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分子生物学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分子生物学分析范文1
关键词:医学分子生物学;自主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87-02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和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标准均要求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我们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依托于教研教改重点项目、精品课程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探索提高学生对设置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对今后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思路。
一、PBL是提高SDL能力的重要途径
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SDL)已成为医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在事物是学习的客体,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培养自己理解和掌握客体的意识和能力,最终对学习各个方面自觉做出选择和控制。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所设置的问题进行学习的过程。PBL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所以如何设置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尤为重要。一个好的问题或者案例有助于学生们学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基于PBL的自主学习程序
自2008年起至今,我们在五年制医学本科生约4000人中探索基于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PBL教学的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其实施的程序为:①教师设置问题②以小班为单位(9~11人)选定所要探索问题③分小组收集资料并讨论已达成共识④讨论、制作并修订PPT⑤自主学习报告会上汇报小组成果PPT⑥教师点评⑦收集反馈信息,评价教学效果。整个过程的完成即是SDL七要素的组合与应用。
三、PBL的问题设置及其目的
表1中列举了一部分我们所设置的PBL问题,所设置的问题力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和乐学(如从电影《阿凡达》),积极去自我探索,同时可让学生选择内容、方式和学习方法,由学习的主体即学生进行自我选择;问题设置还要有利于学习主体的新知识形成和构建;此外,问题设置还要有助于学习主体的自我创造性发挥和展示(如优良品质和高智能物种的创造)。Woltering等人认为,有效PBL的启动是使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方向,促进小组中个人的有效协作。因此,我们认为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PBL问题本身就应该含有自我探索性学习、自我选择性学习、自我建构性学习和自我创造性学习的元素。
四、学习效果分析及对教学改革的提示
分析表1中四个PBL问题的学习成果,我们欣喜看到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也很有创意,而且学生有能力从参考书、文献、网络等途经获取课外信息,如“基因工程之狂想曲——《阿凡达》”;同时,学生对临床相关的问题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然而,我们也看到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如对操纵子调控机制的理解与应用;也有部分学生主动参与不够。
近几年的PBL教学结果表明: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必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成绩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力求体现自主学习的效果。其次,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应该有机结合,教师应有更大自,这要求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有较大可塑性。第三,随着课堂教学学时减少,教师因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指导并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力度,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第四,教师应该主动接受自主学习的挑战,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研究自主学习的要素、方法、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切实通过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想学”、“会学”和“坚持学”,提高其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Murad MH,Varkey P.Self-didrected learning in 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J].Ann Acad Med, 2008,37(7):580-590.
[2]郭昕.高校班级自主管理中的自主学习[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8):31-32.
分子生物学分析范文2
附属医院胃镜室
关键词 胃癌 分子生物学 基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6.005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全国平均年死亡率为16/10万。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胃癌也是居民因癌症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由此可见,胃癌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及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对胃癌的分子生物学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医学工作之重点。本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并就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发病机理进行临床分析。
胃癌相关基因及分子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作用的复杂过程。原癌基因或增殖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突变、凋亡基因的失调以及转移相关基因的作用均可使细胞增殖失控而导致恶性转化、转移,并且不同的胃癌病理类型其涉及的肿瘤基因及相关分子亦有所不同。
原癌基因
c-met基因:c-met基因位于染色体7q31,编码分子为190KD的跨膜糖蛋白,属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其蛋白产物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与细胞的增殖能力有关。c-met基因的扩增和过度表达或表达异常与胃癌的生长和恶变紧密相关,是与胃癌关系最密切的基因之一。
ras基因:ras原癌基因家族包括同源的Ha-ras、Ki-ras、N-ras,它们分别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片断上,但均为编码分子量为21KD的十分相似的p21蛋白。人类肿瘤中ras基因的激活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Bos提出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突变可使得其编码产物p21蛋白的GTP酶活性降低,使其水解GTP的速度大为降低,因此使p21蛋白维持于活化状态,不断激活靶分子,导致细胞大量增殖和恶性转化。
c-erbB-2基因:人类c-erbB-2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编码分子量为185KD(p185)的糖蛋白。该基因的活化主要表现在基因的扩增及产物的高表达,基因扩增与mRNA、p185的高表达存在一致的关系,发生于12%左右的胃癌,主要为分化好的肠型胃癌。国外研究发现,c-erbB-2扩增在胃癌转移灶中明显高于原发癌,与胃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另外,与胃癌相关的原癌基因尚有c-myc和k-sam基因等,许多文献证明其均可在胃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被激活而扩增或超表达。
抑癌基因
p53基因:p53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定位于17p13.1,编码分子量为53KD的磷酸化白。国内外研究均已证实,p53基因突变及基因缺失是胃癌常见的遗传学改变。在已研究的胃癌中,>60%的胃癌表现p53基因的突变和17p上p53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H)。在分化好和低分化的胃腺癌之间,p53突变有所不同:在分化程度好的胃腺癌中,突变常发生在A-T碱基对上;而低分化程度的胃腺癌突变常发生于G-C碱基对。
DCC基因:基因是通过对结直肠肿瘤的研究于1990年鉴定的抑癌基因。该基因定位于19q 21.3,全长1400kb,编码1447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其参与细胞-细胞、细胞-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DCC基因在胃癌中的缺失率很高。国外报道,应用PCR技术检测51例胃癌标本,发现38.5%的胃癌出现DCC基因的杂合性缺失(LOH),且LOH在3、4期胃癌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1、2期,提示DCC基因的LOH参与了胃癌的恶化。
APC、MCC基因:基因是1991年确定的与结直肠肿瘤早期发生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均定位于5q21,相隔150kb。APC基因编码产生分子量为311.8KD的APC蛋白,与钙调素连接,参与细胞间的黏附和细胞内外信息传递,抑制细胞的生长;MCC基因编码产生98KD的蛋白质,通过与G蛋白结合参与和调节细胞内正常的信息传递。APC、MCC可通过缺失、突变等而失活。APC、MCC基因的突变及杂合性缺失(LOH)常出现于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肠化生、异型增生)。
凋亡相关基因
bcl2基因是在人滤泡型淋巴瘤细胞中染色体易位(14;18)(q32;21)的断点上发现的,其编码分子量为26KD的膜蛋白。bcl2基因激活,表达增高可抑制细胞凋亡。
转移相关基因
CD44因子:CD44是一种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的细胞黏附蛋白因子,近年发现,CD44的剪接重组子在人类一些肿瘤中高表达,包括胃癌组织和它的转移瘤中都含有CD44剪接重组子的过度表达。另外,CD44蛋白的过度表达在分化程度好的和低分化的胃癌之间并不一致,提示这两种类型的胃癌的发生有不同的基因通路。
nm23基因:nm23基因是一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定位于17q 12-q21,它编码核苷酸二磷酸激酶A和Cmyc转录因子,其可与G蛋白结合,有调节信号传递作用和影响微管聚合的生成,从而影响癌的转移。在大多数原发性胃癌中nm23基因过度表达,而在胃癌的转移灶中,nm23基因表达降低。
胃癌涉及许多基因的不同改变,随着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研究向纵深发展,该方面的研究又向整体化回归,即:①多种癌基因的协同作用参与胃癌的发生;②抑癌基因的失活、癌基因的激活是胃癌发生中的重要事件;③基因突变的积累最终导致了胃癌发生;④基因组遗传稳定性受损是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异常改变的契机,是胃癌发生的第一步,其中,DNA错配修复系统起关键作用。另外,高、低分化胃癌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途径。这些结果如能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运用,则将有利于胃癌早期诊断、早期评估预后,并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途径。
总之,随着胃癌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关胃癌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在不同致癌阶段的作用及其分子发病机理的研究将不断深入开展,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分子生物学分析范文3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professional "analysis technique of molecular biology" bilingual teaching based on practice, bilingual teaching of practice and analysis.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aching contents by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Results: most of the students think that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and English level, but also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learning. Conclusio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is adapted to our countr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needs, in spite of all the difficulties, bu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 bilingual teaching will be improved and perfected.
关键词: 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bilingual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257-02
0 引言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奥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大量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推动分子生物学蓬勃发展。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在临床检验诊断中推广应用,形成了检验专业新兴的课程《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基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发展迅速,为了能时时关注课程发展的最新动向,跟踪学习国外最新知识和技术,院校自2009年起实施了一系列灵活多样,方便实用的双语教学方法,现就开展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教学改革实践及成效进行简要论述。
1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是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的日益发展,我国检验人才市场对具备双语能力的国际化医学检验高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家教育部提出要求高校本科教育的专业外语教学,力争3年内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这个要求对医学检验专业显得尤为迫切,因为检验医学是目前临床医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新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几乎是与全球同步[1]。而目前我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仪器设备、试剂等,这就需要检验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可以对生活中所遇见的英文“一眼看穿”。
1.2 是提高师生英语水平的需要 语言不仅是工具,也是武器。为了适应未来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为了在中外交流中占据主动权,精通、熟悉一两门外语已成为必须。而在医学领域,英语以其国际通用性、使用广泛性而备受瞩目。因此专业教师及学生要想在学科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必须熟练掌握一定的医学专业英语。高校外语教学大纲中规定“专业应用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2]。为贯彻执行这一要求,《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这一举措既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得到强化和扩大;同时可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与国外学者交流合作,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与动态。
1.3 为其他检验课程的双语教学奠定基础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医学检验的快速进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实验室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迫切需要学生在熟练掌握医学检验传统理论和基本技术之外,必须学习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技术及其应用,为今后进入临床实验室或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打好基础。而生物学(主要是分子生物学)历来是教育部提倡双语教学的重点课程,这一要求使得《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无可争议地成为推动整个检验专业课程改革的先锋力量。
2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双语教学改革及成效
2.1 双语教学实施方法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应用英语或双语进行授课,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习惯不同,章节内容难易各异,我们主要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授课模式:一是渗透型,即在正常的课程教学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二是穿插型,即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或以中文为主;三是示范型,即在某一章节授课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用中文教学,选择一定的内容,用一定的时间用纯英语进行教学。另外,在进行章节小结时,用英文板书进行讲解。平时作业和考试含有一定的英语内容,课堂内师生应有一定的英语交流和讨论。
传统制作的中文课件、讲义内容陈旧、固定,文字干涩、枯燥,让学生“望而生畏,畏而生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对外交流的日趋密切,师生可通过查阅相关外文资料或与国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及时获得新知识及相关学习资料,将原汁原味的英文资料引入课堂,拓展学生的国际视角,启发学生的思维,使“静态、平淡”的理论知识变成“动态、生动”的声、光、影像,学习效果会得到明显提高。
2.2 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本课程双语教学情况,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总结,推进课程双语教学工作,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08级、2009级医学检验学生各80名,遵循自愿的原则进行匿名答卷,学生利用课间答卷。统一发放调查问卷160份,收回157份,有效问卷157份,回收率98%,其中有个别选项漏选。
据调查2008级和2009级一半以上的学生均认同检验本科生开展双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对双语教学存在兴趣,其医学英语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由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许多重点、难点内容本身存在理解的困难,加上英语释义,势必影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绝大多数同学还不能完全适应专业课的英语学习,认为双语教学的形式增加了学习专业课程的难度,仅仅20%左右的学生认为无影响。这些数据较其他同等院校有明显差距,反映出我校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存在有一些问题和不足。
目前,在我院检验本科生中实施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双语教学教育尚属试验性阶段,也就不难理解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较低。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教师带教经验的积累,2009级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已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3 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师资力量薄弱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在《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双语教学过程中,师资力量薄弱已成为限制课程发展的瓶颈。许多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不够标准,很难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无法将课程内容完全用英语表达,最终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为此,我们特别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将师资队伍的建设视为课程建设的第一要素。我们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重点落实了六字方针――“派出去,引进来”。自院校升本以来,学校日益提高对英语教学的投入力度,开设了教师口语短期、长期培训班,帮助教师提高英语水平。今年更是各系部均有外籍教师公益支教,既让大学生们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外语专业课程,又能提供给教师一个互相学习的宝贵机会。
3.2 课时量不足 由于学生没有前期专业英语的词汇积累,使得课堂中教师需花费较多时间解释相关词汇、句义,无形中讲解课程重点、难度部分的时间相应缩短,加上本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所以学生普遍认为双语教学增加了课程难度。对于这一现象,解决的方法主要有二:一是尝试增加课时量,可以让教师在完成同等讲授内容的情况下,合理分配课时,不用赶课;二是尝试在实验课也使用外语教学,由于实验讲授内容少,学生容易理解。而且实验课上课人数少,师生互动频繁,专业词汇重复率高,教学效果较好。
3.3 学生英语水平薄弱 由于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外语教学中常常出现“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尽管许多学生已获得“英语四级”,甚至“六级”水平,但她们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仍然较差。这对于开展双语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但是,从统计资料显示,学生从内心里接受双语教学,乐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的配合度较高。
4 总结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强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为了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英汉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同时我们也看到,双语教学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以平和之心去看待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与失误。不同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受师资,生源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各具特色的方法与手段,才能切实帮助学生们克服语言障碍,培养具有高水平外语交流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才能使《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建设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余晓林,朱建军,冯文莉,等.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检验医学教育,2006,13(4):16-17.
分子生物学分析范文4
黄芪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之效。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有多种苷类、多糖、黄酮、叶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物质,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衰老、抗氧化、抗辐射和抗应激等药理作用,目前它已广泛用于抗肿瘤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中。现就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研究及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总结如下。
1 黄芪的抗肿瘤作用
1.1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石任冰等[1]在黄芪S4对化疗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抑瘤作用研究中发现,单用黄芪组及黄芪加环磷酰胺组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高于单用环磷酰胺组及阴性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证明黄芪对免疫器官有保护作用,而且对化疗损伤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保护和促进恢复作用。应自忠等[2]应用黄芪治疗免疫低下的环磷酰胺化疗后荷瘤小鼠,发现荷瘤小鼠体内IgM、IgG显著增高,说明黄芪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可显著促进胸腺体液反应,通过刺激单核巨噬系统提高宿主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李佩文等[3]也发现黄芪注射液可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增强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1.2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赵莲华等[4]研究黄芪成分F3新制剂对人CCL229、K562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中,发现黄芪成分F3新制剂对2种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关系,与顺铂联合用药效果更加显著;透射电镜观察可见黄芪作用后的癌细胞包膜皱缩、胞质聚集、染色质浓缩,可见核碎裂和凋亡小体形成。刘辉等[5]研究发现,黄芪作用于荷人鳞癌细胞株GNM荷瘤裸鼠的移植瘤后,镜下观察见癌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浆内有空泡,部分细胞有核碎裂现象,并见液化坏死区,说明黄芪有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
1.3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肿瘤区域的血管密切相关,癌肿区域的新生毛细血管是肿瘤赖以生长和生存的物质基础。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提出把抑制肿瘤血管形成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途径。目前这种以肿瘤血管为靶标的治疗策略——肿瘤血管靶向治疗(tumor vascular targeting therapy),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策略,在肺癌等肿瘤的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前景[6]。柏长青等[7]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紫杉醇治疗相比,紫杉醇联合参芪可以明显减少移植瘤内的微血管密度[(10.1±4.4)vs(16.8±7.3),P<0.05]和肺脏转移瘤个数,说明黄芪对紫杉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移植肿瘤转移有一定的增强作用。沈洪等[8]研究发现高浓度黄芪对胃癌细胞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有抑制作用,而低剂量黄芪则促进肿瘤血管的生长。杨博华等[9]在研究黄芪、三七促进骨髓干细胞体外转化并扩增血管内皮前体细胞(EPC)作用的研究中发现低、中剂量黄芪可促进EPC的生成,而EPC可进一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从而生成大量新生血管,建立侧支循环。这说明黄芪在促进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上存在剂量依赖关系,低剂量可以促进血管生成,而高剂量会抑制血管生成,但这种剂量依赖的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1.4 逆转化疗耐药性,增加化疗效果 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癌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同时,对结构和机制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产生的交叉耐药性。MDR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张隽开等[10]在研究黄芪对肝癌耐药细胞株Bel/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中发现,黄芪成分黄酮可逆转MDR,增加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刘桂莲等[11]在黄芪多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中发现,黄芪多糖和顺铂联合应用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单用顺铂组;而赵莲华等[12]在研究黄芪协同顺铂对BEL27404 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时也发现黄芪可以增强顺铂的细胞毒性。
1.5 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机体生存质量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概念,强调在肿瘤放化疗及手术治疗的同时并用BRM,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对免疫系统及造血系统的损害,从而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黄芪具有扶正固本、补中益气等药理作用,有降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作用[13]。韩子敏等[14]研究发现,黄芪对肿瘤患者有免疫功能保护作用,减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增强化疗耐受性。刘兴国等[15]在化疗配合黄芪对口腔癌的肿瘤标志物的影响中研究发现,化疗配合黄芪组患者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患者进食情况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化疗有效率增加。柏长青等[16]研究发现,对肿瘤化疗患者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后,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现象和恶心、呕吐反应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有明显改善,表明黄芪有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
2 黄芪抗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2.1 免疫增强机制 一般认为肿瘤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参加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为Th1细胞,如细胞毒性T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胸腺与脾脏为主要的免疫器官。而Th2型细胞主要介导体液免疫。Yamamura等[17]研究就发现在基底细胞癌变部位存在Th2型反应增强,Th1反应受抑制的现象。郑春燕等[18]用实验方法观察黄芪对肺癌患者体内Th1/Th2反应状态的影响时发现,黄芪处理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后,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的表达明显抑制,而Th1型因子IL2的表达明显上扬,说明黄芪能在某个环节阻断Th2细胞活化,使Th细胞分化向Th1方向逆转,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及抗肿瘤能力。研究发现TNF2α是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具有较强的免疫活性,可通过与肿瘤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诱导细胞凋亡,以达到抗肿瘤作用。INF2γ是作用十分广泛的免疫物质,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许杜娟等[19]在研究黄芪多糖的抑瘤作用及机制时发现,黄芪作用于荷Bel7404癌细胞小鼠后,检测到TNF2α及INF2γ含量增高,说明黄芪有诱导巨噬细胞产生TNF2α及INF2γ的作用。
2.2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机制 谷俊朝等[20]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可以降低HSP70、VEGF、Bcl2等与肿瘤血管生成存在密切关系的细胞因子的表达。有研究报道COX2超表达在胃癌形成中起重要作用[21],且COX2可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如VEGF等的表达,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沈洪[8]等研究黄芪对SGC7901胃癌细胞COX1、COX2、VEGF和PGE2表达的影响时发现,黄芪对COX1蛋白和COX2蛋白均有抑制作用,但是对COX2蛋白抑制作用较强。同时黄芪还显著抑制人胃癌细胞中VEGF和PGE2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抗肿瘤作用。
2.3 逆转化疗耐药性机制 研究发现P糖蛋白过度表达是产生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主要机制,这种跨膜转运蛋白可将化疗药物泵出细胞外而减轻药物的毒性作用[22,23]。张隽开等[10]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作用于肝癌细胞后P糖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且P糖蛋白外排功能明显减弱。同时在建立耐药细胞株过程中发现细胞内血红素加氧酶(HO1)表达增加,这可能是肿瘤细胞耐受乏氧的表现。而黄芪作用于耐药细胞株后,HO1 mRNA表达显著下降,HO1含量降低,而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增强。说明黄芪也可能是通过改善肿瘤乏氧状态而逆转肿瘤的耐药性的。
2.4 保护骨髓及其造血功能机制 赵美蓉等[24]在研究黄芪多糖对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中发现,黄芪多糖具有对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对抗氧自由基对白细胞的破坏,促进荷瘤小鼠巨核祖细胞生成,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肖月升等[25]在研究中也发现黄芪能在短期内促进粒细胞再生,保护骨髓,减少细胞毒性药物的损伤。但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
2.5 其他作用机制 柏长青等[16]研究发现,黄芪能够改善化疗后肿瘤患者ALT/AST异常,促进肝脏合成白蛋白,保护肝脏功能。李成云[26]在黄芪注射液预防大剂量顺铂对肾功能损害的效果观察中发现,黄芪注射液能够减轻化疗氧化损伤导致的肾小管细胞空泡化和透明管型,降低血中尿素氮及肌酐浓度。还有专家研究发现黄芪作用于肿瘤后能激活抗氧化解毒酶SOD[27,28],消除超氧离子,保护正常组织细胞。张志翔等[29]发现黄芪与化疗药物氟尿嘧啶联合应用作用于胃癌组织,可使胃癌组织中谷氨酸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3 结论
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都证实黄芪单独应用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作用,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时能够增强化疗药物的作用效果,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化疗耐受性及生存质量,是理想的化疗增效减毒剂。黄芪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可能包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促进骨髓造血、保护肾脏及肝脏功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但是尚有个别报道黄芪在低浓度下有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因此在黄芪抗肿瘤的临床应用中应谨慎,严格掌握剂量特征。黄芪抗肿瘤的具体作用机制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黄芪在抗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也将得到更充实的依据及拓展。
参考文献
[1] 石任冰,梁晓秋,梁吉春,等.黄芪S4对化疗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抑瘤作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6374.
[2] 应自忠,韩志红,田翼,等.当归黄芪拮抗抗癌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2(4):1617.
[3] 李佩文,毕国文,刘保宽,等.芩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2)115.
[4] 赵莲华,李清,陈咏梅.黄芪成分F3新制剂对人CCL229、K562癌细胞的抑制作用[J].实用癌症杂志,2003,18(3):242244. 转贴于 [5] 刘辉,李金荣,胡传真.黄芪对鳞癌细胞株GNM荷瘤裸鼠的免疫增强及抑瘤作用的研究[J].口腔医学,1999,19(2):6061.
[6] Keedy VL, Sandler AB. Inhibition of angiogen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ancer Sci,2007, 98(12): 18251830.
[7] 柏长青,宋颖芳,王德堂,等.黄芪、党参提取物增强紫杉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实验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24(4):375377.
[8] 沈洪,刘增巍,张坤,等.黄芪对SCG7901胃癌细胞COX1、COX2、VEGF和PGE2表达的影响[J]. 肿瘤,2007,27(3):194198.
[9] 杨博华,朱陵群,张娟子,等. 黄芪、三七促进骨髓干细胞体外转化并扩增血管内皮前体细胞(EPC)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20(22):17611763.
[10] 张隽开,王忠裕,丁大朋,等.黄芪对肝癌耐药细胞株Bel/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14(4):398402.
[11] 刘桂莲,张承玉,刘晓霞,等.黄芪多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2(13):89.
[12] 赵莲华,李清,李坤,等.黄芪协同顺铂对BEL27404 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J].实用癌症杂志,2005,20(1):3435.
[13] 潘峰,齐元富.黄芪注射液辅助化疗增效减毒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2):137139.
[14] 韩子敏,王巧凤,高福音,等.黄芪川芎嗪注射液加化疗治疗恶性肿瘤36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3):10271028.
[15] 刘兴国,耿建国,管泽民.化疗配合黄芪对口腔癌的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光明中医,2007,22(10):4647.
[16] 柏长青,遆新宇,刘关键,等.党参、黄芪提取物注射液对减轻肺癌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和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8):707709.
[17] Yamamura M,Modlin RL,Ohmen JD,et al.Local expression of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cancer[J].J Clin Invest,1993,91(3):1005.
[18] 郑春燕,肖伟.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反应状态及黄芪的调节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18(6):502504.
[19] 许杜娟,陈敏姝.黄芪多糖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0):923925.
[20] 谷俊朝,余微波,王宇,等.黄芪多糖对TA2小鼠乳腺癌MA2981抑制瘤生长及HSP70表达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20):15341537.
[21] Sung JJ,Leung WK,Go MY,et al.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 in helicobacter pyloriassociated premalignant and malignant gastric lessions[J].Am J Pathol,2000,157(3):729735.
[22] Shabbits JA,Mayer LD.Pglycoprotein modulates ceramide mediated sensitivity of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to tubulinbinding anticancer drugs[J].Mol Cancer Ther,2002,1(3):205.
[23] Callaghan A,Denny N.Evidence for an interaction between Pglycoprotein and cadmium toxicity in cadmium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strains of drosphila melanogaster[J].Ecotoxicol Environ Saf,2002,52(3):211.
[24] 赵美蓉,周洁.黄芪多糖对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天津中医药,2007,24(2):114115.
[25] 肖月升,杨振玲,耿建芳,等.黄芪党参蘑菇煎在大肠癌治疗中的辅助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6831684.
[26] 李成云.黄芪注射液预防大剂量顺铂对肾功能损害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359.
[27] 应自忠,韩志红.黄芪对实体瘤裸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0):732733.
分子生物学分析范文5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293-02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着眼于人的素质、着眼于人的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其重要目的就在于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努力将他们的创造潜能纳入知识的探究和运用中。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经过自觉、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和合作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过程。它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的基础,其核心是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潜能,主动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地位,那么,如何在生物课堂上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呢?
1 优化师生关系
“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优化师生关系是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地位的重要因素。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一句空话。因为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感情、有智慧、有个性、有人格,要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成为教学行为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又要成为学生的亲密伙伴和朋友。
2 培养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才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这个主导不仅指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要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的发挥也要靠教师来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和学习的主体,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的源泉。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还是索然挂味地应付,收到的效果是迥然不同的,因此,加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3 精心设计环节,打造激情45的分钟
一堂生物课能否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导语是关键。精彩的导语,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一下子进入兴奋状态。实际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多种手段施教,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认识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好奇。有了这种好奇,学生必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思维,敢于质疑,主动探究。
4 别吝啬你的表扬
长期以来,老师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下,大多老师扮演“权威者”的角色,平常的课堂教学和辅导学生过程中,老师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绷着脸,在学生对问题有独到见解,对教师的思维进行反驳时、回答问题有所偏差、几次引导未果时……,有些教师往往为求一时安宁而不分青红皂白,不顾学生情面简单粗暴地阻止,或冷而待之,或嗤之以鼻,甚至大声训斥。即使学生回答的很好,也面无表情,很少表扬学生。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处于防御心理状态,学生一进课堂、一见到这样的老师就会胆战心惊,学习时总是揣摩老师在想什么,就是教师说错了,也毫无辩驳意识,从而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乐趣,抹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个性,学习也就越发差强人意。
表扬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的肯定和赞美。表扬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老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的教学中,老师寻找每个学生优点,表扬每个学生的个性,表扬每个学生微小的进步,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表扬中获得自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面带微笑使用包含情和爱的激励性课堂用语,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的发言真精彩,如果你的声音再响点,那就更好了等等,在对学生评价时尤其关注对“弱势”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和激励,让他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学习充满信心。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要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适时、适度的真情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充满自信,相信“我行、我一定行”,进而扬起前进的风帆,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受表扬的多一些,往往容易取得成绩;有的受批评多,特别是一部分缺点多的学生身上,久而久之,失去了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转化工作就难做了。这时候,老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自尊,表扬与奖励,效果往往不错。
5 学生多种讨论交流、参与学习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教师应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千万不能以一言堂形式扼杀学生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说的机会,可以加速课堂信息的传递速度。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6 力争人人参与
分子生物学分析范文6
关键词:食品分子;加工技术;生物学原理
一、前言
食品微生物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虽然有效,但存在检测成本高、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快速检测的要求。随着细菌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诞生了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它们因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效率高等优点,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二、食品分子加工技术生物学原理及应用
(一)基因探针技术
基因探针的工作原理为:将微生物特性基因DNA双链中的一条进行标记,制成DNA探针,由于DNA分子杂交时严格遵守碱基配对的原则,通过考查待测样品与标记性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分子,即可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此种微生物,并且还可以通过测定放射性强度考查样品中微生物数量。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等优点。
近年来,基因探针技术不断发展和推广,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广泛第开展起来,并且随着基因探针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基因探针新技术如非放射性基因探针、DNA生物传感器探针及分子信标探针的研究也获得了重要进展,目前食品中的一些微生物病菌如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耶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等都可以使用基因探针技术检测。
(二)阻抗法
阻抗法是根据微生物在生长时培养基中的碘惰性底物经过代谢成为活性底物,培养基中的电导性就会增加而降低 培养基中的阻抗在此刻, 这对培养基中的电阻抗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检查研究就会完成对被检测样本微生物的检测鉴定。其具有很多优点,比如特异性、高敏感性以及反映快速等,该种检测方法适用的范围广,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放射法
这种检测方法是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它是将多种物理和化学诊断方法结合在一起,它的原理是在细菌生长的过程中通过培养基中的盐类底物或者是有碳标记的碳水化合物在代谢之后产生一氧化碳,然后测量分析产生的一氧化碳量,其量在原有碳水化合物的基础上一氧化碳量有没有增加来实现对被检测样本中的某种微生物细菌进行分析研究。该种检测技术对各类物品的无菌检测都是非常适用的。该种检测方法具有很多优点,比如速度快、准确度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自动化检测。
(四)传感器检测技术
生物传感器是将生物感应元件的专一性与能够产生和待测物浓度成比例的信号传导器结合起来的一种分析装置,与传统的化学传感器和离线分析技术 (如HPLC或MS)相比,生物传感器有着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正迅猛发展。近年来生物传感器的研制越来越趋向于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以及无创伤的方向发展,随着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的不断成熟,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现场快速检测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免疫胶体金试纸
对食品安全领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短时间内很难开发出高灵敏度的比色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现场的快速测定,而抗体制作技术已比较成熟,胶体金试纸检测在这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六)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一种全新的微量分析技术,它利用微电子、微机械、生物化学、新型材料、计算机等多学科的先进技术,将大量的人工设计好的基因片断高密度、有序地排列在玻璃片等载体上而得到的一种信息检测芯片。基因芯片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通量、特异性强等优点,基因芯片的这些优点有效地克服了以前传统的原位杂交技术和NORTHERN技术极低的检测通量、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的缺点。因而基因芯片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食品检测领域中。
三、结语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建立更灵敏、更有效、更可靠、更简便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迫切需求和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快速、准确、灵敏的优点逐渐成为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主要手段,国外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研究已比较成熟,国内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实际应用并不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