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的意义范文1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认为:“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琴者积极思维、探求新知的内驱力。钢琴艺术有着引人入胜的魅力,但是钢琴技艺的训练过程却枯燥而机械,这种枯燥和机械往往能导致诸多学习者失去对练习的激情和情趣,这是很多人不能长期自觉坚持练琴的根本原因之一。传统教学模式下,负责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培养学生对钢琴练习的兴趣,强调积极的学习态度,但办法不多,效果通常也很一般。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教师则可借助现代媒体技术,通过生动展示钢琴艺术的魅力,全面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唤醒他们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我国的大多数中等、高等音乐教育机构都出于二三线城市,这些城市很少举办高水平的钢琴音乐会,加之票价飙高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音乐学子在学生时代都少有机会经常现场聆听、欣赏高水平的钢琴演奏。而传统的音响设备虽然适合个人欣赏音乐,却不便于边欣赏、边接受教师的点评和示范。有了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室之后,这些障碍迎刃而解: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有计划地把某一节或某几节课程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借助键盘、鼠标就可轻易实现青少年学子与钢琴大师的“经常性对话”:通过赏析古尔德演奏的巴赫的经典作品,青少年学子能够真切感受钢琴大师的倾情投入演出,领略复调作品的艺术魅力;听过欣赏霍诺维茨的演奏,青少年学子可以直接感知无懈可击的触键和音色控制,领会钢琴艺术、钢琴大家可以抵达的宽度与深度;通过欣赏鲁宾斯坦的演奏,青少年学子将会明白激情与艺术的辩证关系……大师的音容笑貌、大师的超群技艺、大师对经典作品的个性演绎和诠释,将极大震撼和升华青少年学子的心灵,加深他们对钢琴艺术的理解和热爱。实践证明,钢琴艺术的魅力很可能会点燃他们刻苦学习、见贤思齐的激情,树立和强化他们认真练琴的积极心态。同时,经常沉浸在高水平作品的感染之中,必将潜移默化地提升青少年学子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力,使普通人的思维和心灵蝶变为艺术的思维与心灵。
2.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率。
当代青少年具有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且趣味性强的事物,但持久性较差等心理特点,同时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动态事物比静态事物更能引人注意”,所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表现力强、信息量大的特点,通过设计生动、新颖、有趣的教学情景,变无声为有声、化静止为生动,不仅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琴兴趣,同时还能够使钢琴教学过程更完整、更高效。研究证实,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钢琴教学,可以开展形象生动、灵活多样的情景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如实且便捷地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使各种类型的教与学信息的传递、转换和过渡变得自然、平稳、迅速,避免了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断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乱教学过程的完整性。随着中等、高等音乐院系近年来的不断扩招,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出现严重分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有经验、善思考的教师设计出的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通常都能够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可以按照学生的专业基础、认知规律,针对钢琴学习者的差异和实际需求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训练。由此可见,钢琴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全面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钢琴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降低教师工作的强度和难度,使个性化学习、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等现念得以落实,全面促进青少年学子的审美体验、个性发展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其结果就是钢琴教学效率的提高。
3.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便捷实施互动教学,实现多样化教学手段与个性化学习的完美统一。
多媒体数码钢琴教室的普及是钢琴艺术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革命,这种科技与艺术结合、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的交融,极大地解放了钢琴教学的生产力,非常有助于钢琴教育质量的全面优化与提高。笔者认为,多媒体数码钢琴教学最突出的贡献是使师生的互动教学真正得以实现,这种贡献激活了钢琴教学中的主动性、交流性、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直观性、激励性。在多媒体钢琴教学环境下,既有传统的一对一的授课效果,又有集体课的乐趣,可较好地承载“多样化教学手段与个性化学习完美统一”的教学构想。
4.借助多媒体技术可经常开展高水平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学子的实践动手能力。
新媒体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影响;对策
新媒体的发展和运用和时代变化的必然,为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将其运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教育理念的创新以及传播信息的优化等,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新媒体的基本概述
1、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的被广泛运用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一种能够满足人类交流和沟通需要的新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最为明显的特征,即是将传统的各类媒体的边界逐渐模糊化,消除了各个领域之间或各个国家之间的边界。并且,新媒体的出现,表现出了明显的交互性和时空跨越特征。这些特征使得不同地区的用户或受众能够建立更加真实的联系和沟通。
2、新媒体发展趋势
从目前来看,新媒体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其发展趋势大致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是互动性更强,新媒体具有互动的创新能力,能够将其与各个终端紧密联系,并保证活动过程中的相互配合,进而扩大活动的受众范围。二是融合能力更强,新媒体的融合能力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随着其不断地发展,能够将更多的信息进行融合,进而加快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进程。借助共享的网络平台的构建,还能促进部分传统媒体的网络化。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得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时事新闻,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真实认知的形成,也带来了更多的参考信息和资料等。二是促进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传统的教育大多要求学生从关键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而新媒体的出现,将同一事物的更多影响或其他形态展示出来,促使大学生认识到,习惯性的思维并不能完全解决某一问题。
2、消极影响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有积极影响,必定会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将新媒体运用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其中海量的网络信息为学生带来了不同的影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许多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受到影响,或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近几年大学生受到网络诈骗的新闻更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大学生,缺乏参与实际社交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渐呈现出交际能力弱化的现象,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创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创新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将新媒体以及其他全新的因素充分运用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首先接受并信任这种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的创新,需要教师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从全新的教育角度出发,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紧跟时代的发展。同时,新媒体的运用,对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和谐课堂的构建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教师要形成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意识,以及掌控教学课堂节奏的能力,以保证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做到教学的张弛有度。
2、丰富教育手段
丰富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合理地融入新媒体等教学元素。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材的相关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当时的社会时事相结合,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方案,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只有不断丰富和创新教育手段,在新媒体的运用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才能保证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充分结合,并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的作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优化传播信息
新媒体在包含了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引发了信息泛滥等问题,许多新媒体中都包含了大量的不健康或不真实的信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以及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教师有必要对参与课堂教学的信息进行筛选和优化,保证涉及到的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其为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向学生普及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以保证学生在网络中获得对学习有用的信息。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率,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手段,以及优化传播信息等方式,将新媒体技术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充分结合,开创了理论教学与媒体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作者:王艳芸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甘珣,肖朋.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239-240+238.
[2]何群.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03:283-284.
[3]路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8:6-7.
新媒体的意义范文3
一、新媒体的定义与特点
所谓“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有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的一种媒介体。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所具备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任何使用者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信息、言论等各种内容进行地位对等的交流,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这种“全民DIY”式的信息与思想的传播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彻底颠覆,使新媒体内容传播模式呈现多根网状,原创性日益增强,从而构成了自身的一种传播艺术。
由于实现了个人成为传播主体的大众梦想,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所涉及的人类生活的广度、对各类问题所讨论的深度以及传播形式的多样性都是空前的,而且已经涉及和全面展现了人类现有的所有文化形态,并针对不同个体实施个性化的精确传播。这种个性化的范围完全可以缩小到单个个体,使得“个人化精准传受”一词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分众时代新媒体的代名词。
二、新媒体传播艺术的形态特征
新媒体它的传播方式是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为基本语言的一种新艺术形态,其中涉及到了计算机技术、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体。其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是新媒体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这样一来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会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所以新媒体的传播艺术内涵,同样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这就促成了人类个体在传播和接受信息的方式也会产生极大的改变。根据这样的传播特点,我们可以大致综合为三个方面。
(一)信息的接受者潜在熟练更庞大,身份多样、自由度较高
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改变了民众阅读习惯,让人类真正走进信息交互世界的互联网。民众可以通过数字化模式广泛且深入参与过程的媒体艺术形式。
(二)新媒体的信息载体更丰富快捷
这其中表现为技术性更高,边界开放,存储容量大,读取方便。这主要表现为多媒体并置、多感官综合的一种体验。在计算机、云存储影音媒介的共同作用下,新媒体艺术让大众在虚拟场景中将视觉、声音、触感一并体验。从这一方面来讲它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介带给民众的单一视觉体验。这种多感官的综合体验特点,是传统的传播艺术形态无法达到的。
(三)结构层次多元化、交叉互动性强
新媒体可以凭借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云技术,将文、图、音、视频分割或合并进行通讯传播,因此具有层次多样、开放性高的特点。这就使得接受者,同时也可以转化为后续传播者。这就好比民众共同参与的一个“游戏”,每个人之间都产生了互动,通过接受某一个所传播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会,然后继续的传播下去,从而转化为新的内容创作者。这是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这种传播结构模式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国别和空间以及时间的局限性,充分体现了科技与传播艺术的融合。
三、新媒体传播艺术的发展及意义
当前随着科技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首先搭建成了一个公共平台。这种平台如今基本形成的框架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个人信息公开展示;第二是共享与分享;第三是为社交空间的搭建。这三个方面的构成使得新媒体传播越来越趋于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这写对于新媒体传播媒介机构具有新的促进意义。
(一)传播模式追求多元化
首先是“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这主要体现在节目制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管理理念方面。将来融合型的新媒体将会是自动化、移动化、高度人性化,高科技加传媒终端广告形式。追逐经济利益的根本动力下,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将成为未来传播市场的关键所在。其次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两个领域,传媒专业日趋受到社会的重视也反映了传播媒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新媒体革命推动的不仅是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更是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发展。
(二)丰富了文学、艺术等学科领域的创作以及教育方式
新媒体的意义范文4
一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新媒体艺术属于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的发展只有几十年时间。1965年,生活在纽约的白南准在伯尼诺画廊最早展示了配有磁力变更的电视装置作品,这标志着新媒体艺术的开端。1966年,瑞典工程师比利,克鲁弗(loy KIuver)与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RaUsChenberg)创立了“艺术与科技实验”机构,他们联合数以百计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在纽约推出了一系列新媒体的实验艺术,其中最著名的是名为“九个夜晚”的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以大型的电子互动表演为主,其中,电子调试系统、便携式音响设备以及能进行远程遥控的电子元件首次被应用到艺术的创作中,它容纳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以及电子影像艺术为一体,这成为新媒体艺术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西方许多国家的新媒体艺术主要以电视和录像艺术为主,众多艺术基金会支持新媒体创作计划,美术馆也开始设立新媒体艺术部门,对新媒体艺术家的直接资助,促使影像艺术在80年代末走向成熟。90年代末,随着IT产业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互动多媒体和网络作品得到飞速发展。此时,新媒体艺术逐渐建立了较完整的材料、载体、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成为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的一项新兴艺术门类。
20世纪80年代末,在国内就有一批传统艺术家开始进行新媒体艺术的创作,90年初,国内一些年轻艺术家开始尝试利用显示器和录像装备创作观念艺术和实验艺术。90年代中期,在国内的录像艺术领域出现了一批比较成熟的艺术家。90年代末开始,互动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三维视觉技术及计算机数字编程技术开始进入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中。新世纪的十年时间里,卡通、flas和电子游戏互动成为新媒体艺术不断使用的最新手段,艺术家们在计算机综合技术、媒体表现语言、叙事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国内的重大新媒体展览也引起了国际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二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
新媒体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艺术有着很大区别,它摆脱了各艺术门类呈现的单一性,为艺术审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知觉传达方式。
从传统的纸张、画布、石块或影像的屏幕,而变成一个在媒介上无限延伸的多维度的空间载体,是新媒体艺术的一大进步。这个载体是艺术家、科学家与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共同创造的,它最终实现了瞬间艺术向时间艺术、静止艺术向动态艺术、架上艺术向架下艺术的互换,如果说绘画只反映瞬间发生的事情,其图像是静止的、二维的,雕塑反映的时间观念是瞬间的、凝固的,那么,新媒体艺术更类似一种综合艺术,它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可以是凝固的、也可以是时间上流动的。它弥补各类艺术之间的不足和缺陷,不但实现了对传统艺术进行无限重复,也实现了在一定载体和空间对其内涵和语义的无限延伸。这种多时空、多维度的特点,使新媒体艺术更具诱惑力。当《蒙娜丽莎》被艺术家利用3D、全息和声音识别技术加以重新诠释,这种复制似乎失去了瓦尔特,本雅明所提到的艺术品中原有的“灵韵”,但是它带给观众另一不同的艺术体验,一种全新的视觉艺术之旅,而“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这种旅行可能让人获得更加多样的感受”。
新媒体艺术赋予了表现材料一种特殊的内涵。在传统艺术中,材料是在文化大背景下使用由来已久的艺术物化手段,而相应的艺术技能、技巧都与这些材料直接相关。虽然,传统艺术在发展中融合了许多新兴材料,并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但相比较而言,材料的使用还是比较固定的,单一的。颜料、笔墨、石材、绢布作为维系特定艺术门类的专门材料和表现手段,是轻易不能改变的。新媒体艺术的材料媒介十分宽泛,它不仅表现在特定空间的展示设备和组织形式,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对新科技的联系与依赖关系。在艺术发展史上,科技的每次进步都相应地对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传统艺术最终都脱离了科技本身而形成了独立的艺术表现语言。新媒体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彰显了高新技术作为创作要素的基本特征。
以高新技术为支点的新媒体艺术脱离了传统艺术的“程式化”表现形式,其符合艺术规律的本质结构以及用以丰富作品内涵和加强艺术表现力的特定艺术语言尚未完全形成,从另一角度讲,科技的发展是不断进步,这决定了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方式也是多变的。虽然艺术家们在实践中有了大量的经验积累,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目前尚无相对稳定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和语汇。在新媒体艺术中,创作的群体发生着极大变化,一些科学家、程序编写人员和技术人员,也加入到创作者的行列。而他们并没有受过多少专业的艺术训练,于是,艺术家、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全力合作最终是艺术成败的关键。
新媒体艺术的另一特点就是打破了传统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上,当观众可以像艺术家一样在公众展示中影响、改变展出的作品时,观赏者和创作者的界限就变得越来越模糊了。许多当代新媒体艺术展览的主旨是打破传统的艺术品和受众的关系,并鼓励参观者以双重的身份加入艺术审美的活动中。1989年,美国艺术家杰夫瑞・肖的作品《易读城市》较早地体现了这种审美过程及方式的转变。作品中,由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拟字母构成城市的楼群及街道,车把和接口的自行车踏板给观众一个方向和行驶速度的交互控制,并不断地将显示中观众的操作调换到虚拟环境中。当参与者骑动自行车时,就如同一个身临城市的旅者,而游走城市也变成对由文本组成的城市的阅读。在《易读的城市》里,审美主体已变成一个艺术行动的参与者,而“互动也提供给艺术家与观众一起采用多种方式关注社会问题的机会’。艺术线索的发展与受众的实践在虚拟的空间里相互重合,观众的视觉感知又同时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跳跃,审美的活动成为一种艺术实践的参与,又变成一种互动的游戏愉悦。
三、走向公众的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是开放性的、大众化的,它不仅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其多媒融合、实时交互的传播特征也赋予公众更广泛地参与体验和互动交流的机会。从教育宣传、审美愉悦、讯息传播等功能来看,新媒体艺术具有更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更易引起人们对作品内涵的关注。新媒体艺术的这种艺术特性促使其逐渐进入环境设计、空间展示、公共教育、现代舞台 设计、室内装饰、户外广告等众多领域,在欧美地区,新媒体艺术活动和样式已经广泛进入了社会生活和公共空间之中,并且与商业行为有了紧密的关联。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法国公共艺术家埃里克,萨马克为拉维莱特公园创作的艺术作品《电子青蛙》,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政府投资的公共艺术计划的一部分。埃里克,萨马克的作品由公园的声音装置、太阳能板及一些外部机械设备组成,曲调以精密的设备录制,并由相应的技术控制。每当夜幕降临,路过公园的游人就可以听到美妙的田间的蛙鸣。《电子青蛙》由]2个声音模组组成,它们对温度、湿度和动作都比较敏感,传感技术使作品如同真的青蛙一样,如果我们离模组较近时,蛙声会自动减弱或消失。萨马克的作品“混合了科技、电脑、太阳能以及自然的元素……”,,其作品是向传统雕塑的极限提出的挑战,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新的艺术观念,并由此“改变了环境,也影响了人和动物与场所的关系”。外一个值得提到的艺术家是日本的宫岛达男,在纪念长崎原子弹爆炸悲剧事件50周年联展上,他利用3000多个红色光纤二极管、数位计数器、集成电路、电线等装置在长崎的浦上河上铺了一条红色的河流,这件作品被命名为《光阴似水》,在夜晚尤其具有震撼力,流水和斑驳的光点使人不禁想起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悲痛记忆。《月光》是在一个建筑抽风塔上安置的作品,它由光纤二极管,集成电路、电线、铝板和塑胶盒组成。在夜空中,6排数字来换,红色光和银白色光数字相互辉映。在长崎。这件公共作品具有特殊的宣传意义,它所要呈现的是个人的心灵如何被多数人死亡的数字所影响。
新媒体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公益广告;新媒体;创新
公益广告发展至今已经有了30多年的历史,其传达的内容日渐丰富,包含的种类也是千奇百态,涉及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政府政治以及社会教化等多方面,形式以短小、轻便、喜乐为主,不断推动着社会健康、快速地发展。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面临改革,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公共意识比较强的传播工具,也不得不面临一场改革。据此,本文进行一些浅显的调查研究,希望能对以后公益广告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依据。
1公益广告概论
1.1公益广告定义
公益广告是指面向社会,针对各种不良风气、现实弊端,通过短小、轻便、喜乐的广告形式传达一种正能量的特殊传播媒介。它旨在引起大众的关注,对其进行善意的引导和指示,最终达到树立新风、纠正不良风气、规范人们各种行为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广告宣传。
1.2公益广告的作用
公益广告短小精悍,蕴涵丰富,表现力比较强,传达一种健康理念,为大众的各种行为点亮一盏明灯,下面就具体阐述一下公益广告的作用:第一,以人本关怀为主,联络社会情感。公益广告往往以人为本,关怀人性,将道理和感情寄托在这种媒介上,更加具有传播正能量的意义。例如,在2005年央视播出的一条简短广告——“妈妈,洗脚”,该主题深入人心,教会父母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效果更加。第二,规范社会道德,传播公益思想。公益广告对于社会道德起着引导作用,可以加强人们的道德观念,规范自己的很多行为。可以说,公益广告是一种意识形态而非经济行为,对社会公众具有很强的潜在教育意义,从而推进社会健康发展,最终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第三,平衡广告信息,协调社会发展。目前,商业广告剧增,占据着很大的市场和关注度,对于公益广告的地位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以利益为主的商业广告粗俗、内容浮夸,在不完善的机制背景下更加显得猖狂。虚假广告盛行,信息也因此严重失真,公益广告相比之下更显纯净,充当了一种平衡杆秤,调解信息的失衡,使得各种广告信息的比例得以协调,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2新媒体的概述
2.1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2.2新媒体的公益价值分析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一场风暴,为广告的发展也提供了新的平台。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广告,在这种契机下更应该脱颖而出,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工艺价值。第一,新媒体时代给公益广告拓宽了发展道路。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公益广告的位置多以报纸、电视为主,比较死板,缺乏活跃性,大众的接受程度也比较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公益广告的成本变低,传播方式更加广泛,如各种网站的充分利用,让大众更容易被公益广告所要传播的正能量所影响。第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新型广告主体的出现。传统广告主体主要包括三种: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而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后,广告投放形式多样,不再拘泥于政府制作和投放,部分企业和个人参与公益广告的现象越来越多。例如,在中国公益广告网站上注册会员即可自由浏览各种公益广告作品,不仅是图片、文字,还有视频等等,还可以自身参与公益广告的和传播,这是公益广告发展的新光景。
3新媒体时代公益广告的创新策略
3.1更改公益广告地点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互联网和电脑的利用率提升,因此公益广告的创新可以紧紧围绕这两种工具展开。可以把公益广告和输入法皮肤、屏幕保护、桌面墙纸、空间装饰、web页面等方面相结合。例如,百度为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所创作的一条公益广告,设定只要该日在百度搜索中输入“2012世界末日”,显示界面会剧烈震动,最后出现地裂,同时飞出一条“2012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人拯救地球!拉起手来,让地球重焕光彩”的广告宣传语。这条公益广告就很好地将互联网技术和公益宣传进行了结合,通过网民的强大影响力来倡导人们保护环境。这种公益广告的创新行为不仅可以很好地传播和普及正能量知识,还可以将百度平台和技术运用到未来环保的建设上来。
3.2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LED显示屏、触摸屏技术应该被运用到公益广告发展当中来
例如,国外一则禁毒的公益广告就是以LED显示屏为载体,安臵于车站处,画面中,只有一个干枯无头的男人,当人驻足观看的时候,他的面部影像就会被捕捉下来,合成到干枯的躯体上去,让人震惊,从而告诫人们要远离,关爱生命。这种利用互动技术让受众自觉参与到公益事业中的广告,才应是中国以后发展所要走的方向,中国公益互动广告的发展也应该借鉴这种模式。此外,在创新方面,中国的公益广告仍要深入思考,创新出符合国情的表现形式。
3.3巧借移动3G技术绑定公益广告
3G是一种新型的庞大通讯系统,是无线通信和国际互联网结合的便捷通讯系统,不仅给社会沟通带来了便利,还能够很便捷地处理各种图像、视频以及音乐,再加上网页的浏览、电子商务等等,都为公益广告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突破口。例如,可以设置公益包,利用短信、彩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公益广告的传播。这种方式不仅针对性更强,而且大大提高了命中率,比商业广告更加容易让大众接受。
4结语
如今,公益广告在社会发展中已经不可忽视,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指引作用,为公益事业奉献了很大的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益广告的发展也面临新的局面,形式多样,涉及范围也逐渐扩张。但是,我国公益广告仍然处在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表现为市场化程度有待发展、政府角色错位、公众参与程度低等等。通过研究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公益广告的创新发展必须依靠新媒体,要在考虑到新媒体时代特点及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寻求一条适合公益广告创新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艺娜,郭磊,李海燕.电视媒体中公益广告的发展趋势[J].新闻传播,2010(5).
[2]袁文艺.企业形象塑造中的公益广告[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9).[3]汤劲.我国网络公益广告发展趋势探讨[J].新闻界,2006(3).
[4]张伟,张寅,王俊宝.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研究[J].新闻传播,2010(10).
新媒体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 音乐教改 注意问题
音乐,给人“美”的感觉,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人类文化表现的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一种有独特魅力的艺术。音乐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表现艺术的魅力,和创造生命的价值,教会学生提高审美的能力,有相应的音乐素养。因此,音乐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音乐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音乐教学更应该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式,做好音乐教学的教改工作。
所谓新媒体,是指只要有网络和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刻的利用网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新媒体的出现,也刷新了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在新媒体时代,音乐教学更应该注意用新时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做好音乐的教改工作。
因此,新媒体时代,音乐的教学除了应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外,在教学的内容上还要具有生动有趣的教学感觉,要丰富多彩的体现音乐教学的内容,要多运用新媒体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上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好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新媒体时代音乐教改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利用新媒体,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
新媒体带来了便捷和方便,新媒体的出现也为音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教学改革尝试。新媒体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快捷和方便,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新媒体可以拥有海量的信息,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利用新媒体的这些优势,可以了解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从而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共鸣,再利用新媒体海量信息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并且,新媒体集合了视频、音频等多种途径,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充分运用新媒体上的视频和音频效果,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开阔其自身的视野,掌握自身在学习时的优缺点,掌握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采取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途径,再通过学生实践的途径来练习,是面对面的单向传递的方式。因此,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是很枯燥的。但是新媒体却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教学感觉和教学体验,尤其是在教学方式上,新媒体可以全方位的让学生体验教学的快乐和学习的快乐,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二、利用新媒体,还可以优化教学设计,把教学的各个要素紧密的结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特别要注意互动方式的多边性,尤其是音乐教学,更需要通过互动和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意境和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优化的教学设计,把教学的各个要素紧密的结合起来。客观地说音乐教学具有双面性的,一方面,音乐教学始终还是属于教学范畴,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并且要按照这种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另一方面,音乐是一种艺术魅力的表现形式,艺术的东西不能单纯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还要在教学中利用艺术规律优化教学设计,把教学的各个要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充分释放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
利用新媒体教学音乐,可以很好地处理音乐教学存在的两面性,充分运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新媒体的优势下,利用情景教学学习音乐。
在现代的音乐教学中,更应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还有学生的素质进行教学,全面性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学习音乐的优势和劣势,重视音乐学习。
综上,在新媒体时代,音乐的教学应该根据新媒体的优势来充分的教学,新媒体是集合了音频和视频等多项优势,也有传播快捷和方便的优势,新媒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并且还可以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情景化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可以快乐的学习。尤其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更应该关注应用型的教育,要从多种渠道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艺术魅力的同时,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诠释音乐的美,让学生真正学好音乐和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李颖.浅谈音乐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7).
[2]李莉.试论音乐理论教学需注意的问题[J].通俗歌曲,2013,(12).
[3]高.刍议古典音乐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才智,2012,(14).
[4]张效恩.谈利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5]袁彬.浅谈高校音乐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