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现象的常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现象的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现象的常识

自然现象的常识范文1

生活中,我们经常在电视、网络、各种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地方》《××地区气温再创历史新高》……等等很是吸引眼球的新闻。这些新闻一经媒体传播,或多或少会给大众心理上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

就拿最近一段时间来说,世界各地地震频发,风暴肆虐,我国西南地区也连续干旱,北方地区又出现强度很大的沙尘暴,各地气候出现异常等一系列极端自然气象现象。因此,这些自然灾害现象也就成为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重点报道的对象。当然,这些现象与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正常新闻报道不仅很必要,而且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发现一些媒体缺乏严肃的科学态度,一味地追求眼球效应,将新闻标题和内容做得太过浮夸,显得很吓人。

近有媒体刊发这样的新闻,说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等地极有可能出现百年一遇的四季干旱,当地居民有可能长期缺乏饮用水,并断言当地的农业也要遭受极大重创等等。这些新闻无一例外地夸大其词,弄得当地居民人心惶惶。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境外某些媒体又将地震、干旱、风暴、沙尘等极端自然现象与电影《2012》联系在一起,随着2012年即将来到,断言地球寿命将终止,面临毁灭。这类耸人听闻的“信息”,大肆在广播和网络上传播,凡是看了此类“信息”的人,又由于缺乏科学常识,因此无不显得惊慌失措。

中国有句俗话:天有不测风云。再准确的天气预报也不会超过3天,何况更长时间。那么,言之凿凿地断言我国西南地区四季干旱的依据何来?莫非这些所谓的气象专家都是神仙,能掐会算不成?如果因为眼下的干旱,而断言四季将干旱,显然言之过早,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

自然现象的常识范文2

太阳从方升起?这是某地区2003年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上的一道题目。

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本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课文中明确讲到过,各种课外读物上经常提到,答案几乎是不容置疑的。抽样调查的结果却出乎人的意料,有近21%的小学生写的是:太阳从西方升起。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是教科书中明确的句子,老师也在课堂上教了:“你们早上来上学的时候,太阳也正好从东方升起呢!”同学们记住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有的同学就会忘记,因为他们不懂什么是自然规律,自然现象。

太阳从西方升起。我们平时不难听到这样的话:“今儿是怎么啦,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爸爸帮妈妈洗个碗,妈妈会说:“不得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默默唧唧的孩子有一天准时交上了作业,老师也会说:“今儿怎么这么好?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呀!”就连《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石光荣给褚琴让了碗面条,褚琴都扒着窗帘看看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而孩子们接触的不仅仅是这些,在他们迷惑的同时,也记住了这样一句话:“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是可以用物理知识解释的不可改变的自然现象,是完全正确的。

而太阳打西边出来,这作为一句略带讽刺的俗语,或是反语的修辞方法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为什么孩子们写“太阳从西方升起”就被很肯定地判错呢?!

难怪语文老师抱怨说:“语文知识这么灵活,答案却这么专制,真是自相矛盾!”

是啊,几年前,专家们就针对类似的问题提出了“标准答案”和“可接受答案”这种说法。“标准答案”是指有关方面对试题所做出的对应答案,而“可接受答案”是指凡是情理之中能解释得通的答案。这两种答案都应该得分。只不过这种提法主要是高等教育人群斗争的结果,也理所当然地针对他们适用,而毫无辩驳能力的小学生还是要受标准答案的专制。

看着孩子们那无辜的眼神,敢问,这种霸权到时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

自然现象的常识范文3

一、教材中与科学知识有关的课文分类

1、介绍动物的成长或独特习性的课文。如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松树金龟子》详尽的说明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包括婚恋、发音、繁衍等知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课文。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涉及到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看云识天气》介绍各种云的形成以及如何通过看云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山市》展现了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奇特的自然现象。

3、证明某种科学理论。譬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明了沙漠中出现“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的原理;《斜塔上的实验》证明了自由落体定律的正确性。

4、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如《苏州园林》告诉人们在设计建造园林时要追求自然之趣,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幽径悲剧》则从一株古藤萝被砍告诉人们要善待一草一木。《明天不封阳台》也从一只受伤的鸽子得到救治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发展的道理。

5、介绍宇宙天文知识。如《宇宙里有些什么》以生动的语言说明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和宇宙的特征,在介绍“宇宙之大、宇宙之奇、宇宙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神奇的宇宙世界的热爱,对未知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两小儿辩日》中涉及到不同时间段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以及“大气折射”“直射”“斜射”等科学常识。

这些课文既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知识

面对教材中如此众多的科学常识,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如何教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1、用好多媒体技术。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状态,使他们对上课内容充满好奇感,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对教学有关动物成长或习性的课文有着出人意料甚至锦上添花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松鼠》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中央台“动物世界”栏目里有关松鼠的视频。真实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再加上主持人充满磁性的嗓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松鼠的许多生活习性,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继而也提高课堂效率。

2、与科学老师协调,同步教学。教材中有些科学常识比较复杂抽象,在我们语文课堂中没有必要去细细揣摩,这样既耗费时间,又弃长就短,得不偿失。不如与科学课堂结合起来,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解释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我们往往只能流于表面,学生也只是半懂不懂的。其实可以让物理老师提前上“光的折射”这一环节,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这样不仅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而且两门学科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3、布置作业,提前观察。对于教学一些比较贴近现实的科学常识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独立解决问题。比如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学生对那些可以看见却很难言表的天气变化有些束手无策。我就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作业,让学生每天通过观察云彩来预测天气,然后再与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互相印证,找出其中的规律。

自然现象的常识范文4

一、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大部分说明文往往通过因果、连锁、比较、分合等逻辑关系来构思组篇,揭示事物间联系规律,说明事物的特征、原因等,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既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范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重视语言的积累,这点在教学说明文时也不例外。

如说明文《冬眠》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描写“冬眠不是睡眠,和一年四季也扯不上关系。一般地说,它是动物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中减少体力消耗的一种自然现像。如果你在七月把动物放进冰箱里,它也是要冬眠的。因此,低温是促成冬眠的主要原因。”在教学时,一要让学生把握语言的用词准确、科学性,二要让学生注重语言前后的逻辑关系。

《冬眠》教学片断:

思考:我们从这段文字中知道了哪些科学知识?

出示课件:一般地说,它(冬眠)是动物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中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自然现象。

(1)这句话写了几个要点,都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这句话有三个要点,①“漫长的严冬”,说明动物冬眠的时间,这个季节是“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②为了度过这“漫长”的“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某些动物为了生存,所以要进入“减少体力消”的冬眠。③因此,“一般地说”,冬眠是动物过冬的“一种自然现象”。)

(2)理解“一般地说”中的“一般”。出示字典中的解释:①一样;同样。②一种。③普通;通常。讨论,应取哪种解释,为什么?(这个问题应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一般为普通的,通常的。”也就是说,用上“一般地说”,说明既不是所有的动物,也不一定是在严寒的冬天。)

(3)用“不是……而是……”句式说说冬眠是什么,为什么说不是动物睡眠?为什么冬眠和日月扯不上关系?

(4)齐读第四自然段。研究 “但是”、“因此”在句群中的作用。(“但是”表示转折。这转折句和“一般地说”都构成“因此”这个结论的论据。)

通过对文本中的“不是……而是……”、“一般地说”、“如果”、“因此”等词的准确性理解,感悟文本的严谨、科学,通过“如果”来例证“冬眠不是睡眠”,使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组织逻辑,为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动态解读,读出语文味

语文学习要关注过程与方法,这个过程,主要是主体积极参与,加强体验的过程。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主动感受,注意把静态的文字通过朗读、交流、探讨变成孩子们头脑中,心目中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画面,以此去感染学生,让说明文教学“活”起来。

1.演一演

在教学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后,把学生分为“白云”、“蚂蚁”、“蝌蚪”、“大雁”、“年轮”等角色,通过文本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加以组织,通过扮演各种事物把枯燥的文字用动作和语言展示出来,加深理解。活动中,还可以自己对课外常识的了解,扮演自己所熟悉的角色。

又如教学第五册课文《新型玻璃》中,为了促使消极语言内化为积极语言,组织学生“我是出色的推销员”的活动:新型玻璃已经研制出来了,公司想招聘几位优秀推销员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你准备推销哪种玻璃呢?请你选择一种。推销同一种产品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设计好推销方案,然后演一演。在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

2.说一说

如《自然之道》教学片断:

师:回顾全文,现在我们来文中的几个角色进行反思:“我”做对了?“侦查幼龟”有错吗?“嘲鸫”有何感言?请选择同一角色的组成一个小组,进行思考准备。

生按分组合作,讨论、组织语言。

师:看,电视台的记者来到我们班级。(一学生扮演,拿着话筒采访。)下面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发言。

生:各位观众朋友,你们好,我是那只幼龟,是大部队中的侦查兵。刚才的事件中,我失去了许多亲朋好友,为此我感到十分的难过。对此,我要向那位“好心人”以及更多想帮助我的人说一声:“你们违反了我们的游戏规则,破坏了自然之道,好心办成了坏事。请你们谨记教训。”

……

3.展一展

再如学了《飞向蓝天的恐龙》后,可以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把搜集的恐龙图片贴在纸上,再让学生为这种恐龙写个解说词,在班级教室布置一个小展览。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鲜活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实践语文、历练语文。

三、转换视角,悟出语文味

说明文虽然注重常识性、科学性,但也有童话、诗歌等形式出现,增强了童趣和亲切感,面对着这样的说明文,仿佛在倾听老朋友、知心朋友的谈话,在儿童看来也许是跟他年龄相仿的人在跟他对话,不会有那和枯燥的感觉,也减少了其他说明文那种枯燥说教的缺陷,增强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地理解。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其特点,对说明文进行提炼、改写。

自然现象的常识范文5

答: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及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对突然出现的巨响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并且把这种强刺激的发生与当时所处的环境密切地联系起来,结果就出现了不愿意在卧室里睡觉的举动。此时,家长应该这样做:

⒈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克服恐惧心理。不要指望她一夜之间变得坚强勇敢,过于急切地想要她改变,只会加重她的心理负担,起到相反的作用。

⒉让孩子远离令她恐惧的场所。如果始终呆在令她恐惧的场所,可能使她的恐惧一再升级。

⒊孩子入睡前,尽量减少对她的刺激,家长应该陪伴她入睡。

⒋理解孩子,不要嘲笑、忽视她的恐惧行为,给予她足够的心理安慰,并想方设法让她确信没有人会伤害到他。

⒌经常给孩子讲解一些生活常识,提高她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一旦她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对一些现象就会产生正确的认识,这样可以消除因为缺乏常识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⒍寻找一些能够帮助孩子入睡的常规方法。如让她最喜欢的玩具陪她入睡,放一些比较轻松柔和的音乐或她爱听的故事帮她入睡等。

总之,时间是解决问题的良药。只有当这种状况长时间得不到改善时,才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孩子只会叫人、爱发脾气怎么办

268026022@qq.省略问:我的孩子2岁半,最近对成人的主动亲近表现出很强的排斥,不是大声喊叫拒绝,就是干脆跑开,不过和小朋友在一起时却很融洽。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改变?

答: 对某些特定人或特定物品的排斥是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非异常表现,有的孩子排斥男性,有的孩子排斥年轻人或儿童,有的则排斥小动物等。不知您的孩子是否遭受过成人强横的对待或者见识过成人威严的言行,如果有的话,他就会比较排斥别人的主动亲近。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机会的增加、社交技巧的提高以及自信心的增强,这种情况会逐渐消失。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强迫,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不会翻身和爬行怎么办

问:我的孩子6个多月大,没有主动翻过身,也没有开始爬行。只要俯卧,他就张开双臂或者猛啃手,根本不把身体支撑起来。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自然现象的常识范文6

关键词:自然常识题材;体验;情境;活动;对话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自然常识题材在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中占有较多的分量,有13个以上主题活动涉及此项内容,是品德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如何使品德课程中的自然科学题材教学成为人文的科学、生活的科学、洋溢着生命激情的科学呢?笔者认为,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教师应该把握好品德学科的课程性质与此类课型的教学特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从“体验”着手,引导学生在品味生活科学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科学、创意生活的奇妙,达到自然常识题材课的教学目标。

一、渲染气氛,情境中体验科学之美

情感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是一种由浅显到深刻、由外显到内化的持续性心理过程。心理学家章志光说:“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可见,人的情感不是凭空产生,总是由一定的情境刺激所引起的。自然常识课中涵盖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这些知识都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各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境中,调动他们曾经体验过的生活经

历,唤起他们对生活中科学的认可与赞赏之情,自然顺利推进后续学习。

《太阳光的利用》一课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段导入调动学生的情感:伴随着老师深情的描述展示了一组美丽的阳光图片――从春天到冬天,从动植物生长到人类活动。一张张明丽鲜艳的阳光组图唤起了学生对阳光温暖的回忆,体验到阳光的美好与无处不在。随后画面猛地一转,几张灰霾图片的出现拉开了学生对最近经历的灰霾天气的讨论。前后两组风格截然不同的生活图片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心理落差,进一步激发他们对阳光的向往与追求。未成曲调先有情,这种先扬后抑的导入,把阳光之美深深地嵌入学生的脑海,那一缕灿烂的阳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阳光的热情。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他们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其高度有效作用。”适度的学习情境能促使学生自主感悟、多元创生。老师设计的教学情境,在教材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建立了有效通道,渲染了气氛,唤起了学生体验过的经历,调动了他们的情感,化被动的学习为主动,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设计活动,探究中体验科学之奇

《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指出,课程实施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方式,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形成体验,并逐步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只有获得切身体验,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自然常识题材课要打动学生的心灵,必须设计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自然科学这个媒体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科学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所以,探究活动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在做中感悟,做中体验,把科学的种子植根于他们的心中。

《影子的探索》一课中,我先是设计了两个分组探究活动:一是以手电筒为太阳,演示早上、中午、傍晚三个时段,观察影子的长短、方向变化。二是手电筒作光源,上下移动物品或电筒,观察影子的大小变化。这两个活动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弄明白光与影子的关系,了解生活中影子这一常见的自然现象的特点,体验科学实验中“做一做”的快乐。随后在“利用影子”环节,教师请学生欣赏《老鼠偷油》的皮影戏,感受影子利用的奇妙。试着把书桌上的电灯摆放在左右两个不同的位置,启发思考哪种摆放更合理,让学生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不但要学科学,更要动脑筋让科学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

又如,《太阳光的利用》一课中设计了几个探究体验活动:借助小电筒体验古人是怎样利用阳光和影子的关系在日晷上看时间;玩一玩太阳能小玩具,看看太阳公公怎样让它们动起来;摸一摸干、湿木耳,感受它们的不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动手体验,建构属于自己对太阳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看到在活动中,学生的体验是直观的、快乐的,他们争着动手操作,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发现和疑问说给本小组的同学,一次次感受太阳光利用的

神奇。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提炼生活和教材,不断丰富和推进体验活动的进程,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体验、感悟。我相信,这种围绕理解与沟通的创造性体验活动,必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激情、科学的奇趣。

三、交流分享,在对话中体验科学之妙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具有“联想式”特点。个人的思想在相互交流后会产生碰撞,从而形成新的认识。教育家哈里・麦克多斯也认为,课堂讨论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新的看法和动力,会使学习任务完成得更自然、更有效。开展科学有效的课堂讨论,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实现多向信息交流,激活主体思维,培养合作意识,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提升思想品德课堂实效。

活动是品德课堂中的一个环节,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体验的结束。要想触动学生的心灵,加深体验认知,强化对科学探究的持续热情,不但要“做”,更要创设平台,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说”。在“说”中感受自然科学的神奇与广博。在“说”中学习梳理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说”中拓宽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在“说”中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和春风一起玩》这节课上,学生各自拿着自制的小飞机、小风车充分地体验和春风一起玩的快乐后,我搭建了一个对话平台,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探究科学的快乐。学生在这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空间中,激起思维碰撞的火花。“线太长风轮就坠下去了,转不起来了,所以线短的比线长的转得快。”“跑得快风轮不一定快,要把风轮斜放在身体后面,让它飘起来才转得快。”“我发现徐子坚(化名)的风轮‘叶片’剪得太细了,转得没有蔡畅欣(化名)的快。”这些发现是个别学生的所得,但在交流中,成了全体学生的收获,大家对如何更好地利用风儿让风轮转得更快有了新的认知。更可贵的是,这是他们自己的发现,在聆听中学生要学习分析、辨别这些信息正确与否,大大激活主体思维。老师说得少了,但学生间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融,使课堂绽放出十分美丽的画面。

杜威说:“教学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应该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在自然常识题材课中,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投入,创设有利于丰富和提升学生体验的活动场景,引导学生从心理和实践层面作一番深刻体验,以情感之,以思悟之,以言表之,使学生有所经历,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知识的感知到情感的触动,从神情外显到内心体验等一系列涵育过程中,最终达成“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的品德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