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好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光合作用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光合作用好处

光合作用好处范文1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艺术;提高

高中生物课堂因为新课改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只有讲究教学艺术,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讲究备课艺术,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学生是课堂教育的主体,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状态、接受能力、思维模式以及学习中的难点等。然后再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正确具体的分析教材,把学生和教材都吃透,进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方案,构思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以此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比如,哪里需要提问;哪里需要师生互动;哪里要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再深一步就是如果提问,要用怎样的方式等等,还要注意对设置问题的必要性、表述的准确性、提问方式的多样性加以选择。这样才能让学生思考并提出疑问,分析和解决疑问,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完善,不但教学的重点难点被突破、教学目标也会顺利达成。举个例子:在人教版的“光与光合作用”一节中,先让学生自己看书了解光合作用被发现的过程。教师再提出问题:“水中的H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转移的?二氧化碳的C又是怎么转移的呢?”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学生把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思考才能找到答案,这就使学生的思路得以拓展,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正确利用教材,才能把问题提的恰到好处

二、讲究教师语言艺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而且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容易接受和吸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特异性免疫”这一内容时,针对学生容易认为一种抗体能和所有的抗原结合,我说抗体真不知好歹,恩将仇报,专杀自己的父亲(使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抗原与抗体是特异性结合,并非一种抗体能与所有抗原都能结合。遗传中果皮和种皮的性状也是学生的一大难题,很多学生总认为种皮和果皮的性状与父本有关系,于是,在讲时,我说“种皮、果皮相当于妈妈的肚皮”,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果皮、种皮的性状与母本相同,与父本无关……,因此说利用好语言艺术,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讲究教学方法艺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仍然需要更直观、更形象的思维加以辅助。因此如果把它放到现实环境中或为其设计一个相关的情境来发问,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曾说:“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中,把多媒体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演示的手段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视觉刺激,增加问题的形象感和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新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讲解“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节中,教师把相关的“问题探讨图”用视频播放给学生,并让学生根据此图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举例说明人体衰老的特征;第二:人体衰老和细胞衰老一样吗?第三:说说细胞衰老的特征。这些问题都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生只要对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就能构成细胞衰老的概念。如此一来,既能把抽象单调的概念更加形象化,又让学生明白利用旧知可以探究新知的道理,教师对这个问题情境的巧妙设计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四、讲究指导艺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能力。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还要在高中生物课上教会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应该有其特定的思维方法,比如要使学生了解生物学的使用范围和条件,并掌握所有的基本原理、自然规律以及定律,对其中出现的特例要特别加以关注。生物学的知识体系较为庞大和复杂,容易造成混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做好摘要与记录,并在教学初期提示学生应该记录什么内容,使他们慢慢形成良好的笔记习惯,然后再逐步放手并加快教学步伐。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完成一节课之后给学生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必要时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好基础。

最后,让学生学习课后复习,教师要在初期教会学生怎么看书,什么时候看书,并要求学生通过写作业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教无定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付诸于实践教学中去,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生物老师教学的艺术性,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娄延果,郑长龙.对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行为”的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9,(10)

[2]薛庆燎.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点滴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0,(24)

[3]陈顺兴.高中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与初步实践[J].中学生物学,2009,(03)

[4]吴小峰.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8,(39)

光合作用好处范文2

一、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由于处在特有的年龄阶段,虽然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由于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都比较短,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这时教师如果能够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能够丰富课堂的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网络上的资源,能够让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更形象化,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的时候,学生对细胞的了解不够形象,因此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如从一个盒子拆开有一个小盒子,接着一直拆盒子,最后得到的就是细胞;又如,认识菌类可以通过认识平时的蘑菇等等植物,让学生产生形象的认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自己所讲的知识产生兴趣,并且主动去了解知识的内容,并在课外拓展自己所学的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可以有效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中,对于新课程的引入是课堂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引子,能够让学生竖起耳朵,听老师讲课,同时这也是让学生去主动探究问题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声音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给学生上演一场眼球大战,满足了学生的视觉享受,例如在学习生理一课,可以通过生物里面的真实体验,让学生看见和卵子融合的场景。同时教师在学生观看的时候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也让学生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在讲解新课时要注重把新课中易混的知识点讲出来,讲出来让学生明白不同点,教师可以借助ppt流程图的形式,简明扼要的列写出不同点,让学生明白整个知识的核心内容。

三、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它能够为教学增添光彩,并且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不好也会对教学造成影响。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要根据上课的内容来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师对于教材的有些难点重点要着重利用好多媒体,让学生重点把握知识点的结构,让书本上哪些艰涩难懂的知识点更为形象、直观,生动,但是对于书本上一些通俗易懂的知识点,教师没有必要再多花时间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而且在面对一些实践内容较强的科目时,不能通过向学生展示多媒体,得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制作标本时,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书本的学习,并且将理论应用在实践环节中,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同时在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实验真正去观察产生淀粉的过程。这样在让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四、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可以丰富教学容量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在生物圈中,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属于它研究的范畴,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书本、挂图、模型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授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信息,这些资料信息的获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从书本、图片获得,有的是从视频、网上、声音或自制动画得到的。这些多方位的信息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增大了信息量,使得教学方法更加地灵活多样。例如,一张“动物百科全书”光盘有几千种动物的资料,包括动物的生活环境、地理分布、动物的形态、食性以及叫声行为等,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相关的信息进行编辑,创设学生需要的情景,在课堂上就能生动形象地演示生物教学内容。

五、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光合作用好处范文3

关键词:创设;情境;兴趣;教学实践

兴趣是一种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由于其与需要的满足关系密切,所以常常被视为重要的基本情绪之一。兴趣能维持人脑的优势状态,因而能派生快乐和满足,构成了智力加工的最佳情绪,促进有机体生理能量的释放,为探索和创造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在中学生物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营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课堂氛围,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做法。

一、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教学中的“游戏”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采用游戏的学习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学得愉快,学得扎实,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同时,寓学于乐,可以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突出其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人体的激素与有关的一些疾病时,教师可让学生轮流扮演医生和病人,病人描述自己的症状,医生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需要注射或口服何种激素,然后可以联系激素分泌的器官、激素的作用等等。这样枯燥的书本知识就会变得有趣多了,学生也更能记住相关的知识。又如,生男生女的奥秘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重要的生物学问题,教学中可采用制作卡片随机抽取的游戏活动形式,既充满乐趣又道出了道理,比纯理论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再如在讲述膝跳反射时,如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下,会更好地达到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知识的目的。又如在学习正常足的足弓能缓减运动时身体的震荡的功能时,可让学生起立,跳跃两次。一次足尖着地(足弓起作用,身体震荡小),另一次用足跟着地(没有应用足弓,震荡强烈)。经过此活动后,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效果,学生马上就能明白足弓的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这种形象做法起到了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讲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一些生理变化的过程,如果只用干巴巴的语言来描述,学生难以接受,即使你讲得再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不会太高。因为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等环节。在这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中,起点是感知学习的内容,也是了解学习的内容,并获得与之相关的较丰富的、全面的、正确的感性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理解教材奠定基础。所以,使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用形象、生动、有趣的比喻会给学生创设一个比较直观的情境,便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可以采用打比方的方法(车间――叶绿体,能源――太阳光,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品――有机物和氧气),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容易理解。在日常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适时地运用好“双手”这一肢体语言,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有效地突破难点。例如在学习关节的结构时,可用左手握拳表示关节头,右手迎掌相握表示关节窝,外罩一塑料袋表示关节囊,中间充满了的空气表示滑液。又如计算机具有影视动画多种特技手法,能将生物学中一些比较复杂的结构、关系,特别是在正常条件下无法见到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彩色的仿真式图像生动地表现出来,对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难点知识的认知,大有好处。在学习血液循环时,笔者用一张反映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光盘辅助教学,将正常搏动的心脏“打开”,并显示出心脏四个腔按顺序交替收缩舒张、血液运行、瓣膜开闭的真实情形,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效果。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对课本内容处于不满足状态。对于生物学学习来说,富含矛盾的问题情境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问题情境要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利用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例子进行设计。例如,在讲授“根对水分的吸收”时,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在家糖拌西红柿或腌制咸菜等,给萎蔫的蔬菜洒些水使其恢复原状,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询问学生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该方面的知识,无法解释其中的道理,于是就产生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获取知识。又如,在讲“呼吸作用”时,教师可首先提问:“人为什么需要氧气?”学生只知道人没有氧气就不能活,可问为什么时却答不出来。学生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正是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它将推动学生带着疑问不断去思考,如同萌发了创造性思维,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四、创设“美感”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美感情境,也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①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恰当应用诗词,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陶冶学生情操。例如,在讲“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时,可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一些诗句烘托环境保护重要性,同时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再如,在讲授“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幅老农辛勤劳作图片,请学生展开联想,可能想到什么诗词。学生会马上联想到李绅的《悯农》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并及时提问:“老农为什么会顶着烈日锄禾?”学生会积极思考、分析,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畅快自然,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所有内容后,让学生辨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中诗人是否有失当之处,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生物现象,从而获得成功的和学习的乐趣。②在生物教学中巧妙地辅以一些与生物知识有关的妙语(妙语是指成语、谜语、谚语、谐音语、顺口溜以及歇后语等,这些将某些现象、事实或规律用精练上口的词句加以描述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如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突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来引出“植物的向光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它把生物的捕食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还有“飞蛾扑火”――昆虫的趋光性,“叶落归根”――生态系统的物资循环,“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条件反射,“一山难容二虎”――种内斗争,“大树底下好乘凉”――蒸腾作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等等。实践证明,用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科学的知识内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五、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爱实验才爱生物学的。通过实验与观察,不仅可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以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通过测量取得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数据的技能,而且还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比如,在讲到测量胸围差时,首先叫两位同学上讲台边教他们测量胸围,然后叫这两位同学演示给全班同学看,直到学生掌握。最后让他们分组测量,并设置表格整理数据,结果大多数男生的胸围差为8厘米左右,女生的胸围差为6厘米左右。经过总结交流,使他们知道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以及是否经常锻炼,胸围是有区别的。再如讲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肺内气压小于外界空气的压力时就吸气,肺内气压大于外界空气的压力时就呼气,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学生比较难解的,那就是为什么气体量不变、容积大、压力小?但是如果通过做实验学生就会很快弄清楚。于是我就给每一个实验小组发一个针筒,并将针头拔掉。叫同学们用左手按住针筒前面的出气口,右手将针筒的内套往后拉,直到拉不动为止,这时针筒内的容积最大。接着,右手又将针筒的内套往前推,越推越感到吃力。因为里面容积越来越小,气体总量又没有改变,所以气体压力就会变大。通过做实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还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生命的真实面目,领略生命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的体验情感或学习欲望。如在进行研究性活动中,组织学生参观植物栽培室,参观栽培实验基地,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带领学生参观标本室,激发学生将对生物学的兴趣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从而刺激学生更深入地探求。根据现代生物教学理论提出的两个结合(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学校可以开展生物课外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在课外活动小组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生物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食用菌的栽培等,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