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光合作用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光合作用的好处范文1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需求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只有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才能使学生引起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当学生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没有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转化为动机,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向所确定的目标前进。在学《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节时,我们可以先把一些花草布置在实验室的四周,也可以把一些著名生物学家的画像和格言布置在实验室里,使学生一进入实验室便沉浸在一种良好的情境中,从而自然本能地从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产生对知识的需求。
二、提出问题,进行设疑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我们应加强教师的引导,最大限度地排除可能出现的偶然性和盲目性,使学生的认识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受控性,从而有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效果。我向学生明确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水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但忽略了自然界的其他环境因素,如阳光、空气对植物生活的影响。在课前让学生收集光合作用发现史的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忽略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从何而来?阳光、空气等因素是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
三、学生利用教材和提供的条件,进行学习观察和操作,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提出假设
我们知道,实践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感知客体,获得感性知识,为学习理论知识奠定好基础,还可以深化书本知识,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自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在这一节教学(2课时)中,我准备了十二个分组实验,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践中获得感性知识。(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四、学生提出看法,相互交流讨论
学生在观察实验后,可以进行专题讨论。对于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教者要能够及时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并督促学生集中力量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一方面密切注视学生讨论的情况和进程,同时还进行及时的、恰到好处的点拨,但不越俎代庖,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在讨论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给予充分肯定。通过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学生思路更开阔,认识更全面。
五、对讨论,老师要做出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结论
对讨论的结果,教师要做出必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小结,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强调难点,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在讨论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知识漏洞或不严密、不规范的表述加以纠正。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过程、现象、本质和规律掌握得更简练、更精辟、更准确,避免出现知识的盲区和误解,有利于以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获得知识,认识世界。
实验1结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这就是说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可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
实验2结论:在植物体中,叶绿体越多的部位,蓝色越明显,也就是产生的淀粉越多,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实验3结论: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来的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这就是说,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可见,氧气也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
实验4结论:甲装置里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容器里的二氧化碳,叶片吸收不到二氧化碳,就不能制造出淀粉,乙装置里的清水,不能吸收容器里的二氧化碳,叶片吸收了二氧化碳,就制造出淀粉。可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科学实验还证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好处范文2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99-02
初中生物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一些学校因为其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偏低而忽视了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尤其是中考中生物不作为考试科目,生物一度被很多学校停课。生物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人们意识不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同时认为生物学习中很多学生也发现不了其中的乐趣,所以这门学科就被忽视了。其实,它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历史和其他的学科。
一、提高学生们对生物知识的认知程度
我们对生物的认识也许仅仅局限在动物和植物,我们身边有很多动物还有很多的植物,这些其实只是构成了生物的一个小部分。如果按照种类来,微生物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动物和植物。什么是微生物?他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后面我们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讨论一个问题。人究竟是不是动物呢?很多学生可能认为人就是人,怎么可能是动物呢,只有小猫小狗才是动物。而什么是植物呢?一些人认为只要有光合作用的生物就都是植物。其实植物也不是唯一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很多微生物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这两个简单的概念就会把很多人弄混,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很多学过生物的学生都只知道植物会光合作用吸收光能转变成糖类,其实植物也是需要呼吸作用的,也就是消耗能量的过程。很简单的道理,极少有学生能够将水果的甜和光合作用相结合起来。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新疆的水果有两个大特征,首先就是甜,其次就是个头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可以用两个概念就可以解释清楚,那就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在有阳光的时候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没有阳光的时候它们只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素把光能转变成为糖类,同时把空气中的CO2转变为O2,而呼吸作用是将糖类转变成为CO2和能量。而温度是决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弱的,排除特别热和特别冷的情况,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两种作用是增强的。而新疆的环境就是昼夜温差大,在白天的时候温度很高,这个时候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的能量和糖;而晚上的时候这里的温度又非常低,这就大大降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和糖类的损失。所以,新疆的哈密瓜和普通的个头要比我们内地的大很多,而且也非常甜。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吃新疆的水果的缘故,现代农业也利用植物的这一特点,通过调整昼夜温度,来生产出来个头很大的果实。例如,无土培养的西瓜和其他蔬菜,这些都是利用这一原理。这就是生物课程的奥妙之处,它可以直接引导我们的生产和劳作,而且在超低成本条件下得到更多的成果。[1-6]
二、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
生物课程不仅仅可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产,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们对我们自身结构的认知,有利于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细菌是除了动植物外的另一种生物,它的存在是很难用肉眼看到的。我们能够看到的可能就是一种菌,那就是蘑菇。其实人体的大部分细菌都是对人体有好处的,只有少数是对人体形成危害的。好的细菌,例如我们的大肠杆菌,它就是一种非常友好的细菌。它的存在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为我们身体健康提供保障。而有些对人体有害的细菌是令人烦恼的,学习生物可以有力的排除这些危害。我们平时注意自己的卫生,就可以有效地阻挡细菌对我们的危害。而病毒也是一种生物,它对人体的危害更是不能小觑。病毒在历史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最大的,它可以说是给人类健康最大的危害。历史上每一场瘟疫的形成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远的不讲,近些年的萨斯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已经让人们非常害怕了。
天花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天花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很多人都因此而失去了生命。当然也有人因此得益,康熙皇帝就是因为得过天花,而具有了抗体,所以他当了皇帝,这就可以说明古代人有多么恐惧天花。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花是不可治愈的。而得过天花的人一旦得过天花而存活了下来,那就是具备了抗体,所以之后就不会得天花了。在欧美,天花更是夺取了很多人的性命,所以西方国家对此比中国人更恐惧。后来,科学家发现挤牛奶的女工身上有些痘痘,而他们这些人却从来不会受到天花的影响。所以后来发现她们身上这些痘具有预防天花的作用,把这些痘痘弄破后流出的脓水滴到没有抗体人的破伤处,就可以起到预防天花的作用。
之前的非典更是让人心慌慌。非典病毒是通过动物传给人,然后病毒发生病变,这样就会成为一种人传人的疾病,而且因为其发病速率极快导致没有办法治愈。所以,学习好生物对于我们预防疾病,保障我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物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也会成为像语数外一样重要的学科。重视生物教学,了解生物学习的作用,可以有效保障我们身体的健康,有效抵抗疾病。
参考文献:
[1]周斌,王铮敏.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现状分析[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
[2]孟长利.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与注意问题[J].青春岁月,2011,(18).
[3]韩淑艳.浅谈如何搞好农村初中生物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
[4]杜永新.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认识和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6).
光合作用的好处范文3
1果园灌水好处
无水不长树,水分是果树生长、营养物质吸收、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的合成、转运细胞分裂和膨大、树温的调节等重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因子和组成部分。灌水的好处是:(1)有利于树体的花芽分化、充实、饱满,为翌年生长、结果奠定基础;(2)树体适时进入休眠,枝组组织、发育充实,有利于增强越冬抗寒和抗冻的能力;(3)促进树体来年强壮、旺盛生长、继续扩大树冠,春梢发芽早,枝条墩实,自然停长早,一茬花开的早、强壮,坐果率高,不受早春低温冻害;(4)防止和减轻幼树抽条,防止冻害发生;(5)提高来年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6)秋施基肥按有机肥+无机化肥+土壤调理剂+尿素,即“四肥一调理”技术,容易分解肥料,达到以肥调水,以水调肥的作用;(7)保持根系旺盛的生命活动;(8)且可降低叶温、减少叶伤害;(9)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2果树冬灌最佳时期
果树冬灌的时间,以土壤封冻前后,即夜冻昼消时,二九或三九为最佳时间。冬灌过早,气温还比较高,地面蒸发量大,不利于蓄水保墒,降低果树的抗寒抗冻功能。过晚则气温偏低,土壤板结,水分渗不下去。积水冻结。果树根系易遭冻害。果树冬灌的时间以土层平均地温5℃。气温为3℃为宜。
3果园冬灌的灌水量
以灌水后当天水分全部渗入地下为好。渗足根系分布层,即幼树25-30厘米,成年树80-100厘米,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
4冬灌的方法
(1)树盘畦灌,根据树冠投影大小作树盘,在树盘中灌水,条件较好的渠、井双配套的果园,在灌水之前,先修好水渠,灌水时要灌透、灌足、灌饱。提高树体抗冻抗寒能力。这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一种灌溉方法。
(2)穴灌水。在树盘内外挖沟,内浅外深,将沟灌满。渗后覆盖。一般沟深30厘米,长50~60厘米,宽20-25厘米。特点是省水。此法适于水源缺乏地区采用。
(3)无灌水条件的果园。可行覆草覆盖技术,充分利用当地各种农作物秸秆、落叶、杂草、绿肥等进行覆盖,一般覆草厚度15-20厘米,此法既解决了蓄水保墒,又可增加有机质含量,并可改善土壤结构和恒定地温。
(4)收集积雪。对无灌水条件果园,可充分利用降雪天气。收集大量积雪。解决蓄水和灌水问题。
(5)土壤保水剂。果园使用土壤保水剂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节水灌溉方法。土壤保水剂是一种疏松土壤、吸水保水很强的高分子颗粒剂,最大特点是吸水量大保水性强,逐渐的释放水分,满足果树生长所需。
光合作用的好处范文4
一、徒长枝的成因与表现
盆景植物发生徒长枝,是因为植物的常规生长机理被打破、改变或衰弱造成的。在幼树、老树、重剪树、伤残树上表现较为突出。
1、营养过剩成分偏缺
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氨、磷、钾。当氨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植物叶面积迅速增加并加快光合作用,使植物生长旺盛。磷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储存和传递、细胞分裂增大等过程,能促进根系的形成和生长。钾素能明显地提高植物对氦的吸收和利用,并很快转化为蛋白质,促进植物生殖生长。
在生长能力比较强健的幼龄、壮龄树桩养护中,出于强壮树体和缩短成型时间的考虑,一般是大肥大水管理。如果磷钾肥过多而氮肥不足,根、干、枝、叶生长状态失衡,根与干的生长优势暂时超过枝叶,光合作用显得不够时,就会在老枝某个输送功能条件最好的老芽点(潜伏芽)附近,很快长出一个或几个旺盛枝条,以此达到新的平衡。如果过量施用氨肥、其它元素不足时,叶面积和叶绿素数量增多,使植物长时间保持旺长,给植物根部提供大量养分,使根部功能突然加强,同样容易诱发徒长枝。
2、旺树强剪主枝断头
按照岭南盆景“截干蓄枝”的造型方法,树桩的主干或主枝养到一定粗的时候就要短截断头,枝条符合比例就要强剪,重新培养下一级枝条。这些树桩正处在生长旺盛的养坯阶段,一旦树桩被断头或强剪,枝叶与根部的平衡就被打破,根部功能虽然被暂时降低,但急需来自叶面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来维系,就会在距离最近、皮层与导管最好的芽位,迅速长出新的强健枝条,以尽快达到新的平衡。
3、树皮伤损输导中断
树皮是树木保护树体不受侵害、有效输送各种营养和水分的重要器官。树皮受损加上病菌的侵入,树木的输导组织被破坏或中断,就会在受损部位下方寻找比较优秀的老芽点,迅速长出新的强健枝条,以此来快速恢复叶面的光合作用,给根部提供养分。在盆景实践中,经常有刀刻树皮促进来芽、环剥树皮促进生根的做法,就是破坏植物输导系统原理的应用。
4、树体衰老,组织老化
过于衰老的树桩一般不宜制作盆景,因为它的寿命不会很长。少数品种优秀、桩型优美的老桩需要漫长的复壮培养,并且要有高超的养护技术才能做到。
树桩过于衰老,其生理机能严重退化,树体衰弱,抗性降低,生长缓慢。难以承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风雨、雷电、高温、冰冻等,抗击病害、虫害、细菌入侵的能力微弱,组织结构老化,光合作用降低,一旦管理不善就会失枝、失根甚至死亡。
老桩在平衡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吸收功能退化,很难满足所有根系和枝叶的生长,处于优势的枝叶与根系得到优先供给并优先生长,这就是老桩偏枯的主要原因。当优势枝叶所在主干的供应水线遭到破坏时,就会在破坏点以下生长一个或多个徒长枝,来维系光合作用。这种徒长枝一般生长在偏枯老桩的中下部。
以上是树桩发生徒长枝的主要原因分析,需要说明的是,一棵树桩如果经常发生徒长枝,往往是多种原因其同作用的结果。
二、徒长枝在盆景应用中的误区
盆景发生徒长枝,不但扰乱树形、影响美观,还消耗大量养分,对来年花芽形成造成不利影响,一般需要及时抹芽或剪去。
“存在就是道理”。树桩既然发生了徒长枝,一定有它本身的生理原因,我们要区分不同情况,在树桩养护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树种和不同的养护目的,谨慎处理,合理利用,来提高养护水平。
误区之一:不管是否成型,一律删除。
成型树桩出于保型的需要,生长受到诸多人为限制,一般很少生长徒长枝。因为树桩已经成型,将少数徒长枝作为预备枝或辅养枝来培养的需求不多,一般要删除。
未成型的树桩大多处在放养阶段,养根、培枝、造型、壮树是最主要的养护目的。在放养的过程中,水肥充足,环境条件良好,树木生长比较旺盛,而且短截、重剪、调枝、蟠扎等工作在不断进行,很容易诱发徒长枝。将这些徒长枝有意识的保留一部分,可以帮助树木生长、缩短树桩的成型时间。
误区之二:不管生桩熟桩,一律删除。
下山栽培不到二年的树桩一般称为“生桩”,树桩成活并生长正常的下山树桩一般称为“熟桩”。“树桩求活”是树桩养护第一阶段的主要目的。在求活问题上,生桩与熟桩在枝叶的处理上有很大不同。熟桩因为已经成活并能够正常生长,其徒长枝如果没有特定用途可以删除。生桩则不同,因为刚刚下山栽培不久,受伤严重,需要快速恢复树势,而枝叶量在恢复过程中取着十分重要作用。下山桩初生的叶面积越大,光合作用就越强,通过叶面制造的营养物质就越多,使根部生长加快:根部的愈合和生长速度加快,能更有效的给枝叶提供水分和各种养分,促进枝叶的快速生长。所以生桩在第一年不宜过度抹芽、修剪,更不能随意删除长势旺盛枝条。误区之三:不管是何品种,一律删除。阔叶木与针叶木相比,虽然叶片的功能相同,但功能能力差别很大。阔叶木因为叶面积大,毛孔多,光合作用强,呼吸速度快,生长比较迅速:而针叶木则正好相反,其生长一般相对缓慢。从生长速度上看,阔叶木新生枝条比较容易,而针叶木的新生枝条一般比较珍贵;从光合作用上看,删除枝条对针叶木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阔叶木的影响。所以删除枝条就要区别对待,尤其是生桩更要慎重。目前国内松柏盆景发展较快,但有一部分盆景爱好者在删除松柏枝叶时,套用阔叶木的处理手法,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尤其是对待下山松柏树桩,枝叶修剪一步到位,无用枝条全部删除,仅保留很少的枝叶量,致使树桩生长缓慢、衰弱、甚至死亡。
在常见的杂木树桩养护中,品种不同,对徒长枝的删除也要区别对待。一些树皮较薄、木质较硬、输导系统功能相对单一的树种,如映山红、木、赤楠、蚊母等树种,如果在树桩下部发生强劲的徒长枝,这种枝条具有“优先抢夺性”,会影响上部枝条的发育,造成上部枝条失水偏枯,应该限制其生长或删除。
误区之四:不管长远设计,一律删除。
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它处在不断生长和不断调整当中。某个新生徒长枝要不要保留和利用,不同的制作者会有不同的想法。这里就有艺术眼光和长远意识问题。
不管是“立意在先”,还是“边养边看”,一件作品应该有短 期、中期、长期的设计思路,并要根据植物的生长变化而不断调整,这样才符合盆景的创作规律,才能出精品。
盆景中枝条的作用是在不断变换的。现在的有用枝条以后可能没有用;现在无用的徒长枝以后可能有大用途。因为除盆景本身在不断变化以外,创造者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理念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一般来说,尚未成型并具有精品趋势的盆景,它的一二个关键枝位需要安排预备枝,一是防止意外用于弥补,二是用于未来调整。所以要在适当的树桩、适当的部位保留适当的徒长枝条,并要适当的造型培养,以适应树桩未来变化的需要、长远发展的需要。
三、徒长枝的作用与合理利用
徒长枝枝势强劲,生长迅速,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部分枝位理想的徒长枝条,作为预备枝或辅养枝来培养,来提高养护水平,提升观赏价值,缩短成型时间。
预备枝就是备用枝,它一般是为盆景的某些重点枝或要枝准备的,在未成型或半成品盆景的养护中使用较多。当这些重点枝或要枝的枝位不好、枝体衰弱、伤残过重、因为制作强度大可能带来失枝等风险的时候,预备枝就会派上大用场,不至于多年培养的树桩报废,也大大缩短了主枝再造的时间。
辅养枝就是为休养树势、辅助树桩增强根干枝叶的生长状态、加速伤口和水线的愈合、在完成辅助任务后需要删除的枝条。它可以提高树桩的成活率、增强树桩的长势、缩短树桩的成型时间,在未成型或半成品盆景的养护中使用较多。
徒长枝在盆景养护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应当有目的、有选择地合理利用。如果确认这些枝条将来是无效的,那么现在的保留只是暂时的,在完成特定任务后再删除;如果确认这些枝条将来可能是有用的,就需要有目的地造型养护:如果徒长枝过于旺盛,严重影响到其它造型枝生长的时候,就要对它进行适当限制。
1、强壮树体,增强树势
刚刚下山栽培不久的毛坯和一些病树、弱树、受伤树,其树体衰弱,生长缓慢,要保持适当的叶面积,可以加速树体恢复,其徒长枝一般需要暂时保留。徒长枝所在的枝条整体枝势较弱时需要暂时保留,以便强健整体枝的长势。整体树强剪,在叶面积相对不足、光合作用偏弱时需要暂时保留,以便加速恢复树势。
2、自身靠接,弥补缺枝,
树桩生长正常后,发现某个部位明显缺枝,就可以利用本树的徒长枝进行靠接,弥补缺枝。这种靠接的好处是,生长愈合速度快、品种和树性完全相同、没有变异风险。用其它无效枝条也可以靠接,但愈合及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3、预备造型,调整枝位
当徒长枝的出枝位置比原来的造型枝更为理想时需要保留,作为预备枝进行造型培养,因为它生长优势明显,很快就可以替换枝位不够理想的老枝条,使枝的布局更加合理。
4、放养培育,改善过渡
徒长枝处在过渡不好的干或枝条的中部,就需要暂时保留,并适当放养培育,加速其生长,以便迅速改变枝干的僵硬状态、改善过渡条件,提升树桩的自然美和艺术价值。
5、定向培养,替换弱枝
保留适当部位的徒长枝,经过造型培养,可以替换老弱枝、病态枝、伤残枝,使树桩更加强健。
6、母树养桩,高压繁殖
对一些品种珍贵的稀有植物,利用徒长枝进行高压繁殖是个好办法。在陡长枝半木质化时,利用枝条软的特点将其蟠扎造型,待其木质化后,将下部进行环剥,按一般高压法扎好塑料袋,填完泥土,保持湿润,待适度生根后将其剪下,植入盆中即成新的盆景。
7、加速愈合,强健水线
在树桩的伤口或截面附近、处于弱势的水线附近发生徒长枝一般是比较难得的(尤其是比较珍贵、生长缓慢的松柏盆景),应当有目的地进行养护,可以加速伤口、截面的愈合,强健水线功能,迅速提升树桩的观赏价值。不过,对这类徒长枝的养护需要尤其小心,要防止伤口愈合部隆起和水线上部枝条失枝。
8、定向制作,培养舍利
光合作用的好处范文5
【关键词】初中生物;演示实验;教学研究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实验对于培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加深理解生物基础知识、掌握生物实验基本技能等综合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更好。初中阶段学生充满好奇心理,好玩好动,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教学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如果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还可以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二、认真做好实验前期准备
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生物实验教学计划》,并将每个实验所需的材料列入表内,季节性强的实验要打好时间差。必要时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推迟或提前。其次,要适时准备好实验材料。解决生物实验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采取替代材料,如做《观察花的结构》实验时,正值冬季,桃花无处可寻,可在春天制成桃花浸制标本和干花腊叶标本,上课时再用,同时制作腊梅花、旱金莲、百合花等浸制标本与腊叶标本一起对照观察,同样可以达到实验效果;二是分工合作获取材料,一些生物材料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有些不易采集到,这些就需要教师之间分工合作,避免因个人的时间仓促或精力有限造成实验材料准备不足;三是发动学生采集和培养,发动学生参与采集和培养不但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获得对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感性认识。第三,要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如:在观察草履虫内部结构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的思考题:(1)纤毛:主要观察纤毛是否等长?纤毛如何摆动?纤毛有什么功能?(2)口沟:注意观察口沟的位置。(3)食物泡:重点观察食物泡的数量和运行情况,食物泡是如何形成的?食物泡大小是否一样,为什么?(4)伸缩泡和收集管:观察它们的位置及交互涨缩情况,以及每个伸缩泡周围有多少条收集管?
三、将验证性的实验改成探索性的实验
探索性实验是指学生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参与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识活动。由于这种实验条条框框少,不限制学生思维,所以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创造思维能力大有好处。例如,在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告诉学生光合作用对人类,对自然界都是极其重要的,为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原料,如果我们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就可以改变许多产品的生产方法,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光合作用仍不是很清楚。如果现在把这个课题交给你,你将从什么方面入手、怎样研究光合作用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提出应该从光合作用的时间、场所、条件、过程、原料、产物、速度等多方面来进行研究,远远超出了书中所叙述的内容。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实验来研究这诸多方面呢?绝大多数学生都针对某一个问题设计了自己的实验,有的同学甚至设计了四、五种实验方法。经过一系列思考讨论后,再做实验,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加深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更加准确和深刻了,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四、抓好结果分析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光合作用的好处范文6
创新思维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程序和方法,表现为可以灵活地从一个思路转向另一个思路,从一个意境进入另一个意境,多方位地试探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具有发散性和灵活性。创新思维主要借助对事物的丰富的联想来实现,在发散性特点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借助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联系打开思路,展开联想,通过因果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自由联想等形式进行创新,所以创新思维具有联想性。创新思维还具有综合性,是指能把大量的概念、事实和观察材料综合在一起,加以抽象总结,形成科学的结论和体系。
从中心主题出发,通过联想和发散,将头脑中的丰富的素材综合起来,并将你的这些想法画出来,就成了一幅思维导图,它符合人脑的自然工作方式,体现了创新思维的特点。在教学中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使人兴趣盎然的方法。
一、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
在学习一个主题内容之前,教师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已经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画法)就这个主题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可以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谁提的问题有深度。学习结束之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看他自己的思维导图,看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还没有解决。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可能会在什么时间解决,以什么方式,什么方法解决?让学生通过思考将想法补充在思维导图上。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主题时,学生们除了用“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谁”、“哪里”等疑问词提出问题以外,还能够联想到人和动物,联想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科学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如怎样让动物和人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让细菌生产粮食吗?通过人工制造叶绿体来生产粮食可能吗?人吃进去的叶绿素是怎样被消化的?决定叶绿体的基因能不能嫁接?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任意联想,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他们思维的活跃性。
二、用思维导图记笔记
现在绝大部分初中学生记的课堂笔记,实质上是照抄教师的板书。学生们在做这样的笔记时常用的是词语、句子、序列、直线、数字、字母等,在这一过程中的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而学生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则不同,他们应用色彩、线条、符号、图像、关键词帮助理解和记忆,在记笔记的过程中随时记录联想影像,并能随时考虑到“全局”,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这样有利于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对于细胞膜的保护作用,有的学生联想到了安全帽,有的学生联想到砌的整齐的一段砖墙,并用简笔画将它们表示了出来;而对于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有的学生联想到了海关检察人员,并将“海关”这个关键词写了下来。这样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左右脑同时得到应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同时得到加强,非常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记笔记。一种是在课堂的最后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集中完成,一种是让学生事先准备好空白的思维导图(一个包括各级分支的思维导图的框架图),课上一边听讲一边填上内容。这样做出的笔记,每个学生都不同,不同的中央图,不同的布局,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生动的图像,充分展示了学生思维的个性。当然,教师还要在学生笔记内容的科学性上进行指导和矫正。
三、用思维导图进行思维训练游戏
教师可按照一定的周期(如每周一次),组织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游戏。如在学完初中历史“海陆大通”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航海家的名字作为主题,进行发散思维,不限学科,不限时空,任意联想,画一张思维导图,最后组织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有一个学生选择了哥伦布作为中心词,由此联想到的一级主题分别是西班牙、印第安人、意大利、美洲,由印第安人想到二级主题是印第安纳,由此引发的三级主题是“步行者”和“F1”。若用“”表示联想关系,“、”表示并列的两个分支,则该同学的部分思维导图可表示为:F1莱克宁法拉利、芬兰,法拉利法拉第、跑车,法拉第电磁感应电、磁,芬兰沙皇、湖,湖贝加尔湖、青藏高原、盐;盐溶解。仅从这个学生部分思维导图中的具体内容来看,不仅打破了学科的束缚,也打破了书本的束缚。学生在地理、历史、物理等多学科间产生了联想,将多种渠道所获得的知识联系一起。这些联想中有相似联想、有因果联想、但更多的是自由联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着频繁的跳跃。这种游戏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发散性很有好处。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刚开始可能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将联想限定在学科内部的较多,训练几次后,慢慢的就会在思维的广阔性上有很大的进步。
四、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综合
创新思维的综合性表现为“思维统摄能力”,把获取的大量概念、信息、事实、资料综合在一起,进行科学的概括整理,形成能够准确反映客观真理的概念和系统。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这种综合思维能力。例如,在学完初一生物“生物的营养”一章之后,我要求学生以光合作用为主题,将第一册的知识进行统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们除了总结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外,还将前后各章的知识很好地融合了进去。如在“叶”这个一级主题中,引发出“器官”、“叶绿体”、“水”等二级主题,并在“器官”这个二级主题中将器官的概念,器官的种类及作用融合进来,在“叶绿体”这个二级主题中将细胞质的流动性、叶绿素的形成条件进行了整合,又由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水”这个二级主题,联想到根的结构和功能、水分的吸收原理、无机盐及其作用等。此外,还有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光合作用的意义――“提供能量”等二级主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三级主题。这些主题分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树形结构,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从而正确理解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及意义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