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药药理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药药理学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
[收稿日期] 2013-12-24
[通信作者] *韩立炜,博士,教授,从事科研基金管理工作,Tel:(010)62328552,E-mail:hanlw@ nsfc.
[作者简介] 付剑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药抗肿瘤药理工作,Tel:(0791)87118919,E-mail: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科学[1]。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以及系统生物学、组学概念的引入,中药药理学在研究思维、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将介绍自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医学科学部成立以来,中药药理学各申请代码下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青年项目”)以及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地区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并对中药药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浅要分析,供中药药理学研究人员参考。
1 中药药理学科(H2808~H2815)项目申请与资助概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范围内,与中药药理学直接相关的分支学科包括中药神经精神药理(H2808)、中药心脑血管药理(H2809)、中药抗肿瘤药理(H2810)、中药内分泌及代谢药理(H2811)、中药抗炎与免疫药理(H2812)、中药抗病毒与感染药理(H2813)、中药消化与呼吸药理(H2814)以及中药泌尿与生殖药理(H2815)等8个三级学科。自2010年以来,中药药理学科共接收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申请3 021项,资助490项,占中药学科(H28)资助项目总数的30.8%,其中资助面上项目254项、青年项目176项、地区项目60项。累计资助经费20 066万元,占中药学科(H28)这三类项目资助经费的30.6%,其中面上项目13 470万元、青年项目3 876万元、地区项目2 720万元。
4年来,中药药理学领域的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的变化趋势与中药学科的总体趋势[2-4]大体一致: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每年获资助面上、青年、地区项目总数分别为106,135,129,120项。资助项目数量经历了2011年较大增长之后,2012年后连续2年均有所下降,其中面上项目尤为显著。与资助项目数的变化趋势不同,中药药理学科的资助经费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面上项目和地区项目的资助经费经历了2011年的大幅增长之后,2013年出现小幅下降,而青年项目则在2010―2013年间一直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见图1。以上这些变化均与近几年项目指南中制订的一些新要求密切相关,如2011年面上、地区项目单项资助经费几近翻倍,限项要求放宽[3];2013年起前一年受资助的负责人第2年不得申请同类型项目;2014年起面上项目连续申请2年未获资助者,暂停1年申请等[5]。
2 中药药理学科资助项目的新动向
2.1 中医药院校优势仍然明显,但其他院校参与日益广泛 中药药理学科在2010―2013年间共资助项目490项,其中中医药专业院校获得189项,占总资助项目数的38.57%,西医药专业院校获得177项,占36.12%,其余124项由非医药专业院校获得,占25.31%,见表1,从2010年到2013年的4年中,西医药专业院校所获得的项目数与中医药专业院校基本持平,但获得资助项目数最多的前5所学校中有4所是传统中医药专业院校,分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17项)、浙江中医药大学(15项)、广州中医药大学(15项)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12项),见表2。上述情况表明,在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中,传统中医药院校仍然保持了其在本学科中的优势,但越来越多的西医药院校甚至综合性大学也参与到中药药理的研究当中,有力地促进了中药药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推动中药药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图1 201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科(H2808~H2815)面上、青年、地区项目资助情况
Fig.1 Amount of approved projects and funding in the branch-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recent 4 fiscal years
表1 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H2808~H2815)获资助单位分布情况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funded projects in the organization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branch-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recent 4 fiscal years
表2 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获资助项目数排名前5位的依托单位
Table 2 Top 5 organizations in branch-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recent 4 fiscal years
2.2 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抓住国际前沿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在我国的人口与健康领域需要有效防治重大疾病,并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和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列为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为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从中药药理学科近4年的申请项目来看,广大中药药理研究者也紧紧围绕这一国家重大需求,立足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调整研究兴趣,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成为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新趋势。近4年来中药药理学科各申请代码下项目资助情况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获资助项目前3位的代码分别是中药抗肿瘤药理(H2810)、中药心脑血管药理(H2809)和中药内分泌及代谢药理(H2811),项目数分别为119,101,69项,占资助项目总数的58.98%。
除此之外,以国际研究前沿热点为切入点,开展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也是近年来中药药理研究领域呈现的特点之一。以中药抗肿瘤药理为例,传统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中药的细胞毒作用、凋亡诱导作用、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以及多药耐药等方面。近年来,随着细胞迁移、侵袭等肿瘤细胞生物学过程中关键分子事件的逐步揭示,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从近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来看,有关中药抗肿瘤转移作用的项目共有22项,其中2010年1项、2011年5项、2012年7项、2013年9项,呈逐年增加的态势,研究内容包括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等研究热点。
2.3 中药复方/药对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医治则治法的具体体现,显示了传统医药防病治病的特色。长期以来,中药药理学研究大多从中药的临床应用出发,借用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方式,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对象多为中药的单一成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色不够突出。药对是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其组成充分体现了中医用药的特色,是复方组成的基础。近年来,广大科研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中西医治疗疾病的理论体系、中西药的作用方式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往那种借用天然药物新药发现模式的研究方式反映的往往是中药中某一(类)成分的局限性作用,不能完全体现一味中药或者一个组方的作用,也脱离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整体角度关注中药复方/药对的药理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2010―2013年中资助的490项中药药理学项目中,以单一有效成分为研究对象的项目有198项,占资助总数的40.41%;涉及复方/药对研究有108项,占资助总数的22.04%。虽然对于复方/药对的研究项目数量与单一成分的相比仍然偏少,但比4年前的资助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这组数据提示,中药药理研究正在从以单体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为主导的方式向复方/药对整体解决方案为主导的方式转变。
表3 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各申请代码下项目资助情况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funded projects in branch-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recent 4 fiscal years
2.4 新技术新方法的大量引入,有力促进了中药药理学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药理研究中不断被采用。研究手段除利用整体反应、组织和细胞反应、生化测定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如细胞重组技术、核酸探针和分子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杂交瘤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中药对基因表达与调控影响的研究也成为常规检测手段。此外,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miRNA组等系统生物学[6]的研究方法被不断引入到中药药理的研究当中。在近4年中,以代谢组学为研究手段的受资助项目达到34项,研究对象既有单味药也有复方。由于这些组学方法部分克服了传统生物学研究固有的局限性,从系统角度去寻找中药这一复杂体系作用的组合靶标,将有利于中药科学内涵的合理挖掘,阐明其多靶点的调控机制。随着网络生物学的发展,研究者将疾病网络的研究思想与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中药药味、药性理论及剂量理论相联系,在基因、蛋白网络调控水平全面分析中药的药理作用。仅2013年,受资助的此类项目就有3项,研究内容涉及炎症网络、雌/雄激素调控网络以及脂质代谢网络。
3 中药药理学科申请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中药药理学研究中中医药特色有待加强 中药药理学区别于药理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前者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药理学研究。如果中药药理学研究脱离了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就不是真正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更谈不上对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充实和完善,甚至会把中医药理论引入歧途。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八处的项目指南中强调,医学八处的资助宗旨是“突出中医药优势、发展中医药学理论”,并明确指出不受理“以某中药或成分、复方为‘名’,而无中医药理论思维或研究内容之‘实’的申请”和“以中药成分衍生物为研究对象或以中药成分化学合成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申请”[5]。然而,仍有许多申请项目不具有中医药特色,或者没有中医药理论指导,或者不能推动中医药学科发展,而未被受理。以2013年为例,在中药学科136项面上、青年、地区不予受理的项目中,涉及中药药理学科的项目为79项,其中64项就是由于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没有中医药特色而未被受理,占中药药理学科不予受理项目总数的81.01%。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实践当中,广大中药药理学研究人员应当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特色,围绕中医药理论和中医药特点开展研究工作。
3.2 研究领域差异较大,学科发展仍不均衡 从表3中可以看出,4年中,在中药药理学科的8个代码下,除某些代码下地区项目因申报量过少且未获得专家认可而没有项目获得资助外,各分支学科均有项目获得资助。但有些分支学科因申请量过少导致获资助项目较少,其中申请量最少的分支学科是中药泌尿与生殖药理(H2815),4年中面上、青年及地区项目共获14项资助,年均3.5项。从总体上看,各代码下的申请项目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中药抗肿瘤药理、中药心脑血管药理、中药神经精神药理等学科是中药药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领域,而中药泌尿与生殖、中药抗病毒与感染药理等领域的关注度则较低。因此中药药理研究应在进一步深化热点领域、优势领域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弱势领域的关注。
3.3 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缓慢,不能满足中药药理学科发展 在动物整体水平建立真实模拟人类疾病的疾病模型,对理解疾病发生、发展至关重要,是基因在体功能分析、疾病发病机制探讨、药物新靶点发现及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等生物医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意义。中药药理学研究所用的疾病动物模型应为符合中医特点的疾病模型、证候模型或病证结合模型,这不仅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石,也是中医药理论现代研究的突破口[7]。为此,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从2011年开始专门分出一部分资助经费,用于支持疾病动物模型研究。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中药药理学领域的疾病动物模型项目申请数量很少,仅有1项获得资助。因此,认真总结分析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疾病动物模型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加大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仍然是从事中药药理研究的广大科研人员的努力方向之一。
3.4 植物药研究较为普遍,动物药、矿物药研究仍显薄弱 动物类中药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动物药的记载,其中所收集的动物药就有67种[8],而《本草纲目》中所记录的动物药则有400余种。这类中药的活性成分比较独特,具有作用强、使用剂量小、疗效显著且专一等优点,对某些顽症、重病疗效确切。纵观近4年中药药理学科资助的490个项目,研究对象为动物药的只有11项,其中2010年4项、2011年1项、2012年1项、2013年5项,涉及沙蟾、蝎、水蛭、壁虎、地龙等。与动物药相比,矿物药的研究更显得寥寥无几,在2010―2013年的4年中,有关矿物药研究的项目只有2项,研究对象为雄黄和砒霜。以上数据提示,尽管以往对动物药、矿物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该领域仍然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投入,迈向更高、更深的层次。
3.5 研究对象基本数据不足,影响同行专家评审 中药功效的发挥取决于中药成分。然而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且受到品种、产地、采收季节、贮藏条件、炮制加工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同一种药物,由于上述因素的不同,质量会出现差异,疗效也会有不同。而对于中药复方而言,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方剂的组成、剂量等因素的不同以及提取方法的差异,也会引起其疗效的不同。这些影响因素往往使别人甚至研究者自己都很难重复研究结果,从而降低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研究所用药物样品的来源、含量、质量控制方法等基本数据材料的缺失,将影响到同行专家的评审。研究者应该在撰写申请书时重视这一问题,尽量写清实验药材的基本情况、处理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等。
4 结语
本文对201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科项目资助情况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并结合这些项目浅要分析了中药药理学研究中呈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希望本文能对今后本学科领域基金申请者和科研工作者有所帮助,以提高申请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 沈映君. 中药药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
[2] 商洪才,黄金玲,韩立炜,等.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学科项目受理及资助情况分析[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10):1045.
[3] 韩立炜,王悦云,贺文彬,等. 2011年NSFC中药学科面上、青年、地区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5):545.
[4] 黄鸣清,韩立炜,吴修红,等.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学科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6.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6] 蒋太交,薛艳红,徐涛. 系统生物学――生命科学的新领域[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进展, 2004,31(11):957.
[7] 彭成. 试论中药药理动物模型[J].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9,15(5):47.
[8] 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第1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6.
Analysis of projects funded by NSFC in field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tween 2010 to 2013 fiscal years
FU Jian-jiang, BI Ming-gang, CHEN Jun, LIN Chao-zhan, HAN Li-wei
(1.Department of Health Scienc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Beijing100085, China;
2.School of Pharmacy,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4, China;
3.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193, China; 4.Chinese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5.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Projects which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in 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between 2010 to 2013 financial years were reviewed. Based on these research items, new features and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field.
中药药理学总结范文2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信平台;中药药理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20-01
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人才,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首要任务。中药药理学是沟通中西医、联系中西药、跨越医学和药学、衔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性课程。尽管教师和大学生均能意识到本门课程的重要性,但由于中药药理学课程信息量大,不易理解和忆,加之传统的中药药理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大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使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精确掌握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大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成为高校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兴起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药药理学课程信息量大,中药及方剂数量众多,单味中药又有复杂而相似的药理作用,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中药药理作用具有多样性,双向性和复杂性的基本特点,单味中药成分的多样性,不同成分的药理作用的复杂性,不同剂量和对不同机体状态作用的双向性以及同类中药作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使本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极易混淆。中药药理学是一门桥梁学科,课程的学习需要以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如中医基础理论、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中药学、中药化学和实验动物学等。不同专业大学生的知识背景不一致,且各有侧重,如果出现知识脱节,大学生会很难理解课程内容。
二、构建中药药理学的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1)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优势。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是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辅导者,为大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也为教师提供了个性化的教学平台,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有着积极作用。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完全免费的支持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具有分组聊天等功能的即时通讯服务软件。微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人们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沟通,是目前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沟通方式之一。大学生通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通信机制,并且结合翻转课堂的模式特点,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形成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高等院校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网络软硬件环境,为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大学生群体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能力,这都为翻转课堂在高等院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前提和保证。
(2)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的最佳途径和形式。教师通过微信群发功能推送消息,大学生实现翻转课堂的知识获取。教师在课前了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公众平台将大学生所需要的材料推送给大学生,除了推送必要的理论学习内容外,还需推送相关动物实验的视频和习题,大学生以此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果对有些知识存在盲区,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资料,如若不能解决,能够与老师及时沟通,可以避免在传统课堂中一些大学生羞于提问的尴尬。教师通过大学生的反馈,及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同时,教师可以将不同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使大学生通过参考不同的问题及答案以巩固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可以利用关键字自动回复功能与自己已经制作好的学习资料绑定,以此实现大学生的简单回复与学习资源的自动推送,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与主动性。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上的翻转课堂可以实现对大学生的因材施教,针对学习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大学生,教师可以推送特定的学习资料进行辅助教学。教师还可以推送种类多样的动物实验微视频,使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便于学生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三、结束语
中药药理学因其课程的传统性和特殊性,急需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师们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借鉴国际上流行的翻转课堂建设理念,设计和建立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既可以使大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特点,自由控制学习时间和进度,又能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要,从而显著提升了学习效果,增加了课前和课上的师生交流互动,促进了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能够使教学实践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增强师生的实时互动,极大拓宽了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而且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竞.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与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07).
中药药理学总结范文3
为了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在学校及学院的全力支持下,项目组确定了一些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和较强专业英语能力的优秀一线教师承担各课程的教材组织和授课工作,团队中教师均为获得博士学位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通过开展英语授课的培训、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集体备课、增加各门课程教师的交流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从而建立相对稳定的高质量双语教学团队。
2确定教学目标,编写双语教材
双语教学目标包括掌握本课程专业知识和提高运用英语语言技能两个方面,培养学生从事中药药理和毒理研究的实践能力,能够较为自如地用英语语言、英语文化掌握专业知识,养成英语思维、求知、交流的习惯。针对教学目标,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教材建设,首先确立课程群的子课程、教学内容和开课时间,以中药专业英语为先导课程,将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毒理学几门主干课程的实践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课程群的教学内容。调整了中药专业英语的开课时间,使学生从公共英语过渡到专业方向上,为后期双语教学奠定基础。专业学习方面,我们梳理药理学相关实践课程的内容,注意新观点、新技术的引入,编写成双语系列教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基本理论,又掌握最新、最实用的专业知识。在编写教材的基础上,制定教学大纲、操作规范、教学要求,拟订教学计划,完成了双语教学的课件制作和部分视频材料的制作,为双语教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3创新教学方法,形成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进行互动式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改革,结合学生的英文基础,坚持双语教学,逐步加强英语在教学环节中的比重,课件中英文结合,自制简洁实用的视频材料,既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又兼顾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授课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本,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模式。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教师讲解再辅以师生讨论、课堂提问,学生间相互讨论等互动交流的模式。另外还采用个别交流、集体讨论、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使最终形成的课程群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实际。
4制定考核标准,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中药药理学总结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集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研究、现代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等药性相关文献于一体,是对历代止痛中药文献进行的一次大集结。文章采用拉网式搜索、穷竭式收集、主题式筛选的方式,在占有大量文献基础上,进行中药止痛机制的传统理论文献研究,分析各种因素的相关性,完善止痛中药的理论体系。
止痛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能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疼痛病因,标本兼治,提高病愈率,特别对某些重度顽固性疼痛疗效卓着,体现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因而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笔者经过广泛调查古今对止痛中药的研究概况,现归纳如下:
1.关于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研究
止痛中药传统理论的原始记载,多见于历代诸家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中华本草》对历代本草进行了一次大集结,其中关于止痛中药的记载,散见于各类中药的文献中。这是迄今为止对止痛中药的传统理论最具权威性的总结。只因不是专门性的止痛中药文献专集,卷帙浩大,翻检不便,对止痛中药的研究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意义。《止痛本草》是一本集古今运用中药止痛药物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专着,广泛搜集中药各种止痛药,分类进行各项研究,集中古今医家用药的理论、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这不但可作为各种痛证辨证用药与专方专药的运用依据。而且对寻找研制各种止痛药也可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
2.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
关于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2.1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
随着中西医学的相互渗透,止痛中药的现代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近二十年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杂志及《中华本草》《现代中药药理学》等文献进行普查,发现已有300余种中药被实验证实有镇痛作用。其中一部分药物是经古代本草文献明确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延胡索、吴茱萸、五灵脂、没药等。也有一部分是古代本草并未记载有“止痛”功能者,如灵芝、党参、海参、土茯苓、天竺黄等,是在实验研究中被发现有止痛作用。这说明止痛中药的筛选十分必要。对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有多方面的,如:①生物碱类镇痛活性成分的研究,延胡索乙素是生物碱的典型代表。吕富华在“延胡索的止痛作用的比较”一文中总结:“实验表明,延胡索总生物碱的镇痛效价为吗啡的40%,且镇痛作用乙素>丑素>甲素。”皂苷类镇痛活性成分,李小川在“怀牛膝总皂苷镇痛作用研究”一文中总结:“对怀牛膝总皂苷采用化学刺激、热刺激进行大、中、小3个剂量的镇痛实验观察,结果显示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作用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另据研究证实,人参皂苷、白芍总皂苷、柴胡皂苷等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⑧酚、酮、醛类镇痛活性成分,原田正敏“桂皮药理学研究”文中说:“桂枝醛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显着抑制作用”;末川在“生姜た关さざ药理学研究”文中说:“丹皮酚可使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抑制率50%。”
2.2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
现代医学对止痛中药的镇痛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不仅找出了止痛中药的许多有效镇痛成分,而且也阐明了止痛中药的一些镇痛机制。吴承艳在“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口文中,对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为6个方面:①中枢镇痛;②麻醉镇痛;③抗感染镇痛;④解热镇痛;⑤解痉镇痛;⑥抗凝镇痛。
3.关于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
止痛中药临床应用的研究,以专着居多,如唐迎雪主编的《止痛中药临床应用》,收录止痛中药88味。对每一味药物的性味、归经、功能应用、用法用量、使用宜忌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表述,非常实用。张卓主编的《疼痛中药特效秘方大全》,董连荣主编的《古今止痛验方大全》螂则以止痛方剂为重点。在论文方面有:肖金撰写的“止痛方药的临床应用”,将止痛方剂分为:清热止痛方、祛瘀止痛方、温经止痛方、祛风除湿止痛方,亦是以方为主、以方带药的论述。王顺成撰文“痛症的病因病机与止痛中药的临床应用”,首先分析痛症的病因病机,然后将止痛中草药分为:解表止痛药、祛风湿止痛药、活血化瘀止痛药、行气止痛药、温里止痛药、麻醉止痛药、清热止痛药7大类。每类举出4~5味代表药物,论述其止痛功能与适应证吲。以上研究是以实用举要为主,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
还有一些关于古今名医治痛经验的评述:如赵天才等撰文“张仲景治痛十四法”,总结了张仲景治痛症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内治法包括:解表治痛法、散寒除湿治痛法、和解治痛法、表里双解治痛法、呕吐治痛法、攻下治痛法、温补治痛法、行气治痛法等。外治法包括了搐鼻治痛法、针刺治痛法等。该文对止痛的治疗法则及给药途径进行了发掘㈣。韩学杰等撰写“沈绍功教授痛症辨证论治经验”一文,对沈氏从医四十余年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辨证分为虚实、部位划分7类、病性分为寒热等思路与经验。
4.关于毒剧止痛中药的研究
止痛中药虽然毒性较大,但生物活性亦强,止痛效果好。若临床应用恰当,确能起沉疴顽疾。若用之失宜,则祸不旋踵。为了充分发挥毒剧止痛中药的独特疗效,防止毒副作用。很多医者对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如唐迎雪的论文“毒剧止痛中药的合理应用体会”,总结出临床应用的几条原则,如:①宜于顽痛;②作用为主;③炮制得法;④合理配伍;⑤控制剂量;⑥选择剂型;⑦煎服相宜。该文对临床应用毒剧药物止痛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作用。朱建伟撰写“马钱子碱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一文,认为马钱子碱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药效强度较高,维持时间较长。
5.对止痛中药研究的动态综述
吴承艳撰文“止痛中药的研究与思考”中,将该领域里的研究总结为4个方面:①古代文献对止痛中药的收录研究。②古代医家对止痛中药用药特点研究。③止痛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④止痛中药镇痛机制的研究。吴氏在“对止痛中药研究的思考”这部分内容里,首先提出了“必须加强中医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她说:“在大量的方剂文献中能寻找出有效的止痛中药。本草文献更是直接记载前人使用中药、研究中药的重要信息之源。因此进行中医方药文献的系统研究,对加快止痛中药的研究与开发起一定的重要作用”。吴氏之说确为真知灼见。
6.对止痛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研究
中药药理学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中药药性;功效;关联性
药性系统当中的不同性能主要是按照药物对机体之间的作用所产生的效应,同时其还需要针对临床病症的具体疗效对一些相关的规律进行全面的总结,它也是对药效的一种浓缩。功效是按照中医药理论对药物的治疗作用的概括,所以,它也成为了中药理论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药性和功效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药性与功效关联性的具体情况分析
1.1药性是功效的内在
根据中药药性不同要素及其自身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中反映出了中药具体的性质和功能,药性之间不同要素所存在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不同要素之间又互为补充,药性理论给重要带来了更加深层次的东西,同时也成为了中药功效的具体依据,所以功效以药性为基础。很多重要的药性和功效之间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相关性,别如苦寒的黄连和黄柏能够清热燥湿等。
1.2药性与功效部分相关药性与功效有时又呈现出复杂的离合关系
一方面,药性是很多药味功效的一个坚实的基础,而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药性和一些功效并不存在这非常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对于某些药物而言,药性通常只是与某一个方面的功效是相对应的,这种对应的关系有时体现为直接的,有时会体现出关联性,比如地骨皮,其属于是味甘淡性寒的药材,所以其性寒能够清肺降火,味甘就不会对胃气造成伤害,但是其淡味和其功效之间并没有直接和显著的联系。
1.3药性与功效不相关
在临床方面,某些中药的主要功效和药性之间是不能从功效关系的角度进行解释的,这种情况下,药物通常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功效或者是一些外用类的药物,比如杀虫药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杀虫的效果,但是这种功能和其药性本身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大蒜的排毒消肿的功效和其自身温热的药性之间也没有固定的对应性。
2、研究意义
药性理论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当中逐渐归纳总结出来的并且将中医的阴阳、无形及脏腑经络当做最为关键的理论基础而逐渐的开展论证工作的,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中医临床当中的基础,它比较简明,在简明的同时也富含着非常多的医学道理。药性体现出了非常全面的传统医学的思想,但是对于重要药性理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以及重要药性理论内涵方面的理解误差也充分的体现出中药药理学的内在本质,所以我们在研究中也可以发现中药的药性理论当中也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对其关联性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药性和功效之间所产生的特殊的联系,这样就可以对临床用药具有更多的指导性作用。
3、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在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效药理作用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但对于这些化学成分、药效药理作用与中药药性理论中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中药功效之间有什么联系却缺少研究。当前,尽管在中药药性的研究思路、技术方法方面创新较多,研究成果亦颇为丰硕,但由于受传统思维观念影响,加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缺乏质的突破,导致中医药界对药性的把握或基于临床应用经验,或本于现代对药物化学成分及实验药理学等的揭示,尽管这些认识途径都从不同层面丰富了中药药性基本特征的认识,但亦存在着各自的不足。有关中药的现代研究,均侧重从现代化学药物的药效角度来认识中药的性能、药理效应与药性,药物性能与证候基本上是各自分开研究的。由于性与效的分离,药与证的分离,使有关研究在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上以及有效指导中药临床合理运用方面非常有限。
迄今为止,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一种性能,如针对寒热药性或归经或毒性等,从药效或药理毒理及其机制研究较多;对五味理论则主要从物质基础角度进行研究;对归经理论大多借鉴受体学说、药代动力学等方法进行研究,针对单味药物某一有效部位,则很难形成规律。中药的每一种性能,只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对药物某种作用特性加以概括、认识,均不够完善。那么作为研究,也是单纯从一个侧面进行探索,显然有失偏颇。加之各个医家所处的认识角度不同,学术观点、评判依据等差异,在认识上不统一,对中药药性标注混乱的现象大有所在。现有的各版《中药学》教材之间的性味归经标注也不尽一致。在选择研究对象方面,没有注意药物性能标注的主次关系,甚至忽略历来存在的认识分歧,其各说不一,更难以揭示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有学者已经注意到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文献与理论研究缺乏深度与广度,实验研究缺乏较理想的病或证的病理模型,缺乏综合性研究,缺少集中药性、味、归经于一身的系统研究。虽有将性味归经结合的研究者,也大多局限于文献数据的整理,或者是点面结合、分散研究。而对药性认知确定,缺乏把握主次、去粗取精能力,常常真伪难辨,亦难阐释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
4、展望
近些年来人们在对药理或证候研究反思的基础上,不断认识到“性效关联”“药证相关”的重要性,提出将对药性与效用关系以及药与证相互关联的研究结合起来;以及采用系统生物学尤其是代谢组学的研究手段,坚持证候与药效关系的宏观研究与机体生物标志物成分系统分析的微观研究相结合。有理由认为,这将是开展中医药性理论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药性-功效-病证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没有离开中医证治的中药性能和功效,药性和药效对证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说药性-功效-病证之间不可分割。由于中药药性本质的体现是性味结合其他多方面因素才充分反映出来的,因此,必须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其各自内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的药性研究结论认识将会不只限于物质(化学成分)的范畴,更会是物质与效应的统一,其本质将呈现多层次、多因素特征。基于这样的思维模式,传统中药药性的研究将领域宽广,内涵亦将得到极大的丰富与发展。
5、结语
在对当前的中药药性理论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认为以后的中药药性研究当中应该更多的关注到临床的实践,更多的关注到中医的症状,这也是中药药性关系研究中的一个基本的发展方向。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更好的在研究中获得更大的突破,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确立中医药学理论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中医的优势,在研究中对传统医学思想进行集成和发展,采用扬弃的思想,这样,才能真正的对我国传统的中医药药学理论体系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中药药理学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药;分子中药学;分子中药;方证组方;现代中医药
1 引言
一个毋庸置疑的趋势――作用缓和,具有适应多样性的中药制剂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药物。其原因,一是因为基因组织学、组合化学、高通量化学、计算机化学等新技术的发展及对人体生物过程认识的深化,加速了新药研制的进程;二是全球人口老龄化,导致预防和治疗慢性及老年性疾病、代谢失衡、神经退化性疾病和癌症的药物成为研究的重点。
中药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具有神奇的功效,我国几千年来的人民健康得益于此。中药对机体的影响机制主要呈现出多器官、多组织或多经络水平上的多个药物化学分子的胁同作用,并达到生理适应与平衡。由此可见,中药在体内的物效基础是以中药中的有效分子的作用来实现的。所以,采用现代药学检测技术,探讨和发现中药体内的有效分子,并在原食中药中表征后,再进行方证组方和研制新药,将成为未来创新药物研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这是一条反向思维的研究思路,笔者认为该思路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施起来还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如中药体内有效分子的 “捕获”与检测;有效分子与原食中药的药学处理之间的联系;有效分子的表征方法等等都是棘手的问题。
我国的传统中医药业在19世纪以前曾闻名于世,甚至一度引领世界医药的发展方向。然而,进入20世纪,中华民族因战争连绵贻误了传统中医药的发展,而西方医药工业迅猛崛起,特别是现代医学技术的空前发展,人们对疾病谱和药物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导致目前我国中医药事业面临巨大压力,甚至生存问题。那么,造成这种窘迫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第一是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与现代中医药新观点缺乏有效地传承或契合。如传统中医药理论“八纲辨证”和“辨证论治”是谈用药须根据临床发病特征,进行标本兼治的组方与治病的原则,虽然这一理论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传统中医药临床实践,其重要性不仅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精髓,而且对形成现代中医药理论体系亦具重要指导作用;但它们同时也明显存在“应用抽象”和“随证变方”等不确定性缺陷。所以,传统中医药理论比较适于中医药临证医学的实践,对于现代中医药学的发展特别是研制中药新药明显不相适应。第二是缺乏传统中医“证”的实验模型,致使传统中医药理论难予研究与求真,同时也导致现代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乏力。第三是中药多以复方治病即使是单味中药,其有效成分也是多组分的;基本不能解释其物效基础。由此可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创建正确的现代中医药理论体系,以及设计和建立能够揭示传统中药治病物效基础的方法或模型。
2 “分子中药学”概念的形成
2.1 中药的药性特征
众所周知,中药的性味是由中药中的多组分化学成分所决定的。正因为这样,导致了中药临床药性的多靶点(同时作用于机体的多个器官或多个组织、多个基因或蛋白质等)和多样性(即多效应,特别是有效性和毒副反应等)。对此,岳凤先[1] 给现代中药赋予的内涵是“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相适应的特征,包括药物本身性能(以中医药学独特术语表述,如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脏腑、经络、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沉、浮等);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对人体状况认识的对应术语表述(如滋阴、壮阳、理气、活血、疏肝平胃、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治实秘或虚秘、治寒喘或热喘等);与药物的配伍遵从君臣佐使等关系,并组成一个功效整体,施治于人,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具备上述三点基本内容,并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的药物称为中药”。岳老还指出,中药治病同时存在“宏观”优势和“微观”劣势;故提出“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概念,其内涵一是具备上述中药基本内容,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二是中药基本内容,须用现代科学阐述其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内容。
李石生[2]认为,中药常以混合物或分子群中各成分的协同、增效或拮抗的方式治疗具体疾病。现代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尽管一味中药含有多种化合物分子,但并非全部分子都是有效成分,而往往是其中一些具有一定骨架的化合物或不同骨架分子组成的分子群表现出特定的生理活性或治疗作用。李氏把这种治疗作用用中药理论概括并归纳为一定的性味体现;即从分子水平上确定了中药所含有的分子群或主要成分与中药性味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此,李氏团队提出了“分子药性假说”;即一是分子具有药性,其药性具有规律性;二是中药化学成分具有分子多样性指分子骨架的多样性和特定骨架分子个数的多样性;三是中药的药性多样性具有多靶点作用机制。
2.2 中药的药性基础
岳老和李氏团队的观点提示我们:中药化学成分分子多样性的本质是中药药性多样性。所以,一味中药的性味、归经所具有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起作用的化学成分的性味。由于组成中药的分子多样性及其药性的多样性,决定了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往往是多靶点的机制。由此说明,中药是由特定药理活性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不仅具有特定结构,而且分子或分子群作用于人体能产生构效反应。
2.3 分子中药学概念
依据中药是由特定药理活性的分子组成这一事实,笔者2002年提出“分子中药学” 理论[3]。其内涵是研究和分析中药的分子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及其药理活性规律。分子中药学理论,其意义一是最大限度地应用了现代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诸如层析、液质、超微粉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新吸附、膜分离和浓缩技术,喷雾或冷冻干燥以及发酵工程等技术,来研究中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及其药理和毒理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二是该理论有助于解释中药多效应和多靶点的特性机制,并为现代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赋予新的内涵;三是分子中药学理论不仅是对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更重要的是指出了现代中医药科学的研究内涵;四是有助于创新中药即“分子中药”的发现和研制。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医药一定是在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现代中医药系统观念”指导下的飞速发展的“分子中药”。必将开创中药现代化与产业化新时代。
3 分子中药学的内涵
分子中药学是现代中医药的重要理论。由于分子中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分子药学、分子药理学、分子毒理学、分子制剂学和分子药物临床药理学等内容,就必须采用现代医学,特别是包括相关或不相关学科的科学技术与之适应。如血清药理学、基因表达、分子探针等理论与技术正被用于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计算机自动控制,图像分析处理、KDD等技术为建立更敏感和规范化的中药药理模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生物芯片可用于中药成分的真伪鉴定,有效成分筛选及药理药效研究等领域;研究源于中药中具有特定化学结构和明确药理活性的分子,探讨两个或多个分子的复方制剂、药理、毒理及临床疗效等等,均属于现代中医药学研究范畴。
4 分子中药学研究的必要性
4.1 分子中药学研究是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的必然
中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中药的药性即疗效是中医治病成功的关键。因此,现代中医药学的发展不仅要求继承、发扬传统中医药理论,发挥其临床优势及制剂特色;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借鉴现代医学、药品标准和规范,开发和创制既符合中医药理论又能合法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的现代中药;只有传统中医药的大“革命”,才能使传统中医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中医药临床的实际需求。
4.2 节约和保护中药材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
人类的生存有赖于自然生态的平衡,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据文献记载[4]全球可以入药的中药材共有12807种,其中植物药有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近100种,此外还有加工类药50种左右。目前,仅有不到1%中药材可以人工栽培并能入药使用,可见大量的中药材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并被使用的。由于人类对中药材资源保护不利,加之生态环境被破坏,植物药材被过渡采挖,再加上违背生态规律的不科学采收等行为,已至少造成3000种中药材物种消亡或濒危绝种的境地[56]。另外,中药材在传统临床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解除了人们的疾苦,但同时也存在自然资源极大的隐形浪费。所谓隐形浪费指的是中药单行或复方制剂治愈一种疾病不可能是制剂中的全部成分或有效部位,而往往仅是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甚至代谢产物等活性分子产生疗效。那么,与制剂一同食入的非活性物质对受治疾病是无用的,但对于其它疾病未必无用。所以,我们把随制剂带入体内与治疗作用无关的中药中的分子称为中药材资源的隐形浪费。不论中药材物种的自然消亡或濒危,还是中药材资源的隐形浪费均暴露出直接使用中药(或饮片)煎汤剂,或者中药复方仅粗提取后制成制剂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严重缺陷和弊端。所以,加快分子中药学的研究进程,尽快推进中药的分子化和研制分子中药新药,将是节约和保护中药材资源、促进现代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最明智的策略。
4.3 分子中药学实施策略
具体的对策:一是最大限度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分子中药。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成果,建立高效、准确、快速的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研究化合物或有效部位等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探索和建立分子中药(或分子复方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建立规范的分子中药药理作用评价动物模型,评价方法和指标;开展分子中药的方证组方理论基础研究,科学地阐明其药效,作用机理及方证组方规律的科学性。加强分子中药毒理学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以探讨分子中药的配伍、禁忌及配伍使用减毒增效的作用机理。二是分子中药的生产工艺工程化。分子中药学研究能够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已经成熟的先进生产和检测技术。如超临界液体萃取、树脂吸附、膜分离和浓缩、喷雾或冷冻干燥、一步造粒、毛细管电泳等技术,并在分子中药的生产中应用,提高分子中药的生产质量和效能。改造目前中药生产中相对落后的提取、分离、精制等技术,采用计算机和标准程序控制或优化生产工艺,逐步实现分子中药的工业化生产。三是分子中药产品化和标准化。从中药中获得分子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集约放大,更是传统中药方剂的指数富积,必将极大地丰富传统中医药学概念意义上的中药产品,而同时使标准化的产品比传统中药产品更科学、更严谨、标准的检测方法更易操作。对于大量分子中药的数据与信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库加以收载、分类和编目,是分子中药的产品化和标准化重要任务之一,这不仅利于总结现代中医药学研究成果,而且还可以在借鉴中药及其方剂的传统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国际分子中药、天然药物市场、中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副反应、临床疗效、药用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等现代中医药信息数据库,促进现代分子中药的产品化和标准化;此举对促进我国乃至全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语
分子中药学概念的产生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或者说现代的人需要现代的思想和使用现代的中药。所以,现代中医药学的精髓在于新时代赋予传统中医药学现代的新理念和新科学。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造就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样,伴随着分子中药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分子中药的广泛使用,分子中药新药的不断创制和面市,现代中医药学的进步和发展必将促进现代中医药学的繁荣和昌盛。然而,现代中医药理论体系还是初步的,特别是分子中药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需要同道们的认可,更艰难的是尚需业内人士付出时间和卓越的努力去实践、检验和发展。振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 李石生,邓京振,赵守训,等.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分子药性假说的提出[J]. 中国中西医结合,2000,20(2):8384.
[2] 岳凤先.中药与西药的未来[J]. 中国实验方剂学,2002,(S1):568577.
[3] 王四旺,谢艳华,孙纪元. 中药现代化与“分子中药学”[J]. 中国医学月刊,2002,1(9):743745.[4] 杨光. 试论中药现代化[J].北京中医, 2000,(1):1315.
[5] 索风梅,陈士林. 论濒危中药替代品的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06,2(4):6872.
[6] 黄璐琦,郭兰萍,崔光红,等.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J].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7(8):46.
Molecular Composition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ngSiwang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in In School of Pharmacy,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