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教育的性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教育的性质范文1
第一,教育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也就说教育活动只存在于人类活动中,动物界是不存在教育活动的。
第二,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活动。这一点强调的是教育活动具有意识性,所以不等同于本能活动。
第三,教育活动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说学生自学不属于教育活动,因为自学中不存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影响。
社会教育的性质范文2
关键词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就业;成因
一、公众对现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态度
(一)公众对当今社会就业难的反思
众所周知,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每况愈下。有数据显示,近40%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就相当于“失业”。相关的后续研究表明,已就业的大学生对现有工作满意度普遍较低,也有人再度择业。
触目惊心的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成为社会难题。下面,就从劳动力供给方和劳动力需求方进行分析。
劳动力供给方又可分为家长和毕业生。家长的不满主要体现在心理预期与现实的反差。大多数毕业生家长之所以选择让孩子上大学就是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出路,或者说有个“铁饭碗”。可家长为高等教育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后,孩子工作仍面临种种窘况:要么毕业就失业;要么勉强找到一个工作,却不是预期中的“高薪”、“高职”、“低负荷”;有的干脆作一个“啃老族”。接下来自然是对一次就业的工作满意度很低,甚者再度跳槽或者辞职重又加入“失业大军”。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成了“难嫁的姑娘”。“搞什么双向选择”、“用人单位有什么资格挑剔大学毕业生”之类的家长抱怨不绝于耳。大学毕业生也很无奈。要么用人单位说学校里所学知识陈旧,用处不大;要么说专业不对口;要么要求有工作经验,而刚毕业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更有甚者,打扫个公厕竟然也要求本科学历以上。用人单位都怎么了?
劳动力需求方――用人单位也有选择上的考虑。第一,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单位对之培训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远不如成熟的农民工来得实在;第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和专业水准较以往普遍降低,然高端工作做不了,基础工作不愿干,对工作薪酬的预期过高;第三,提高招聘条件,抬高学历门槛,应聘的大学毕业生仍然供大于求。
(二)由社会就业引发的对高等教育的反思
用人供需双方对社会就业的不满直指高等教育。目前,对高等教育的指责集中在:开设专业不对口;所教知识陈旧、滞后;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理论高能力差等。学生上大学是为了好就业,用人单位用人,要么想用的人没有,要么付出成本太高。高等教育如能顺应用人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毕业生可顺利就业,“结构性失业”的局面将不再出现。总之,高昂的学费、美好的青春和就业现状的不搭配。最后归因于高等教育的缺失:追逐利益盲目扩招,不问产出、不计后果、不负责任。
(三)由高等教育引发的对基础教育“应试教育模式”的反思
由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不作为引发公众对基础教育应试的反思。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应试指挥棒下,小学学生学初中的知识,初中学生学高中的知识,高中学生学大学的知识。晚上有老师布置的作业,星期天有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家长为孩子报的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奥数班、英语培训班、作文强化班,等等。之外,为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都设法把自己的孩子往优质资源学校送。各大小城市基础教育中的优质资源学校,每年都能收取不菲的择校费。所有的努力指向,就是孩子能有一张梦寐以求的高校录取通知书!还有对大学毕业后的轻松美好的工作、轻松美好的生活的预期。如今的就业现实让多方反思:中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模式”还能不能走下去?
二、公众心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就业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公众对社会就业的不满,引发对高等教育的责难,进而对基础教育“应试教育模式”的反思。所有的问题看似均由社会就业引起,然而事实表明,当今的社会就业问题并非纯粹的就业岗位不足问题,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高不就低”就业观,造成了毕业生在严峻就业现实面前的“主动性失业”。另一方面,就社会就业状况来说,一些行业供大于求与一些行业面临着大量“用工荒”之间鲜明的对比。所供非所需,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既然劳动力的供需总量差异不是主要问题,我们再反观一下三者之间的逻辑顺序:
应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好工作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应试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好工作,高等教育只是一个跳板。接受高等教育作为好工作的跳板本也无可厚非,问题出在公众对“高等教育”这个跳板功能的期待上。如果跳板由其他类型教育模式(比如职业教育,、自学成才、函授等)承担,公众的心理容忍度会强一些,但是一旦以“高等教育”作为跳板,公众的就业预期就理想了很多。多数公众心里,高等教育=找个好工作。这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高等教育该不该给学子一个好工作?高等教育如何给学子一个好工作?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期待越高,自然要求也越高,责难也越多。高等教育仅是好工作的跳板,我们尝试抽掉“高等教育”这个中介变量后,上述公式就变成了:
应试基础教育好工作
显然二者不对等,越发显出应试基础教育的荒谬性。事实是,我们倡导的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并非“应试教育”。基础教育为何执着于“应试模式”呢?问题又回到了“高等教育=好工作”。这个等式的问题不解决,基础教育的应试问题也就难以解决。
三、现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就业之间不良机制的成因
接受高等教育就该有份好工作这种非正常的社会心理普遍存在,其成因分析如下:
(一)公众的就业观念滞后
接受高等教育为了好工作本也无可厚非。曾经,“上大学”是众多学子的美好梦想!中国的高等教育统招统分,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商品粮”、“铁饭碗”。老百姓自然都希望考上大学,跳出农门,谋求一份好的职业。可在信息闭塞的农村和山村,村里还几乎没人能“跳出农门”时,大学已悄悄地由“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还很少有人知道“本科”和“专科”的区别时,大学的“统招统分”已变成了“双向选择”;在大量的财力投入、智力投入、时间投入后,大学毕业时却发现以前的“香饽饽”已变成了“愁嫁的姑娘”。公众就业观念的的滞后,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需要政府的引导,每年及时、准确公布高校毕业生真实的就业情况。
(二)高校的产出无责任无风险运转机制
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本身没有什么错误。相反,提高了全民族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使科学的应用范围覆盖更广;另外,高等教育的普及顺应国情,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普通民众追求知识、提高学历的精神文化需求,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问题在于高等教育虽然在量上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但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应用实践、硬件配套、与市场接轨、就业辅导等一系列方面并没有做好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即失业”。不仅培养出的高校毕业生质量无法保证,而且公众诟病于高等教育甚至社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各行各业有用的人才。问题是,高校毕业生既然“毕业面临失业”,高校为何能延续这个错误呢?仅用市场经济调节的滞后性来解释高校功能的缺失,显然是难以服众的。究其根底,花的是政府的钱,招生运营归政府管,产销是否吻合几乎也与高校无干,出了问题自然也不需要高校承担。事实上,在无责任无风险的运转机制里,高校即使想承担其产出滞销问题,又能如何承担呢?滞销回炉?宽进严出?既无奖励又无惩罚的机制,动力何在?
为什么非要应试考大学?
(三)人才产出机制单一,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不发达
素质教育提了很多年,现实生活中应试教育依然盛行。尽管教育部已明令禁止各基础教育学校不得以各种名义举办各种形式的补习班、培训班,并且制定了相对严格的惩罚措施,甚至基础教育也不允许对学生分数排名次等。事实上,“应试教育”只不过从地上转为了地下。不是学校和学校老师不怕,事实是政策压不住需求,学校和家长的关系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教委的文件、条条框框,凌驾于肇事者之上的第三方,就成了一纸空文。
家长也心疼应试基础教育下孩子的苦,可是明知孩子苦,仍将孩子往那个方向推,他们不知道,除了高考之外还有什么别的途径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以笔者所在的河南省为例。河南省是农业大省,随着机械化的展开,农村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工业薄弱用不了多少人,有限的几个厂薪资也很微薄。人口大省的河南,那么多的人的出路在哪?外出打工。现民工招聘也要有一定的知识、技术水平,否则,靠出力的民工只能在最底层。那么,民众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学个什么技术,拥有一技之长;要么考上大学,谋一份公职。就第一条路看,需要职业教育的加强。然河南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都还处于初始阶段。职业教育的改革面临和高等教育同样的困境,政府出资经营,高校负责培养不负责就业,属于无责任无风险运行,导致其改革动力不足,速度缓慢。毕业生滞销,且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凡此种种,让很多家长和学子对中国教育失望。职业培训也不发达,难以满足众多的就业需求。目前,职业教育功能的缺失迫使多数学生在明知希望渺茫却又没更好选择情况下重新返回高考的路上。产出滞销导致职高生源续减,很多难以维继,甚至重又返回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来。这样,高考大军日益壮大,相应地,基础教育的应试竞争自然也愈演愈烈。而在工业和经济发达的江浙和沿海一带,普通民众考大学的动机就远不如内地这么强烈,高考不理想自杀的现象也较为罕见,相应地,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之路走的也比较顺畅。可见,工业、经济不发达,提供就业机会不足是导致基础教育功利应试的最根本成因之一。如果“职业教育不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不足”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公众不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和家长盲目地追逐应试教育的现象就难以消除。
参考文献
[1]耿国锋.大学生可就业能力调查[J].社科纵横,2011(6).
[2]田青雁.美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思考[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
社会教育的性质范文3
关键词:社会性软件;教师知识管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TP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209-02
作者简介:张小宁(1987-),女,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1社会性软件简介
社会性软件是指能支持个人或群组的会话交流,支持社会反馈,支持社会网络的一类软件。目前典型的社会性软件主要有Blog、微博、Wiki、IM(MSN,QQ)、RSS等。庄秀丽将社会性软件的内涵概括为3点:①社会性软件首先是个人软件,是个人参与互联网的工具;②社会性软件构建的是社会网络,这种社会网络包括弱连接,也包括强链接,不同的链接关系在不同的时候所呈现的社会价值是不同的;③社会性软件是个人主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社会性软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从早期的E-mail、BBS到最近盛行的QQ、微博、Wiki等强调的是网络环境中人类的交流与信息的共享,在它的推动下对互联网的范式进行转变,由“人机对话”转变为“人人对话”,社会性软件成为网络社会的纽带,它所带来的价值日益体现。
2教师知识管理
教师知识管理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对相关知识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促进知识整合在个人的知识框架中、促进知识的生成或帮助问题的解决,教师知识管理强调问题的解决和个人竞争力的提高。
知识管理是组织在信息技术、文化等多种因素的支持下,建立对组织知识创新、积累、共享的机制,从而对知识活动进行管理,实现知识管理增值的管理过程。知识管理常用的公式为KM=(P+I)S,其中KM为知识管理,P为人力资源,K为知识,S为分享,+是指通过技术结合。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提出了知识转化模型,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互相作用、互相转化,而转化的过程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转化有4种模式:社会化、外化、组合和内化,主要为从显性到显性、从隐性到隐性、从隐性到显性和从显性到隐性4个过程。
JeremyGatbreath认为教育知识管理,就是运用技术工具对知识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存储,并通过电子网络广泛传播、利用的过程,知识和智慧的持续创造和传递贯穿整个教育领域。而教师知识管理就是指教师个人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对知识不断学习、积累、创新、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也就是将自身的隐性教学知识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提升,转化为可共享的显性教学经验,同时将自己从教学领域获取的知识通过解释与建构,扩展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3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的教师知识管理
3.1加强教师进行教育叙事,进行教学反思
教育叙事是对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丰富价值的教学事件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活动的描述,其特征是教师通过描述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在倾诉心声的过程中,发掘隐藏在其教育行为、教育活动背后的隐性知识,并揭示其蕴含的价值与意义。社会性软件为教师进行教育叙事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载体,利用博客、Wiki进行创作和发表,进行积件式写作,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便能够与同行们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还能在反思中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育观念。
3.2促进教师知识的有效组织
教师知识管理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教学经验、兴趣爱好、教学心得、人际交往等,社会性软件则在这些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利用社会性软件使得教师方便地获得和整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社会性软件可以实现计算资源、数据资源等知识的共享和协作,教师将自己的资源共享到网络中,提供给其他用户使用,其他用户可以分享、评论,通过这种共享模式,使得资源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是动态、多样、自由、平等的共享关系。用RSS定制相关的信息,加入博客群,QQ可以让教师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
3.3加快教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
显性知识通常是那些外显的,容易被人们所获得和复制的结构化知识,隐性知识是那些内隐于人脑中,难以获得和复制的非结构化的知识。教师教学过程中有80%的知识属于隐性知识,教师需要将那些潜移默化中所得到的隐性教学知识,以教师的共同语言、形式将其显性化。在网络环境下创建虚拟社区,为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创造了环境,社会性软件可以对个人的显性知识进行开发和组织,将零散的知识组合化、系统化。交流沟通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必不可少的环节,社会性软件在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4加快教师实现知识的分享与创新
知识的分享与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SNS服务的网站为用户提供通过互联网创建人际关系网络的服务,提供了很多知识共享的平台,帮助用户通过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满足其各个方面需求。它充分利用网络的互联性,强调的是网络环境中人类的交流和信息的共享,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性和互动性,已经成为网络社会的纽带,也成为教师进行知识管理的有效阵地。教师可以用博客或微博分享教学实例、教学心得,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及思想共享,将这些原本难以结构化的零散知识经过积累、修改、总结和整理,成为其他教师可以共享的知识,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创新,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
构建一些网络社区,一线教师分享新的教学媒体,新技术的教育应用于推广,让教师的显性知识能够得到传播,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
4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知识管理模型
教师知识管理的过程主要是教师通过知识获取、知识的交流协作、知识与共享,最终达到教师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创新。如图1模型所示。
4.1知识获取阶段
知识获取阶段是教师知识管理的基础,不仅包括显性知识的获取,也包括隐性知识的获取。对于显性知识的获取通过搜索引擎、图书馆的在线资源库、百度文库、RSS订阅或者豆瓣网都可以获得。RSS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通过RSS阅读器订阅文章,不仅可以免费共享他人的劳动成果,也可以与其他用户共享订阅,例如学习指南、电子教案、多媒体学习课件和学习资源库等,这些学习资源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利用豆瓣网可以将有价值的图书通过大家的评价,推荐给不同的受众,大家评价越多,书的受关注程度越高。利用优酷等视频网站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籍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而隐性知识的获取,教师只靠现有的工具软件往往是得不到的,很多时候需要对已经存在的现有资源进行思考、探索,比如教师教学心得和教学技巧,如果只看一些表面的文字是很难真正领略其写作意图以及采取这样方式的原因等等。
对于知识的获取,教师也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搜索技巧和搜索方式,可以同时运用多种社会性软件进行混搭,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知识的来源也更加丰富。
4.2知识交流协作
交流协作是教师知识管理、更新教师知识的重要阶段。一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通过E-mail、Wiki、IM以及微博等平台进行交流,进行头脑风暴,分享各自的观点,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这些异步和同步交流工具,使得不在同一地点、同一国家的教师进行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BBS知识共享平台提供主体浏览信息、站内检索信息等,个人可以把知道的信息以发帖子或回复帖子的方式发到专题浏览信息的平台上,只要登陆就能看到相应的帖子或者相应的回复。BBS知识共享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微博是现在社会比较流行的社会性软件之一,微博提供了简单快捷的交流方式,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上发表看法,交流意见,而且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收听的人,也可以被别人选择收听,因为微博限制140个字,而且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用手机发微博是最便捷的方式。微博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而Wiki是一个需要携手共建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利用Wiki来修改或者创造一个新的观点或者是教学方法,其他的人可以进一步修改完善这些教学观点,最终成为可以应用到教学中的一种更好的集思广益的方式。利用QQ、论坛等即时通讯软件增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不但共享显性知识,也共享隐性知识,引发“头脑风暴”。
4.3知识的与共享
教师自己的知识如果不,知识自己使用,就相当于闭门造车,如果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就会扩大知识总量,获得更多的知识。而相应的社会性软件主要有博客、播客和社会性书签等。利用博客中的功能对自己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对所关注领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利用超链接对信息进行筛选、组织,将自己原本零散的显性知识系统化和复杂化,并用专业语言表述出来,使个人的知识上升为系统化的显性知识,便于与更多人进行分享。利用博客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叙事、教学反思进行整理,也可以跟同行进行交流学习,现在许多地方的教育博客都建设的非常成功,浙江海盐地区的教育博客就是较为成功的一个。而利用播客,一些一线教师将教学的课堂视频放到播客上,其他的好友可以观看,从中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学习其优点,改善自己教学时存在的缺点,同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分享他们的教学心得和体会。利用社会性书签将所感兴趣的图片、资料网站进行收集、分类、聚合,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个人收藏,也可以从其他用户收藏中进行信息采集,使得信息的分享和交流更为方便和简单。
4.4知识的更新与创新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知识的更新与创新。教师将所获的知识建立一个知识库,那么日积月累,教师的知识库就会逐渐扩大,通过量变达到质变,最终教师就能够达到知识的创新,使得年轻教师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教学方法不断成熟。
5结语
社会性软件是近几年新兴的网络软件和工具,为教师知识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带来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充分利用社会性软件,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学习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对整个教师团队的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庄秀丽.拥抱2004社会性软件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4(5).
[2]易凌峰,杨向谊.知识管理与学校发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3]米雁.利用Blog加强高校教师知识管理[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4]张静芬.从默会知识的视角看社会性软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2).
社会教育的性质范文4
摘 要: 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幼儿园、家庭、社区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缺一不可的。发挥幼儿园的主导作用,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成长环境,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幼儿;亲社会行为;游戏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它包括友爱、同情、分享、合作、帮助、谦让等内容,幼儿亲社会行为随年龄增长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既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幼儿园、家庭、社区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是互补的,三者缺一不可。
一、发挥幼儿园主导作用,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奠定基础
(1)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刚入园的幼儿,他们在家中因为长辈的溺爱,或多或少都有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不能很好地和同伴玩具共享,不能很好地合作,常常因为不能满足而哭闹,在“过家家”“宝宝游乐场”等区域活动中,老师可通过移情训练,让他们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兴趣,体验分享和合作、爱人和被爱、帮助和被帮助带来的快乐情绪,自觉或不自觉地萌发亲社会行为的意识。
(2)在游戏中体验亲社会行为带来的。游戏中,幼儿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必须与同伴共享游戏资源,游戏过程中需要协商、合作,自私、任性的幼儿有可能被同伴拒绝参加游戏。所以,要有意识地投放材料,创设必须与同伴合作、协商、分享的游戏环境。
(3)适时干预,强化幼儿亲社会行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极其不稳定的特点,幼儿一旦有利他行为,不管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都要及时表扬、鼓励,对出现的攻击、霸道、不合作行为要适时干预、抑制。
(4)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让幼儿自觉萌发亲社会行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能通过移情训练 ,彼此进行换位思考,体验到他人的情绪、情感、态度。
(5)重视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引导幼儿接受一些积极向上的信息。拉什顿等人研究表明,“儿童多次观看利他行为的榜样有助于培养利他行为。”
二、重视家庭环境,创造轻松愉快的亲社会行为成长氛围
(1)提倡民主型教养方式。和谐、民主、温暖的家庭环境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物质基础,父母的行为会有意无意的让孩子感受到和谐、温暖、友爱、帮助、同情等,家长以孩子能理解能接受的方式引导、约束孩子,其理智、宽容的教养方式,偶尔受到惩罚也较少产生明显的消极情绪。
(2)促使家庭成员间增加亲子交流。形式多样、活泼互动的亲子交流能使幼儿产生安全感、满足感,促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产生爱、同情、关心、帮助等亲社会行为。
(3)改变家长教养方式。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较少出现溺爱、专制、忽视、要求过高等现象,相对来说,能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幼儿园利用家园联系栏、家长通讯、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等方式宣传家教知识,促使他们改变不科学的教养方式。
三、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持续发展
(1)制定明确的社区教育目标。引导幼儿从关心自己身边的事开始,逐步学会同情与帮助、合作与分享,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环境,不随便踩踏社区内的草坪,捕捞鱼池内的动物和社区内的小朋友友好相处等。
(2)双向开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社区中,有不同于幼儿园的文化氛围,有不同年龄段的伙伴,社区的交往和游戏,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带来新的体验和实践机会。
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工作,只有幼儿园、家庭、社区形成合力、三位一体,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不断强化幼儿亲社会行为,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社会教育的性质范文5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8-0066-02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文化需要,是博物馆工作者今后很长时期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一、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
2015年3月20日,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行政法规《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的出台,对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条例》指出: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性组织。此次调整,将教育放到博物馆业务范围的首位。
近年来,、文化部等国家部委多次提出,要不断加强博物馆的宣传展示和教育工作,要把博物馆的教育工作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充分说明了博物馆独特的文化资源在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博物馆事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全国各地博物馆陆续实行的免费开放,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博物馆承载着记录文化的社会功能,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早已是人类的共识,并且被国际博物馆协会明确写进章程。提高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度,就必须加强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是以实物标本为基础,通过不同形式的陈列展览对人民群众进行直观教育的重要阵地。从本质上讲,博物馆是“宣传教育机构”,即使是文物标本、收藏、研究与陈列展览,最终也是服务于教育这一目的的。
博物馆既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开展社会服务时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博物馆在传播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二、运用多种教育途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条例》提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制定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政策措施”,并提出“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利用博物馆开展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面对公众需求的变化和文化市场的日益丰富,博物馆必须改进服务理念,突出自身优势,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科技,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活动,真正发挥好其教育职能。
(一)建立 “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服务特殊群体
博物馆功能的发挥,应该做好两篇文章,一是把更多的公众请进博物馆,二是让博物馆走进大千世界。如何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如何让深藏闺阁的珍贵文物被人们熟知?建立“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正是破解这个难题的有益探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就是将展览带出博物馆,送到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学校、军营和矿区,送到基层百姓家门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展览,切实体会文化乐民、文化惠民带来的知识与乐趣,了解博物馆的发展,掌握当地历史,推动文化资源共享,改变边远地区观众对文物、博物馆的态度;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赋予更多的“正能量”。
(二)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讲座
1.借助临时展览,举办主题讲座
在举办临时展览时,可借助展览内容举办与其相关的专题讲座,延伸展览内涵,以便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公众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自觉。
2.走出博物馆,举办专题讲座
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可根据本馆馆藏特色,把一些历史事件、先贤英烈等编写成专题报告,组织馆内专家或馆外相关学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学校、部队、工厂、机关等单位作专题报告或讲座,直接深入到这些单位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三)开展主题活动
1.以节日为契机,举办专题活动
比如在春节、“5.18”世界博物馆日、“儿童节”、七夕、“中秋节”、“世界文化遗产日”等节日,根据节日特点,举办不同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让观众在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能够亲自下手,丰富自己的节日体验。
2.针对青少年特长,举办系列活动
比如举办“儿童智力竞赛”、“儿童手工大赛”、“青少年书画大赛”、“博物馆征文比赛”、“我爱家乡――博物馆演讲比赛”等活动,以竞赛的形式,使孩子们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从而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展览走出展馆
今天的博物馆不能等着观众来上门参观,要深入到观众中去。有些学者认为,博物馆要把有中国特色的展览输出到外国去进行宣传展览,这样出门搞展览,既能增加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学术、文化交流,又能增加外汇收入,对国家、博物馆自身以及工作人员三者都有好处。把观众喜欢的小型展览输出到全国各地区进行流动展览,以此来普及科学、文化和历史知识,满足观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学习要求。临时展览小型多样,制作容易,既可以开阔群众眼界,又可使博物馆专业人员得到锻炼,还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借机宣传了馆藏文物,也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底蕴,再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两种途径都值得每个博物馆去认真思考、借鉴。因为只有把展品带到观众面前,使展览真正与观众见面,才能使观众从中学到知识,接受教育,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五)加强馆校合作
博物馆要同各类学校联系起来共同组织活动,以此来丰富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博物馆与学校项目是建立在对每一个班级、小组的背景了解的基础上的,知道哪些知识能被学生立刻理解吸收,这与学生的知识背景、学校的类型密切相关,也决定于学生本人独特的兴趣爱好。
(六)编辑出版博物馆教育普及性出版物
一方面博物馆可以与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文物方面的图册、挂历以及相关方面的科普刊物等;另一方面,为了方便观众的参观,博物馆可以编写各专馆和重点特展的基础知识简介,放在各专馆入口处,免费供观众抽取使用。这种书面材料既可以帮助观众参观及理解陈列展览的内涵,又可以作为一种纪念物被带出博物馆,使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得以有效的向社会延伸。
三、改进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可持续发展
博物馆的服务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从关心观众、理解观众、帮助观众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从而让观众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让他们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成为一次身心愉悦的体验和休闲。
讲解员是观众跨入博物馆首先面对的人,做好讲解工作是博物馆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环节。要真正了解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的主题、内容、目的,了解展品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要了解观众,针对不同的观众、使用不同的讲解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讲解起来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也才能吸引观众、启发观众、教育观众。讲解员要争取做专家型的讲解员,这已经成为博物馆界的共识。
新形势下,除了做好基本工作外,新技术手段的服务也要跟得上去,例如电脑触屏查询系统、博物馆网上的咨询和意见回馈及其他网上服务、多媒体演示系统,这些现代化设施既可自助使用,又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使用下,能够为观众参观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让他们能更充分享受博物馆的展览资源。
社会教育的性质范文6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教师教育价值观 对策
教师教育价值观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标准。随着社会转型,教师教育价值观嬗变,呈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现实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反思,社会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与传统的教师教育价值观之间存在哪些差异,教师教育价值观应坚持什么,怎样科学合理地实现教师教育价值观的整合。
一、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转型期特点
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其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社会转型必然在教师教育价值观上反映出来,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转型期特点:第一,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充满了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和困惑。在经济改革、文化开放的大环境下,人的尊严与价值日益凸显,追求个人公平和效益的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突出,两种价值取向的冲突日益明显。第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体现强烈的参与意识。教育融入市场机制,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掺杂个人主义、效益至上和急功近利。第三,思维开放,更具有独立性,创新意识增强。在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上有许多尝试和创新。第四,道德价值观念呈现出功利化趋势,强调追求个人利益和效益。传统的教师教育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以社会发展为重心,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在教育目标上,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或科技水平的单一目标;在教育内容上,教授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和科学技术知识,对能力培养、智力开发重视不够。可见,社会转型期的教师教育价值观与传统的教师教育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二、教师教育价值观嬗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价值观多元分散化,教师教育核心价值取向不明确
转型期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取向不明确,不少教师不清楚当前提倡的主流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什么。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由各类师范学校包办,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方式、指导思想、课程设置都是整齐划一的,指导教师行为的价值评判也是统一的。在新形势下,教师教育以开放的体制纳入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教师培养由高等院校承担,各类非师范院校也开始开办师范教育,展现出多元化的施教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就成为必然。有的认为,教育是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途径;有的认为,教育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手段;有的认为教育是提升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关于教师教育的主导价值,每个人强调的角度都不一样。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教师在价值取向上也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教师普遍追求个人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二)教师教育价值观完善过程中存在矛盾冲突
追求个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与实际通行的应试教育的教师教育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在高考制度下,学校和学生不得不追求升学率,大搞应试教育,从而无暇顾及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与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冲突明显。
教育个体价值观与教育社会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教育个体价值观大行其道,但教育社会价值观的呼声仍然存在。前者关注个体,以促进个人知识、能力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为宗旨;后者把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教育个体价值观和教育社会价值观如何辩证统一起来,仍然没能很好解决。
最后,在效率与教育公平问题上也存在矛盾。理想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人均等的教育机会,促使每个人都获得发展与成功,而实际通行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把效率看得更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让教育公平步履艰难。
(三)教师专业化价值判断标准面临挑战
教师专业化价值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教育技能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是一个综合指数。社会转型期的教师专业化价值标准不再只是关注教师品德的形成和知识传授能力,还必须关注教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教师应当成为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和教育改革的决策者。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判断,不仅在于会传授知识,还在于会组织学生开展认知活动;不只是满足灌输现成的知识,还要着力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教师们也认识到自身的观念落后和知识陈旧,在教学技术上不断改进,对新型教学手段进行有益尝试。但目前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素质提升的要求,教师专业化价值判断标准面临挑战。
三、社会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确立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
教师教育核心价值取向不明确,一些教师没有树立现代价值观念,教育知识陈旧,综合素质跟不上变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学校在办学方向、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观念陈旧,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步子迈得不大,教师教育价值观被弱化和边缘化。因此,在社会转型期,整合出全体教师认同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我们应该确立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突出个体权利、义务、平等的社会与个体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并把它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准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地位上,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活动,培养和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起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体系。这样的教师教育价值观,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又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应成为教师现实行为价值取向的标准,成为衡量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总之,教师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耍回归到“人”的教育上,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
(二)把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社会创造力作为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发展方向
教师教育价值观发展的重点和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社会创造力。在教育发展中,我们要大力培养教师教育的“创新意识”价值观,通过教育价值观的调整,把教师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人的创造力上,改变目前以传授知识、灌输知识为主的做法。培养创新人才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的能力,从知识、智力、能力和优良个性人手,激发学生对事物和社会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教师的教育活动是否能让学生在创新方面有所成长,要成为教师教育道德价值评判的构成部分。总而言之,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社会创造力要成为社会转型期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发展方向。
(三)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实现教师教育价值观的融合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处理好教师教育价值观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需要树立共同的教师教育价值观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寻求公认的教师教育价值准则,在同一的价值取向下相互配合、统一行动。为了实现整体价值的融合,要做到:第一,确立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面对不同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我们无法拒绝,但要坚持核心价值观不能动摇。以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与教育改革相联系,在兼顾个人利益基础上维护社会整体利益,通过良心自律、社会舆论监督和道德教育等途径,让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家接受、认同和遵从的判断是非与对错的标准,从而实现教师教育价值的融合。第二,在社会转型期间,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取各种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合理因素,避免用一个价值观去代替全部,并与其他价值观对立起来。要,让冲突各方融合,最终达成价值互补。第三,健全各种价值观交流和对话的平台、机制,有效消除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之间的隔膜和误解,实现多种价值观在社会转型期的协调发展。第四,为多元价值观念的存在提供主流的社会价值规范,健全法律法规,引领社会转型期迷茫的教师教育价值观走出阴影。共同的教育价值一经确立,将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会持久地发挥导向和支撑作用。
(四)改革教师专业化的构成要素,确立转型期教师教育专业化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