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支付的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支付的前景范文1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潜伏抑制,中脑-伏隔核神经环路。
分类号 B845
1 潜伏抑制:一种跨动物种系的行为模式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精神疾病,人群发病率高达1%。它的典型症状包括思维障碍、幻觉、错觉和妄想等阳性症状,以及社会退缩、情感淡漠和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涉及注意、记忆、抽象思维、信息整合以及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如何建立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动物模型对于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机制、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新药开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建立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动物行为的活动来反映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
潜伏抑制(latent inhibition,LI)是一种活跃的现象,它指的是如果一个刺激被反复呈现而未被强化(前呈现),那么这种前呈现将干扰随后的涉及该刺激的学习任务。潜伏抑制的基本实验程序如下:个体被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前呈现组(stimulus pre-exposed,PE)而另一组为非前呈现组(non-pre-exposed,NPE)。首先,PE组个体被反复给予某种刺激(如声音),但并不伴随惩罚行为。而NPE组个体则仅被置于相同的环境中,但无刺激呈现。然后所有的个体均进行该刺激的条件化训练,如声音与电击的结合。潜伏抑制的表现方式是PE组个体的学习成绩差于NPE组个体的成绩。研究证实,潜伏抑制现象可见于各种经典和操作式条件反射如被动和主动回避,条件反射性情绪反应,味觉厌恶,线索辨别学习等,而且潜伏抑制现象也广泛地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类动物。
2 潜伏抑制与精神分裂症
Baruch等首次报告了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潜伏抑制缺失的现象。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急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潜伏抑制缺失,而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慢性病人则表现出正常的潜伏抑制。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支持了这一结果,并发现急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潜伏抑制缺失以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潜伏抑制异常增强分别与病人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密切相关。此外,有一些临床研究指出,多巴胺激动剂安非他明注射能引起健康成人被试的潜伏抑制缺失,而抗精神病药物则能增强潜伏抑制。精神分裂症的高度危险个体(如精神分裂症父母的子女)同样表现出潜伏抑制异常。最后,动物实验也表明,安非他明能诱发大鼠的潜伏抑制缺失,而抗精神病药物能逆转这一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所表现出的潜伏抑制异常可以作为一种稳定的特征性表现,而且是一种跨种系的、可以表达在行为水平上的认知障碍模式。因此,研究潜伏抑制异常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将很有可能揭示出精神分裂症这一严重精神疾病的某些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机理。
3 潜伏抑制的理论基础
尽管潜伏抑制的现象相对简单,但关于它的理论基础一直存在分歧。其中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3.1 选择性注意理论
早在1911年,Bleuler就认为,“选择性注意”对于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维持正常的认知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性注意指的是过滤或忽视某种无关刺激的能力,这种去除无关感觉信息的干扰以保证中枢神经系统对有意义的感觉信息进行深度编码的神经控制机制亦被称为感觉门控。而精神分裂症病人正是由于缺乏这种将无关感觉信息“过滤”掉的能力,而导致正常的认知活动受到大量的无关信息的干扰,出现认知混乱和情绪异常症状,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各种阳性症状。
根据选择性注意理论,潜伏抑制现象是由于在前呈现阶段刺激反复呈现而不伴有奖励或惩罚性后果,因此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将此刺激作为“无关”刺激而过滤,从而导致随后条件化训练成绩下降。而精神分裂症病人或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则由于缺乏这种选择性注意功能,从而出现潜伏抑制缺失。选择性注意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潜伏抑制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间的相关性。
3.2 Schmajuk-Lam-Gray(SLG)理论
Schmajuk-Lam-Gray(SLG)理论最早是由Schmajuk于1996年提出的关于潜伏抑制的神经网络理论。它主要强调的是条件刺激的“新异性”在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见图1)。
根据SLG神经联络模式,在经典的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CS的新异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CS的新异性强,则CS在生物体内的表达强,意味着CS与US间联系(信息的存储)的建立更为紧密,最终的结果是CR(信息的提取)更为牢固。反之,则产生相反的结果。SLG神经联络模式可以解释潜伏抑制现象,由于条件刺激在前呈现阶段的反复呈现降低了其新异性,因此干扰了随后的条件训练反应,即潜伏抑制现象。
那么如何用SLG理论解释精神分裂症的潜伏抑制缺失?已知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涉及边缘系统(内侧前额叶、海马、内嗅皮层、伏隔核等)功能的异常,以及脑内神经递质系统(如多巴胺)紊乱。Schmajukd等的一系列动物研究证实,海马、伏隔核壳部损毁以及多巴胺激动剂安非他明能提高刺激的新异水平以及刺激的内部表达水平,因此导致潜伏抑制缺失;而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则通过降低刺激的新异水平而逆转此潜伏抑制缺失现象。这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结果相一致。应该指出的是,SLG理论也主要适用于潜伏抑制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间的相关性。
3.3 转换理论
潜伏抑制的转换理论最早由Weiner于1990年提出。Weiner等的研究发现,条件训练阶段而不是前呈现阶段的安非他明或氟哌啶醇给予能干扰或增强潜伏抑制,提示潜伏抑制现象的出现不能简单地用前呈现阶段的无关信息过滤不能(即选择性注意理论)来解释,它还涉及条件训练阶段的信息提取/分离。另外,临床和动物研究发现,潜伏抑制异常不仅表现在潜伏抑制缺失,有时还出现潜伏抑制的异常持续存在,而这无法用前两种理论来解释。
潜伏抑制转换理论认为,在前呈现阶段,反复呈现但不伴有任何强化的刺激(如声音)被机体(人或哺乳动物)视为无关刺激,可以忽视;但在随后的条件化训练阶段,同样的刺激却又伴随着惩罚后果,对机体而言转变为条件刺激;此时两种信息(无关刺激和条件刺激)相互“竞争”,前者向后者“转
换”的程度不同,潜伏抑制表达也不同。即适度的转换表现为正常的潜伏抑制现象;过度的转换表现为潜伏抑制现象缺失;而转换延迟则表现为潜伏抑制现象的异常持续存在。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与潜伏抑制缺失相关,而阴性症状则与潜伏抑制的异常增强相关。
4 潜伏抑制形成的神经机制
神经解剖学和药理学研究证实,中脑。伏隔核多巴胺(dopamine,DA)投射构成了潜伏抑制神经环路的主要成分,包括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海马(hippocampus,HIP)、杏仁体的基底外侧核(basolateral amygdale,BLA)、内嗅皮层(entorhinal cortex,EC)、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和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其中Nac发挥关键性作用。
脑区内微透析测定表明,Nac的细胞外DA释放的增加出现在条件化训练阶段而非前呈现阶段,提示Nac激活主要参与条件化训练阶段。进一步的研究提示,Nac的两个解剖亚区:核部和壳部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前者是根据条件训练阶段的刺激强化而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而后者则是抑制这一行为转换。已知Nac分布着从HIP、mPFC、杏仁体、扣带回的谷氨酸能纤维,以及VTA的DA能纤维,这些脑结构在潜伏抑制现象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目前认为,Nac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行为灵活性,即根据环境变化而相应地调整行为反应;从EC至Nac壳部的纤维投射的作用在于抑制这种行为转换;海马则是提供关于无关刺激或条件刺激线索关系的信息;BLA主要在强化和动机加工中发挥作用。而mPFC的作用尚不明确。
5 潜伏抑制动物模型的建立
有关潜伏抑制现象的理论、神经机制以及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潜伏抑制动物模型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近20余年来,已有大量的以大白鼠的潜伏抑制异常为精神分裂症行为模型的研究工作,并包括许多利用这种模型来研制新的抗精神药物的工作。其中对脑内神经递质传导活动的药物性调节、特定脑区的损毁以及神经发育模型是三种常用的产生大鼠潜伏抑制异常的方法。用于诱发啮齿类动物潜伏抑制异常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5-差劲色胺受体拮抗剂以及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手术损毁的脑区主要是伏隔核、海马和杏仁体。而神经发育模型则是在大鼠出生前、后的不同发育阶段分别给予免疫攻击或环境应激。下面具体阐述这几种建模方法。
5.1 神经药物模型
(1)多巴胺模型
如前所述,中脑-伏隔核的DA投射构成了潜伏抑制神经环路的主要成分,而且DA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密切关系已为临床和动物研究所证实,因此潜伏抑制的DA模型也是研究得最早和最广泛的一个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1981年,Weiner等人首次证实,间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安非他明的躯体注射能引起大鼠潜伏抑制的缺失。随后的许多研究都重复了这一实验结果,从而确立了多巴胺的精神分裂症的潜伏抑制动物模型。
安非他明的潜伏抑制缺失模型具有两个特点。首先,潜伏抑制缺失只发生在条件训练阶段的安非他明注射,而前呈现阶段的安非他明注射不影响潜伏抑制。这一现象支持潜伏抑制的转换理论。其次,研究表明,安非他明躯体注射对潜伏抑制的影响与注射剂量相关:低剂量能引起潜伏抑制缺失,而高剂量却不影响潜伏抑制甚至能引起潜伏抑制异常增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低剂量的安非他明能特异性地引起Nac内的DA释放,而高剂量的安非他明则主要作用于纹状体内的DA系统,提示了Nac在潜伏抑制神经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除安非他明外,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和D2受体激动剂quinpirole(喹吡罗)也被报道能干扰潜伏抑制。此外,安非他明注射还能导致正常人类被试的潜伏抑制缺失。应该指出的是,所有这些由多巴胺激动剂所引起的潜伏抑制缺失都能被经典的抗精神药物氟哌啶醇和非经典的抗精神药物氯氮平所逆转。
(2)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谷氨酸模型
已知,大脑前额叶皮层的谷氨酸锥体细胞与中脑-边缘-皮层DA系统和背中缝核5-HT神经元之间存在相互的纤维联系,形成神经环路。这些环路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药物治疗均密切相关。目前的观点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源于脑内多巴胺系统异常所引起的谷氨酸分泌的超抑制以及继发的谷氨酸NMDA受体功能减退。动物研究表明,不同的NMDA拮抗剂对潜伏抑制发挥完全不同的影响,即分别引起潜伏抑制缺失和潜伏抑制异常增强。前者的代表药物氯胺酮(ketamine,Ket)。如Razoux F等发现,前呈现阶段的Ket急性注射(25mg/kg)可引起大鼠的潜伏抑制缺失。BeckerA等的研究结果与此一致,即连续5天被腹腔注射30mg/kg Ket的SD大鼠在4周后表现出潜伏抑制缺失,以及海马内D2受体结合的增加以及前额叶皮层内的谷氨酸受体结合的下降。后者的代表药物是PCP和MK-801。如研究表明,条件化训练前立即给予pcp[211和MK-801能引起潜伏抑制的异常增强。进一步的研究指出,此潜伏抑制增强只能被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所逆转。
(3)5-羟色胺模型
近10年来,随着5-HT2A受体的拮抗机制在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中的作用得以明确,5-羟色胺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引起关注。目前的研究表明,5-HT受体拮抗剂的潜伏抑制调节作用以增强为主。而且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不同的是,5-HT受体拮抗剂主要是在前呈现阶段发挥作用,而前两者则主要在条件结合阶段发挥作用。如研究表明,选择性5-HT拮抗剂WAY100635只有在前呈现阶段给予才能增强潜伏抑制;选择性5-HT2A受体拮抗剂SR46,349B(2.4mg/kg)和IC1169,369(40mg/kg)只有在前呈现和条件化两个阶段都被腹腔注射时才能增强潜伏抑制。这些研究结果提示,5-HT神经递质系统可能主要参与的是无关感觉刺激的加工过程。
5.2 脑区损毁模型
精神分裂症常伴随有中枢神经的器质性的病变。建立潜伏抑制异常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另一种方法是针对性地对某些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脑区实行局部性的结构性损伤或药物性干预。目前比较明确的与潜伏抑制缺失相关的脑区位于中脑-伏隔核这一神经环路中。
(1)伏隔核损毁模型
Nac及其DA能神经元分布构成了潜伏抑制神经环路的主要成分,主要参与条件反射训练阶段。如Joseph MH等的研究发现,条件反射阶段前的双
侧Nac内的安非他明注射能破坏潜伏抑制表达,而双侧Nac内的多巴胺拮抗剂氟哌啶醇注射能使潜伏抑制表达异常增强,6-OHDA所致的Nac多巴胺末端的损毁也能导致潜伏抑制异常增强,提示伏隔核内多巴胺功能增强所致的潜伏抑制减弱是由于条件反射阶段的多巴胺释放所引起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Nac的壳和核亚区具有不同的功能,壳部损毁的结果是潜伏抑制破坏而核部损毁则是潜伏抑制的异常持久存在。脑区内微透析分析表明,刺激的前呈现能消除Nac壳部的多巴胺的条件性释放,从而导致条件性恐惧反应减弱。相反,核心部的多巴胺释放不受影响。这些数据提示,伏隔核壳部主要参与了潜伏抑制的干扰过程。
(2)杏仁体和海马损毁模型
背外侧杏仁体的损毁,也与Nac核部损伤一样,产生潜伏抑制的异常持久存在。关于海马损毁对潜伏抑制影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成年大鼠的研究表明,海马损毁导致潜伏抑制的异常增强。而出生后7天大鼠的腹侧海马损伤则破坏了青春期后动物的潜伏抑制。
5.3 神经发展模型
以上所阐述的用于建立拟精神分裂症潜伏抑制异常动物模型的方法主要是以成年啮齿类动物为研究对象,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脑成像和神经病理学研究证据表明,相当一部分的精神分裂症的成年病人表现出一种神经发展紊乱,即脑异常在生命早期已经存在但其完全表达则出现在成年之后。为进一步深入地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展机制,有必要建立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展模型。目前常用的建立潜伏抑制异常的神经发展模型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是在胚胎发育期即动物出生前给予免疫刺激或物理应激;其二是在动物出生后的某些关键性发育阶段改变其生活环境,即环境应激。已有的研究结果证实,这两种建模方式所引起的潜伏抑制异常只在动物成年后才有显著的表现,而且这种潜伏抑制的缺失可被抗精神病药物所修复,这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展模型相一致。
(1)出生前的应激
出生前的应激方式主要包括物理应激和免疫性应激。物理应激模型指的是给予孕鼠不同类型的物理应激,然后观察成年仔鼠的潜伏抑制现象。如Bethus等的研究表明,孕鼠在孕期的最后一周被每天给予束缚应激,结果导致其雄性仔鼠的成年期潜伏抑制表达异常增强,但不影响雌性仔鼠的潜伏抑制表现。另一项研究则观察的是母鼠怀孕后期的束缚应激和不可逃避电击对成年雄性和雌性仔鼠潜伏抑制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孕期的束缚应激对成年仔鼠的潜伏抑制表达没有影响,而电击能引起成年雄性仔鼠的潜伏抑制缺失,但对雌性没有影响。这些动物研究的结果与人类的发现相一致,即精神分裂症病人所存在的性别差异,成年年轻男性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高于女性。
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指出,怀孕期间的细菌或病毒感染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患病危险性。近年来的啮齿类动物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孕期的免疫攻击与动物成年后的精神疾病相关的脑、行为异常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常用的免疫攻击因子是一种细胞因子诱导剂――聚肌胞苷酸(PolyI:C)。如最近的2项研究发现,孕期第9天的PolyI:C(2.5,5.0或10mg/kg)静脉注射不影响幼年仔鼠的潜伏抑制表达,但能干扰青春期后仔鼠的潜伏抑制现象。这些结果与精神分裂症的成熟延迟特性相一致,即胚胎期间的免疫系统激活并不影响幼年的潜伏抑制但却显著地干扰了成年期的潜伏抑制。此外,另有研究分别观察了孕期6、9、13或17天的PolyI:C(5mg/kg)静脉注射对成年仔鼠潜伏抑制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孕期17天的注射以外,其它的时间点注射均能引起成年动物的潜伏抑制缺失。这一结果提示,胚胎发育期间的免疫攻击所引起的急性细胞因子反应以及成年后的行为改变具有准确的时间点。由于这些由胚胎发育期间的免疫攻击所引起的成年期潜伏抑制异常可被经典和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所逆转,以及这些成年动物的海马和内嗅皮层还表现出与精神分裂症相类似的病理学改变,提示发育过程中的中脑一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紊乱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出生后的应激
目前常用于潜伏抑制缺失研究的出生后环境应激是指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将动物从社会群体隔离,并根据发育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母婴分离(哺乳期),(2)社会隔离(断奶后至成年期)。Weiss IC等的研究表明,每天4小时的母婴分离能引起潜伏抑制的异常增强;相反,社会隔离不影响潜伏抑制。而Ellenbroed BA和Wilkinson LS等的研究同样证实了社会隔离不影响潜伏抑制,但单独一次的24小时母婴分离则能明显地损害潜伏抑制表达。关于早期应激的作用机制,目前的理论认为,早期应激通过干扰海马和前额叶的正常发育而发挥作用,而且海马和前额叶发育异常的后果,如潜伏抑制异常、应激反应的失调等,只在动物的性成熟后才有显著的表现。
移动支付的前景范文2
[关键词]移动支付模式电子商务
一、引言
移动支付是指利用客户的手机,通过短信、语音、射频识别等方式进行的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商业交易活动。与传统的现金支付相比,移动支付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的优点,在开展该业务较早的日本、韩国及一些欧洲国家,移动支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我国,移动支付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有调查显示,国内手机用户每月增长数量超过500万户,2007年用户总数将突破5亿。这显然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对移动支付业务的开发,将为产业链上的各方,包括设备制造商、银行、信用卡组织、商业机构、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带来的将会是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从客户应用的角度,将移动支付归纳为两种模式,介绍了各自的适用场合、技术特点及发展现状,并对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做了分析。
二、移动支付的两种模式
客户若要使用移动支付业务,前提是须将手机号码与银行卡进行捆绑,此后在交易过程中所支付的金额会直接从银行卡上扣减。
在此前提下,移动支付可以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非面对面的支付模式,主要迎合了客户不希望亲临现场就可进行交易的需求。客户可使用短信、语音、WAP、K-Java、USSD等操作方式,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水电煤气、物业管理、交通罚款等公共事业缴费,或者用于彩票购买、手机订票、手机投保等交易。这种支付模式不受时间、地点约束,无需排队,为客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国外如爱立信公司的Mobilee-Pay解决方案,在国内如北京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的“手机钱包”业务,都支持这种支付模式。
在当前2G/2.5G的通信环境下,手机还只能浏览一些简单的网页,要进行网上购物还不太现实。因此,可以考虑将非面对面的移动支付与基于PC的网上支付结合起来,构建成统一的电子支付系统。例如与支付宝结合,现在支付宝是用客户的E-mail登录,如果服务提供商之间加强协作,使客户用手机号码也能登录,这样就可以将移动支付与网上支付合并为一个ID,既方便于管理银行账户,又扩展了非面对面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与支付宝一样,手机号码已采用实名登记,因此较好得保证了客户的信用度。
移动支付的另一种模式是面对面的支付模式。如今,人们虽然能够足不出户地在网上购物,但网上购物永远也满足不了人们在商场里亲身购物时所体验到的人文享受。亲身购物的过程就是一种休闲方式,那么在此过程中如何使交易最为简便呢?面对面的移动支付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有点类似于人们在商场内的刷卡消费。
曾经出现过用发送短信的方式来完成这种支付,但是短信在发送、回复的过程中信道易受干扰,期间的延时难以预计,而且零售交易金额少但次数多,频繁地发送短信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厌烦情绪。因此,今后的趋势是在客户的手机与商家的终端之间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客户只需将手机靠近终端,再输入密码就可以完成支付。
较早的移动设备普遍采用红外线技术进行近距离通信。其缺点有二,首先是发射端和接收端必须处在笔直的视线内且要精确对准,另外,红外通信缺乏有效的安全协议。作为建立个人局域网(PAN)的一种技术,蓝牙目前广泛应用于手持设备的无线连接,然而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它的连接速度存在问题。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被业界公认为是一项极具发展前途的应用技术,今后,面对面的移动支付将主要基于该技术。客户只需将内置RFID芯片的手机或PDA靠近商家的阅读器,阅读器识别用户ID和存储在芯片内的金额,并传送交易信息及电子签名至支付平台实现扣款,系统内部接口遵循移动运营商专门制定的标准协议《小额支付交易协议MPTP1.1》和《小额支付通信协议MPCP1.0》。
当前,在亚洲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在欧洲有英国、法国、德国,已经应用RFID技术开展移动支付业务。日本第一大通信运营商NTTDoCoMo的FeliCa手机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从2005年推出至今已经吸引了4000万用户,可见其发展潜力之大。随着RFID技术的成熟,基于该技术的面对面的移动支付系统在中国的实施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移动支付系统框架图
移动支付系统框架如图所示,虚线框(A)为非面对面的支付模式,虚线框(B)为面对面的支付模式,两种模式有各自的适用场合,今后的手机将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的功能。
三、有待加强的方面
无论哪种模式的移动支付,由于手机号码与银行卡账号捆绑在一起,因此账号内存款的安全就与手机直接相关。如此情形下,除了银行必须对用户的身份和密码进行加密以外,运营商需要对手机信号进行加密,手机制造商需要提高手机操作系统的保密性能。在过去的两年内许多厂商已经花费了大量精力来开发移动支付的安全框架,包括开发出多种无线PKI方案。
对于习惯了只把手机作为通话工具的人们来说,移动支付的概念还比较陌生。因此,提高市场认知度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要向消费者宣传移动支付的可用性和易用性,而且要让商家、运营商及银行都充分认识到移动支付可能带给他们的好处和商机。
移动支付的前景范文3
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交易,所使用的移动终端既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PDA、移动PC等。移动支付可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远程支付是指消费者通过运营商的SMS、WAP、IVR等服务来向远程商家表达支付意愿,移动运营商通过手机号码来鉴别交易者,通过手机手动发送密码来认证意愿是否真实的一种支付过程,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推出的手机钱包业务。现场支付是指移动终端通过近距离通信(NFC)技术向商家的消费终端(如POS机)表达支付意愿,并通过消费终端与内置智能芯片进行账户和密码信息交换完成移动支付。如NTT DoCoMo推出的Felica业务就是在手机中嵌入非接触式芯片,手机只需在POS机前晃动,即可完成交易。
相比之下,远程支付过程略显繁琐,但产业链上各方设备无需太多的硬件改动即可实施。现场支付更符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但需要产业链上各参与方进行较大的硬件改动,甚至涉及到产业链利益重分配。无论哪一种移动支付都是大家翘首期待、而商用进程却令人失望的业务之一。
移动支付成功的三大法宝是安全性、私密性和易用性。投资者围绕这三点会挖掘到不少宝藏。安全性是双向性的,与安全性相关的很值得投资的技术是生物识别技术,比如指纹、眼睛和声音识别等。私密性意味着用户觉得商家不会监控和利用他们的消费。据说美国知名零售商Costco拥有5000万用户的购物信息和历史资料,以及用户的联系方式,对此信息的使用权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投资易用性将使规模使用成为可能。在这里以RFID为主要技术的NFC技术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当前RFID产业处于迅速发展中。美国的军品管理、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中国的二代身份证、日本的手机支付都是业界比较成功的应用案例。但中国的RFID产品价值链高端技术进入仍很有限,如UHF无源芯片、低成本柔性标签制造、RFID中间件和大规模应用软件等领域存在打造本土明星企业的可能。
移动支付的前景范文4
[关键词]移动支付椭圆曲线
一、引言
随着3G时代的日益临近,无线互联网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广阔,目前国内有四亿多手机用户,手机上网用户四千万,新型手机在短短的二、三年间基本上具备了上网的功能,可以看到在今后的几年里用手机、PDA等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和从事商务活动将成为一种潮流。通过手机、PDA等终端发展电子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的历史机遇,但安全问题已经引发了用户群体乃至行业厂商的普遍忧虑和不满,这种忧虑和不满来源于对移动终端本身的不信任性和网络自身存在的不安全性。因此消费者急需一种“可信移动终端平台”来实现各种商务活动,既可以认证终端用户的身份,也可以进行安全移动电子支付和交易。本文就解决安全的移动支付问题给出论述。
二、安全移动支付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及发展趋势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崭新的支付方式,具有方便、快捷、安全、低廉等优点,将会有巨大的商业前景,会引领移动电子商务和无线金融的发展。
由于移动支付手段具有多样性,相应要求实现高安全保障,WAP提供了一套开发、统一的技术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的WAP功能接入移动支付系统或是银行卡系统,发送有关交易数据或是接收账单信息。
据悉,迄今为止,韩国和日本还是唯一两个推出了商业MPP服务的国家。不过BWCS预测,到2010年时,日本将成为最大的MMP服务市场,交易额将达到几乎难以置信的930亿美元之巨。同时,一直落后于日、韩两国的美国会很快成为另一个大规模市场,它的MPP交易总额会达到670亿美元。
国内移动支付业务最早是2002年9月在深圳推出的,合作方是中国联通深圳分公司、中国工行深圳分行、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工行深圳市分行与百事可乐(深圳)、家乐福(中国)等多家企业签订了《移动支付协议》。此举标志着深圳率先推出具有商用价值的支付业务。
三、构建安全移动支付系统的实现思想
其实,“可信移动终端及安全平台”已开始在电子政务、证券和工商等行业运用,但是产品的安全性能不高,且主要核心安全技术依赖于国外,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安全移动支付系统。因此,开发既能适应国内、国外市场需求的,又能研发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简便和高效的移动支付系统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强大动力,将直接影响到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快速发展,也是对移动安全支付领域的一个新挑战。应这种市场的需求,研发一个安全移动支付系统是必要的。构建一个简便、高效和可靠的新型安全移动支付系统,在充值过程中,用户利用安全终端设备通过WTLS协议和无线网关设备与Internet连接,进行基于用户银行帐户的移动终端充值处理。在支付过程中,用户利用安全移动终端的射频卡与商家提供的支付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利用终端内的非接触卡完成移动支付。目前移动安全支付系统主要基于RSA算法,而新的安全移动支付系统需要将加密强度比RSA高八倍的ECC(椭圆曲线)应用于安全支付系统,即在同样安全性的条件下,ECC的密钥长度会更短,能有效降低存储空间和计算复杂度。根据IEEEP1363标准选取适合ECC的安全椭圆曲线,提高加密强度,消除RSA密钥长度不断增加给移动支付设备性能带来的影响。将更高加密强度的ECC应用于WTLS协议,能有效的提高无线安全通信协议的安全性和执行效率,降低网络带宽占用率。根据安全移动支付系统的具体特点对WTLS协议进行适当的改进,使其能抵抗像“选择明文攻击”和“中间截获攻击”等常见攻击,并且通过引入ECC能有效的提高其运行效率。构建基于ECC的数字证书与身份ID相结合的WPKI体系,为参加安全移动支付的交易各方提供身份验证和信息加/解密服务,既提高了网上身份认证的效率,又提高了认证系统的安全性。构建这样一个安全移动支付系统也可以将ECC应用于移动电子支付终端的智能卡中,由于在同样安全的条件下,ECC的密钥长度会更短,能降低存储空间和运算复杂度。使基于IC卡的安全支付系统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和安全性,使我国的智能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并成为企业产品打入欧美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四、总结及对各行业的推动作用
国内移动用户在不断的增加,而移动商务却发展缓慢。调查显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是影响移动商务发展的一个首要因素。另外,目前的移动支付系统操作复杂,功能单一,进行移动商务交易的实体各方难以确认对方身份,支付系统效率低及系统相关产品市场竞争力差。因此,构建安全移动支付系统是解决移动商务发展缓慢的关键所在。
安全移动支付系统研究对移动电子商务、安全通信设备、移动支付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移动支付系统设备、安全认证服务系统和银行金融服务设备等领域的技术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1.提高安全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易操作性和高效性才能消除用户对移动支付系统安全性的顾虑,才能吸引更多的移动用户采用移动电子商务这种交易模式。进而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移动支付的前景范文5
关键词:移动支付 运营模式 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7-0027-03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业不断发展,手机的逐渐普及,电子商务的兴起,金融支付手段的局限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移动支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业务涉及面广泛,是一个融合各个相关行业的新产业,商机无限的同时需要行业间的合作才能成功。但同时应当注意到,移动支付在国内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其运营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和竞争无序的特点,要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需要对现存的各种运营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满足用户需求、平衡各参与方利益且具有发展前景的运营模式。
一、移动支付业务的定义和分类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发展的历史并不长,技术实现模式也多样化,到目前为止,移动支付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准确定义。根据移动支付的一些基本特征,从广义上讲,移动支付是指用户使用移动手持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包括移动通信网络和广域网)实现资金从支付方到接收方转移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从狭义上讲,移动支付的支付终端仅限于手机。本文主要集中于通过手机完成支付行为的分析。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移动支付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的分类,在安全性、支付成本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应用领域具有一定差异,最终支付的实现模式也各有不同。
第一,根据交易过程中是否有商品或服务的传递,移动支付可以分为交易性支付和非交易性支付。
第二,根据基于账户的不同,移动支付可以分为基于话费账户的移动支付、基于银行卡账户的移动支付和基于专有账户的移动支付。例如,目前中国银联开展的移动支付以及部分商业银行推广的手机银行就属于基于银行卡的移动支付,而移动运营商的小额支付主要是基于手机话费账户的移动支付。
第三,根据是否事先指定受付方,移动支付可以分为定向支付和非定向支付。例如,手机话费的支付属于定向支付,手机购物就属于非定向支付。
第四,根据支付方与受付方是否见面,移动支付可以分为移动远程支付和移动现场支付。例如,通过手机购买数字化产品就是移动远程支付,在自动售货机处购买饮料、支付停车费或加油费等就属于移动现场支付。
第五,根据支付金额的大小,移动支付可以分为大额支付、小额支付和微支付。在不同的国家大额支付、小额支付和微支付的划分标准有所差异。这主要取决于各国业务的实际开展情况,也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从海外该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的移动支付以微小支付和小额支付为主,采用的支付方式包括以下三种:通过手机话费账户支付、从用户信用卡或借记卡账户支付、以手机作为电子钱包。
二、移动支付业务的流程
移动支付的交易过程至少包含四个当事方:用户、商家、发行方及收款方。与传统的付款方式不同的是,整个交易过程是基于移动网络进行的。所以对于移动支付来说,网络提供商作为主要的当事方,其作用贯穿于整个移动支付的交易过程。如下图所示,发行方通过银行账户为用户提供支付能力,发行方主要是金融机构;收款方根据具体的支付平台不同,可以是商家、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商等。
交易凭证包括账户信息、账户密码以及各种数字安全证书。交易的细节信息由网络提供商负责传递。在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中,交易的细节信息利用基于浏览器的协议如WAP和HTML,或者信息系统如SMS和USSD进行传递;在接触式移动支付中,交易的细节信息可以通过红外、蓝牙或RFID等进行传递。
三、移动支付的四种运营模式
(一)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的模式
当移动运营商作为移动支付平台的运营主体时,移动运营商会以用户手机话费账户或专门的小额账户作为移动支付账户,用户所发生的移动支付交易费用全部从用户话费账户或小额账户中扣减。
优点:移动运营商拥有对移动用户及其话费账户、手机厂商、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强大控制力,并凭借这种资源优势在现阶段掌握了与商业银行或银联合作的话语权。
劣势: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最明显的劣势就是缺乏具有金融行业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和业务流程、财务制度、风险控制等金融行业的运营经验。其次,就基于话费账户的移动支付业务来看,这种模式的发展面临较多限制:一方面,话费账户每月有最高消费额度限制,这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额度需求;另一方面,话费账户的目标客户群多为后付费用户,而乐于尝试新业务的年轻群体多为预付费用户。另外,话费账户的支付成本高,结算周期较慢。再次,就基于银行账户或银行专业账户的移动支付业务来看,在这种模式下,移动运营商变成纯粹的通道提供商,失去产业发展的话语权。最后发生大额交易可能与国家金融政策发生抵触,运营商需承担部分金融机构的责任。
(二)银行为运营主体的模式
该模式下通过专线与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互联,将银行账户与手机账户绑定,用户通过银行卡账户进行移动支付。
优点:该运营模式下银行的资本实力、营业网点规模和分布、营销宣传等方面比较强,仅把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当作一种类似互联网的信息通道,而且不受其他各方的制约,可以灵活开展支付业务。
劣势:该运营模式下移动支付业务不能够实现跨行互联互通,各银行只能为自己用户提供服务。另外如果不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持卡人若要实现银行卡的个人化,就只能本人亲自到不同银行的柜台办理。
(三)中国银联为运营主体的模式
中国银联独立于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和金融机构的各种支付卡,实现支付的身份认证和支付确认。通过中国银联的交易平台,用户可以实现跨银行移动支付服务。
优点:该运营模式下中国银联的最大优势在于联结各发卡行的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同时,中国银联拥有多样化的支付渠道,可以向行业客户和重要商户提供一揽子的支付解决方案,从而增加中国银联对商户的吸引力。另外该业务模式下移动运营商、银行和中国银联之间权责明确,提高了商务运作效率,简化了其他环节之间关系。
劣势:首先中国银联的产业定位使其无法直接掌握持卡人资源和商户资源,尽管他们都是中国银联的最终用户,但是,作为转接机构的中国银联并不拥有对这两个市场的直接影响力。其次,银联的体制使其不能和银行结成有效的利益共同体。中国银联的股东中,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处于控股地位。同时,中国银联人事任免等主要事务基本上由央行决定,因此长期以来,中国银联更像是一个政府机构。这种体制设计产生的一个重大负面影响就是,中国银联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较弱。再次,中国银联的资本实力较弱。对于初期需要较大投入的移动支付业务,中国银联仅仅依靠自身的实力难以推动市场的前进。
(四)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合作的模式
该运营模式下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来保证移动支付的安全和信用管理,使交易能够顺利、正常进行,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
优点:通过优势互补来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带动上游和下游企业健康运营,同时银行不需要支付巨额资金给移动运营商。
劣势:该运营模式中的竞争仅仅是一对一的关系,即移动运营商只能与某一个银行的信用卡号进行绑定,无法实现跨行支付。另外,不同银行的接口标准不同,运营商与不同的银行合作会造成成本增加。
四、主要参与方独立运营的可能性分析
(一)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难以单独经营移动支付业务
首先,我国移动用户众多,如果所有移动用户都使用手机购买商品,商业银行都将面临着过于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银行不会同意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经营移动支付业务。其次,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移动运营商在经营移动支付业务时为用户提供的信用度明显不如银行。再次,由于存在巨大的沉淀资金及其利息收入,基于预付费账户的移动支付业务将会受到金融监管。
(二)中国银联不能独立发展移动支付业务
中国银联不直接掌控用户和终端,而是通过合作者间接影响,同时,中国银联不直接掌握收单网络,没有做到从网络终端到转接核心的全网控制,只是控制支付网络的转接部分。由于没有全网控制的统一网络,没有直接的客户资源,中国银联也就难以直接地、大规模地将服务和商户资源导入到这个平台上,而必须通过各类合作者间接地接入。
(三)银行不会单独发展移动支付业务
银行独自经营移动支付业务需要在技术研发、设备采购上进行巨额投入,在未能看到明显的利润回报之前,银行仅仅将移动支付作为传统业务的补充及增加客户粘性的一种手段。而且,银行的业务重点在于向客户或商户提供金融业务,而不是支付服务,因此在中国不可能出现以某个或某几个银行为主导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目前在世界上也没有出现以银行为主导的模式。
五、移动支付运营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移动支付的前景范文6
“NFC手机支付系列产品大规模推广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在5月27日的NFC全手机产业峰会上,中国银联助理总裁胡莹高调向与会的商业银行、手机生产商、芯片技术供应商等表态。
经过长期的前期铺垫,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中国银联主导推进的NFC产业在2014年有了更多发力的迹象。
据中国银联消息,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国“闪付”终端近300万台可支持金融IC卡和NFC手机支付受理,全国金融IC卡发卡量也超预期推进,移动支付行业飞速发展。
不用刷卡、不用输入密码,只要拿手机靠近收单机器,就能在瞬间完成支付。这种被称近场通信(NFC)的技术手段,通过在手机、SIM卡或sD卡中植入芯片,让手机与银行卡合为一体。在中国,NFC标准化的进程始于2012年,此后数年,产业各方致力于支付环境的改善以及技术、服务的筹备,银联、手机芯片厂商、通信运营商、商业银行合作推出一些试点,不过,产品普及率仍有限。近期第三方支付推出的移动支付新模式也令近场支付的支持者们担忧。
胡莹在会上还表示,“未来的移动支付是哪个标准、哪个方向来推进,一直都存在质疑,运营商也在推自己内部的标准。但是从银联角度来说,我们一直是以坚定不移的态度朝着NFC方向在走。”
NFC发展迎机遇
2014年初,几个大型互联网企业在二维码支付市场试水,短短几个月之内就改变了为数众多的手机用户的出租车费用支付习惯,这让多年致力于NFC推广的业界人士咋舌。
浦发银行是最早投入NFC产品开发的商业银行之一。中国移动的入股以及战略合作使浦发银行对NFC领域的探索获得了近水楼台的优势。2011年,该行就已经发出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支付产品,移动金融被确定为未来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截至目前,浦发银行纯非接银行卡发卡120万张,NFC发卡约30万张。
“好的技术不一定有好的市场。NFC产业链各方是时候共同努力了,市场化的紧迫感很必要。”浦发银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说。
招商银行也在发力进场支付。2012年,招商银行携手中国联通推出名为“联通招行手机钱包”的信用卡手机支付产品,这是国内首款基于SWP-SIM卡模式的近场手机支付产品。
今年,中国银联提出,希望与产业链各方全面推进合作。运营商方面,继去年联手中国移动和50家主流商业银行推出手机移动支付平台后,今年内银联还将陆续推出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合作的手机移动支付平台。银行方面,银联与全国性银行已全部达成TSM(可信服务管理)系统方面的合作,其中12家已经正式了业务;区域性银行已经有30余家与银联达成了合作意向,其中已经有7家上线了业务;2014年,中国银联计划完成100家成员银行的接入。手机厂商方面,三星、HTC、小米、魅族、OPPO、步步高等都推出了NFC全手机产品,苹果公司与银联的合作虽未证实,已有传闻。
NFC的发展也在今年获得了最重要的政策口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今年4月公开表态,将促进移动金融服务与金融IC卡融合,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中国银联的NFC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主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地方性区域性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补充,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标准之争
2013年,由中国银联建立的13.56Mhz移动支付企业标准被确立为移动支付国家标准。当时被市场广泛认为是注入NFC市场的强心剂。然而,从交易规模上来看,NFC支付的前景不容乐观。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2013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2197.4亿元,同比增速达707.0%。以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为代表的远程移动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在整体移动支付中的比例达到93.1%;以NFC为核心驱动的进场支付则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占整体行业的比例反而降至0.8%。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4)》分析,在移动支付发展过程中,由于涉及的产业链环节众多,如银行、支付企业、软件厂商、手机厂商、运营商等,还没形成可持续的、各方共赢的行业发展格局,业务模式与定位尚不清晰,导致行业主体之间缺乏明确的权责分担机制,也使现有的业务拓展和竞争往往停留在低水平阶段,这是移动支付发展中面临的核心挑战。
实际上,近场支付的利益各方都在试图主导未来的市场。从硬件构成而言,NFC分为控制器、感应天线以及基于安全sE集成的存储空间三部分。按照分布位置不同,其解决方案分为全终端(手机)、全SIM卡以及“SIM卡+手机”的SWP-SIM方案三种方案。前两者易理解,第三种则是将控制器、感应天线两部分集成在手机硬件上,将存储空间集成在SIM卡上,并遵循SWP(单线协议)达成兼容。
由于目前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占全球手机总出货量不足20%,在普及程度不高的前提下,全SIM卡模式在过去的几年是国内的主流方案。这种方案包括由中移动主导的、基于2.4G的REID-SIM卡方案以及银联、中电信支持的基于13.56MHZ的SIMpass方案。
在推广2.4G标准上,中国移动不遗余力,但这个标准和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制定的《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POBC2.0)有冲突。最终标准之争的天平还是倒向了银联和中国电信。2013年8月,在中国人民银行主持下,运营商、银联及第三方支付公司共同参加关于移动支付的技术规范的内部评审会,明确13.56MHz为NFC技术标准。2.4G技术开发者,广东国民技术股价应声暴跌。
明晰的前景
继阿里和腾讯进军支付行业之后,百度钱包也席卷而来。当移动互联网大潮浩荡来袭,作为昔日风光无限的支付业大佬,无论愿不愿意,银联都要应对这场已经吹响号角的线上线下支付战争。
银联商务原本是中国银联的市场部,2002年分离出来成为独立法人。简单地说,中国银联是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跨行交易清算组织,而银联商务则是银联控股的从事线下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子公司。
10年前,线下POS交易市场还是银联和银行的天下。根据发改委的规定,发卡行、收单机构和银联按照7:2:1的规则分配POS交易过程中商家交纳的手续费。给商家发POS机的收单机构不是银联商务就是银行,而银联作为清算机构稳赚10%的银行卡清算组织网络服务费。
但也就是在这期间,中国第一批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线上悄然诞生。对于那些出生于草莽的第三方收单机构,一开始银联系并不在意。2006年左右,银联商务在线下的地位看上去牢不可破,银联另一家控股子公司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ChinaPay)则从2005年起发力线上支付。谁能想到线上支付的老大老二支付宝和财付通还会在今天如此气势汹汹地从线上转战线下?
去年支付宝线下POS因“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停止,今年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被暂停,但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始给传统线下POS支付市场带来深刻变化。
实际上,不管何种模式最终成功做到普及,移动支付的前景已经清晰。《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4)》指出,2013年是中国移动支付的崛起之年,未来必将呈现“无终端不支付、强终端强支付”的格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4G网络的应用,手机这种人们生活中最常用、最便利的个人移动终端将会改变整个终端体系的结构,成为未来最主要的支付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