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1

作者简介:冯晓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工程师。(西安/)摘要:以美国高校理工类教材为代表,国外优秀大学教材鲜明的特点和不断优化的功能,反映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成果。其特点集中表现在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注重学习过程,在情境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体验在兴趣驱动下探究性、批判性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国外优秀大学教材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载体和资源,其功能充分体现通过教材这一要素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支撑创新行为、支持个性化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外优秀大学教材特点和功能基本轨迹的梳理和凝练,供我们在教材建设中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国外大学;教材;兴趣;情境;创新教材是体现教育理念,实践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学资源。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现代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剖析以美国高校理工类优秀教材为代表的教材特点,探讨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探求世界教材主流走向,是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建设高质量、有特色、实用性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材精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走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教材特点强调学习兴趣,体现教学情境1.教材内容注重实用性,且更新及时

美国高校理工类教材内容浅显,与实际结合紧密,对概念理论解析比较透彻,对于理论或者概念往往给出很多相关的解释、说明,并且提供与概念理论相关的例证、事实等资料性作证,以便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更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突出应用这一思想贯穿在教材的始终。有的在序言中引用案例,有的在理论的阐述之后附以实例,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以美国Pearson Education公司出版的Allan R.Hambley 编写的《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教材为例。首先,该教材与实际生活结合紧密,在每章教材内容的第一节中各引入1个应用实例。如第七章逻辑电路中介绍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包含门电路、计数器、脉冲发生器和数字比较器的应用,有效引导学生开始对本章理论内容的学习。同时,教材具有“小课时,大教材”特点,其内容详尽而广泛,相对于国内教材来说篇幅较大。该教材近1000页,共计166万字,内容详实,对知识点的介绍清晰、生动,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往往只介绍部分内容,预留大量内容供学生自学。

另一方面,教材内容更新较快,教材再版及时,且再版时最新的科研成果、最前沿的学术知识,最新的学科理论、方法、技术能在教材中得到及时反映。但是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教材的修订很难与知识的更新速度同步,教材编著者或者出版社会利用网络及时公布教材更新的内容,或者加入教材中没有包含,且与教材知识相关的新成果,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最新的知识。《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教材1997年出版第一版,到2013年已出版第六版,基本每三年更新一版,同时在出版公司网站上及时更新扩展最新科技知识,保证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能够及时了解到新技术的进展和应用。此外,教材对相关知识的拓展比较丰富,虽然有些内容与本教材的关联性不大,但是通过对这些相关知识、相关方法的介绍,可以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2.教材形式丰富,且立体化配套

美国高校的教材形式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载体形式都非常丰富。从内容形式上看,包括主教材、教师用书、学生用书、试题库、案例库、习题集,还包括反映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报纸及论文等。从载体形式上看,包括图书、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网络课程及学科网站以及软件、幻灯片等。以美国Pearson Education公司出版、Allan R.Hambley 编写的《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教材为例,该教材在出版社公司网站上建设有配套学习网站,包括有章节学习目标、章内练习题和章后习题答案、附录、应用软件程序、重要公式总结、教师教学指导手册、教学用电子教案、学生用电子书、学生测试系统、扩充阅读资料等。可见,教材在形式上已经达到一种立体化、全方位的配套组合。

·理论探讨· 兴趣-情境-创新:国外大学教材特点和功能的基本轨迹 立体化教材建设是当前国际上教材建设的主流,国外大学的立体化教材是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育要素配置的重要途径。它以形成教学能力为目标,即媒体呈现的立体化,教学设计的一体化,教学应用的多元化[1],克服了纸质版教材和书本教材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弊端,更好地满足了个性化、特色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式学习的需求。

3.教材体例结构各异,且层次定位分明

首先,教材的层次定位分明,目标读者清楚。对每本教材的目标读者了解该作者比较详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界限分明,绝不混合使用。

其次,教材的逻辑结构体例各异,比较清晰。或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质疑某种观点来结构全书;或以各学术流派之间内部的逻辑关联为主线,并以此统摄整个教材;或以各理论流派的难易程度为根据,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一一展开述评。[2]

再次,教材的序言、目录、附录及参考文献体例清晰。教材具有个性特征鲜明、导引作用较强的序言。序言的内容包括本书的特点、特色、使用该教材的方法以及与该教材相配套的学习和教学资料;编排形式多样化的目录给学生提供了多个检索途径,教材的目录不只提供章节内容索引,而且提供应用实例索引、专业名词索引和图片索引,方便学生在自学中查询;具有丰富多彩的附录,这些附录主要是与该章有关的评论、网络资源等,在很多情况下,附录已成为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具有注释量大、期刊文献的比例尤其是近期文献的比例高于图书比例的参考文献,这样有利于教材内容的更新。

4.教材编写理念以学生为本,且遵循认知规律

美国高校理工类教材在编写理念上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教授在讲课时不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课堂讲授的内容由教授自己决定,也就是说国外的教材是阅读用教材。大学生课后大量的时间是用在阅读教材和教学参考材料上。可见,美国高校理工类教材对教学和学习更多地是起着辅的作用。

在编写者方面,教材的编写者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历,因此,他们编写的教材具有丰富的背景事例,更注重应用性。一般从现实问题和例题入手,由案例推出结论,跳跃性较强,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方便学生学习。以美国Pearson Education公司出版、Allan R.Hambley 编写的《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教材为例,该教材作者获得博士学位后在三家工业公司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在教材编写中大量融入工程实践案例。该作者在密西根理工大学从事教学35年,所编教材被北美数十所高校应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电工学双语课程和全英文课程均选用此教材。

在编写风格上,遵循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教材的设计会着意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材中,教材语言的选择比较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术语的引用节奏合理。在文字表述、内容的编排以及叙述方式等方面都体现了人性化的需求,学生易学、易懂。

此外,教材图文并茂,图表相当丰富精美,这样可以把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减少学生阅读文字的过程,便于学生自学,并且教材具备丰富的有时代气息的案例,有很强的参与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教材大量使用图表,利于学生阅读,对于重点内容着重说明,方便学生阅读,通过引入大量生活和生产实例,使学生有强烈的代入感。

二、教材的功能凸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培养创新思维

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教材的内容通过增加生活化,减少记忆性,增加个别化,减少统一性的方向调整,建设适合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教材。[3]教材中设计一些创新实验,提出一些创新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或参加实践,通过对问题进行研讨来设计解决方案,使学生在科学的教学活动中体验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开发智力,对知识进行重构,以使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功能。以美国R·L·诺顿编著的《机械设计——机器和机构综合与分析》为例,该教材最后一章的“工程设计案例研究”,就是通过一个检流计的镜面调整机构创新设计案例,来专门重点讲述工程创新创造力教育的要求、任务、思想和方法,案例属于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优秀设计实例。

2.促进个性化发展

新教材观下的教材更关注学生情感、技能和价值观的发展,教材不仅要提示多样化的拓展学习方向,而且随着立体化教材的发展,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多样化信息,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及自主性选择奠定了基础。由于现在的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教材以及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参与和体验的过程,所以教材作为知识源,既要为学生提供应掌握的知识,又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允许存在多种思维方式和开放的学习结果;既要包括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案例,又要提供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以美国R·L·诺顿编著的《机械设计——机器和机构综合与分析》为例,该教材的内容从介绍机械的发展史、发明史简介和机械的设计、发明及创造过程以及设计方法、多解、人机工程学入手和工程报告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再到发现和提出以及创新构思与设计方法过程,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建立创新的基本认知过程及方法要求。

3.培养探索精神

教材注重教学内容与训练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教材在习题选择与编排上,紧密与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及应用训练结合,从基本练习、到综合练习、拓展练习,再到应用和创新实践练习。习题题目类型及内容极为丰富,编入大量身边生活和工程生产中实用产品的分析和设计练习题。尤其是还编入了大量的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题,这些题目仅仅给学生指一个方向,给定部分分析与设计的条件,设计任务与目标及设计条件不完善,分析与设计方法也不完全确定,都要学生通过大量调研和查阅资料来进一步明确设计目标,再定义设计任务,分析与设计方法也需要学生去试探来确定,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和创新精神。 而教材所编开放性习题属于非结构化的习题,题目的分析与设计条件和方法以及答案都是不确定的,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确定,鼓励学生通过调查、协作、讨论及研究和实践来解决。因此,所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宽、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学生的个性突出。以美国R·L·诺顿编著的《机械设计——机器和机构综合与分析》为例,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引入大量实例,并从生活和生产实例中引入问题,从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讲解,到理论系统建立形成体系,再到利用丰富的例题讲清理论及方法的应用,最后回到工程问题解决,以及工程实际中常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用本课程所学理论及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全程培养教学。

4.提供学习案例

教材提供学习案例,就是说教材不是整个课堂的全部内容,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只是为展开教学活动提供的一种素材;是一种范例,这种范例能够引导学生人格建构、认知发展和生活学习;是一种中介,这个中介能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分析和理解以及对事物的反思、批判和建构。师生以这种案例或者素材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的目的不是记住这些案例或者素材,而是以这种案例或者素材为中介进行交往,在此基础上,师生可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加工修改,在理解和建构教材内容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振天.立体化教材建设研讨会召开[J].中国大学教学, 2002(12):45.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4.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不同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等数学等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而国际经济学又是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国际经济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认识到国际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量及其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对于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于学生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介绍,以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并不断帮助学生去认知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

5.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案。作为一门对数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如何处理好理论模型和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专业方向以及学时安排等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等有所选择地讲解模型,并着重讲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班级,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其理解数学模型的假设前提、论证过程和经济含义等。学以致用!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认识现实中的国际经济问题,然后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已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运用微、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分析工具和模型,因此,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课程。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关系教学目的的实现,目前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1课程理论体系庞大,众多理论派别林立

从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主要研究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依据。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国际货币制度等。微观部分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诸多理论内容,宏观部分中的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内容更是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流派。

1.2国际经济学对数学要求较高

国际经济学所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是一门由各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数学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这两个特点使得数学在应用到国际经济学中去的时候,能够抽象地表述经济变量,进而建立经济模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国际经济学中大量采用了数学模型的论述方式,这自然要求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高等数学知识。

1.3国际经济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

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常常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同时开设,这就使得国际经济学教学中需要涉及的一些财政、金融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暂时并不熟悉,由此也给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2.当前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把讲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

2.2学生对数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理解困难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并且大量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经济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大多对逻辑推导、图标、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尤其是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和其经济学涵义相联系,从而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

2.3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较严重目前国内高校通常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方式固然有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助于学生对成熟理论体系的掌握,但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国际经济现实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即使是被认为完善的理论也需要国际经济现实的验证,因此,过分强调教材建设,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束缚教学双方的思维,导致教师难以引导学生批判性学习,也难以增强学生用理论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式;教学水平

基金项目: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3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招标项目《国际贸易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改革探讨》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15日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类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是以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研究各国经济活动之间关系,探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一门课程,在经济全球化深化、国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学习本门课程通过了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作用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本科院校,这样一门理论性强、涉及范围广、课程交叉多、理解难度高的课程,让学生融会贯通、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该门课程教学的最大难点。

一、国际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1、理论体系广泛复杂。国际经济学课程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涉及到经济理论,还涉及到当前国际经济中的众多现实问题。从整个体系来看,主要分为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包括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问题、要素的国际流动问题,主要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和依据,涉及的理论主要有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包括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涉及的主要有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众多经济学流派。直到当前,国际经济学体系仍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相关课程联系紧密。国际经济学与经济类专业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财政学等课程联系紧密。由于其理论性强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又为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等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涉及部分贸易、投资、金融和财政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以国际视野来学习和探讨相关问题。

3、对基础课程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需要运用大量的经济模型,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课程逻辑性较强。国际经济学本身的理论体系,也体现了数学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等特点。数学功底是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重要支撑,在需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由于其内容上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在教学中众多的图示暗含经济学理论基础,因而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要求较高。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际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尤其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等均作为核心课程开设,笔者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交叉重复部分较多。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主要包含了国际贸易学和国际金融的理论内容,其优点是在国际经济学的框架下兼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理论知识,确保体系完整性,但易导致的后果就是分别与这两门课程相互重复较多,且又有可能出现在教学中都不涉及的内容,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且由于教材内容更新缓慢,加上教学方式等问题使得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问题进一步突出,严重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目前,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主要采用讲授、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以介绍知识点、阐述理论为主。基本上形成了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对象的教师独角戏格局,忽视了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双核心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学生个性能力的自由发展。而课堂设计也围绕知识点展开,教学目标狭窄,导致学生的学习以死记硬背或者被动理解为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幼稚产业论”为例,学生只基本掌握其理论内容和产生背景,对于该理论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意义却无从谈起,分析流于表面。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缺失,直接后果便是课程中极具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国际经济问题演变成只需背诵和记忆,学生的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停留在较低水平。

3、偏重理论知识教学,忽视联系现实实际。教师在教学中多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这虽然有利于教师备课、讲授的进行和教学知识点的完成,但有可能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而当前教材内容中涉及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理论更多采用模型分析,案例分析尤其是涉及中国的案例分析较少,使用假设条件严苛的模型假设较难解释复杂的国际经济现象。这些都将导致理论学习和实践分析的有机联系被切断,以教材为中心,使得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被削弱,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僵化,也不利于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国际经济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运用理论知识解释中国的国际经济问题。

4、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课程功底薄弱。由于理论课程本身较为晦涩难懂,学生学习兴趣有限。加上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广泛和理论体系的庞大,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并大量运用较为抽象的分析方法,教学过程中的模型和图示较复杂,假设前提条件繁多,通过建立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展开分析。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易造成困扰,且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课程功底薄弱,缺乏扎实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基础,普遍反映学习过程中推论过程复杂、逻辑分析偏多、课程难懂,对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难以理解,影响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反过来更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两者之间出现恶性循环。

三、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1、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参与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的综合运用,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阐述的不足,将单向封闭式的课堂变成双向开放式的课堂。参与式教学是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以提前告知课程教学讨论主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分组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案例式教学是将实际案例导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通过教师对课程内容相关案例的介绍,让学生尝试分析并解决问题。如,在区域经济一体化部分,可以通过在课堂上以学生比较熟悉欧盟的发展为例介绍该知识点,并可提前要求学生搜集中国在近年来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自贸区等资料进行讨论。这些教学方式的灵活采用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实现教学相长,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学习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2、正确处理与其他课程关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与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相关程度较高且有内容重复,教师必须熟悉和了解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其他课程的内容,要教授给学生一点知识,自己必须具备大量相关知识,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对于可能有所重复的部分,可与相关课程老师充分沟通协商,在教学中突出本门课程体系中的重点部分,以避免两门课程对同一知识点的重复讲授,降低课堂效率。对于前续基础课程比较薄弱的情况,在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之前,应将涉及并利用的分析工具做重点回顾,譬如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无差异曲线等,以避免由于基础问题导致的连锁反应。而由于国际经济的动态变化,教材内容更新的滞后,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更新经济数据,以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在课堂教学上,采用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手段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形式,以弥补传统板书讲授形式的不足。在网络利用上,课程涉及到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经济全球化等问题本身就是在实时发展动态变化的,借助互联网能改变从前坐井观天的局面,及时获知大量的相关信息。教师还可通过网络平台,将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件、案例、习题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及时提供给学生,极大地丰富学习内容,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且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去探究感兴趣或更全面的数据资料,拓展知识面。

4、努力完善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无论通过何种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都是核心和关键。国际经济学课程本身对教师要求较高,加上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教师应注重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和思维能力的积累,提高学术水平和知识层次。同时,需注重与同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甚至可以与其他行业专业人士交流对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的看法,培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在教学实践中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姜新海.关于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反思[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6.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经济学 理论

回顾世界历史,其实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重商主义盛行的早期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时期,就有不少西欧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当时的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国家意识日渐牢固,为强化西欧各国内部刚建起的早期资本主义政治结构,各国竞相发展海外贸易,企图通过经济增长来强化自身实力,从而不可避免地政治会与经济发生冲突,因此相关研究方兴未艾,像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奠基者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志者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及德国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相关对外贸易中实行关税保护的理论学说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间的密切关系。只是后来占统治地位的自由主义思潮相继抛弃了政治与经济统一的观点,认为“政治与经济应该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结果世界政治和经济关系研究分为彼此孤立的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1]

新的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结合研究兴起于上世界70年代以后,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在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的时代背景下,对强调权力、国家利益、冲突的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提出了深刻质疑,国际政治经济学者要求对古典政治经济学重新评价,在经济等“低级问题”日益向“高级政治”转化的过程中,提倡在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方法论的革命,用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借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国际政治问题。20世纪70年代,可以说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创建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论著主要有: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的《权力与金钱――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1970);基欧汉和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1977);克劳斯・诺尔的《国际权力: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1975);琼・斯佩罗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学》(1977)等等。到了8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到了理论构建时期,作为该理论构建时期重要人物的罗伯特・吉尔平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功不可没。作为其该时期重要代表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更是对以前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观点及流派进行了综合整理,并掺杂作者自身重要的学术思想。使得该书国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史重要论著。

“没有国家,经济活动的结果将完全由价格机制和市场力量决定,这是纯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没有市场,经济资源将由国家或类似的权力机构来分配,这是纯政治学家的研究领域。虽然世界绝不可能以某种‘纯粹’的形式存在,但国家和市场的相对影响确实在随时地变化着”,[2]吉尔平在国家与市场关系的阐述中,开启中了他创作本论著的思想之基。

按照吉尔平本人在该论著英文版前言所说的,他创作本书的意旨在于“对该领域反复探讨和普遍流行的若干课题的综述,……在对某些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直抒己见的同时,我也吸纳了其他学者的思想和理论,……并加深我闪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现状的认识。”[3]因此本文思路脉络清晰,每章在重点介绍以前各派国际政治经济学者思想观点的同时,适当介入自己的评论,并且不乏许多深刻的思想见解。在《国际关系:国作者际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前三章里,作者介绍本书需要讨论的思想观点和理论问题。第一章从国家与市场的相互关系中引出了国际经济学性质。第二章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三大理论观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批判。第三章指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动力在于结构变革,这种结构变革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发展:一是经济中心转移;二是经济部门兴衰;三是经济一体化。

接下来的章节吉尔平探讨了当代国际政治学的实质问题。第四章中,作者探讨了世界货币体系的稳定和持久效率这一主题。五、六两章讨论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等一系列的国际政治经济现实问题。第七章作者在引用依附相关理论,评价关于国际经济对不发达国家福利与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第九章分析国家金融体系在连接国际经济方面的重要意义、在维持全球经济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以及国际金融体系暴露出来的虚弱本质对国际经济稳定性的影响。最后两章作为总结性的两章评价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第九章讨论了国际政治的转变,第十章节讨论了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

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领域重要著作,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全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吉尔平所阐述的国际政治经济理论并不是纯粹的、枯燥乏味的空洞理论,无论是在综述别人的思想观点时,还是在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时,吉尔平都时不时地注重理论与现实结合,在书中,可以看到诸多关于国际政治经济现实的介绍,具体形象的世界经济问题案例让理论显得鲜活而富于可读性。吉尔平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并不是说简单的有理论有案例,他这种结合是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让人感觉是理论又是现实,是现实又是理论。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更显吉尔平驾驭理论与现实文字的高超。

第二,引述介绍与自我评论相结合,在综述别人思想观点的基础上,表明自己卓识观点,实现理论上的创新。在对别人理论思想进行综述时,作者都用单独一节表明自己的批判,并用充分的理论与现实对此展开批判。在这种批判中展示自己的思想之光。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提出某种代替旧观念的新理论显然是客观形势的需要,从一点出发,我设法阐明我对国际政治学与国际经济学间关系的理论。”[4]

第三,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分析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交叉学科的出现是典型的表现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或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案,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来说也是如此。在《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充分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知识,充分展示了他丰富的经济、历史知识和政治理论的深刻见解。这些知识学科的综合运用,表明了吉尔平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他企图运用崭新方法来分析变化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世界。

吉尔平的这本《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政治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它以发展的视野对长期争执的问题重新阐述。全书紧紧围绕国家与市场这对主角,以丰厚的经济学知识评述国际货币、国际贸易、跨国公司、依附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评述中掺入国际政治学,形成了具有吉尔平本人独到见解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吉尔平这种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结合的努力对于20世纪80代国际关系理论领域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该书也有不足之处,全书中处处透露着美国霸权思维。在最后一章关于国际经济秩序的讨论中,在谈到关于政治领导问题,吉尔平更是当仁不让地指出,“自由国际经济的确立、维持和成功运行,需要一个领导。某种管理机制应能提供诸如稳定的货币之类的公共产品,并促进市场开放。在国际关系中经常会有一些强大的诱因,驱使一个行为主体进行欺诈和损害其他行为主体,很需要一个政治领导来发挥管理和执行政策的作用。”[5]“几十年来,这种政治领导(或霸主责任)一直由美国承担着。”[6]这使得吉尔下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中霸权稳定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吉尔平的这种霸权稳定思维实际上在为美国继续其霸权提供理论基础,吉尔平认为单靠美国一国霸权就能维持全球稳定是片面的。霸权稳定论中许多错误假设以点代面,以特殊性代替普遍性。这是我笔者我不赞同的。当然该书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白璧微瑕,并不影响该书成为一部优秀学术著作。

注释:

[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345页.

[2][3][4][5][6]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页,第1页,第2页,第355页,第355页.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6

(一)理论性的特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有很多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如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等。这些课程多数都是利用经济学的原理或者方法等,对产品和要素的利益分配及交易进行研究。也正是由于其理论性强的特点,让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性教学,进而忽视了对实务课程的讲授。但在具体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交易中,仍有很多经济理论等是无法进行诠释的,需要在加强实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讨论。

(二)实践性的特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本身就属于实践操作课程,像国际结算、报关与商检、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等都是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的课程,因此需要学生真正的进行实践操作才能对其进行明确的掌握;第二,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实践性问题。像外企员工的培训、国际结算工具的选择等等,都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有深刻体会与了解的。

(三)国际性的特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国际性的特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针对国际进出口贸易问题而设定的专业,因此不论哪方面的知识都会涉及到国际市场。为更好的适应其国际性的特点,需要学生要有良好的外语知识,可以无障碍的与国外业务员进行交流,从而完成贸易交易。不仅如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还要熟知国际进出口贸易的惯例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交易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通过对交易国家的了解,更加高效的完成进出口贸易的交易。

二、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缺少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国际的进出口贸易也在迅速发生变化,对很多的政策方针都进行了调整,并且情况仍在不断的进行变化。但学校当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材,内容仍停留在某一个时期,甚至出现一些内容与现实不相符的现象。例如,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大国地位,也逐渐被凸显出来,而且由于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摩擦也在不断增多,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材对这些内容都缺少体现。

(二)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

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主要是由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学生的实务情况关注较少。由于课堂与实践无法有效结合,也由于是很多教师个人教学方法等原因,导致很多教师在讲课时,只注重理论课程的讲解,对实务课程讲解的非常少,甚至一些教师都不会涉及实务课程的讲解,致使教师讲授的知识与真实国际贸易情况存在一定的出入。例如,教师在讲解国际付款的支付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多数都是将信用证作为讲课的主体,对其他的支付方式都是简单盖过。但在现实中,信用证结算的方式早已不再是主体,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是缺乏实际性的。

三、实施项目式教学的具体方法措施

项目式教学法需要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某个教学项目,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这就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发现如果要想将项目式教学法有效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内容的把握:

(一)聘请优秀的实务教师

将项目式教学应用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教学之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实务教师。但如果想聘请到优秀的实务教师是不容易的,这主要是因为外贸公司的竞争普遍都非常激烈,很多企业和员工往往都会花很多精力投入其中,所以很难再有精力去学校上课。而且,由于上课过程中可能会透露一些商业机密,所以企业为自身利益着想也不愿意冒风险。为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转变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确保学校实务教师资源的充足,进而为实施项目式教学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二)加强教师的协调组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非常单一,项目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教师的表达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可以用简洁、浅显的语言将实务内容讲解出来,让学生快速、轻松理解;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协调组织能力要强。在进行实务教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企业单位以及外聘的教师等,实务教师要能够很好的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并且能够顾及到学生。在实务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企业、学生、教师的有机统一,因此需要教师要求极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配合情况

在进行实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其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进出口业务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与相关的企业、领导进行交流沟通,找到做事、做人的方法,而不是活在这些名人的光环之下。促使学生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最终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其自身知识的积累,提高其自身的实际能力。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