,会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污染和公害,因此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以及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及再生能源十分重要。

3.5 加城市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在重视城市自然生态文明的同时还需要重视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的安居乐业、祥和稳定、健康发展,既是城市文明建设的象征又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保证。也就是说,一座生态文明的城市,应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谐发展和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统一有机发展的城市。

4 结束语

在党的十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归为党的重要执行纲要,这也决定了其将作为我国在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今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人民的关注的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为此在实际中必须要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找出适用的方式来开展相应的工作。虽然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但是在是实际中其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在此时期仍然需要不断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进行探索,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解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及实际开展措施需要以科学、全面的角度进行理解,从而使其可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进而建立起一个自然、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型社会,使其可以适应自然与社会规律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陆小成,冯刚.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研究综述[J].城市观察,2015(3):185-192.

[2]叶邓军.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研究[J].科学导报,2015(20).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4

    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种因素形成的复杂生态环境,同时又是多种社会关系的结合体。在此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着道德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道德蕴意,依据之一是其中存在着多种道德关系。“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P434)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或是一种主观的诉求,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的活动。有人的活动,就必然产生一定的道德关系。道德关系就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意识,通过相应的道德活动所体现的人们之间特殊利益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道德关系简单而又复杂。其简单在于道德关系无非划为两种,即人与自然中的道德关系和人与人中的道德关系。但其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盘根错节的复杂道德关系。对此,需要给予科学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第一,对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把握。人与自然存在道德问题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但如何正确把握其中的道德蕴意则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其争议点在于,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可以全部纳入道德领域。二是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三是人在与自然道德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关系中对道德的定性和定量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因为这里的生态是包含人的因素的生态,是人参与其中且以一定的活动方式与自然本身的运动相结合而构成的一种环境和运行态势。这也确立了我们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道德问题的前提。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无疑不能撇开人的自然属性,因为对人的研究,“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P67)。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而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联系。人与其他生物同处自然生态圈中,相互作用、相互凭借而构成生命的链接系统。但这种意义上自然与人之间并不存在道德关系,道德是社会范畴。只有当自然进入社会领域,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具有了一定的人与人关系属性的时候,才可能从道德意义上去把握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旦具有了道德意义,就要清楚其中的道德主体,以及人在其中的作用及其力度如何。一般意义上,道德关系中的各方都应是道德主体,都有一定的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这是道德关系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但在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中,自然是一种名义上的道德主体,自然的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都是由人为其代言的。其在于自然既无法以主体之名行使自己的权利,也无法履行义务。就道德权利而言,自然有什么样的权利及其内在的价值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由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所决定的,或者说是由人的标准来衡量和界定的。在客观上,自然作为与人的道德关系不可缺少的要素,与人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其自身不能提出一定的权利要求,更不能作为主动的方面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只能通过一定反作用力让人们了解自然的发展需求,即便是自然具有了一定的人的属性也是如此。而人们也只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对自然诉求作主观上的把握,并由此而检点自身,并根据自然和人自己的发展需要,通过认识自然规律来矫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至于自然的义务只能是人代替承担了。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人是以自然为中介而发生的道德关系。也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通过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达到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和谐的活动过程。在其中有一个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利益关系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总要首先满足一定的物质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精神需求。每一个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都要有不同的需求,且都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满足需求。其中不仅要依靠各种社会条件,而且要以自然提供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源作为基础。由此而产生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也带来了人的各种权利和社会义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由人的社会性及社会发展要求决定了个人与社会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结合就成为了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当人与自然相对时,这里的人应是一个整体的人,是一个需要以不同个体的共同利益为基点的社会主体。但这并不是说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中不存在社会与个体的矛盾。以自然为中介既可发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可有个人与个人的关系,都要涉及到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问题,由此产生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发挥人与社会的共同作用,其中社会整体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个人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毕竟是要与强大的自然相面对,只有依靠整体的力量才能更好的进行生活。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为整体的社会必须担负起主要责任。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个个体能够完成的任务,而是人类发展赋予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整体的使命。社会不仅要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规划并进行宣传,起到引路人的作用,而且要承担组织者、协调者、监督者和管理者的职责。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来看,那个历史时期的国家、社会整体能够认真地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那就会很好的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就会有较为显着的生态文明成果。反之,就会带来生态危机。就个人来说,同样需要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因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是一个全民的合力,要依靠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个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分子。这不仅是在于个人是社会整体的组成部分,而且个人利益的满足也需要以社会整体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我们存在于世界之中,自我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是首要的,生活就是连接和改善这种关系的一种过程。”[3](P35)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中道德关系的复杂性或矛盾性。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社会领域的事情,也需要涉及到自然领域的的因素,其复杂的道德关系显现出与其他领域不同的特点。从其涉及的范围来看,道德关系是多层面的,不仅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道德关系,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还有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群体与整体等各种各样的道德关系,在深度和广度上是其他领域所不及的。

    从协调处理的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道德关系的把握,不但面临着复杂的各种关系,而且在方式、承担主体等方面也是非常特殊的。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道德关系,需要考虑到人的自身利益的实现,也要从自然的生态平衡出发,更需要搞好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在调节各种关系时所用的手段是不一样的。对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的调节,就不能像对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的处理。如采用沟通、评价等方式只能是对人,对自然是没有也不可能使用的方式。

    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尽管各种道德关系的处理需要协调一致,但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同人与人的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这不仅在于这两种关系的发展趋向及整个过程有一定的区别,而且这两种关系的解决路径有较大的差异。就是在人与人关系的处理中,由于所面对的复杂因素也要与其他领域有所不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道德关系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发展脉络和规律,而且也会因发展的不平衡带来各式各样的矛盾及不同时期解决的重点问题。

    从实现的结果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生态环境的有序协调发展。但在各种具体道德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其目标又有特殊性。就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而言,它要遵循自然规律,考虑人的自身利益的满足,而达到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的需要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交流融通和和谐统一状态。因为以自然为中介发生着各种社会主体的矛盾。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人道德关系的实现目标是,通过很好的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序合理地利用自然,以此充分地考虑各种社会主体的利益的实现,较好地把握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

    生态文明建设衍生着各种道德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也需要道德的作为。如何处理其中的各种道德关系,从道德视角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道德操作需要把握以人为本、公正、科学发展等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又应是其中道德关系处理的一般方法论原则。也许人们会说,以人为本是否会导致人类中心主义,因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以人为本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矛盾。这不仅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而且还在于生态文明建设所涉及的几乎所有的因素都与人有关。这其中包括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实施的道德行为、解决的各种问题等等。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的社会活动,其主体是人,人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客体。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既要发挥人的作用,充分显现人的价值,又要把人的问题处理好。人是整个操作过程的管理者、实施者,又是整个活动的最终受益者。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出现的问题,恰恰是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不能导致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基于四个层面。一是以什么人为本。一般意义上,对人的认识有多种含义,但无论从哪一视角,人总是具体的、现实的和历史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及其自身的存在和活动方式“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4](P131)。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要以社会整体形式的人为本,又要关注个体形式的人的利益实现。在其中,作为人的类主体的利益更为根本。

    当然,由于社会现实状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简单地说以人为本,而需要根据现实人们关系发展的需要而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5

1 新农村建设彰显生态文明建设价值

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2011年末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但乡村人口仍有65656万人,比重达48.73%。[2]即使是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没有农村的发展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安吉县尚书圩村作为一个贫困落后、交通闭塞的小山村,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机遇,通过生态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彰显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整治多数农村“脏乱差”的人居环境,并逐步对自然生态环境予以恢复和综合保护。尚书圩作为一个面积5.94平方公里、人口仅1140人的小山村,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村民为实现脱贫致富,对本村6200亩毛竹林进行大规模的砍伐贩卖,山林遭受严重破坏。这不仅损害村庄整体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与山体滑坡。而且砍伐毛竹的微薄收入也不足以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多数村民被迫到外地务工以维持生计,尚书圩村面临着生态破坏与劳动力流失的双重困境。尚书圩村在生态破坏的惨痛教训中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发展经济。该村充分利用上级政策与资金扶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正式开展之后,尚书圩村牢牢把握政策文件要求,把“村容整洁”内化为村庄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的有机融合,使具有历史内涵的人文景观与优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品牌。尚书圩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村庄发展的优先地位,有效落实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 农村发展建设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代价,只是把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可短期开发利用的资源,没有认识到它的综合效益与价值。此类开发利用模式在短期内虽可实现一定经济效益,但在资源枯竭之后往往走向停滞乃至衰败。[3]尚书圩村在以往的开发建设中也经历了这一粗放型的发展过程,村民饱尝生态破坏导致的恶果。为转变生态持续恶化、资源枯竭的困境,尚书圩村根据本村自然情况,确立了以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为基础的村庄经营道路。为打造美丽乡村品牌,对本村毛竹林予以严格管护,严格落实生态公益林禁伐、承包林有计划间伐的规定。为突出美丽乡村建设亮点,通过征地补偿的方式把中心村300亩水稻田改种为葵花园。尚书圩村所确立的这条以优良生态环境经营村庄旅游品牌的道路取得巨大成功,仅2012年全村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旅游收入约35万元。从2008年创建美丽乡村项目至今,尚书圩村累计吸收项目资金达1200万元。尚书圩村的案例证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资源与优势,将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4]

1.3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成效体现 新农村建设所要求实现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否则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最终会导致发展成果沦为泡影。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纳入新农村建设主要目标当中,不仅成为评价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性指标,更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成效体现。尚书圩村同样经历了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惨痛经历,这一历程使保护生态环境、杜绝破坏性开发成为了村民共识。安吉县为打造“中国美丽乡村”这一国家级品牌,不将经济发展成为唯一考核内容。“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成为评价村庄全面发展的四大主体,树林环境保护、村容村貌等36个详细指标为村庄发展指明方向。尚书圩村严格按照考核指标要求开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把政绩考核与政策项目引进相结合,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转化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成效。

2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分析

尚书圩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值得思考,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是一帆风顺的。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环境承载能力差、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旧任重道远。

2.1 生产力落后成为制约生态环境改善的核心因素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生产方式集约化程度低。这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中要克服先天条件的不足,不仅要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还要注重合理利用村庄资源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5]在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生产方式粗放的情况下,发展经济远比生态文明建设更受政府和农民重视。

2.2 生态保护机制不健全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依靠政府一项项的政策与项目来推动,必须形成生态保护相关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各政府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联动机制,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当前我国环保立法仍较为欠缺,对其中政府、企业、个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界定,难以形成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制约束力。在机构设置上欠缺专业的环境保护机构,基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往往职责不清。这造成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立体管理保护体系。广大农民也没有被组织动员起来,成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旁观者。

2.3 农民生态环保理念落后使生态文明建设缺乏主观动力 多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环保意识不强,对于农民来说实现脱贫致富远比环境保护重要。由于农民缺乏相应的科技文化知识,在农业生产中仍然采取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通过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作为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以消耗资源、能源作为提高产量的主要方式。⑥同时农村普遍存在的生活垃圾污染是可以通过良好卫生习惯而得以改善的,但当前主要依靠环卫措施进行治理,成本颇高。环保理念的缺失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缺乏主观动力,广大农民群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较少参与其中,甚至成为生态破坏的主体。

2.4 外来投资与开发项目加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压力 中国农村普遍缺乏资本,这使得农村各项事业难以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长期面临资金匮乏的难题。近年来,由于城市用地紧张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大量工业企业及其它建设项目开始搬迁至农村地区,为农村带来了大量投资。此类项目由城到村的搬迁不仅带来投资,同时也造成严重污染。污染企业搬迁至农村的价值取向在于控制成本、提高收益,农村有关环保制度的欠缺和环保意识的落后,使得企业对自身造成的污染往往采取回避态度,很少投入资金进行污染防治。因此农村对比城市,引进工业企业往往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生态文明建设承受了巨大压力。

3 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复杂情况,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现有条件与优势,特别注重在农村生产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相结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推动力。

3.1 促进生产力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发展生产力将极大地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充实村集体资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生产力的提高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生态效益,很多村庄生产力发展后反而使生态环境遭受更为严重破坏。这是因为在村庄生产发展中并没有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规划建设当中,很多村庄正沿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越走越远。因此必须将生产力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推进农村发展的集约化、产业化。

3.2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性保障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作为支撑,使相关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一,必须进一步健全生态与环保立法,形成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完整法律体系。要推进对农村生态息息相关的农业法、林业法的立法完善,突出其生态价值与作用。第二,各地方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环保法规与政策,促进基层环保工作的开展。要根据本地区生态特色与资源状况制定操作性强、适用度高的政策,针对生态污染问题形成有效治理方案。第三,严格贯彻落实相关法律与政策,使环保方案迅速转化为环保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 生态文明;高等教育;绿色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高校应担负起国家赋予的职责和使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明确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传承生态理念、繁荣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履行使命,从开展绿色教育入手,深化高等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要充分认识和理解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高校的职能决定其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高校是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教育机构,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繁荣生态文化、培养绿色人才、开展生态教育,是高校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教育使命。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与高等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发展水平。引领生态文明的发展,高校厚重的绿色教育使命也是体现其创新的软实力。在国外,传承生态文化的是“绿色大学”担负的职责。

第一,绿色教育正在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中心课题。高校开展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绿色教育不单单是基本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教育,或是环卫绿化、卫生评比和人居环境改善,或是开设一般的环境教育学科等等。这只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它要求的是不仅要加强环境科学高等院校建设及其学科门类、专业及课程建设,还要高校承担建设生态文明和文化的绿色教育使命,推动高校内涵式建设的转变方向。这包括:办学定位、办学宗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方面面的转变。绿色教育就是要培育具有绿色理念和掌握绿色技能的新型人才。利用这样的人才,传播生态系统保护知识,创造创新开发新的绿色科技产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创造“绿色生产力”。

第二,绿色教育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协调发展。高校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严格区分,但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和自然正在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脱离自然的社会和脱离社会的自然都是不可能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他们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互相制约。”所以,绿色教育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统一和融合发展。

2.现阶段高校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约瓶颈

2.1绿色人才培养滞后

高校人才培养偏差还体现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方面,教学改革雷声大、雨点小。高校多度重视论文数量、科研经费,盲目上马新专业,学科越分越细,知识被切割,过分强调专业培养,忽视技能技术训练。同样,高校也存在忽视人文知识教育和文理综合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对人格的塑造和修养培育。学生就业过分强调薪酬水平,忽略了社会对人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完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2科学研究应用转化滞后

高校科研偏重于数目和到位经费,科研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滞后。高校科研与社会沟通,与环保行政部门协作不够。现有的科研成果没有充分被政府决策部门采纳。

2.3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滞后

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生态文化不够。目前高校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普遍存在与生态文明不和谐现象:重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轻视内涵建设等软件环境,对校园建设缺乏全局事业和全程规划。校园环境建设缺乏在能源、水循环、绿化等系统的优化节能和生态平衡考虑。硬件建设中材料的选择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没有贯彻环保标准。校园景观设计缺乏生态文化氛围和生态育人功能。

3.高校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大学使命

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为抓手,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切实担负起大学的使命。

3.1高校应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以绿色人才培养为中心,大力培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急需人才。

树立长远打算和前瞻视野,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培养综合型人才。打破专业壁垒和知识固化束缚,开展人文社会知识的通实教育。着手文理学科专业培训,鼓励大学阶段学生的探索意识、逻辑思维训练和社交能力培养。尤其是跨学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课堂教学融合环保理念和常识教育,培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完善绿色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破除不适合生态文明时代的旧教育思想,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方面融合绿色教育理念。

3.2高校应围绕生态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应强化科研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主人翁意识,加大环保、生态、节能、新能源、废弃物回收利用等主题的科研项目扶持力度。通过科研人员配备和科研资源投入,促进高校在生态科研方面提升内涵和水平。同时,要加强生态科研成果的转化,密切与社会和环保部门的沟通联络,将这些科研和创新成果尽快转为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依据和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3.3高校以生态学科为支撑点,营造浓厚的学术和学科生态环境。

大学中生态学科和学术生态对人才培养影响重大,是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发挥的着力点之一。生态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生态文明,在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学科布局、队伍打造等方面打破学科分割,促进生态理念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借鉴生态学思想定位学科建设布局,找准生态和绿色教育的切入点,为高校的学术生态环境打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高校领导要发挥主体责任,制定措施解决学术生态中急功近利、学术浮躁、剽窃抄袭等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